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13(J)∕T 216-2016 绿色建筑运行维护技术规程.pdf计要求的,应进行改造。 5.5.2修补、翻新、改造时,建筑材料有害物质含量应符合现行 国家和河北省相关标准的规定。 5.5.3修补、翻新、改造时,应对是否影响建筑承重、耐久性和 保温隔热性能进行评估。
5.5.4可变换功能的室内空间宜采用可重复使用的隔墙和
5.5.5宜合理采用可再利用材料和可再循环材料。
5.6.1供暖、通风、空调、给排水、照明等系统设备能耗DLT1194-2012 电能质量术语,应及 时监测与管理。
5.6.3绿色建筑运行维护工作应建立计量仪表定期标定等管理制
5.6.3绿色建筑运行维护工作应建立计量仪表定期标定等管理制 度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 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应这样做的,采用 “可”。 2本规程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 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1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GB/T50801 2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 3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 4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 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 6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 7 《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 8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用水水质》GB/T18921 9 《公共建筑节能检验标准》JGJ/T177 10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14549 11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GB/T50801 12 《设备及管道绝热效果的测试与评价》GB/T8174 13 《节水型产品技术条件与管理通则》GB/T18870 1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 15 《照明测量方法》GB/T5007 16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 17 《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20052 18 《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164 19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3(J)81 20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13(J)/T113
绿色建筑运行维护技术规程
《绿色建筑运行维护技术规程》DB13(D)/T216一2016,经河 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6年11月9日以冀建质[2106]59号文 发布。 为便于广大工程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 使用本规程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绿色建筑运行维护 技术规程》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规程的条文说明。 对条文规定的自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 明。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标准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 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标准规定的参考。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现 本条文说明有不妥之处,请将意见函寄河北大地建设科技有限公 司。
则. 18 术 语 .19 基本规定. .20 运行. .22 4.1 一般规定. .22 4.2 暖通空调系统, .23 4.3 给水排水系统 ..29 4.4 电气与控制系统 ..31 4.5 可再生能源系统. ..34 维护 ..36 5.1 一般规定 .36 5.2 设备及系统. ..36 5.3 建筑室内外环境。 .41 5.4 绿化及景观. . 42 5.5 围护结构与材料修 .43 5.6 监测与能源管理 .44
