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AGHP 007-2018 崩塌监测规范(试行).pdf

T∕CAGHP 007-2018 崩塌监测规范(试行).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5.7 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221392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CAGHP 007-2018 崩塌监测规范(试行).pdf

5.5.1监测网应根据崩塌的地质特征、变形特征、施测条件等综合布置,由监测剖面和监测点组成。 监测剖面、监测点布置应以能够充分控制致灾体整体变形为原则。 5.5.2监测网应能控制致灾体整体变形和各块体的差异变形,同时宜兼顾崩塌底座及崩堆积体 斜坡变形

表7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

表8监测仪器设备要求

沿崩塌滑移、倾斜方向布置;拉裂式崩塌、错断式崩塌监测剖面应垂直于拉裂缝布置。 5.6.2一级监测宜在致灾体中轴及两侧布置监测剖面;二级监测宜在致灾体中轴布置监测剖面; 三、四级监测可不布置监测面。监测剖面数量宜按表9的要求选择。 5.6.3监测剖面后端应延伸至致灾体后缘稳定岩土体JGJ/T 408-2017 建筑施工测量标准,前端应延伸至崩塌堆积体斜坡以下。 5.6.4监测剖面应尽可能与勘查剖面、稳定性计算剖面重合。 5.6.5对正在实施工程治理的致灾体,可根据工程治理需求,增加应力监测、影响因素监测内容或 监测部面

5.7.1监测点应布置在能够反映致灾体变化趋势的关键及代表性部位,并应尽可能布置在监测剖 面上,一般距剖面应不超过5m,施测条件限制时,可单独布点。 5.7.2绝对位移监测点宜布置在被裂缝切割的重要块体表面、临空面顶部和崩塌堆积体斜坡,每条 剖面的监测点数量可根据致灾体变形特征具体确定,一般不宜少于3个;绝对位移基准点应布置在

T/CAGHP 007—2018致灾体外围稳定岩土体上,数量不应少于3个。5.7.3裂缝相对位移监测点应布置在控制性裂缝中部及两端,且尽可能位于监测剖面上,每条裂缝最少应有1个三向位移监测点(包括垂直裂缝方向、平行裂缝方向和重力方向)。5.7.4深部位移监测点应充分利用钻孔、平碉、竖井等勘探工程,布置在崩塌滑移面(带)、下伏软弱岩层、软弱夹层、采空区等部位,且尽可能和地表绝对位移监测点相对应。5.7.5地面倾斜监测点应布置在倾倒式崩塌、拉裂式崩塌的临空面项部等倾斜角变化最大部位。5.7.6岩土体应力监测点应充分利用平等勘探工程,布置在崩塌底座与崩塌接触面、下伏软弱岩层、软弱夹层、采空区等应力相对集中或变化较大部位。5.7.7地下水位监测点宜布置在致灾体中、后部,且尽可能和深部位移监测点相对应。5.7.8降水量监测点一般应布置在致灾体后部或附近。5.7.9防治工程受力监测点应结合预应力锚索(杆)等防治工程措施布置,数量应不低于防治工程(锚索、锚杆等)总量的5%,监测点应能控制整个防治区,形成纵、横监测面。5.7.10建(构)筑物变形监测应布置在变形量、变形速率较大的裂缝等部位。5.7.11一、二级监测点数量宜按表9的要求选取,变形明显加大时可在相应部位增加监测点。表9监测网点布置要求监测等级一级二级监测剖面数量不少于3条不少于1条控制性剖面上地表绝对位移监测点数量不少于3点不少于2点控制性剖面上应力监测点数量不少于1点控制性剖面上深部位移监测点数量不小于1点控制性剖面上地下水位监测点数量不小于1点控制性裂缝相对位移监测点数量不少于3点不少于1点5.8监测设计编制监测设计书应包括任务来源、区域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条件、崩塌概况、监测内容、监测方法及精度、监测仪器、监测频率、监测网点布设、监测工程施工与仪器安装要求等内容,并附监测系统平面图、剖面图等附图、附表。监测设计书提纲见附录D。6监测工作要求6.1监测频率6.1.1不同监测阶段的变形监测、应力监测、影响因素监测频率宜按表10、表11选取。6. 1.2下列情况下应相应提高监测频率:a)监测数据变化较大、变形速率加快或致灾体出现险情时;雨季或汛期;c)防治工程施工可能对致灾体产生扰动时;应急处置过程中,宜采取实时监测。6.1.3不在工程运营监测阶段,当监测数据1个水文年内保持稳定时可相应降低监测频率。

6.2.1监测数据采集可采用人工记录或自动化记录的方法。 6.2.2监测数据采集宜采用自动化、实时化采集与传输的方法。 6.2.3人工记录数据应填写监测记录表格并及时数字化。监测记录表格格式见附录E。 6.2.4自动化记录的数据,应及时进行质量检查。监测数据出现明显异常时,应及时检查、排除监 测仪器设备故障,

