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pdf

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8 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354504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pdf

为适应国际技术法规与技术标准通行规则,2016年以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陆续印发《深化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改革的意 见》等文件,提出政府制定强制性标准、社会团体制定自愿采用 性标准的长远自标,明确了逐步用全文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取代 现行标准中分散的强制性条文的改革任务,逐步形成由法律、行 政法规、部门规章中的技术性规定与全文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构 成的“技术法规”体系。, V 关于规范种类。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体系覆盖工程建设领域 各类建设工程项目,分为工程项目类规范(简称项目规范)和通 用技术类规范(简称通用规范)两种类型。项日规范以工程建设 项目整体为对象,以项目的规模、布局、功能、性能和关键技术 措施等五大要素为主要内容。通用规范以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功能 性能要求的各专业通用技术为对象,以勘察、设计、施工、维 修、养护等通用技术要求为主要内容。在全文强制性工程建设规 范体系中,项目规范为主干,通用规范是对各类项目共性的、通 用的专业性关键技术措施的规定 关于五大要素指标。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中各项要素是保障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体系化和效率提升的基本规定,是支撑城乡建 设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项目的规模要求主要规定了建设工程 项目应具备完整的生产或服务能力,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 应。项目的布局要求主要规定了产业布局、建设工程项目选址、 总体设计、总平面布置以及与规模相协调的统筹性技术要求,应 考虑供给能力合理分布,提高相关设施建设的整体水平。项目的 功能要求主要规定项目构成和用途,明确项目的基本组成单元 是项目发挥预期作用的保障。项目的性能要求主要规定建设工程

项目建设水平或技术水平的高低程度,体现建设工程项目的适用 性,明确项目质量、安全、节能、环保、宜居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等方面应达到的基本水平。关键技术措施是实现建设项目功能 生能要求的基本技术规定,是落实城乡建设安全、绿色、韧性 智慧、宜居、公平、有效率等发展目标的基本保障。 关于规范实施。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具有强制约束力,是保 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人身健康、工程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公 众权益和公众利益,以及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利用、满足经济社会 管理等方面的控制性底线要求,工程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 工、验收、维修、养护、拆除等建设活动全过程中必须严格执 行。其中,对于既有建筑改造项目(指不改变现有使用功能), 当条件不具备、执行现行规范确有困难时,应不低于原建造时的 标准。与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配套的推荐性工程建设标准是经过 实践检验的、保障达到强制性规范要求的成熟技术措施,一般情 况下也应当执行。在满足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规定的项日功能 性能要求和关键技术措施的前提下,可合理选用相关团体标准, 企业标准,使项目功能、性能更加优化或达到更高水平。推荐性 工程建设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要与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协 调配套,各项技术要求不得低于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的相关技术 水平。 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实施后,现行相关工程建设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中的强制性条文同时废止。现行工程建设地方标准中的 强制性条文应及时修订,且不得低于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的规 定。现行工程建设标准(包括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中有关 规定与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的规定不一致的,以强制性工程建设 规范的规定为准

1.0.1为保障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人身 健康,促进混凝土结构工程绿色高质量发展,制定本规范。 1.0.2混凝土结构工程必须执行本规范。 1.0.3工程建设所采用的技术方法和措施是否符合本规范要求 由相关责任主体判定。其中,创新性的技术方法和措施,应进行 论证并符合本规范中有关性能的要习

·0.1 比 给构女主 等级、抗震设防类别、结构上的作用和作用组合;应进行结构承 载能力极限状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和耐久性设计,并应符合工 程的功能和结构性能要求

