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4/T 1752-2020 宁夏铁合金用硅质原料矿产地质勘查规程

DB64/T 1752-2020 宁夏铁合金用硅质原料矿产地质勘查规程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5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215134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64/T 1752-2020 宁夏铁合金用硅质原料矿产地质勘查规程

DB64/T 17522020

6.5.5所有探矿工程均应拍照保留施 前和施工现场恢复前后的现场影像资料,以及施工采取的 样品、岩矿心等影像资料,并编号说日 制成光盘,作为原始资料加以保存。

6.6样品的采集、加工和测试

6.6.1岩矿鉴定取样

应按矿体、矿石类型、矿石品级分别采取代表性岩矿鉴定样品,样品数量以满足研究、测试需要为 宜JTG 2111-2019 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这个规范,一般每一个矿体、每一种矿石类型或矿石品级采取不少于3件。 岩矿鉴定技术质量要求具体应按DZ/T0275执行。

6. 6.2化学分析取样

6.6.2.1基本分析样品的采集

所有见矿工程和可以利用的矿体露头均应采取基本分析样品。样品应沿矿体厚度方向布置,按工程、 产体、矿石类型、矿石贫富而分层、分段连续采取。近矿围岩也应采取适当数量的样品。厚度大于0.5Ⅱ 的明显夹石应单独采样。 基本分析样厚0.5m~2m。 基本分析采样方法,在矿体露头、槽探、浅井和坑探工程中应采用刻槽法取样,样槽断面规格一般 为(5cm×3cm)~(10cm×5cm),采样中应保证刻槽断面规格。钻探岩(矿)心采用1/2劈(锯)心法 取样,不同回次岩心直径或采取率相差很大时要分别采取,采集样品的半心和保留的另一半心其成分应 基本相似。采样操作应符合有关规程规定的要求,不能将工具中的铁、钛、铬等元素混入,为此用铁质 钻具、铁钎采取的样品必须清洗,且要用磁铁将在取样过程中因铁质工具磨损而混入样中的铁屑除去 对磁铁选出的碎屑还要用 工具铁而不是含铁矿物。

组合分析样品的采取,一般以单工程为单位,应按矿石类型、品级从连续的若干基本分析样品的副 详中,按基本分析单样样长的比例,计算出每件单样应称取的质量,经充分混匀组合而成;当矿石成分 变化小、矿体薄、单工程基本分析样品数量少时,也可用同一矿产资源/储量估算块段的相邻工程的同 一矿体、矿石类型、品级的基本分析副样进行组合。组合分析样品应在各勘查线剖面上有代表性的工程 中采取。 组合分析样厚一般为8m~10m

6.6.2.3多项分析样品的采集

多项分析样品应按矿体、矿石类型、品级各采1件~2件。样品可从组合分析或基本分析副样中选取 单独采集有代表性样品。

6.6.2.4化学分析样品的制备

样品的制备应符合DZ/T0130要求。样品加工一般分为粗碎、中碎、细碎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包 活破碎、过筛、拌匀、缩分四个工序,采用切乔特公式编制加工流程,其中缩分系数值,一般采用0.1。 在样品加工过程中,不能使用铁制工具,以免引进铁质

6.6.2.5样品制备质量检查

样品制备质量应按DZ/T0130的要求进行检查

DB64/T17522020

制样损耗率要求:粗碎阶段低于3%,中碎阶段低于5%,细碎阶段低于7%,制样损耗率的合格率 不低于95%。 制样中缩分误差要求:每次缩分后两部分样品的质量差(两份差)不得大于3%。 制样质量内部检查:在制样过程中,在第一批试样制备时,应抽取20件~30件样品进行内部检查(大 型矿不少于30件,中型矿不少于20件),样品从原始样品第一次缩分原要弃去的一半样品中抽取,抽查 的样品按正样要求的制样流程加工并进行主要分析项目的测定,检查样品与相应的正样分析结果误差按 不同人员或不同时间以该分析项目的允许偶然误差(RE)判定,制样质量检查的合格率应不低于90%。

