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

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150.02K
标准类别:技术交底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

3.2.4.3柱、墙混凝土浇捣

①柱、墙混凝土浇筑前底部应先浇50~100mm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减石子水泥砂浆。

②墙柱浇筑时,混凝土下料点应分散布置,用铁锹或混凝土输送泵管均匀入模,每层混凝土的浇筑厚度控制在400左右(按混凝土分层尺杆控制),分层下料、分层振捣,振捣上层混凝土时,振捣棒必须插入下层混凝土50~10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墙体混凝土应连续浇筑,若需间隔,其时间不超过初凝时间。每片墙、每根柱子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毕,在与梁板整体浇筑时,应在墙柱浇筑完毕后停歇1~1.5h,使其获得初步沉实后,再继续浇筑梁板混凝土。

③振动棒各插点间距应均匀,插点间距不应超过振动棒有效作用半径的1.25倍,且小于500。振捣时,要做到“快插慢拔”。快插是为了防止将表层混凝土先振实,与下层混凝土发生分层、离析现象。慢拔是为了使混凝土能来得及填满振动棒抽出时所形成的孔洞。每插点的延续时间以表面不出现气泡、泛出水泥浆和外观均匀为止。由于振动棒下部振幅要比上部大,故在振捣时应将振动棒上下来回抽动水利堤防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使混凝土振实均匀;

④柱、墙连为一体的混凝土浇筑时,如柱、墙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时,可以同时浇筑;若柱、墙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封模前在柱、墙交界处采用快易收口网隔开,浇捣混凝土时,先浇高强度柱混凝土、后浇低强度剪力墙混凝土;

⑤墙体上的门窗洞口浇筑混凝土时,宜从两侧墙同时投料浇筑和振捣,当混凝土浇至窗下墙或门下坎时,若洞口较宽,混凝土浇不到位,应从洞口底模板上开的门子洞投料振捣,直至门窗洞底,然后封闭门子洞,两侧墙混凝土继续往上浇筑;

⑥柱、墙混凝土浇筑完后,应将施工缝以上钢筋的水泥砂浆清理干净,并将落在施工缝表面的松浮砂浆采用振动棒再振实一遍。

3.2.4.4梁、板混凝土浇捣

①当墙、柱与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时,应先浇筑节点核心区高强度等级混凝土,直至高强度等级混凝土浇筑至节点核心区以外设计规定的范围。节点混凝土初凝前,浇筑低强度等级混凝土。梁与墙、柱节点钢筋较密时,应加强二次振捣,以表面呈现浮浆、不再陷落时为止;

②梁、板混凝土应同时浇筑,浇筑方法应由一端开始采用“赶浆法”,即先浇筑梁,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梯形不断延伸,板底以上梁板混凝土浇筑应齐头并进的向前推进,将浇筑线控制到最低限度,杜绝混凝土出现冷缝;

③浇筑板混凝土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捣器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厚板可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振捣完毕后用长刮尺刮平,并带线检查板面标高和平整度,用木抹子抹平。柱、墙施工缝应高出板面10~20mm,直至钢筋外侧。若施工缝表面浮浆太厚,则用石子植入,再用扫帚扫毛(如施工缝采取凿毛法,则无需扫毛);

④梁板混凝土浇筑完毕,终凝前后若发现表面有裂缝出现,应及时采用木抹子搓压的方法处理。

3.2.4.5楼梯混凝土浇捣

楼梯段混凝土浇筑前,施工逢必须清理干净,投料前先刷同品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浆,然后自下而上浇筑混凝土,采用人工和机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振捣,不断连续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木抹子(或塑料抹子)将踏步上表面压实抹平。

3.2.5施工缝的设置

混凝土施工缝的位置应按设计要求、规范和标准规定确定,确定施工缝的原则为:

3.2.5.1多栋号相连的工程结构不得随意留置垂直施工缝,应以设计图纸预设的变形缝、后浇带分开,组织各栋号之间的流水作业;

3.2.5.2地下室外墙(含附墙柱)、水池壁一般在底板、楼板面以上500处设置水平施工缝,内墙柱施工缝设在板面;

3.2.5.3除地下室外墙及水池壁外,凡竖向结构和水平结构分开浇筑的主体结构的混凝土水平施工缝均设置在梁底以下50mm处,若竖向和水平结构混凝土同时浇筑,则水平施工缝设在楼板面;

3.2.5.4独立柱基础水平施工缝宜设在基础顶面或基础梁顶面;

3.2.5.5无梁板施工缝应设在柱帽下50mm处;

3.2.5.6和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留置在板底面以下30mm处;

3.2.5.7楼梯的施工缝应留置在楼梯段中间1/3部位,且垂直于水平面。

3.2.6施工缝的处理

3.2.6.1施工缝的处理有两种方法:植子法、打毛法。打毛法适用于平面、立面和斜面施工缝;植子法仅适用于平面施工缝。采用何种方法应得到业主和监理的认可。

3.2.6.2植子法:梁板面混凝土浇筑到位后,用粒径30~40mm的石子植在施工缝部位,做到疏密均匀、大头朝下、小头朝上、2/3在下、1/3在上,并在初凝后用扫把扫清施工缝表面的水泥薄膜。

3.2.6.3打毛法:在终凝后的施工缝混凝土表面,采用钢錾子全面打毛,对水泥薄膜、松动石子以及蜂窝等混凝土缺陷必须打凿到位,并冲洗干净,经验收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值得注意的是打毛过程中不能碰损构件棱角,其次是不能为了效率而猛打、超凿,甚至破坏了结构。

