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GDW 11745-2017 ±1100kV换流站阀厅施工及验收规范.pdf

Q/GDW 11745-2017 ±1100kV换流站阀厅施工及验收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74.7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287924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Q/GDW 11745-2017 ±1100kV换流站阀厅施工及验收规范.pdf

8.2.6柔性短管应符合下列规定

8.3.1风管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a)风管安装必须符合设计规定,且风管内严禁其他管线穿越 b)风管安装前,应清除内、外杂物,并做好清洁和保护工作; c) 风管安装的位置、标高、走向,应符合设计要求。现场风管接口的配置,不得缩小其有效截面; d) 连接法兰的螺栓应均匀紧,其螺母宜在同一侧 e) 风管接口的连接应严密、牢固。风管法兰的垫片材质应符合系统功能的要求,厚度不应小于 3mm。垫片不应凸入管内,亦不宜突出法兰外。 f) 柔性短管的安装,应松紧适度GB_14907-2018标准下载,无明显扭曲。 8.3.2 风管内电加热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a) 电加热器接线柱外露时,应加装安全防护罩: b) 电加热器外壳应接地良好: ) 连接电加热器的风管法兰垫料应采用耐热、不燃材料。 8.3.3 风管的连接应平直、不扭曲,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明装风管水平安装,水平度的允许偏差为3/1000,总偏差不应大于20mm。 明装风管垂直安装,垂直度的允许偏差为2/1000,总偏差不应大于20mm 8.3.4 防火阀两侧各2.0m范围内的风管及其绝热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 8.3.5 5位于墙、楼板两侧的防火阀、排烟阀之间的风管外壁,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 8.3.6 6通风和空调系统中的风管,在穿越隔墙、楼板及防火分区处的缝隙应采用防火材料封堵。 8.3.7 风管与吊顶、隔墙、围护结构的接缝应严密。 8.3.8 风管部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各类风管部件及操作机构的安装,应能保证其正常的使用功能,并便于操作; 止回风阀、自动排气活门的安装方向应正确。 8.3.9 防火阀、排烟阀等消防器材进场验收,除符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取得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 8.3.10防火阀、排烟阀安装前应检查其外观质量,表面无明显缺陷,启闭灵活。 8.3.11 防火阀、排烟阀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位置正确、横平竖直,与阀厅、控制楼围护结 构之间保持良好的密封性,防火阀、排烟阀的安装方向应正确。 8.3.12防火分区隔墙两侧的防火阀,距墙表面不应大于200mm。 8.3.13排烟防火阀应符合GB15931的有关规定; 8.3.14电动阀门安装好以后应能正常开启、关闭,操作机构的电气接线正确,能满足系统联动装置的 运行要求。 8.3.15 空调系统风口安装必须牢固,防止构件坠落。 8.3.16 风管支、吊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a) 风管水平安装,直径或长边尺寸小于等于400mm,间距不应大于4m:大于400mm,间距不应大于 3m,螺旋风管的支吊架间距可分别延长至5m和3.75m,薄钢板法兰的风管,其支、吊架间距 不应大于3m。 b)风管垂直安装,间距不应大于4m,单根直管应至少有2个固定点。 c)风管、支吊架宜按标准图集与规范选用强度和刚度相适应的形式和规格。 d)支、吊架不宜设置在风口、阀门、检查门及自控机构处,离风口或插接管的距离不宜小于200mm。 e)当水平悬吊的主、干风管长度超过20m时应设置防止摆动的固定点,每个系统不应少于1个。 f)吊架的螺孔应采用机械加工,吊杆应平直,螺纹完整、光洁,安装后支、吊架的受力应均匀,无 明显变形。 g)抱箍支架、折角应平直,抱箍应紧贴并箍紧风管,安装在支架上的圆形风管应设托座和抱箍,其 圆弧应均匀,且与风管外径相一致。 8.3.17各类风阀应安装在便于操作及检修的部位,安装后的手动或电动操作装置应灵活、可靠,阀板 关闭应保持严密。防火阀直径或长边尺寸不小于630mm时,宜设独立支架、吊架。排烟阀(排烟口)及

8.3.15空调系统风口安装必须牢固,防止构件

a)风管水平安装 400mm 3m,螺旋风管的支吊架间距可分别延长至5m和3.75m,薄钢板法兰的风管,其支、吊架间距 不应大于3m。 b)风管垂直安装,间距不应大于4m,单根直管应至少有2个固定点。 c)风管、支吊架宜按标准图集与规范选用强度和刚度相适应的形式和规格。 d)支、吊架不宜设置在风口、阀门、检查门及自控机构处,离风口或插接管的距离不宜小于200mm e)当水平悬吊的主、干风管长度超过20m时应设置防止摆动的固定点,每个系统不应少于1个。 f)吊架的螺孔应采用机械加工,吊杆应平直,螺纹完整、光洁,安装后支、吊架的受力应均匀,无 明显变形。 g)抱箍支架、折角应平直,抱箍应紧贴并箍紧风管,安装在支架上的圆形风管应设托座和抱箍,其 圆弧应均匀,且与风管外径相一致。 .3.17各类风阀应安装在便于操作及检修的部位,安装后的手动或电动操作装置应灵活、可靠,阀板 关闭应保持严密。防火阀直径或长边尺寸不小于630mm时,宜设独立支架、吊架。排烟阀(排烟口)及 手控装置(包括预埋套管)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预埋套管不得死弯或癌陷。

