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GDW 46 10022.5-2020 发电电动机本体运检导则.pdf

Q/GDW 46 10022.5-2020 发电电动机本体运检导则.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7.4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350790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Q/GDW 46 10022.5-2020 发电电动机本体运检导则.pdf

Q/GDW4610022.5—2020 代替Q/GDW4610022.5—2018

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 发布

Q/GDW 46 10022.5—2020

本标准代替Q/GDW4610022.5一2018《发电电动机本体运检导则》(试行版),主要技术性差导 下: 增加了“点检”“定检”的定义; 一增加了DL/T751水轮发电电动机运行规程规范性引用文件; 修改了第5章节结构和内容进行了调整,将原“5.1值守监视检查”、“5.2静止状态下的监礼 检查”、“5.3机组启停过程中(包括事故停机)的监视检查”、“5.4机组运行过程中的监视 检查”调整至“5.2运行监视”; 一增加了5.1运行规定,对发电电动机的运行一般技术要求进了规定: 一增加了5.3运行操作,对发电电动机的运行操作的技术要求进行了规定; 一增加了5.4异常处置,对发电电动机异常事故的现象及处置方式进行了规定: 一修改了定子绕组泄漏电流和直流耐压试验、定子绕组交流耐压试验等验收标准; 增加了定子铁芯穿心螺杆绝缘电阻测量、埋入式检温计绝缘电阻的验收标准。 《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设备运检导则》分为43册。 本标准为《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设备运检导则》第5分册。 本标准由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科技信息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华东天荒坪抽水蓄能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万晶宇、曾辉、赵毅锋、朱光宇、叶飞、宋旭峰、常龙、夏斌强、霍献东 王丁一、王志、王涛。 本标准于2018年12月5日第一次发布,2021年03月第1次修订。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科技信息部。

本标准代替Q/GDW4610022.5一2018《发电电动机本体运检导则》(试行版),主要技术性差异 下: 增加了“点检”“定检”的定义; 一增加了DL/T751水轮发电电动机运行规程规范性引用文件; 修改了第5章节结构和内容进行了调整雨污水管道改造施工方案,将原“5.1值守监视检查”、“5.2静止状态下的监视 检查”、“5.3机组启停过程中(包括事故停机)的监视检查”、“5.4机组运行过程中的监视 检查”调整至“5.2运行监视”; 一增加了5.1运行规定,对发电电动机的运行一般技术要求进了规定; 一增加了5.3运行操作,对发电电动机的运行操作的技术要求进行了规定; 一增加了5.4异常处置,对发电电动机异常事故的现象及处置方式进行了规定: 一修改了定子绕组泄漏电流和直流耐压试验、定子绕组交流耐压试验等验收标准; 增加了定子铁芯穿心螺杆绝缘电阻测量、埋入式检温计绝缘电阻的验收标准。 《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设备运检导则》分为43册。 本标准为《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设备运检导则》第5分册。 本标准由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科技信息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华东天荒坪抽水蓄能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万晶宇、曾辉、赵毅锋、朱光宇、叶飞、宋旭峰、常龙、夏斌强、霍献东、 丁一、王志、王涛。 本标准于2018年12月5日第一次发布,2021年03月第1次修订。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科技信息部

