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3836.15-2000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 第15部分-危险场所电气安装(煤矿除外)

GB3836.15-2000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 第15部分-危险场所电气安装(煤矿除外)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3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209018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3836.15-2000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 第15部分-危险场所电气安装(煤矿除外)

[9.1.6通过危险场所的电路

接触 带外,应避免电缆金属铠装/护套与有可燃性气体、蒸气或液体管道系统之间的偶然接触,利 金属外护套进行隔离通常可避免这种假然接触

除加热带外DB34/T 3045-2017 城乡道路降尘森林植物群落构建技术规程,应避免电缆金属铠装/护套与有可燃性气体、蒸气或液体管道系统之间的偶然接 用电缆上非金属外护套进行隔离通常可避免这种偶然接触。

9.1.8 壁上的开孔

9.1.10绞线终端的保护

如果使用多股绞线尤其是细的绞合导线,应保护绞线终端,防止绞线分散,可用电缆套管或芯线端 套,或用定型端子的方法。但不能单独使用焊接方法。 符合设备防爆型式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不应因导线与端子连接而减小

9.2 0 区电缆系统

本质安全型"ia”的电缆安装要求在第12章中规定。用于0区(见5.2.1)的其他设备的电缆应 批准。

9.31区和2区电缆系统

9,3.1固定式设备用中

热塑护套电缆,热固护套电缆,合成橡胶护套电缆或矿物绝缘金属护套电缆可用于固定

手提式和/或移动式设备应使用含有加厚的氯丁橡胶或其他与之等效的合成橡胶护套电缆、含有加 厚的坚韧橡胶护套的电缆或含有同等坚固结构护套的电缆。导线横截面积最小为1.0mm²。如需要电 气保护导线,应与其他导线绝缘方式相同,并且应与其他导线并人电源电缆护套中。 对地电压不超过250V,额定电流不超过6A的手提式电气设备可以采用普通橡套电缆、普通的氯 丁橡胶护套电缆,或具有同等耐用结构的电缆。对于承受强机械力作用的手提式或移动式电气设备,例 如:手灯、脚踏开关、桶式喷雾泵则不允许采用这些电缆。 对手提式或移动式电气设备,如果电缆中使用金属柔韧性铠装或屏蔽,则铠装或屏蔽不应单独作为 保护导线使用

危险场所用软电缆应选用下列电缆: 一 普通橡胶护套软电缆: 普通氯丁护套软电缆; 加厚橡胶护套软电缆; 与加厚橡胶护套软电缆耐用结构相当的塑料绝缘电缆; 加厚氢丁护套软电缆

注:电续应参照有关标准规定

GB 3836.15—2000

a)导管进人或离开危险场所的地方; b)在正常运行时,所有有点燃源外壳的450mm范围内; c)含有分接头、接头、电缆头或终端的外壳,与直径为50mm以上导管连接的地方;导管所有螺纹 连接处应严密拧紧。 当电路由熔断器或开关保护时,采用导管系统作保护导体的地方,其螺纹的结合应适合于故障电流 通过。 若导管安装在腐蚀场所内,应有适当防腐保护措施,若导管有多种金属接合,应有防电蚀措施。 导管内安装电线后,密封附件应采用填料填塞,填料凝固后应不透水,不收缩并且不受危险场所中 化学物质的影响。密封附件和填料用来限制压力重叠的影响,阻止来自含有点燃源的外壳的炽热气体进 人导管系统,并且阻止危险场所气体进人非危险场所。 密封附件中的填料厚度应至少等于导管内直径,但不得小于16mm。 导管中可采用无护套的绝缘单芯或多芯电缆。但当导管含有三根或多根电缆时,电缆的总截面积 包括绝缘层不超过导管截面积的40%。 长距离布线的外壳应有排放装置,用于排放冷凝水,另外电线绝缘应有防水特性, 为了满足外壳防护等级要求,导管和外壳间应有密封措施(例如密封垫圈或螺纹密封剂)以及导管 与导线间密封措施(例如密封附件)。 注:如果导管是唯一的接地措施,螺纹密封剂不应影响接地路径的有效性。