1.0.2民用绿色建筑和工业绿色建筑因使用功能和工艺
本规程主要根据民用绿色建筑的运行技术和管理制度进行编 制,可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配合使用,指导民用建筑项目进 行申报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和获得该标识后的建筑运行维护。对于 未申报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建筑项目可同样采用此规程进行建筑 运行监管指导。 1.0.3绿色建筑的运行和维护,应坚持依靠科技创新和求实负责 的运行管理原则,应充分利用社会服务机构的专业技术、专业设 备和专业人才资源,提高绿色建筑的运行管理水平。
2.0.3我国工程建设体制是由设计院设计、建设单位订货、施工 安装等多方构成,在空调设备、电气、控制专业结合的分界面上 经常出现脱节、管理混乱、联合调试相互扯皮,调试困难的现象; 随着建筑各子系统日益复杂,子系统之间关联性越来越强,建筑 机电系统的复杂性和绿色建筑系统精细化调试的要求,传统的调 试体系已不能满足建筑动态负荷变化和实际使用功能的要求。 传统的建筑系统调试过程在工之后就结束,联合试运转及 调试是在系统无生产负荷下进行,对于民用建筑而言,此时由于 无人入住,系统缺乏人员、设备负荷及部分灯光负荷,没有进行 人员入住情况下的系统联合调试。而系统综合效能调适增加了在 人员入住后阶段的调适工作,主要自的是确保暖通空调系统性能 与建筑物使用相“适应”,所以将英文Commissioning翻译为调 适。 因此,为了确保系统能够达到设计和用户的使用要求为主的 调适过程,必须建立新的具有针对性的综合效能调适体系,使得 系统满足各种实际运行工况
综合效能调适宜由建设单位组织,调适顾问为主,施工单位 负责实施、监理单位监督、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主要设备供应 商及后期物业运行管理人员共同组成调适团队进行参与和配合。 建筑系统交付时,应对物业管理人入员进行操作培训,培训移交由 调适顾问机构负责组织实施,施工方、设备供应商及自控承包商 参加。 综合效能调适前应编制技术方案,综合效能调适结束后,提 供完整的过程管理资料和最终综合效能调适报告。在交付给物业 单位时,应提供所有过程资料和调适报告。综合效能调适报告应 包含质量检查报告,风系统、水系统平衡验证报告,自控验证报 告,系统联合运行报告,综合效能调适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日志及 解决方案。 3.0.8建筑峻工和交工过程中,都是按照设计状态进行调试验收 的。而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使用性质、情况、功能等可能发生 些改变,而且建筑系统本身也是一个不断寻优的过程,因此,建 筑绿色运行也是一一个不断调适与再调适过程。 3.0.9在我国,BIM技术在建筑运营阶段主要用于设备管理和物 业租赁管理中。BIM在运营阶段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 同步提供有关建筑物使用情况或性能、入住热源与容量、建筑已 使用时间以及建筑财务方面的信息;(2)提供数字更新记录,并 完善搬迁规划和管理;(3)建筑的物理信息和关于可出租面积、 租赁收入和部门成本分配的重要财务数据。
GB1848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医疗机构水污染物 排放标准》GB18466、《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制冷空调设备和系 统减少卤代制冷剂排放规范》GB/T26205等的规定。 4.1.3由于室内空气污染物来源广泛、种类繁多,各种污染物对 人体的危害程度不同,并且在现代的建筑设计中越来越考虑能源 的有效利用,使室内与外界的通风换气非常少,因此,应定期对 室内空气品质进行抽查,时间间隔不应大于3个月。测量结果应 保证满足《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 4.1.4对电、水、气(油、燃料)、冷/热量等分项计量,是进行 节能潜力分析和能源系统优化管理的前提,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 析总结,能够摸清建筑能耗特点及运行特点,可实现节能潜力挖 掘,提高设备用能效率。通常,电表水表账单是追踪记录能源使 用情况所需的唯一数据。 4.1.5低成本运行技术在运行过程中的实用性较好,能够付出较 少的代价,起到实际的作用,是建筑绿色运行管理技术中非常重
少的代价,起到实际的作用,是建筑绿色运行管理技术中非常重 要的环节。针对不同建筑特点,可从建筑能耗数据收集及分析、 优化系统及设备使用时间、暖通空调系统节能、照明系统节能、 室内室外空气管理、用户服务与管理等六大方面实施低成本解决 办法。
