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41/138-2014 河南省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pdf

DBJ41/138-2014 河南省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6.2 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352511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J41/138-2014 河南省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pdf

式中:G 四边形滑裂体自重(kN/m); 滑裂面长度(m); 8 缓倾的外倾软弱结构面的倾角(°); 外倾软弱结构面的黏聚力(kPa); SPs 外倾软弱结构面内摩擦角()

3永久性直立边坡,坡顶无 建筑荷载时,侧向岩石压力计算和 破裂角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无外倾结构面的岩质 边坡,可以岩体等效内 摩擦角按侧向压力方 法计算侧向岩石压力; 破裂角按45°十0/2确

图K.0.2岩质边坡四边形 滑裂时侧向压力计算

定,I类岩体边坡可取75左右; 2)当有外倾硬性结构面时,应分别以外倾硬性结构面的 参数按本条第1款的方法和以岩体等效内摩擦角按侧 向土压力方法计算,取两种结果的较大值;除工类边 坡岩体外,破裂角取外倾结构面倾角和45°十e/2两 者中的较小值; 3)当边坡沿外倾软弱结构面破坏时,侧向岩石压力按本 条第1款计算,破裂角取该外倾结构面的倾角,同时 应按本条第1款和第2款进行验算。 4临时性直立边坡和基坑工程的侧尚岩石压力计算和破裂 有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无外倾结构面的岩质边坡,应以等效内摩擦角按侧 向土压力方法计算侧向岩石压力,岩体等效内摩擦角 标准值宜按当地经验确定T/CBMF 37-2018、T/CCPA 7-2018 超高性能混凝土基本性能与试验方法.pdf,当缺之当地经验时,可按 表K.0.2取值:坡顶无建筑荷载时破裂角取值,工类 岩体边坡取82°;I类岩体边坡取72°;Ⅲ类岩体边坡 取62°;IV类岩体边坡取45°十e/2°;坡顶有建筑荷载

时破裂角取值应按本条第1款确定。

表K.0.2边坡岩体等效内摩擦角标准值

注:1表中数据适用于高度为不大于30m的边坡。当高度大于30m时,应做专 门研究; 2边坡高度较大时宜取较小值,高度较小时宜取较大值;当边坡岩体变化较 大时,应按同等高度段分别取值; 3表中数据已考虑时间效应,对于Ⅱ、Ⅲ、IV类岩质临时边坡可取表中上限 值,I类岩质临时边坡可在72°的基础上根据岩体完整程度的差异乘以不 同的增大系数; 4表中数值适用于完整、较完整的岩体;破碎、较破碎的岩体可根据地方经 验在表中数值的基础上适当折减。

注:1表中数据适用于高度为不大于30m的边坡。当高度大于30m时,应做专 门研究; 2边坡高度较大时宜取较小值,高度较小时宜取较大值;当边坡岩体变化较 大时,应按同等高度段分别取值; 3表中数据已考虑时间效应,对于Ⅱ、Ⅲ、IV类岩质临时边坡可取表中上限 值,I类岩质临时边坡可在72°的基础上根据岩体完整程度的差异乘以不 同的增大系数; 4表中数值适用于完整、较完整的岩体;破碎、较破碎的岩体可根据地方经 验在表中数值的基础上适当折减。

值,I类岩质临时边坡可在72°的基础上根据岩体完整程度的差异乘以不 同的增大系数; 表中数值适用于完整、较完整的岩体;破碎、较破碎的岩体可根据地方经 验在表中数值的基础上适当折减。 2)当有外倾硬性结构面时,应分别以外倾硬性结构面的 参数按本条第1款的方法和以岩体等效内摩擦角按侧 向王压力方法来计算侧向岩压力,取两种结果的较大 值。破裂角取值,I类岩体边坡取82°;IⅡ类岩体边 坡取外倾结构面倾角和72两者中的较小值;血类岩 体边坡取外倾结构面倾角和62两者中的较小值;IV 类岩体边坡取外倾结构面倾角和45°十9e/2°两者中的 较小值。 3)当边坡沿外倾软弱结构面破坏时,侧向岩石压力按本 条第1款计算,破裂角取该外倾结构面的倾角,同时 应按本条第1款或第2款进行验算