10对隔爆外壳d"的附加要求

安装设备时,应注意防 护套、安装板、管道或其他电 备之间的距离小于表3规定 小的情况除外

3按照气体/蒸气分组的隔爆外壳结合面与障碍

隔爆面应有防腐措施。应防止水进人接合间隙。衬垫仅在文件规定充许时方可使用。接合面不得 用中变硬的物质处理。 主:适用的接合面保护措施:可使用非凝结性润滑脂或防腐剂。通常使用硅润滑脂比较合适,但在气体检测器上应 慎用。特别应强调在选择材料时要保证其非凝固性,否则会影响接合面间的紧密性

的保护方式并且符合第9条的要求, 当电缆经隔爆绝缘套管穿过设备外壳引入设备时(间接引入),外壳外边的套管部分应符合 GB3836.1规定的防爆型式。通常,外露部分放在一个接线盒空腔内,该空腔可以是隔爆型Exd”或增 安型Ex“e”。接线盆为隔爆型Ex"d”时引人装置应符合10.3.2的要求;接线盒为Ex"e”时,电缆引人装 置应符合11.3的要求。 当电缆引人系统直接引入隔爆型设备时,应满足10.3.2的要求。

电缆引人系统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a)电缆引入装置满足GB3836.2的要求,并满足该设备使用的电缆具体型号要求; b)致密和圆形的热塑性、热固性或弹性电缆具有挤压成的村层和不吸水填料,可以使用隔爆型引 人装置,按照图1选择密封圈与之结合; c)有塑料外套或无塑料外套矿物绝缘电缆具有相应的隔爆型电缆引人装置; d)设备文件规定的隔爆型密封装置(例如填料盒或密封腔)或者有元件批准并且使用与使用电缆 相适应的电缆引人装置。密封装置如填料盒或密封空腔应有密封填料或其他允许填充在芯线周的相 应密封。密封装置应配置在电缆引入设备的位置; e)隔爆型电缆引人装置应装填料密封各根芯线或其他等效密封措施; f)其他能保证隔爆外壳整体性的措施。 注。如累设备连接在工厂制造时已胶封,不应再改动或更换电缆。

:内部引燃源包括火花或正常运行条件下可引燃的设备表面温度。壳体仅含接线端子或非直接引人外尧(见 10.3.1)可认为不县备内部引燃源。

10.4由变频和调压电源供电的电机

图1符合10.3.2中b)款电缆的隔爆外壳电缆引人装置选型图

由变频和调压电源供电的电机要求; a)按照电机有关标准规定埋入温度传感器,对温度进行直接控制或采用其他有效限制电机 面温度的措施。保护装置动作应能使电机断电。电机和变频器不需一起进行试验;或

GB 3836.152000

11均安型“e”防爆型式的补充要求

11.1外壳的防护等级

外壳内有裸露带电件的防护等级应不低于GB/T4942.1和GB4208规定的IP54,仅含有绝 电件的应不低于IP44。安装在干净环境下并且通常有人管理的旋转电机防护等级不低于IP20。使 制应在电机上标出

11.2鼠笼感应电机——运行中的热保护

11.2鼠笼感应电机——运行中的热保护

11.2鼠笼感应电机一

为了满足第7章中a的要求,过载反时限延时保护装置不仅监控电机电流,而且能使安装的电机 堵转时在铭牌规定的t时间内断电,表明延时继电器或断路器的过载延时时间/起动电流比曲线应交 用户。 曲线应显示在环温20℃下冷态起动电流比(IA/I)3~8倍延时值,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间应等于该 延迟时间,误差为士20%。 △形连接绕组,电机在断相故障堵转时断开时间应按照电机起动电流的0.87倍检查。 总之,允许连续工作制电机,包括起动容易和不频繁起动不产生过热的电机,具有过载延时保护装 置。承受困难条件起动或频繁起动电机仅在合适的保护装置保证电动机不超过极限温度方可接受。 困难起动条件是指在过载及反时限延迟保护装置在正确选型条件下能够在达到额定转速之前断开 电机,这通常发生在总起动时间超过1.7te时间的情况下。

11.2.2绕组温度传感器

为了满足第7章中b)的要求,绕组温度传感器及保护装置即使在电机堵转情况下也应能使电 有足够的热保护。埋人式温度传感器保护极限温度仅在文件中有规定方可使用,传感器型式及保护 型式应在电机上标明。

方法来限制电 、机摄和热 效应,对这种电机进行过载保护,其保护 果应由检验单位评定认可"

