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40+72+40m路连续梁施工方案施工取土符合地方有关规定,保护生态环境和不破坏矿产资源;取弃土时严格落实水土保持措施,防止遍地开花式的无序作业,进行有序开挖取土,减少对生态的破坏。结合工程进展,及时进行绿化,美化环境。
取土区尽量选在高地、荒地上,少占或不占耕地,当从耕地取土时,将表面种植土铲除,集中成堆保存,并在工程交工前做好还地工作。对于深而宽的取土坑,可根据当地需要,工后修整为蓄水池或鱼塘。
妥善处理弃方,山坡弃土尽量避免破坏或掩埋场坪旁边的林木、农田及其它工程设施。弃土避免堵塞河道、改变水流方向和抬高水位而淹没或冲毁农田、房屋。
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施工,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做好有关边界线、标示牌的设置,限制人员、机械的活动范围,严禁有关人员偷猎野生动物和采摘、践踏及随意铲除植物等。
机械设备选型配套时优先考虑低噪声设备SL 673-2014标准下载,尽可能采取液压设备和摩擦设备代替振动式设备,并采取消声、隔音、安装防震底座等措施。
加强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保证机械设备的完好率,确保施工噪声达到环境保护标准。合理布置生产和生活区域。进入施工现场的机械车辆少鸣笛、不急刹、不带故障运行,减少噪声。
作业场地及运输车辆及时清扫、冲洗,保证场地及车辆的清洁。
合理分布动力机械的工作场所,尽量避免同一地点运行较多的动力机械设备。
对空压机、发电机等噪音超标的机械设备,采取装消音器来降低噪音。
距居民较近地段,合理安排噪音较大的机械作业时间,严格控制噪音。
因生产工艺上要求连续作业或者特殊需要,确需在22时至次日6时期间进行施工的,在施工前报业主单位和工程所在地建设委员会,经批准后再进行夜间施工。
施工废水、生活污水按有关要求进行处理,不直接排入农田、河流和渠道。清洗骨料的水和其它施工废水采取过滤、沉淀处理后再排放,以免污染周围环境。施工机械的废油、废水采取隔油池处理,不超标排放;搅拌站以及其它施工区域产生的施工污水经净化处理后排放。生活污水采取二级生化或化粪池等措施进行净化处理,经检查符合标准后再排放。
施工中对地下水、泉点、水井进行定时观测,以免施工造成水位下降,防止因地下水、地表水流失破坏生态平衡。
靠近生活水源的施工,用壕沟或堤坝同生活水源隔开,避免污染生活水源。
严重漏油机械存放点、维修点、车辆停放点以及油品存放点做好隔离沟,将其产生的废油、废水或漏油等通过隔离沟集中到隔油池,经处理后进行排放;
注意保护自然水流形态,做到不淤、不堵、不留施工隐患,不阻塞河道;
学习并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防止水污染。
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可运至环保部门指定的地点,此外,工地设置水冲式厕所并派专人清理打扫,定期对周围喷药、消毒,防止蚊蝇滋生、传播病毒。
施工中产生的废弃物运出现场并进行掩埋处理。对于施工中废弃的零碎配件、边角料、水泥袋、包装箱等及时收集清理,搞好环境卫生,保护自然环境与景观。
合理安排工序,及时清运开挖的土方。对已完坡面工程,及时植草绿化,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少土水土流失,做好高坡砌石,防止边坡溜坍。
在河床内施工、采取砂砾材料,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的有关规定,同时防止对河流状态造成改变,防止弃土、弃碴淤积河床、污染河流水质。
对施工临时用地,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土地整治,结合城市化建设进程,考虑表土回填以利复耕或进行绿化恢复。
尽量缩短施工周期,减少疏松地面的裸露时间,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避开雨季和汛期。