8.3.18空调系统风管安装完成后,应按系统类别进行严密性检验,漏风量应符合设计和GB 50243—2016的相关规定。

8.4空调水系统管道与设备安装

3.4.1管道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a)系统的设备、管道、配件及阀门的型号、规格、材质及连接形式应符合设计规定。 b)金属管道法兰间应采用跨接线连接,管道应可靠接地。 焊接钢管、镀锌钢管不得采用热煨弯。 d)管道柔性接管的安装不得强行对口连接,与其连接的管道应设置独立支架。 e)管道系统与设备贯通应在系统冲洗、排污合格,再循环试运行2h以上,且水质正常后才能与制 冷机组、空调设备相贯通。 .4.2基础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误差为士20mm,设备地脚螺栓与预埋件的连接或固定应牢固, 各连接部件应采用热镀锌或不锈钢螺栓,其紧固力应一致、均匀。 3.4.3管道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法兰连接的管道,法兰面应与管道中心垂直,并同心。法兰对接应平 行,其偏差不应大于其外径的1.5/1000,且不得大于2mm,连接螺栓长度应一致。螺母应在同侧,均匀打 紧,法兰的衬垫规格、品种与厚度应符合设计的要求。 .4.4钢制管道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a 管道的管件在安装前,应将其内、外壁的污物和锈蚀清除干净,当管道安装间断时,应及时封闭 敬开的管口。 b)冷凝水排水管坡度,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其坡度宜大于或等于8%o。软管 连接的长度,不宜大于150mm。 C 冷热水管道与支、吊架之间,应有绝热衬垫(承庄强度能满足管道重量的不燃、难燃硬质绝热 材料或经防腐处理的木衬垫),其厚度不应小于绝热层厚度,宽度应大于支、吊架支承面的宽 度。衬垫的表面应平整,衬垫接合面的空隙应填实。 .4.5F 阀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a)阀门的安装位置、高度、进出口方向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便于操作,连接应牢固紧密,启闭灵活 成排阀门的排列应整齐美观,在同一平面上的允许偏差为3mm

8.4.1管道安装应符合下列

a)系统的设备、管道、配件及阀门的型号、规格、材质及连接形式应符合设计规定。 b)金属管道法兰间应采用跨接线连接,管道应可靠接地。 焊接钢管、镀锌钢管不得采用热煨弯。 d)管道柔性接管的安装不得强行对口连接,与其连接的管道应设置独立支架。 e)管道系统与设备贯通应在系统冲洗、排污合格,再循环试运行2h以上,且水质正常后才能与制 冷机组、空调设备相贯通。 8.4.2基础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误差为士20mm,设备地脚螺栓与预埋件的连接或固定应牢固 各连接部件应采用热镀锌或不锈钢螺栓,其紧固力应一致、均匀。 8.4.3管道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法兰连接的管道,法兰面应与管道中心垂直,并同心。法兰对接应平 行,其偏差不应大于其外径的1.5/1000,且不得大于2mm连接螺栓长度应一致。螺母应在同侧,均匀拧 紧,法兰的衬垫规格、品种与厚度应符合设计的要求。

8.4.4钢制管道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敬开的管口。 冷凝水排水管坡度,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其坡度宜大于或等于8%o。软管 连接的长度,不宜大于150mm 冷热水管道与支、吊架之间,应有绝热衬垫(承庄强度能满足管道重量的不燃、难燃硬质绝热 材料或经防腐处理的木衬垫),其厚度不应小于绝热层厚度,宽度应大于支、吊架支承面的宽 度。衬垫的表面应平整,衬垫接合面的空隙应填实。

8.4.5阀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阀的时安装位直、高度、进出口方同必分 成排阀门的排列应整齐美观,在同一平面上的允许偏差为3mm 6) 自控阀门在安装前应进行单体的调试,包括开启、关闭等动作试验。 )安装在保温管道上的各类手动阀门,手柄均不得向下。 d)工作庄力大于1.0Mpa及其在主干管上起到切断作用的阀门,应按照GB50243一2016的相关规 定进行强度和严密性试验,合格后方准使用。其他阀门可不单独进行试验,待在系统试庄中检 验。 e) 冷冻水和冷却水的除污器(水过滤器)应安装在进机组前的管道上,方向正确且便于清污,与管 道连接牢固、严密,其安装位置应使于滤网的拆装和清洗。过滤器滤网的材质、规格和包扎方 法应符合设计要求。 闭式系统管路应在系统最高处及所有可能积聚空气的高点设置排气阀,在管路最低点应设置 排水管及排水阀。 3.4.6 管道安装完毕,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水压试验。当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冷热水、冷却水系统的试验压力,当工作压力不大于1.0MPa时,为1.5倍工作压力,但最低不 小于0.6MPa,当工作压力大于1.0MPa,为工作压力加0.5MPa。 b) 各类耐塑料管的强度试验压力为1.5倍工作压力,严密性工作压力为1.15倍的设计工作压 力。 c)冷(热)媒水、冷却水管道系统可采用系统试压方法。试验压力以最低点的压力为准,但最低点 的压力不得超过管道与组成件的承受压力。压力试验升至试验压力,稳压10min,压力下降不 得大于0.02MPa,再将系统压力降至工作压力,外观检查无渗漏为合格。 8.4.6水泵及附属设备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紫密。 垫铁组设置位置应正确、平稳,接触紧密,每组不超过3块。 C 整体安装的泵,纵向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1/1000,横向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2/1000,解体 的泵纵横向安装水平偏差均不应大于0.05/1000。 d) 水泵与电机采用联轴器连接时,联轴器两轴芯的允许偏差,轴向倾斜不应大于0.2/1000 位移不应大于0.05mm。 e) 小型整体安装的管道水泵不应有明显偏斜。 f)减震器与水泵及水泵基础连接牢固、平稳,接触紧密。 g)水泵安装应按下列工序进行:基础验收→减震装置安装→水泵及附件安装→质量检查 h)水泵就位时,水泵纵向中心轴线应与基础中心线重合对齐,并找平找正; i)水泵与减振板固定应牢靠,地脚螺栓应有防松动措施

