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0669-2011 钢筋混凝土筒仓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pdf

GB50669-2011 钢筋混凝土筒仓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6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16672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50669-2011 钢筋混凝土筒仓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pdf

5.1.1筒体结构施工方法较多,本规范推荐使用自前

成熟技术比较先进的滑动模板工艺和三脚架倒模施工工艺,采用 其他方法施工时也应符合本规范在质量、安全等方面的相关 规定。 仓底以下设有多个结构层的筒仓,如果采用滑模施工则操作 程序较多,如果缺少相应施工技术或可靠工程经验,在施工进度 和工期方面可能不具有明显优势。对于此类结构可采用墙梁板结 构的支模方法施工,或采用竖向构件倒模和平面结构支模相结合 的方法施工。

5.1.2本条是对简体模板体系的

5.1.2本条是对筒体模板体系的设计、使用作出的规定,目的 是满足模板系统的使用要求和施工安全。筒体工程模板具有施工 荷载大、高空或架空施工等特点,模板体系构造合理并具有足够 的安全性十分重要,模板及支撑体系均应进行结构构造、承载 力、稳定性的设计和计算,特种模板构造还应按照相关专门的技 术标准进行设计验算。施工中应按照规定对模板使用情况和工作 状态进行监控,做好维修和维护,以保证使用安全。 5.1.3本条是对筒简体模板的一般性规定。要求按照经济合理、 安全可靠的原则选择模板类型。对于圆形简仓,为保证筒体结构 尺寸准确,当单块模板的面积较大时,推荐使用带弧面的模板: 当采用直面模板时,本规范给出了一个模板最大宽度的限值供施 工时参照执行。 筒体尤其是仓体模板的拆除是一项危险性较大和专业性较强 的工作GB/T 41749-2022 热轧型钢表面质量一般要求.pdf,需要由有经验的作业队完成,并做好技术交底和作业监

安全可靠的原则选择模板类型。对于圆形简仓,为保证筒体结构 尺寸准确,当单块模板的面积较大时,推荐使用带弧面的模板: 当采用直面模板时,本规范给出了一个模板最大宽度的限值供施 工时参照执行。 筒体尤其是仓体模板的拆除是一项危险性较大和专业性较强 的工作,需要由有经验的作业队完成,并做好技术交底和作业监 管,模板拆除必须按一定的顺序和方法进行。本条文中要求模板

拆除要按照模板专项方案执行,是将其纳入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 工程进行管理,与本章第5.3.1条配合执行。

弱主筋截面,故除非必须不得采用。本条所指的特殊措施是,采 用的焊接方式不会因施焊而削弱钢筋的有效截面并能保证95% 以上的焊点符合要求。

5.1.5简体结构施工缝处理一要做到混凝土能结合良好

保证交界面附近混凝土无蔬松、烂根等质量缺陷;三要做到外观 质量良好,混凝土强度要达到设计要求,使用功能方面还要保证 密闭性良好无渗漏现象。本条的目的是要求加强施工缝处的质量 管理,制定合理的技术措施,以达到本规范规定的质量要求。但 具体采用何种管理措施和施工方法应结合具体工程和施工单位经 验确定。 仓底、锥体、漏斗等仓内构件与筒体交接部位,结构截面尺 寸小、配筋密集,混凝土易出现蜂窝、孔洞等质量缺陷。对于此 类构件应结合工程具体情况采取预防措施,可采用细石混凝土配 合小直径振动棒进行振,也可采用自密实混凝土浇筑

5.1.6筒体预应力工程施工的一般性规定。预应力工

要做好三方面的组织和管理工作:预应力施工应按照专项和专业 工程进行现场管理,需要制定专项技术方案和安全措施并认真执 行;预应力筋、锚夹具、连接材料、现场加工件等应验收、复试 并合理保管,保证质量可靠;做好混凝土施工质量检查和中间验 收。中间验收存在问题的,应按规定采取技术处理措施,只有符 合预应力施工条件时方可开展施工。

1.7筒体动模板施工的一般性规定,要求连续施工, 免留置施工缝。在必须停滑时,要做好滑动模板装置的维 查。

5.1.8筒体结构包括筒壁(仓下支承结构)和仓壁,

筒体结构包括筒壁(仓下支承结构)和仓壁,是主要承

载构件,关系结构安全和工程使用寿命,本条强调按筒体施工检 验批的划分进行隐蔽工程验收,是针对筒体结构连续施工的特

点,以避免漏验,检验批划分应符合本规范第11.1节的规定。 预埋件、预留孔、预应力孔道或无粘结预应力筋留置、内衬安装 配件等,均要求其制作加工质量可靠、安装位置准确、固定牢 靠,故要求做专项的检查和隐蔽验收,目的是提高施工和验收人 员的重视程度,强化质量控制

.2.1仓壁水平钢筋对保证筒仓结构承载力和防正筒仓裂缝至 关重要,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一些筒仓工程事故与钢筋间距偏差过大超出工程设计标准存 在直接关系,本条文中钢筋的间距不仅要满足相关规范的规定, 还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在施工中要避免在一定区段内钢筋间距正 偏差累积造成实际配筋数量小于设计配筋数量的问题发生。本条 文执行中要结合本规范第11.3.4条中钢筋间距充许偏差和本规 范附录A第A.0.7条的规定,强化质量控制。 在筒仓工程施工中,存在简单的采用等强法以大直径钢筋代 换较小规格钢筋或用高强度钢筋代替低强度钢筋的现象,使钢筋 间距增加,不利于原设计抗裂性能的发挥。在大型筒仓中,仓壁 水平钢筋配筋密集,如果以小规格钢筋代替较大规格的配筋,会 导致钢筋间距过小而增加施工难度,易造成钢筋安装间距偏差增 大,反而影响施工质量和结构设计效果。 筒体水平钢筋是关键的受力钢筋,目前钢筋的连接方式仍以 搭接连接为主,施工中须保证搭接长度、接头白分率、圆形筒仓 中的接头位置符合设计的规定,以免对工程结构安全造成影响。 当采用其他接头方式时,应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并保证接头连接 可靠。 本条文要求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规定的钢筋品种、规 格和接头连接方式施工,如果需要变更则必须由原设计单位同意 并办理设计变更手续,工程施工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要按照技术 管理制度严格贯彻设计要求,做好质量控制