表10崩塌监测频率(按工程阶段)

表11崩塌监测频率(按变形阶段)

向一致。深部位移监测钻孔施工技术要求参见附录1。 7.1.6地面倾斜监测点应埋设观测墩,观测墩应和岩土体稳固结合。地面倾斜观测墩建设要求参 见附录J。 7.1.7岩土体应力监测点施工技术要求见附录K。 7.1.8地下水位监测点一般应施工水位监测钻孔,孔内固定安装自动水位计等监测仪器设备。地 下水位监测钻孔施工技术要求参见附录L。 7.1.9降水量监测点环境条件应符合《降水量观测规范》(SL21一2006)规定的选点要求。 7.1.10监测点建设完成后,应按附录M要求填写安装记录表,并归档保存

7.1.6地面倾斜监测点应埋设观测墩,观测墩应和岩土体稳固结合。地面倾斜观测墩建设要求参

7.2.1监测仪器设备安装前应进行校正、标定和测试,正常时方可安装使用。 7.2.2仪器设备安装应按照仪器设备说明书的流程和要求执行。安装完成后应进行系统测试,正 常时方能投人运行。仪器设备安装、测试过程应进行详细记录。 7.2.3采用位移计法监测裂缝相对位移时,位移计应按不同的观测方向固定安装在观测墩上,位移 计安装方法见附录G。 7.2.4采用固定式钻孔倾斜仪监测滑移式崩塌、鼓胀式崩的深部位移时,传感器应固定安装于滑 动带的上、中、下部,其上下固定端应穿越滑动带0.5m。滑动带应通过钻孔资料准确确定,必要情况 下,可通过移动式倾斜仪监测后确定。固定式钻孔倾斜仪安装技术要求见附录1。 7.2.5采用双轴地面倾斜仪监测地面倾斜变化时,地面倾斜仪应水平安装在观测墩顶部,其中一组 传感器指向正北方向,详见附录J。 7.2.6采用压力盒、应力计等监测岩土体(压)应力时,压力盒、应力计等应水平安装在崩塌底部,并 采用混凝土等钢性结构与崩塌底座稳定岩土体连接,安装方法见附录K。 7.2.7采用自计式水位计监测地下水位时,自计式水位计应放置于距测管底3m处,并做好传感器 引钢丝绳及通信线缆的防腐等工作

2.8自动雨量计安装应按SL21之3.2.6等

7.3.1监测运行期间,全站仪、卫星定位仪等监测仪器设备应按仪器说明书进行检定与维护, 7.3.2监测运行期间,应定期检查观测墩、归心盘、监测钻孔、通信线缆、防雷装置及简易观测桩 钉)等监测设施和标志的完好性,及时修复存在的问题。每年度检查维护次数应不低于2次。

8.1.1资料整理包括数据处理(原始数据转换、计算)、统计、曲线绘制等。

8.1.1资料整理包括数据处理(原始数据转换、计算)、统计、曲线绘制等。 8.1.2监测数据处理后的成果数据应及时转换为数字化监测记录表格或录人监测数据库。 8.1.3 数据统计内容应包括: a) 某时间段(如日、旬、月、季、年)监测要素的变化量(如位移量、应力变化量、降雨量、倾斜变 化量、水位变幅等)、变形方向及变形速率; 某时间段监测要素的特征值,如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累计值等

8.1.1资料整理包括数据处理(原始数据转换、计算)、统计、曲线绘制等。 8.1.2监测数据处理后的成果数据应及时转换为数字化监测记录表格或录人监测数据库。 8.1.3 数据统计内容应包括: a) 某时间段(如日、旬、月、季、年)监测要素的变化量(如位移量、应力变化量、降雨量、倾斜变 化量、水位变幅等)、变形方向及变形速率; 6) 某时间段监测要素的特征值,如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累计值等

4宜根据分析需要,绘制各监测要素曲线图

a) 水平位移随时间曲线图; b) 垂直位移随时间曲线图; 裂缝相对位移(张合、水平错动、垂向下沉分量及三分量合成量)随时间曲线图; d) 深部位移曲线图; e 地面倾斜角随时间曲线图; f) 应力随时间曲线图; g) 降水量和降水强度随时间曲线图; h)地下水位随时间曲线图等。

a) 同一部位不同要素对比曲线图,如地表绝对位移和裂缝相对位移随时间曲线对比图、位移 和降水量随时间曲线对比图等; ) 不同部位同一要素曲线对比图,如同一监测剖面上不同部位的地表绝对位移随时间曲线对 比图等