Q/GDW46 10022.52020

发电电动机本体运检导则

却器等)的运行业务、维护业务、修试业务的项目和周期,明确了设备投运、退役报废的 条件,用于指导运维人员开展设备的运、维、修、试工作。常规发电电动机本体的运、维 修、试工作可参考执行。 本标准适用于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所辖电厂(公司)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 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过 文件。 GB/T7894水轮发电电动机基本技术条件 GB/T8564水轮发电电动机组安装技术规范 GB/T18482可逆式抽水蓄能机组启动试运行规程 GB/T 20834 发电电动机基本技术条件 GB/T 32574 抽水蓄能电站检修导则 GB5015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DL/T305 抽水蓄能可逆式发电电动机运行规程 DL/T 817 立式水轮发电电动机检修技术规程 DL/T 751 水轮发电电动机运行规程 Q/GDW11066 水轮发电电动机组运行维护导则 Q/GDW11150 水电站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Q/GDW11713 国家电网公司水力发电厂安全性评价规范 国家电网公司水电厂重大反事故措施 国网新源公司防止发电电动机磁极部件故障专项反事故补充措施(试行) 国网新源公司生产技术改造原则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检修等级maintenancegrade 以机组检修规模和停用时间为原则,将机组的检修分为A、B、C、D四个等级, 3.2检修范围maintenancerange 指按检修方式、检修等级和检修项目确定的内容。 3.3A级检修Aclassmaintenance 指对发电电动机进行全面的解体检查和修理,以保持、恢复或提高设备性能。

3.4B级检修Bclassmaintenance

Q/GDW 46 10022. 52020

3.5C级检修Cclass

指根据设备的磨损、老化规律,有重点地对机组进行检查、评估、修理、清扫。C级检 修可进行少量零件的更换、设备的消缺、调整、预防性试验等作业以及实施部分A级检修项 目或定期滚动检修项目。

3.6D级检修Dclassmaintenance

行附属系统和设备消缺外,还可根据设备状态的评估结果,安排部分C级检修项目。 3.7定检Periodicinspection 定检主要是结合机组月度停役计划执行的维护、缺陷处理及定期试验工作。 3.8点检Pointinspection 点检主要是设备主人在设备不退出备用情况下对其设备进行详细深入的专业巡视检查 和分析工作。

定检Periodicinspe

3.9发电电动机generator

发电电动机generat

即可作为发电电动机使用,又可作为电动机使用的旋转电机。

4.1.1应按照合同、GB/T7894、GB/T8564、GB/T50150、GB/T18482、《国家电网 公司水电厂重大反事故措施》等有关标准、规程、反事故措施和设计要求的规定进行发电 电动机本体设备竣工验收。 1.1.2工验收时应对订货相关文件、设计联络文件、监造报告、出厂试验报告、设计图 纸资料、开箱验收记录、安装记录、缺陷处理报告、监理报告、交接试验报告、调试报告 等全部技术资料进行详细检查,审查其完整性、准确性和适应性。上述资料自投产验收合 格后1个月内移交生产。 4.1.3在允许的负荷变化范围内,机架的振动、发电电动机抬机量在制造厂允许的范围内: 应避免机架的振动、发电电动机抬机量不合格情况下运行。 4.1.4在连续额定参数运行时,发电电动机的转子及定子绕组、定子铁芯温度在合同及国 家相关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1.1.5发电电动机运行时的电气参数在正常范围,机组在充许进相范围连续运行时,线圈 端部温度在合同及国家相关规范允许的范围。 4.1.6检查发电电动机安装峻工图、随设备出厂记录、证明书、技术修改文件等齐全。 4.1.7检查发电电动机安装记录、主要设备缺陷处理记录齐全,合乎技术规范要求。 .1.8按照合同的要求完成发电电动机效率试验。 4.1.9发电电动机无遗留影响长期安全稳定运行的设计制造质量问题。

4.2.1交接试验包括电气设备交接试验、启动试运行试验和性能试验 4.2.2电气设备交接试验项目具体内容参见表A.1(资料性附录)。

Q/GDW 46 10022.52020

4.2.3启动试运行试验项目具体内容参见表A.2(资料性附录) 4.2.4性能试验由电站选择一台机组在设备保证期限内的适当时机进行,性能试验项目具 体内容参见表A.3(资料性附录)

机组通过15天考核试运行并经停机处理所有缺陷后,即具备了向生产管理部门移交的 条件,应进行以下工作: a)按合同规定及时进行发电电动机本体设备和相关文件的移交,并参考相应规定提 供与机组启动试运行有关的资料; b)签署机组设备的初步验收证书,同时开始计算机组设备的保证期。