5.2.2筒体工程水平钢筋的连接和锚固必须有可靠保证。对于

·艺.2同 木证。刘 圆形筒仓的水平钢筋,目前还缺少可靠、方便的机械连接措施 设计和施工基本上都采用绑扎搭接接头,但是当工艺质量有可靠 保证时,直径不大于25mm的水平钢筋也可使用焊接接头形式, 邦扎接头和搭接焊接接头处的两根钢筋按上下位置分布是为了不 削弱接头部位的保护层厚度,保证传力可靠。 由于筒体工程具有水平钢筋接头数量多、施工进度快的特 点,且采用搭接焊接的水平钢筋接头必须在安装现场就位焊接, 钢筋焊接的工艺环境较差,因此有必要设置较为严格的控制条件 以保证焊接的可靠性。本条文提高了钢筋搭接焊接有效焊缝长 度,同时要求必须进行等工况条件下的焊接工艺检验评定试验 (相关检验和评定记录应纳人工程技术档案资料),要求从现场焊 接成品中抽取试件进行力学性能检验,焊接接头的外观质量要求 进行全数检查。矩形或多边形筒仓,钢筋莲接可以结合具体工程 设计采用多种方式,当搭接焊接接头采用预制加工时不受本条文 规定的限制。 当水平钢筋采用绑扎接头时,搭接长度取50倍钢筋直径是 总结筒仓建设中的实践经验,也是我国简仓设计采用的数值。圆 形筒仓水平钢筋的搭接长度和接头位置错开距离与现行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规范》GB50204有所不同,这是因为圆形筒仓水平钢筋安装时 沿环向移动的可能性非常大,钢筋的搭接长度和位置的可变性不 易控制,较大倍数的搭接长度和接头位置错开间距可以弥补施工 中的偏差,防止由于水平钢筋沿环向移动而使钢筋的接头一端搭 接过长,另一端文不能满足搭接长度要求,也可防止由施工偏差 导致同一截面内的钢筋接头百分率增加。 5.2.3部分施工单位采用手工弯制弧形水平钢筋,易出现弧度 不均匀、端头翘曲等现象,造成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准确,影响传 一生

于钢筋竖起时的稳定以外,还要尽量减少钢筋接头数量和避免钢 筋浪费,具体应结合工程情况和钢筋定尺长度确定。 竖向钢筋的连接方式多数根据地区技术特点和施工单位的技 术习惯采用,但调查中也发现存在由于工况条件所限和质量监控 不到位而使焊接连接接头外观质量较差、合格率较低的现象,焊 接质量不易保证,因此要求按照本规范5.2.2条的相关要求组织 施工,并对质量严格把关

签向钢肋的连接方式多数根据地区技木特点和施工单位的技 术习惯采用,但调查中也发现存在由于工况条件所限和质量监控 不到位而使焊接连接接头外观质量较差、合格率较低的现象,焊 接质量不易保证,因此要求按照本规范5.2.2条的相关要求组织 施工,并对质量严格把关。 5.2.5、5.2.6当水平钢筋与竖向钢筋的交接点绑扎不牢或松扣 时,容易造成钢筋错位,钢筋骨架抗变形能力差,钢筋位置和保 护层厚度不易控制,为保证钢筋位置准确,因此强调钢筋交叉点 要全数绑扎,并设置连系筋和焊接骨架钢筋,其间距应符合设计 要求并满足实际施工需要

时,容易造成钢筋错位,钢筋骨架抗变形能力差,钢筋位置和保 护层厚度不易控制,为保证钢筋位置准确,因此强调钢筋交叉点 要全数绑扎,并设置连系筋和焊接骨架钢筋,其间距应符合设计 要求并满足实际施工需要

5.2.7在混凝土浇筑面以上至少应有一道绑扎好的横向

以便借此确定继续绑扎的横向钢筋位置,并以此控制竖向钢筋 位置。

5.2.8 钢筋保护层厚度对结构使用寿命有很大影响。 倒

5.2.9采用滑模拖带工艺施工时,拖带支座下的筒体竖向钢筋

于设有钢梁的仓体结构,钢梁支座部位与仓壁钢筋之间的关系如 可处理,其做法和要求不甚统一,有的施工时不在钢梁下加设支 座锚板,有的直接将钢梁支座高度范围内的筒仓钢筋截断,此类 故法均不符合结构构造的相关规定,存在工程安全隐患。本条要 求严格按照设计规定的节点构造进行施工,设计要求不明确的应 通过变更和工程洽商方式予以明确。当设计未作规定时要按照本 条文的要求采取钢梁支座处结构整体性措施,一般做法是:在钢

梁支撑部位设支座锚板;钢梁支座宽度范围内的仓壁竖向钢筋弯 折后锚固进环梁混凝土内;在钢梁两侧对应位置加装附加加劲 板,将钢梁高度范围内被截断的水平钢筋与附加加劲板焊牢;钢 梁安装后再整体浇筑筒仓混凝土。为保证安装工作可靠性和混凝 土浇筑质量,一般不提倡先留置梁口再补浇混凝土的施工做法。

5.3.1筒体工程施工具有高空作业、施工荷载大、特种作业、 专业化操作的特点,不论采用何种模板及支撑体系方案,均属于 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范畴,应按相关规定编制专项技术方 案。当工程施工采用定型产品模板体系的,则需要提供设计计算 依据和详细全面的工艺技术参数、操作规程

5.3. 2采用滑模施工的工艺要求, 本条需要与现行国

1滑动模板具有一次组装全程使用的特点,施工期间不方 更对模板频繁的进行更换和清理,模板面不平和附有杂物会增大 摩阻力并影响出模混凝土质量。因此,滑动模板对模板板面的材 质和性能要求较高,对不是首次使用的模板应进行彻底的表面清 理、提高光洁度,达到尺寸整齐、板面平整、表面光洁不易沾 灰。本条可作为施工控制的依据,亦可按照模板安装分项的一般 项目内容进行检查评定和验收。 2流坠是滑模施工中影响观感的主要因素,施工过程中应 予以预防并采取措施及时消除。 3组装好的模板应上口小、下口大,自的是要保证施工中 如遇平台不水平或浇筑混凝土时上围圈变形等情况时,模板不出 现反倾斜度,避免混凝土被拉裂。但倾斜度过大或提升速度过快 义容易导致“穿裙”现象。近年来随看混凝土技术的发展,混凝 土粘结时间和塑性保留时间具有较大的调节空间,筒仓工程施工 多采用薄层浇筑、均衡提升、减短停顿的作业方式,采用 0.1%~0.3%的模板倾斜度可保证结构施工外观质量。