弃土、弃渣的堆放,要先建设拦挡墙(坝)及排水设施,后堆放弃渣,堆放结束后开始布置植物措施。
当工程跨越村庄和水源地时先将排水措施和拦挡措施布设好,施工结束后及时恢复原排水设施,并尽量安排在枯水期施工。
在工程水土保持区域范围内进行必要的绿化。因地制宜,在生产、生活区、边坡、便道等水土保持区域种植适合当地生长的树种和草皮,以更好地控制水土流失。
桥梁施工,特别是钻孔过程中会有大量的泥浆,为防止污染水源,破坏环境,钻孔过程中的泥浆先进入沉淀池沉淀后排放,严禁乱流乱淌。余土等废弃物,严禁直接倾入河中或遗弃于河床,工程完工时进行清理,集中置于弃土场。
14季节性施工保证措施
14.1雨季施工保证措施
⑵成立防洪抢险突击队,平时施工作业,雨时防汛抢险。每个施工现场均要备足防汛器材、物资,包括雨衣,雨鞋,铁锹,草袋,水泵等,做到人员设备齐整、措施有力、落实到位,防洪抢险专用物资任何人不得随意调用。
⑶与当地气象水文部门取得联系,及时获得气象预报,掌握汛情,以便合理地安排和指导施工。同时制定现场雨季值班表,建立雨季值班制度,设专人每天收听气象预报,做好记录,有暴雨或大暴雨天气情况,及时通知,值班人员提前作好应急准备。
⑷在雨季施工时,施工现场应及时排除积水,加强对支架、脚手架和土方工程的检查,防止倾倒和坍塌。对处于洪水可能淹没地带的机械设备、材料等应做好防范措施,施工人员要做好安全撤离的准备。长时间在雨季中作业的工程,应根据条件搭设防雨棚。施工中遇有暴风雨应暂停施工。
⑸雨季进行混凝土及圬工作业严格执行施工规范,拌合站及砂石料仓均设遮雨棚,墩台混凝土施工设避水棚,随时掌握天气预报,尽量避开雨天浇筑混凝土。
⑹现场中、小型设备必须按规定加防雨罩或搭防雨棚,机电设备要安装好接地安全装置,机动电闸箱的漏电保护装置安全可靠;施工电缆、电线尽量埋入地下,外露的电杆、电线采取可靠的固定措施;雨季前对现场设备作绝缘检测。挂篮应避免接通电线等,防止雷击。支架及桥面应做好避雷装置,设置单独的避雷接地极引入地面。
⑺对停用的机械设备以及钢材、水泥等材料采取遮雨、防潮措施,水泥、预应力钢筋、波纹管仓库要垫离地面20cm以上,防止雨水浸泡。
⑻加强对临时施工便道维护与整修,确保其路面平整、无坑洼、无积水。
⑼雨季时派专人在危险地段值班,重点加强对深基坑边坡观测,及邻近公路施工的安全巡视,并派专人对施工区排水系统进行检查和清理,确保排水系统排水通畅。
⑽加强天气预报,提前了解天气变化情况,作好施工现场、钢筋加工厂等施工排水措施。尽量避开雨天浇筑混凝土,混凝土施工中如遇大雨天,须通仓搭设防雨棚方可继续施工。
14.2冬季施工保证措施
根据本地区历年气象统计资料,冬季一般为12月、1月、2月三个月。根据工期总体安排,本标段工程施工需跨越一个冬季,根据总体计划及工程特点,墩台身、现浇梁需进行冬季施工。
(2)高度重视冬季施工的组织管理。根据年度计划和施工组织设计,确定冬期施工的工程项目。针对各单项工程特点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进行施工工艺设计,对有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或培训。切实落实各项冬季施工方案和措施,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3)为预防气温突然下降,避免工程遭受冻害,在冬期施工前后的时间,随时注意天气变化,并及时采取防冻措施。有关冬期施工的工程,预先作好各项准备工作,对各项设施和用料要提前采取防雪、防冻等措施,安全措施符合有关规定要求。加强防水、防冻、防煤气中毒和水管冻裂等安全防护措施及气温观察工作,并派专人经常检查及时处理完善。
(4)加强混凝土原材料的控制,对骨料进行蓬布覆盖,避免受冻并保温,拌和棚温度不低于15℃,搅拌用水采用锅炉加热设预热水箱,使拌和水水温达60℃左右。
(5)安排在冬季施工的混凝土添加防冻剂,掺量为水泥用量的1~2%,溶成30~35%的溶液同拌和水一起加入搅拌机内,拌和时间不少于3min,确保混凝土出仓温度大于15℃,混凝土入仓温度大于5℃。
(6)尽可能缩短混凝土的运输时间,且在运输机具上采取保温措施。
(7)浇筑完毕的混凝土面要及时用塑料薄膜遮罩表面后,再用麻袋覆盖,进行蓄热养护。
14.3高温气候施工保证措施