6. 6. 2. 6 化学分析项目

a)基本分析项目为Si02、A1203、Fe203; b)组合分析项目为Ti02、Cr20、Ca0、P20s c)多项分析项目一般为Si02、Al.03、Fe:0

a)基本分析项目为Si02、A1203、Fe203: b)组合分析项目为Ti02、Cr20、Ca0、P20s; c)多项分析项目一般为Si0a、Al,03、Fe03、Ti0、Cr:0s、Ca0、MgO、K,0、Na0、灼失量等。

6.6.2.7化学分析质量检查

化学分析质量要求按DZ/T0130执行,承担分析工作的实验室应按规范要求的方式实行质量监控, 并对分析质量做出综合评估,同时实行用户评估,包括内部检查和外部检查。 内检:送样单位根据矿石类型和品级代表性,从粗副样(粒径小于0.84mm,即20目)中抽取,编 密码送原分析承担单位进行检查分析。基本分析、组合分析的结果应分批、分期做内检分析。基本分析 内检样按工业品位附近及以上样品总数不少于10%的数量抽取;基本分析样品较少时,可适当提高内检 样品抽查比例至30%;当基本分析样品数量较大(大于2000个样品以上)或大量测试结果证明 质量符合要求时,内检数量可适当减少至5%~10%。组合样品内检样品的数量应不少于组合分析总 量的5%。物相分析内检样品数量根据需要确定。内检合格率(指原始合格率)要求不低于90%。 提取内检样品还应注意: a)当对基本分析结果有怀疑,或基本分析结果与现场采样编录相差较大时,除检查采样、样品制 备质量外,还应专门提取内检样品。 b)如矿体某一部分主组分品位出现突变时,应另行抽取一定数量的内检样品。 外检:凡参与估算矿产资源/储量的样品,在列入工业指标中作为评价矿石质量的项目以及其他指 定的重要项目的分析报告发出后,由送样单位会同实验室从内检合格的正余样中抽取参加资源储量估算 的基本分析样品的5%,送交指定的实验室进行外部检查,当基本分析样品数量较大(大于2000个样品 以上)时,外检比例可降为3%~5%;基本分析样品数量少时,应适当提高外检样品抽取比例,最高可至 30%,最少不能低于30件。外检合格率(指原始合格率)要求不低于90%,

6.6.2.8检查分析允许相对偏差要求

DB64/T 17522020

当Yc的计算值>30%时,一律按30%执行。 矿石分析中主要成矿元素低于边界品位以下一般不计偏差,如客户有要求,由双方协商确定,

6. 6. 3光谱分析取样

光谱分析样应按矿体、矿石类型、品级各采1件~2件。样品可从多项分析样品中采取。

6.7矿石选矿和工艺试验样品采集与试验

6. 7. 1选矿试验

对低品位或有害杂质含量高需要选矿的矿石,应按本标准4.4矿石选矿和加工技术条件研究的要求 进行相应的选矿试验。矿石可选性试验和实验室流程试验样品一般按矿右类型、品级分别采取1件~2 牛,有时为了解不同矿石类型混合处理的可能性及选矿方法、流程,需要采取混合样。 选矿样品的采样方法,通常可采用刻槽法和矿心劈取法,刻槽规格和矿心直径要与采样所需质量适 应,如果不要求矿石块度,也可利用基本分析样品缩分后剩余部分。选矿样品采集时,要考虑矿山开采 贫化的影响;当矿石中存在利用价值较高的共、伴生有用、有害组分(矿物)时,应考虑其含量和分布 情况,采样时一并考虑其代表性,以便试验时研究其赋存状态和综合回收途径或剔除方法。 矿石可选性试验和实验室流程试验采样由地质勘查单位与勘查投资者、试验单位共同商定采样件 数、地点、质量、方法及技术要求。需要进行半工业试验、工业试验的采样和试验工作,由勘查投资者 委托或地质勘查单位代为委托具备相应能力的单位承担,地质勘查单位应配合做好采样设计的编制,

