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944-2013 防静电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GB 50944-2013 防静电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GB 50944-2013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5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348346
下载资源

GB 50944-201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 50944-2013 防静电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图13.4.2接地连接点符号示意图 EBP一接地连接点

14防静电工程性能检测

DB41/T 1886-2019标准下载14.1.1 防静电工程电性能检测应由具有质量检验资质的第三方 质检机构进行。

14.1.2防静电工程电性能检测记录内容及格式应符合表 14.1.2的规定,并应由检测单位填写。

14.1.2防静电工程电性能检测记录内容及格式应符合表

测试日期: 年月日 天气:

14.1.2防静电工程电性能检测记

续表 14. 1. 2

14.2.1 验收环境的温度和相对湿度无特殊规定时,应符合下列 规定: 1 验收环境的温度应为5℃~35℃。 2 验收环境的相对湿度应为20%~70%。 3达不到上述要求时,可根据实际环境条件,由检验方根据 施工合同或用户的使用要求,确定工程验收时的温度和湿度的范 围,并应如实记录。 14.2.2验收离子静电消除设备时的环境温度应为16℃~28℃, 相对湿度应为30%~75%。 14.2.3验收时的地面、墙面、柱面、工作台面、门窗表面应保持干 净和整洁,环境洁净度应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14.2. 4马 验收时防静电地面或水泥铺垫层的含水率应符合下列 规定: 1 树脂涂层防静电地面的含水率不应大于6%。 2 树脂涂层以外的防静电地面含水率应小于8%。 3当地面含水率达不到要求时,可将受检地坪样块抽样送到 第三方检验机构检验,判定受检地面的防静电性能质量。 14.2.5门、窗、墙、柱面的验收应在施工结束5d后进行。 14.2.6防静电贴面板、防静电树脂涂层地面的防静电指标验收 应在施工结束5d后进行。

14.2.5门、窗、墙、柱面的验收应在施工结束5d后进行。

3.1测试用仪器应符合下列要

14.4.1防静电工程接地系统检验除应符合本规范第13章的有 关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雨后和地面潮湿情况下,不得检验接地极接地电阻。 2防静电接地点处应有接地标志。 14.4.2独立防静电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值无设计要求时应小于 102。对于共用接地系统,应以各类接地的最小接地电阻值为检 验验收标准。

14.5防静电地坪、墙面和顶棚的防静电性能检验

1 防静电地坪、墙面和顶棚的防静电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防静电工程防静电性能应符合表14.5.1的规定。

表 14. 5. 1 防静电工程防静电性能指标

2防静电工程的性能指标除应执行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工程 设计要求,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电子产品制造与应用系统防静 电检测通用规范》SJ/T10694的有关规定。 3防静电工程机械物理性能及外观检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准《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的有关规定。 14.5.2在测试地坪、墙面静电泄漏电阻前的湿度平衡时间内,不 得对地面做导静电性处理。 14.5.3防静电性能检验方法应按现行行业标准《电子产品制造 与应用系统防静电检测通用规范》SJ/T10694的有关规定执行。 14.5.4工程竣工质量检验验收时,抽检方案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准《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 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2828.1的有关规定。 14.5.5悬浮接地的防静电工程宜测试点对点电阻;测试墙面点

符合本规范第14.5.1条及第14.5.4条的规定。

符合本规范第14.5.1条及第14.5.4条的规定

14.6防静电工作台的防静电性能检验

14.6.1本节适用于生产线上,且长度大于3m的防静电工作台 对地电阻检验。 14.6.2防静电性能检验方法应按现行行业标准《电子产品制造 与应用系统防静电检测通用规范》SJ/T10694的有关规定执行。 14.6.3抽检方案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 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2828.1的有关规定。

14.6.4防静电工作台对地电阻值应为1.0×10°2~1.0×1

14.7离子化静电消除设备的防静电性能检验

14.7.1本节适用于安装在吊顶、墙壁上、空调及新风系统中的离 子化静电消除设备的防静电性能检验。 14.7.2离子化静电消除设备的工作区不得有水平和垂直方向的 外部扰动气流。