在炎热气候混凝土施工时,浇筑前的混凝土温度不应超过30℃,应采取以下措施以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
(1)集料及其他组成成分的遮荫或围盖和冷却;
(2)在生产及浇筑时对配料、运送、及其他设备的遮荫或冷却;
(3)喷水以冷却集料;
(4)用致冷法或埋水箱法或在部分拌和水中加碎冰以冷却拌和水,但在拌和完后,冰应全部融化;
(5)与混凝土接触的模板、钢筋及其它表面,在浇混凝土前应冷却至30℃以下,其方法有盖以湿麻布或棉絮、喷雾状水、用保护罩履盖或其它认可的方法。
(6)指派专人负责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采用浇水蓄水养护,使混凝土表面经常处于湿润状态,防止发生龟裂现象。
(7)根据施工季节气温高的特点,在现场开展防暑降温保健、中暑急救等卫生知识的宣传工作;
(8)高温季节调整作息时间,应减少连续加班加点,保证工人们的身心健康;
(9)高温季节现场医务应加强对工人身体状况的检查工作,搞好医疗保健。
(10)采用多种形式,对施工人员进行防暑降温知识的宣传教育,使施工人员知道中暑症状,学会对中暑病人采取应急措施;
(11)合理调整作息时间,避开中午高温时间工作,严格控制工人加班加点,高处作业工人的工作时间适当缩短,保证工人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
(12)对高温、高处作业的工人,经常进行健康检查,发现作业禁忌者,及时调整高温和高处作业岗位;
(13)经常组织医护人员深入施工现场进行巡回医疗和预防工作。
(14)日最高气温达到39℃以上时,当日应停止作业
T构现浇梁支架法施工计算书
本桥主梁及主墩设计混凝土数量为1567.8m3,锯齿块、封锚混凝土61.1m3,钢筋及预应力钢绞线共计433.8t。梁体共分7部分,长度分别为28.6m、24m、23m、2m、23m、24m、28.6m,连续梁底板宽4m、厚80cm~46cm,顶板宽7m、厚40~70cm,腹板厚度80~50cm,梁体高度由中部向两端从5.5m逐渐变化至3.33m。施工采用落地支架法施工,因此在验算时仅选取中部最大截面即最不利荷载,即0号段主墩之外部分4.2m梁段。
直线段底模为木模拼接而成,底模直接设置在支架上,支架上部纵、横梁采用[10槽钢。其工艺流程为:搭设落地支架→搭设模板支立平台→安装支座→支立模板→绑扎钢筋及安装预力管道→搭设混凝土灌注平台→灌注混凝土→养生→拆除内、外侧模板及端模。
T构0号段梁体重量较大,施工采用碗扣式支架作为现浇连续梁的支撑体系。底模下脚手管立杆的纵向、横向间距均为0.6m,横杆步距为0.6m,在腹板位置加密为0.3m,考虑到支架的整体稳定性,在纵向、横向每3m设通长剪刀撑1道,并于连续梁腹板外侧设斜撑。具体布置如下图所示:
注:本图未示意水平剪刀撑。
作用在脚手架上的混凝土重量按A0段墩身范围以外的混凝土重量进行计算。为便于建模计算,根据模板下方钢管立柱的纵横向间距将梁段分块按照方量进行计算,划分情况如下。
纵桥向按照0.6m步距划分,如下图所示:
横桥向按腹板下0.3m,其余位置0.6m间距划分,如下图所示:
则将1/4零号梁段的重量转化为8×8=64个节点力荷载。
0号块中普通钢筋和预应力钢筋的布置比较密集,此处把混凝土的容重按27KN/m3来综合考虑混凝土和钢筋的重量。
梁段的重量表(横桥向分8块,纵桥向分8块,单位KN)
模板荷载按2KN/m2计算,将模板荷载转化为64个节点荷载。
建立midas模型后自动计算托架结构的重量。
综合(1)~(4)项,总的静载重量为:(1)+(2)+(3)+(4)
荷载首先作用在板底模板上,按照“底模→底模方木/钢管→横向水平钢管→可调托座→立杆→基础”的传力顺序,分别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验算。
碗扣式脚手架验算主要包括,底板(竹胶合板)强度和挠度验算,整体支架的变形和强度验算,整体支架的稳定性验算,单根杆件的稳定性验算,顶托上端方木的强度验算,立杆地基承载力验算。
强度验算采用荷载组合(1):1.35恒载+1.4活载;
刚度验算采用荷载组合(2):恒载+活载
3.1底板(竹胶合板)验算
