上海市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程DGTJ08-020-2005.pdf

上海市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程DGTJ08-020-2005.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8.1 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253356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上海市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程DGTJ08-020-2005.pdf

9.0.28施工中所使用的各种粉料在储存、生产过程中应具备收

尘装置,定期做好粉尘的测试,混凝土生产中产生的废水、废渣,应 经沉淀过滤处理达到规定标准

9.0.30在夜间施工时,应避免光污染对周边居民的影

1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 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应根据模板设计图纸确定。对肋 楼板及无梁楼板模板的自重标准值T/FSI 034-2019 建筑用高性能硅酮耐候密封胶.pdf,可按表A.0.1一1取用

表A.0.1一1楼板模板及支架自重标准值(kN/m

2新浇混凝土自重标准值 对普通混凝土可采用24kN/m,对其它混凝土可根据实际重 力密度确定 3钢筋自重标准值

3钢筋自重标准值 钢筋自重标准值应根据设计图纸确定。对一般梁板结构,每 立方米钢筋混凝土的钢筋自重标准值可采用下列数值:框架梁为 1.5kN/m,楼板为1.1kN/m3。 4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 1)计算模板及直接支撑模板的小楞时,对均布荷载取 2.5kN/m²,另应以集中荷载2.5kN再行验算,比较两者

2)计算直接支承小楞结构构件时,均布活荷载取1.5

计算直接支承小榜结构构件时,均布活荷载取1.5

kN/m; 3)计算支架立柱及其他支撑结构构件时,均布活荷载取 1.okN/m。 兑明:对大型浇筑设备如上料平台、布料机、混凝土输送泵等按实际情况计算。 混凝土堆集料高度超过100mm以上者,按实际高度计算。 模板单块宽度小于150mm时,集中荷载可分布在相邻的两块板上, 5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对水平面模板可采用2.0kN/m;对垂直面模板可采用 N/m?(作用范围在新浇筑混凝土侧压力的有效压头高度以 6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侧面的压力标准值 采用内部振揭器时,按下列两式计算取其较小值

3)计算支架立柱及其他支撑结构构件时,均布活荷载取

F=0.22ctoββ2V1/2 F=.H

中F一 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m);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 to 为新浇筑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可按实测确定 当缺之试验资料时,可采用t。=200/(T十15)计算 (T为混凝土的温度℃); V一混凝土的浇筑速度(m/h); H一一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筑混凝土顶面的 总高度(m); B1一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取1.0,掺具有 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时取1.2; 32一 混凝土塌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当塌落度小于30mm 时,取0.85,50~90mm时,取1.0,110~150mm 时,取1.15。 混凝土侧压力的计算分布图形如下:

其中h为有效压头高度h一F/%.(m)7倾倒混凝土时对垂直面模板产生的水平荷载标准值可按表A.0.1一2取用。表A.0.12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水平荷载标准值(kN/m²)向模板内供料方法水平荷载溜槽、串筒或导管容积小于0.2m的运输器具2容积为0.2~0.8m3的运输器具4容积大于0.8m3的运输器具6除上述7项荷载外,当水平模板支承的结构的上部继续浇筑混凝土时,还应该考虑由其上部传递下来的荷载。A.0.2计算模板及其支架的荷载设计值,应为荷载标准值乘以相应的荷载分项系数。荷载分项系数可按表A.0.2取用。43

表A.0.2模板及其支架荷载分1

附录B钢筋机械连接接头

B.0.1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的设计应满足接头强度(屈服强度及 抗拉强度)及变形性能的要求。 B.0.2钢筋机械连接件的屈服承载力和抗拉承载力的标准值不 应小于被连接钢筋的屈服承载力和抗拉承载力标准值的1.10倍 B.0.3钢筋接头应根据接头的性能等级和应用场合,对单向拉 伸性能、高应力反复拉压、大变形反复拉压、抗疲劳、耐低温等各项 性能确定相应的检验项目。 B.0.4根据抗拉强度以及高应力和大变形条件下反复拉压性能 的差异,接头应分为下列一个等级。 I级:接头抗拉强度不小于被连接钢筋实际抗拉强度或1.10 倍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并具有高延性及反复拉压性能 Ⅱ级:接头抗拉强度不小于被连接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并具 有高延性及反复拉压性能。 Ⅲ级:接头的抗拉强度不小于被连接钢筋屈服强度标准值的 1.35倍,并具有一定的延性及反复拉压性能。

B.0.5I级、I级、Ⅲ级接头的抗拉强度应符合表B.0.

