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GDW 10245-2016 输电线路微风振动监测装置技术规范.pdf

Q/GDW 10245-2016 输电线路微风振动监测装置技术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5.8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282596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Q/GDW 10245-2016 输电线路微风振动监测装置技术规范.pdf

Q/GDW102452016

Q/GDW102452016

Q/GDW102452016

在监测装置的显著位置应有不锈钢铭牌,内容包括: a)监测装置名称、型号: b)生产厂名、商标、产地; c)出厂编号; d)出厂年月等

JC/T 2252-2014标准下载.1.3储运图示和收发货

包装储运图示和收发货标志应根据被包装监测装置的特点,按GB/T191和GB6388的有关规 定正确选用。

监测装置的包装应满足GB/T13384,符合牢固、美观和经济的要求,做到结构合理、紧凑、防护 可靠,在正常储运、装卸条件下,保证监测装置不应因包装不善而引起设备损坏、散失、锈蚀、长霉和 降低准确度等。

监测装置包装时,周围环境及包装箱内应清洁、干燥,无有害气体,无异物。

监测装置包装时,周围环境及包装箱内应清洁、干燥,无有害气体,无异物。

置包装时,周围环境及包装箱内应清洁、燥,无

监测装置包装后,其包装件中心应尽 监测装置装在箱内应予以支撑、垫平、卡紧, 监测装置可移动的部分应移至使监测装置具有最小外形尺寸的位置,并加以固定。

监测装置的防振、防潮、防尘等 关规定进行。

9.2.6随机文件清单

/GDW102452014

随机文件应齐全,文件清单如下: a)装箱清单: b)安装使用说明书; c)出厂合格证; d)出厂检验报告

随机文件应齐全,文件清单如下: a)装箱清单; b)安装使用说明书; c)出厂合格证; d)出厂检验报告

9.2.7随机文件包装

随机文件应装入塑料袋中,并放置在包装箱内;若整套监测装置分装数箱,则随机文件应放在 机箱内。

包装完整的监测装置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雨、雪的直接淋袭,并防止受到剧烈的撞击和振动。

产品安装使用说明书应给出如何安全和正确地使用本监测装置的全部信息,并符合GB/T9969要 求。

Q/GDW102452016

微风振动是由于风的激励而引起的导地线振动(参见图A.1)。发生微风振动的风速一般范围为0.5 m/s10m/s,但近年来发现,当地形平坦及外界干扰很少的情况下,风速达到10米/秒及以上时也观察 到强烈振动。一般微风振动最大双振幅不超过导地线直径的2倍,振动频率范围为3120Hz,振动的 半波长约为1.5~20来。振动持续的时间较长,一般为数小时,有时可达数天。 架空输电线路尤其大跨越经常发生超过允许幅值的微风振动,往往导致某些线路部件的疲劳损坏, 如导地线的疲劳断股,金具、间隔棒及杆塔构件的疲劳损坏或磨损等,其中导地线疲劳断股是架空输电 路普遍发生的问题,严重时需要将全线路更换为新导地线。目前几乎所有的架空输电线路都受到微风 振动的影响,尤其在线路大跨越上,因具有档距大、悬挂点高和水域开阔等特点,使风输给导地线的振 动能量大大增加,导地线振动强度远较普通档距严重。一旦发生疲劳断股,将给电网安全运行带来严重 危害,通常仅换线工程本身的直接损失可高达数百万元。

A.2微风振动测量原理与弯曲振幅法

A.2.1微风振动测量原理

风吹过圆柱体产生卡门流

1966年IEEE在总结加拿大安大略水电局长达20余年试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制定了 《Standardizationofconductorvibrationmeasurements》导则,提出了弯曲振幅法,这个标准规定了采用 相对振幅的测量方法来衡量导地线受微风振动的危害程度。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采纳了该标准,并 安该标准研制开发了一些现场测振仪器装置,例如加拿大HILDA无线电遥测装置、美国的SCOLARII 测振仪、瑞士的VIBREC测振仪、澳大利亚的DULMISON测振仪等。我国在7O年代末也研制了LY