8.2.1动态分析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a)各监测要素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性,分析致灾体变形动态、应力状态等发展趋势; b) 各监测要素特征值变化的规律性,分析致灾体变形总量、速率及气温等环境因素影响; C 不同监测要素之间相关关系变化的规律性,分析降雨、冲刷、采掘等因素对致灾体变形的 影响。 8.2.2·可采用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等趋势预测方法,结合宏观地质现象等预测致灾体短期变形

8.3.1监测报告一般应包括月报、年报,特殊工况下亦可包括日报、旬报和专报。

监测设备情况的评述,包括设备、设施的管理、维护、完好率、变更情况等,应附监测点一览 表和监测点分布图; b) 宏观巡查工作开展情况,主要成果及结论; C) 监测数据采集、整理、分析及主要成果、结论,应附主要监测要素曲线图、对比曲线图; d) 综合评价致灾体安全状况及应采取的措施建议。 8.3.3 监测报告编写提纲参见附录N。 8.3.4 监测工作结束后,监测单位应提供以下资料,并按档案管理规定,组卷归档 a) 监测设计书; b) 监测系统建设报告和验收记录; c) 监测数据; d 原始记录卡片、图片及影像资料; e) 阶段性监测报告; 监测成果总结报告,成果总结报告提纲见附录O。

a 监测设备情况的评述,包括设备、设施的管理、维护、完好率、变更情况等,应附监测点一览 表和监测点分布图; b) 宏观巡查工作开展情况,主要成果及结论; c) 监测数据采集、整理、分析及主要成果、结论,应附主要监测要素曲线图、对比曲线图; d) 综合评价致灾体安全状况及应采取的措施建议。 3.3 监测报告编写提纲参见附录N。 3.4 监测工作结束后,监测单位应提供以下资料,并按档案管理规定,组卷归档 a) 监测设计书; b) 监测系统建设报告和验收记录; c) 监测数据; d 原始记录卡片、图片及影像资料; e) 阶段性监测报告; f) 监测成果总结报告,成果总结报告提纲见附录O。

a) 监测设计书; b) 监测系统建设报告和验收记录; c) 监测数据; d) 原始记录卡片、图片及影像资料; e) 阶段性监测报告; f)监测成果总结报告,成果总结报告提纲见附录○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崩塌形成机理分类及特征

崩塌形成机理分类及特征见表A.1。

表A.1崩量形成机理分类及特行

B.1.1地表破坏现象,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a)地表裂缝出现的时间、位置、组合形态、延伸方向、长度和裂缝的张开(闭合)、裂缝两侧岩土 相对水平错动、垂直下沉等变化; b) 局部岩、土体的鼓胀、塌位置、范围、面积、形态特征及发生、延伸时间; ) 地面局部沉降位置、形态、面积、幅度及发生、延续时间; d) 建(构)筑物变形、裂缝的变化及发生持续时间; e) 地下碉室变形和破坏情况及发生持续时间; f· 悬崖或高陡边坡的崩石频度与崩石量的变化情况。 B.1.2地声异常,包括地声发生的位置、性质、强度、频度等 B.1.3动植物异常,包括致灾体上的动物(鸡、狗、牛、羊等)有无异常活动现象,崩塌体上的植物(树 木、草等)有无异常枯死现象。 B.1.4地表水和地下水异常,包括地表水、地下水水位突变(上升或下降)或水量突变(增大或减 小),水质突然浑浊,泉水突然消失或者突然出现新泉等。 B.1.5人类工程活动,包括开挖、加载、爆破等工程活动的时间、地点、范围、强度、频度等

B.1.1地表破坏现象,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B.2宏观巡查方法与要求

B.2.1宏观巡查宜以目测为主,可辅以量尺等设备进行。 B.2.2宏观巡查情况应做好记录。检查记录应及时整理,并与仪器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宏观 巡(调)查记录表格格式见表B.1。 B23查加发现显觉和危险情况,应及时通知委托方及其他相关部门

表B.1宏观巡(调)查记录表

T/CAGHP007—2018表B.1宏观巡(调)查记录表(续)项目名称:巡查日期:年月日时序号内容宏观现象描述备注3动植物异常地表水和地下水异常5人类工程活动6其他初步结论监测单位:监测人:校核人:审核人:15