地控制人员的行为节能和管理节能,在运行管理过程中,必须严 格室内的温度效果,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浪费。..该措施可通过入为 修改温控器实际可设定温度范围的方式来实现。. 4.2.2建筑内人员数量多,经常出现和设计值不符的情况,建筑 运行过程中,应根据实际室内人员状况调节新风量,避免出现由 于室内人员数量多于设计值而新风量不足的状况,或者室内人员 数量过少,新风量过多而出现能源浪费的情况。 4.2.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中对冷热源系统的控 制基本要求:对系统冷、热量的瞬时值和累积值进行监测,冷水 机组优先采用由冷量优化控制运行台数的方式: 通常60%100%负载为冷水机组的高效率区,故根据系统负 荷变化,合理控制机组的开启台数,使得各机组的负荷率经常保 持在50%以上,有利于冷水机组节能运行。 常见的冷水机组台数控制方法是: 每增加一组新设备时,判断冷量条件为计算冷量超出机组总 标准冷量的15%,例如现在已经开启一组,而冷量要求超出单台 机组冷量的15%,再延时2030min后判断负荷继续增大时,即 开后一组新设备。 · 关闭一组设备的判断冷量条件为计算冷量低于机组总标准冷 量的90%,例如,现在已经开后启两组设备同冷量的机组,且冷量 在逐渐下降,在冷量要求低于单台机组冷量的90%以下且延时 20~30min后,判断冷量条件无变化,即关闭其中一组运行时间较 长的冷水机组及附属设备。 长时间不运转的机组匹配适应性可能较差而影响运行能效
地控制人员的行为节能和管理节能,:在运行管理过程中,必 格室内的温度效果,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浪费。该措施可通过 修改温控器实际可设定温度范围的方式来实现。
4.2.2建筑内人员数量多,经常出现和设计值不符的情况,建筑
比,同时会影响长时间运转机组的使用寿命,有必要平衡多台机 组的运行时间。 . 4.2.4·以冷水机组为例,根据冷水机组出水温度需要使用设定温 度点的室外温度和出水温度关系图,用这些资料对建筑自控系统 进行编程,使之能够根据室外温度、时间、李节和(或)建筑负 荷,·来自动设定出水温度。 在设计选用冷水机组时一般根据全年最大负荷来选择,由最 大负荷确定冷水机组的设计出水温度。然而,一年中系统达到最 大负荷的时间往往很短,机组多数时间在部分负荷的工况下运行。 此时如采用较高的冷冻水温度,可以大大提高机组的效率。根据 经验,在低负荷时,冷冻水温度的设定值可在设计值7℃的基础 上提高2~4℃。一般每提高出水温度1℃,能耗约可降低相当于满 负荷能耗的1.75%。当然在制定冷水机组出水温度时,同时需根 据建筑物除湿负荷的要求,保证室内除湿的设计使用要求。 4.2.5过渡季节根据室外空气的焰值变化,增大新风比或进行全 新风运行,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空调区内空气的品质,大量节省 空气处理所需消耗的能量,而且可以延迟冷水机组开启和运行的 时间,有利于建筑运行节能。 根据项目具体所在气候区的气象条件,结合项目的负荷特点, 通常可将过渡季划分为3个阶段,在这3.个阶段可采用不同的新 风量,在保证室内参数在充许范围内变化的前提下,最大化利用 新风供冷。 第一阶段:室外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均较低,室外空气比熔 明显小于室内空气焰值,空调系统只需要提供部分新风就可以消
除室内余热。 第二阶段:室外空气温度有所升高,室外空气比熔小于室内 空气值,但相对湿度仍然较低,空调系统必须采用全新风运行 才能消除室内余热。 第三阶段:室外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均较高,室外空气比焰 仍小于室内空气焰值,仅靠室外新风供冷已经不能完全消除室内 余热和余湿,在该阶段需要开后冷水机组,并为充分利用新风 的冷量,尽量采用较大的新风比运行。 但要实现全新风运行,必须认真考虑计算风系统设计时选取 的风口和新风管面积能否满足全新风运行的要求,且应确保室内 必须保持的正压值。
型的,而建筑在绝大部分时间内是处于部分负荷状况的,或者同 一时间仅有一部分空间处于使用状态。针对部分负荷、部分空间 使用条件的情况,采取水泵变频、变风量、变水量等节能措施, 保证在建筑物处于部分冷热负荷时和仅部分建筑使用时,能根据 实际需要提供恰当的能源供给,同时不降低能源转换效率,并能 够指导系统在实际运行中实现节能高效运行。 采用变频优化技术后,应保证集中供暖系统热水循环泵的耗 电输热比和通风空调系统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符合现行国家标 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 准》DB13()81等的有关规定。空调冷热水系统循环水泵的耗电 输冷(热)比比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 计规范》GB50736规定值低20%。
4.2.7多数采用冰蓄冷系统作为冷源的建筑,·其空调水系统设计 的循环水系统的回水温度不低于12℃,循环水系统的出水温度不 高于5℃。 冰蓄冷空调系统一般只控制循环水系统的出水温度恒定,对 循环水系统的回水温度只监测不控制,其要求末端空调设备应能 够有效的通过调整水流量来控制室内的空气参数。所以大多数采 用冰蓄冷空调系统的建筑,末端空调设备自控性能较高,循环水 系统采用定压差或者定温差控制变流量运行。由于循环水系统的 供回水温差越低,其输送能耗越大,能源的浪费越严重。因此, 冰蓄冷空调通风系统宜采用较大的供回水温差,建议供回水温差 不低于7℃。