14.7.3生产线上端顶棚或空调及新风系统集中安装的离子化静

电消除设备的检验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静电敏感度|U|大于100V的器件生产和操作场所,当充 电板监测仪放置在生产线操作台上时,从土1000V降至士100V 时的静电消散时间应小于20s、残余电压绝对值应小于50V。 2静电敏感度1U1大于10V,但小于100V的器件生产和操 作场所,静电消散时间应小于20s、残余电压绝对值应小于5V。 14.7.4整体生产厂房顶棚或空调及新风系统上安装的离子化静 电消除设备的检验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静电敏感度/U大于100V的器件生产和操作场所,当充 电板监测仪从土1000V降至士100V时,操作工位和生产线工作

台面的静电消散时间应小于20s、残余电压绝对值应小于50V;在 生产车间其他距地坪0.8m任意水平位置上测试,静电消散时间 应小于20s、残余电压绝对值应小于100V。 2静电敏感度U1大于10V,但小于100V的器件生产和 操作场所,在生产车间距地坪0.8m任意水平位置上测试,静电消 散时间应小于20s、残余电压绝对值应小于5V。 14.7.5离子化静电消除设备消除静电性能测试方法应符合下列 规定: 1 随机抽测点应均匀分布,且不应少于操作工位总数的 30%。 2生产线防静电工作台延长线每1.5m处应设定一个测点。 3每个测点的测试值应符合本规范第14.7.3条、第14.7.4 条的规定。 4抽检方案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 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2828.1 的有关规定

4.7.6离子化静电消除设备产生的臭氧浓度应符合国家现

14.7.6离子化静电消除设备产生的臭氧浓度应符合国家现行有 关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的标 准。

14.8.1有接地线的每个防静电门、窗随机抽测点应均匀分布,且 不得少于5个,抽测点的静电对地电阻值不得大于1.0×101°2。 14.8.2无接地线的每个防静电门、窗随机抽测点应均匀分布,且 不得少于5个,测试电极之间距离应为0.3m,抽测点的表面点对 点电阻值不得大于1.0×101°Q

15.1.4防静电工程应按一个子单位工程验收,包括施工过

15.1.5防静电子单位工程质量验收的分部工程、分项工程 表 15. 1. 5 划分。

表15.1.5防静电子单位工程质 验收的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划分

续表 15. 1. 5

.6检验批可根据施工及质量控制和专业验收需要按施工段

5.2工程质量验收程序和组

5.2.1检验批的质量验收记录应由施工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 写,应由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 业质量检查员进行验收

并应形成测试报告;然后应由总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负 (组织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质量负责人及建设单位村 人员等进行验收。

15.2.6防静电工程竣工验收应提供下列资料

15.2.6防静电工程竣工验收应提供下列资料:

1工程施工合同; 2设备和主要材料合格证、质量保证书、进场检验报告及使 用说明书; 3 隐蔽工程记录; 施工记录; 5 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分部工程 质量验收记录及防静电安装工程峻工验收记录; 6 竣工图及设计变更文件; 7 防静电工程电性能检测记录; 工程质量事故处理记录。 15.2.7 防静电分部工程所含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记录应无遗漏 缺项。

15.3验收不合格处置

15.3.1防静电工程质量不符合本规范要求及施工图要求时,可

15.3.1防静电工程质量不符合本规范要求及施工图要求时,可 按下列规定处理: 1经返工重做或更换器具、设备后的检验批应重新进行验 收。 2返工后经检测达到设计要求或满足安全和使用性能的应 予验收。 3经返修后的分项工程能满足安全和使用性能要求的,可按 技术处理方案和协商文件进行验收。

15.3.2 经过返修仍不能满足安全使用和功能要求的分项工程不 得验收。

15. 4 工程验收记录用表

15.4.1防静电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内容及格式应符合现行

15.4.1防静电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内容及格式应符合现行

1防静电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内容及格式应符合现行 标准《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9、《建筑装饰