5.1.1发电电动机在定额铭牌参数下应可长期连续运行。 5.1.2发电电动机在正常运行工况及工况转换过程中,各部件不应产生有害变形或损坏。 5.1.3发电电动机电压和频率的充许运行范围应符合GB755的规定。 5.1.4发电电动机各工况下均应能进相(欠励)运行和调相(过励)运行,不同工况下的 进相深度(进相容量及相应的功率因数)、调相容量和充电容量不应超过设备性能保证值 5.1.5发电电动机各部位允许的双幅振动值,应符合DL/T305的规定要求。 5.1.6在正常运行工况下,导轴承处测得主轴的相对运行摆度值(双幅值)应符合GB/T 11348.5的规定,且应不大于轴承总间隙的75%

Q/GDW 46 10022. 52020

5.1.18并网电厂发电电动机组配置的频率异常、低励限制、定子过电压、定子低电压、失 磁、失步等涉网保护定值应满足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 5.1.19加强并网发电电动机组涉及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励磁系统及电力系统稳定器(PSS) 和调速系统的运行管理,其性能、参数设置、设备投停等应满足接入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要求。 5.1.20严格执行电网各项运行控制要求,严禁超运行控制极限值运行。电网一次设备故障 后,应按照故障后方式电网运行控制的要求,尽快将相关发电电动机出力、电压等控制在 规定值以内。 5.1.21并入电网的发电电动机组应具备满负荷时功率因数在0.9(滞相)~0.97(进相) 运行的能力,新建机组应满足进相0.95运行的能力。在电网薄弱地区或对动态无功有特殊 需求的地区,发电电动机组应具备满负荷滞相0.85的运行能力。发电电动机自带厂用电运 行时进相能力应不低至097

5.1.22发电电动机不允许失磁运行。

5.1.23自动灭磁装置故障退出运行时,不得将发电电动机投入运行。 5.1.24发电电动机空冷器出口风温度超过额定值时,如果转子绕组、定子绕组及定子铁芯 温度经过试验未超过其绝缘等级和制造厂家允许的温度,可以不降低发电电动机的容量运 行。但当这些温度超过允许值时,则应减小定子和转子电流直到满足制造厂家允许的温度 为止。

5.1.25发电电动机的运行方式

5.1.25.1正常运行方式:

a) 发电电动机在额定参数下长期连续运行,运行期间电压和频率的变化应符合GB/T 7894的规定; b) 发电电动机额定频率为50Hz,正常运行频率偏差应符合所属电网电力调度机构的 要求; C 在下列情况下,发电电动机可按额定容量运行: 1)在额定转速及额定功率因数时,电压偏差不超过额定值的土5%; 2)在额定电压时,频率偏差不超过额定值的土1%; 3 在电压偏差不超过土5%和频率偏差不超过土1%,且均为正偏差时,两者偏差 之和不超过6%: 4 若电压和频率不同时为正偏差,则两者偏差的百分数绝对值之和不超过5%; 5 当电压与频率偏差超过上述规定值时应能连续运行,此时输出功率以励磁电 流不超过额定值; 6)定子电流不超过额定值的105%为限。 d 发电电动机连续运行的最高允许电压应遵守制造厂家的规定,但最高不得大于额 定值的110%。发电电动机的最低运行电压应根据稳定运行的要求来确定,一般不 应低于额定值的90%。如果发电电动机电压母线有直接配电的线路,则运行电压应 满足用户要求,此时定子电流的大小,以转子电流不超过额定值为限: e 在满足电网安全稳定的条件下,允许用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把发电电动机的有功 功率提高到额定视在功率运行。

