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51/T 095-2018 四川省震后城乡重建规划编制管理标准(完整清晰正版).pdf

DBJ51/T 095-2018 四川省震后城乡重建规划编制管理标准(完整清晰正版).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4.5 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385219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J51/T 095-2018 四川省震后城乡重建规划编制管理标准(完整清晰正版).pdf

四川省震后城乡重建规划编制管理标准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四川省震后城乡重建规划编制管理标准

主编部门: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 设 厅 批准部门: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施行日期:2018年8月 1 1 日

化工改扩建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完整专篇)四川省震后城乡重建规划编制管理标准 西南交通大学 主编单位 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

关于发布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川建标发(2018)353号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8年4月12日

岳波卓 想 刘志彬 金涛 曾帆 阮 晨 丁 睿 李为乐 主要审查人:郑连勇 周 波 薛 晖 王国森 沈莉芳 蒋蓉李 东

1 总 2 术语· 3 规划编制 3.1一般规定 3 3.2评估调查 4 3.3规划重点内容 4 规划管理… 1 4.1一般规定 4.2 规划审查 4.3 规划实施 8 5 监督与实施评估 本标准用词说明 11 附:条文说明 13

1.0.1为促进震后城乡基本功能恢复,确保城乡重建规划的科学 性、可操作性,保障城乡恢复重建工作有力、有序、高效地开展 规范四川省震后城乡重建规划编制和管理工作,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震后恢复重建阶段城乡重建规划的编 制和管理。 1.0.3震后城乡重建规划的编制和管理,除应执行本标准外,还 应符合国家和四川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reconstructionplanning

指在震后以促进灾区城乡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和可持续发展为 根本任务,对原有城乡规划进行调整、修编,在重建期内用以指 导灾区范围内的城乡建设,以及针对土地利用、生态保护和经济 社会发展等相关事项制定的空间发展战略、建设布局以及实施措 施的总称,是震后重建规划中与城乡重建相关的规划。其规划类 型视灾区城乡重建需求而定

指震后对灾区开展的灾害范围评估、地震灾害损失评估和震 后恢复重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等调查评估工作的总称,是编 制震后城乡重建规划的重要依据

2.0.3并联管理integrationmanagement

为满足震后城乡重建的应急性需要、提高效率,对震后城乡 重建规划编制与管理流程进行优化,实行规划编制并联审查,项 目实施并联审批的管理模式

避让地震断裂带、避让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避让泄洪通道的总 称,是确保震后城乡空间规划安全性的重要原则和依据

1.1编制震后城乡重建规划应以解决重建问题为导向,突 急性和安全性特征,应根据灾情和重建任务确定规划期限 设为3~5年

3.1.2编制震后城乡重建规划,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虑与灾区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相关的住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设施等的恢复重建。

3.1.3编制震后城乡重建规划,应坚持安全第一、生态

.1.3编制震后城乡重建规划,应坚持安全第一、生态文明 化传承、城乡统筹、远近结合的基本原则。

筑设计,注重历史传承,提升城镇整体形象和文化品位,凸显地 域特色、民族特色。应结合自然环境条件和生产生活需求,重视 村庄布局和民居设计,加强风貌指引,形成居民点与自然环境相 融合的布局形态,保持“房前屋后、瓜果梨桃、鸟语花香”的田 园风光和农村风貌。

3.1.5编制震后城乡重建规划,应遵循“调查评估

题一明确重点一技木内容一解决向题”的技木路线。

的要求,与震后公共服务设施、防灾减灾、农村重建等专项规划 充分衔接,依据震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协调震后土地利用总体 规划等相关规划。

7 ? 应坚持“功能恢复、标准适度”的原则,因地制宜确定 宜的规划目标和恢复重建标准。

3.1.8根据实际需要可同步编制不同类型的震后城乡重建 规划。

3.1.8根据实际需要可同步编制不同类型的震后城乡重建

3.2.1在地震灾害发生后,应立即收集灾区现行法定城乡规划,

后城乡重建规划类型,明确现场踏勘重点,发现主要问题。 应调查掌握灾区灾损、地灾、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方面的 可开展社会调查、了解灾区居民意愿

