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 2053-2018 燃煤电厂超低排放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HJ 2053-2018 燃煤电厂超低排放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3M
标准类别:环境保护标准
资源ID:209187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HJ 2053-2018 燃煤电厂超低排放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2. 1 一般规定

2.1超低排放工程投运后,电厂排放的烟气污染物浓度应满足超低排放限值要求,排放量 还应满足排污许可证中的许可排放量。 2.2超低排放设施是火电厂生产系统的组成部分,应按主设备要求进行运行、检修和维护 管理,避免和减小主机及各治理设施之间产生不利影响。 2.3电厂应从输入条件、设备配置、运行管理、检修维护、达标排放、副产物处置、环境 影响、应急预案等角度,建立健全保障超低排放设施稳定可靠运行的管理体系,包括组织机 构、制度、规程、事故预防和应急预案、人员培训、技术管理以及考核办法等。 12.4电厂应在确保超低排放设施可靠运行和污染物排放浓度稳定达标的前提下,持续优化 运行方式,注重挖掘和完善多污染物联合脱除、协同减排的能力,实现机组节能经济运行

12.6电厂应建立和加强超低排放设施竣工资料、运营期原料采购及消耗、系统运行检修、 设备维护保养、人员培训等记录和报表、其他各种资料的档案管理,建立电子档案,并根据 不保要求建立规范的历史数据采集、存档、报送、备案制度。 12.7电厂应按照DL/T1050、DL/T1051的要求GTCC-088-2018 电气化铁路承力索接头连接线夹-铁路专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检验实施细则,加强超低排放设施的技术监督和管理, 定期对烟气治理设施的运行状况进行评价,形成评价、改进、监督、再评价、持续改进的闭 环管理。

12.2NOx超低排放控制

[2.2. 1一般规定

12.2.1.1脱硝设施安全管理应符合GB12801的规定。 2.2.1.2采用液氨作为还原剂时,应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建立本单位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 2.2.1.3应建立健全与脱硝设施运行维护相关的各项管理制度,以及运行、操作和维护规 程,建立脱硝设施主要设备运行状况的记录制度。 2.2.1.4脱硝设施的运行、维护及安全管理除应执行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 制性标准的规定。

12.2.2.1应从燃煤品质把控、制粉调整、合理配风给料等方面优化低氮燃烧,保证锅炉安 全经济环保运行。 12.2.2.2脱硝设施运行应符合HJ562、HJ563、HJ2040、DL/T362的规定

2.2.2.1维护人员应熟悉维护保养规定,并根据规定定期检查、更换或维修必要部件(设 备、管道、材料等),及时做好维护保养记录。 2.2.2.2应根据脱硝供货商提供的设备、技术、文件等资料,统筹制定维护保养规定, 2.2.2.3运行维护人员应做好维护保养台档,定期检查记录情况。 2.2.2.4其他要求应符合HJ562、HJ563的规定

12.3颗粒物超低排放控制系统

12.3.1干式电除尘器及其系统

[2.3.1.1 一般规定

2.3.1.1.1干式电除尘器的运行、维护和检修等一般要求应符合HJ2040的规定并实行专业 化管理。 2.3.1.1.2应按GB/T13931的规定定期考核干式电除尘器除尘效率,同时标定烟尘CEMS。 2.3.1.1.3烟气冷却器内不应发生工质的汽化、停滞和倒流现象,水侧进、出口集箱的连接 方式应最大程度减小流量偏差,烟气侧宜设置泄漏在线检测装置