4.2.7多数采用冰蓄冷系统作为冷源的建筑,·其空调水系统设计 的循环水系统的回水温度不低于12℃,循环水系统的出水温度不 高于5℃。 冰蓄冷空调系统一般只控制循环水系统的出水温度恒定,对 循环水系统的回水温度只监测不控制,其要求末端空调设备应能 够有效的通过调整水流量来控制室内的空气参数。所以大多数采 用冰蓄冷空调系统的建筑,末端空调设备自控性能较高,循环水 系统采用定压差或者定温差控制变流量运行。由于循环水系统的 供回水温差越低,其输送能耗越大,能源的浪费越严重。因此, 冰蓄冷空调通风系统宜采用较大的供回水温差,建议供回水温差 不低于7℃。 4.2.8空调和供暖水系统中,水力失调是很常见的问题。由于水 力失调导致系统流量分配不合理,造成一些区域冬季不热,夏李 不冷的情况,空调和供暖系统输送冷、热量不合理,从而引起能 源的浪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常简单地采取提高水泵扬程的 做法,但其仍会导致冷热不均现象的出现以及造成更大的浪费。 在集中送风的风系统中,如果不做好风平衡,则也会造成冷热不 均的现象。因此,·集中空调和供暖水系统应采取有效的水力平衡 措施,风系统应采取有效的风平衡措施。 动态水平衡判断可以通过供回水温差一致性进行判断,具体 参照标准《公共建筑节能检验标准》JGJ/T177的相关规定执行。 4.2.9冷却水的供水温度对制冷机组的运行效率影响很大,同时 出合影响到加组的正学运得一机组机水总供水泪度建议用
力失调导致系统流量分配不合理,造成一些区域冬李不热,夏李 不冷的情况,空调和供暖系统输送冷、热量不合理,从而引起能 源的浪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常简单地采取提高水泵扬程的 做法,但其仍会导致冷热不均现象的出现以及造成更大的浪费。 在集中送风的风系统中,如果不做好风平衡,则也会造成冷热不 均的现象。因此,集中空调和供暖水系统应采取有效的水力平衡 措施,风系统应采取有效的风平衡措施。 动态水平衡判断可以通过供回水温差一致性进行判断,具体 参照标准《公共建筑节能检验标准》JGJ/T177的相关规定执行。
1 控制冷却塔风机的运行台数(对于单塔多风机设备
2控制冷却塔风机转速(特别适用于单塔单风机设备) 3通过在冷却水供、回水总管设置旁通电动阀等方式控制。 4.2.10冷凝器污垢热阻对冷水机组的运行效率影响很大,为了及 时有效地判断冷水机组冷凝器的结垢情况,在冷水机组运行过程 中,应密切观察冷凝温度同冷却水出口温度差变化,采取相应的 除垢技术,保持冷水机组高效运行。 4.2.11.:通过调节新风量和排风量比例,建筑保持在微正压 5~10Pa状态下运行。暖通空调系统可对空气进行适当的控制,确 保对空气进行适当过滤、调节、湿度控制和分送,:从而提高室内 空气质量。同时,减少由于对负压引起的室外渗入空气的无组织 新风负荷,因而节省能耗。 4.2.12,充分利用夜间预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冷却能耗,可以 大大降低能源使用费用,而且在降温的同时可以降低设施启动时 的电力高峰需求(因为冷却装置可以晚些时候启动)。另外可以 对夜间实施预冷,对夜间实施预冷可以做以下儿种简单的准备: 1·挑选出一天,前晚的温度比室内设定点温度低几度,且湿 度在舒适范围内。 2在住户上班前儿个小时;启动HVAC的风机(而不是制 冷设备),使室外空气进入室内。 3使用楼宇自控系统,监测室内温度,制冷设备的启动时间 和制冷设备的能耗。 4在不同的几天,采用这些初步措施。 5在室外条件相似的另外一大,用楼宇自控系统监测室内温 度和制冷设备的运行,但不采用室外空气预冷。
6 比对预冷方式和常规方案,估算节能潜力。 7.在不同的几天采取这些措施,对启动时间进行试验,记录 室外温度和制冷设备启动工况。 8根据这些比较,制定建筑的预冷方式标准。 9.当室外环境满足标准时,使用楼宇自控系统自动启动预冷 工作模式。 10持续观察数据,来验证和记录节能效果。 通过以上几个简单的准备可以更有利于夜间预冷的实施,这 样可以高效的降低能源成本,达到节能的目的。
4.3.1应按水平衡测试的要求安装分级计量水表,定期检查用水 量计量情况,如出现管网漏损情况,在更换时选用密闭性能好的 阀门、设备,使用耐腐蚀、耐久性能好的管材、管件,并提供管 网漏损检测记录和整改的报告。 4.3.2保持供水压力在设计范围内,避免供水压力持续高压或压 力骤变。超压出流现象会破坏给水系统中水量的正常分配,对用 水工况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应对各层用水点用水压力进行定期 测试,前后两次的检测时间间隔不大于1个月。符合用水点供水 压力不小于用水器具要求的最低工作压力,局部超压部位应进行 维修或更换。
4.3.1应按水平衡测试的要求安装分级计量水表,定期检查用水 量计量情况,如出现管网漏损情况,在更换时选用密闭性能好的 阀门、设备,使用耐腐蚀、耐久性能好的管材、管件,并提供管 网漏损检测记录和整改的报告。
力骤变。超压出流现象会破坏给水系统中水量的正常分配,对用 水工况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应对各层用水点用水压力进行定期 测试,前后两次的检测时间间隔不大于1个月。符合用水点供水 压力不小于用水器具要求的最低工作压力,局部超压部位应进行 维修或更换。
费或管理单元情况对不同用户的用水分别设置用水计量装置,需 要确保各水表功能完好,并按时(通常为每月)统计用水量数据, 对用水数据进行分析比对。用水量数据可以为各管理单元或用户 计量收费提供依据,实现用者付费,鼓励行为节水;也可以根据 用水计量情况,对不同部门进行节水绩效考核,促进行为节水。 同时,用水记录数据便于给排水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及时发现系 统中存在的问题,如管道渗漏、用水量不合理等,达到持续改善 的目的。