关于模板保持结构设计截面的位置,受施工各类影响因素较 多,各施工单位的经验不完全相同,一般当使用的提升架和围圈 刚度较大,混凝土的硬化速度较快(或滑升速度较慢)时结构设 计尺寸宜取在模板的较上部位,例如取在模板的上口以下1/3或 1/2高度处;当提升架和围圈刚度较小,混凝土的硬化速度较慢 (或滑升速度较快),结构设计尺寸宜取在模板的较下部位,例如 取在模板的上口以下2/3,甚至模板下口处。即除了要考虑新浇 混凝土自重变形的影响,还应考虑浇筑混凝土胀模的影响。 筒仓工程仓体结构规模相差很大,在保持结构设计截面方面 不宜用一个统一的标准进行限制,自前筒仓工程滑动模板刚度 般均比较大,小仓滑升速度也比较快,大型筒仓的滑升速度总体 上较为慢一些,考虑保持混凝土塑性时间的调节因素,综合取模 板上口以下1/2~2/3模板高度处的净间距应与结构设计截面等 宽,按照小仓取上部位置、大仓取下部位置的原则由施工单位根 据经验和具体工程调整执行。 4在滑模施工中能否严格做到正常滑升所规定的两次提升 旬隔时间(即混凝土在模板中的静停时间)的要求,是防止混凝 土出现被拉裂、“冷接槎”现象,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规定两 次提升间隔时间不宜超过0.5h,是考虑到在通常气温下,混凝 七与模板的接触时间在0.5h以内,对摩阻力无大影响。当气温 很高时,混凝土硬化速度较快,为防止混凝土与模板粘连而使提 升摩阻力过大,可在两次提升的间隔时间内再提升(1~2)个千 斤顶行程。: 本条款对两次提升的时间间隔作出了一般性规定。实际施工 中还需要结合工程规模、施工环境、混凝土施工性能等实际情况 做合理调控。现场施工中如难以做到本条规定的时间要求,则应 采取其他防止粘模的措施。 5连续变截面筒仓多应用于大直径和超大直径筒仓仓壁工 程,其变截面倾斜度一般比较小,在1.0%~3.0%之间。由于 该类筒仓直径较大时,变径操作较为复杂,不仅要从径向对混凝

土进行变径压迫,还要在环向对模板进行收分,过大的变径收分 量会增加施工难度造成收分困难,因此采用“小变径多次调节” 的方法是合适的。每次提升200mm进行次模板收分,变径收 分量一般不大于6mm,符合我国滑开模板工艺的施工习惯。 6、7滑模工艺是一种混凝土连续成型的快速施工方法,模 板和操作平台结构由刚度较小的支撑杆支撑,因此整个滑模装置 空间变位的可能性较大,过去也有些工程由于对成型结构的垂直 度、扭转等的观测不及时,导致结构的施工精度达不到要求的经 验教训。而偏差一形成,消除就十分困难。这不仅有损于结构 外观,而偏差大的还会影响结构受力。因此对于影响承载能力和 增加模板变形的不利因素要予以消除,常用方法是对支撑杆进行 加固、增强模板系统刚度等,以提高滑动模板体系的稳定性和可 控性,要求在滑升过程中检查和记录结构垂直度、扭转及结构截 面尺寸等偏差数值,及时分析偏差的原因并纠正。 施工实践表明,整体刚度小,高度较大的结构,施工中容易 产生垂直偏差和扭转。因此每个台班至少应对模板系统的工作性 能进行一次检查,形成施工过程控制记录。不仅是作为作业班质 量的考核资料,更主要是根据记录,分析滑升中存在的问题,平 台漂移的规律,以及各种处置方法是否恰当,以便及时总结经 验,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

5.3.3采用倒模施工的要求:

2对拉螺栓是倒模系统最重要的承力构件,其构造形式和 布置方式可直接影响受力性能,同时螺杆穿墙的处理方式一直是 影响筒仓观感、影响仓壁密闭性及防浸渗效果的重要因素。对拉 螺栓进行施工设计并遵照施工,是保证模板系统安全和工程质量 的重要措施。 4倒模体系是一种悬挂模板系统,保证其安全性十分重要, 其操作和安装均需要受过专门培训的专业工种来完成,应纳人特 种工艺管理范畴。倒模模板每次安装后需要对承力部件的安装情 况和受力单元之间的连接可靠性进行检查验收,是安全管理的

3、5国内大多数施工单位采用倒模工艺时在正常施工条 置3层三角支撑架,被证明是综合施工效率较高的一种配 。拆除模板时上一层支架的混凝土应具有一定的强度支撑 吉构和施工荷载,根据施工经验,确定混凝土强度达到6M 可拆除下层模板是一个比较合理的临界强度控制值。

5.3.4联体筒仓留置竖向施工缝多是由于采取分段施工

成,竖向施工缝的位置和处理措施不仅要方便施工还要满足设计 规定,施工缝的做法需要保证钢筋连接可靠位置正确、混凝土浇 筑密实、界面结合良好,因此需要制定操作性较强的施工措施 具体方法各施工单位均有不同的经验,可结合具体工程施工方案 制定。本条文提倡在一般情况下不留竖向施工缝,联体筒仓工程 可采用同步法施工。

5.4.1混凝土碳化、侵蚀和钢筋锈蚀是严重影响结构使用年限 的重要因素,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减少 钢筋锈蚀影响因素,可改善结构混凝土耐久性能,

的重要因素,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减少 钢筋锈蚀影响因素,可改善结构混凝土耐久性能。 5.4.2已有的滑模工程实践表明,浇筑层过大带来一系列的问 ,其中最突出的是混凝表面粗糙,外观质量不好。因此将分 层浇筑的高度定为不宜大于250mm,兼顾了一般筒仓和大型筒 仓施工组织的技术要求。 对于其他模板工艺施工的筒体结构,混凝土浇筑应分层进 行,分层厚度不宜过大,目的是保证混凝土材质均匀和振捣密 实,防止混凝土浮浆聚集造成局部混凝土强度偏低和其他质量缺 陷发生。 预留孔洞等部位一般均设有胎模,强调在胎模两侧对称均匀 地浇筑混凝土,是为了防止侧压力作用不对称使胎膜产生位移。

5.4.3滑模施工时混凝土出模强度的检查,应在操

小型压力试验机和贯人阻力仪试验,其自的是为了掌握施

条件下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发展情况,控制提升时间,调整滑升速 度,保证滑模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5.4.4采用滑模工艺施工的筒体工程,出模混凝土具