表B.0.5接头的抗拉强度

B.0.6I级、Ⅱ级、血级接头应能经受规定的高应力和大变形反 复拉压循环,且在经历拉压循环后,其抗拉强度仍应符合本规程表 B.0.5的规定。

B.0.7I级、Ⅱ级、Ⅲ级接头的变形性能应符合表B.0.7的规

表B.0.7接头的变形性能

B.0.8对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接头应满足设计要求的抗疲劳性能。当无专门要求时,对连接HRB335级钢筋的接头,其疲劳性能应能经受应力幅为100N/mm,最大应力为180N/mm²的200万次循环加载。对连接HRB400级钢筋的接头,其疲劳性能应能经受应力幅为100N/mm²,最大应力为190N/mm的200万次循环加载。B.0.9当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接头部位的温度低于一10℃时,应进行专门的试验。B.0.10接头性能等级的选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混凝土结构中要求充分发挥钢筋强度或对接头延性要求较高的部分,应采用I级或Ⅱ级接头;2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应力较高但对接头延性要求不高的部位,可采用止级接头。B.0.11钢筋连接件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宜符合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中受力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规定,且不得小于15mm。连接件之间的横向净距不宜小于25mm。B.0.12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的位置宜相互错开。在任一接头中心至长度为35d的区段范围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规定:1接头宜设置在结构构件受拉钢筋应力较小的部位,当需要在高应力部位设置接头时,在同一连接区段内Ⅲ级接头的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25%;Ⅱ级接头的接头百分率不应天于50%;1级接头的接头百分率可不受限制;2接头宜避开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的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应采用工级接头或Ⅱ级接头,且接头百分率不应天于50%:3受拉钢筋应力较小部位或纵向受压钢筋,接头百分率可不47

受限制; 4对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 50%。 B.0.13当对具有钢筋接头的构件进行试验并取得可靠数据时, 接头的应用范围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附录C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C.0.1当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百分率不大于25%时,其最小搭接长度应符合表C.0.1的规定。表C.0.1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型C15C20~C25C30~C35≥C40光圆钢筋HPB235级15030d30d25dHRB335级55d45d35d30d带肋钢筋HRB400级、RRB400级55d40d35d注:两根直径不同钢筋的搭接长度,以较细钢筋的直径计算。C.0.2当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大于25%,但不大于50%时,其最小搭接长度应按本附录表C.0.1中的数值乘以系数1.2取用;当接头面积百分率大于50%时,应按本附录表C.0.1中的数值乘以系数1.35取用。C.0.3当符合下列条件时,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应根据本附录C.0.1至C.0.2条确定后,按下列规定进行修正:1当带肋钢筋的直径大于25mm时,其最小搭接长度应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1.1取用;2对环氧树脂涂层的带肋钢筋,其最小搭接长度应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1.25取用;3当在混凝土凝固过程中受力钢筋易受扰动时(如滑模施工),其最小搭接长度应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1.1取用:4对末端采用机械镭固措施的带肋钢筋,其最小搭接长度应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0.7取用;49

5当带肋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搭接钢筋直径的3 倍且配有箍筋时,其最小搭接长度应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0.8取 用; 6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构件,其受力钢筋的最小搭接长 度对一、二级抗震等级应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1.15采用;对三级 抗震等级应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1.05采用: 7在任何情况下,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0mm。 C.0.4纵向受压钢筋搭接时,其最小搭接长度应根据本附录 C.0.1至C.0.3的规定确定相应数值后,乘以系数0.7取用。在 任何情况下,受压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0mm

D.0.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充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用“可”。 D.0.2规范中指定按其它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执行时,写法为 “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目次1 总则(1)4模板工程(2)4. 1一般规定(2)4.2材料要求(2)4.3模板设计(2)4. 4模板安装(3)4. 5模板拆除(4)5钢筋工程(5)5. 1般规定(5)5.2钢筋加工(5)5.3钢筋连接(5)5. 4钢筋安装(6)6混凝土工程(7)6. 1一般规定(7)6.2原材料(8)6.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9)6.4混凝土的运输和浇筑(10)6.5混凝土养护。(11)7预应力工程·(12)7. 1一般规定·(12)7. 2预应力孔道成型·(12)7. 3锚具预埋件埋设(13)

7. 4 预应力筋安装 13 7.5 施加预应力· (13) 7.6预应力孔道灌浆· (13) (15) 冬期施工 (16) 安全与环境保护

1.0.1本规程的目的是为了统一和加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 程的管理,使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处于有序的受控状态,保证施 质量。