5.1.25.2特殊运行方式

a)发电电动机能否进相运行应遵守制造厂家的规定,并通过温开试验和进相试验确 定;进相运行深度应根据发电电动机端部结构件的发热和在电网中运行的稳定性 以及进相试验确定; 发电电动机进相运行应满足下列限制条件: 1)系统稳定性的限制; 2 定子端部温升的限制; 3) 定子电流的限制; 4) 厂用电电压的限制; 5) 升压站高压母线电压波动的限制。 C)允许作调相运行的发电电动机在调相运行时,其励磁电流不应超过额定值:

Q/GDW 46 10022.52020

承担调峰、调频运行的发电电动机,应适当增加对线棒绝缘和槽内固定的检查频 次。

5.2.1值守监视检查

应随时监视发电电动机定子电压、定子电流、转子电压、转子电流等各参数以及发电 电动机定子温度、空冷器温度的变化情况,当参数超过规定的限额或出现报警时,应及时 分析,并汇报通知运维负责人及相关人员。

5.2.2静正状态下的监

a)备用中的发电电动机及其全部附属设备,必须处于完好状态,保证能随时启动、 投入运行; b) 当发电电动机长期处于备用状态时,应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绕组受潮,并保持绕 组温度在5℃以上。

5.2.3机组启停过程中(包括事故停机)的监

a) 监视定子绕组、铁芯温度; b) 监视空气冷却器进、出风温度,冷却水流量是否正常; c) 监视发电电动机功率、电压、电流有无异常; 监视主轴、机架振动及导轴承摆度在正常范围内变化以及趋势变化,

5.2.4机组运行过程中的监视检查

a)监视发电电动机定子电压、定子电流、转子电压、转子电流等各参数以及发电电 动机定子温度、空冷器温度的变化情况; b 监视空气冷却器进、出风温度,冷却水流量是否正常; 监视主轴、机架振动在正常范围内变化以及趋势变化 d 发电电动机在过负荷运行时应加强巡视和检查频次,应监视定子绕组、铁芯温度 是否正常: ? 发电电动机在不对称系统中运行时,任一相定子电流值不允许超过额定值;应加 强对转子绕组温度、机架振动的监视,超过允许值时应减少负荷或停机; f 事故情况下,发电电动机定子绕组、转子绕组可短时过电流,过负荷电流值与允 许持续时间应符合GB/T20834的规定。

5. 3. 1 一般要求

Q/GDW 46 10022. 52020

5.3.1.11发电电动机A级、B级检修或长期停运,以及涉及发电电动机出口断路器、灭磁 开关作业后,在重新启动前,应进行发电电动机断路器及自动灭磁开关的分、合闸试验(包 括两者间的联锁),水机保护联动发电电动机断路器的动作试验 5.3.1.12发电电动机检修后测量发电电动机定子回路的绝缘电阻,可以包括连接在该发电 电动机定子回路上不能用隔离开关拉开的各种电气设备,其绝缘电阻值不作规定;当定子 绝缘电阻值测量的结果较历年正常值有显著降低时,应查明原因并消除, 5.3.1.13发电电动机启动试运行试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存在的缺陷,应及时处理和消除 后方可继续试运行, 5.3.1.14水电站启用自动发电控制、自动电压控制功能的计算机监控系统,应对发电电动 机的开停机、负荷分配和电压变化等进行自动控制和调整,并符合DL/T578和电力调度机 构的要求。 5.3.1.15发电电动机检修完毕及新投运,或者发生故障跳闸后没有找到明显的故障点等特 殊情况下,发电电动机应进行零起升压。 5.3.1.16正常情况下,宜优先停运连续运行时间最长的机组

5.3.2基本启动条件

5.3.2.1接地线、短路线已全部拆除,相应接地开关、隔离开关、断路器在正确状态。 5.3.2.2动力电源、操作电源、信号电源均正常投入,表计信号指示正确。 5.3.2.3发电电动机各部件处于备用状态。 5.3.2.4高压油顶起装置、制动装置处于备用状态。 5.3.2.5励磁系统处于备用状态。 5.3.2.6技术供水系统处于备用状态。 5.3.2.7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正确投入。 5.3.2.8监控自动化系统处于备用状态。 5.3.2.9电动工况、电动方向调相工况启动时,启动装置处于备用状态,