.5通风机及排烟窗安装

a)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出口方向应正确; b) 叶轮旋转应平稳,停转后不应每次停留在同一位置上: 通风机的固定螺栓应紧固,并有防松动措施。 8.5.2通风机传动装置的外露部位以及直通大气的进、出口必须装设防尘网(罩)或采取其他安全设 施。 8.5.3现场组装的轴流风机叶片安装角度应一致,达到在同一平面内运转,叶轮与筒简体之间的间隙应 均匀,水平度允许偏差为1/1000。 8.5.4通风机安装完毕后应进行试运转,试运转时叶轮旋转方向必须正确,试运转时间应符合产品的 技术规定,当无规定时,则不应少于2h 8.5.5电动执行机构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a)电动执行机构的动作方向及指示应符合产品的技术规定

8.5.4通风机安装完毕后应进行试运转,试运转时叶轮旋转方向必须正确,试运转时间应符合产品的 技术规定,当无规定时,则不应少于2h 8.5.5电动执行机构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a)电动执行机构的动作方向及指示应符合产品的技术规定 b)接线盒内裸露的不同相导线间和导线对地间最小距离应大于8mm,否则应采取绝缘防护措施 c)电动执行机构的外壳应可靠接地

b)接线盒内裸露的不同相导线间和导线对地间最小距离应大于8mm,否则应采取绝缘防护措施, C)电动执行机构的外壳应可靠接地

8.6.1风管与部件及空调设备绝热工程施工应在风管系统严密性检验合格后进行。 8.6.2制冷系统管道,包括制冷剂和空调水系统绝热工程的施工,应在管路系统强度与严密性检验合 格和防腐处理结束后进行

格和防腐处理结束后进行。 8.6.3防腐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a)支、吊架的防腐处理应与风管或管道相一致,其明装部分必须涂面漆。 b)空调设备、部件的油漆喷、涂不得;遮盖铭牌标志和影响部件的使用功能。 8.6.4风管和管道的绝热,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其材质、密度、规格与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如采 用难燃材料时,应对其难燃性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8.6.5电加热器前后800mm的风管和穿越防火墙两侧范围内风管和绝热层必须使用不燃绝热材料。 8.6.6绝热材料层应密实,无裂缝、空隙等缺陷,表面应平整,当采用卷材或板材时,允许偏差为5mm 采用涂抹或其它方式时允许偏差为10mm,防潮层(包括绝热层的端部)应完整,且封闭良好,其搭接缝 应顺水。 8.6.7绝热涂料作绝热层时,应分层涂抹,厚度均匀,不得有气泡和漏涂等缺陷,表面固化层应光滑,牢 固无缝隙。 8.6.8风管绝热层采用粘结方法固定时,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粘结剂的性能应符合使用温度和环境卫生的要求,并与绝热材料相匹配: 6) 粘结材料宜均匀地涂在风管、部件或设备的外表面上,绝热材料与风管、部件及设备表面应紧 密贴合.无空隙:

8.6.3防腐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Q/GDW117452017 绝热层纵横向的接缝应错开: 绝热层粘贴后,如进行包扎或捆扎,包扎的搭接处应均匀、贴紧,捆扎应松紧适度,不得损坏绝 热层。 e) 边长大于800mm的金属保护壳采用相应的加固措施。 8.6.9 风管绝热层采用保温钉连接固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保温钉与风管、部件及设备表面的连接,可采用粘接或焊接,结合应牢固,不得脱落,焊接后应 保持风管的平整,并不应影响镀锌钢板的防腐性能。 b) 矩形风管或设备保温钉的分布应均匀,其数量底面每平方米不应少于16个,侧面不应少于10 个,顶面不应少于8个,首行保温钉至风管或保温材料边沿的距离应小于120mm。 风管法兰部位的绝热层的厚度,不应低于风管绝热层的0.8倍。 8.6.10 管道绝热层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材质和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管壳的粘贴应牢固,铺设应平整,绑扎应紧密、无滑动、松驰与断裂 现象 8.6.11 管道防潮层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a) 防潮层应紧密粘贴在绝热层上,封闭良好,不得有虚粘、气泡、褶皱、裂缝等缺陷, b)立管的防潮层,应由管道的低端向高端敷设,环向搭接的缝口应朝向低端,纵向的搭接缝应位于 管道的侧面,并顺水; 8.6.12 金属保护壳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应紧贴绝热层,不得有脱壳、褶皱、强行接口等现象,接口的搭接应顺水,并有凸筋加强,搭接 尺寸不得小于25mm。采用自攻螺丝固定时,螺钉间距应匀称,并不得刺破防潮层。 b) 户外金属保护壳的纵、横向接缝应顺水,其纵向接缝应位于管道的侧面。金属保护壳与外墙面 或屋顶的交接处应加设防水, 8.6.14 冷热源机房内系统管道的外表面应做色标。 8.6.15 风管内加热器应符合以下要求: 加热器的加热形式、加热管用电参数、加热量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6 加热器的外框应结构牢固、尺寸正确,与加热管连接应牢固,无松动。 加热器进场应进行测试,加热管与框架之间应绝缘良好,接线正确。