L.0.1岩质边坡的岩体应按表L,0.1进行分类。

0.1岩质边坡的岩体应按表L0.1进行分类。

附录L岩质边坡的岩体分类

表L.0.1岩质边坡的岩体分类

注:1边坡岩体分类中未含由外倾软弱结构面控制的边坡和倾倒崩塌型破坏的 边坡; 1类岩体为软岩、较软岩时,应降为Ⅱ类岩体; 当地下水发育时,IⅡ、Ⅲ类岩体可根据具体情况降低一档: 强风化岩和极软岩可划为IV类; 5表中外倾结构面系指倾向与坡向的夹角小于30的结构面。

注:1边坡岩体分类中未含由外倾软弱结构面控制的边坡和倾倒崩塌型破坏 边坡:

L.0.2岩体完整程度可按表L0.2确定

表 L.0.2岩体完整程度划分

注:1完整性指数Kv=(VR/Vp)2,VR为弹性纵波在岩体中的传播速度,Vp为 弹性纵波在岩块中的传播速度: 2 结构类型的划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表 A.0.4的规定:镶嵌碎裂结构为碎裂结构中碎块较大且相互咬合、稳定性 相对较好的一种类型; 3岩体体积结构面数系指单位体积内结构面数目(条/m)。

注:1完整性指数Kv=(VR/VP)2,VR为弹性纵波在岩体中的传播速度,VP 弹性纵波在岩块中的传播速度: 2 结构类型的划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 A.0.4的规定:镶嵌碎裂结构为碎裂结构中碎块较大且相互咬合、稳定 相对较好的一种类型; 3岩体体积结构面数系指单位体积内结构面数目(条/m)。

附录M浅层平板载荷试验要点

M.0.1地基土浅层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确定浅部地基层的承 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的承载力和变形参数,承压板面积不 应小于0.25m²,对于软土不应小于0.5m。 M.0.2:试验基坑宽度不应小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的3倍。应保 持试验主层的原状结构和天然湿度。宜在拟试压表面用粗砂或中 砂层找平,其厚度不应超过20mm。 M.0.3加荷分级宜为8~12级。最大加载量不应小于设计要求 的2倍。 M.0.4每级加载后,按间隔10min、10min、10min、15min、 15min,以后为每隔半小时测读一次沉降量,当在连续2h内, 每小时的沉降量小于0.1mm时,则认为已趋稳定,可加下一级 荷载。

0.50m²,可取s/6=0.01~0.015所对应的荷载,但其值不应大 于最大加载量的一半。 M.0.8同一土层参加统计的试验点不应少于3点,各试验实测 值的极差不得超过其平均值的30%,取此平均值作为该土层的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

0.50m²,可取s/6=0.01~0.015所对应的荷载,但其值不应大 于最大加载量的一半。 M.0.8同一土层参加统计的试验点不应少于3点,各试验实测 值的极差不得超过其平均值的30%,取此平均值作为该土层的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k。

1为了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 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充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么做的,采用 “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时的写法 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2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 3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4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5 《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 6 《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 7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 8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 9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 10 《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 11 《膨胀士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50112 1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13 《高层建筑筏形与箱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 14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 15 《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50290 16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 17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 18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GB13476 19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JG197 20 《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 21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 22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 23 《锚杆锚固质量无损检测技术规程》JGJ/T182

3.1地基基础设计与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290 3.2岩土工程勘察 290 3.3地基基础与边坡设计 290 4 岩土的分类: 291 4.1土的分类和定名 291 岩土工程勘察 294 5.1 一般规定 294 5.2 岩土工程勘察要求 294 5.3地下水 295 5.5 室内试验和原位测试.· 295 5.6 勘察报告 296 6 天然地基计算 297 6.2地基承载力计算 297 6.3变形计算 298 软弱地基 299 7.1一般规定 299 7.2利用与处理 299 8 特殊土地基与山区地基 300 8.1 一般规定 300 8.3 湿陷性黄土地基 300 8.7 采空区地基 300 9 地基处理 304 9.1 一般规定 304 9.4水泥土桩复合地基 304

