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T 42104.3-2016 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环境适应性测试要求 第3部分:湿热气候条件

NB/T 42104.3-2016 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环境适应性测试要求 第3部分:湿热气候条件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6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204986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NB/T 42104.3-2016 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环境适应性测试要求 第3部分:湿热气候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

也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环境适应性测试 要求第3部分:湿热气候条件

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环境适应性测

GB 50867-2013 养老设施建筑设计规范.pdfNB/T42104《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环境适应性测试要求》分为4个部分: 第1部分:一般气候条件; 第2部分:干热气候条件; 一第3部分:湿热气候条件; 第4部分:高原气候条件。 本部分为NB/T42104的第3部分:湿热气候条件。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机械工业北京电工技术经济研究所、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 技术研究院、南京中认南信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中检集团南方电子产品测试(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西安普瑞新特能源有限公司、常熟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 司、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利腾晖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康巍、郑向阳、果岩、李松丽、王健全、梁韬、刘媛媛、刘海涛、王宾、 郭庆、李长龙、陈光远、许涛、郭素琴、袁华知、陈杰。

NB/T42104《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环境适应性测试要求》分为4个部分: 第1部分:一般气候条件; 第2部分:干热气候条件; 一第3部分:湿热气候条件; 第4部分:高原气候条件。 本部分为NB/T42104的第3部分:湿热气候条件。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机械工业北京电工技术经济研究所、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 技术研究院、南京中认南信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中检集团南方电子产品测试(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西安普瑞新特能源有限公司、常熟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 司、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利腾晖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康巍、郑向阳、果岩、李松丽、王健全、梁韬、刘媛媛、刘海涛、王宾、 郭庆、季长龙、陈光远、许涛、郭素琴、袁华知、陈杰

NB/T42104.3201

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环境适应性测试要求

本部分规定了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安装、使用的光伏组件的技术要求和试验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安装和使用在湿热气候条件下的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气候条件climaticcondition 自然界中与气候相关的环境条件,由温度、湿度、气压、太阳辐射和降水(雨、雪、電等)等条 件构成。

以气温高、湿度高(温度和湿度的年极值的平均值见GB/T4797.1一2005)、雨量大、日温 成少风为特点的气候。湿热气候条件下最热月的月平均温度高,年平均相对湿度在60%以 降水量超过1000mm,风速较低。由于天空经常多云,太阳直射辐射量减少而散射量增加。 生:中国的四川、浙江、福建等中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是湿热气候的典型地区。

在开始试验之前,要将所有组件、包括控制件,放置在自然光或模拟太阳光下经受20kWh/m辐照 量的照射。如果辐照量超出20kWh/m²,在报告中应注明实际的辐照量。 预处理试验期间,组件应连接负载,使组件状态保持在STC下最大功率点附近工作。 如果预处理试验在自然光下进行,仅辐照度大于500W/m²时才记入累积辐照量。 如果预处理试验在太阳光模拟器下进行,辐照度应保持在800W/m²~1000W/m²状态,组件温度范 围控制在50℃±10℃。 把组件分组,并按图1所示的顺序依次进行试验。图中每个方框对应本标准的一条。具体的试验 方法和要求,包括所需要进行的初始和最终的测试,详见第11章。 在试验中,操作者应严格遵照制造商关于组件的贮运、安装和连接的要求。 注1:在试验过程中,一个试验的最终测试作为下一个试验的初始测试时,下一个试验的初始测试可省略。 注2:本规范的试验要求是作为湿热气候条件下鉴定的最低要求。如果实验室和组件制造商同意,可以按其他气候 条件或更高的要求进行试验。