8.7.1空调机组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9.2电缆导管敷设及电线、电缆穿管

9.2.1绝导管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a 绝缘导管敷设时要求管口平整光滑;管与管、管与盒(箱)等器件采用插入法连接时,连接 处结合面应粘涂专用胶合剂,接口牢固密封: b) 沿建筑物、构筑物表面和在支架上敷设的刚性绝缘导管,应按设计要求装设温度补偿装置; 绝缘导管安装固定点间距均匀,且应同金属条可靠固定。 9.2.2 电缆导管直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a 电缆导管安装平整顺直,固定牢固,在穿出地面时转弯弧度不应外露,易受机械损伤段,应 采取保护措施: b) 当电缆导管直线长度大于30m时,应加装伸缩节: ) 直线电缆导管应有不小于0.1%的排水坡度: 多层或多排电缆导管,管与管之间宜连接固定,排列整齐;预留管道口应采用防火阻燃材料 封堵: e) 两端与接地网连接良好。 9.2.3电缆导管的弯曲处,不应有折皱、凹陷及裂缝,且弯曲程度不应大于管外径的10%。电缆导管 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导管外径的10倍 9.2.4每根电缆导管的弯头不应超过3个,直角弯不应超过2个。 9.2.5暗配的导管表面应采用强度等级不小于C10的混凝土保护层覆盖,厚度不小于100mm;埋入 建筑物、构筑物内的电线保护管与建筑物、构筑物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15mm;明配的绝缘导管应排 列整齐,固定点间距均匀,安装牢固,在终端、弯头中点或屏、柜等边缘的距离150mm~500mm范围 内设有管卡,中间直线段管卡的最大距离应符合表12的规定,

表12管卡间最大距离

9.2.6金属电缆导管应接地可靠;多层或多排电缆直理导管,管与管之间应可靠连接,且不应少于 处与接地干线相连

9.2.7电缆穿隔密封板的框架应固定可

a)在电缆穿管前,应清除管内杂物和积水,管口应有保护措施; b)不同回路、不同电压等级和交流与直流的电线和电缆,不应穿于同一导管内;同一交流回路 的电线、电缆可穿于同一管内,且管内电线、电缆不得有接头; C)穿入管中电缆的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d)交流单芯电缆不得单独穿于钢导管内

d)交流单芯电缆不得单独穿于钢导管

照明、应急照明灯具安装

9.3.1灯具固定应符合下列规

a 灯具重量大于3kg时,固定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吊灯应固定在钢梁上;壁灯 应固定在墙面金属棕条上; b) 灯具固定牢固可靠,每个灯具固定螺栓不少于2个。 9.3.2采用钢管作灯具的吊杆时,钢管内径与钢管壁厚应符合设计要求。 9.3.3电器设备及母线的正上方,不应安装灯具。阀厅内成排安装的灯具,其中心线偏差不应大于

9.3.4照明灯具均应可靠接地。

9.3.5应急照明灯具、疏散照

应急照明灯具、疏散照明灯具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应急照明灯具的电源除正常电源外,应另有一路由蓄电池系统供电或选用自带电源型应急灯 具电源供应: 6 应急照明在正常电源断电后,电源转换时间应满足:疏散照明不大于15s;备用照明不大于 15S;安全照明不大于0.5s; C 疏散照明由安全出口标志灯和疏散标志灯组成;安全出口标志灯应设置在疏散方向的里侧上 方,灯具底边宜在门框(套)上方0.2m; d 疏散标志灯安装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高度宜为0.4m,同一场所安装的疏散标志 灯高度应一致;疏散通道上的标志灯间距不大于20m; 应急照明线路在每个防火分区应有独立的应急照明回路,穿越不同防火分区的线路应有防火 隔堵措施。

9.4.1当交流、 不同规格和不能互换的插座; 配套的插头应按交流、直流或不同电压等级区别使用。 ,固定牢固

9.4.3插座接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单相两孔描座,面对插座的右孔或上孔与相线相连,左孔或下孔与零线连接;单相三孔插座, 面对插座的右孔与相线连接,左孔与零线连接 b) 单相三孔、三相四孔及三相五孔插座的接地(PE)线接在上孔。插座的接地端子不与零线端 子连接。同一场所的三相插座,接线的相序一致; c)接地(PE)线在插座间不得串联连接