电机通过变频器变频调压,应与变频器作为一个单元按此工作制与保护装置一起按照有关文 定进行型式试验。

电缴和导管系统应按照第9章和以下对电缴引人装置和接线端子的补充要求进行安装。

11.3.2电缆引入装置

引人装置与电缆相适应使电缆与增安型设备有效连接。应能保持防爆型式“e”并与密封元件一起使 端子盒外壳达到IP54。

为了满足IP54要求,有必要在电缆引入装置和外壳间来取密封措施(例如加密封垫圈或螺纹密封胶)。 2螺纹电缆引入装置与电缆引线板或外壳的接合为6mm厚以上时,可以不在电缆引入装置和引线板或外亮间增 加密封措施,但电缆引入装置的中心轴线须与引线板或外壳表面垂直。 当使用矿物绝缘金属护套电缴时,应使用一个合适的密封装置来达到爬电距离要求,

一些端子,如槽形端子,可充许多根导体连接,如果多根导体连接在一个接线端子时,应注意保证每 根都夹牢。除非设备文件规定,两根不同直径导体应先单根用压紧套圈夹紧,然后连接到一个端子上。 为了防止接线板上相邻导体间短路,每个导线绝缘应连续到金属接线端子为止。 注:如果使用鞍形垫图来固定一根导线,除非设备文件允许,导体围绕螺钉处应弯成“U”形。

应注意确保壳体内发热不会导致温度超过设备规定的温度组别。可以采用以下措施: a)满足制造厂给出的允许端子数量,导线尺寸和最大电流的规定;或 b)检查制造厂提供的参数计算出的功率损耗是香小于额定最大功率损耗

为了限定电阻加热装置最高表面温度,加热装置和要求的保护装置应按制造厂的要求和文件的规 定安装。 如果要求温度保护装置,应能直接或间接断开电阻加热装置的电源,并且为人工复位型。 除了过流保护外,为了限制由于故障接地和泄漏电流的热效应,应安装以下保护装置: a)TT型或TN系统中,应使用额定剩余动作电流不超过300mA的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应优先选 用额定剩余动作电流30mA的装置。该装置在额定剩余动作电流时的断开时间应不超过5s,在5倍剩 余动作电流时断开时间应不超过0.15S。 注:RCD具体情况见GB6829。 b)在IT系统中,绝缘电阻在额定电压下每伏若不超过50Q,绝缘电阻监控装置将切断电源。

12对本质安全型“i”的附加要求

在安装本质安全电路时,其安装原则与其他类型的电气设备安装有着原则上的不同。这里要注意的 是,把电能限制在设计规定的安装系统内,不会引起危险环境的点燃,保护本质安全电路的整体性能,免 受其他电源的干扰,以便即使发生电路断路、短路或接地时也不会超过电路的安全能量极限值。 根据这一原则,本质安全电路电气安装规定的目的,要使本质安全电路和其他电路隔离。

12.21区和2区的安装

12.21 区和 2 区的安装

GB3836.15—2000

安装在1区和2区的本质安全电路、本质安全电气设备和关联设备的本质安全部分应符合 GB3836.4,至少为"ib"类。 简单设备勿需标志,如果本质安全性与它们有关,应满足GB3836.4和GB3836.1的要求。 关联设备尽量安装在危险区域外,如果安装在危险区域内,应有符合5.2条规定的其他相应防爆 借施。 关联设备的非本质安全接线端子施加的电压不应超过关联设备标牌规定的电压Um,电源预期短 路电流不应超过1500A。

12.2. 2. 1总则

本质安全电路用电缆的绝缘应能承受导体对地、导体对屏蔽和屏蔽对地至少为交流500V的 电压。 如果在危险区域使用多股导线,导线的终端应有防松措施,例如使用终端芯套。 使用在有爆炸危险区域的每根导线直径应不小于0.1mm。本款也适应多股导线的每股导线

使用在有爆炸危险区域的每根导线直径应不小于0.1mm。本款也适应多股导线的每股导线。 12.2.2.2电缆的电气参数 对所有使用的电缆应知道电缆的电气参数(C。和L.)或(C。和L/R。)或接受其制造厂规定的最不 利情况下的数值(见12.2.5)。 12.2.2.3导体屏蔽的接地 如果要求有屏蔽,除了下述a)项~c)项外,屏蔽应仅一点接地;通常在非危险区电路回路终端处, 本要求是为了防止在电路的一端与其他端之间地电位有差异时,可能出现危险的屏蔽故障环路电流。 特殊情况: a)如果有特殊理由要求与屏蔽多点连接(例如屏蔽电阻高,或要求抗感应十扰),按图2要求布置 条件是:

12.2.2.2电缆的电气参数

绝缘接地导线必须为耐用结构(通常不小于4mm但16mm对夹紧连接比较合适); 绝缘接地导线及屏蔽与电缆中其他导线或其他电缆铠装间的绝缘应能承受500V的绝缘 试验; 绝缘接地导线和屏蔽仅一点接地,该点应既是绝缘接地导线接地点,同时也是屏蔽接地点,通

常应在非危险区域电缆终端; 一绝缘接地导线须满足9.1.1; 一和绝缘接地导线一起安装的电缆的电感阻抗比(L/R)应确定并符合12.2.2.5要求。 b)如果通过有效的安装和维护,确保了各电路终端的等电位(危险区域和非危险区域),那么,如果 需要,电缆的任何的两个终端均可接地,如有要求,可以在中间的任何点上。 c)如果电容不超过10nF,可通过用小电容器(例如1nF,1500V陶瓷电容器)多点接地。 12.2.2.4电缆铠装接地 每个布线的电缆终端均应通过电缆引人装置或同类物将电缆的铠装连接在等电位系统上。在中间 有接线盒或其他电气设备时,通常在这些中间点将铠装通过类似的连接接在等电位系统上,如果铠装不 能在中间点上连接等电位系统,应注意确保所有敷设电缆铠装自始至终的连续性。 如果在电缆引人点处连接铠装不可行,或设计要求不允许这样,应确注意避免在铠装与等电位系统 间存在电位差而产生点燃火花。任何情况下,铠装与等电位系统应至少有一个电气连接。用于将铠装对 地隔离的电缆引入装置应安装在非危险区域或2区。

常应在非危险区域电缆终端; 一绝缘接地导线须满足9.1.1; 一和绝缘接地导线一起安装的电缆的电感阻抗比(L/R)应确定并符合12.2.2.5要求。 b)如果通过有效的安装和维护,确保了各电路终端的等电位(危险区域和非危险区域),那么,如果 需要,电缆的任何的两个终端均可接地,如有要求,可以在中间的任何点上。 c)如果电容不超过10nF,可通过用小电容器(例如1nF,1500V陶瓷电容器)多点接地

12.2.2.4电缴销装接地

每个布线的电缆终端均应通过电缆引人装置或同类物将电缆的铠装连接在等电位系统上。在口 有接线盒或其他电气设备时,通常在这些中间点将铠装通过类似的连接接在等电位系统上,如果铠装 能在中间点上连接等电位系统,应注意确保所有数设电缆铠装自始至终的连续性。 如果在电缆引人点处连接铠装不可行,或设计要求不允许这样,应确注意避免在铠装与等电位务 间存在电位差而产生点燃火花。任何情况下,铠装与等电位系统应至少有一个电气连接。用于将铠装 地隔离的电缆引入装置应安装在非危险区域或2区。