T/CAGHP0072018

C.1崩(危岩体)调查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崩塌现场调查主要内容

C.1.1崩塌类型、位置、形态、分布高程、规模。 C.1.2崩塌体及周边的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形地貌、岩土体结构类型、斜坡结构类型。岩土体结 构类型应初步查明软弱(夹)层、断层、褶曲、裂隙、临空面、侧边界、底界(崩滑带)以及它们对崩塌体 的控制和影响。 C.1.3崩及周边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赋存特征。 C.1.4崩塌周边及底界以下地质体的工程地质特征。 C.1.5崩塌变形发育史。历史上崩塌形成的时间,发生崩塌的次数、发生时间,崩塌前兆特征、方 向、运动距离、堆积场所、规模、诱发因素,变形发育史、崩塌发育史、灾情等。 C.1.6崩塌成因的诱发因素。包括降雨、河流冲刷、地面及地下开挖、采掘等因素的强度、周期以及 它们对崩塌变形破坏的作用和影响。在高陡临空地形条件下,由崖下掘型采矿引起山体开裂形成 的崩塌体,应详细调查采空区面积、采高、分布范围、顶底板岩性结构,开采时间、开采工艺、矿柱和保 留条带的分布,地压现象(底鼓、冒顶、片帮、鼓帮、开裂、支架位移破坏)、地压显示与变形时间,地压 监测数据和地压控制与管理办法,研究采矿对崩塌形成与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C.1.7分析崩塌的可能性,初步划定崩塌可能造成的灾害范围,进行灾情的分析与预测。 C.1.8崩塌后可能的运动方式和轨迹,在不同崩塌体积条件下崩塌运动的最大距离。在峡谷区,要 重视气垫浮托效应和折射回弹效应的可能性及由此造成的特殊运动特征与危害。 C.1.9崩塌可能到达并堆积的场地形态、坡度、分布、高程、地层岩性与产状及该场地的最大堆积容 量。在不同体积条件下,崩塌块石越过该堆积场地向下移动的可能性,最终堆积场地。 C.1.10可能引起次生灾害类型(涌浪、堰塞湖等)和规模,确定成灾范围进行灾情的分析与预测

C.2.1崩塌体运移斜坡的形态、地形坡度、粗糙度、岩性、起伏差、崩塌方式、崩塌块体的运动路线和 运动距离。 C.2.2崩塌堆积体的分布范围、高程、形态、规模、物质组成、分选情况、植被生长情况,特别是组成 物质的块度、结构、架空情况和厚度。 C.2.3崩塌堆积床形态、坡度、岩性和物质组成、结构面产状。 C.2.4崩塌堆积体内地下水的分布和运移条件。 C.2.5评价崩塌堆积体自身的稳定性和在上方崩塌体冲击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分析在暴雨等条 件下向泥石流、滑坡转化的条件和可能性。

C.3工作实施条件调查

施监测工作的交通、场地、通信、供电、供水等务 地气候、猛兽等威胁安全的条件。

1)前言。包括任务来源,监测目的和任务,执行技术与标准,工作起止时间,以往工作程度等。 2) 区域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条件。包括自然地理、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水文地质条件、区域地质灾害概况、人类工程活动等。 3) 崩塌概况。包括形态特征、地质结构、成因机理、变形破坏机制、影响因素、稳定性分析评价 与预测、危害性分析评估。 监测内容与监测方法。在地质分析基础上,确定监测内容、监测方法。 5 监测精度和监测频率。包括不同监测阶段的监测精度、数据采集频率及特殊条件下的调整 措施等。 6) 监测网布设。根据地质分析,确定监测点、监测剖面和监测网布置方案,并编制监测系统平 面布置图。 7 监测系统建设、运行与维护。包括监测标、墩,监测钻孔、测管等监测设施施工、安装方法, 监测仪器型号、主要技术指标与检定、安装、调试要求,监测设备维护方案,监测系统运行的 人员安排、技术要求等。 8 监测数据采集、处理与分析。包括监测数据采集方法,数据转换、计算、数据库管理,监测数 据分析方法,监测报告的类型与要求等。 9)经费预算。 10)组织管理与质量保障措施。 11)结语

1)前言。包括任务来源,监测目的和任务,执行技术与标准,工作起止时间,以往工作程度等。 2) 区域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条件。包括自然地理、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水文地质条件、区域地质灾害概况、人类工程活动等。 3) 崩塌概况。包括形态特征、地质结构、成因机理、变形破坏机制、影响因素、稳定性分析评价 与预测、危害性分析评估。 4 监测内容与监测方法。在地质分析基础上,确定监测内容、监测方法。 监测精度和监测频率。包括不同监测阶段的监测精度、数据采集频率及特殊条件下的调整 措施等。 6) 监测网布设。根据地质分析,确定监测点、监测部面和监测网布置方案,并编制监测系统平 面布置图。 7) 监测系统建设、运行与维护。包括监测标、墩,监测钻孔、测管等监测设施施工、安装方法, 监测仪器型号、主要技术指标与检定、安装、调试要求,监测设备维护方案,监测系统运行的 人员安排、技术要求等。 8 监测数据采集、处理与分析。包括监测数据采集方法,数据转换、计算、数据库管理,监测数 据分析方法,监测报告的类型与要求等。 9)经费预算。 10)组织管理与质量保障措施。 11)结语。