3.1地基基础设计与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3.1.4结合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现 行国家行业标准《高层建筑岩王工程勘察规程》JG72的相关 内容,引入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对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划分的内容 进行整合,避免重复。

3. 2 岩土工程勘察

3.2.1岩土工程勘察实施前,应由建设单位提供包括工程总平 面图、建筑物的层数、高度、结构类型、荷载条件、地基变形控 制要求等资料以及对勘察要求的岩土工程勘察任务书。 3.2.2施工勘察是对于复杂的岩土工程条件、基坑开挖后发现 有必须查明的异常情况或有特殊的施工要求时所进行的专项勘察 工作。施工勘察应针对具体要求和同题开展工作。 3.2.4~3.2.5河南地区场地土的标准冻结深度均不大于0.5m,

3.2.1岩工程勘察实施前,应由建设单位提供包括工程 面图、建筑物的层数、高度、结构类型、荷载条件、地基变 制要求等资料以及对勘察要求的岩土工程勘察任务书。

3.2.2施工勘察是对于复杂的岩土工程条件、基坑开

有必须查明的异常情况或有特殊的施工要求时所进行的专项勘察 工作。施工勘察应针对具体要求和问题开展工作。

2.4~3.2.5河南地区场地土的标准冻结深度均不大于0.5m

3.3地基基础与边坡设计

3.3.1第4款中增加了位于掩理河道、冲沟上的建筑物,以及 边坡工程、基坑工程稳定性验算的要求。随着工程建设的发展, 这些情况日益多见,应引起注意。

4.1土的分类和定名

深度为10mm时测定的液限计算。 4.1.9粉土,尤其是很湿、稍密~中密状态的粉土取级原状 王样较难,王工试验指标的测试结果出入较天,因此,本条建议 结合静力触探指标对粉土密实度进行分类。一般情况下,二者指 标应相匹配,若静力触探指标与土工试验指标相矛盾时,应分析 原因后综合判定

1.1场地情况变化天是指场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不 满足设计、施工需要,不符合岩土工程详细勘察要求的 况。

5.2岩土工程勘察要求

5.2.8自前,河南地区板式高层建筑宽度多在10m~20m之 间,周边布置勘探点可以满足计算中心点或电梯井、核心筒等部 位的最天沉降量的要求;而对高度超过30层、宽度超过30m的 高层建筑,仅在周边布置勘探点,无法满足计算上述部位最大沉 降量的需要,因此本条第1款规定“应在中心点或电梯井、核心 简部位布设勘探点”

5.2.20采空区地基勘察主要采用资料收集、调查与测绘、工和

钻探、物探等手段进行。资料收集主要是从地方国土、煤管矿企 等部门和单位收集资料,资料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应加以分析和验 证。调查与测绘包括区域工程地质调查、采空区专项调查和采空 区测绘三个部分。工程钻探是采空区地基勘察的主要手段,能够 通过岩芯的观察和描述,直观的反映岩土的基本特征,并通过钻 进速度、掉钻及漏水情况,反映出采空区的存在及其冒落、变形 情况。物探主要有电法、电磁法、地震法、测井法等种类,可作 为一种辅助手段,对工程察成果进行验证。 采空区稳定性分析与评价是在采空区勘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 的,因此应根据采空区的类型和特点,结合勘察成果,采用定量 为主、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采空区属于隐蔽、复杂、地表变形范围大、持续时间长、容

易引发多种地质灾害的不良地质场地,对地面建筑物危害很大。 因此,采空区工程建设难度大,不确定因素多,处置费用高,事 故风险高,在采空区地区进行工程建设时,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 甲级和地基处于基本稳定场地的乙级建筑应根据勘察成果组织专 家论证分析。

