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T 2761-2020 自然资源遥感综合调查技术要求(1:10000).pdf

DB23/T 2761-2020 自然资源遥感综合调查技术要求(1:10000).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3 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222156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23/T 2761-2020 自然资源遥感综合调查技术要求(1:10000).pdf

8野外踏勘与建立解译标志

野外踏勘应在遥感初步解译工作之后进行。目的是从整体上对工作区域进行概略性了解,感性认识 其自然地理、地形地貌、植被覆盖、社会经济、交通状况等,对收集的相关资料进行必要的验证,对自 然资源因子的分类构成和圈定规则进行实地核查,建立各类自然资源因子的遥感解译标志,野外踏勘的 路线应贯穿主要自然资源因子类型,

资源分类应与国家、行业、部门制定的分类标准

基于遥感影像数据,根据自然资源的分类,选择典型地区GB/T 12085.9-2022 光学和光子学 环境试验方法 第9部分:太阳辐射与风化.pdf,实地观察不同地区各类型自然 与不同时相、不同类型遥感影像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遥感影像上显示出的色调、形状、纹理 关布局等影像特征,分别建立各类自然资源因子的遥感解译标志,为进一步开展室内详细解译提

自然资源因子类型复杂,在遥感解译过程中应遵循“先易后难、由点到面、分级分类逐步解译”的 原则,各种分析判别方法有机结合、交错使用。解译时应参考自然资源、生态地质环境相关调查成果, 并借助专业知识,必要时可使用多种遥感数据源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解译的准确性。

DB23/T27612020

采用优于1m空间分辨率影像,解译过程中应将影像放大至1:2500比例尺后进行解译。

9.3. 1 初步解译

借助空间数据处理软件,选择调查区域代表性地域,采用较圆滑的曲线,精准勾绘不同类型、 别自然资源因子的空间范围,划分图层,添加属性。开展野外踏勘之后,还要对初步解译阶段建 感解译标志进行修改和完善,以指导后期的详细解译工作

详细解译应在野外踏勘结束后,全面野外调查验证开始之前完成,是野外核查的重要资料依据。相 居完善后的遥感解译标志,修改初步解译成果,总结经验,开展工作区全域各类自然资源因子边界的精 准勾绘,进行准确的图层划分和属性录入并填写“解译记录表”,记录内容应符合附录B。

9.3.3.1综合解译应在野外调查验证基本完成后进行。目的是结合野外调查验证结果,对详细解译成 果进行修改与完善,形成最终的正确解译成果,为区域性自然资源遥感综合调查提供精准的矢量成果。 9.3.3.2综合解译阶段应进行遥感解译成果与以往专业成果的对比分析,综合考虑自然地理、地形地 貌、人文、经济等客观影响因素,各种判别方法有机结合,保证解译图斑的定性、定位正确,边界勾绘 精准,图层划分无误、属性内容无错漏,综合解译成果应真实、客观的反映自然资源的现状与变化信息。

0. 1野外调查验证目的

野外调查验证是自然资源遥感综合调查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过程,目的是对室内遥感解译成果 的可靠性进行全面查证,核实疑问图斑、补充遗漏信息、修改错判结果,提高最终解译成果的质量和正 确率。

10.2野外调查验证内容

野外调查验证内容如下: a 自然资源因子分类划分的正确性; b) 自然资源因子解译标志的可靠性; C 自然资源因子解译图斑的空间位置、形态圈定、边界范围勾绘的准确性; 自然资源因子变化信息提取的正确性; 收 d) e) 解决室内解译中的疑点、难点。

0.3野外调查验证方法

野外调省验证工作应采取点、 调查验证的方法。室内解译效果较 好的地段主要以点验证为主;解译效果中等地段布置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路线进行验证;解译效果较差的 地段、重点地区采用扫面方式详细验证,保证疑问图斑的野外验证率达到100%。

10.4野外调查验证要求

DB23/ T 27612020

前人研究成果、交通和自然地理条件综合考虑确定需验证图斑,一般综合条件较差的地区、解译标志不 明显的自然资源因子要加大抽样调查数量

10.4.1野外调查验证点、线布设

野外调查验证点、验证路线的布设要求目的明确、针对性强。调查路线宜采用穿越法为主,追索路 线为辅助的方式。下列区域均应布设验证点及路线: 自然资源分类不明确的区域; b 自然资源间分布界线不清晰的区域; C 自然资源变化类型、变化范围不明确,存在疑问的区域; d 自然资源变化大(特别是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区域; e 解译成果与以往资料对比有较大差别的区域; 解译中取得新发现、新认识的区域,生态环境评价中具有典型意义的区域; 名 自然资源利用不合理、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的区域: h 需要重点调查或采集样本的区域。