.+.+ 安排专业工种及时进行表面修补和压光作业,可达到较好的混凝 土质量效果,该种做法能够检查到混凝土出模质量情况,便于及 时采取处理措施,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控制水平,同时压光作业 工序能改变混凝土表面结构、增加混凝土表面密实度,对混凝土 养护和强度增长具有有利作用。 采用水泥浆粉刷会遮盖混凝土结构表面情况,使施工质量隐 惠不易被发现;进行二次抹灰作业往不能与仓壁混凝土牢固粘 结,故以上两种方法不应采用。 采取原浆压光,混凝土出模强度的控制十分关键,关于出模 混凝土强度的要求,早期的要求是根据近年的研究和工程实践表 明,出模混凝土强度的确定,除要保证出模的混凝土不珊塌、不 流涧、不被拉裂外,还应考虑脱模后其后期强度不应受上部混凝 土的自重作用影响,也不能因强度太高过分增大提升时的摩阻力 而导致混凝土表面开裂,滑模施工时混凝土出模强度应控制在 0.2MPa~0.4MPa或混凝土贯入阻力值在3.0MPa~10.5MPa。 5.4.5此条是对筒体结构混凝土质量提出的要求,目的是提高 简仓工程施工控制水平。当结构混凝土存在质量缺陷时应按相关 城产进A迪发

5.4.5此条是对筒体结构混凝土质量提出的要求,目的

仓工程施工控制水平。当结构混凝土存在质量缺陷时应按 定进行技术处理,本条内容应与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 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现浇结构分项工程配合执 条针对的是普通混凝土筒仓外观质量检查与验收,如果要 达到清水混凝土等级则应按照相关专项技术标准施工和验业

的养护时间严重不足,应干分重视做好混凝土出模后的养护保护 工作,养护措施做到及时和有效,有利于提高混凝土强度和结构 耐久性。但是由于筒体工程所具有空间高度大和表面积大的特 性,混凝土的养护工作难度比较大,如果管理和监督不到位极易 使养护工作流于形式而达不到预期效果,在工程调查中甚至发现

有的工程并未采取任何形式的养护措施,这些现象是应该纠正 的。本条提出了两种养护方法供执行中参照使用

5.4.7对拉螺栓端部处理和穿墙孔的封堵,一是做到密实

5.4.7对拉螺栓端部处理和穿墙孔的封堵,一是做到密实牢固, 起到防水防潮作用,保证仓体严密性;二是做法应统一,保持较 好的观感质量效果,

价,二是作为工程验收的依据,本条中强调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和其他相关标准 的规定,应注意正确理解和执行:第一,是要求试件的留置频次 要达到规定的要求,不得漏检和少检;第二,是检验的项目应符 合工程要求,按适用标准和设计规定应该检验的项目均要留置试 件进行检验;第三,混凝土试件留置应具有代表性,一是需要在 烧筑地点随机抽取,按检验试验要求养护和保管;二是不同配合 比的混凝土必须分别留置,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原材料、比例 组分有实质性调整时都须重新留置检验试件。 混凝土试件留置不仅用于混凝土强度的合格性判定,也包括 实体检验、耐久性指标的检验,以及重要的施工控制过程如混凝 土养护、拆模的控制等。混凝土试件留置和检验必须严格按规定 程序进行,以确保检验数据准确和完整,为安全施工、质量控制 和质量评定提供科学依据,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应严格执行。

5.5.1预应力筋对保证筒仓的抗裂性能和承载力至关重要,因 此其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本条文配合本 规范第3.0.4条,为强制性条文,应严格执行。 5.5.2~5.5.11本条款是对筒体预应力钢筋施工作出的相关规 定,与本章第5.1.6条和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

规范第3.0.4条,为强制性条文,应产格执行。 5.5.2~5.5.11本条款是对筒体预应力钢筋施工作出的相关规 定,与本章第5.1.6条和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 量验收规范》GB50204等配合执行。

定,与本章第5.1.6条和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 量验收规范》GB50204等配合执行。

使用,除助滑、耐磨、抗冲击等以外,对防止结构层损毁、保证 工程结构安全、延长工程使用寿命等发挥重要作用。为了能更好 地做好施工管理和控制、协调好内衬施工和其他施工项目之间的 关系,保证内衬工程施工质量,内衬施工方法需要在单位工程施 工组织设计文件中加以策划和明确。板块式内衬采用粘贴工艺安 装,施工工艺相对复杂、施工专业性较强,受环境和施工因素影 响较多,因此需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5.6.2本条是对内衬材料质量控制作出的强制性规定。

内常用的内衬按材料大体分为四类:即板块式内衬,以压延微晶 板和铸石板为代表材料;高分子和超高分子聚乙烯板材耐磨材 料;金属材料内衬,主要是钢板耐磨层和轻型钢轨抗冲击内衬; 耐磨混凝土和耐磨砂浆内衬,主要是铁钢砂混凝土和砂浆。内衬 材料的选择是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使用部位和使用要求而定 因此内衬材料的产品性能指标是充分发挥使用功能的首要因素。 内衬材料包括辅助材料(粘贴剂、安装配件等)的品种、规格应 按设计要求的技术指标采购,设计未明确的要执行合同条件或专 项技术标准,进场的各类材料还应按批次做进场检查和验收,进 场检查应验证品种、规格、数量、保管方式,并对偏差指标和质 量缺陷进行检香查,现场验收应提供同批次质量合格证明文件,需 要复试的检验项目还需现场抽样进行检测检验。(本条中的“专 项技术标准”是指材料产品质量标准和行业通用技术标准、企业 标准、该项工程的专有技术标准等)。 内衬材料是否能满足工程设计指标(如耐磨性、硬度、摩阻 力、燃烧性能等但不限于此),对工程使用效果、工程使用年限、 使用的安全性等有重大影响,本条作为强制性条文,应严格 执行。

采用何种内衬安装方式应尊重设计提出的要求;针对内衬材料性 质,施工方法对内衬工程质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基层处理、作业 环境、安装和铺贴工艺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有利于提高 内衬施工质量。板块内衬有多种铺贴材料,不同的粘贴材料使用 环境和粘贴性能指标均有所差异,施工时应根据具体工程情况选 择使用最有利的组合方案。本条文在施工方法的选择方面以有利 于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为原则

5.6.4本条是对内衬基层混凝土质量提出的统一性要求,

是为内衬施工提供一个好的基础条件。铺装内衬的筒仓结构混凝 土不应存在未处理的质量缺陷,坡度要符合设计规定,预理的镭锚 固件应牢固可靠;混凝土的平整度直接影响内衬铺装质量和使用 效果,应予以严格控制,本规范在第11.3.4条中提出了内衬基 层平整度的偏差指标,但这并不是最终控制指标,施工时还应根 据具体安装工艺的需要从严掌握。