应调查掌握灾区灾损、地灾、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方面的资料 可开展社会调查、了解灾区居民意愿。 3.2.3应结合“两评估一评价”,从经济、社会、地质、地灾、 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城乡发展等方面,采取定量与定性结合的 方法,综合分析震后恢复重建条件,为城乡恢复重建目标制定、 城乡用地选择、项目空间落地和规划策略制定等提供支撑。 3.2.4地震灾后重建城镇、村规划选址和用地布局应将安全放 在首位,必须调查掌握地震活动断裂带、地质灾害隐患点、行洪 通道等情况,可依据“三避让”原则

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城乡发展等方面,采取定量与定性结 方法,综合分析震后恢复重建条件,为城乡恢复重建目标制 城乡用地选择、项目空间落地和规划策略制定等提供支撑。

3.3.1震后城乡重建规划应结合受灾程度,因地制宜确定具体 规划类型和编制内容与深度,可包括城镇体系规划、总体规划 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四种基本类型。

3.3.2城镇体系规划宜包括以下内容: 1明确恢复重建目标与发展定位; 2科学调整优化城镇体系结构,提出灾区城镇恢复重建 指引; 3提出区域性交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及城乡住房 调整方案; 4对区域内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城等遭受破坏的情况 进行评估,提出规划策略; 5提出区域重点重建项目库,并进行空间安排。 3.3.3城市总体规划宜包括以下内容: 1明确震后城市性质与规模; 2优化城市空间布局,重点对受地震影响的片区进行调整; 3提出城乡住房恢复重建的目标与总体要求,明确城乡住 房恢复重建的类型、规模、标准和年度任务; 4优化道路交通系统,突出完善疏散通道; 5修补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及市政基础设施; 6完善综合防灾避难体系; 7制定恢复重建项目库; 8对重点恢复重建区域开展控制性详细规划或城市设计, 引导项目落地。 3.3.4镇(乡)总体规划宜包括以下内容: 1明确发展定位和恢复重建目标; 2确定镇区功能、恢复重建规模; 3优化镇(乡)村体系结构; 4优化用地布局,完善设施配套,构建综合防灾系统; 5制定恢复重建项目库;

应急避难等方面的震后城乡重建专项规划,可与城镇体系规 总体规划合并编制,详细规划可与总体规划合并编制

4.1.1震后城乡重建规划管理应包括规划编制组织、审查、实

4.1.1震后城乡重建规划管理应包括规划编制组织、审查、 施和修改等工作内容。

4.1.2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负责本行

4.1.2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负责

区域内的震后城乡重建规划管理工作。可根据灾区实际需要 有权机关授权,组建由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跨学科的人 组成震后城乡重建规划管理临时机构,指导城乡规划管理部门 展工作。

4.1.3宜以并联方式组织编制震后城乡重建规划,各组

应协同合作,保障规划编制的进度及质量要求。

规划与设计、施工、监理的衔接高速公路漳州段A4合同段桥梁墩台扣件脚手架搭设安全技术交底,提高规划管理效率。 4.1.5应建立健全公众参与制度,以多种形式充分听取受灾群 众意见。

4.1.6依法审批的震后城乡重建规划,是震后城乡恢复重建的

4.2.1重灾区及重要地区的城乡重建规划审查,宜由上一级或 上级审批机关组织。

方式审查,以协调各部门专项规划,协同推进灾后恢复重建 高重建效率。

4.2.3审查重点应围绕规划重点是否突出以及规划成果科学 性、合理性等方面,并给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4.2.3审查重点应围绕规划重点是否突出以及规划成果科学

xx铁路枢纽xx镇编组站改扩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日生安证从划天施时方。 活恢复相关的居住、市政基础设施、公共配套设施和防灾减灾设 施等重建项目。

4.3.2应强化建设项目的规划选址、勘察设计、施工

工验收等全过程监管,严格落实规划要求,确保各项城乡恢 建项目质量安全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