Q/GDW102452016

弯曲振幅是基于两点的相对振幅(如图A.2),一点为导地线与线夹的最末接触点3,另一点为距 点89mm处的点4,4点与3点的相对横向振幅Y,即为弯曲振幅

A.3动弯应变与弯曲振幅的关系

图A.2弯曲振幅法示意图

&,一一线夹或夹头出口处的动弯应变,单位为微应变(μe); d一一导地线最外层的单线直径,单位为毫米(mm): Y,一一线夹出口89mm处的弯曲振幅,单位为毫米(mm); p²=T/Elin,单位为m; T一一监测期间观测档导地线平均运行张力,单位为牛顿(N) a一一传感器测量臂长,a=0.089,单位为米(m)。

A.4微风振动判断标准

Q/GDW102452016

输电线路导地线防振标准参见表A.1所示。

表A.1导地线微风振动许用动弯应变

监测档的选择原则如下: a)跨越通航江河、湖泊、海峡等处的大跨越; 6) 可观测到较大振动或发生过振动断股的档距: C 位于开阔平坦地形的大档距; d)其它需要监测的重要跨越。

/GDW102452016

/GDW102452016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微风振动采集单元安装布点原则

测档的选择原则如下: 跨越通航江河、湖泊、海峡等处的大跨越; 可观测到较大振动或发生过振动断股的档距: 位于开阔平坦地形的大档距; 其它需要监测的重要跨越。

测量点位置选择原则如下: 一般选择迎风侧的导地线,对多分裂导线选择迎风侧的上侧子导线: b 测量点宜选择在导地线(含OPGW)的疲劳危险点,普通档、大跨越线路一般选择在悬垂线夹 出口、阻尼线夹头、防振锤夹头、间隔棒夹头、接续金具端部、护线条端部等部位,具体测量 点宜参考实验室内防振试验结果或现场运行经验确定

B.3普通档测量点数量及布置方案

B.3.1普通档的测量点和方案

普通档至少选择4个测量点,一般选择在一相导线、一根地线或一根OPGW上: a)对普通档导线,一般选择2个测量点,典型测量点为防振锤夹头、悬垂线夹出口、间隔棒夹头 等部位; b) 对普通档地线,一般选择2个测量点,典型测量点为防振锤夹头、悬垂线夹出口等部位: 对普通档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一般选择2个测量点,典型测量点为外侧1号防振锂 夹头、2号防振锤夹头等部位。

B.3.2典型布置方案

普通档测量点的典型布置方案参见图B.1、图B.2和图B.3

图B.1普通档导线测量点典型布置方案示意图

Q/GDW102452016

图B.2普通档地线测量点典型布置方案示意图

B.4大跨越的测量点数量及布置方案

B.4.1大跨越的测量点数量和方案

图B.3普通档OPGW测量点典型布置方案示意图

大跨越至少选择7个测量点,一般选在一相导线、一根地线或一根OPGW上: a)对大跨越导线,一般选择4个测量点,典型测量点为外侧1号阻尼线夹头和内侧某处阻尼线夹 头、防振锤夹头、间隔棒夹头、悬垂线夹出口等部位: 对大跨越地线,一般选择3个测量点,典型测量点为外侧1号阻尼线夹头和内侧某处阻尼线夹 头、防振锤夹头、悬垂线夹出口等部位; 对大跨越OPGW,一般选择3个测量点,典型测量点为外侧1号阻尼线夹头和内侧某处阻尼线 夹头、防振锤夹头等部位。

B.4.2 典型布置方案

大跨越测量点的典型布置方案参见图B.4、图B.5和图B.6

图B.4大跨越导线测量点典型布置方案示意图

图B.5大跨越地线测量点典型布置方案示意图

/GDW102452016

B.5微风振动采集单元现场安装图

图B.6大跨越OPGW测量点典型布置方案示意图

图B.7微风振动采集单元的现场典型安装示意图

Q/GDW 102452016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微风振动监测装置数据输出要求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微风振动监测装置数据输出要求