5.6.5本规范将内衬基层的结构混凝土及基层处理情况代

蔽工程项目。内衬施工是筒仓工程施工的一个阶段性标志,涉及 施工专业的交替,需要对前期的结构质量做一个总体性质的评 价,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后方可展开下一步施工。本条文要求在 为衬施工前办理中间交接验收,主要对内衬部位结构混凝土的质 量进行检查、验收,对存在的问题和质量缺陷提出技术处理意见 并组织落实。隐蔽工程验收则侧重检查结构混凝土缺陷处理情 况、基层表面处理情况等是否达到内衬施工的工艺条件,进行验 收和办理工序放行

5.6.6~5.6.8板块式内衬采用有机粘贴工艺安装,高分二

6.1仓底结构、填料工程

6.1.1仓底结构一般为大尺寸混凝土构件,具有施工荷载大、 模板架设高度高的特点,多数工程属于危险性较大的模板工程, 故模板和支撑架的可靠性是十分重要的,本条内容要求施工单位 强化该类模板施工管理,提高施工的安全性保证。 6.1.2仓底板自重和承受的荷载均较大,采用滑模施工时如留 设施工缝将对结构安全不利,应与筒壁浇筑成整体。 6.1.3在筒体结构完成后再进行填料部分的施工,作业难度比 较大,实际工程中往往忽视对填料施工质量的管理。本条强调填 料的材料、坡度和密实性要达到设计要求,是要求相关方重视做 好填料工程的检查验收,保证正常发挥填料的功能

6.2.1~6.2.5本节是对漏斗(出料斗)和仓内结构施工所作的 般性规定。筒仓中的混凝土料斗、锥体结构等倾斜度大,一般 应采用双层模板。规模不大的漏斗可以一次将内模板支设到顶: 连续浇筑混凝土;对于仓内构件,由于结构尺寸较大,为减少模 板侧压力和方便模板加固施工,上表面模板应该沿高度分层或分 步支设,分次浇筑混凝土。仓内结构的模板支撑架也有多种构造 形式,如落地式支撑、桁架式支撑、自稳定支撑等,受力方式和 施工技术要求不尽相同,因此需要结合具体构造形式对模板支架 和模板系统进行设计和验算,确定合理的模板支设方案和混凝土 浇筑方法,以保证支撑架稳定。 仓内结构锥体与环梁交界部位受力较为复杂,不应在此处留 施工缝。施工缝应留设在锥体与环梁交界处以上1.5m

5.3.1漏斗内衬属于筒仓内衬的一部分,应将漏斗内衬和仓壁 内衬按同一个施工分项组织和施工,统一按照本规范第5.6节的 规定执行。

6.3.2内衬施工时漏斗钢结构应安装完毕并保证稳定

是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条件。钢质漏斗一般采用板块式内衬,做 好钢结构表面的清洁处理,是确保内衬粘贴牢固的保证措施。

6.3.3当混凝土漏斗采用金属材料内衬时,利用金属面板可代 替内侧模板,以及先安装耐冲击钢轨再在外侧支设模板、浇筑混 凝土的方法,施工工艺比较成熟,质量可靠,因此本规范推荐 使用,

6.3.4内衬托撑一般采用与内衬层厚度相当的钢板,

于钢制漏斗)或预埋(用于混凝土漏斗)在料斗内衬下口 对内衬起到防脱落和稳定作用

6.3.5利用金属板内衬代替漏斗内侧模板,混凝土浇

面质量情况具有隐蔽性。混凝土浇筑后如果发生漏振、孔洞、混 凝土离析、夹渣等质量缺陷很难被发现,因此要强化质量保证措 施和施工技术措施,以减少出现质量问题的机会,包括事先、事 中和事后控制:事先控制是制定好过程控制方案,加强衬板安装 过程中的隐蔽检查,落实保证混凝土施工性能的措施;事中控制 执行配合比保证混凝土入模质量,严格按照正确的方法和顺序浇 筑混凝土,做好浇筑过程中的跟班监督,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跟班 检查;事后控制是要求浇筑后及时对浇筑情况做检查判断,发现 问题予以合理处置,工程验收时进行复查

类为散装方法(多用于特殊网架结构),另一类是滑动模板拖 带施工安装方法。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要在施工过程中防止并 避免钢结构构件的过大变形、杆件应力过大和侧向失稳等情况 发生。

7.1.2本条对钢结构吊装安装方法作的一般性规定,

装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和其他钢结构专业技术标准外,要做好预检和安装用 构配件的检查和验收,以保证安装工程质量;主要构件安装完成 后,及时安装次要构件可以及早形成完整的钢结构受力体系,降 低结构安全风险;钢结构支座部位二次补浇混凝土在一些工程中 未引起足够重视,造成混凝土漏浆和结构不密实等问题,施工质 量较差,本条文要求要做好梁口部位混凝土施工缝的处理,并保 证二次浇筑混凝土密实性,目的是加强施工管理;对于大直径筒 仓的管顶式结构,对称安装、对称分次卸载是保证中心支撑柱和 结构稳定的施工措施

构配件的检查和验收,以保证安装工程质量;主要构件安装完成 后,及时安装次要构件可以及早形成完整的钢结构受力体系,降 氏结构安全风险;钢结构支座部位二次补浇混凝土在一些工程中 未引起足够重视,造成混凝土漏浆和结构不密实等问题,施工质 量较差,本条文要求要做好梁口部位混凝土施工缝的处理,并保 证二次浇筑混凝十密实性,目的是加强施工管理;对于大直径筒 仓的穹顶式结构,对称安装、对称分次卸载是保证中心支撑柱和 结构稳定的施工措施。 7.1.3对于大型筒仓和高型筒仓采用滑模拖带安装仓顶结构是 比较经济可靠的方案。采用拖带施工时被拖带构件附着在筒体滑 动模板装置上,滑模提升系统需满足模板系统自身的承载力和被 拖带结构支座反力对承载性能的要求,同时还应保证提升系统的 承载均衡和控制的同步性;拖带支座的构造形式要符合被拖带构 牛的结构形式和受力条件,采用不同构造形式的拖带支座(铰支 座、滑动支座或简直支座等)对滑模装置刚度和被拖带结构内力 分布会有不同的影响;在滑模提升过程中必然会形成一定的升

7.1.3对于大型筒仓和高型筒仓采用滑模拖带安装仓

比较经济可靠的方案。采用拖带施工时被拖带构件附着在筒体滑 动模板装置上,滑模提升系统需满足模板系统自身的承载力和被 拖带结构支座反力对承载性能的要求,同时还应保证提升系统的 承载均衡和控制的同步性;拖带支座的构造形式要符合被拖带构 件的结构形式和受力条件,采用不同构造形式的拖带支座(铰支 座、滑动支座或简直支座等)对滑模装置刚度和被拖带结构内力 分布会有不同的影响;在滑模提升过程中必然会形成一定的升