1)附图。一般包括以下附图:监测系统平面布置图、监测系统剖面布置图、钻孔施工设计 图等。 2)附表。一般包括以下附表:基本情况汇总表、监测工程量汇总表。 3)其他附件。包括调查报告、勘查报告、照片、航片、录像片等。

附图。一般包括以下附图:监测系统平面布置图、监测系统部面布置图、钻孔施工设计 图等。 附表。一般包括以下附表:基本情况汇总表、监测工程量汇总表。 其他附件。包括调查报告、勘查报告、照片、航片、录像片等。

T/CAGHP007—2018附录E(资料性附录)监测记录表格E.1卫星定位系统采用多台卫星定位系统接收机进行定期静态观测时,可采用表E.1进行外业观测记录。表E.1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外业观测记录表观测日期:观测期次:第期统一编码:接收机型号:天气状况:页码:第页共页序号时段号观测点天线高基准点标志观测起止时间观测人备注编号/mm(打号)(电池更换等需说明事项)12345:备注监测单位:记录人:校核人:审核人:18

E.2自记式钻孔倾斜仪

T/CAGHP 0072018

钻孔倾斜仪进行深部位移观测时,可采用表E

表E.2自记式钻孔倾斜仪外业观测记录表 监测期次:第期 统一编码: 仪器编号: 页码:第页共页

E.3人工记录式钻孔倾斜仪

表E.5地下水位观测记录表

T/CAGHP007—2018E.6裂缝位移采用人工记录式位移计、伸缩计或卡尺等进行裂缝相对位移监测时,可采用表E.6进行观测记录。表E.6裂缝相对位移观测记录表监测日期:观测期次:第期统一编码:仪器型号:仪器编号,页码:第页共页张合位错下沉测点编号地理位置本次测值本次变化本次测值本次变化本次测值本次变化备注/mm/mm/mm/mm/mm/mm监测单位:记录人:校核人:审核人:21

T/CAGHP 007—2018附录F(资料性附录)地表绝对位移观测墩结构地表绝对位移观测墩应采用钢筋混凝土制作,观测墩顶部嵌入强制归心装置(归心盘),归心盘为不锈钢板,中心设有强制对中螺丝(英制)。观测墩的设计规格和建设结构见图F.1。对中盘对中盘箍筋0.6~0.8箍筋0.6~0.8纵筋1.6~2纵筋1.6~2地面TTT冻土线OSI~08夯实TTTTTTTTTTT70~10090~150120150(a)岩层天线墩(单位:cm)(b)土层天线墩(单位:cm)图F.1地表绝对位移观测墩结构示意图22

T/CAGHP007—2018附录G(资料性附录)裂缝相对位移观测墩结构与传感器安装G.1单向裂缝位移计观测墩结构单向裂缝位移计观测墩结构见图G.1。箍筋0.6~0.8主筋±1~1.2(a)张开(闭合)30~100载筋0.6~0.8主筋$1~1.2(b)水平位错30~100箍筋#0.6~0.8主筋±1~1.2(c)垂直下沉图G.1单向裂缝位移监测墩结构示意图(单位:cm)23

T/CAGHP007—2018G.2三向裂缝位移计观测墩结构三向裂缝位移计观测墩结构见图G.2。监测柱监测桩图G.2三向裂缝位移监测墩三维展示图G.3裂缝位移计安装示意图单向、三向裂缝位移计安装方法示意图见图G.1、图G.2。位移计安装方法见图G.3。(a)侧视图岩体(b)俯视图图G.3位移计安装示意图(单位:cm)24

T/CAGHP007—2018附录H(资料性附录)简易观测法建点方法H.1埋桩(钉)法在裂缝两侧(或上、下)设标记、埋桩或者埋钉,用钢尺等测量工具量测裂缝张开、闭合、位错或下沉等变形,详见图H.1、图H.2。H.2贴片法在滑坡体或建筑上的裂缝上粘贴纸片、涂抹水泥砂浆等方式(图H.3),如果纸片或水泥涂片拉裂或断损,说明裂缝在变形,可用钢尺量测裂缝开裂量;或在裂缝上设立标识,贴磁片或玻璃片等,然后用钢尺等进行量测。H.3特点简便易行,投入快,成本低,便于群测群防;操作简单,直观性强;精度较差,观测时劳动强度大;其监测成果可和仪表监测相互校验、补充。H.4适用范围适用各种崩塌不同变形阶段的监测。图H.1埋桩法图H.2埋钉法图H.3贴片法25