6. 7. 2 工艺试验

根据工业利用的要求,如需要进行矿石利用性能或工艺性能试验时,由勘查投资者委托或地质勘查 单位代为委托具有试验能力的单位进行试验,地质勘查单位应配合勘查投资者与试验单位共同商定采样 件数、规格、质量及技术要求并配合做好采样工作。

6.8岩矿石物理技术性能测试

6.8.1矿石体积质量测定

6.8.1.1岩类矿一般测定小体积质量,每一矿石类型或品级不少于30件,一般规格为60cm 大体积质量样规格一般不小于0.125m。测定矿石体积质量的样品,应同时测定矿石的湿度和 6.8.1.2如因矿床地质和工程地质研究的需要,可对夹层和围岩采取代表性的小体积质量样

6. 8.2有关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的测试

6.9地质编录、资料整理和报告编写

6.9.1各项原始地质编录要在现场完成,应及时、准确、客观、齐全,符合DZ/T0078等相关规范的 有关要求,并应按有关规定及时检查验收。地质编录的内容除按有关规范要求外,还要结合矿产的特点 有所侧重。 6.9.2地质勘查资料综合整理工作应符合DZ/T0079的要求,要运用新理论、新方法全面、深入地分 析地质资料,特别是规律性的研究,用以指导矿产勘查工作,客观反映矿床地质特征。 6.9.3地质勘查报告编写质量应符合DZ/T0033的要求。

6. 10. 1基本要求

DB64/T17522020

6.10.1.1应将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贯穿于矿产勘查设计、施工、验收、成果提交的全过程, 实施勘查全过程的环境影响最小化控制。 6.10.1.2依靠科技和管理创新,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轻勘查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扰动、污染和破坏。倡 导采用能够有效替代槽探、井探的勘查技术手段;鼓励采用“一基多孔、一孔多支”等少占地的勘查技 术。 6.10.1.3应对施工人员进行环境保护知识、技能培训,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切实落实绿色勘查要求, 6.10.1.4绿色勘查工作应按GB/T13908等有关规范、规程执行。

6. 10.2勘查设讯

.10.2.1勘查设计应充分体现并明确提出绿色勘查要求。 6.10.2.2勘查设计前,应进行实地踏勘,对勘查活动可能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及程度作出预判。 3.10.2.3勘查设计申,应统筹勘查目的任务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采用适宜的勘查方法、技术 手段、设备、工艺和新材料,合理部署勘查工程,并对场地选址、道路选线、物料堆存、废弃物处理、 各项工程施工、环境恢复治理等勘查活动各环节的绿色勘查工作作出明确的业务技术安排,制定明确的 预防控制措施和组织管理措施。

6.10.4环境恢复治理与验收

6.10.4.1勘查工作或阶段工作结束,应针对勘查活动造成的环境影响,应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强制性 标准和恢复治理设计要求,及时开展环境恢复治理,最大限度消除勘查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6.10.4.2项目竣工验收应将绿色勘查要求落实情况作为重要考核内容,

是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的概略评价。通常是在收集分析该矿产资源在国内、外市场供需状况的基础 上,分析已取得的地质资料,类比已知矿床,推测矿床规模、矿产质量和开发利用的技术条件,结合工 作区的自然经济条件、环境保护等,以国内类似企业经验的技术经济指标或按扩大指标对矿床做出技术 经济评价。从而为矿床开发有无投资机会,是否进行详查阶段工作,制定长远规划或工程建设规划的决 策提供依据。 一般普查阶段应做概略研究, 省改 探你段 条不具备时, 也可只进行概略研究。