2.3.1.2.2烟气冷却器与机组凝结水、热网水或其他冷却水系统相连,投运前应做好充分 设运组织方案。 2.3.1.2.3烟气中易燃、易爆物质浓度、烟气温度、运行压力应满足设计要求,当烟气条 业重偏离设计要求、危及设备及人身安全时,不得投运烟气冷却器。 2.3.1.2.4烟气冷却器的启动,应满足以下要求 a)投运前,必须进行水压试验,以确认系统无泄漏点。 b)投运前,管道和设备应按照有关规程的规定,严格按照规定进水冲洗,以保证系 管道内部清洁,取样化验合格。 2.3.1.2.5烟气冷却器投运时应满足需要的安全入口烟温及入口水温,烟气温度宜大 10℃,水侧入口温度应大于70℃。 2.3.1.2.6烟气冷却器正常投运后在工况及外围条件改变较大时,运行人员需作相应调整 2.3.1.2.7运行中发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应立即停止烟气冷却器的运行: a)换热管发生泄漏。 b)管路系统发生泄漏。 c)控制系统失灵,温度、压力大幅度偏离设计值。 d)其他严重威胁人身与设备安全的情况。 2.3.1.2.8运行中发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应酌情停止烟气冷却器的运行: a)烟气冷却器入口水温过低。 b)烟气冷却器入口烟温过低,导致出口烟温低于设计值 2.3.1.2.9烟气冷却器运行中应记录以下数据: a)烟气冷却器烟气侧进、出口烟气温度。 b)烟气冷却器水侧进、口水温度。 c)烟气冷却器烟气侧进、出口压差。 d)泄漏检测记录。 e)水泵运行频率及电流信号, f)电动阀门开关位置信号及阀门开度。 2.3.1.3维护 2.3.1.3.1干式电除尘器的维护应符合DL/T461、JB/T6407的规定。 2.3.1.3.2烟气冷却器在机组停运时,都应进行检查,检查水侧密封、烟气侧磨损腐蚀等 此外,每年应小修一次,小修内容包括清除积灰、更换损坏防磨元件、导流板等 2.3.1.3.3烟气冷却器宜定期进行常规检查 2.3.1.3.4停炉后机务系统常规检查应包括以下内容: a)积灰情况。 b)换热管密封情况。 C)各管道、水泵、注兰连接外密封情况

d)换热管及翅片腐蚀及磨损情况。 e)人孔门及观察孔密封情况。 12.3.1.3.5当设备停运时,必须及时将烟气冷却器本体及管路系统的水放干,避免冬季换热 管冻裂;长期停运时,水侧系统宜充氮保护。 12.3.2湿式电除尘器 12.3.2.1一般规定 12.3.2.1.1湿式电除尘器的运行、维护和检修等一般要求应符合HJ2040的规定。 12.3.2.1.2湿式电除尘器的二次电压和电流、颗粒物仪值、电机电流、水压、水泵流量等应 每小时记录一次并自动生成报表,

d)换热管及翅片腐蚀及磨损情况。 e)人孔门及观察孔密封情况。 2.3.1.3.5当设备停运时,必须及时将烟气冷却器本体及管路系统的水放干,避免冬季换热 管冻裂:长期停运时,水侧系统宜充氮保护。

12.3.2湿式电除尘器

[2.3.,2. 一般规定

2.3.2.1.1湿式电除尘器的运行、维护和检修等一般要求应符合HJ2040的规定。 2.3.2.1.2湿式电除尘器的二次电压和电流、颗粒物仪值、电机电流、水压、水泵流量等应 每小时记录一次并自动生成报表。

12.3.2.2.1湿式电除尘器电场启动时,只有在水系统投运正常后,才能投入高压系统;当设 备停运时,必须先停运高压系统。 2.3.2.2.2湿式电除尘器正常投运后在工况及外围条件改变较大时,运行人员需作相应调 整。 12.3.2.2.3运行中发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应立即停止湿式电除尘器的运行: a)高压直流供电设备参照HJ2040的规定。 b)电场发生短路。 c)电场内部异极距严重缩小,电场持续拉弧。 d)水管出现破裂或发生漏水情况。 e)主水泵及备用水泵同时出现故障。 12.3.2.2.4运行中发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应酌情停止湿式电除尘器的运行: a)高压直流供电设备参照HJ2040的规定。 b)单个水泵故障或管道水压不足。 c)排水系统达不到水系统更新要求。 d)锅炉投油燃烧或因主设备原因造成较长时间投油燃烧且油煤混烧比例超过规定值 长期停运设备会对环保及正常生产造成较大影响,需作综合考虑,宜只投入水系统而停运高 压系统。

a)湿式电除尘器正常运行时一二次电压、电流及火花率。 b)水泵运行时电流及管道流量、压力。 c)循环水、排水pH计数值。 d)湿式电除尘器进、出口温度。 f)喷淋压力。 e)各箱罐液位。 g)电动阀门开关位置信号及阀门开度