墩柱、中系梁、天系梁施工方案2.0.2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的

标准值应具有不小于95%的保证率;其强度设计值取值应符合

下列规定: 1结构混凝土强度设计值应按其强度标准值除以材料分项 系数确定,且材料分项系数取值不应小于1.4; 2普通钢筋、预应力筋的强度设计值应按其强度标准值分 别除以普通钢筋、预应力筋材料分项系数确定,普通钢筋、预应 力筋的材料分项系数应根据工程结构的可靠性要求综合考虑钢筋 的力学性能、工艺性能、表面形状等因素确定; 3普通钢筋材料分项系数取值不应小于1.1,预应力筋材 料分项系数取值不应小于1.2。 2.0.5混凝土结构应根据结构的用途,结构暴露的环境和结构 设计工作年限采取保障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能的措施。 2.0.6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应采取保 证钢筋、预应力筋与混凝王材料在各种工况下协同工作性能的设 计和施工措施。 2.0.7结构混凝土应进行配合比设计,并应采取保证混凝土拌 合物性能、混凝士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措施, 2.0.8混凝土结构应从设计、材料、施工、维护各环节采取控 制混凝土裂缝的措施。混凝土构件受力裂缝的计算应符合下列 规定: 1不充许出现裂缝的混凝土构件,应根据实际情况控制混 疑土截面不产生拉应力或控制最大拉应力不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 标准值; 2充许出现裂缝的混凝土构件,应根据构件类别与环境类 别控制受力裂缝宽度,使其不致影响设计工作年限内的结构受力 性能、使用性能和耐久性能 2.0.9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最小截面尺寸应满足结构承载力极限 状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计算要求,并应满足结构耐久性、防 水、防火、配筋构造及混凝土浇筑施工要求 2.0.10混凝土结构中的普通钢筋、预应力筋应设置混凝土保护 层,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满足普通钢筋、有粘结预应力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性能 要求; 2满足混凝土构件的耐久性能及防火性能要求; 3不应小于普通钢筋的公称直径,且不应小于15mm。 2.0.11当施工中进行混凝土结构构件的钢筋、预应力筋代换 时,应符合设计规定的构件承载能力、正常使用、配筋构造及耐 久性能要求,并应取得设计变更文件。 2.0.12进行混凝土结构加固、改造时:应考虑既有混凝土结 构、结构构件的实际儿何尺寸、材料强度、配筋状况、连接构 造、既有缺陷、耐久性退化等影响因素进行结构设计,并应考虑 既有结构与新设混凝土结构、既有结构构件与新设混凝土结构构 件、既有混凝土与后浇混凝士组合构件的协同工作效应。

3.1.1结构混凝土用水泥主要控制指标应包括凝结时间、安 性、胶砂强度和氯离子含量。水泥中使用的混合材品种和掺量 在出厂文件中明示。

3.1.2结构混凝土用砂应符合下

1砂的坚固性指标不应天手10%;对于有抗渗、抗冻、抗 腐蚀、耐磨或其他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砂的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分 别不应大于3.0%和1.0%,坚固性指标不应大于8%;高强混 凝土用砂的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分别不应大于2.0%和0.5%;机 制砂应按石粉的亚甲蓝值指标和石粉的流动比指标控制石粉 含量。 27混凝土结构用海砂必须经过净化处理 3钢筋混凝土用砂的氯离子含量不应大于0.03%,预应力 混凝土用砂的氯离子含量不应大于0.01%。 3.1.3结构混凝土用粗骨料的坚固性指标不应大于12%;对于 有抗渗、抗冻、抗腐蚀、耐磨或其他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粗骨料 中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分别不应大于1.0%和0.5%,坚固性指标 不应大于8%;高强混凝土用粗骨料的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分别不 应大于0.5%和0.2%

3.1.4结构混凝土用外加剂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含有六价铬、亚硝酸盐和硫氰酸盐成分的混凝土外加剂, 不应用于饮水工程中建成后与饮用水直接接触的混凝土。 2含有强电解质无机盐的早强型普通减水剂、早强剂、防 冻剂和防水剂,严禁用于下列混凝土结构: 1)与镀锌钢材或铝材相接触部位的混凝土结构;

续表 3. 1. 8

3. 2.1音 普通钢筋的材料分项系数取值不应小于表3.2.1的规定

3.2.1普通钢筋的材料分项系数取值不应小于表3.2

表3.2.1普通钢筋的材料分项系数最小取值

3.2.2热轧钢筋、余热处理钢筋、冷轧带肋钢筋及预应力筋白 最大力总延伸率限值不应小于表3.2.2的规定。 表3.2.2热轧钢筋、冷轧带肋钢筋及预应力筋的 是±±兰延他核阻估S( 0

3.2.2热轧钢筋、余热处理钢筋、冷轧带肋钢筋及预应力筋 最大力总延伸率限值不应小于表3.2.2的规定。

表3.2.2热轧钢筋、冷轧带肋钢筋及预应力筋的 最大力总延伸率限值(%)

3. 2. 3对按 一、 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房屋建筑框架和斜撑

注:1表中stk为钢筋极限抗拉强度标准值,J账为钢筋屈服强度标准值;