5.3.1归纳了现行的国家有关规范中关于地下水勘察的要求, 根据工程大小、重要性的不同,以及是否有勘察经验做了不同的 规定,能够满足不同工程及不同环境地下水的勘察要求,做到全 面、完整,布置合理。 5.3.2含水层渗透系数等水文地质参数的测定方法不外乎这几 种:抽水试验、注水试验和室内试验。参照《岩土工程勘察规 范》GB50021地下水条文说明表7.1,并结合郑州轨道交通1 号线和2号线勘察的相关试验和经验,把郑州地区一些常见土层 渗透系数列于下表供参考。

3.1归纳了现行的国家有关规范中关于地下水勘察的要求 据工程大小、重要性的不同,以及是否有勘察经验做了不同的 定,能够满足不同工程及不同环境地下水的勘察要求,做到全 、完整,布置合理

表1郑州地区常见土层的渗透系楼

5.5室内试验和原位测试

5.5.2粒比重变化范围较小,一般在2.65~2.76之间,因 此,很多勘察单位对该指标不进行试验,仅根据经验给出土粒比 重值,甚至凭空编造部分数据。鉴于此,规范组搜集了河南各地 区不同土类的土粒比重经验参考值,制定了D.0.2条款,并规 定对于一般工程、次要工程可参照该条款取值。 5.5.6土的力学性质试验方法的规定主要考虑到下列因素

5.5.6土的力学性质试验方法的规定主要考虑到下列

1地下水位以下的粉土土样容易析水,因此在三轴仪内测 定饱和粉土抗剪强度指标时,应采用反压饱和措施。 2对于Ⅱ级土样测定的土的抗剪强度和压缩性指标,在进 行岩土工程评价时,应与相应的静力触探成果进行比较修正。 3固结试验的稳定标准,根据本地区的经验,可采用快速 试验,即每级荷重下固结1h,最后一级荷重固结24h,以两者变 形之比作为校正系数,校正变形量。 4有效应力原理仅适用于饱和土层,非饱和土层可根据地 区经验采用直剪指标。

6.2对于Ⅱ级土样测定的土的各项岩土性质指标、岩土的强 参数和变形参数,在进行岩土工程评价时,应与相应的原位测 成果进行比较修正,

5.6.2、对于Ⅱ级土样测定的土的各项岩土性质指标、岩王的强

6.2.4,采用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所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 进行深宽修正,采用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所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 值,可做宽度修正,但不可进行深度修正。 大面积压实填土地基,是指填土宽度大于基础宽度两倍的质 量控制严格的填土地基,质量控制不满足要求的填土地基深度修 正系数应取1.0 目前建筑工程大量存在着主裙楼一体的结构,对于主体结构 地基承载力的深度修正,宜将基础底面以上范围内的荷载,按基 础两侧超载考虑。当超载宽度大于基础宽度两倍时,可将超载折 算成土层厚度作为基础埋深:基础两侧超载不等时,取小值。 6.2.5在选取土的抗剪强度指标时,由于高层建筑箱基和筱基 平面尺度大,基础影响深度大,地基持力层往往并非单一土层, 而可能是多层土的组合。因此,在选取抗剪强度指标时,应从安 全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剪切面所经过各土层以及“上硬下软”或 “上软下硬”等情况后,取能代表组合持力层的、合理的代表值 进行计算。一般情况下,应采用持力层的参数进行地基承载力的 计算与验算。如果下卧层的承载力小于持力层,则需要验算软弱 下卧层强度,不可将几层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的标准值以加权平均 来作为计算参数。如果基础的宽度非常宽,而土层层厚比较薄, 在潜在滑动面深度范围内存在好儿个土层,软弱主层夹在比较坚 硬土层之间时,抗剪强度指标可采用加权平均值计算。