2.3.2.3维护 12.3.2.3.1湿式电除尘器每次停机都应进行一次检查,清理电场,校正变形大的极板极线, 擦洗绝缘瓷件,测量绝缘电阻,排除运行中出现的故障。此外,每年应中修一次,中修内容 包括更换损坏件等,每四年左石(或根据电厂天修周期)应进行一次天修,对电场作全面清 扫、调整,更换影响性能或已经损坏的各零部件等。 12.3.2.3.2湿式电除尘器宜定期进行常规检查。 2.3.2.3.3停炉后机务系统常规检查应包括以下内容: a)积灰情况。 b)电场侧壁、人孔门、顶盖上绝缘子室、水箱等部位破损、漏水情况。 c)各管道、法兰连接处漏水情况。 d)阴极框架变形以及极线的弯曲情况和积灰情况。 e)阳极板的弯曲变形情况、积灰和腐蚀情况。 f)每次停机应抹擦瓷套内腔和外壁,绝缘子保温箱需密封。 g)喷淋系统喷嘴堵塞、磨损情况,若喷嘴磨损严重,应立即更换。 12.3.3袋式除尘器、电袋复合除尘器 12.3.3.1一般规定 12.3.3.1.1袋式除尘器、电袋复合除尘器的运行、维护和检修等一般要求应符合HJ2040的 规定。 12.3.3.1.2袋式除尘器、电袋复合除尘器的运行、维护和检修应实行专业化管理。 12.3.3.2运行、维护 12.3.3.2.1袋式除尘器的运行应符合DL/T1371的规定;电袋复合除尘器的运行应符合HJ 2039、JB/T11644的规定。 2.3.3.2.2袋式除尘器、电袋复合除尘器的启动和停运应符合HJ2040、JB/T11644的规定。 12.3.3.2.3袋式除尘器、电袋复合除尘器的维护应符合HJ2039、JB/T11644的规定。 12.4SO,超低排放控制系统

[2.4. ]一般规定

2.4.1.1脱硫设施的启动、运行调整、维护及运行管理制度应符合HJ2040、HJ/T179、HJ/I 78、HJ2001、DL/T1149的规定。 2.4.1.2脱硫运行单位应建立及健全脱硫运行管理制度,配备足够的操作、维护、检修人 员及设备权器。 2.4.1.3脱硫设施的维护保养应纳入主机的维护保养计划之中,并制定详细的维护保养规

2.4.2.1脱硫设施投运前应全面检查运行条件,符合要求后才能按照程序启动脱硫设施客 系统

12.4.2.2脱硫设施运行应在满足设计工况的条件下进行,并根据工艺要求定期对各类设备、 电气、自控仪表等进行检查维护,确保系统稳定可靠运行。 2.4.2.3运行中应认真观察各运行参数的变化情况,保证浆池pH值和系统阻力等参数在指 标范围内运行,锅炉负荷变化时应通过调节保证正常运行和达标排放。 2.4.2.4定期进行仪器、仪表的校验,及时对浆液循环泵、浆液管道冲洗。系统停运时 管道设久竺及时排空并清洗

2.4.3.1维护人员应熟悉维护保养规定,并根据规定定期检查、更换或维修必要部件(设 备、管道、材料等),及时做好维护保养记录。 2.4.3.2在机组小修、中修、大修期及时进行脱硫设施的检查及检修等工作。 12.4.3.3在设施检修维护时应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低氨燃烧锅炉炉膛出口NOx推荐控制值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低氨燃烧锅炉炉膛出口NOx推荐控制值

表A.1低氨燃烧锅炉炉膛出口NOx推荐控制

燃煤电厂烟气中SO:量的估算方法

B.1脱硝系统入口SO3量的估算可按公式(B.1)进行,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脱硫时还应考 虑炉内SO.脱除量。

M1(S03)一脱硝系统入口SO3量,t/h; ki一燃煤中收到基硫转化为SO2的转化率(煤粉炉取0.9,循环流化床锅炉取0.85) k2一锅炉燃烧中SO2转化为SO3的转化率(煤粉炉可取0.5%~2%); B。一锅炉燃煤量,t/h; Sar一燃煤收到基硫分,%; q一 锅炉机械未完全燃烧损失(在灰硫比估算时可取0),%。

B.2除尘系统入口SO3量的估算可按公式(B.2)进行,高效烟气循环流化床法脱硫工艺的 除尘器入口SO3量应采用脱硫供货商提供的数据。

M 2(S0:) 100 3 10

氏中: M2(S03)一除尘系统入口SO3量,t/h; k3一SO2转化为SO3的转化率(包括锅炉燃烧中的氧化和SCR脱硝催化氧化,一般 取1.5%~3%,煤的含硫量高时取下限,含硫量低时取上限)