面对插座的右孔与相线连接,左孔与零线连接: b 单相三孔、三相四孔及三相五孔插座的接地(PE)线接在上孔。插座的接地端子不与零线端 子连接。同一场所的三相插座,接线的相序一致; C 接地(PE)线在插座间不得串联连接。 9.4.4 照明开关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安装在同一建筑物内的开关宜采用同一系列的产品,开关的通断位置应一致,且操作灵活, 接触可靠; b) 开关安装的位置应便于操作,开关边缘距门框的距离宜为200mm,并列安装的接线开关的相 邻间距宜为20mm;开关距地面高度宜为1.3m;室外应采用防水型开关; ) 并列安装的相同型号开关距地面高度应一致,高度差不宜大于1mm,且控制有序不错位;同 一室内安装的开关高度差不宜大于5mm; d) 暗装的开关面板紧贴墙面,四周无缝隙,安装牢固,表面光滑整洁,无碎裂、划伤,装饰帽 齐全。 9.4.5 插座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插座距地面高度不宜小于0.3m,同一场所安装的插座高度应一致。同一室内安装的插座高 度差不宜大于5mm,并列安装的相同型号插座高度差不宜大于1mm; b 暗装的插座面板紧贴墙面,四周无缝隙,安装牢固,表面光滑整洁,无碎裂、划伤,装饰帽 齐全。

9.4.4照明开关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9.4.5插座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插座距地面高度不宜小于0.3m,同一场所安装的插座高度应一致。同一室内安装的插座高 度差不宜大于5mm,并列安装的相同型号插座高度差不宜大于1mm; b 暗装的插座面板紧贴墙面,四周无缝隙,安装牢固,表面光滑整洁,无碎裂、划伤,装饰帽 齐全。

9.5照明配电箱(屏)安装

a)配电箱(屏)安装牢固,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1.5%o: 配电箱应安装在专用骨架上,骨架与金属擦条固定牢固(不应直接安装在压型金属板上): 箱体开孔与导管管径适配,应一管一孔,不得用电、气焊割孔:箱体涂层应完整: C 配电箱底边距地面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高度应为1.3m d 箱(屏)内配线整齐,无绞接现象。导线连接紧密,不伤芯线,不断股。螺栓垫圈下两侧压 的导线截面积应相同,同一端子上导线连接不多于2根,防松垫圈等零件齐全: e 箱(屏)内开关动作灵活可靠。带有漏电保护的回路,漏电保护装置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 动作时间不大于0.1S; f 箱(屏)内,分别设置零线(N)和保护地线(PE线)汇流排: g 箱(屏)内应有主接线图,分路标识和回路编号齐全、正确: h 箱(屏)的金属框架和底座均应可靠接地,标识规范。可开启的门应采用截面不小于4mm 且端部压接有终端附件的多股软铜导线与接地的金属框架可靠接地: 应急照明箱应有明显标识

9.6照明系统通电试运行

9.6.1通电试运行时,应检查以下内容: a) 灯具回路控制应与照明配电箱及回路的标识一致; b) 开关与灯具控制顺序相对应; C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应动作准确。 9.6.2通电连续试运行时间应为24h,所有照明灯具均应开启,且每2h记录运行状态一次,连续 试运行时间内应无故障。 9.6.3通电试运行后,三相照明配电干线的各相负荷宜分配平均,其最大相负荷不宜超过三相负荷平 均值的115%,最小相负荷不宜小于三相负荷平均值的85%

10.1.1火灾报警系统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a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施工,应按照批准的工程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标准进行,不得随意变更 确需变更设计时,应由原设计单位负责更改。 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前,应对设备、材料及配件进行现场检查,检查不合格者不得使用、 电气管线、接线盒、插座和配电箱(柜)等的安装和固定应满足本规范第9章相关规定。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除按本规范的规定执行外,尚应执行GB50166的相关规定。

10.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装

a)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布线时,应按GB50116的规定,对导线的种类、电压等级进行检查; 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单独布线,系统内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线路,不应布在同 管内或线槽的同一槽孔内。 C 导线在管内或线槽内,不应有接头或扭结。导线的接头,应在接线盒内焊接或用端子连接: d 从接线盒、线槽等处引到探测器底座、控制设备、扬声器的线路,当采用金属软管保护时, 其长度不应大于2m; 金属导管入接线盒时,盒外侧应套锁母,内侧应装护口; 明敷设各类管路和线槽时,应采用单独的金属卡具吊装或支撑物固定。吊装线槽或管路的吊

1.2阀厅交付设备安装前应按单体建筑组织交接验收,交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a)阀厅钢结构和围护结构已施工完成(含门窗安装),钢结构接地及防腐、防火涂料施工完成: b)阀厅预留扎位置、尺寸及数量符合设计要求,并已临时封堵严密: 阀厅地坪及沟道防尘漆施工完成,自流平涂料除面层外均应完成,包括底涂及结合层打磨、 清洁; d) 阀厅防雷接地系统完成,应保证接地防雷系统与主接地网可靠连通: e) 阀厅照明系统施工完成并满足设计要求,通电连续试运行满足规范要求: f 阀厅通风、空调系统安装完成,空调冷热水管道水压试验完成,通风管道已吹扫,系统联合 试运转及调试完成,满足阀厅安装时的温湿度要求; g) 阀厅室内整体清洁完成,包括钢结构及墙板、桥架表面,风道及灯具、电缆表面,地坪及沟 道表面等达到无尘化标准,室内粉尘监测符合设计要求; 火灾报警探头安装结束,室内消防设施按设计要求布置完成: 视频监控及在线监测设备安装完成: 通风空调等有关隐蔽验收记录齐全,结构安全功能相关的测试报告齐全。 3 单位(子单位)工程验收应在所含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合格的基础上进行。 1.4 单位(子单位)工程验收时,应提供以下资料: a 质量控制资料: 出厂证件及试验资料,如原材料、设备出厂合格证及进场检(试)验报告: 2) 主要技术资料及施工记录,如设计图纸、设计变更等; 3)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4 强制性条文执行检查记录 5) 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数码照片,如材料检验照片、隐蔽工程照片; 7 工程质量事故及主要质量问题