如果在电缆引人点处连接铠装不可行,或设计要求不允许这样,应确注意避免在铠装与等电位系统 间存在电位差而产生点燃火花。任何情况下,铠装与等电位系统应至少有一个电气连接。用于将铠装对 地隔离的电缆引人装置应安装在非危险区域或2区。 12.2.2.5电缆的安装 带本质安全电路的安装应使其本质安全性不受外界电磁场的干扰,例如由附近上方供电线路或单 芯电缆大电流的影响。这可以通过例如屏蔽、绞合电缆或与电磁场保持足够距离来实现。 除了第9.1.1的电缆要求之外,电缆无论在危险区域还是在非危险区域,应满足以下要求: a)本质安全电路电缆与非本质安全电路电缆隔离;或 b)本质安全电路电缆在布置时防止受机械损伤危险,或 c)本质安全或非本质安全电路电缆为铠装、金属护套或屏蔽。 本质安全电路导线与非本质安全电路导线不应为同一电缆。 绑扎在同一束本质安全电路导线和非本质安全电路导线间应该用绝缘层或接地金属进行隔离。 12.2.2.6电缆的标志 有本质安全电路导线的电缆应标示出来。如果护套或表层用颜色标志,该颜色应为淡兰色,该标志 的电缆不应用于其他目的。如果本质安全或非本质安全电路电缆已有铠装、金属护套或屏蔽,不需再做 标志。 该标志方法在计量和控制箱、开关、配电装置等内部应更换,在其中有蓝色中性导线,存在着本质安 全与非本质安全电路电缆混淆的危险。这种方法包括: 将导线共同组合到浅兰色线束中; 标牌标明; 清楚的布置和空间隔离。 12.2.2.7有多个本质安全电路的多芯电缆 本条要求是对12.2.2.1~12.2.2.6的补充。 导体绝缘厚度应与导体的直径和绝缘的属性相适应。 对于目前使用的绝缘材料,例如聚乙烯绝缘,最小径向厚度为0.2mm。 导体绝缘应能承受2倍的均方根本质安全电路工作电压,但最低为500V的耐压试验。 多芯电缆至少应能承受以下交流介电强度试验(均方根值): 一一500V,电压施加在铠装和/或屏蔽连结后与所有芯线连结后两者之间; 一一1000V,电压施加在一半的芯线连接起来与另外一半芯线连接后的芯线束间。本试验不适用 于各电路有屏蔽的多芯电缆。 试验方法按照相应电缆标准进行。如果没有试验方法,可按下述方法进行: 一频率为48Hz~62Hz之间正弦波交流电压; 一一电压由至少为500VA输出的变压器供给,

12.2.2.5电缴的安装

12.2.2.6电缴的标志

12.2.2.7有多个本质安全电路的多芯电缆

本条要求是对12.2.2.112.2.2.6的补充。 导体绝缘厚度应与导体的直径和绝缘的属性相适应。 对于目前使用的绝缘材料,例如聚乙烯绝缘,最小径向厚度为0.2mm。 导体绝缘应能承受2倍的均方根本质安全电路工作电压,但最低为500V的耐压试验。 多芯电缆至少应能承受以下交流介电强度试验(均方根值): 一500V,电压施加在铠装和/或屏蔽连结后与所有芯线连结后两者之间; 一1000V,电压施加在一半的芯线连接起来与另外一半芯线连接后的芯线束间。本试验不适用 于各电路有屏蔽的多芯电缆。 试验方法按照相应电缆标准进行。如果没有试验方法,可按下述方法进行: 频率为48Hz~62Hz之间正弦波交流电压; 电压由至少为500VA输出的变压器供给1

GB 3836. 15=2000

一电压应稳步升至规定值,时间不得小于10s,并且在规定值至少保持60s。 12.2.2.8多芯电缆故障考虑 本质安全电路系统所有多芯电缆中如果考虑出现故障,应考虑其与所使用电缆的类型有关。 一A型 电缆符合12.2.2.7的要求,并且有导电屏蔽对每个本质安电路进行保护,以防止这些电路间互相 连接,平均屏蔽至少为表面积的60%。 不考虑电路间出现故障。 一B型 电缆须固定,有效地防止损伤,并且能满足12.2.2.7条的要求,另外,电缆中的电路最高电压U。不 能超过60V。 不考虑电路间出现故障。 一其他 对于电缆满足12.2.2.7条的要求,但没有A型、B型附加要求,须考虑出现多达二根导线间短路 故障,同时出现多达四个电路导线开路。在等同电路里,如果每个通过电缆的电路的安全因数是“ia”型 或“ib”型要求值的四倍,对故障不做考虑。 如果电缆不满足12.2.2.7条的要求,对于应考虑的导线短路和开路数量不做限制。