4.3.4建筑景观灌溉系统主要为了弥补自然降水在数量上
足,以及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不均匀,保证适时适量的提供景 观植被生长所需水分。为充分利用自然气候条件,节约灌溉水耗, 灌溉系统宜采用自动控制的模式运行,并根据湿度传感器或气候 变化的调节控制节水灌溉系统的运行。如有设备更换,应保留节 水灌溉产品说明书并做好相关记录,
统。对入渗地面、设备和设施进行定期检查,清洗和维护, 堵塞。对入渗水源进行面源污染控制,防止地下水污染
4.3.6根据《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景双
不得采用市政自来水和地下井水,应利用中水(优先利用市政中 水)、雨水收集回用等措施。再生水用于景观用水时,对景观水 体进行定期检测,保证水质应符合《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用水 水质》GB/T18921的相关要求。景观水体运行时,预防水体富营 养化,及时消除水体腐败的潜在因素,景观水体内可采用机械设 施,加强水体的水力循环,增强水面扰动,破坏藻类的生长环境。
4.3.7:空调冷却塔等冷却设备,通过直接蒸发的方式排除建筑和 设备负荷,其过程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冷却塔补水宜采用非传统 水源,以节约市政自来水使用量:同时,补水应设置必要的软化 设施,防止水质恶化堵塞管道,造成系统运行效率甚至噪声设备 故障。冷却水的损耗主要包括蒸发损失、漂水损失、排污损失和 泄水损失,冷却塔应设置必要计量设施核算各项损耗量,并通过 运行维护和优化等措施,减少冷却塔的飘水,保证系统的蒸发损 失在所有冷却水损耗的80%以上。 4.3.8公共建筑集中空调系统的冷却水补水量占据建筑物用水量 的30%50%,减少冷却水系统不必要的耗水对整个建筑物的节 水意义重大。 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或闭式冷却塔的喷淋水系统受气候、环 境的影响,冷却水水质比闭式系统差,改善冷却水系统水质可以 保护制冷机组和提高换热效率。应设置水处理装置和化学加药装 置改善水质,减少排污耗水量。 开式冷却塔或闭式冷却塔的喷淋水系统设计不当时,高于集 水盘的冷却水管道中部分水量在停泵时有可能溢流排掉。为减少 上述水量损失,设计时可采取加大集水盘、设置平衡管或平衡水 箱等方式,相对加大冷却塔集水盘浮球阀至溢流口段的容积,避 免停泵时的泄水和启泵时的补水浪费。
4.3.8公共建筑集中空调系统的冷却水补水量占据建筑物
4.4.1变压器运行时自身存在铁损和铜损,所以造成本
变压器运行时自身存在铁损和铜损,所以造成变压器输出
功率永远小于输入功率。铁损是由变压器自身结构和一次电压决 定的,数值基本不变,铜损则随着负荷电流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单台变压器一般在负载率为60%左右时为效率最高点,当多台变 压器并列运行时,应按负载的大小调整变压器运行台数和容量, 使得变压器总损耗最小。变压器的经济运行就是采用有效的运行 策略,充分发挥变压器能效,使得变压器自身损耗最低, 部分建筑变压器的负载率设计值看似理想,但在实际运营中 发现很多变压器的实际负载率只有10%~30%。有条件的情况下, 应关停负荷率较低的变压器,由与其并列分段运行有母联连接的 变压器进行供电,提高单台变压器的负载率,减少不必要的电耗 损失;同时对暂不用供电回路,应及时断开电源线路,以减少线 路上的空载运行损耗:另外,采用节能型无功补偿装置,·实现无 功分散和就地补偿:可根据实际负荷,调配合适容量的变压器。 4.4.2在民用建筑中,由于大量使用了单相负荷,如照明、办公 用电设备等,其负荷变化随机性很大,容易造成兰相负载的不平 衡。即使设计时努力做到三相平衡,在运行时也会产生差异较大 的三相不平衡,因此不仅绿色建筑的设计要采用分相无功自动补 偿装置,在运行中也要及时进行调整。否则,不但不节能,而且 也会对整个电网的正常运行带来严重的危害。 采用计算机集中采集监控的系统,可设置报警阀值,及时发 现三相负载的不平衡情况,报箸通知相关维护人员。 4.4.3合理补偿无功功率,不仅可以提供功率因数,而且可以缩 小电压偏差范围,对于设备运行的安全和高效节能均有好处。就
线损和释放系统容量,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缩小馈电线路的截面 积,减少有色金属消耗,但初投资和维护费用都会增加。因此, 从提高补偿设备的利用率出发,首先选择在容量较大的长期连续 运行的用电设备上装设就地补偿。电力系统功率因数应保持在 0.93~0.98范围内,信息机房、控制机房应保证环境达到电磁兼容 要求。
4.4.4电力电子元件在建筑内广泛应用,如各种电力变流设备(整 流器、逆变器、变频器)、相控调速、调压装置、大容量的电力 晶闸管可控开关设备等,由于其非线性、不平衡性的用电特性导 致电能质量恶化。谐波的存在会导致电气设备及导线发热、振动, 增加线路损失,缩短使用筹命,.还会导致电子设备工作不正常、 增加测量仪表误差,增加了电网中出现谐振的可能性。《电能质 量公用电网谐波》GB/T14549对谐波电压限值和谐波电流充许值 进行了规定,超出规定要求需对谐波进行治理。谐波治理前需对 电能质量进行测量,了解各次谐波的含量,可采用电容器串联适 当参数的电抗器治理谐波。对于电能质量要求较高的系统可采用 有源电力滤波器对谐波进行治理。 : 谐波会引起变压器、电动机的损耗增加、中性线过热、功率 因数降低等问题,故对于大谐波源设备,应就地设置谐波抑制装 置。因为有些产品自带谐波抑制装置,所以保证环境达到电磁兼 容要求是这一规定的目的,
