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4380-2022 《在运电动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技术要求及现场检测方法》.pdf

DB32/T 4380-2022 《在运电动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技术要求及现场检测方法》.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4 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353112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2/T 4380-2022 《在运电动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技术要求及现场检测方法》.pdf

DB32/T4380—2022

在运电动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技术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符号和缩略语 4.1 符号 4.2 缩略语 动力电池系统技术要求· 5.1 气味及外观要求· 5.2 开路电压要求 5.3 电池系统要求: 5.4 电池管理系统要求 检测条件 6.1 一般要求 6.2 特殊要求 检测方法某高层办公楼安装工程施工方案, 7.1 总则 7.2 气味及外观 7.3 开路电压 7.4 绝缘性能 7.5 容量及容量保持率 7.6 电池一致性 7.7 直流内阻及增长率 7.8 快充性能 7.9 热状态 7.10 电池管理系统 检测报告: 附录A(资料性) 检测条件及检测场景要求· 附录B(资料性) 电池系统容量、内阻和温度要求 附录C(资料性) 电池系统充电可用容量线上估算法 附录D(资料性) 车载锂离子电池现场检测项且检测方法及检测记录表

DB32/T4380—2022

本文件接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江苏省电力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南京分中心、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上海蔚来汽车 有限公司、福建时代星云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华鹏智能仪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智逸新能源科技有 限公司、北京昇科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江苏智融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洪振、辉瑞金、陈振宇、杨睿、俞娜燕、宋远军、严鹏、蒋达、霍尧、沈晓东、 王广乐、任禹丞、马班勐、宋恒、陈挚、尹坤州、张磊、徐军、彭爱军、杨凯、范茂松、谭震、李政、孙磊、马勇、 刘建军、李晓涵、杨景刚、郭东亮、陶风波、马达、主林峰、张洁颖、冷鹏飞、冷鹏程、王安、刘方龙、吕伟、 肖鹏、尹康涌、褚政宇、郭东旭、刘璐、刘恢、周向前。

在运电动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技术

本文件规定了在运电动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的技术要求、检测条件及检测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在运电动汽车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在整车不拆解、沿用原厂控制策略条件下的检 测,其他类型电池系统参照执行。 本文件适用于在运电动汽车在充电、年检、保养和残值评估的应用场景下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的状 态检测和性能检测条件、要求及方法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牛,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38031一2020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 GB/T18487.1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19596—2017电动汽车术语 GB/T27930一2015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 GB/T31467.1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包和系统第1部分:高功率应用测试规程 GB/T32960.3一2016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第3部分:通信协议及数据格式 GB/T34658—2017E 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一致性测试 GB/T 38661—2020 电动汽车用电池管理系统技术条件

开路电压opencircuitvoltage 蓄电池在开路条件下的端电压。 [来源,GB/T19596—2017,3.3.3.8.2] 3.4 额定容量 rated capacity 在规定条件下测得的并由制造商标明的电池容量值。 L来源,GB/T195962017,3.3.3.4.2 3.5 充电可用容量 availablechargingcapacity 在规定条件下电动汽车完全充电时的实际充电电池容量为实际充电可用容量。 [来源,GB/T19596—2017,3.3.3.4,有修改] 3.6 放电可用容量availabledischargingcapacity 在规定条件下电动汽车完全充电后,放电至厂商规定的放电终止条件时的实际放电电池容量为实 际放电可用容量。 [来源,GB/T19596—2017,3.3.3.4,有修改] 3.7 荷电状态stateofcharge 当前蓄电池中按照规定放电条件可以释放的容量占可用容量的百分比。 [来源,GB/T19596—2017,3.3.3.2.5] 3.8 电池系统直流内阻 DC resistance 电池系统在工作时,反映直流电流流过动力电池系统所受到的阻碍作用,包括欧姆内阻和极化 内阻。 3.9 直流内阻增长率DCresistancegrowthrate 以电动汽车新车出厂时检测的电池系统直流内阻为初始值,当前电池系统直流内阻与初始电池系 统直流内阻的百分比值。 3.10 开路电压一致性voltageconsistency 以动力电池系统充电截止时刻的开路电压值进行计算的动力电池系统一致性。 3.11 直流内阻一致性DCresistanceconsistency 以单体电池的直流内阻值进行计算的动力电池系统一致性。 3.12 热状态batterysystemthermal state 动力电池系统中各温度监测点的温度值以及在使用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 3.13 温度一致性 temperatureconsistency 以不同状态下单体电池之间的温差进行计算的动力电池系统一致性。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DCR:电池直流内阻(Q) SOC:电池系统荷电状态数值 T:电池系统温度极差(℃) T:电池系统检测位点温升(℃) Iac:电池管理系统电流测量误差 Uac:电池管理系统电压测量误差 α:快充能力 βa:电池系统充电直流内阻增长率 βa:电池系统放电直流内阻增长率 7:充电可用容量保持率 na:放电可用容量保持率 SxR:单体电池直流内阻一致性系 Loev:单体电池开路电压一致性系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BMS:蓄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ManagementSystem) DCR:电池系统直流内阻(DCresistance) FS:满量程(Full Scale) OCV:开路电压(OpenCircuitVoltage) SOC:荷电状态(StateofCharge)

