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涵技术交底

框架涵技术交底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203.78K
标准类别:技术交底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框架涵技术交底

混凝土的浇注、振捣、养护

涵洞各部位所需混凝土标号

注:《根据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57号)》5.2.2条的规定,化学环境为H2的情况下,不宜使用素混凝土。本标段涵洞的基础、护墙墙身的设计为C35素混凝土结构,需注意先与设计院落实后再实施)。

SY/T 6318-2010 油气集输设备修理劳动定额.pdf总体施工顺序为:施工准备→旋喷桩施工→基坑施工→箱身施工→防护工程及附属工程等。

⑴涵洞开工前根据设计资料,结合现场实际地形、地质情况,对其位置、方向、长度、出入口高程以及与排灌系统的连接等,进行核对,与实际地形地貌有出入的,及时与设计、监理联系,必要时进行变更设计。

⑵在施工前组织施工人员熟悉施工流程,掌握施工操作技能。

由于本施工区段框架涵身箱底置于杂填土层上,下有软卧层,采用旋喷桩对基底进行加固处理。旋喷桩设计平均桩径d=0.5m,采用行列式布置,桩间距1m。桩底嵌入粉质黏土层不小于1m,加固后地基容许承载力不小于0.15Map。旋喷桩顶和基础之间设30cm厚碎石垫层,并夯填密实。

⑴根据图纸进行测量放样,确定出旋喷桩施工位置。

在定孔位时,一定严格按照设计放样定孔位,其误差不大于2cm,埋设控制桩。

采用高压旋喷机进行施工,经技术人员验测孔位正确、机台水平、机架稳固后方可开钻。

钻进过程中,遇到异常情况及时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对地层变化、颗粒大小、硬度等要详细记录,钻孔结束后,由技术人员进行质量检查,合格后方可移位进行下一个孔的钻进。

将喷射台车移至成孔处,先在地面进行浆、气试喷,检查各项工艺参数符合设计要求后将喷射管下至设计深度,经现场质检人员检查认可后方可进行高喷灌浆施工,喷射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如浆压过高、压力骤然下降、冒浆异常、喷嘴堵塞等,应查明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好后再进行施工。

采用P.O32.5普通硅酸盐水泥搅制同,水泥新鲜无结块,通过0.08mm方孔筛的筛余量≤5%,每批次进场水泥必须有生产厂家产品合格证,并根据有关规定进行抽查检验,制浆用水必须经检验合格,必须保证清洁无污染。

按设计配比进行浆液搅制,水灰比按照实验结果取值,可取0.8~1.5,在制浆过程中应随时测量浆液比重,每孔高喷灌浆结束后要统计该孔的材料用量。浆液用高速搅拌机搅制,拌制浆液必须连续均匀,搅拌时间不小于30s,一次搅拌使用时间控制在4h以内。

当喷射管下至设计深度,开始送入符合要求的浆、气,待注入浆液冒出孔口时,按设计的提升方式及速度自下而上提升,直至提升到设计的终喷高程。

喷射过程中,值班技术人员应随时检查各环节的运行情况,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下列措施:

a接、卸换管要快,防止塌孔和堵嘴;

b喷射因故障中断,应酌情处理:

c因机械故障,要尽力缩短中断时间,及早恢复灌浆;

d如中断时间超过1小时,要采取补救措施;

e恢复喷射时,喷射管要多下0.3m,保证凝结体的连续性。

喷射结束后,随即在喷射孔内进行静压充填灌浆,直到浆面不再下沉为止,保证高喷防渗墙固结后墙顶标高,回灌浆液一般采用邻孔高喷冒浆静压充填。

施工中钻孔、高喷灌浆的各道工序应详细、及时、准确记录,所有记录需按要求使用统一表格。

为保证施工质量,结合工程的实际地质情况,采用如下工艺参数进行施工:

⑴高压水泥浆,压力35~38MPa,流量Q=70-80L/min。

⑵压缩气,压力为0.6~0.8MPa,气量60-80m3/h。

⑶浆液比重,浆液采用P.O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搅制,浆液比重1.45~1.5。

⑷提升速度,旋喷提升速度为15~18 cm/min;摆喷提升速度9~12cm/min。

⑸旋、摆速度,旋转速度为12~15n/min;摆动速度为9~12r/min。

高压旋喷桩采用开挖、取芯检查桩身完整性,并结合工程测试、现场混凝土芯样特征、芯样单轴抗压强度试验结果综合判定加固效果。桩体承载力检测采用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和单桩载荷试验,在施工结束后28d进行。桩体完整性、均匀性、无侧限抗压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每根检测桩在成桩28天后取3个试样(在桩径方向1/4处、桩头至桩长2/3长范围内垂直钻芯)。