差,不同的升差值和升差的随机组合会在不同结构形式的被拖带 构件内引起不同的内应力反应,内应力反应文会反作用在拖带支 座上,拖带结构体系的构造方案、滑模装置升差值的控制对滑动 模板体系的构件受力和被拖带结构的内力分布有直接影响。因此 滑动模板与拖带装置应作为个整体系统进行设计,以保证施工 安全。 钢结构安装采用支座托换转换一次就位,是采用空滑方式将 钢结构拖带到设计标高,然后直接采取支座托换方法替换拖带支 座,最后浇筑支座混凝土的方法。该方法安装工序施工简便,安 装过程平稳,对被拖带结构变形影响小。 7.1.4网架结构用于大直径筒仓中,结构对支座高低偏差要求 较为严格。顶升作业中更需强调做好同步性监测和控制

较为严格,顶升作业中更需强调做好同步性监测和控制

7.2.1仓顶结构施工属于高空、大跨度和重荷载施工,本规范

7.2.1仓顶结构施工属于高空、大跨度和重何载施工,本规范 提供了两种仓顶结构施工方案,为保证施工安全,模板体系承重 构件和构造节点需要按规定进行设计和验算,当采用其他施工方 案时,也应按此条规定进行模板系统和承重支架的设计和验算。 符合我国现行相关规范的规定和施工安全法规的要求。 7.2.2、7.2.3提出桁架吊模和承重钢梁(桁架)支撑施工两种 仓顶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供参照执行。 7.2.4空间结构的混凝土结构仓顶施工技术难度较高,其重点 是要保证施工安全和混凝土浇筑质量。目前较多采用落地满堂支 撑架和高空架空支模施工方案,模板支架搭设的质量保证、模板 支撑体系均衡承载、模板支架拆除是保证模板体系可靠、稳定的 三个关键环节,本条要求制定模板支架搭设、拆除和混凝土浇筑 专项方案,对模板支架搭设和拆除方法、施工程序、作业方法、 安全监控等进行科学设计并在施工中严格落实,目的是保证施工 安全。仓顶结构倾斜面混凝土坡度较大,只安装底部模板不易控 制混凝土流尚,因此需要采用双侧模板,上侧模板可按每步浇筑

高度预留出灌注孔带,也可分步安装模板。分层、分步对称地进 行混凝土浇筑可改善混凝土浇筑质量、保证模板支架均衡承载、 提高模板体系稳定性。

8.0.1、8.0.2本章对筒仓工程附属施工项目提出相关规定,主 要是保证筒仓使用中的安全。筒仓工程属于高、大结构,外露构 牛较多,本规范强调预理件要随主体结构预留,自的是加强附属 构件安装的可靠性。对于后锚固方法,有时限于操作方法、施工 环境因素、锚固方式等原因,在一定程度影响了锚固施工的可靠 生,因此要加强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对于后锚固方法需要进行 设计,并作现场检测。 8.0.3简仓施工时,由于沿筒体周围布置的纵向受力钢筋外形 相同或相似,采用筒仓受力钢筋作为避雷线时,在混凝土分层浇 筑后,无法再找到原已施焊的钢筋继续施焊。未施焊的钢筋在混 疑土振捣过程中极易移位,利用错位不连续施焊的钢筋做避雷弓 下线无法保证良好的导电性。混凝土碳化理论的研究表明,直接 利用结构的受力钢筋做避雷引下线,是促使混凝土碳化的重要原 因之一。混凝土碳化将严重影响筒仓设计使用年限。此条作为强 制性规定,应严格执行。 8.0.4、8.0.5避雷接地装置应按照厂区避雷网设计进行施工。 8.0.6筒简仓工程一般均要求设置变形观测点并在工程施工阶段 和使用阶段做沉降和变形监测,变形观测点的设置数量和设置位 置除要符合设计和变形测量的规定,同时满足方便观测的要求。

9.1.1、9.1.2本条是对季节性施工提出的一般性规定。李节性 施工一般分为雨期(高温季节)施工和冬期施工,施工季节应根 据工程所在地气象条件结合工程施工内容、施工部位进行合理划 分,不是一个固定的时间段。季节性施工需要通过气象信息的收 集、天气变化的监测做到能够对不利气象条件及时预警,随天气 情况及时评估和调整施工技术措施,以避免对工程可能造成的不 利影响,预防可能发生的损害。季节性施工还需要做好应急预案 的管理,筒仓工程属于工业建设项自,建设场地自然环境比一般 民用工程要复杂多变,对灾害性气象条件及其次生灾害估计不 足、措施延迟可能造成在建工程、施工设施等的重大损失,因此 施工总体部署中要做好应对不利情况的措施,包括施工进度计划 方面风险的规避、施工场地布置和场地设施建设、施工设施方面 风险的预防、材料的防护措施,工程保护措施等,李节性施工开 始前,对应急方案的落实情况做好检查和评价

9.2.1、9.2.2季节性施工的施工措施、施工经验和管理制度各 地都有很多,应结合工程实际贯彻和落实。对于雨期施工,要针 对气象条件适时做好工程保护、加强极端天气条件下施工设备安 全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9.2.3、9.2.4筒体工程多为高算建筑,在冬期施工时需要采取 较复杂的保温、加热和挡风等技术措施,在最低气温一5℃左右, 平均气温为0℃左右时,可采用悬挂雌慢的方法,冬季气候干

9.2.3、9.2.4筒体工程多为高算建筑,在冬期施工时需要采取 较复杂的保温、加热和挡风等技术措施,在最低气温一5℃左右: 平均气温为0℃左右时,可采用悬挂惟慢的方法,冬季气候干 燥,极易失水,应涂刷养护液;在最低气温一10℃左右,平均气

温为一5℃左右时,可采用热电阻或蒸汽养护等方法。但均应进 行混凝土的热工计算。冬期进行筒仓滑模施工,由于混凝土凝结 速度较慢,操作比较困难,实际施工中多采取悬挂惟慢和内外加 温和负温增长混凝土。当气温低于一20℃时,常规冬期施工措施 难以充分保证混凝土质量,因此不应再进行滑模施工。