与独立基础和条形基础相比,2/6量值比较小,通常满足z/6 0.25条件,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50007规定,不考虑应力扩散作用。然而,当软弱下卧层埋藏相 对较深时,即2值较大时,筱形基础和箱形基础应力扩散作用也 较显著,但由于不满足z/6>0.25条件而不考虑基础的应力扩散 作用,显然是不合适的,此时,应考虑筏形基础或箱形基础对基 底压力的扩散作用。

6.3.7在计算深度范围内存在基岩时,2、可取至基岩表面:

存在较厚的坚硬黏性土层,其孔隙比小于0.5、压缩模量天于 50MPa,或存在较厚的密实砂卵石层,其压缩模量大于80MPa 时,之,可取至该层王表面。此时,地基土附加压力分布应考虑 相对硬层存在的影响,按本规范公式(6.3.5)计算地基最终变 形量。

7.1.2对于大面积软弱地基,可采用适宜的地基处理方法先对 软弱地基进行大面积预处理,将处理后的软弱地基视为天然地 基,再进行正常的勘察或地基处理工作,或者采用桩基础方案。 这是由于当荷载差异较大或变形控制较严格时,若仅采用一次地 基处理方案,通常按最不利情况进行地基处理设计,地基处理的 标准较高,按该标准进行大面积软弱地基处理,工程费用高。而 在实际工程中,仅局部位置地基处理标准要求较高,其他位置处 理标准相对较低。考虑到上述情况,先采用标准较低的地基处理 方法对软弱地基进行预处理,然后在局部区域进行高标准的二次 地基处理,能节省大量工程费用

7.2.7现行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厂79第 3.0.3条的规定,着重指出在选择地基处理方案时,宜根据各种 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初步选出儿种可供考虑的地基处理方案,特 别强调包括选择两种或多种地基处理措施组成的综合处理方案 工程实践表明,当岩土工程条件较为复杂或建筑物对地基要求较 高时,采用单一的地基处理方法,往往满足不了设计要求或造价 较高,而由两种或多种地基处理措施组成的综合处理方法可能是 最佳选择。

8特殊土地基与山区地基

8.1.3河南省采空区分布面积很大,采空区场地作为建设场 地是不能回避的问题。采空区进行规划设计前除应当进行采空 区现状调查外,对采空区进行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目前 通用做法。通过调查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确定适宜建筑的 采空区位置、建筑层数、建筑地基基础设计等级等,特别是地 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应严格控制评估质量和采取严格 的处置措施。目前,我国尚无采空区建筑相关技术标准,本条 作为强制性条文,希望得到严格执行,以确保采空区建筑的安 全和正常使用

8.3.6湿陷性黄土进行地基处理,分为需要消除地基的全部湿 陷性和部分消除湿陷性两种。对要求全部消除地基湿陷性的工程 多为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工程,对处理后的地基不均匀沉 降限制较为严格。当复合地基桩间王湿陷性不能全部消除时,地 基在遇水软化后将对复合地基增强体承载力、浸水部位的地基沉 降产生不可预测的影响,进而影响复合地基安全使用,

8.7.1河南省采空区主要分布在平顶山、焦作、三门峡、鹤壁、 郑州及商丘地区。采深一般在50m~100m之间。采空区的变 形、沉降、垮塌等灾害时有发生,给工程的建设和运营带来了较 为严重的安全隐惠。我国不同地区对采空区的勘察、稳定性评 价、设计等方面的认识和规定各不尽相同,本规范针对河南省采