高压喷射注浆地基质量检验标准

查产品合格证书或抽样送检

查看流量表及水泥浆水灰比

钻芯取样、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开挖后桩顶下500mm处用钢尺量,D为桩径

开挖前,先精确放出基础轴线及开挖边线。涵洞基础采用挖掘机放坡开挖至基础底面上30cm处,再人工配合清底,修整边坡坡度,边坡坡度满足施工规范。

基底整平后铺设30cm厚碎石垫层,碾压密实。经过自检及监理检验合格后,其承载力和密实度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下步施工。

 本施工段地下水丰富,约在原地面以下2m左右,在基坑开挖时基坑顶四周设截水沟,基坑四角设集水坑,积水由潜水泵抽水至坑外;排水过程中不应中途停止抽水,抽水能力为渗水量的1.5~2倍。

3.3.3混凝土垫层施工

基坑开挖成型后对基坑平面尺寸、位置、高程、基底承载力等指标经自检及监理检验合格后,即可进行底板下部混凝土垫层的施工。模板使用组合钢模,钢模背部支撑使用方木、木楔、钢筋和管钢等材料支撑在基坑开挖侧面。

垫层为20cm厚C20混凝土,混凝土由拌和站集中拌和,混凝土罐车运输至现场,通过溜槽将混凝土送入模内,振动棒振捣密实。根据沉降缝构造要求,垫层混凝土分块进行浇筑。混凝土浇筑时连续进行,一次性浇筑完成,并确保混凝土振捣密实。

3.3.4钢筋制作及安装

钢筋在钢筋加工场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制作,钢筋接长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施工。钢筋按照结构要求,分层、分批进行绑扎,所有钢筋焊接接头均按规范错开,在框架中部两层钢筋间设置足够的撑筋,以保证钢筋骨架的整体刚度、保护层厚度,防止浇注混凝土时钢筋骨架错位和变形。进行边墙钢筋安装时,钢筋骨架固定采用钢管脚手架搭设支架,加固钢筋骨架,使其横平竖直。

钢筋绑扎时安装混凝土垫块以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当所有钢筋绑扎完毕后,要检查钢筋数量、位置是否正确,清理所有杂物。经自检及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进入下一工序。

钢筋的加工符合设计要求,主筋接长采用闪光对焊,并要纵向打磨。符合下列规定:

①受拉热轧光圆钢筋的末端应作180°弯钩,其弯曲直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钩端应留有不小于钢筋直径3倍的直线段。

②受拉热轧光圆和带肋钢筋的末端,当设计要求采用直角形弯钩时,直钩的弯曲直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钩端应留有不小于钢筋直径3倍的直线段。

③弯起钢筋应弯成平滑的曲线,其弯曲半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光圆钢筋)或12倍(带肋钢筋)。

④用光圆钢筋制成的箍筋,其末端应作不小于90°的弯钩,有抗震等特殊要求的结构应作135°或180°的弯钩;弯钩的弯曲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弯钩端直线段的长度,一般结构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有抗震等特殊要求的结构,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钢筋接头应设置在承受应力较小处,并应分散布置。配置在“同一截面”内受力钢筋接头的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提出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焊接接头在受弯构件的受拉区不得大于50%,轴心受拉构件不大于25%;

②绑扎接头在构件的受拉区,不得大于25%,在受压区不得大于50%;

③钢筋接头应避开钢筋弯曲处,距弯曲点的距离不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④在同一根钢筋上应少设接头。“同一截面”内,同一根钢筋上不得超过一个接头。

钢筋安装及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

钢筋总截面面积的偏差(指更换钢筋规格时)

双排钢筋,其排与排间距的局部偏差

同一排中受力钢筋间距的局部偏差

弯起点偏差(加工偏差±20mm包括在内)

(2)钢筋工程成品保护

①加工成型的钢筋应按规格品种堆放整齐。当用垫木垫起时,需安放足够的垫木,保证钢筋不被压弯变形。   

②成型钢筋的运输保护。成型钢筋在装车及卸车的过程应按注意保护,分类捆扎装车;当采用人工卸车时不能乱抛钢筋,造成变形。

③成型钢筋需堆放较长时间时,须注意防雨,防止钢筋锈蚀。

(1)模板的类型及施工方法

涵身采用大块钢模板,模板设置拉筋并安装牢固,模型安装完毕经监理检查合后立即浇筑混凝土。

①模板支架具有足够的强度、钢度和稳定性,能承受所浇混凝土的重力及侧压力以及施工中可能产生的各种荷载。并保证混凝土结构各部尺寸和相互位置正确。

②模板表面平整、光滑,满涂隔离剂,接缝严密。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2m靠尺和塞尺不少于3处