10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保护

10.1.1、10.1.2筒仓工程施工大多具有基础深、建筑高、施工 荷载大特点,工程机械和特种施工装置的使用也比较集中,危险 性较大的作业项自多,施工中应十分重视做好册、高空坠落、 高空坠物、触电、雷击、火灾等安全事故的预防,要求施工现场 建立健全安全与职业健康管理体系,全面贯彻国家施工安全法 规、规章制度,认真执行安全技术规范。施工单位应结合环境 气象条件和工程实际,做好危险源辨识,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管 理方案并实施。施工中,按分项工程或专项作业项目编制安全技 术方案或技术措施,这是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 10.1.3筒仓工程施工,高空作业人员岗位设置多样,需要针对 各工种和岗位不同的操作环境和技术要求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 高个人安全防护意识,做到不伤害自已、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 所伤害,从而减少事故发生。 10.1.4~10.1.7预防高空坠物伤害事故,需要从两个方面加强 管理,一是避免和减轻高空坠物伤害,二是消除高空坠物的不安 全因素。本规范要求在简仓周围设置危险区,对危险区内的设备 进行防护,人员和物料进出需要通过安全通道,放置在操作面的 材料和物品、设备等要保证牢靠,必要时应予以固定。 10.1.8本条要求从预防自我伤害、保持作业面整洁整齐、合理 规划人流疏散通道等方面加强对操作面管理,为施工人员提供 个事实上和心理上都符合安全要求的环境。同时及时清除作业面 的杂物,保持材料、设备有序堆放和人员通道畅通也是预防火灾 事故的重要措施。 10.1.9本条是对筒仓工程施工作业面安全用电作出的规定,目

10.1.1、10.1.2筒仓工程施工大多具有基础深、建筑高、施工 荷载大特点,工程机械和特种施工装置的使用也比较集中,危险 性较大的作业项目多,施工中应十分重视做好珊塌、高空坠落、 高空坠物、触电、雷击、火灾等安全事故的预防,要求施工现场 建立健全安全与职业健康管理体系,全面贯彻国家施工安全法 规、规章制度,认真执行安全技术规范。施工单位应结合环境 气象条件和工程实际,做好危险源辨识,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管 理方案并实施。施工中,按分项工程或专项作业项目编制安全技 术方案或技术措施,这是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 10.1.3筒合工程施工,高空作业人员岗位设置多样,需要针对

0.1.9本条是对筒仓工程施工作业面安全用电作出的规定,且

的是预防和防止触电、电气火灾事故的发生。作业平台和操作面 的用电线路要沿事先设定好位置敷设,避开人员频繁触及、易受 到毁损和可燃物的位置,禁止私拉乱接随意走线。 10.1.10预防火灾的安全措施。筒仓工程施工一旦发生火灾事 故,后果严重,因此高空作业时要求设置无烟区,配备消防和灭 火设施,加强易燃物品管理,消除火源隐患。筒仓施工中作业面 的易燃物主要为可燃性保温材料、油漆及挥发性有机溶剂、设备 和动力油料等,施工平台上不得存放此类易燃物品,施工中只允 许放置当班使用的少量材料,并应采取防高温、防燃烧措施,下 班后及时清除。施工用的保温材料要优先选用无机材料或阻燃型 材料。 10.1.11用于仓壁、仓顶、仓底和仓内结构施工需要搭设的大 高度脚手架、模板和钢结构支撑架、滑模、爬模、倒模、高空支 模体系、仓顶整体安装装置等,属于危险性较大、专业性强、技 术要求高的施工项目,搭设和拆除作业是保证施工安全的关键环 节,应开展全方位管理和控制。由于拆除作业具有更高危险性, 全过程监护是要做到跟班监管,审核作业人员具备工作资质,确 认安全防护设施齐全,监督按规定顺序施工,监督施工程序,确 保作业区域安全。

10.2.1~10.2.9筒仓工程为工业建设项目,多在城镇区以外施 工,施工中的环境保护工作有其本身的特点,总体上还应围绕采 用新技术和新的管理方法,降低消耗、避免浪费、严控污染、减 少排放来开展,贯彻落实“四节一环保”施工理念。本节结合筒 仓施工阶段环境因素特点,从噪声控制、扬尘排放、固体废弃物 管理、废水废液控制等提出相关要求。同时施工中还应遵守其他 相关标准和要求。

11. 1工程质量验收的划分

11.1.1、11.1.2本节是对混凝土筒仓工程验收单元划分的规 定。本规范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配套执行,质量评定和工程质量验收仍按照检验批, 分项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单位(子单位)工程层次进 行。群仓工程如果规模较大,可划分子单位工程进行验收,群仓 中的一个独立简仓或一个联体的组合可以划分为一个子单位工 程,这样划分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工程验收和技术管理。具体执行 可由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和建设单位共同协商确定。 11.1.3本条规定了简仓内衬工程验收单元的划分要求。调查显 示,对于筒仓内衬工程的质量验收,各单位掌握不统一,有的按 照装饰工程验收,也有的按地面工程验收,这不利于质量控制水 平的提升。筒仓内衬工程按其使用功能不宜列入建筑装饰装修分 部的范畴,同时国家现行质量验收规范《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 验收规范》GB50209和《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0也没有与之对应的内容,根据筒仓内衬的功能、部位、 材料、施工方法等综合考虑,将其作为一个分部工程,有利于强 化内衬工程的施工控制和质量验收,突出其操作专业性和工程而 久性的特点,方便工程技术资料的分类和管理,同时也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中有关 质量验收划分的原则。 内衬分项工程按照工种、材料、施工工艺等区分。本条规定 按照施工段、漏斗、仓壁和单个仓体等分别划分检验批,较严于 本规范第11.1.4条联体仓按施工段划分检验批的规定,会增加 内衬施工中的抽样频次,有利于全面评价不同部位和不同操作方

的质量水平,提高抽样的代

11.1.4筒体检验批划分是根据筒仓特点确定的:检验批在水平 方向按施工段划分检验批,在竖直方向上按模板一次支设的高度 划分检验批。采用滑模施工时,由于其工序交叉和作业连续的特 点,按常规划分检验批比较困难,把一个工作日和滑升区间作为 一个检验批进行评定是可行的。滑模检验批的质量评定和验收以 对各工作班的随机抽查记录、旁站管理记录、施工记录、质量问 题纠正验证记录等为依据,施工过程中发现的不符合、不合格应 立即整改,不能立即完成纠正的则应采取停止继续施工的措施 避免将质量隐惠带人隐蔽工程中。在筒体配筋变化处分别划分检 验批,是保证上下配筋区段获得均等的抽样检查机会。 11.1.5筒仓工程预埋件和加工件种类比较多,有小型预理件也 有大型加工件,在施工中,预理埋件的安装质量一般能够按照模板 分项和钢筋分项的相关内容进行检查评定,但对于加工制作质量 多有漏检漏验现象发生,实际调查中也发现预理件锚固端受力焊 缝高度送不到规范规定、加工件质量不达标等现象,本条要求分 批次并且分类别进行制作质量的检查、评定和验收,是强化质量 控制的措施。本条文应与国家现行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 收规范》GB50205、《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等质量验收 标准配合执行。