PVC管或PE管时,要求壁厚大于2mm,强度大于3MPa。 采空区注浆以充填采空区及其覆岩中的空洞和裂隙为主,对 浆材的细度、强度要求对较低,为充填式注浆。水泥粉煤灰、 水泥黏土类浆液结石体具有一定的强度,且造价低廉、材料来源 丰富、浆液配制方便、操作简单,自前在工程中得到广泛运用。 根据材料配比试验研究,水固比取1:1.1~1:1.3时,浆液的 可注性良好:浆液的浓度使用应由稀到稠,根据工程的自的、施 工现场的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浓度比级,采空区充水时应选用 较大的浓度比级,反之采用较小的浓度比级。 当采空区注浆对浆液的凝结时间指标、结石体强度有一定要 求,在确定固相比时应根据工程对浆液的初凝、终凝时间和单轴 抗压强度要求,确定水泥、粉煤灰或水泥、黏土的比例。为了提 高采空区处治效果,在基础下伏区应适当增加水泥的用量。当采 空区空洞和裂隙发育,地下水流速大于200m/h时,为节省注浆 材料,通常先灌注砂、砾石、石屑、矿渣等集料,以此充填大的 空洞和裂隙,减小过水断面,增加水流阻力,为有效注浆创造 条件。 注浆压力的大小决定浆液的有效扩散半径和充填、压密的效 果。注浆压力大,浆液扩散距离大,空隙中浆液充填程度也高; 但压力超过受注层的强度时,可能导致地层结构的破坏,对沉降 稳定不利。注浆结束压力与采空区冒落带、裂隙带的空隙、裂隙 发育程度、水文地质条件等有关,在注浆设计中,注浆压力的选 择应以不便底层结构破坏为原则,通过注浆试验确定适宜的注浆 压力。通常当注浆压力达到设计值时,结束吸浆量越小,注浆质 量越好。 8.7.5干(浆)砌支撑法是采用人工对采空区进行砌筑墙体或

8.7.5干(浆)砌支撑法是采用人工对采空区进行砌筑墙体或 敦柱来支撑顶板,以防止采空区顶板产生塌落,引起上覆工程变 形破坏。 对于矿层开采后顶板尚未塌陷的采空区,可采用非注浆充填 方法(包括于砌片石、浆砌片石、井下回填等方法)。由于采空

对于矿层开采后顶板尚未塌陷的采空区,可采用非注浆充填 法(包括干砌片石、浆砌片石、井下回填等方法)。由于采空

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应针对采空区的具体情况,采用适宜的 处置方法,以达到最佳治理效果。 塌落影响系数是根据采空区上覆岩层塌落和沉降情况确定, 该系数的选取可采用工程类比法

8.7.6开挖回填法是采用爆破、人工或机械开挖,然后再回填

压实以送到处治采空区之自的。回填材料的要求、质量控制应按 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等相关规 范的要求执行。

系,直接获取监测点的变形量。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人为破 等因素,不可避免地有个别基准点位会发生变化,为了验证基 点的稳定,应进行定期复测。

8.7.8采空区处治检测,钻探是最直观、最有效的检测

是定量评价处治效果的必要手段。通过对钻探过程中的埋钻、掉 钻、进尺快慢、循环液消耗、岩体完整程度等情况的分析对比, 对采空区处治效果进行评价。 钻探施工采用清水钻进,及时准确地观察、记录循环液的消 耗量及其层位、深度:岩芯采取率应大于90%,对采空区冒落 带必要时,采用双管等特殊取芯设备。检测孔的深度应进入采空 区底板下6m,以便于孔内物探的进行。对钻孔取芯所得到的浆 液结右体,将其标准养护72h后送试验室进行室内无侧限抗压强 度试验。 浆液的充填率(又称充填系数,是注入采空区内浆液的体积 与空洞总体积的百分比)宜为在0.800.95之间。 检测孔的布设,应以基础采空区治理范围为重点检香部位, 基础范围外为次要检查部位,同时兼顾存在质量隐患的部位,如 在注浆处治理过程中单孔消耗浆量过大,或出现中断等异常现象 的部位,或地质条件复杂、冒落塌陷严重的部位以及采空区的列 边缘带与内边缘带的不稳定部位

9.1.11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和 现行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中没有关 于复合地基软弱下卧层验算的条款,而在实际工程中常常会遇到 复合地基下一定深度范围内存在软弱下卧层的情况。规范编制组 结合河南省地区经验和相关研究成果,以及少量的工程实测资 料,提出了应力扩散法的验算方法,并对应力扩散角的取值进行 了规定。工程实践表明,通过该方法进行软弱下卧层验算的工程 无一出现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不足的问题,因此,采用该方法 进行下卧层承载力验算对工程而言是安全的