T/CAGHP 0072018

I.1监测钻孔施工技术要求

深部位移监测钻孔施工及仪器安装技术要求

I.1.1按监测设计书要求在选定部位钻孔,全孔取芯,钻孔直径以不小于测斜管外径30mm为宜, 一般不宜小于110mm。 I.1.2在地下水位以上的土层和不易塌孔的砂土内应采用干法钻进;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岩土层内: 应采用单动双管钻进技术钻进;严重缩孔或塌孔时应采用跟管或泥浆护壁。 I.1.3为了防止塌孔,并为将来进行孔口保护做好准备,孔口段应预留5m长的套管。 1.1.4钻进过程中应做好钻孔地质编录。钻孔完成后,应检查钻孔深度及其通畅情况,测量孔斜, 并绘制钻孔综合柱状图。 1.1.5每钻进50m及终孔后均应校正孔深,孔深最大误差不得大于0.5%。钻孔铅直度偏差应满 足每50m孔深内不大于±3° 1.1.6钻孔应穿过滑带,进入完整基岩或稳定层3m~5m。 I.1.7监测孔孔口应设置必要的保护装置。 L.1.8测量监测孔坐标及孔口高程。

L.2测斜管安装技术要求

I.2.1测斜管可选择ABS工程塑料管、铝合金管和PVC管等,管内壁须有两对互相正交的导槽。 长期监测宜选用铝合金管,临时性监测可选用PVC管。 1.2.2测斜管应平直,两端平整。其内壁应平整圆滑,导槽应平整顺直,不得有裂纹结瘤。 1.2.3测斜管安装前,须进行一次清孔作业,确保钻孔通畅,保证测斜管的顺利下放。 I.2.4按埋设长度要求在现场将测斜管逐根进行标记预接。预接时管内导槽须对准,并套上管接 头,在其两导槽间对称钻4个孔,用铆钉(铝合金管)或自攻螺丝(ABS工程塑料管)将管接头与测斜 管固定,然后在管接头与测斜管接缝处用橡皮泥等堵塞,再用防水胶带缠紧,测斜管底端加底盖并用 胶带缠紧密封,以防止注浆液渗入管内。装配好的测斜管导槽扭转角应不大于0.17°/m。 1.2.5测斜管其中一对导槽应与预计变形或滑移方向一致。测斜管长度较大时,为保证安全,可用 承重吊绳、绞车、套管夹等装置辅助安装。 1.2.6测斜管与钻孔之间空隙通过底部返浆法(岩体钻孔)或孔口注砂法(土体钻孔)填充。底部返 浆法采用C25水泥砂浆灌注,为防止在灌浆时测斜管浮起,宜预先在测斜管内注人清水;孔口注砂法 填砂时须边填砂边注水,确保填砂密实。 I.2.7灌浆完毕或回填砂后,测斜管内要用清水冲洗干净。做好孔口保护措施及孔口平台,防止碎 石或其他异物掉人管内,以保证测斜管不受损坏。 1.2.8待水泥浆凝固或填砂密实稳定后,量测测斜管导槽的方位、管口坐标及高程,并对安装埋设 过程中发生的间题作详细记录。

1.3固定式钻孔测斜仪安装技术要求

L.3.1设备安装之前的准备工作

T/CAGHP 0072018

a)根据钻孔柱状图,确定滑动带(面)位置; b 根据滑动带(面)的位置,设计传感器数量、连接杆长度及牵引钢丝绳的长度,确保传感器能 够安装在滑动带(面)部位; c)采用模拟探头对测斜管内堵塞情况进行探明,防止仪器设备下放时卡死在孔内。 2仪器设备的安装步骤: a)确定主滑方向或倾覆方向,安装时保证探头极性一致; b)按编号顺序将传感器、连接杆及牵引钢丝绳、孔口吊环逐一连接,组成传感器组,探头与连 接杆及轮组件之间配合处应紧固到位,传感器通信线缆绷直后,与传感器、连接杆、牵引钢 丝等牢固捆绑,捆绑点的间距不大于2m; 将传感器组对准导槽缓慢放置于测斜管内,直至传感器组到达设计位置,下放过程中,应将 传感器通信线缆绷直,与传感器、连接杆、牵引钢丝等牢固捆绑,捆绑点的间距不大于2m 传感器组较重时,可采用起吊装置辅助安装; d 传感器组下放过程中,应对各传感器进行持续测试,确认探头数据输出正常方可继续下放 否则应及时取出,更换或维修; e 传感器组下放完成后,将牵引钢丝绳末端吊环悬挂于孔口,将通信线缆整理、标记; 进行最后一次测试,传感器输出正常后,完成安装工作。固定式钻孔倾斜仪安装示意图见 图.1