5.3.3自动启停及工况转换

5.3.3.1检查并确认机组控制方式处于 *远万自动 辅助设备控制方式处于“自动” 机组具备启动或工况转换的条件。 5.3.3.2在操作员站的相应画面选择目标工况,并确认执行。 5.3.3.3监视并确认机组相关设备按自动控制流程动作正常。 5.3.3.4启动至目标工况稳定运行后,检查并确认各设备、参数运行正常

5.3.4手动方式(现地单步)启停

3.4.1发电工况手动开

a 机组控制方式切至“现地手动”,检查并确认机组具备发电工况开机 b) 退出发电电动机风洞加热器; C) 合上换相隔离开关于发电方向,设定励磁系统、调速器系统为发电模 d) 投入技术供水系统,检查并确认各部水压、流量正常; e) 投入高压油顶起装置,检查并确认压力正常,投入抽油雾装置: f 投入轴承外循环油泵,检查并确认流量、压力正常; g) 检查并确认机械制动退出状态; h) 开启进出水阀: i) 打开导叶至空载开度位置,转速达到设定值后退出高压油顶起装置; j) 转速达到设定值后,投入励磁系统,升压至额定电压; k) 投入同期装置,检查并确认同期装置动作正常; 1 并网运行正常后,按电网调度的要求调整机组功率。 3.4.2 发电工况手动停机: a) 降低机组功率至允许值后,解列发电电动机; b) 退出励磁系统,关闭导叶; C) 关闭进出水阀:

5.3.4.2发电工况手动停机

Q/GDW 46 10022.52020

d) 监视并确认转速下降至设定值时,投入高压油项起装置; e) 监视并确认转速下降至设定值时,投入电气制动,转速继续下降至设定值时电气 制动退出; f) 监视并确认转速下降至设定值时,投入机械制动、粉尘收集装置,直至机组静止: g) 监视并确认转速下降至0后,退出技术供水系统、外循环油泵、粉尘收集装置、 抽油雾装置及高压油顶起装置

抽油雾装置及高压油顶起装置。 5.3.4.3电动工况手动开机: a) 机组控制方式切至“现地手动”,检查并确认满足电动工况开机条件; b) 退出发电电动机风洞加热器; C 选择电动工况拖动方式,合上相应启动回路的隔离开关(如采用背靠背拖动) 应拉开拖动机组中性点接地开关): d 合上换相隔离开关于电动方向,设定励磁系统、调速器系统为电动模式; e) 投入技术供水系统,检查并确认各部水压、流量正常: f 投入高压油顶起装置,检查并确认压力正常,投入抽油雾装置; g) 投入外循环油泵,检查并确认油流、压力正常; h 启动机组压水补气程序,监视并确认其动作正常: i) 退出机械制动; j) 投入励磁系统; k) 启动拖动装置,监视并确认转速上升正常; 1) 转速达到设定值后退出高压油顶起装置; m 转速达到设定转速后,切换励磁系统至自动电压控制; n) 投入同期装置,监视并确认同期装置动作正常; 0 并网后,监视并确认拖动装置停机正常,退出压水补气程序,并排气造压; P) 造压完成后,开启进出水阀,开启导叶; q 稳定运行后,监视并确认发电电动机运行正常。 5.3.4.4电动工况手动停机: a) 降低机组功率至允许值后,解列发电电动机; b) 退出励磁系统,关闭导叶; C) 关闭进出水阀; d 监视并确认转速下降至设定值时,投入高压油顶起装置; e) 监视并确认转速下降至设定值时,投入电气制动,转速继续下降至设定值时 制动退出: f) 监视并确认转速下降至设定值时,投入机械制动、粉尘收集装置,直至机组 g 监视并确认转速下降至0后,退出技术供水系统、外循环油泵、粉尘收集装 抽油雾装置及高压油顶起装置。