9.4水泥土桩复合地基

9.4.6单承载力发挥系数入和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β的取 直,与现行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79的 规定存在较大差异。行业标准中规定: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 3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1#~5#学生宿舍公共淋浴间改造工程改造水暖施工方案,对淤泥、淤泥质土和流塑状软士等处理层,可取0.1~ 0.4,对于其他土层可取0.40.8,加固土层强度高或设置褥垫 层时取高值;单桩承载力发挥系数入可取1.0。 然而,根据河南地区的大量实测资料和工程经验,经过反分 析发现,由于褥垫层调节桩王荷载分担的作用,使得桩间主承担 更多的荷载,桩间承载力发挥系数β一般在0.8~0.9之间, 而单桩承载力则无法全部发挥,发挥度通常在0.8~0.9左右。 因此,本条规定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和单桩承载力发挥系数均 取0.8~0.9。

9.9.4本条规定了多桩型复合地基面积置换率的计算原则和计 算方法。当基础面积较小时,布置数量的变化对置换率影响较 天,因此,计算置换率时,应采用基础面积和该面积内的实际布 桩数量进行计算。而对于条形基础或筱形基础(箱形基础),基 础尺寸大,基础底面积较大,布桩数量的变化对置换率影响相对 较小,采用前述方法计算置换率时,实际布桩数量的确定较为复 杂,此时,采用单元面积置换率的方法计算置换率更加方便和 直观。

9.9.5多桩型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加载量很大,费用高,

则组合起来作为多桩型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做法,然而,在单桩复 合地基载荷试验中,单桩承载力发挥度与多桩型复合地基中相应 桩的承载力发挥度并不相同,采用上述方法无法正确确定多桩型 复合地基的承载力。此外,在多桩型复合地基中,不同桩型的变 形刚度各不相同,在上部荷载作用下,不同桩型的单桩承载力发 挥度也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也无法通过不同桩型的单桩复合 地基试验体现,因此,只有通过多桩型复合地基的载荷试验才能 正确确定多桩型复合地基的承载力。 在长短桩复合地基的载荷试验中,工程实践中,有采用一长 桩一短桩两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的方法,认为这种载荷试验同时 考虑了长桩和短桩对复合地基承载力的贡献,能够正确反映长短 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然而,采用压板下一长一短桩的载荷试 验方案时,由于长桩、短桩的荷载分担不同,压板加载时容易产 生荷载不平衡现象,与长短桩复合地基的实际工作状态不符。因 此,对于长短桩复合地基,本规范原则上不推荐采用两桩复合的 形式进行载荷试验。

10.1.2参照《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地 基础)2009版》5.2.2条规定:基础宽度大于2.0m时,宜 配筋扩展条形基础。

基础)2009版》5.2.2条规定:基础宽度天于2.0m时,宜采用 配筋扩展条形基础。 10.1.3《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第12.2.6条 规定:高层建筑地下室外周回填土应采用级配砂石、砂土或灰 土,并应分层劵实。地下室外周回填王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选取 合适的回填材料。本规范包含低层建筑,因此,回填王种类增加 了素土。 10.1.6《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第4.17条规定: 钢筋保护层厚度应根据结构的耐久性和工程环境选用,迎水面钢 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混凝王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第8.2.2条规定:当有充分依据并对地下室墙体采取可靠 的建筑防水做法或防护措施时,与土层接触一侧钢筋的保护层厚 度可适当减少兰鼎空调通风施工方案,但不应小于25mm。具体工程可根据地下室层 数、地下水或土对材料的腐蚀性等级、地下水位变动情况等综合

10.1.3《高层建筑混凝王结构技术规程》JG3第12.2. 规定:高层建筑地下室外周回填土应采用级配砂石、砂土 ,并应分层劵实。地下室外周回填主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 合适的回填材料。本规范包含低层建筑,因此,回填土种类 了素土。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