连续梁采用支架现浇施工,考虑到底板是平面并且竹胶合模板重量轻,便于高空施工,所以连续梁底板采用竹胶合模板,横向中心对称布置。由于连续梁纵向为变截面和横向的不均匀分布,对最不利截面进行验算,即纵向取T构主墩外边缘处,横向取腹板位置处的主梁进行验算。
根据《路桥施工计算手册》和《建筑技术》查得,并综合考虑浸水时间,竹胶合模板的力学指标取下值:
竹胶合模板选用厚度,1米宽竹胶合模板的截面几何特性计算结果如下:
中间部分竹胶合模板按照底部纵梁3×0.2米跨度的连续梁进行计算,计算模式如下:
根据《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和《路桥施工计算手册》
q=1.35×(39.6+2)+1.4×(2.5+4+2)=68.06KN/m
转化为竹胶合板1米宽范围横向的线荷载,按照底板竹胶合模板平均承载:
根据《路桥施工计算手册》查得:
q=39.6+2+2.5+4+2=50.1KN/m
转化为竹胶合板1米宽范围横向的线荷载,按照底板竹胶合模板的平均承载:
根据《路桥施工计算手册》查得:
3.2底模方木强度验算
常见木材的容许应力和弹性模量(MPa)
顺纹容许弯应力[σw]
顺纹容许受压承载力[σs]
容许弯曲剪应力[τw]
(ⅰ)方木抗弯强度验算
方木截面抵抗矩W=bh2/6=200×1002/6=33.333×104mm3;
由模型计算分析得M=1.21MPa,
σ=1.21×106/(33.333×104)=3.63MPa;
底模方木的受弯强度计算值σ=3.63MPa小于抗弯强度设计值fm=12MPa,满足要求。
(ⅱ)方木抗剪强度计算
荷载对方木产生的剪力为Q=5.31KN
按照下面的公式对底模方木进行抗剪强度验算:
所以,底模方木的抗剪强度τ=0.398MPa小于抗剪强度设计值
fv=1.9MPa,满足要求。
利用midas软件建立结构整体模型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知,整体支架的最大变形为3.62mm。
(2)支架整体强度验算
支架整体最大应力max=118.15MPa<[]=140MPa,满足规范要求。
(3)支架整体稳定性验算
用midas做结构整体屈曲稳定分析得,一阶模态特征值5.182,满足《铁路桥涵基本设计规范》的稳定安全系数大于4的要求。
3.4单根杆件的稳定性验算
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对支架杆件进行稳定性验算。
钢管截面特性如下表所示:
截面惯性矩I(cm4)
支架最大杆间距为600mm,取,则长细比为
通过模型计算可知立杆最大轴力为20.8KN
N/φA+=20.8×103/(0.893×4.634)=50.3MPa≤f=205MPa
故杆件的稳定性满足要求。
3.5立杆的地基承载力计算
立杆基础地面的平均压力应满足下式的要求:
fg=fgk×kc=300×0.4=120KPa;
其中,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gk=300KPa;
脚手架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Kc=0.4;
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p=1.05N/A=1.05×20.8/0.2=109.2KPa;
其中,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轴向力设计值:N=20.8KN;
基础底面面积:A=0.3m2
DB34/T 1720-2012 高处作业吊篮检验规程p=109.2KPa≤fg=120KPa。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
单根立杆最大反力为2.08t
附件二:连续梁模板设计图
附件三:支架预压加载流程图
GB/T 5686.4-2022 锰铁、锰硅合金、氮化锰铁和金属锰 磷含量的测定 钼蓝分光光度法和铋磷钼蓝分光光度法.pdf附件四:连续梁上桥爬梯布置图
附件五:支架基础结构及检测布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