12.2.3本质安全电路终端

12.2.5本质安全电路的检查

除系统证书对全部本质安全电路参数作出规定之外,应该遵守12.2.5的全部规定(包括其分条 款)。 本质安全电路的安装应使电缆电容、电感或L/R及表面温度不超过规定值,该允许值应从合格证 书、电气设备标志或设备安装说明书中取得。 12.2.5.1仅有一个关联设备的本质安全电路 本质安全设备每个项目最大内部电容C,和电缆电容总和不应超过关联设备标示的最大电容C。值 (电缆通常被视作集中电容,相当于相邻的两根芯线之间最大电容)。 本质安全设备每个项目最大内部电感L和电缆电感之和不应超过关联设备标示的最大电感L。值 (电缆通常被视作集中电感,相当于电缆内两根芯线有最大间距时的电感)。 在本质安全设备内不含有影响的电感并且关联设备标示出电感/电阻比L/R值的情况下,如果电 缆的L/R值在电缆的两根芯线具有最大间距位置测量小于该值,可不必满足L。要求。 每个本质安全设备允许的输人电压U.、输入电流I.和输人功率P:应分别大于或等于各自关联设 备的U。I。和P。值。 对于简易设备,最高温度可以从关联设备的功率P。计算出温度组别。温度组别按下述确定: a)参照表4,或者 b)用以下公式计算: T=PRa+Tmb并且参照表1, 其中,T一表面温度; P。一一关联设备标示的功率; Ra—热电阻(K/W)(该值由元件制造厂给出,以表明使用的安装条件); Tmb一环境温度(通常为40C)。 另外,表面面积不超过10cm的元件(不包括引线),如果表面温度不超过150℃,可以视为T5组。 本质安全电路的设备类别与构成本质安全电路的各个设备的最严格的类别相同(例如,电路上有 ⅡB和IC类设备,则电路的类别为IB)。

表4按照元件尺寸和环境温度评定T4组别

*60℃环温时降至1.2W,80C环温时降至1.0W。

*60℃环温时降至1.2W,80C环温时降至1.0W

12.2.5.2多个关联设备的本质安全电路

如果两个或以上本质安全电路连接起来,系统的安全性应进行设推算法或按GB3836.4规定的 试验法进行检查。设备类别、温度组别和类别应限定。 应考虑从电路基架流入关联设备回馈电压和回馈电流的危险性。每个关联设备的额定电压和限流 元件应不超过其他关联设备的U。/I。相应组合。 注:具有线性电流/电压特性的关联设备其计算依据见附录A,非线性电流/电压特性的关联设备,按GB3836.4 进行。 系统设计者应提供系统的描述性文件,包括系统的电气设备、电气参数和内部连接导线

贝安全电路际 0区安装本质安全电路、本质安全电器设备和关联设备应满足GB3836.4"ia”类的要求。优先采

GB3836.15—2000用本质安全电路与非本质安全电路电流隔离的关联设备。由于在等电位系统中某些情况下仅一个故障即可构成引燃危险,没有电流隔离的关联设备仅在接地布置符合12.2.4条2)项时方可使用,而且与安全区域端子相连的主电源设备要通过双绕组变压器隔离,变压器初级线圈与有足够熔断能力的熔断器连接。电路(包括所有的简单元件、简单电气设备、本质安全设备、关联设备和内部连接允许的最大电缆)应为“ia”类。如果由于功能要求需电路接地,接地应在0区外,但与0区设备尽量接近。如果部分本质安全电路安装在0区,其关联设备可能在0区产生危险的电位差,例如大气放电的发生,因此在非接地连接电缆芯线与场地建筑就近位置,最好在距进人0区场所1m内构件之间安装浪涌电流保护设施。这些位置如燃油贮存罐、废气处理厂和石化工程的蒸馏塔等。产生电位差最大的危险与工厂的系统布置和/或设备的位置有关,而这种危险性并不能因埋置地下电缆或安装罐而减少。浪涌电流保护装置应能转移最小为10kA峰值放电电流(按照GB/T16927.1,8/20μs脉冲,10次)。保护装置和场地建筑间的连接应至少为相当于4mm²的铜导体截面积连接。浪涌电流保护装置的跳火电压应由用户和安装方面的专业人员来确定。注:使用浪涌电流保护装置的跳火电压低于500V交流5Hz,则要求本质安全电路接地。0区本质安全电路和浪涌电流保护装置间安装的电缆应有防雷电措施。13正压型p”电气设备的补充要求除进行整体检查之外,所有的安装应由专家检查其是否满足设备文件的要求和本标准的要求。13.1管道所有管道和连接件应承受以下压力:正压设备制造厂规定的正常运行最大压力的1.5倍,或一正压设备制造厂规定关闭所有出口时,正压源(例如风机)所能达到的最大压力,至少为200 Pa.管道和连接部分的材料应不受保护气体和其所使用环境可燃性气体的不利影响。保护气体进人管道的位置应设在非危险区,罐装保护气体除外。管道位置尽可能设置在非危险区。如果管道通过危险区域,保护气体压力小于环境压力时,管道应没有裂口。保护气体管道出口应设在非危险区,否则应考虑按表5安装能阻止火花和颗粒的装置(该装置用于防止具有点燃能力的火花和颗粒吹出)。注:在冲洗时管道的出口可能存在一个小的危险区。供压设备,如风机和压缩机保护气体人口,应安装在非危险区。如果驱动电机和/或其控制装置在供气管道内,或不可避免装在危险区域内,这些供压设备应有相应的防爆措施。表5阻挡火花和颗粒装置设备管道出口区域AB2区要求不要求1区要求要求’A=正常运行条件下产生具有点燃能力火花的设备B=正常运行条件下不产生具有点燃能力火花的设备*如果在正压出现故障时设备的温度有点燃危险,正压外壳内应安装保护装置防止可燃性气体很快进人正压外壳内。