在开始试验之前,要将所有组件、包括控制件,放置在自然光或模拟太阳光下经受20kWh/m²辐照 量的照射。如果辐照量超出20kWh/m,在报告中应注明实际的辐照量。 预处理试验期间,组件应连接负载,使组件状态保持在STC下最大功率点附近工作。 如果预处理试验在自然光下进行,仅辐照度大于500W/m²时才记入累积辐照量。 如果预处理试验在太阳光模拟器下进行,辐照度应保持在800W/m²~1000W/m²状态,组件温度范 围控制在50℃±10℃。 把组件分组,并按图1所示的顺序依次进行试验。图中每个方框对应本标准的一条。具体的试验 方法和要求,包括所需要进行的初始和最终的测试,详见第11章。 在试验中,操作者应严格遵照制造商关于组件的贮运、安装和连接的要求。 注1:在试验过程中,一个试验的最终测试作为下一个试验的初始测试时,下一个试验的初始测试可省略。 注2:本规范的试验要求是作为湿热气候条件下鉴定的最低要求。如果实验室和组件制造商同意,可以按其他气候 条件或更高的要求进行试验

如果每一个试验样品送到下列各项判据,则认为该组件设计通过了该气候条件下的环境适应性 则试。 a) 在标准试验条件下GB/T 39204-2022 信息安全技术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要求,组件的最大输出功率在每个单项试验后和每组序列试验后变化均不能超过 5%; b) 在试验过程中,无组件呈现断路现象; c) 无第9章中定义的任何严重外观缺陷; d) 试验完成后满足绝缘试验要求; e) 每组试验开始时和结束时,满足湿漏电流试验的要求; f)满足单个试验的特殊要求。 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组件达不到上述判据,则该组件达不到该气候条件下的环境适应性测试要求。如

果一个组件未通过任一项试验,取另外两个满足第5章抽样要求的组件从初始进行相关试验程序的全 部试验。假如其中的一个或两个组件都未通过试验,该设计被判定达不到鉴定要求。如果两个组件都 通过了试验,则该组件达到该气候条件下的环境适应性测试要求。

湿热气候条件下晶体硅光伏组件环境适应性的

对设计鉴定和定型,下列缺陷是严重的外观缺陷: a)破碎、开裂或外表面脱附,包括上层、下层、边框和接线盒; b)弯曲、不规整的外表面,包括上层、下层、边框和接线盒的不规整以至于影响到组件的安装和 或运行; c)单体电池破损或开裂,造成该电池超过10%的区域失效; d)在组件的边缘和任何一部分电路之间形成连续的气泡或脱层通道; e)丧失机械完整性,导致组件的安装和/或工作都受到影响; f)在任何一层中,组件电路或单个电池超过10%的电路,发生失效或可见的腐蚀; g)任何部分短路; h)树脂材料表面变黏; i)带电部分裸露:

NB/T42104.3—2016

i)密封材料、背板、表面、二极管或任何组件部分出现任何熔化或烧坏的痕迹; k)组件未按照第6章要求完成标识, 意试验后脱落或信息不可读

通过试验后,检测机构应按照GB/T27025给出正式的鉴定试验报告DB41/T 1879-2019 电站锅炉内部检验规程,该报告应包含被测的性能参 试验失败以及再次试验的详细情况。所有的证书或测试报告应至少包含下列信息: a)标题; b)试验室名称、地址以及试验进行地点; c)每份证书、报告及报告中的每一页都应有唯一的标示; d)客户的名称和地址(如适用); e)试验项目的说明和代号; f)试验项目的特征和条件; g)试验样品的收到日期及试验日期(如适用); h)所用试验方法的代号; i)抽样程序参照的标准(如相关); j)对试验方法的任何改动、添加或删除以及其他的与特定试验相关的任何信息(例如环境条 件); k)用表格、曲线、图或照片等适当方式表述的测量、检查和导出的结果,包括机械载荷试验的安 装方式、表面和背面的压强、初始和最终电致发光试验图片、所有试验后的功率变化、任何失 败的发生均应在报告中记录; 1)试验结果误差估计的表述(如相关); m)对证书或报告内容负责的责任人的签名、头衔或等同的标识、签署日期; n)表述的试验结果仅适用于所测样品(如相关); 0)声明未经试验室的书面许可,证书或报告不允许被部分复制; p)试验室制造商应保存本报告的副本以备参考。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