是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的初步评价。预可行性研究需要比较系统地对国内、外该矿种矿产资 生产、消费进行调查和初步分析:还需对区内、国内市场的需要量、产品品种、质量要求和价

DB64/T 17522020

研究并提出项目建设规模、产品种类,矿山总体建设轮廓和工艺技术的原则方案;参照价目表或类似企 业开采对比所获数据估算的成本,初步提出建设总投资、主要工程量和主要设备等,进行初步经济分析 并估算不同类型的矿产资源/储量。 通过区内、国内市场调查和预测资料,综合矿床资源条件、工艺技术、建设条件、环境保护以及项 目建设的经济效益等各方面因素,从总体上、宏观上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条件的可行性以及经济 效益的合理性做出评价,为是否进行勘探阶段地质工作以及推荐项目和编制项目建议书提供依据。 预可行性研究一般应在详查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应由具有相应能力的单位来完成

8. 1.1资源量类型划分

根据GB/T17766,按照地质可靠程度由低到高,资源量分为推断资源量、控制资源量和探明资源量

是经稀疏取样工程圈定并估算的资源量,以及控 形态、产状和连续性是合理推测的;其数量、品位或质量是基于有限的取样工程和信息数据来估算的 也质可靠程度较低。其地质可靠程度的具体条件如下: a)初步控制矿体的形态、总体产状和空间位置; b)初步控制控矿和破坏矿体的较大褶皱、断裂、破碎带的性质、产状和分布范围;大致控制主要岩 浆岩、含矿岩系、夹石、无矿带岩石的岩性、产状及其分布变化规律; c)初步查明影响矿石综合回收效果的有用有害组分及其赋存状态、分布变化规律:矿石类型(品级)。

是经系统取样工程圈定并估算的资源量:矿 量、品位或质量是基于较多的取样工程和信息数据来估算的,地质可靠程度较高。其地质可靠程度的具 本条件如下: a)基本控制矿体的形态、产状、空间位置:

DB64/T17522020

b)基本控制对矿体有控制或破坏作用,影响中段(或水平)开拓的较大褶皱、断裂、破碎带的性质、 产状和分布范围;初步控制主要岩浆岩、含矿岩系、夹石、无矿带岩石的岩性、产状及其分布变化规律; c)基本查明影响矿石综合回收技术效果的有用有害组分及其赋存状态、分布变化规律;矿石类型(品 级):需要分采且地质条件允许的,矿石类型(品级)及其空间范围已基本圈定。

是在系统取样工程基础上经加密工程圈定并估算的资源量;矿体的空间分布、形态、产状和连续性 已确定;其数量、品位或质量是基于充足的取样工程和详尽的信息数据来估算的,地质可靠程度高。其 地质可靠程度的具体条件如下: a)详细控制矿体的形态、产状和空间位置; b)详细控制影响中段(或水平)采准的较大褶皱、断层、破碎带的性质、产状和分布范围;基本控 别主要岩浆岩、含矿岩系、夹石、无矿带岩石的岩性、产状及其分布变化规律: c)详细查明影响矿石综合回收技术效果的有用有害组分及其赋存状态、分布变化规律;矿石类型(品

8. 2.1储量类型划分

考虑地质可靠程度,按照采矿、加工选治、基础设施、经济、市场、法律、环境、社区和政策 因素的确定程度由低到高,储量可分为可信储量和证实储量。

8. 2. 2 可信储量

经过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或 当的技术经济评价,基于控制资源量估算的储量;或某些 转换因素尚存在不确定性时,基于探明资源量而估算的储量

8. 2. 3 证实储量

经过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或与之相当的技术经济评价,基于探明资源量而估算的储量。

9. 1. 1矿石质量要求

9.1.1.1包括对矿石主要有用、有害成分、颗粒组成和物理性能的要求。 9.1.1.2制订工业指标矿石质量要求时,建议以适合该矿床矿石特点的某一主要用途的质量要求为主, 适当兼顾考虑其他次用途的要求,综合确定矿石质量要求。