4.1.2~4.1.3提出了对模板及其支架的基本要求,这是保证机

板及其支架的安全并对混凝土成形质量起重要作用的项目。多全 的工程实践证明,这些要求对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是必需 的。

载等作用下胀模(变形)、跑模(位移)甚至塌的情况时有发生 为避免事故,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提出了对模板及其支架送 行监护。

4.1.6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及相应的

重大工程事故非常重要,在制订施工技术方案时应考周全。机 板及其支架拆除时,混凝土结构可能尚未形成设计要求的受力位 系,必要时应加设临时支撑。后浇带模板的拆除及支撑易被忽社 而造成结构缺陷,应特别注意

2.3模板包装运输中,应有可靠措施防止损伤模板,模板储存 其上应有遮蔽,须有防雨、防潮措施

3.2模板设计时选型、选材的主要原则 1 实用性。主要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具体要求如下:

实用性。主要保证混凝结构的质量,具体要求如下:

1).接缝严密,不漏浆; 2)保证构件的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 3)模板的构造简单,支拆方便。 2安全性。保证在施工过程中,不变形、不破坏、不倒塌。 3经济性。针对工程结构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在确保工期、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一次性投入,增加模板周转,减少 支拆用工,实现文明施工。

4.4.3对跨度较大的现浇混凝土梁、板,考虑到自重的影响,适度 起拱有利于保证构件的截面尺寸。执行时应注意本条的起拱高度 未包括设计起拱值,而只考虑模板本身在荷载下的下垂,因此对钢 模板可取偏小值,对木模板可取偏大值

后膨胀,术模板安装时的接缝不宜过于产密 4.4.6对于预组装大模板的组装质量应在试吊后进行检查,以检 验拼装后的刚度。

4.4.7梁和楼板的支架应在接近

平撑高度方向的间距应按照计算确定,用扣件式钢管做支架时,

现浇多、高层房屋和构筑物的模板及其支架安装时,上、下层 支架的立柱应对准,以利于上层荷载的传递,这是保证施工安全和 质量的有效措施,

4.4.10对预理件的外露长度,只允许有正偏差,不充许有负1

差;对预留洞内部尺寸,只充许大,不充许小。在充许偏差表中

4.4.11~4.4.12规定了现浇混凝土结构模板及预制混凝土构件

模板安装尺寸的允许偏差。还应指出,对一般项目,在不超过 20%的不合格检查点中不得有影响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过大尺 于偏差。对有特殊要求的结构中的某些项目,当有专门标准规定 或设计要求时,尚应符合相应的要求

4.5.1由于过早拆模、混凝土强度不足而造成混凝土结构构件沉 降变形、缺棱掉角、开裂、甚至塌陷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保证结构

4.5.1由于过早拆模、混凝土强度不足而造成混凝土结构构件沉 降变形、缺棱掉角、开裂、甚至塌陷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保证结构 的安全和使用功能,提出了拆模时混凝土强度的要求。该强度通 常反映为同条件养护混凝土试件的强度。考到悬臂构件更容易 因混凝土强度不足而引发事故,对其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应从严 要求。

4.5.5对后张法的预应力施

根据施工方式的特点和需要事先在施工技术方案中确定。当施 技术方案中无明确规定时,应遵照本条的规定执行。

应根据施工方式的特点和需要事先在施工技术方案中确定。

4.5.6由于施工方式的不同后浇带模板的拆除

有不同,但都应能保证结构的安全和质量。由于后浇带较易出现 安全和质量问题,故施工技术方案应对此作出明确的规定。

4.5.8~4.5.9

中堆放可能造成楼板或其他构

钢筋工程5.1一般规定5.1.1规定了钢筋进入现场后的验收要求。包括内容有:必须具备的资料、试验的要求、外观检查的内容等。主要作用是保证合格的材料用于工程中,杜绝因原材料的质量或材料管理而造成工程质量的缺陷。5.1.3根据有关现行标准《混凝士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按一一、二级抗震等级设计的框架结构中的纵向受力钢筋,其强度实测值应满足本条的要求,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在地震作用下,结构某些部位出现塑性铰以后,钢筋具有足够的变形能力。5.2钢筋加工5.2.2盘条供应的钢筋使用前需要调直。调直宜优先采用机械方法,以有效控制调直钢筋的质量5.2.3第1、2款对各种级别普通钢筋弯钩、弯折和箍筋的弯弧内直径、弯折角度、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分别提出了要求。受力钢筋弯钩、弯折的形状和尺寸,对于保证钢筋与混凝土协同受力非常重要。根据构件受力性能的不同要求,合理配置箍筋有利于保证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特别是对配筋率较高的柱、受扭的梁和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构件更为重要。5.3钢筋连接5.3.1本条提出了纵向受力钢筋连接方式的基本要求,这是保证受力钢筋应力传递及结构构件的受力性能所必需的。日前,钢筋的连接方式已有多种,应按设计要求采用。近年来,钢筋机械连接和焊接的技术发展较快,现行标准《钢5