4.4.5将照明强度降低到保证人员有效、舒适工作生活所需的实
水平,这样既可节约能源开支,又可提高视觉舒适度。合理 自然光采光,调节照明时间,减少白天的照明时间
即使采用了高效照明设备,过渡照明也造成能源浪费,入住 者更喜欢降低照明强度,同时当照明强度达到最佳状态,员工的 效率会提高。通常使用以下方案:减少照明灯数量,拆去灯具内 的灯;更换灯管或镇流器,选择最佳的灯管和镇流器配置;更换 灯具,在需要更换或承租人变化时,可调整转换到最佳的灯具类 型和数量:安装独立的照明控制装置,充许住户在独立工作区内 调低和改变照明强度。 对室外照明进行分组,宜采用计算机网络控制系统,根据人 流量情况适当调整照度,减少用电量。 4.4.6蓄能装置是在电网低谷时段储存冷量或热量,在电网高峰 时段供冷或供热的装置。蓄能装置具有降低运行费用、移峰填谷 等作用。 合理调整蓄能装置的运行时间及运行策略不仅可以通过峰谷 电价差,给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缓解高峰时段的 电网压力,为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做出贡献。 4.4.7宜采用计算机集中采集系统,将各种智能化系统通过接口 和协议开放,进行系统集成,汇总数据库,自动输出统计汇总报
效率会提高。通常使用以下方案:减少照明灯数量,拆去灯具内
4.4.6蓄能装置是在电网低谷时段储存冷量或热量,在电网
合理调整蓄能装置的运行时间及运行策略不仅可以通过 电价差,给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缓解高峰时 电网压力,为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做出贡献。
4.5 可再生能源系统
4.5.1制定合理的冷热源启停运行模式,保证可再生能源系统的 实际使用量,从而实现可再生能源实际应用效果和减排量。
4.5.2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是建筑和可再生能源应用领域多项技 术的综合利用,在建筑领域,涉及到建筑学、结构、暖通空调、 给排水、电气等多个专业。每个专业都有相应的设计、施工验收 等规定,本条针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节能环保等性能的测 试与评价进行规定和要求。所以,在执行工程的测试评价与验收 时,除满足《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GB/T50801标 准的要求外,也应同时守与工程应用相关的其他标准、规范。 太阳能热利用系统实际运行的集热系统效率应满足设计要求
度变化,处于闷晒的集热器,由于吸热板温度过高会损坏吸 层,并且由于箱体温度过高而发生变形以致造成玻璃破裂 损坏密封材料和保温层等。
4.5.4系统的防冻是太阳能集热系统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直接
集热系统,冬季气温低于0℃时,应排空循环系统的水;间接集 热系统,使用“传热工质+防冻液混合工质”,应在每年冬季到来 之前检查防冻液的成分并及时补充防冻液,也可以通过技术经济 比较采用循环防冻的方式实现集热器防冻的自的
4.5.6光伏组件的表面积灰等因素会导致系统发电量降低,
清洗光伏组件的表面,确保光伏发电系统高效运行,可以在 阵列附近预留专用于清洗组件的给水管道,
源侧温度场的监测,可以判断分析地源侧换热情况,以保证系统 正常稳定运行。
5.1.1..建筑设备系统包括暖通空调系统、给水排水系统、照明系 统、电气系统、.楼宇自控系统、电梯系统、消防系统、建筑幕墙 系统、外保温系统、.门窗遮阳系统和景观绿化系统等。, 建筑运行时期需要维护的内容繁杂,大体上可分为日常维护 和故障维修两大类,本条列举了绿色建筑需要进行日常维护维修 的内容。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本条将建筑运行使用中需要进行 日常维护维修的对象分为暖通空调等十个系统,对建筑进行维 护时,宜做好各系统维护工作的分工管理。 5.1.3:设备的维修是一项系统工程,维修任务应合理安排维修人 员、器材、工具、维修设备、设施、技术资料和资金,合理制定 维修计划,应保障维修工作的质量,缩短维修时间,减少维修材 料浪费,必要时可请专业的维修团队参与维修任务
5.2.1巡检内容应包括:
1每两小时对制冷主机、热泵机组、磁悬浮制冷主机、水泵、 冷却塔、锅炉、热站进行一次巡检,并记录设备运行参数。 2·每周对空调机组、风机盘管、散热设备和热回收装置巡检 一次,并记录运行状况。
5.2.2保养工作是根据设备和系统的特点,根据已经制
保养操作规程执行,并应做好警示标识和安全防护。对于有限空 间、高空作业、·带电作业以及动火作业的工作内容,应按照相关 规定提前开具相应工作票。对于需停机保养的重要设备,:如停机 对建筑内人员带来影响,应提前确认设备是否可以停止运行,.并 报相关部门,经批准停机后,·方可停机保养。重要设备的保养和 检修,应提前编制方案,并向建筑内各单位进行通知。 暖通空调设备和系统保养内容应包括: 1空调机组过滤网清洗或更换,电机测绝缘、加注润滑油、 皮带张力调整、·加湿器清洗、·电动阀、执行器调校及机房环境卫 生,保养应每月进行一次。 2·供冷季结束后,对制冷主机进行一次常规保养:供冷季前, 空调水处理单位对冷却水系统进行一次保养。: 3冷却塔、风机盘管、水泵、热站、软化水设备和散热设备 应按照维护年度计划实施保养。 4空调风道系统、冷水系统、冷却水系统、采暖管道系统应 两年清洗一次。 5.2.3空调通风系统中的风管和空气处理设备,应定期检查、清 洗和验收,去除积尘、污物、铁锈和菌斑等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风管检查周期每2年不少于1次,空气处理设备检查周期 每年不应少于1次; 2通风系统存在的污染应进行清洗: a系统性能下降; b对室内空气质量有特殊要求 3清洗效果应进行现场检测,并应达到下列要求: a自测法:当内表面没有明显碎片和非黏合物质时,可认为