9.1.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要求

包括可采厚度、夹石剔除厚度、剥采比、最低开采标高、露天矿场最小底盘宽度、露天矿场边坡角、 爆破安全距离等。

9.2资源量估算一般原则

DB64/T17522020

9.2.1普查时,可用一般工业要求进行圈定和估算。详查、勘探用一般工业要求,也可采用论证的工 业指标,严格按国家规定的程序制定、下达。 9.2.2矿产资源储量估算依据的各项勘查工作成果的质量,应符合有关规范、规程和规定的要求。 9.2.3矿产资源储量估算对象和单位: 采用原矿评价矿石质量的估算原矿矿石量,采用水洗砂评价矿石质量的,应分别估算原矿矿石量 水洗砂矿石量,单位为10°t。 9.2.4应按矿体、块段、矿石类型、品级、资源量类分别估算资源量。若有动用量,还应分别估算保 有、动用和累计查明资源量。对于伴生矿产,一般亦应分块段估算资源量。统计全矿床资源量,同时统 计全矿床矿石平均品位或矿石主要有用、有害成分平均值。 9.2.5对具有综合利用价值的共、伴生矿产或尾矿,应按实际勘查研究程度和相应勘查规范的要求, 估算其资源量, 9.2.6废石(夹石、覆盖层)剥离量应按废石体积分块段估算,剥离量估算单位为10m。 9.2.7对压矿区、禁采区的矿产资源量应单独估算。 9.2.8矿体圈定按GB/T13908执行。

9.3储量估算一般原则

分析研究采矿、加工、选治、基础设施、经济、市场、法律、环境、社区和政策等因素(简称转换 因素),通过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或与之相当的技术经济评价,认为矿产资源开发项目技术可行 经济合理、环境允许时,考虑可能的矿石损失和贫化后,探明资源量、控制资源量扣除设计损失和采矿 损失后方能转为储量,

9.5.1矿产资源储量估算所依据的各项参数应准确、具代表性。估算探明和控制资源量所依据的参数 应根据实测数据确定,估算推断资源量所依据的某些参数,在未能取得实测数据的情况下,可采用相似 矿床的类比资料确定。 9.5.2矿石湿度大于3%时,其体重值应进行校正。矿产资源储量估算块段的裂隙率大于3%时,应对 估算的矿产资源储量进行校正

应根据矿床不同矿体、不同地段(块段)的勘查控制研究程度, 客观评价分类对象的地质可靠程厚 合可行性评价的深度和结论,确定矿产资源储量类型。具体按GB/T17766执行。

9.7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资源储量估算结果应以文、图、表的方式,按保有、动用和累计查明,主矿产、共生矿产和伴生矿 产,不同矿石工业类型(或品级),将不同资源储量类型反映清楚。

A.1勘查类型划分的主要因素

勘查类型划分的主要因素

a)大型:矿体的延展长度,一般大于500m; b)中型:矿体的延展长度,一般为500m~200m; c)小型:矿体的延展长度,一般小于200m。

A.1.2主矿体形态及内部结构

DB64/T17522020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矿床勘查类型条件及工程间距确定

a)规则一简单的,主矿体多呈层状、似层状或大的透镜体,边界规则,矿石类型(品种、品级) 单一或主要矿石类型(品种)分布规则,不含或少含不连续夹层; b)较规则一中等的,主矿体多呈似层状、透镜状,边界较规则,主要矿石类型(品种、品级)分 布较规则,不连续夹石较多; c)不规则一复杂的,主矿体多呈小透镜状或不规则体或矿体群,边界不规则,主要矿石类型(品 种、品级)分布不规则,不连续夹石很多,