13.2正压故障时应采取的措施

2.1无内部释放源的设

GB 3836.152000

在出现保护气体故障时对无内部释放源设备采取

报警,立即采取措施恢复整个系统供气。 自动断电引起更大的危险,应采取其他措施,例如加倍供应

13.2.2有内部释放源的设备

有内部释放源的设备安装应按照制造厂说明书进行,万一出现保护气体故障,应发警报并来取 措施保证系统的安全。

13.3共用安全设备的多个正压外壳

对多个正压外壳共用安全设备的要求见IEC

制造厂规定的正压外壳最短冲洗时间应增加制造厂规定的管道单位体积最小附加冲洗时间乘以管 道容积所得的时间。 在2区,如果外壳和其管道内部的环境远远低于爆炸下限(例如爆炸下限的25%),则可以不进行 冲洗。此外,可以利用气体探测器检查正压外壳内的气体是否是可以燃烧的。 用作冲洗、正压及连续稀释的气体应为非可燃性、无毒性气体,并且不含湿、油、粉尘、纤维、化学剂、 可燃物或其他杂质的,这些因素可能对设备整体性和运行产生危险或不利影响。通常使用空气,有时用 性气体。保护气体氧气含量不应比空气中含量高。 如果使用空气做为保护气体,气源应在非危险区,并且选择位置上应能降低空气被混杂危险,应考 虑附近建筑物由于风向,风速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 保护气体入口处的温度通常不应超过40℃(特殊情况,可使用更高或更低温度的气体,但应在正压 外壳上做出标志)。 防止出现可燃性气体或蒸气通过扩散侵人布线系统或保护气体通过布线系统泄漏,布线系统应密 封起来。

14对使用在2区设备的补充要求

以下补充要求适用于5.2.3的b)和c)项规定的设备

以下补充要求适用于5.2.3的b)和c)项规定的设

外壳内有裸露带电件和外壳内仅为绝缘带电件的防护等级最低分别为符合GB/T4942.1和 GB4208规定的IP54和IP44。 如果使用场所提供足够防止异物进人而影响安全性能的防护,外壳内有裸露带电件和外壳内仅为 绝缘带电件的防护等级分别为IP4X和IP2X。 如果硬性异物和水的进入不影响设备时,可以不满足上述要求(例如应变仪、热电阻测温仪、热电 偶、限能设备)。

14.2限能设备和电路

各个设备最大内部电容与电缆电容之和不应超过允许的最大电容(相邻的两个电缆芯线等效视为 集中电容),各个设备最大内部电感与电缆电感之和不应超过允许的最大电感(将最大隔离的两根 芯线视为一个等效的集中电感)。这些值要在"n”型设备上或文件中标示出来。

电缆的连接应通过与电缆相适应的电缆引人装置进行。 为了保证接线腔体的防护等级,需使用在电缆引人装置和电缆间有合适密封元件的电缆引人装置 (例如使用密封垫圈或螺纹密封胶)。 注:螺纹电缆引人装置与电缆引接板或外壳的接合为6mm厚及以上时,可以不在电缆引人装置和引接板或外壳间 增加密封措施,但电缆引入装置的中心轴线须与引接板或外壳表面相垂直。 限制呼吸外壳的密封应能保证外壳的限制呼吸性能。 不使用的电缆引入开口应堵塞,以保证外壳的防护等级