3清洗效果应进行现场检测,并应达到下列要求: a目测法:当内表面没有明显碎片和非黏合物质时,可认
达到了视觉清洁: b质量法:通过专用器材进行擦拭取样和测量,残留尘埃量 应少于1.0g/m²。 5.2.4公共建筑内部厨房、厕所和地下车库的排风系统中的空气 是遭到污染的空气,很容易溢出,进入到建筑内部,对室内环境 造成污染。因此,对这三类排风系统,应重点进行系统检查和维 护,根据检查结果清洗或更换,清洗周期宜每两个月一次。应聘 请具有专业消防资质的清洗单位对厨房烟道清洗。
5.2.5北方地区空调工程因蔬忽水系统的防冻处理,部分工程因
水管和设备的冻裂而采暖无法进行,不仅造成经济损失,同时也 影响使用者的正常生活。因此,有必要加强绿色建筑空调水系统 的防冻预防与落实
5.2.8巡检内容应包括:
1消防水泵房、生活水泵房、中水机房、直饮水机房、生活 热水机房、油水分离机房巡检,详细记录设备运行参数,每个班 次巡检一次。 2建筑的给排水管并、污水井巡检,每月一遍。 3冬季时,公共建筑内有冻结危险的区域,每天晚上巡检 次。
1 每月对直饮水水质进行一次检测。 2每半年聘请具有资质的专业机构对生活水箱进行一次清
洗并对水质进行检测。 5.2.10使用非传统水源的场合,其水质的安全性十分重要。为保 证合理使用非传统水源,实现节水目标,必须定期对使用的非传 统水源进行检测,水质检测间隔不大于1个月,并准确记录。所 使用的非传统水源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 杂用水水质》GB/T18920的要求,如作为景观水时应满足《城市 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用水水质》GB/T18921。同时,应对非传统水 源的供水量进行记录。 5.2.11中水系统设施设备建立三级保养制度: 1一级保养:设备操作人员进行的经常性的保养工作,主要 包括定期检查、清洁和润滑,发现小故障及时排除,做好必要的 记录等; 2二级保养:操作人员和设备维修人员按照计划进行的保养 工作,主要包括对设备进行局部解体,进行清洗、调整,按照设 备的磨损规律进行定期保养: 3三级保养:设备维修人员对设备进行全面清洗,部分解体 检查和局部维修,更换或修复磨损件,使设备能挂钩达到完好状 态。 设备完好率的合理限定是保障中水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的必 要条件。在合理安排工艺和选取可靠设备的同时,保证系统日常 的运行维护保养管理。设备完好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设备制度台日数=制度运行天数(D)×台数(T) 设备完好台日数=制度台日数一设备故障停机台日数设备
设备故障停机台日数和设备维护保养台日数分别为每台设备 的事故故障停机日数及维护保养日数之和。 对中水系统所有处理工艺的设备进行汇总,综合考虑所有中 水系统共有的普通设备和特殊设备的维护保养情况。由于设备需 要必须的准确保养时间,故设备完好率实际上不可能达到100%。 5.2.12通过用水管网和阀门的检查,结合供水量的计量监测,可 以发现由于管网漏损或阀门漏损导致公共建筑内不合理时间、不 合理用户处的用水量,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维修更换。 5.2.13用水器具维护更换应选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 委员会2001年第5·号公告和2003年第12号公告《当前国家鼓励 发展的节水设备(产品)》目录中公布的设备、器材和器具。根 据用水场合的不同,合理选用节水水龙头、节水便器、节水淋浴 装置等。所有用水器具应满足现行标准《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 CJ164及《节水型产品技术条件与管理通则》GB/T18870的要求。 物业应做好节水器具更换记录,保留产品说明书、产品节水性能 检测报告等工作。 5.2.14雨水基础设施有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屋顶绿化、植被 浅沟、雨水管截留(文称断接)、渗透设施、雨水塘、雨水湿地、 是观水体一名功能调获设施第
5.2.17照明测量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照明测量方法》 GB/T5007中的相关规定。建筑照明功率密度和质量应符合现行国 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的规定。
5.2.18·.对于继电控制系统、可编程控制系统和微机控制系统,由 王系统的组成形式不同,维护保养的工作内容也有区别,