①本框架涵混凝土分为三次浇筑完成,第一次浇筑底板及边墙倒角处以上30cm位置处,第二次浇筑剩余边墙和顶板混凝土,第三次浇筑出入口翼墙及帽石混凝土。

②本框架箱身混凝土要满足《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以及《铁路桥涵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等铁路建设标准局部修订条文的通知铁(2007)140号及建技函【2007】61号文的规定。

③混凝土采用泵送入模,当倾落高度超过2m时,应设置串筒防止混凝土离析。底板部分浇筑完成后,第二次浇筑前要将工作缝采用人工凿毛,用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残留在混凝土表面的积水清除干净。在浇筑混凝土前,水平施工缝先铺一层10~15㎜厚的同混凝土等级的水泥砂浆。侧墙混凝土的浇筑时,分层对称地进行,每层高为0.30m。

④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不能发生离析、漏浆、严重泌水和坍落度损失过多等现象。

⑤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应连续分段逐层浇筑,顶板混凝土浇筑后终凝前进行“提浆、压实、抹光”工艺,清除混凝土凝固初期产生的收缩裂纹。

⑥浇筑混凝土须连续进行,因故间隙时间宜缩短,当气温在30℃左右时,不超过1.5小时。间隙时间超过时,要按浇筑中断处理,同时留置施工缝,并作出记录。施工缝的平面与结构垂直,施工缝须预埋连接钢筋。

①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垂直振捣,设专人捣固保证混凝土的匀质性和密实度,提高混凝土本身的抗裂能力。

②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振捣器要快速插入混凝土,拔出时速度要慢,上下抽动,上下移动变换幅度为5cm~10cm,以利于排出混凝土中空气,振捣密实。每插点应掌握好振捣时间,过短过长都不利,每点振捣时间一般为20s~30s,使用高频振动器时,也不应少于10s。以混凝土表面基本液化泛出灰浆,不再下沉、不再出现气泡为度,防止过振、漏振。

③振捣器要垂直地插入混凝土内,并要插至前一层混凝土,以保证新浇混凝土与先浇混凝土结合良好,插进深度一般为50~100mm。

④捣固时避免漏振,每次移动位置的距离应不大于振动器作用半径(R)的1.5倍。振动棒的作用半径(通常为振动棒半径的8倍~10倍)一般为300mm~400mm。

⑤不能在模板内利用振捣器使混凝土长距离流动或运送混凝土,以致引起离析。混凝土捣实后1.5h到24h之内,不得受到振动。

⑥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应避免碰撞模板、钢筋及其它预埋部件。应加强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和接缝的密合情况,防止在振捣混凝土过程中产生漏浆,设专人护模,保证模板不变形不串动,一旦发生问题,立即处理。

⑦混凝土振捣完成后,应及时修整、抹平混凝土裸露面,待定浆后再抹第二遍并压光或拉毛,尤其要注意施工抹面工序的质量保证。

混凝土拆模时须符合以下规定:

①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且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能拆模。

②底模(承重模)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方能拆模。

③拆模时按立模顺序逆向进行,不得损伤混凝土,并减少模板破损。当模板与混凝土脱离后,方可拆卸、吊运模板。

④拆除承重模板及支(拱)架时的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混凝土强度符合下表的规定。

拆除承重模板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达到混凝土设计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3.3.8混凝土养护及试件取样

①顶板及结构外墙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侧墙内侧采用喷水养护,底板采用蓄水或用草袋覆盖养护。

②混凝土浇筑后根据气候条件,最迟不超过6小时即覆盖和洒水,直至规定的养护时间,养护时不得使混凝土受到污染和损伤。

③混凝土的洒水养护时间须符合规定。当日平均温度等于和大于20℃时,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洒水次数以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为度。养护用水与拌合用水相同。

④当新混凝土的强度未达到1.2Mpa前,不得在其表面行人、堆放机具、架设支撑、模板等设施。

每一现浇结构部位必须进行现场取样制作试件,现场留置试件一组同条件养护TAF-WG9-AS0038-V1.0.0:2019 网络关键设备安全技术要求 交换机设备.pdf,标养试件留置组数按设计要求、相关标准规定和实际需要确定。试件的制作严格按照试验操作规程施作。

3.3.9防水层及沉降缝

钢筋混凝土框架桥箱身顶面的防水采用防水卷材,箱身侧面采用防水涂料,

防水卷材采用氯化聚乙稀防水卷材(或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黏结剂;防水涂料采用聚氨脂防水涂料。防水层不得冒雨施工;夏季应避开高温时间;四级以上的强风天气不得施工。

防水层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⑴防水卷材的施工符合下列要求:

a为保证质量,混凝土面和防水材料c-cc.cn高速公路路面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铺装面基层必须平整、干净、湿润、无凹凸、无不平浮灰、油污、蜂窝及麻面。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