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对其应用、质量验收等都有明确的规定,验收时应遵照执 行。对钢筋机械连接和焊接,除应按相应规定进行型式、工艺检验 外,还应从结构中抽取试件进行力学性能检验

5.3.2受力钢筋的连接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钢筋在同

5.3.4为了保证受力钢筋绑扎搭接接头的传力性能,本条给出

受力钢筋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定义、接头面积百分率的定义和限 制以及最小搭接长度的要求。在本规程中给出了各种条件下确定 受力钢筋最小搭接长度的方法

5.3.5搭接区域的箍筋对于约束搭接传力区域的混凝土、保证搭

接钢筋传力至关重要。根据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的规定,给出了搭接长度范围内的箍筋直径、间距等构 造要求。

5.4.1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对结构构件的受力性 能有重要影响,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5.4.10规定了钢筋安装位置的充许偏差。梁、板类构件上部级 可受力钢筋的位置对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和抗裂性能等有重要影 问。由于上部纵向受力钢筋移位而引发的事故通常较为严重,应 加以避免。本条通过保护层厚度偏差的要求,对上部纵向受力钢 筋的位置加以控制,并单独将梁、板类构件上部纵向受力钢筋保护 层厚度偏差的合格点率要求规定为90%及以上。对其他部位,表 中所列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合格点率要求仍为80%及以上

6.1.2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主要应考虑下列因素:

6.1.4针对不同的混凝土生产量,规定了用于检查结构构

王强度试件的取样与留置要求。

应指出的是,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除应考感用于确定 施工期间结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外,还应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 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一2002)第10章及附录D的规定,考 感用于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的检验。 6.1.5由于相同配合比的抗渗混凝土因施工造成的差异不大,敌 规定了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应按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取 样不少于一次。由于影响试验结果的因素较多,需要时可多留置 几组试件。抗渗试验应符合有关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 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GBJ82)的规定。 6.1.6混凝土施工缝不应随意留置,其位置应事先在施工技术方 案中确定,并且应符合本规程第6.4.14条的规定;施工缝的处理 应符合本规程第6.4.15条的规定。混凝土后浇带对避免混凝土 结构的温度收缩裂缝等有较大作用。混凝土后浇带位置应按设计 要求留置,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时间、处理方法等也应事先在技术 T

应指出的是,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除应考感用于确定 施工期间结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外,还应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 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一2002)第10章及附录D的规定,考 恩用于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的检验

6.1.5由于相同配合比的

规定了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应按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取 样不少于一次。由于影响试验结果的因素较多,需要时可多留置 儿组试件。抗渗试验应符合有关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 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GBJ82)的规定

案中确定,并且应符合本规程第6.4.14条的规定;施工缝的处理 应符合本规程第6.4.15条的规定。混凝土后浇带对避免混凝士 结构的温度收缩裂缝等有较大作用。混凝土后浇带位置应按设计 要求留置,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时间、处理方法等也应事先在技术 方案中确定

的影响,因而必须检验外加剂与水泥及掺合料的适应性,

6.2.8混凝土中氯盐含量过高,会引起钢筋锈蚀。上海为潮湿环 境地区,对氯盐含量更应进行控制。本条氯盐含量限值参考了有 关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Q一2002)、《混凝土质 量控制标准》(GB50164一92)、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高强泵送混 凝土生产和施工规程》(DG/TJ08503—2000)第3.5.3条等的 有关规定

5.2.9本条是《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 一2001)强制性条文的规定。

一2001)强制性条文的规定。

6.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6.3.2高强混凝土对配合比有特殊要求,其水灰比(水胶比)的计 算以及其他一些设计参数的取值与普通混凝土不同,应当严格控 制。这些技术参数应该通过试验确定,当混凝土生产单位有可靠 的试验资料并经过工程实践检验时,也可参照,但应符合本规程的 原则。 6.3.3自密实混凝士是一种特殊混凝士,在国外已经有了较为成