11. 2 工程质量验收

11.2.1简仓工程质量验收执行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 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的规定,其内容包括: 现场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施工质量验收,检验批、分项工 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质量合格评价,工程质量验收的程序和 组织等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的规定。 工程质量处理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 标准》GB50300的规定和相关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检验批施工质量符合国家现行建筑工程相关专业工程放 量验收规范、专项规范或技术标准。 优良工程评价符合相关质量标准的规定

11.2.2耐久性关系工程使用年限和结构安全。钢筋沮

用途和所处环境介质不同,对结构耐久性的影响程度和作用 也不相同,当设计明确提出耐久性指标要求时,工程验收必 足设计规定,本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应严格执行。 工程耐久性验收包括对以下指标的验收:设计规定的温 耐久性指标;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筒仓涂覆保护层的 防腐性能指标和施工质量检查验收指标

11.2.3本条文结合筒仓工程特点,提出筒仓实体检验

定。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规定了应对柱、墙、梁等结构构件重要部位进行检验: 简仓工程仓体结构是否要进行实体检验缺少明确的规定,目前在 执行中也不统一,多数筒仓工程未进行检验。但筒体工程存在折 模早、养护困难等因素,而近年来一些筒仓工程重大事故中仓体 钢筋配筋偏差过大、达不到设计要求是主要原因。因此有必要加 强筒仓工程质量控制和检测, 筒仓工程实体检验是在分部工程验收前进行的验证性检查: 筒仓工程涉及使用安全的主要结构部位均要抽样测试,实体检验 分筒体结构和其他重要承力构件如柱、墙、梁、仓底结构等。其 也重要承力构件实体检验内容包括混凝土实体强度、钢筋保护层 厚度,执行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的相关规定;筒体结构实体检验内容除混凝土实体强 度、钢筋保护层厚度外还包括钢筋规格和钢筋间距,按照本规范 附录A执行。

11.2.4本条提出筒仓工程验收应提供的工程施工文件,列

的质量证明材料和复试报告以及卫生合格证明文件,必要时还应 在工程验收前进行卫生安全的专项验收。 11.2.5本条是对筒仓工程施工技术文件管理提出的要求。施工 技术资料具有记录施工过程、质量评定、质量查询、技术档案的 功能,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也发挥重要的质量控制作用,强调及时 编制、及时收集、及时进行审查和归档管理GB 12319-2022 中国海图图式,可以强化施工管理 责任的落实,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减少和避免质量和安全隐患的 发生。

11.3 工程质量检查评定

11.3.1~11.3.3筒仓工程质量检查和评定应按施工项目类别, 分别执行我国现行各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没有国家标准的,要按 照行业标准验收,当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或新技术而缺少验收标 准的,要按照备案的企业标准和合同技术条件由工程参建各方共 同制定验收方案,并按照验收方案进行检查验收。 工程质量的检查还应执行本规范各章节的规定,当施工内容 有其他规范可依据时同时也要符合这些规范的要求。施工记录和 过程监测记录反映质量控制水平,是操作质量证据,因此应作为 质量验收资料予以保存,并作为检验批、分部和单位工程验收依 据之一。 11.3.4本规范表11.3.4列出钢筋混凝土筒仓分项工程施工充 许偏差和检验方法供检验批评定和验收时执行。本表只列出了两 类充许偏差项自:一是其他现行规范中未给出而文需要明确的偏 差检验项目;二是其他现行规范已经有的偏差检查项目,但不适 用于本规范特定部位的检查验收,而在本规范中重新进行了允许 偏差值调整。在检验批质量检查评定中,本表已经列出的检查项 自要按本规范执行,本表未列出的检查项自仍按现行其他专业质 量验收规范执行。

附录 A筒简体结构实体检验

认,以保证抽样的公正和具有代表性。 A.0.2~A.0.5本条文内容明确筒体实体检验的项目和抽样 数量。 简体实体检验的抽样划分筒壁和仓壁,分别进行抽样检测 加大了仓壁的抽样和检测权重,实际是对仓壁施工质量控制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 仓壁钢筋实体检测的抽样,在每一个水平钢筋配筋区段内至 少应达到5处抽样点,具体是:在配筋区段内按筒仓水平周长每 30m取1处的频次,最低不少于3处,在竖向均匀分部各测点 在水平配筋区段上端和下端各抽取不少于2处。区段内抽样检测 主要是检查验证钢筋安装的质量情况,区段上下端抽样检测目的 是验证配筋变化位置的准确性。 A.0.6钢筋实体检验每处连续抽取不少于6根钢筋,6根钢筋 即5个钢筋间距,长度约在600mm~1000mm之间,自的是检 测到的钢筋间距具有代表性,便于综合作出施工质量评价。 A.0.7钢筋实体检测充许偏差值大于钢筋安装分项工程的充许 偏差值,是考虑施工扰动因素所做的调整,但钢筋保护层负偏差 乃具有较严格的控制指标,需要在施工中加强保护层控制措施。 A.0.8、A.0.9对筒体结构实体检验的合格评定作了规定。要 求筒体部分的钢筋实体检验与筒仓其他部位的实体检验分开单独 进行,筒体混凝土强度实体检验可与其他部位的混凝土强度实体 检验一同评定。

.0.2~A.0.5本条文内容明确筒体实体检验的项目和

B.0.1~B.0.9本附录给出了一种采用铅直仪观测筒仓垂直度 的方案,包括一图一表,本方法采取在筒仓周围均匀布置观测 点,分别测量对应点位的垂直度偏差值。由于筒仓本身存在局部 失圆(方形仓局部平直度偏差)和上下不均匀变形等影响因素, 所测垂直度偏差值并不直接代表筒仓整体垂直度的偏差程度,也 不代表筒仓准确的倾斜方向,但每个观测值总体上代表观测点位 置附近的局部垂直度偏差情况,筒仓所有观测点的偏差值总体代 表该工程在垂直方向抽样中所反映的施工偏差情况,因此筒仓垂 直度观测值反映的是筒仓垂直度的施工控制水平。 本规范取垂直偏差最大观测值为筒仓工程的垂直度偏差,是 将各点位对应的最大偏差值作为施工控制水平的评判标准,同时 可以直观地表达筒仓发生垂直度偏差的部位和程度。

GB/Z 41983-2022 液压螺纹插装阀 安装连接尺寸.pdf统一书号:15112:20261 定价:16.00元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