A.1.3主矿体厚度稳定程度

a)稳定的,矿体厚度变化小或变化有规律,厚度变化系数一般小于40%; b)较稳定的,矿体厚度变化不大或变化较有规律,厚度变化系数一般为40%~70%; c)不稳定的,矿体厚度变化大或变化规律不明显,厚度变化系数一般大于70%。

A.1.4矿石质量稳定程度

a)稳定的,矿石质量变化小或变化有规律,品位变化系数一般小于40%; b)较稳定的,矿石质量变化不大或变化较有规律,品位变化系数一般为40%~70%: c)不稳定的,矿石质量变化大或变化规律不明显,品位变化系数一般大于70%。

A.1.5矿床构造、岩浆岩对矿体的影响和破坏程度

a)轻微的,矿体呈单斜或开阔的向、背斜产出,断裂、岩浆岩不发育,矿体未受到影响和破坏, 或只受到轻微的影响和破坏; b)中等的,矿体有次一级褶曲或局部褶曲较紧密,断裂、岩浆岩较发育,矿体受到影响和破坏 c)严重的,矿体褶曲紧密复杂,断裂、岩浆岩发育,矿体受到强烈的影响和破坏。

A.2矿床勘查类型(见表A.1)

DB64/T 17522020

表A.1矿床勘查类型

A.3勘查工程间距(见表A.2)

表A.2探求控制的矿产资源/储量勘查工程间距

注1:本表所列勘查工程间距系探求控制级的资源/储量基本勘查工程间距的参考值,对用基本勘查工程不能满足要 求的局部问题,例如:对矿体覆盖层和风化层的控制,应在勘查剖面上和剖面间适当加密工程;对首期开采 地段主矿体之上有开采价值的次要矿体,当基本勘查工程间距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适当增加工程;对垂直或 斜交矿体走向的需要控制的断层、破碎带、节理密集带等,可用专线、专孔控制。 注2:不同勘查类型不同地质可靠程度的矿产资源/储量类型间工程间距的差别,不限于加密或放稀一倍,可视实际 需要而定

DB64/T17522020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铁合金硅质原料矿床类型 铁合金用硅质原料各矿种矿床成因类型主要以沉积变质石英岩、沉积石英砂岩为主,热液型石英脉 次之,各成因类型矿床地质特征参见B.1。

表B.1矿床成因类型划分表

DB64/T1752—2020附录C(资料性附录)矿产储量规模划分标准表C.1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划分标准表规矿产种类单位大型中型小型铁合金用硅质原料矿石量10° t≥2 000200~2000<200注3:引自《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划分标准》(国土资发[2000]133号)注4:确定矿产资源/储量规模依据的单元为矿床。注5:确定矿产资源/储量规模依据的矿产储量为基础。注6:存在共生矿产时,矿产资源/储量规模以矿产储量规模最大的矿种确定。注7:中型及小型规模不含其上限数字。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20

DB64/T17522020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矿产一般工业指标

CJJ/T 134-2019 建筑垃圾处理技术标准表D.1铁合金用用硅质原料质量要求

注8:矿石块度一般为20mm~250mm,小于20mm者含量一般要求小于或等于10%; 注9:硅石中Ca0,A120s,Fe20:在生产硅铁时消耗Si02,在制造耐火材料时降低硅铁耐火度,在炼钢时P:0s影可 质量。

铁合金用硅质原料矿床开采技术条件一般要求

可采厚度2m,夹石剔除厚度1m2m,剥采比≤1:3m/m~5m/m,底盘宽度不小于30m;边坡 30°,矿体60°:爆破安全距离一般不小于300m

DB64/T 17522020

附录E (规范性附录) 岩矿化学分析检查相对偏差允许限系数 表E.1岩矿化学分析检查相对偏差允许限系数(C)

DB62/T 2960-2018 乡村舞台建设规范.pdf附录E (规范性附录) 岩矿化学分析检查相对偏差允许限系数 岩矿化学分析检查相对偏差允许限系数

DB64/T17522020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