b)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和主要功能抽查记录: 1) 建筑与结构工程。如:屋面淋水或蓄水试验记录、建(构)物沉降观测记录,建筑物垂 直度、标高、全高测量记录,门窗气密性、水密性、耐风压检测报告,节能、保温测试 记录;设计对阀厅压型金属板屋面有抗风揭要求时,则施工单位应提供抗风揭试验验证 报告: 2 给排水与采暖工程。如给水管道水压及通水试验记录; 3 建筑电气工程。如照明全负荷试验记录,大型灯具牢固性试验记录,线路、插座、开关 接地检验记录,避雷接地电阻测试记录; 通风与空调工程。如通风、空调系统试运行记录,风量、温度测试记录,制冷机组试运 行调试记录: 5) 消防报警系统。消防报警系统调试记录、消防设施检测报告、消防验收合格证等。 观感质量检查记录: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如主要专业工种操作上岗证书等

A.1净化空调指标检测

本附录适用于阀厅内净化空调指标检测。

本附录适用于阀厅内净化空调指标检测。

A.2风量或风速的检测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净化空调指标检测

A.2.1风量或风速的检测当采用风口法时,在安装有高效过滤器的风口处,根据风口开头连接辅助风 管进行测量,即用镀锌钢板或其他不产尘材料做成与风口开头及内截面相同,长度等于2倍风口长边 长的直管段,连接于风口外部。在辅助风管出口平面上,按最少测点数不少于6点均匀布置,使用热 求式风速仪测定各测点之风速。然后,以求取的风口截面平均风速乘以风口净截面积求取测定风量。 A.2.2对于风口上风侧有较长的支管段,且已经或可以钻孔时,可以用风管法确定风量。阀厅风量或 风速的检测采用风口法时,测量断面应位于大于或等于局部阻力部件前3倍管径或长边长,局部阻力 部件后5部管径或长边长的部位。对于矩形风管,是将测定截面分割成若干个相等的小截面。每个小 载面尽可能接近正方形,边长不应大于200mm,测点应位于小截面中心,但整个截面上的测点数不宜 少于3个。对于圆形风管,应根据管径大小,将截面划分成若干个面积相同的同心圆环,每个圆环测 4点。根据管径确定圆环数量,不宜少于3个

A.3.1正压值的测定应在所有的门关闭的条件下, 测定至内压力值,开与至外压力值进行比教得出 A.3.2采用的微差压力计,其灵敏度不应低于2.0Pa

A.4室内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检测

A.4.1根据温度和相对湿度波动范围,应选择相应的具有足够精度的仪表进行测定。测量时间应至少 1.0h,并至少6min测量一次,读数稳定后作好记录。 A.4.2室内测定布置:应将阀厅地面划分为等面积的栅格,每个分格的面积不超过100m或与建设单 立协商确定,每格测点1个以上。 A.4.3测试高度应为工作面高度,距阀厅墙面和地面不小于300mm,并应考虑热源等的影响。测量 时间应至少1.0h,并至少6min测量一次,读数稳定后作好记录,

±1100kV换流站阀厅施工及验收规范

编制育京 编制主要原则 35 与其他标准文件的关系。 5 主要工作工程 35 标准结构和内容 5 6条文说明 36

狮利月京 2编制主要原则 35 3与其他标准文件的关系 5 4主要工作工程 35 5标准结构和内容 6条文说明

本标准依据《关于下达2017年度国家电网公司技术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家电网科(2017) 72号文)的要求编写。 本标准的编制背景:随特高压换流站快速发展,1100kV阀厅施工及验收尚无标准,本标准是在总 结800kV特高压换流站阀厅施工技术方法和施工经验的基础上,结合1100kV特高压换流站阀厅施工工艺 研究成果以及有关现行国家、行业标准而编制的。 本标准编制主要目的是为了适应电网建设向高电压等级发展,对±1100kV换流站阀厅建筑施工过 程中质量进行更加有针对性的控制, 技术先进 经济合理, 刮定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根据以下原则编制: a)本标准是在总结换流站阀厅施工经验的基础上,根据±1100kV直流输电工程的设计成果及相 关制造厂的技术资料,并参照现行有关国家、行业标准编制本标准; 针对±1100kV换流站阀厅施工的特点和关键点规定了相应的技术要求。 将国家有关的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目纳入到规范中,集中体现了确保工程建设中的结构安 全、人身安全及环境保护意识: d)本规范涵盖了+1100kV换流站阀厅及其辅助设施的施工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3与其他标准文件的关系

本标准与相关技术领域的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保持一致。 本标准在2008年国家电网公司编制的《土800kV换流站换流阀厅施工及验收规范》的基础上, 对换流阀安装及运行对阀厅施工的特有要求及验收方面进行了细化,而对于阀厅地基与基础部分实际 上一直按照相应国标或行标执行JGJ/T 479-2019 低温辐射自限温电热片供暖系统应用技术.pdf,考虑到阀厅无特别要求,本标准不再另做规定。 本标准不涉及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使用问题。