5动力电池系统技术要求

电池系统气味及外观除参照附录A外,还应符合以下要求: a) 无刺激性气味及液体残留痕迹; b 铭牌、安全警示标识清晰可见,无破损; C 未见明显变形及锈蚀,螺栓无缺失、无松动、无螺纹露出; d) 高/低压线束金属部分无裸露,无明显破损; e)连接器无明显破损、松脱

在20%~80%荷电状态范围内,磷酸铁锂体系电池系统内单体电池开路电压极差小于80m 体系电池系统内单体电池开路电压极差小于100mV

按照7.4的测试方法,电池系统与车壳绝缘电阻应满足GB38031一2020中5.2的要求,大于 100Q/V。

5.3.2容量及容量保持率

接照7.5的方法进行测试,电池系统容量保持率参照附录B

接照7.6的测试方法,电池系统单体电池直流内阻一致性系数和温度一致性参考附录B, 开路电压一致性系数应不小于98%

5.3.4直流内阻及直流内阻增长率

安照7.7的方法进行测试,电池系统直流内阻增长

按照7.8的测试方法,电池系统快充后充

热状态检测中的最大温升要求,应根据不同车型、不同检测方法作对应区分。具体要求为: a)按照7.5.1测试的过程中,电池系统最大温升不超过10℃; b)按照7.8测试的过程中,电池系统最大温升不超过15℃

5.4电池管理系统要求

电池管理系统应符合GB/T38661一2020中5.3规定的技术要求,通信协议应符合GB/T27930 5和GB/T34658一2017中的相关要求。电池管理系统宜具备以下功能要求: a)允许动力电池系统通过传导式充电口对外部设备放电; b)开放GB/T27930一2015规定的相关可选电池技术参数

电池管理系统精度应达到以下要求: a)荷电状态估算误差应不大于10%; b)30A以上,电流误差应不大于士3%;30A以下,误差不大于士1.0A; c)总电压误差不大于士2%,

电池管理系统精度应达到以下要求: 荷电状态估算误差应不大于10%: 30A以上,电流误差应不大于士3%;30A以下,误差不大于士1.0A; c)总电压误差不大于士2%

电池检测的环境要求应结合具体检测场景作适当区分,不同检测场景下的环境要求见附录A。

6.1.2检测设备功能要求

检测设备功能应满足以下要求: a)检测设备充放电接口应符合GB/T18487.1中的相关要求; b)检测设备通信传输协议应符合GB/T27930—2015中的相关要求; c)检测设备应具备直流充电功能、直流放电功能

.1.3检测设备测量精虚

检测设备测量精度应满足以下要求: a)检测设备输出电流测量误差不超过土0.1%FS b)检测设备输出电压测量误差不超过士0.1%FS c)温度测量误差不超过士0.5℃; d)时间测量误差不超过士0.1s; e)绝缘检测设备测量误差不超过土5%

气味及外观检查除需满足附录A中的条件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a)应在现场环境良好、无其他异味的条件下进行气味检查; b)应在光线充足,现场环境良好的情况下,对电池系统可视部分进行检查,