2连接件破坏指断于套筒、套筒纵向开裂或钢筋从套简中拨出以及其他形式 的连接组件破坏。

接钢筋的抗拉强度标准值,且接头破坏应位于套筒外的连 钢筋。

4.1.1混凝土结构上的作用及其作用效应计算应符合下列规负

1应计算重力荷载、风荷载及地震作用及其效应; 2当温度变化对结构性能影响不能忽略时,应计算温度作 用及作用效应; 3当收缩、徐变对结构性能影响不能忽略时,应计算混凝 土收缩、徐变对结构性能的影响; 4当建设项目要求考虑偶然作用时,应按要求计算偶然作 用及其作用效应;入 5直接承受动力及冲击荷载作用的结构或结构构件应考虑 结构动力效应: 6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制作、运输、吊装及安装过程中应考 虑相应的结构动力效应。 .1.2应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别、设计地 震分组及工程的抗震设防类别、抗震性能要求确定混凝土结构的 抗震设防目标和抗震措施。 4.1.3采用应力表达式进行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极限状 态计算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4.1.3采用应力表达式

1应根据设计状况和构件性能设计目标确定混凝土和钢筋 的强度取值; 2钢筋设计应力不应大于钢筋的强度取值; 3混凝土设计应力不应大于混凝土的强度取值。 4.1.4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应根据结构性能以及构件生产、安装 施工的便捷性要求确定连接构造方式并进行连接及节点设计。

4.1.5混凝土结构构件之间、非结构构件与结构构件之间的连

4.2.1混凝土结构体系应满足工程的承载能力、刚度和延性 能要求。

4.2.2混凝土结构体系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4.3.1混凝土结构进行正常使用阶段和施工阶段的作用效凡 析时应采用符合工程实际的结构分析模型

4.3.2结构分析模型应符合工

1应确定结构分析模型中采用的结构及构件儿何尺寸、结 构材料性能指标、计算参数、边界条件及计算简图; 2应确定结构上可能发生的作用及其组合、初始状态等; 3当采用近似假定和简化模型时,应有理论、试验依据及 工程实践经验

4.3.3结构计算分析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满足力学平衡条件; 2 满足主要变形协调条件:

并应满足工程需要的安全性要求

4.4.1混凝土结构构件应根据受力状况分别进行正截面、斜截 面、扭曲截面、受冲切和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对于承受动力循 环作用的混凝土结构或构件,尚应进行构件的疲劳承载力验算。

4.4.2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应采用符合工程需求的混凝土应

6纵向预应力筋的应力取预应力筋应变与其弹性模量的乘 积,且预应力筋应力不应天于其抗拉强度设计值。 4.4.3对大体积或复杂截面形状的混凝土结构构件进行应力分 析和设计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和钢筋的强度取值及验算应符合本规范第4.1.3 条的规定; 2应按主拉应力设计值的合力在配筋方向的投影确定配筋 量、按主拉应力的分布确定钢筋布置,并应符合相应的构造 要求。

4.4.4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最小截

1矩形截面框架梁的截面宽度不应小于200mm; 2矩形截面框架柱的边长不应小于300mm,圆形截面柱的 直径不应小于350mm; 3高层建筑剪力墙的截面厚度不应小于160mm,多层建筑 剪力墙的截面厚度不应小于140mm; 4现浇钢筋混凝土实心楼板的厚度不应小于80mm,现浇 空心楼板的顶板、底板厚度均不应小天50mm; 5预制钢筋混凝土实心叠合楼板的预制底板及后浇混凝土 厚度均不应小于50mm。 4.4.5混凝土结构中普通钢筋、预应力筋应采取可靠的锚固措 施。普通钢筋锚固长度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受拉钢筋锚固长度应根据钢筋的直径、钢筋及混凝土抗 拉强度、钢筋的外形、钢筋锚固端的形式、结构或结构构件的抗 震等级进行计算; 2受拉钢筋锚固长度不应小于200mm; 3对受压钢筋,当充分利用其抗压强度并需锚固时,其锚 固长度不应小于受拉钢筋锚固长度的70%。 4.4.6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

4.4.6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

普通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表4.4.6的规定值,并应符合下列 规定:

表中d为纵向钢筋直径,hh为梁截面高度

采用;当采用400MPa级纵向受力钢筋时,应按表中规定值增加 0.05%采用

注:表中括号内数值用于房屋建筑纯框架

1注:表中d为柱纵向普通钢筋的直径(mm);柱根指柱底部嵌固部位的加密 范围

2)一级框架柱的箍筋直径大于12mm且箍筋肢距不大于 150mm及二级框架柱箍筋直径不小于10mm且肢距不 大于200mm时,除柱根外加密区箍筋最大间距应允 许采用150mm;三级、四级框架柱的截面尺寸不大于 400mm时,箍筋最小直径应允许采用6mm。 3)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箍筋应全高加密,且箍筋间距 不应大于100mm。 混凝土转换梁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转换梁上、下部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特一级、一级