5.3.1室内的空气污染物对室内人员造成身体伤害,应定期抽查 监测其数值,测量参数包括温度、湿度、CO2浓度、甲醛、TVOC 等,对于不符合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GB50325中规定的情况,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污染物浓度。 室内背景噪声在运行过程中现场抽查实测,主要功能房间的 室内噪声级低于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 中的低限标准限值
中的低限标准限值。 5.3.3在公共建筑中,禁止吸烟或有效控制吸烟室通风。吸烟室 设置排向室外的直接排风,排风口应远离新风口及建筑入口。吸 烟室应有密闭到顶的隔墙。吸烟室内保持一定的负压。
设置排向室外的直接排风,排风口应远离新风口及建筑入口。吸 烟室应有密闭到顶的隔墙。吸烟室内保持一定的负压。
5.3.6空气净化器是指对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具有一定去除能 力的装置,其可以有效提高空气清洁度,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创造健康舒适的办公室和住宅环境士分有效的方法
5.4.1绿化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对绿化用水进行计量,建立并完 善节水型灌溉系统:规范杀虫剂、除草剂、化肥、农药等化学药 品的使用,有效避免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的损害。 绿化的操作管理制度不能仅摆在文件柜,必须成为指导操 作管理人员工作的指南,应挂在各个操作现场的墙上,促使值班 人员严格遵守规定,以有效保证工作的质量。 5.4.2绿化是城市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大面积的草坪不但维护 费用昂贵,生态效果也不理想,其生态效益也远远小于灌未、养 木。因此17-城市道路交通规划.pdf,合理搭配未、灌木和草坪,以养未为主,能够提高 绿地的空间利用率、增加绿量,使有限的绿地发挥更大的生态效 益和景观效益
5.4.3对行道树、花灌木、绿禽定期修剪,草坪及时修剪。及时 做好树木病虫害预测、防治工作,做到树木无爆发性病虫害,保 持草坪、地被的完整,保证树未有较高的成活率。发现危树、枯 死树木应及时处理。
5.5围护结构与材料修
5.5.1检查内容包括门窗的气密性,屋面、外墙、外窗等内表面 是否结露。保证建筑外窗的气密性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列 窗气密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7107规定的4级要求,保证 屋面、外墙、外窗等内表面不结露,屋面、外墙的保温性能符合 设计要求。围护结构、门窗等处若有空鼓、渗漏的要及时修复。 5.5.4修补、翻新、改造时,在保证室内工作环境不受影响的前 提下,在办公、商场等公共建筑室内空间尽量多地采用可重复使 用的灵活隔墙,可减少室内空间重新布置时对建筑构件的破坏, 节约材料,同时为使用期间构配件的替换和将来建筑拆除后构配 件的再利用创造条件。
容。本条的设置旨在整体考量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对于节材与材 料资源利用的贡献,评价范围是永久性安装在工程中的建筑材料, 不包括电梯等设备。用量比例以质量计算。 修补、翻新、改造时,有的建筑材料可以在不改变材料的物 质形态情况下直接进行再利用,或经过简单组合、修复后可直接 再利用,如某些特定材质制成的门、窗等。有的建筑材料需要通 过改变物质形态才能实现循环利用,如钢筋、玻璃等,可以回炉
再生产。有的建筑材料则既可以直接再利用又可以回炉后再循环 利用,例如标准尺寸的钢结构型材等。以上各类材料均可纳入本 条范畴。 建筑中采用的可再循环建筑材料和可再利用建筑材料,可以 减少生产加工新材料带来的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具有良 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5.6.1能源管理就是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按照既考虑局部, 更看重总体的节能原则,使各类建筑设备在消耗能量最久、运行 效率最高的状态下达到充分有效地利用能源。 供暖、通风、空调、给排水、照明等设备的自动监控系统工 作正常。针对现在我国很到绿色建筑具有能源监测系统,但没有 对能源管理监测系统的实际数据进行专业的分析和挖掘,导致能 源管理监测系统没有起到真正的管理功能,没有真正找到建筑节 能潜力和空间。因此,本条文专门增加了数据挖掘和分析功能的 要求,以期提高我国绿色建筑运行管理分析水平和能力。 5.6.2公共建筑和采用集中冷热源的居住建筑DB41/T 1448-2017标准下载,能源消耗情况较 复杂,主要包括空调系统、照明系统、其他动力系统等。建筑内 各能耗环节如冷热源、输配系统、照明、办公设备和热水能耗等 都能实现独立分项计量,有助于分析建筑各项能耗水平和能耗结 构是否合理,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从而有效地实施建筑节 能。
统书号:155160·846 定价: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