同的检测场景需求,选择相对应的检测项目,具,

靠近箱体外壳及连接器部位,通过噪觉辨别是否有刺激性气味。光线充足的条件下,检查箱 ,应符合5.1的相关要求

在检测环境条件下,从电池管理系统读取电池系统中单体电池的开路电压,要求开路时间不少于 10min

绝缘性能检测采用的方法应符合GB/T18487.1中的相关要求,在供电设备非电气连接的各带电 回路之间、各独立带电回路与地(金属外壳)之间按表1规定施加直流电压,用绝缘检测设备进行测量

DB32/T4380—2022

在运电动汽车的电池系统绝缘性能检测可根据现场检测场景或用户需求选用以下两种方法的其中 种进行: a) 在年检、保养、残值评估等应用场景下或用户需求下可进行深度检测,具体步骤如下: 1)断开车辆低压供电; 2) 拆卸高压回路维护开关: 3) 使用绝缘测试仪表接表1施加直流电压进行绝缘测试,持续1min; 测量电池系统高压回路维护开关端及电池系统输出端与车辆壳体之间绝缘阻值,绝缘电 阻值应符合5.3.1的要求。 b)在充电应用场景下或用户需求下可进行快速检测,具体步骤如下: 1)检测设备与电动汽车建立通信; 暂时中止车辆电池管理系统绝缘监测模块功能: 通过检测设备进行绝缘测试,绝缘电阻值应符合5.3.1的要求; 4)绝缘检测结束后.恢复电池管理系统绝缘监测模块功能

7.5容量及容量保持率

7.5.1充电可用容量及可用容量保持率

在检测环境条件下,使用检测设备按以下步骤检测电池系统充电可用容量C.: a) 电池系统按照GB/T31467.1一2015第6.2.1a)中的方式进行放电; b 关闭车辆电源,静置10min; C 电池系统按照GB/T31467.1一2015第6.2.1b)中的方式进行充电; d) 记录充电过程中总电压U,电流I及充电时间t; e 读取检测设备电池系统充电可用容量C:; 取新车公告中电池额定容量值C。.按式(1)计算当前实际充电可用容量保持率n.:

7. =%×100%

式中: 一一实际充电可用容量保持率; C 电池系统充电可用容量,单位为安时(Ah); 电池系统额定容量,单位为安时(Ah)。 注:常规检测法检测时间较长,当用户检测时间不充足时,可采用更快速的线上估算法,具体检测方法见附录C。线 上估算法仅适用于充电场景,当线上估算法和常规检测法的测试结果存在误差时,以常规检测法的结果为准

7.5.2放电可用容量及可用容量保持率

电池系统按照GB/T31467.1—2015第6.2.1b)中的方式进行充电; 关闭车辆电源,静置10min; c) 电池系统按照GB/T31467.1一2015第6.2.1a)中的方式进行放电; d 记录放电过程中总电压U,电流I及放电时间t; 读取检测设备电池系统放电可用容量; f) 取新车公告中电池额定容量值C。QX/T 491-2019标准下载,按式(2)计算当前实际放电可用容量保持率nd:

7.6.1 直流内阻一致性

在检测环境条件下,使用检测设备对电池系统进行检测,按以下步骤计算单体电池直流内阻一致性 系数DCR: a)根据7.7测试结果,按式(3)计算单体电池直流内阻平均值DCR:

式中: DCR一—单体电池直流内阻平均值,单位为欧姆(Q); DCR:一一第i支单体电池直流内阻,单位为欧姆(Q)。 其中:n为电池系统中电池串联数量,对于可以采用检测设备放电的电池系统,单体电池直流 内阻DCR;取7.7.2中DCRa:进行计算,对于采用检测设备只能充电的电池系统,单体电池直 流内阻DCR,取7.7.1中DCR。进行计算; b)按式(4)计算单体电池直流内阻一致性系数SpcR,DCR,取值方法与a)中相同:

式中: 单体电池直流内阻一致性系数

广东省东莞市某跨河水道特大桥投标施工组织设计-8wr7.6.2 开路电压一致性

性系数ocV: a)在7.5.1测试过程中,记录电池系统充电停止时刻的各单体电池开路电压U:; b)计算单体电池开路电压的平均值U; c)按式(5)计算单体电池开路电压的一致性系数aV:

式中: U 单体电池开路电压平均值,单位为伏(V); U: 第i支单体电池开路电压,单位为伏(V); Socy 单体电池开路电压的一致性系数,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