2017年1月,上报编制建议书,由国网直流公司为第一承担单位,对《±1100kV换流站工程阀厅 施工及验收规范》进行编制。 2017年2月,成立编研组织机构,下达修订要求和时间节点。 2017年3月,完成标准大纲编写,组织召开大纲研讨会,明确了规范编制原则,制定了详细的编 制计划。 2017年5月,完成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写,采用发送各相关单位分别审查及特高压项目集中会审的 方式广泛、多次在公司系统范围内征求意见。 2017年6月,修改形成标准送审稿。 2017年7月,公司工程建设技术标准专业工作组组织召开了标准审查会,专家评审小组审查结论 为:同意按审查意见修改后报批。 2017年11月,修改形成标准报批稿

本标准按照《国家电网公司技术标准管理办法》(国家电网企管(2014)455号文)的要求编写。 本标准的主要结构和内容如下: 本标准主题章分为7章,由钢结构工程、 阀厅接地工程、地面工程、阀厅照明工程、通风与空调工 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工程和阀厅建筑验收组成。本部分兼顾了阀厅具备交电气安装条件的各相关专

业的施工及验收标准,本着先进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给出了阀厅施工的钢结构、接地、地 面、照明、通风空调、火灾报警、交安验收等施工及验收要求,为阀厅交安前的施工及验收提供依据。

完成,部分工程钢柱采取在现场焊接,焊缝为一级焊缝,应严格控制焊接质量,按下表要求及时做好 过程检测。而构件在运输或存放过程中有可能对焊接质量造成影响,为保证工程质量,应在钢结构安 装前进行焊缝检查,一 级焊缝质量等

表1一、二级焊缝质量等级及缺陷分级表

本标准第5.1.3条中,紧固件连接工程: a)抗滑移系数是高强度螺栓连接的主要设计参数之一QB/T 5687-2022 厨房挂件.pdf,直接影响构件的承载力,因此构件摩擦 面无论由制造厂处理还是由现场处理,均应对抗滑移系数进行测试,测得的抗滑移系数最小 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b)在安装现场局部采用砂轮打磨摩擦面时,打磨范围不小于螺栓孔径的4倍,打磨方向应与构 件受力方向垂直。 c)除设计上明确提出采用摩擦系数小于等于0.3或可不进行抗滑移系数试验者外,其余情况在 制作时为确定摩擦面的处理方法,必须按现行国家标准GB50205要求的批量用3套同材质 同处理方法的试件进行复验。同时附有3套同材质、同处理方法的试件,供安装前复验。 d)高强度螺栓终1h时,螺栓预拉力的损失已大部分完成,在随后一两天内,损失趋于平稳, 当超过一个月,损失应会停止。但在外界环境影响下,螺栓扭矩系数将会发生变化,影响检 查结果的准确性。为了统一和便于操作,本条规定检查时间统一定在1h后48h之内完成。 本标准第5.3.5条中,螺栓紧固是保证钢结构质量的重要环节,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 收规范》GB50205对钢结构用螺栓的复验,螺栓连接副的预拉力平均值和标准偏差及螺栓连接副 扭矩检验的方法均做出了明确规定,本规范引用了《1000kV配电装置构支架制作施工及验收规范》 DW164中6.2.3的表3对螺栓扭矩标准值提出的规定 本标准第5.2条中,本节规定涂装时的温度以5℃~38℃为宜,但这个规定只适合在室内无阳光直 射的情况。一般来说钢材表面温度要比气温高2℃~3℃,如果在阳光直接照射下,钢材表面温度 气温高8℃12℃。涂装时漆膜的耐热性只能在40℃以下,当超过43℃时,钢材表面上涂装的漆