0.3.3自密实混土是一 种特殊混凝士,在国外已经有了较为成 熟的应用经验。在我国,自密实混凝土的应用还处在起步阶段,还 缺乏经验。本条根据上海建工集团的一些工程施工实例和试验的 情况,提出了一些初步的原则,供有关单位参考。

6.4混凝土的运输和浇筑

5.4.3先填50~100mm厚水泥砂浆,是为避免向结构底部

据设计要求来确定是否需要设置支撑。同时对叠合面提出了回凸 面的要求,使混凝土叠合后能形成一个整体。

6.4.6分层浇筑易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

凝士的情况是比较常见的,比如墙、柱采用高强度等级混凝土,梁 板采用低强度等级。处理不当,容易出现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误 用、交界处不密实等情况,严重的基至可能导致构件出现有害裂 缝,因此必须认真对待。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交界位置应根据设 计要求确定,并且宜留置在构件受剪力较小处。交界处应做好隔 离措施,比如采用钢板网等。先浇筑高强度等级混凝土再浇筑低 强度等级混凝土是为了保证不让低强度等级混凝土混入高强度等 级混凝土区域。 6.4.9如果先浇筑高标高处混凝土,混凝土在低标高处任意流 尚,可能产生冷缝。同时高低标高交界处混凝土会反涌,造成振捣 不密实以及将来拆模床难等问题。针对这些情况,制定本条规定 6.4.10由于现在建筑结构的复杂性,往往在构件相交处的配筋 异常密集,可能使混凝土无法正常下料和振捣,这时应留出混凝王

6.4.9如果先浇筑高标高处混

尚,可能产生冷缝。同时高低标高交界处混凝土会反涌,造成振捣 不密实以及将来拆模体难等问题。针对这些情况,制定本条规定, 6.4.10由于现在建筑结构的复杂性,往往在构件相交处的配筋 异常密集,可能使混凝王无法正常下料和振,这时应留出混凝 下料和振捣的孔道,便于保证混凝土浇筑的密实性。如果涉及到 对设计的修改,必须事先征得设计的同意

尚,可能产生冷缝。同时高低标高交界处混凝土会反涌,造成振据 不密实以及将来拆模困难等问题。针对这些情况,制定本条规定

异常密集,可能使混凝土无法正常下料和振捣,这时应留出混凝士 下料和振捣的孔道,便于保证混凝土浇筑的密实性。如果涉及至 对设计的修改,必须事先征得设计的同意

满足不同振捣器的性能要求,使其有效工作,以保证混凝土振捣密

响结构承载力,因此要高度重视。 楼梯施工缝留置问题往往被忽视,随意留置的现象较为普遍 因此第7款对此作了专门规定。在施工中,楼梯梯段板应留置在 跨中1/3范围内,此处剪力较小。当确因需要留置在其他部位时, 比如梯段板根部,应征得设计同意

6.5.1养护条件对于混凝土强度的增长有重要影响。在施工过

6.5.1养护条件对于混凝土强度的增长有重要影响。在施工过

程中,应根据原材料、配合比、浇筑部位和季节等具体情况,制定合 理的施工技术方案,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保证混凝土强度正常增 长。

程中,应根据原材料、配合比、浇筑部位和季节等具体情况,制定合 理的施工技术方案,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保证混凝土强度正常增 长。 6.5.2第1款是针对普通混凝土提出的要求。对于一些掺加高 性能外加剂和掺合料的混凝土,其终凝时间可能超过12小时,此 时应按照其实际终凝的时间来控制。 高强混凝土一般水胶比较小,在强度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收缩 量、温度应力等比普通混凝土大,如果养护不及时、不到位,更容易 产生裂缝。因此,对高强度混凝土的养护要高度重视。

时应按照其实际终凝的时间来控制。 高强混凝土一般水胶比较小,在强度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收缩 量、温度应力等比普通混凝土大,如果养护不及时、不到位,更容易 产生裂缝。因此,对高强度混凝土的养护要高度重视。 根据有关资料分析,楼板产生裂缝的原因之一是集中堆载,使 得局部荷载超过楼板及其支架的承载力。对于在养护期间的混凝 土,强度较低,集中堆载时产生裂缝的可能性更大。对此,第6款 作了规定。实际上,不仅仅是在养护期间,对处于其他阶段的楼 板,当集中堆载超过其承载力,也可能产生裂缝及其他隐患,同样 要采取措施