式中: M3(S03)一脱硫系统入口SO3量,t/h; 7s03 脱硫系统前级设备对SO3的设计脱除率,%

M 3(S03) = M 2(S03) × 100

电除尘提效技术和提效工艺的技术特点和适用求

除尘提效技术和提效工艺的技术特点和适用范围

电除尘器对煤种的除尘难易性评价按表D.1的评价方法进行。

表D.1电除尘器对煤种的除尘难易性评价方法

对于煤粉锅炉或炉后采用了湿法脱硫工艺的循环流化床锅炉,E.1~E.3为目前国内应用 较多的以颗粒物脱除为首要条件的三条典型超低排放技术路线,实际选择时需结合工程具体 青况和污染物治理设施之间的协同作用对各种一次除尘和二次除尘技术进行组合。一次除尘 和二次除尘设备出口的颗粒物控制指标宜符合6.2.3.1的规定。 对于循环流化床锅炉,条件适宜时也可采用E.4所示的炉内脱硫和炉后高效烟气循环流 化床脱硫工艺相结合的典型超低排放技术路线

E.1以湿式电除尘器作为二次除尘的典型超低排放技术路线

图E.1以湿式电除尘器作为二次除尘的典型超低排放技术路线

b)除尘器出口烟尘浓度宜按不大于30mg/m3设计,对于受工程条件限制的机组,除尘 器出口烟尘浓度也可按不大于50mg/m3设计;湿式电除尘器出口颗粒物浓度应不大于10 mg/m3。 c)除尘器可采用干式电除尘器、电袋复合除尘器或袋式除尘器。 1)采用干式电除尘器时,宜辅以采用高频高压电源、三相工频高压直流电源或脉冲高 压电源等新型高压电源及控制提效技术,也可辅以采用移动电极、机电多复式双区等提效技 术。采用烟气冷却器时,宜设置在干式电除尘器前构成低低温电除尘。 2)采用电袋复合除尘器或袋式除尘器时,烟气冷却器宜设置在除尘器之后。 d)该技术路线各设施对烟气污染物协同治理的影响如表E.1所示

表E.1各设施与烟气污染物协同治理的关系

e)不设置烟气换热器时,烟气冷却器处的换热量按上图①所示回收至汽机回热系统: 设置烟气换热器时,烟气冷却器处的换热量按上图②所示至烟气换热器。 f)条件适宜时,脱硫系统也可采用海水或氨法脱硫工艺。

E.1.2可达到的性能指标

a)湿式电除尘器出口颗粒物排放浓度可达10mg/m3以下,颗粒物去除率应不小于70%。 b)SO2排放浓度不高于35mg/m3。 c)NOx排放浓度不高于50mg/m3

a)受煤质、负荷波动或其他因素影响,除尘器出口烟尘浓度不能(稳定)达到30mg/m 以下或脱硫系统出口颗粒物浓度高于10mg/m3。 b)湿式电除尘器进口颗粒物浓度宜不高于50mg/m3, c)要求颗粒物排放浓度远小于10mg/m3或对SO3、细颗粒物排放等有严格控制需求, d)技术经济合理的,且场地空间条件允许

E.2以湿法脱硫协同高效除尘作为二次除尘的典型超低排放技术路线

表E.2各设施与烟气污染物协同治理的关系

e)当不设置烟气换热器时,烟气冷却器处换热量按上图①所示回收至汽机回热系统; 当设置烟气换热器时,烟气冷却器处换热量按上图②所示至烟气换热器。 f)条件适宜时,脱硫系统也可采用海水或氨法脱硫工艺。

E.2.2可达到的性能指标

a)湿法脱硫系统出口颗粒物排放浓度可达10mg/m3以下,综合除尘效率不小于70% b)SO2排放浓度不高于35mg/m3。 c)NOx排放浓度不高于50mg/m3。

a)不易受煤质、负荷波动等因素影响,除尘器出口烟尘浓度能稳定达到30mg/m*以下。 b)没有颗粒物排放远小于10mg/m3的环保需求。 C)注重技术经济性的,特别适于场地空间条件较紧张的