L.3.2仪器设备的安装步骤

.4移动式钻孔测斜仪使用技术要求

紧紧固螺丝。用手压缩导轮组,使之平滑放人导槽内,转动电缆盘释放电缆,缓缓将测头置于测斜管 测量深度的底部,然后在测斜管管口放置井口装置。 1.4.2将测头拉起至首个深度标志为测读起点,每0.5m观测并记录一次数据。每次测读时都应 将电缆标志对准,以防读数不准确。利用电缆标志测读,使测头升至测斜管项端为止。 1.4.3一次观测完成后,将测斜仪反转180°,重复以上过程,完成第二次观测,如图1.2。 1.4.4对于单轴型移动式钻孔倾斜仪,在二次观测完成后仅测得一组导槽方向的水平位移,应将测 斜仪沿另一组导槽方向重复以上观测过程,完成第三次、第四次观测;对于双轴型移动式钻孔倾斜 仪,完成第二次观测后即完成本次监测作业。

T/CAGHP0072018顶部托架一顶盖电缆接头连接杆上连接杆连接螺栓一测斜管固定轮(高轮)一接头一电缆一连接管一下连接杆弹性张紧轮(低轮)底部滑轮组一滑轮组底部滑轮组安装连接杆接续加长传感器组件连接杆电缆项部托架万向节一顶盖电缆固定轮测斜管电缆弹性张紧轮一传感器连接杆水流方向底盖传感器与中间滑轮安装顶部托架安装图1.1固定式钻孔倾斜仪安装示意图(a)正反方向测量(b)示意图图I.2垂直测头的结构28

T/CAGHP 007—2018附录J(资料性附录)地面倾斜观测墩结构J. 1地面倾斜观测墩结构地面倾斜观测墩结构见图J.1。20~300~01纵筋1.6~2777777箍筋+0.6~0.8箍筋0.6~0.8冻土线777纵筋1.6~250~70100~150(a)岩体(单位:cm)(b)土体(单位:cm)图J.1地面倾斜观测墩结构示意图J.2地面倾斜仪安装双轴型地面倾斜仪安装见图J.2。20~30图J.2双轴型地面倾斜仪安装示意图(单位:cm)29

T/CAGHP 007—2018附录K(资料性附录)岩体应力监测点建设要求岩土体应力监测点建设见图K.1、图K.2。图K.1岩体压(应)力监测点安装示意图(单位:cm)混凝土岩体(基座)图K.2土体压(应)力监测点安装示意图(单位:cm)30

L.1监测钻孔施工技术要求

T/CAGHP007—2018

附录L (规范性附录) 地下水位监测钻孔施工技术要求

L.1.1地下水位监测钻孔施工前,应进行钻孔结构设计,包括开孔和终孔直径、孔深、孔斜、变径位 置等。 L.1.2基岩监测钻孔,应采用清水钻进;松散层监测钻孔,可采用水压或泥浆钻进。 L.1.3监测钻孔应及时洗孔,冲水介质的质量应符合《管并技术规范》(GB50296一2014)的有关规 定,宜洗至水位变化反应灵敏,洗孔结束前的出水含砂量不大于1/2000(体积比)。 L.1.4监测钻孔直径不应小于110mm,井管内径一般不应小于100mm;孔深在100m深度内孔斜 度不低于1.5°;孔深误差不大于0.2%。 L.1.5监测钻孔深度一般应穿过崩塌底座3m~5m。 L.1.6在下滤水管之前,应再进行一次清孔,确保滤水管能顺利下到位。 L.1.7在裂隙、岩溶含水层中宜采用裸孔架、缠丝过滤器或填砾过滤器;在卵石、圆(角)砾及粗中砂 含水层中,宜采用缠丝过滤器或填砾过滤器;在粉细砂含水层中,宜采用填砾过滤器。 L.1.8过滤器宜为圆孔过滤器,圆孔直径20mm~40mm,管外用60目尼龙纱网2层包扎,孔隙率 1823。 L.1.9监测钻孔宜全孔取芯,随钻编录;在钻进过程中,应对水位、水温、冲洗液消耗量、漏水位置 孔壁塌、含水构造和溶洞的起止深度等进行观测和记录。 L.1.10钻探结束后,应测量坐标和孔口高程。

L.2测管安装技术要求

L.2.1测管的管材应根据地下水水质、管材强度、监测孔的口径与深度及技术经济等因素确定,可 选用镀锌管、钢管、铸铁管、预制钢筋混凝土管及PVC管等。 L.2.2测管直径一般为50mm90mm,管底加盖密封,下部留出2.0m长且不打孔作为沉淀段 上部留出1.0m长不打孔作为管口封闭段,中间部分的管壁周围钻出直径为10mm~30mm的 滤水孔。 L.2.3测管滤水孔纵向间距取50mm,梅花状交错排列,管壁外部用缠丝包网作过滤层。 m 作为时浦是左圆鱼)