3.2.7混凝土的养护

3.2.7.1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保湿养护。

3.2.7.2混凝土养护用水通常采用自来水。若采用地下水,应经过取样化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2.7.3楼板面及竖向墙柱可以直接浇水养护,每日浇水次数应以混凝土表面处于湿润状态为准。

3.2.7.4地下室:底板通常蓄水养护,挡土墙采用淋水系统或挂麻袋浇水养护。

3.2.7.5独立柱采用麻袋包裹养护,转换层周边框支梁的外侧均挂麻袋养护,并确保麻袋潮湿;也可采用不透水、气的塑料薄膜把混凝土表面全部严密地覆盖起来,保证混凝土在不失水的情况下得到充足的养护,且应该保持薄膜布内有凝结水。

3.2.7.6当混凝土的表面不便浇水或使用塑料薄膜布养护时,可采用涂刷薄膜养生液,以防止混凝土内部水分蒸发的方法进行养护。

3.2.7.7混凝土养护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掺用粉煤灰、缓凝剂和泵送剂的通常混凝土构件,不得少于14d;地下室外墙、水池、特种混凝土(高强混凝土)构件和框支转换层混凝土结构养护21d;后浇带混凝土养护28d;当采用其他品种水泥时,混凝土的养护应根据所采用水泥的技术性能确定。

3.2.8.1混凝土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②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③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④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⑤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3.2.8.3同条件养护试块必须同条件放置,标准养护试块必须在标养室养护。

3.2.8.3结构拆模后,应由监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对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进行检查,详见表5,并应及时按施工技术方案对缺陷进行处理。

3.2.8.4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缺陷,应由监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各方根据其对结构性能和功能影响的严重程度,按表6确定。

3.2.8.5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其抗渗试件取样及留置组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留置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②防水混凝土连续浇筑每500m3留置一组抗渗试件,且每项工程不得少于两组,采取预拌混凝土的抗渗试件,留置的组数视结构的规模和要求而定。

4.1.1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见表4。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及构件强度试验报告。

4.1.2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除混凝土强度等级符合设计要求外,其抗渗等级也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试件抗渗试验报告。

4.1.3混凝土的运输、浇筑及间隙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当底层混凝土初凝后浇筑上一层混凝土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中对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处理。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

4.1.4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见表6。

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技术处理方案。

4.1.5现浇结构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

对超过尺寸允许偏差且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部位,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检验方法:测量,检查技术处理方案。

4.1.6设计不允许裂缝的结构,严禁出现裂缝,设计允许裂缝的结构,其裂缝宽度应控制在设计允许范围内。

检验方法:观察,测量检查。

4.2.1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宜有一般缺陷,见表6,对已经出现的一般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按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并重新检查验收。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技术处理方案。

4.2.2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施工缝的处理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

4.2.3后浇带的留置位置应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应按施工技术方案进行。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

4.2.4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详见表4。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

4.2.5现浇混凝土结构拆模后的尺寸偏差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4混凝土施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建混施质—13记录编号: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混凝土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同一配合比试件取样不少于一次的规定

每拌制100盘,不超过100m3

连续浇注量超过1000m3,每200m3

每次取样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组数应根据实际确定

抗渗试件取样,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取样不少于一次,留置组数按实际需要确定

混凝土的运输、浇注、及间隙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同一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注,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前完成上层浇注

施工缝的确定及处理符合施工技术方案

后浇带留置及浇筑符合施工技术方案

浇注完毕后12小时加以覆盖并保湿

一般混凝土浇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

掺有缓凝剂或抗渗混凝土浇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

强度未达1.2N前,不得在其上安装模板、支架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年月日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年月日

表5现浇结构外观及尺寸偏差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建混施质—14记录编号: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混凝土外观不应有严重缺陷或已按认可的技术处理方案处理完毕,并经验收合格

混凝土外观不应有一般缺陷或已按技术处理方案处理完毕,并验收合格

≤H/1000,且≤30

井筒长、宽对定位中心线+25,0

井筒全高(H)垂直度:≤H/1000,且≤30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年月日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年月日

表6现浇结构外观质量缺陷

构件内钢筋未被混凝土包裹而外露

混凝土表面缺少水泥砂浆而形成石子外露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蜂窝

混凝土中孔穴深度和长度均超过保护层厚度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孔洞

混凝土中夹有杂物且深度超过保护层厚度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夹渣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疏松

缝隙从混凝土表面延伸至混凝土内部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影响结构性能或使用功能的裂缝

其他部位有少量不影响结构性能或使用功能的裂缝

构件连接处混凝土缺陷及连接钢筋、连接件松动

连接部位有影响结构传力性能的缺陷

其他部位有基本不影响结构传力性能的缺陷

缺棱掉角、棱角不直、翘曲不平、飞边凸肋等

清水混凝土构件有影响使用功能或装饰效果的外形缺陷

其他混凝土构件有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外形缺陷

构件表面麻面、掉皮、起砂、沾污等

北京某11层大楼(精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具有重要装饰效果的清水混凝土构件有外表缺陷

其他混凝土构件有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外表缺陷

4.3混凝土结构实体检验

4.3.1对涉及混凝土结构安全的重要部位应进行结构实体检验。结构实体检验应在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见证下,由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实施。承担结构实体检验的试验室应具有相应的资质。

4.3.2对混凝土强度的检验,应以在混凝土浇筑地点制备并与结构实体同条件养护的试件强度为依据。对混凝土强度的检验,也可根据合同的约定,采用非破损或局部破损的检测方法,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

4.3.3混凝土强度检验用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养护和强度代表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4.3.3.1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方式和取样数量NB/T 25105-2020 核电厂汽轮机保护系统调试导则.pdf,应符合下列要求: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