E.3以超净电袋复合除尘器作为一次除尘且不依赖二次除尘的典型超低排放技术路线

烟气换热器可选择安装。

图E.3以超净电袋复合除尘器作为一次除尘且不依赖二次除尘的典型超低排放技术路线

b)超净电袋复合除尘器出口烟尘浓度宜不天于10mg/m",湿法脱硫系统出口颗粒物浓 度应不大于10mg/m3。 c)该技术路线各设施对烟气污染物协同治理的影响如表E.3所示。

表E.3各设施与烟气污染物协同治理的关系

d)超净电袋复合除尘器电场区可辅以采用高频高压电源、三相工频高压直流电源或脉 冲高压电源等新型高压电源及控制提效技术。 e)当不设置烟气换热器时,烟气冷却器处的换热量按上图①所示回收至汽机回热系统; 当设置烟气换热器时,烟气冷却器处的换热量按上图②所示至烟气换热器。 f)条件适宜时,脱硫系统也可采用海水或氨法脱硫工艺,超净电袋复合除尘器也可为 袋式除尘器。

E.3.2可达到的性能指标

a)超净电袋复合除尘器出口烟尘、脱硫系统出口颗粒物排放浓度可达10mg/m3以下。 b)SO2排放浓度不高于35mg/m3。 c)NOx排放浓度不高于50mg/m3。

a)煤质、烟气工况适应性好,特别适合灰分较大、收尘特性较难的煤种。 b)湿法脱硫系统应保证颗粒物(包括烟尘及脱硫过程中生成的次生物)排放不增加。 C)技术经济合理的,特别适于场地空间条件较紧张的

E.4以高效烟气循环流化床作为炉后脱硫工艺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典型超低排放技术路线

E.4.1组成及总体要求

a)技术路线示例见图E.4,主要包括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脱硫)、SNCR脱硝系统 高效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吸收塔、除尘器、烟窗

图E.4以高效烟气循环流化床作为炉后脱硫工艺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典型超低排放技术路线

b)循环流化床锅炉宜在炉内喷钙脱硫,部分脱硫时锅炉出口SO2浓度宜不大于150C mg/m²,除尘器出口SO2浓度应不大于35mg/m3。 c)除尘器宜采用袋式除尘器,出口颗粒物浓度应不大于10mg/m3。 d)脱硝工艺应结合工程具体情况确定(SNCR脱硝或SNCR/SCR联合脱硝)。 e)该技术路线各设施对烟气污染物协同治理的影响如表E.4所示

表E.4各设施与烟气污染物协同治理的关系

E.4.2可达到的性能指标

a)除尘器出口颗粒物排放浓度可达10mg/m3以下 b)除尘器出口SO2排放浓度可达35mg/m3以下。 c)NOx排放浓度不高于50mg/m

a)设有炉内脱硫的循环流化床锅炉。 b)脱硫副产品综合利用较好的地区,特别适合缺水地区。 c)注重技术经济性的,特别适于场地空间较紧张的。

F.1燃煤电厂除尘系统前烟气灰硫比的估算按公式(F.1)进行,SO3浓度的估算按式F.2进 行。

Cp/s = Cso; M 2(S0:) ×10° CsO; = Q

Cprs Csos M2(S0:)×109 SO;= Q

式中: CD/S一灰硫比值; CD一除尘系统入口粉尘浓度,mg/m3; Cs03一除尘系统入口SO3浓度,mg/m3; M2(S03)一除尘系统入口SO3量,t/h; Q一除尘系统入口烟气流量,m3/h。 注:烟气中的SO:浓度数据宜由锅炉制造厂、脱硝供货商提供或测试得到,当缺乏制造厂提供的数据 且没有测试数据时,SO3浓度可按公式(F.2)及公式(B.2)进行估算

pH值物理分区双循环我

石膏湿法pH值物理分区双循环脱硫主要工艺流

T/CIS 47001-2018 船舶气象仪通用技术规范.pdfG.2pH值自然分区技术

G.3pH值物理分区技术

G.3典型pH值物理分区脱研

外独立设置塔外浆液箱,通过管道与吸收塔相连,塔外与塔内的浆液分别对应一级、二级喷 淋,实现了下层喷淋浆液和上层喷淋浆液的pH值物理分区。吸收塔内浆液池的浆液pH值为 5.2~5.8,塔外浆液箱的浆液pH值为5.6~6.2。喷淋区加装均流筛板以强化气液传质及烟气均 布。

JGJ/T 458-2018 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应用技术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G.5均流筛板持液技术

板持液脱硫主要工艺流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