10.4.2野外调查验证点定位

采用手持GPS地理坐标和微地貌相结合的方法定位,并配备照相机、手持测距仪等,所有仪器均应 业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操作,并根据调查区域合理设定操作参数

每个野外调查验证点均应在验证 周查记录表”,并在调查结束后进行检查、 补充与完善,记录内容要求全面、具体、准确无误,记录内容应符合附录C

10.4.4解译判对率

野外调查验证之后应进行解译信息后处理,即进一步完善室内解译成果,修改错判图斑、补充遗漏 图斑、完善图斑勾绘边界与属性填写等。同时应对室内解译判对率进统计,一般地区的自然资源因子解 译判对率应达到95%以上,综合条件较差的地区可降低解译判对率到90%以上,解译效果较差地区解译判 对率也应大于85%。如解译判对率未达到要求,应及时提出修改意见,补充解译之后,重新进行野外调 查验证。

1成图比例尺为1:10

地理底图应采用最新的地理 界线、城镇居民地、交通、水系、高程 如收集到地理底图的部分要素与现状 最新时相遥感影像作为参照进行修编,

DB23/T27612020

以编制好的1:10000地理底图为底,叠置区域内经检查无误的最终解译矢量成果(点、线、面): 进行全要素图形整饰后形成成果图

自然资源遥感解译数据图层划分、属性数据结构参见附录D。

成果报告、附图、附表是自然资源遥感综合调查的最终成果,应符合以下要求: a 成果报告应客观反映工作区域自然资源分布现状与变化真实情况,重点阐述所采用技术方法、 完成实物工作量、取得成果,综合分析评价工作区域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现状及发展趋势,探 索人类活动产生影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建议。 b 成果报告应文字精炼、图文并茂、层次清晰、主体突出、各章节观点统一协调,体现出报告的 综合性和逻辑性,附图、附表、附件齐全完整; C 附图应包括自然资源遥感调查图、自然资源遥感监测图和生态环境评价图; d 附表应包括自然资源现状统计报表、自然资源各期次监测统计报表; e 自然资源遥感综合调查(1:10000)成果报告编写提纲参见附录A.2。

4.1成果验收应以批准的设计审批意见书为依据,着重对实物工作量完成情况、绩效目标达标程度、 采用的技术方法、遥感影像质量、遥感解译精度与质量、取得成果等方面进行检查验收。 4.2成果经评审验收后,应按专家意见逐条进行认真修改,由评审专家复核确认之后,上报项目下达 都门予以审香认定。

DB23/ T 27612020

A. 1. 1. 1 第一节 项目基本情况

A.1.1.2第二节工作区概况

工作区位置、范围、自然地理、气候、交通、水域、社会经济概况。

A.1.1.3第三节实物工作量

依据任务书或合同书,确定实物工

A.1.1.4第四节预期成果

A. 1.2第二章 已有工作基础

A.1.2.1第一节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作程度

A.1.2.3第三节自然资源调查程度

A.1.2.4第四节以往成果评述

分析已有工作基础,提出存在问题,明确调查方向。

A.1.3第三章技术路线与工作方法、技术要习

A.1.3.2第二节工作方法

逐条说明每个工作步骤设计采用的工作方法,可分为资料收集、遥感影像接收、建立解译 然资源因子解译、野外调查验证、成果图件编制、成果综合整理与提交等。

A.1.3.3第三节技术要求

列应执行技术标准,应遵守的相关规范和要求。

A.1.4第四章工作部署及进度安排

A.1.4.1第一节工作部署

A. 1. 4. 2 第二节 进度安排

按月分解工作内容,列出工作计划。

A. 1.4. 3 第三节 绩效管理计划

明确绩效目标,合理设定产出指标、效益指标,附绩效目标申请表。

A.1.5第五章组织管理及保障措施

1.5. 1 第一节 组织管

组织机构、人员安排、管理方式及措施

组织机构、人员安排、管理方式及措施

A.1.5.2第二节质量保障

A.1.5.3第三节安全保密措施

安全生产、资料保密保障措施。

安全生产、资料保密保障措施。

1.1.6第六章经费预算

DB23/T27612020

各、明确工作部署原则,合理布局调查工作,附

根据项目类型准确选择预算类别,明确预算编制依据,详细列出各科目经费支出安排,附预算编制 说明。

A.2成果报告编写提纲

A.2.1.1第一节项目概况

、项目承担单位、项目负责人、工作起止时间、

A.2.1.2第二节工作区概况

工作区位置、范围、自然地理、气候、交通、水域、社会经济概况;以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矿 山地质环境及自然资源调查工作程度,并分析已有工作基础,提出存在问题。

