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桩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评审后)2015.10.19.doc

人工挖孔桩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评审后)2015.10.19.doc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
资源大小:5.1 M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人工挖孔桩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评审后)2015.10.19.doc

⑹、操作手持电动工具的人员,作业前必须认真检查设备的绝缘情况,穿戴好工作服和绝缘手套和绝缘鞋。湿手不得接触开关。电源线不得有破皮漏电。

⑺、工地电工必须持证上岗,其技术等级应与其承担的工作相适应。值班电工每天应对所有电器设备及线路检查一次,发现老化、破旧、缺损的元器件应及时更换。尤其强调对漏电保护装置的检测,一旦发现失灵,及时维修或更换。非电工不许触动、装拆、修理电器设备。

⑻、电工检查电气设备和线路前,必须先断电源,保证安全,非电工严禁操作。

路堑侧沟技术交底7、防高处坠落安全技术措施

⑴、在施工区域留出必要的安全通道。布设红色警示灯,悬挂相应的安全警示牌、温馨提示、操作规程于施工区域和安全通道口醒目位置。

⑵、临边和坑洞搭设1.2m高分色防护栏杆,并满挂安全网,局部通道口布设红色警示灯。在孔口安全护栏上留1m左右宽的作业口,在作业口旁,地面作业人员须系好安全带。暂不施工的孔口用木板封闭。

⑶、作业井口除提升设备底座外,其空隙均用彩条布上面压竹夹板密封井口。

⑷、每孔设置安全绳及安全硬爬梯,人员上下系安全绳,硬爬梯采用Φ14元钢焊接制作。在浇筑孔口平台时预埋锚环,以固定硬爬梯;严禁采用运泥土吊桶运人和麻绳和尼龙绳吊挂或脚踏井壁凸缘上下,以防造成高处坠落事故。

⑸、施工作业前,应由专职安全员认真检查工作台板、提升架、卷扬机、电动葫芦的自锁装置、制动装置、桶(篮)是否固定牢固并完好。如发现钢丝绳索断股、断丝超过规定要求应及时更换。

⑹、挖孔过程中土石方不能装的过满。升降桶时应先挂好钩,使之居孔中心匀速升降。提升大石块应绑好石块并要求孔内人员回到地面,然后再提升,以防超重,绳索拉断。

⑺、在桩口设置高出30cm的凸缘,挡住地面上的石块、泥沙、工具、器具、短钢筋等物不致掉入孔中伤人。及时清理作业现场,对挖出的泥沙、石块随时清运远离场,保证孔口周边整洁,不堆放杂物,去除杂物掉入孔内的机会。

⑻、孔深超过4m时,在距井底2m处设置一道半圆形防护网,并固定牢靠。在调运物料时,井下人员紧贴护壁站在防护网下,以防落物伤人。该网的设置位置应随进尺深度逐节下移固定,始终保持在距井底2m的高度范围内。

⑼、半圆周形的防护罩必须坚固可靠,可利用角钢或粗钢筋焊成框架,再铺焊一层密眼钢筋网,使其能承受一定的冲击力,从而阻挡坠物伤人。

⑽、桩孔内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方可作业,孔下需要工具应用提升设备递送,严禁向桩孔内抛掷。

⑾、高空交叉作业在下面挖孔时,孔上应采取封闭或遮挡,以防高空坠物,伤及挖孔人员。

8、防中毒窒息安全技术措施

⑴、保持通讯畅通(同时配置对讲机、手机、电铃等),送风时作业面风量不小于25l/s,并保持在人下井前要通风15分钟以上,然后再作活体实验,(采用活鸽子或者白鼠)。同时作业人员必须戴防毒面具、安全带、安全帽等防护用具。孔口设专人监护,监护人要坚守岗位,不可擅自离开。

⑵、开挖超过深度5m时,采用地面向孔内送风方式,通过压力风管将新风直接送至作业点,以保持作业面通风良好。每班作业前先送风15分钟以上,然后再作活体实验,确保安全后方可进入桩内施工作业。

⑶、孔深超过5m时,应连续送风,每班作业前先送风30分钟以上,然后再作活体实验,确保安全后方可进入桩内施工作业。

⑷、特别是有臭水、污泥、异味的井孔,下井作业前必须对井内送风1小时以上,然后再作活体实验,确保安全后方可进入桩内施工作业。

⑸、在孔内作业,如作业人员感到头痛、脑胀、呼吸困难,应及时停止施工,立即返回地面,及时检测孔内气体,确认安全后方可换人下孔作业。

⑹、作业中如遇有有毒有害有腐蚀性物质,可采用防碱、防酸衣服和手套,或采用化学方法进行中和处理。

⑺、一般情况下,作业人员在孔内连续作业不能超过2小时。孔口监护人员应对孔内发生不适的作业人员提供正确的救助措施。当孔内作业人员遇有不适感时,应沉着冷静想方设法将不适人员用运人吊笼尽快运上地面,不可让不适人员抓住吊土石的桶或篮勉强提上地面。

9、防透水淹溺安全技术措施

⑴、挖孔时如遇透水严重,水排不干,可挖降水井孔采水,降水井孔要比桩孔深1M,并用水泵将水及时抽出地面。

⑵、要通盘考虑,综合设计场地降水方案。

⑶、下井前先排出井下积水,并观察渗水速度。

⑷、护壁设导流孔,并由导流管引到井底,井下设排水泵排水。

⑸、相邻10米范围内有深孔正在浇灌混凝土或蓄有深水时,不得下井作业。

⑹、下雨时停止作业,人员迅速升井。

10、防机械伤害安全技术措施

⑴、施工时所用的施工机具必须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⑵、现场的各类机械设备必须运转正常。