5.3.4.3电动工况手动开机:

5.3.4.4电动工况手动停机

5.3.5检修隔离和恢复

5.3.5.1隔离操作

a 闭锁隔离机组监控系统的控制流程; b) 投入机械制动装置; c) 退出风洞加热器,切断电源; d) 退出灭火系统; e) 退出抽油雾装置; 退出高压油顶起装置,切断直流、交流油泵电源: ? g) 切断励磁系统电源; h) 检查并确认机组拖动隔离开关、被拖动隔离开关在分闸状态,切断操作电源; i 检查并确认机组换相隔离开关在分闸状态,切断操作电源; 拉开机组中性点接地开关,切断操作电源; k) 拉开机组出口电压互感器二次侧空气开关; 1) 合上机组出口接地开关,并在转子回路悬挂接地线; m 执行防止发电电动机转动的水力隔离措施。

Q/GDW 46 10022. 52020

5.3.5.2 恢复操作

拉开机组出口接地开关,拆除转子回路悬挂的接地线: b) 恢复机组中性点隔离开关操作电源DB14/T 2135-2020标准下载,合上机组中性点隔离开关; c) 合上机组出口电压互感器二次侧空气开关; d) 恢复机组换相隔离开关操作电源: e) 恢复机组拖动隔离开关、被拖动隔离开关操作电源; f) 恢复励磁系统电源; g 恢复高压油顶起装置油泵电源; h) 恢复机械制动装置至备用; i 恢复风洞加热器电源; j) 恢复抽油雾装置至备用; k) 解除防止发电电动机转动的水力隔离措施; 1) 恢复灭火系统至正常状态; M 解除隔离机组控制流程的闭锁

5.3.6.1根据零起升压的范围,执行与运行系统的隔离措施。 5.3.6.2投入升压范围内设备的相关继电保护。 5.3.6.3将励磁系统置电流控制模式。 5.3.6.4按照本标准5.3.4.1条步骤手动开机至发电方向额定转速。 5.3.6.5缓慢增加励磁电流。 5.3.6.6升压过程监视定子和转子电压、电流等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检查 5.3.6.7零起升压完成后,将励磁系统退出。 5.3.6.8按照本标准5.3.4.2条步骤停机。

5. 4. 1 一般要求

5.4.1.1 发电电动机设备应进行缺陷分类管理。 5.4.1.2 设备出现事故时,运行人员应尽快解除对人身和设备的威胁,限制事故的扩大。 5.4.1.3 发电电动机本身无异常,周围发生威胁安全运行的情况时,应立即停机。 5.4.1.4 事故处理过程中,应遵守电网调度管理规定,及时与电网调度沟通。 5.4.1.5 需要事故停机时,应根据故障类型选择合理的停机流程。 5.4.1.6 电动方向启动失败时,应首先根据故障点位置,更换启动装置或启动备用机组。 5.4.1.7 运行生产现场应配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事故预案: a) 水淹厂房; b) 全厂停电; C 发电电动机火灾事故; d) 黑启动; e) 监控系统异常应急处理。 5.4.1.8 遇下列情况,应立即紧急停机: a) 水淹厂房; b) 发电电动机冒烟、着火; c 发电电动机内有摩擦、撞击声; d) 发生电气故障但保护拒动; e) 发生直接威胁人身安全的情况。

5.4.1.8遇下列情况,应立即紧急停机

a) 水港厂房; b) 发电电动机冒烟、着火; c 发电电动机内有摩擦、撞击声; d) 发生电气故障但保护拒动; e) 发生直接威胁人身安全的情况。 5. 4. 1.9 运行人员应熟悉掌握发电电动机运行事故预案某商住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并定期举行反事故演习。

5.4.2发电电动机转子雨点接地处理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