一些端子,如槽形端子,可允许多根导线引人。如果多根导线同时引人一个端子时,应确保每根导线 都可靠夹紧。除非制造厂文件有规定,不同截面导体不能连接在同一根端子上,但事先使用单个压紧情 况除外。 在接线板上相邻端子间如果有短路危险,每个导体的绝缘应连贯至端子金属近旁。

14.4变频和调压电源供电的电机

注:如果使用高频脉冲输出转换器,须对在电机接线盒端子上可能产生的过压尖峰和较高温升进行考虑。

(标准的附录) 只有一个以上线性电流/电压特性关联设备的本安电路的检查

本安电路系统的电感和电容参数应按照GB3836.4规定的点燃曲线,在故障条件下在系统每个点 上的系统电压U。和电流I。来确定。GB3836.4规定的故障应施加在整个本安系统上而不是单个电气 设备上。 上述要求可通过以下计算程序来实现。 即使关联设备为“ia”类也视作“ib”类。 注:类别降低是考虑到该检查仅通过计算法而不进行试验。 a)按照关联设备规定的U。和I。值确定最高电压和电流(见附录B)。 b)检查系统最大电流乘以1.5倍安全系数是否超过从GB3836.4标准的电阻电路引燃曲线中对 于系统最高电压、相应设备类别得出的电流值。 c)最大允许电感L。是根据GB3836.4标准中相应设备组别对应的电感引燃曲线,由系统最大电 流乘以1.5倍安全系数而得出。 d)最大允许电容C。是根据GB3836.4标准中标识有C十0Q”引燃曲线,由系统最高电压乘以 1.5倍安全系统系数而得出。 e)检查最大允许C。和L。值是否满足12.2.5.1的要求。 f)按照12.2.5.1条,考虑设备使用的引燃曲线DB34/T 3265-2018 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处治规程,确定系统的设备组别。 g)按照12.2.5.1条确定系统的温度组别(这里P.三1.U./4)

本安电路系统的电感和电容参数应接照GB3836.4规定的点燃曲线,在故障条件下在系统每个点 上的系统电压U。和电流I。来确定。GB3836.4规定的故障应施加在整个本安系统上而不是单个电气 设备上。 上述要求可通过以下计算程序来实现。 即使关联设备为“ia”类也视作“ib”类。 注:类别降低是考患到该检查仅通过计算法而不进行试验。 a)按照关联设备规定的U。和I。值确定最高电压和电流(见附录B)。 b)检查系统最大电流乘以1.5倍安全系数是否超过从GB3836.4标准的电阻电路引燃曲线中对 于系统最高电压、相应设备类别得出的电流值。 c)最大允许电感L。是根据GB3836.4标准中相应设备组别对应的电感引燃曲线,由系统最大电 流乘以1.5倍安全系数而得出。 d)最大允许电容C。是根据GB3836.4标准中标识有"C十0Q”引燃曲线,由系统最高电压乘以 1.5倍安全系统系数而得出。 e)检查最大允许C。和L。值是否满足12.2.5.1的要求。 f)按照12.2.5.1条,考虑设备使用的引燃曲线,确定系统的设备组别。 g)按照12.2.5.1条确定系统的温度组别(这里P。=I.U。/4)。

(提示的附录) 具有一个以上线性电流/电压特性关联设备的本安电路系统 大电流和或高电压的测定方法

个本安电路有二个或以上关联设备(见12.2.5.2)情况下,以下实用方法可用于根据关联设备铭 牌上标定的U。、I。值确定在故障情况下本安电路系统新的最大电流和电压值。 依据关联设备的本安端子连接确定设备的U。和I。值,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和故障情况下,考虑以下 因素: 仅电压相加; 仅电流相加,或 电压相加并且电流相加。 在关联设备串联(见图B1),本安电路与非本安电路电气隔离情况下,不考虑极性电压相加。 电源两极并联情况下,电流相加是必需的(见图B2)。 其他情况无论电源申联还是并联(见图B3),应视故障情况而定。这种情况下应分别考虑电压相加 和电流相加。

GB3836.152000

图B2并联一 一电流相加

DL/T 1766.3-2019 水氢氢冷汽轮发电机检修导则 第3部分:转子检修GB 3836.152000

图B3审联和并联一电压相加和电流相加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