⑶、钢筋笼起吊安装时,下方严禁站人,应有专人指挥。

⑷、起吊预制钢筋骨架时,钢筋骨架本身应形成稳定结构,必要时需加临时斜撑、支撑。吊具栓的方向、位置正确。栓挂牢靠并栓挂溜绳。

⑸、起重设备应确保起重负荷能满足要求,起重支点可靠。

⑹、机械设备的电机部分必须与主机要求的功率转速相符,各种电器开关绝缘性能必须良好;

⑺、机械操作人员要事先培训、经有关部门考核合格,特殊工种人员上岗必须要有操作证,严禁无证人员进行操作。严禁违章作业,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实行定机、定人、定责任制;

⑻、机械设备使用前,应进行空载负载试验;

⑼、使用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并报请专业人员修理,不得带病运转。

⑽、加强设备维修保养工作,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发现问题作好记录及时处理。

11、特殊情况下安全技术措施

①、密切注视基坑边坡的稳定性。

②、必须配备专人巡视或观测基坑边坡的位移情况。

③、坑底四周必须设置排水沟。

④、坡顶周边设置1.2m高的防护围栏。

⑵、遇到流泥、流砂、坍塌、涌水等复杂地质条件时:

①、孔桩开挖应交错进行;

②、控制开挖深度,每挖深0.5m必须立即浇注护壁;

③、遇到孔内涌水严重,人员必须立即撤离,采用孔周边钻孔降水的方法处理;

④、孔内作业人员在复杂的地质条件施工时,如果感觉脚下土层在流动,有护壁脱模、裂模的异常声音,必须立即撤离;

⑶、遇暴雨、大风天气禁止实施井内作业,以防雷电等自然因素导致事故的发生。

⑷、事故征兆发生时,立即组织人员撤离。

强调加强桩孔内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送风及应急措施,当桩孔开挖深度超过5m时,应有专门向井下送风的设备,送风量应根据孔的容积及孔内工作人员数量确定,风量不宜少于25L/s;鼓风机宜采用电动的,如采用柴油作动力,宜对送入孔内的空气予以过滤。

人员上下桩孔时应采用保险装置(保险绳),孔内必须设置应急硬爬梯供人员上下;使用的电葫芦、吊笼等应安全可靠,并配有自动卡紧保险装置,不得使用麻绳和尼龙绳吊挂和钢筋点焊制作的钢筋爬梯上下。渣土提升过程中应落实对人员的安全避险措施,明确规定提升限重规定,注意对人员的保护;孔内有作业人员时孔上口必须有监控值班人员,值班人员应加强对桩和边坡的巡视和监测,发现问题时应及时采取相应安全措施。

为防止挤压塌孔,严禁使用机动车到桩孔口附近运弃渣土。施工单位应派专人加强对桩孔口、护壁、桩内水、边坡等部位巡视和监测,明确相应的监测频率、监测点、监测预警值等,发现超预警值时启动应急措施。

为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特编制本预案。

㈠、抢险应急组织安排及工作流程

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程序如下图

2、组建抢险队,进行应急知识教育培训

项目部组建抢险队,发现险情时首先抢险队进行抢险,需用较多人时可由各工班进行汇集,对抢险队和项目部所有人员均进行针对性的应急知识培训。

3、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为了在出现险情时处理迅速,项目部对预设险情进行实地演练,由项目办公室负责组织安排,使所有人员参与其中,并填写应急演练记录表,记录演练内容,人员分工,方案及处理程序等。

㈢、紧急情况发生和上报程序

紧急情况发生后,现场要组织好警戒和疏散工作,保护好现场,及时抢救伤员和财产,并由在现场的项目部最高负责人指挥,在三分钟内通报到值班室,主要说明紧急情况性质,地点,发生时间,有无伤亡事故,是否需要派救护车,消防车或警力到现场实施抢险工作,如需要可以直接拨打120、110、119等求救。

遇到紧急情况,全体职工应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主动积极的投入到紧急情况的处理中去,各种设备、车辆、器材、物资等要统一调遣,各类人员必须坚决无条件服从组长或副组长的命令和安排,不得拖延、推委、阻碍紧急情况的处理。

与相关单位建立快速联系通道,以便及时处理问题。

1、发生坍塌的应急处理措施

⑴、发生塌方后,不要慌张,保护好现场,并及时通知现场管理人员组织抢救工作;

⑵、救援人员通过钢吊笼下井抢救受伤人员。

⑶、井上人员准备好氧气包、医用消毒药水及纱布对受伤人员进行简单处理

⑷、及时组织车辆将受伤人员就近送往医院治疗。

⑸、若塌方继续发生为防止周围桩孔发生意外,及时疏散周围桩孔作业人员。

⑹、对塌方的桩孔待塌方稳定后及时组织人员修补、处理。

⑺、若无法处理,必要时可填砂重筑。

2、发生高处坠落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

⑵、如属两人以上事故应视其伤害程度首先对重伤员采取抢救DB13T5579-2022 基于北斗的路基智能压实技术规范.pdf,以免错过挽救时机。

⑶、采取正确救护手段。

⑷、严格注意因内伤出血后造成死亡事故。

⑸、现场应急小组的物资供应人员应及时把施救药品器械供应到位。

⑹、对事故现场要注意保护,并留有痕迹,为调查处理提供可靠依据。

3、发生物体打击事故的处理措施:

⑴、当井下作业人员发生物体打击后,井上人员应询问井下作业人员伤害情况,并立即向现场施工管理人员报告。

⑵、根据伤害情况,判断是否下井施救《高强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81-2012.pdf,如有必要,则救援人员通过软爬梯下井抢救受伤人员。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