微风振动监测装置应输出微风振动波形、弯曲振幅、动弯应变、频率等数据,并应符合表C.1和表 2的要求。

表C.1微风振动特征量数据输出要求

表C.2微风振动波形输出要求

/GDW102452014

输电线路微风振动监测装置技术规范

D/GDW102452016

编制背景... 编制主要原则. 与其它标准文件的关系. 主要工作过程.. 5标准结构和内容. 6条文说明

编制背景. 编制主要原则. 与其它标准文件的关系. 主要工作过程... 标准结构和内容. 条文说明.

/GDW10245201

本标准主要根据以下原则编制: a 适用性原则:标准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不同等级的输电线路的特点,使标准适应新形势下的 发展要求,提高可操作性,突出标准的全面、科学、合理与严谨: b) 基础性原则:输电线路微风振动监测装置属电子测量仪器,充分借鉴电子仪器、电子测量仪器 及工作测振仪相关标准的有关规定; 发展性原则:制订标准过程中,着眼于结合我国国情SH 3612-2013 石油化工电气工程施工技术规程,同时也要了解国际标准、考虑发展空间, 使标准具有发展余地与前瞻性

3与其它标准文件的关系

标与相关技不领域的国 法规和政策保持一致。 本标准不涉及专

2016年1月,按照公司制修订计划,项目启动,确立编写工作总体目标。 2016年2月,成立编写组,开展前期研究工作, 2016年3月,完成标准大纲编写,确定了编制原则、编写大纲、工作分工、编写计划等。 2016年6月,完成标准初稿编写。 2016年9月,完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采取发函方式广泛、多次在国家电网公司系统、装置生产 家范围内征求意见。 2016年10月,修改形成标准送审稿。 2016年11月,国家电网公司运维检修技术标准专业工作组组织召开标准送审稿审查会,审查结论 : 审查组协商一致,同意修改后报批。 2016年11月,修改完成了报批稿

本标准代替Q/GDW245一2010,与Q/GDW245一2010相比,本次修订做了如下重大调整: 增加了部分术语,如弯曲振幅:

D/GDW102452016

一增加了Ⅲ级工作条件(环境温度一55℃~十45℃、工作温度一55℃~+85℃等),扩大适用性, 主要考虑极寒地区: 增加了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和浪涌(冲击)抗扰度2项电磁兼容性能要求,更符合现场电磁 环境; 一增加了抗盐雾性能要求,主要考虑酸雨和盐腐蚀等; 增加了耐老化性能要求,主要考虑机箱密封条(圈)、线缆、接头等非金属材料的热老化和紫 外老化性能; 增加了电磁兼容、盐雾、老化等部分试验项目及方法,用于检测和验证增加的技术要求; 增加了9项供电电源(含蓄电池)方面的试验项目及方法,包括额定容量/能量试验、30d持 续供电试验、荷电保持及能量恢复能力试验、高温能量保持率试验、低温能量保持率试验、过 充电保护试验、过放电保护试验、过电流保护试验和电源供电时间等效试验,主要考虑供电电 源及蓄电池选型是影响监测装置稳定可靠运行的瓶颈和关键因素之一; 增加了增加附录A(资料性附录)弯曲振幅法; 增加了附录B(资料性附录)微风振动采集单元安装布点原则: 修改了装置功能要求,从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存储、数据输出、数据通信、远程维护六 个方面提出功能要求; 一修改了部分技术要求,如外观与结构: 修改了供电电源要求,如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控制器的技术要求,给出了太阳能电池板功 率和蓄电池容量的配置原则,按照Q/GDW1242一2015执行; 修改了装置可靠性指标,监测装置(包含供电电源)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不应低于 25000h,统一了可靠性指标要求。 修改了监测装置使用寿命指标,从不少于12年调整为不少于8年,主要考虑目前元器件和模 块的技术现状、工艺水平、现场恶劣运行环境和制造经济性等因素;其中蓄电池的使用寿命不 应低于4年《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pdf,太阳能板的使用寿命不应低于20年; 修改了覆冰试验方法,更符合现场覆冰情况: 修改了可靠性试验方法,更符合GB/T6587《电子测量仪器通用规范》和GB/T11463《电子测 量仪器可靠性试验》: 修改了原附录A(规范性附录)微风振动监测装置数据输出接口,改为附录C(规范性附录) 微风振动监测装置数据输出要求: 删除了原第8章“安装、调试与验收”方面的内容,按照新制订的Q/GDW11448一2015《架 空输电线路状态监测装置安装调试与验收规范》执行; 修改了原附录B(资料性附录)动弯应变判据,合并到附录A(资料性附录)弯曲振幅法, 原标准起草单位包括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华北电网有限公司、重庆市电力公司、安徽省电力公司 示准主要起草人包括于钦刚、黄志江、李红云、郭志广、李红旗、刘亚新、刘振宇、况军、杨玉金、 凡、**、装冠荣。 本标准按照《国家电网公司技术标准管理办法》(国家电网企管(2014)455号文)的要求编写。 本标准主题章分为6章,由监测参数与装置组成、功能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 、包装、运输与贮存组成。首先明确监测参数为导地线微风振动信号,及弯曲振幅、动弯应变幅值 ,并统一了监测装置的组成;从实际需求出发,提出了功能要求,规定了工作条件、外观和结构、 要技术参数(测量范围和准确度等)、基本技术要求、供电电源要求、环境适应性、电磁兼容性能、 气性能、机械性能、可靠性等10个方面的技术要求,在试验方法章节提出了对应的检测试验方法, 验验规则章节提出了型式试验、出厂检验和抽样检验的规则,最后规定了产品标志、包装、运输与贮 方面的要求。

/GDW10245201

本标准第4章中,规定了监测参数为导地线微风振动信号,及弯曲振幅、动弯应变幅值、频率、气 象参数等,并统一了监测装置的组成,主要包含数据采集单元、数据监测终端和供电电源等3个组成部 分。在实际现场应用中,为了研究现场气象规律,分析微风振动原因,采取有效的防振措施,通常同时 配置气象采集单元,用于观测现场的气象条件。 本标准第5章中,规定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存储、数据输出、通信功能、远程维护等六个 方面功能要求。在数据采集功能中,要求具备同时自动和受控采集功能,最小采集周期宜大于5min, 最大采集周期宜小于15min,默认采集周期为10min。 本标准第6章中,主要从工作条件、外观和结构、主要技术参数(测量范围和准确度等)、基本技 术要求、供电电源要求、环境适应性、电磁兼容性能、电气性能、机械性能、可靠性等10个方面提出 了技术要求和性能指标。 本标准第7章中,提出了与本标准技术要求对应的试验条件、试验项目及试验方法,包含外观和结 构检查、质量和尺寸检查、防护等级试验、准确度、功能检验、供电电源性能试验、环境试验、电磁兼 容试验、电气性能试验、机械性能试验、可靠性试验、安全接入测试等共12类38项检测项目,用于检 则技术指标、性能、功能的符合性。 本标准第8章中,提出了型式试验、出厂检验和抽样检验的检验规则、检验项目、样品和结果评 定,并规定了型式试验有效期一般为4年,出厂检验仅对该批次产品有效,抽样检验仅对本次工程项目 有效。 本标准附录A中,简要介绍了微风振动机理以及弯曲振幅法,给出了线夹出口处动弯应变与弯曲 振幅的计算公式,同时列出了导地线动弯应变判断标准,供参考。 本标准附录B中,提出了观测档的选择、导地线的选择、测量点的选择原则,并推荐了普通档和 大跨越测量点数量及典型布置方案,供参考。 本标准附录C中,规定了微风振动监测装置应输出微风振动波形、弯曲振幅、动弯应变、频率等 数据,并应符合有关要求。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