A.2.1.3第三节工作完成情况

工作实际投入人员,所设计工作内容、实物工作量、科技创新目标、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

A.2.1.4第四节经费执行情况

DB23/L27612020

A.2.1.5第五节提交成果

A.2.2 第二章 技术路线与工作方法

A.2.2.1第一节技术路线

采用的技术方法和工作流程,附技术路线框图。

A. 2. 2. 2 第二节 工作方法

A.2.2.3第三节技术要求

分列所执行技术标准、遵守的相关规范和要求。

A.2.2.4第四节质量评述

对遥感影像,解译矢量成果、野外调查验证工作、成果图件、数据入库成果等质量进行全面综合评 述。

A.2.3第三章自然资源遥感现状调查

A.2.3.1第一节自然资源分布现状

分类统计各类自然资源因子图斑数量、周长、面积,简述自然资源因子分布现状,附自然 统计简表、自然资源遥感调查图

A.2.3.2第二节自然资源现状分析

综合研究工作区内自然资源分布特点及规律。

A.2.4.1第一节自然资源变化情况

分类统计各类自然资源因子图斑变化类型、变化数量、周长、面积,简述自然资源因子变 附自然资源各期次监测统计简表、自然资源遥感监测图。

A.2.4.2第二节自然资源变化分析

A.2.5第五章生态地质环境评价

A.2.5.1第一节生态地质环境评价方法

说明选取的评价因子、确定的评价因子权重 使用的评价方法及运算过程 A.2. 5.2第二节生态地质环境评价结果

阐述评价结果,附生态环境评价图。

A.2.5.3第三节生态地质环境问题分析

综合分析工作区存在生态地质环境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与建议,

A.2.6第六章成果综合整理与提交

A.2.6第六章成果综合整理与提交

A.2.6.1第一节数据库建设

入库内容、图层划分、属性结构与字段设定、物理存储路径。

A.2.6.2第二节成果数据整理与提交

A.2.7.1第一节取得成果

DB23/T27612020

自然资源遥感综合调查工作所解决资源环境和基础地质问题、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科学 新和技术方法进步、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其他进展与成果等,

A.2.7.2第二节存在问题与建议

总结工作存在问题,提出今后工作建议

DB23/ T 27612020

表B.1为自然资源遥感解译记录表。

表B.1自然资源遥感解译记录表

表B.2为自然资源遥感监测解译记录表

DB23/T27612020

表B.2自然资源遥感监测解译记录表

DB23/ T 2761—2020附录C(规范性附录)野外调查记录表表C.1为自然资源遥感解译野外调查记录表,表C.1自然资源遥感解译野外调查记录表点号:时间:天气:())·()"E点位坐标()。()'()"N点性高程m验证结果:口正确口错误口遗漏口勾绘不准影像类型照片编号影像时相镜头指向遥感影像野外照片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描述:备注:调查人:记录人:检查人:14

表C.2为自然资源遥感监测野外调查记录表。

DB23/T27612020

表C.2自然资源遥感监测野外调查记录表

DB23/ T 27612020

附 录 (资料性附 数据库入库格式 表D.1为自然资源遥感解译数据图层划分表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数据库入库格式参考表

表D.1为自然资源遥感解译数据图层划分表。

表D.1自然资源遥感解译数据图层划分表

表D.2为面状自然资源遥感解译图层属性数据结构表。

D.2面状自然资源遥感解译图层属性数据结构

为线状自然资源遥感解译图层属性数据结构表DB4407/T 73-2021 地方标准技术审查规范.pdf

表D.3线状自然资源遥感解译图层属性数据结构表

DB23/T27612020

表D.3线状自然资源遥感解译图层属性数据结构表(续)

面状自然资源遥感监测解译图层属性数据结构表

表D.4面状自然资源遥感监测解译图层属性数据结构表

沼气工程技术规范_第二部分供气设计表D.5线状自然资源遥感监测解译图层属性数据结构表

DB23/ T 27612020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