转换梁上、下部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特一级、一级

和二级分别不应小于0.60%、0.50%和0.40%,其他情况不应 小于0.30%。 2离柱边1.5倍梁截面高度范围内的梁箍筋应加密,加密 区箍筋直径不应小于10mm,间距不应大于100mm。加密区箍 筋的最小面积配筋率,特一级、一级和二级分别不应小于173f/ 3偏心受拉的转换梁的支座上部纵向钢筋至少应有50%沿 梁全长贯通,下部纵向钢筋应全部直通到柱内;沿梁腹板高度应 配置间距不大于200mm、直径不小于16mm的腰筋

4.4.11混凝转换柱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转换柱箍筋应采用复合螺旋箍或并字复合箍,并应沿柱 全高加密,箍筋直径不应小于10mm,箍筋间距不应大于 100mm和6倍纵向钢筋直径的较小值; 2转换柱的箍筋配箍特征值应比普通框架柱要求的数值增 加0.02采用,且箍筋体积配箍率不应小于1.50%。 4.4.12带加强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加强层及其相邻层的框架柱、核心筒剪力墙的抗震等级 应提高一级采用,已经为特一级时应允许不再提高; 2加强层及其相邻层的框架柱,箍筋应全柱段加密配置 轴压比限值应按其他楼层框架柱的数值减小0.05采用; 3加强层及其相邻层核心筒剪力墙应设置纳束边缘构件。 4.4.13房屋建筑错层结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错层处框架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箍筋应 全柱段加密配置:抗震等级应提高一级采用,已经为特一级时应 充许不再提高。 2错层处平面外受力的剪力墙的承载力应适当提高,剪力 墙截面厚度不应小于25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

1转换柱箍筋应采用复合螺旋箍或并字复合箍,并应沿柱 高加密,箍筋直径不应小于10mm,箍筋间距不应大于 Omm和6倍纵向钢筋直径的较小值; 2转换柱的箍筋配箍特征值应比普通框架柱要求的数值增 0.02采用,且箍筋体积配箍率不应小于1.50%。

1加强层及其相邻层的框架柱、核心筒剪力墙的抗震等 应提高一级采用,已经为特一级时应允许不再提高; 2加强层及其相邻层的框架柱,箍筋应全柱段加密配 轴压比限值应按其他楼层框架柱的数值减小0.05采用; 3加强层及其相邻层核心筒剪力墙应设置约束边缘构件

4.4.13房屋建筑错层结构设

1错层处框架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箍筋应 全柱段加密配置;抗震等级应提高一级采用,已经为特一级时应 允许不再提高 2错层处平面外受力的剪力墙的承载力应适当提高城市道路两侧景观绿化工程施工方案,剪力 墙截面厚度不应小于25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 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0.50%。

1连接体及与连接体相连的结构构件在连接体高度范围及 其上、下层,抗震等级应提高一级采用,一级应提高至特一级, 已经为特一级时应允许不再提高: 2与连接体相连的框架柱在连接体高度范围及其上、下层 箍筋应全柱段加密配置,轴压比限值应按其他楼层框架柱的数值 减小0.05采用; 3与连接体相连的剪力墙在连接体高度范围及其上、下层 应设置约束边缘构件

5施工及验收 5.1一般规定 5.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应确保实现设计要求,并应符合下 列规定: 1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并实施: 2 应制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措施并实施 3应对已完成的实体进行保护,且作用在已完成实体上的 荷载不应超过规定值。 5.1.2材料、构配件、器具和半成品应进行进场验收、合格后 方可使用。 5.1.3应对隐蔽工程进行验收并做好记录。 5.1.4模板拆除预制构件起吊、预应力筋张拉和放张时,同 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件应达到规定强度。 5.1.5混凝土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及影响结构性能 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 5.1.6应对涉及混凝土结构安全的代表性部位进行实体质量 检验。

5.2.1模板及支架应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各种控制工况进行设计, 并应满足承载力、刚度和整体稳固性要求。 5.2.2模板及支架应保证混凝土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 和位置准确

5.3钢筋及预应力工程

.3.1钢筋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接头试件应从完成的实体中截

5.3.1钢筋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接头试件应从完成的实体中截

道路桥梁、隧道、地铁施工组织计划--精选--07--(11套)5.4.4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采取混凝土内外温差控

5.5装配式结构工程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