7.1.5预应力施工是一项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操作要求严的 作业,应由有预应力专项施工资质的施工单位承担

7.2.2孔道的直径大小应便于穿预应力筋以及灌浆,一般预应力 筋截面积不宜超过孔道面积的50%。孔道的间距大小应不影响 混凝土下料和振捣。 7.2.4~7.2.6后张法有粘接预应力孔道的各种成孔工艺的基本 要求是: 1根据预应力工艺、构件特性以及施工条件选择合适的成孔 工艺; 2孔道应连续、通顺、不堵塞,端部预埋锚垫板应垂直于孔道 中心线; 3预留孔道定位应牢固,避免因混凝土浇筑而位移。成孔位 置准确,曲线段平顺; 4成孔管道应密封良好,接头严密且不漏浆; 5当灌浆管喷嘴插人孔道灌浆时,波纹管孔道的排水、排气 管间距不宜大于30m,抽芯成孔孔道不宜大于12m。对长度大于 50m的或者多波曲线孔道,排水、排气管间距宜通过试验确定,当 有可靠工程施工经验时,也可参照执行。在曲线孔道的曲线波峰 应设置排水、排气管,必要时可在最低点设置排水管

7.3.4预理锚具处,构件应有足够的局部抗拉和承压强度,必要 时应增设构造钢筋或钢筋网片。 7.3.5钢筋密集部位,预理件埋设困难时,可对配筋进行调整,但 应符合规范,且应征得设计同意。

.3.4预理锚具处,构件应有足够的局部抗拉和承压强度,必要

7.4.1本条引用《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一2002)的强制性条文要求。 7.4.2无粘结预应力筋铺设时应保证实际线型与设计线型相符 同时,要认真规划好各个方向的无粘结筋的铺设顺序,其基本原则 是先铺放下层无粘结筋,避免互相编织。 对板和梁的影响程度有所区

道。为减少水泥浆的收缩,提高灌浆的密实性,水泥浆的水灰比不 宜过大,同时可掺人适量的减水剂和膨胀剂。根据工程实践,当采 用高速拌浆机时,水灰比可控制在0.35~0.39;采用常规拌浆机 时水灰比宜控制在0.40~0.45。 水泥浆自拌和至灌入孔道的间隔时间的规定主要是防止浆体 流动度损失过大,将增加灌浆压力,并且影响孔道密实度

7.6.3用连接器连接的多跨连续预应力筋的孔道,要求张拉完

在孔道直径较大(大于90mm)且浆体无膨胀性时,在水泥类 有泌水及收缩时,会使孔道上部产生孔隙,这时采用二次灌浆有 定效果,但二次灌浆时间要掌握恰当,一般在浆体泌水基本完成 初凝尚未开始时进行,

7.6.4灌浆用水泥砂浆的强度及其检测方法与《混凝土结构工

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一2002)第6.5.5条规定的要求 符。同时,对灌浆质量JGJ153-2016 体育场馆照明设计及检测标准.pdf,首先应强调的是其密实性

8.0.1关于冬期施工期限划分的原则,与《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 程》(JGJ104一97)规定相一致。 8.0.3采用了《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一97)第7.1.1 条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一2003)第7.3.9条 规定。其中不适用于上海地区的规定,比如对“不低于一15℃”和 “不低于一30℃”时的要求,未列人本规程。 8.0.6预应力混凝土孔道小,灌浆极易受冻,因此规定必须在正 温下灌浆及养护。 8.0.7冬期混凝土有蓄热法、暖棚法、电加热法、蒸汽养护法等多 种养护方法,根据上海的气候环境条件,推荐使用蓄热法养护

9.0.7本条所谓登高作业,按国际《高处作业分级》的规定,凡高 度在2m及2m以上,就应注意防止坠物伤人。 9.0.10本条强调模板装拆时,上下应有人接应,模板及配件应随 装拆随转运,不得堆放在脚手板上,因模板堆放在脚手架上,可能 引起脚手架超载危及脚手架安全,同时模板及其配件受振动容易 滑落伤人。 01E险

引起脚手架超载危及脚手架安全,同时模板及其配件受振动容易 滑落伤人。 9.0.11拆除承重模板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安全地点,必须逐块拆

9.0.11拆除承重模板时DB14/T 1324-2016标准下载,操作人员应站在安全地点,必须逐块拆

9.0.11拆除承重模板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安全地点,必须逐块拆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