L.2.1测管的管材应根据地下水水质、管材强度、监测孔的口径与深度及技术经济等因素确定,可 选用镀锌管、钢管、铸铁管、预制钢筋混凝土管及PVC管等。 L.2.2测管直径一般为50mm~90mm,管底加盖密封,下部留出2.0m长且不打孔作为沉淀段, 上部留出1.0m长不打孔作为管口封闭段,中间部分的管壁周围钻出直径为10mm~30mm的 滤水孔。 L.2.3测管滤水孔纵向间距取50mm,梅花状交错排列,管壁外部用缠丝包网作过滤层。 L.2.4在裂隙、岩溶含水层中宜采用裸孔架、缠丝过滤器或填砾过滤器作为过滤层;在卵石、圆(角) 砾及粗中砂含水层中,宜采用缠丝过滤器或填砾过滤器作为过滤层;在粉细砂含水层中,宜采用填砾 过滤器作为过滤层。 L.2.5过滤器宜为圆孔,孔径20mm~40mm,管外用60目尼龙纱网2层包扎,孔隙率18~23。 L.2.6测管下放完毕后,用砾料回填测管与孔壁之间的缝隙,根据过滤器的位置确定填砾高度,填 至离地面高约1.0m~0.5m处,再用黏土球封闭环形空间至地面,以防地表水渗入。 L.2.7测管安装完成后,应对管内进行清淤,做好孔口保护;孔口应砌筑测试平台,尺寸宣为1.5n

L.2.5过滤器宜为圆孔,孔径20mm~40mm,管外用60目尼龙纱网2层包扎,孔隙率18~23。 L.2.6测管下放完毕后,用砾料回填测管与孔壁之间的缝隙,根据过滤器的位置确定填砾高度,填 至离地面高约1.0m0.5m处,再用黏土球封闭环形空间至地面,以防地表水渗入。 L.2.7测管安装完成后,应对管内进行清淤,做好孔口保护;孔口应砌筑测试平台,尺寸宜为1.5m X1.5m

T/CAGHP 007—2018附录M(资料性附录)监测建点记录表表M.1监测建点记录表项目名称:合同号:监测单位:监理单位:灾害点名称仪器型号及编号生产厂家孔深/m孔口高程/m孔底高程/m埋设位置埋设方式接管根数/个管材外径/mm导槽方向砂浆标号/m注浆压力/MPa注浆上返高/m埋设示意图及说明埋设期自年月日至年月日主管埋设者填表人工作人员观测者监理填表日期说明:适用于监测钻孔内传感器、危岩基座处压力传感器、雨量计安装验收。一式三份TB/T 3355-2014 轨道几何状态动态检测及评定,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业主单位各一份32

附录N (规范性附录) 崩塌监测报告提纲

崩塌监测专报应包括专报事由、监测分析、结论及建议等内容,宜按下列提纲编制。 1)前言。包括任务来源、专报事由(如应急调查、预警等)等。 2) 崩塌概况。包括崩塌地理位置、规模及主要危害,崩塌基本特征,崩塌变形概述等。 3)1 监测分析。包括监测成果(全部或部分监测要素过程线图)、监测分析、稳定性评价 4)结论与建议。

T/CAGHP007—2018

监测成果总结报告应包括项目概况、工作区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特征、监测内容、监测方法、 测网布设、监测成果分析、结论及建议等内容,宜按以下提纲编制。 1) 前言。包括任务由来、监测项目概况(续作项目须总结前人监测成果及结论)、监测实施依 据,测量基准等。 2) 工作区地质环境条件。 3) 地质灾害特征及变形破坏模式。 4) 监测内容、监测方法和精度分析。 5) 监测网布设。包括基准点布设、监测点布设、监测剖面布设。 6) 监测成果分析。 7) 稳定性评价及变形趋势预测。 8) 结论与建议。 2 附图、附表 监测成果总结报告的附图、附表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 监测系统平面布置图。 2) 监测系统剖面图。 3) 监测点埋设构造图。 4) 监测基准点稳定性检验成果。 5) 监测点施工验收报告。 6) 监测竣工验收报告。 7) 监测数据汇总表。 8) 监测要素变形过程线图。

监测成果总结报告应包括项目概况、工作区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特征、监测内容、监测方法、 监测网布设、监测成果分析、结论及建议等内容,宜按以下提纲编制。 1) 前言。包括任务由来、监测项目概况(续作项目须总结前人监测成果及结论)、监测实施依 据,测量基准等。 2) 工作区地质环境条件。 3) 地质灾害特征及变形破坏模式。 4) 监测内容、监测方法和精度分析。 5) 监测网布设。包括基准点布设、监测点布设、监测部面布设。 6) 监测成果分析。 7) 稳定性评价及变形趋势预测。 8) 结论与建议

GB 50421-2018 有色金属矿山排土场设计标准监测成果总结报告的附图、附表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 监测系统平面布置图。 2) 监测系统剖面图。 3) 监测点埋设构造图。 4) 监测基准点稳定性检验成果。 5) 监测点施工验收报告。 6) 监测竣工验收报告。 7) 监测数据汇总表。 8) 监测要素变形过程线图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