膜就容易产生气泡而局部鼓起,使附着力降低。 低于0℃时,在室外钢材表面涂装容易使漆膜冻结而不易固化;湿度超过85%时,钢材表面有露 点凝结,漆膜附着力差。最佳涂装时间是日出3h之后,这时附在钢材表面的露点基本干燥,日落后 3h之内停止(室内作业不限),此时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尚未回升,钢材表面尚存的温度不会导致露点 形成。 涂层在4h之内,漆膜表面尚未固化,容易被雨水冲坏,故规定在4h之内不得淋雨。对设计为厚 型防火涂料时,表面需打磨处理。 本标准第5.3条中,本节是参照国内相关金属板围护结构制造厂的技术要求,结合土800kV换流 站工程设计、施工经验,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用压型钢板》GB/T1275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 验收规范》GB50205的相关规定,对建筑物金属板围护结构中的内墙和外墙压型钢板、保温层、镀锌 钢丝网、塑料薄膜的安装作了技术规定。 金属板泛指压型金属板和金属面夹芯板,包括泛水板、包角板等。 当镀锌钢丝网安装采用木压条固定时,应进行防火、防腐和防虫处理,材料燃烧性能应满足现行 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规定。 本标准第6.2.3条中,本条规定阀厅电缆沟延边角钢应与屏蔽网和接地网可靠连接,电缆沟内接 地扁钢最少接地点数等要求。 本标准第6.3.3条中,本条规定除设计要求外,阀厅压型金属板屋面及维护结构应满足可靠电器 接地连接。 本标准第6.4条a)款中,本节规定阀厅门、窗等金属构、部件应可靠接地、电磁屏蔽相关要求 本标准第6.5.6条中,本条规定阀厅避雷引下线敷设在人员停留或经过的区域时采取的防止接触 电压及旁侧闪络电压对人员造成伤害的隔离措施。 本标准第7.3.2条中,根据现行国家标GB50209《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T50589 《环氧树脂自流平地面工程技术规范》中对环氧树脂自流平地面施工的要求进行相应规定。 本标准第8.2.2条中,风管制作在批量加工前,应对加工工艺进行验证,并应进行强度与严密性 试验, 本标准第8.3.7条中,,管道穿越墙体和楼板时,应按设计要求设置套管,套管与管道间应采用阻 燃材料填塞密实:当穿越防火分区时,应采用不燃材料进线防火封堵。 本标准第8.3.17条中,支、吊架在钢结构上设置固定时,钢梁下翼宜安装钢梁夹或钢吊夹,预留 螺栓连接点、专用吊架型钢:吊架应与钢结构固定牢固,并应不影响钢结构安全 本标准第8.6.3条中,油漆、胶粘剂涂刷时,应采取防护措施,并应在操作取样内保持空气流通 本标准第8.6.5条中,隐蔽的设备及阀门应设置检修口,并应满足检修和维护需要。 本标准第8.6.4条中,通风与空调工程使用的绝热材料和风机盘管进场时,应按现行归家标准《建 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的有关要求进行见证取样检验。 本标准第9.1.4条中,依据现行国家标准GB50303《建筑电气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的相关规定, 补充BV型绝缘电线的绝缘层厚度表。 本标准第9.1.5条中,取消电缆支架、桥架制作和安装的相关条款,明确电缆支架、桥架制作安装 应符合设计和GB50168相关要求执行。 本标准第9.2.2条中,本条是根据土800kV换流站工程建设经验和设计文件要求,按GB50729第 5.5.10条的相关规定制定。 本标准第9.2.3条中,设计选用镀锌导管,理由是抗锈蚀性好,使用寿命长,施工中不应破坏保折 层,保护层不仅是外表面,还包括内壁表面,如果对口熔焊连接,则必然引起破坏内外表的锌保护层 外表面尚可用刷油漆补救,而内表面则无法刷漆。这显然违背了设计采用镀锌材料的初裹。金属导管 采用对口熔接会产生结瘤或毛刺,穿管时容易划伤导线绝缘层。条目中薄壁钢导管是指壁厚小于等于 2mm的钢导管;壁厚大于2mm的称厚壁钢导管。 本标准第9.2.6条中,暗配管要有一定的理设深度,剔槽太深会影响墙体等建筑的质量,太浅会使 建筑物表面有裂纹。在某些潮湿场所钢导管的锈蚀会印在墙面,所以埋设深度应适当。 本标准第9.2.8条中,本条是根据土800kV换流站工程建设经验和设计文件要求,按现行国家标准 GB5016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相关规定制定。

本标准第9.4.2条中,本条是根据土800kV换流站工程建设经验和设计文件要求制定。开关、插座 直接安装在压型金属板上,固定不可靠,在使用过程中,因开关、插座松动,易造成电线绞接不可靠 或接线端子螺栓压接不紧密,而松动,使导线接触不良,甚至漏电。 本标准第9.5.1条b)款中,阀厅墙面压型金属板安装前,应按设计要求做好配电箱(板)等部件 的定位,制作专用骨架,与金属標条固定牢固。直接安装在压型金属板上,会导致压型金属板构件变 形,使受拉构件失去预期承载能力,而存在隐患。 本标准第9.5.1条c)款中,配电箱底边距地面高度是按照《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六) 标准工艺设计图集(变电工程部分)》的规定。 本标准第10.1条a)款中,为保证工程质量,强调施工单位无权任意修改设计图纸,应按批准的 工程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标准施工。有必要进行修改时,需经原设计单位负责修改。 本标准第10.1条a)款中,强调在施工前对设备、材料及配件进行检查,检查不合格的产品不得 安装使用。 本标准第10.2.1条b)款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布线要求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 量验收规范》GB50303规定是一致的,所以必须遵守此条规定。 本标准第10.2.1条c)款中,在穿线前必须将管槽中积水及杂物清除干净,因为有些暗敷线路若不 情除杂物势必影响穿线。内有积水影响线路的绝缘。有些施工单位对此条很不注意,有些工程穿线时 发生堵管现象。造成返工。有些备用管在急用时也有此类情况发生。此条规定,目的在于确保穿线顺 利进行,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本标准第10.2.1条d)款中,此条规定是为了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本标准第10.2.2条g)款中,探测器在调试时方可安装,是因为提前装上易在其它工种施工时被 碰坏,另一方面施工现场未完工,灰尘及潮湿易使探测器误报。 本标准第10.2.3~10.2.4条中,为使阀厅内所有开关和按钮安装整齐一致,明确提出手动火灾报警 按钮安装时底边距地(楼)面高度宜为1.3m;依据现行国家标准GB5011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 规范》的规定编写。 本标准第11章中,目前换流站土建工程验收评定执行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 标准》GB50300,本标准在执行相关条款的基础上,增加了阀厅交付安装前的验收内容,目的是为了 标准阀厅建筑交安时满足换流阀设备安装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为保证设备安装质量创造必要的条件。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