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 一标准》GB50300的有关规定。 15.4.2隐蔽工程检查记录表应由施工单位质量检查员负责填写 并报请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进行验收,并应按表15.4.2的格式和 内容记录

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 一标准》GB50300的有关规定。

并报请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进行验收,并应按表15.4.2的格 内容记录。

15.4.3防静电分项工程质量应由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专 业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及质量负责人进行验收 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一2001附录中有关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的格式和内 容记录。

专业负责人组织项目经理和技术、质量负责人进行验收,并应 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一200 中有关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的格式和内容记录

A.1X射线静电消除器检测要求

A.1.1在X射线静电消除器轴向射线方向300mm处测试的残 余电压不应大于5V,静电消散时间不应大于2s。 A。1.2放射线防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 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的有关规定。

A.1.3臭氧浓度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 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的标准,不得超过0.3mg/m。 A.1.4不同频段的电磁干扰和射频干扰限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准《工业、科学和医疗(ISM)射频设备电磁骚扰特性限值和测量 方法》GB4824的有关规定。

A.1.5安全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 气设备的安全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GB4793.1的有关规 定。

A.2X射线静电消除器电性能测试方法

A.2.1X射线静电消除器电性能测试方法适用于离子化静电消 除器电性能测试,测试项目应包括残余电压和静电消散时间。 A.2.2测试时应设定电压从土1000V降到土100V,静电消除器 与充电板监测仪之间应相距300mm。

1静电电压调整范围土1V~土1020V,最大充许值偏差 ±1%。

2静电消散时间测试范围1.0s~99.9s,最大充许值偏差 ±1.5%,最小分辨率0.1s。 3 充电板未通电时的最小电容为15pF。 测试电路的总电容(20土2)pF。 5 充电平板尺寸为150mm×150mm。 接地平面接地面积不小于150mm²。 A.2.4 测试条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温度应为20℃~25℃; 2 相对湿度应为40%~60%; 3 测试时操作人员应穿防静电服、防静电鞋,并佩戴手腕带。 A.2.5 测试前准备工作应符合下列要求: 每次试验开始前X射线管灯丝应预热5min后,方可施加 高压。 2充电板监测仪在高压充电后5min内极板电压下降不应 超过测试电压的10%。 3在充电板监测仪周围半径1.5m范围内清理十扰源。 4 记录试验环境的温度、湿度。 A.2.6测试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 1充电板监测仪的测试点应等距离均匀布放,其中测试点 TP2应放置于X射线轴向射线方向300mm处(图A.2.6)。 2X射线发射窗正对TP2点,TP2点的残余电压和静电消 散时间分别从充电板监测仪中读出。 3测试区域不应有导致离子远离充电板监测仪的因素。 4测试应在一个不阻碍气流的表面进行,且这个表面应是正 确接地的静电耗散性表面。 5测试期间,测试人员应接地并站立在充电板监测仪周围半 径1.5m的清理范围之外。 6不同类型静电消除器的残余电压测试点和静电消散时间 测试占应相同

1充电板监测仪的测试点应等距离均匀布放,其中测试点 TP2应放置于X射线轴向射线方向300mm处(图A.2.6)。 2X射线发射窗正对TP2点,TP2点的残余电压和静电消 散时间分别从充电板监测仪中读出。 3测试区域不应有导致离子远离充电板监测仪的因素。 4测试应在一个不阻碍气流的表面进行,且这个表面应是正 确接地的静电耗散性表面。 5测试期间,测试人员应接地并站立在充电板监测仪周围半 径1.5m的清理范围之外。 6不同类型静电消除器的残余电压测试点和静电消散时间 测试点应相同。

A.2.6静电消除器测试图

TP1~TP12一测试点

TP1~TP12一测试点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产格程度不 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 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防静电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防静电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50944一2013,经住房 城乡建设部2013年11月29日以第233号公告批准发布。 本规范紧密结合防静电工程技术要求,认真总结国内外防静 电工程建设的经验、成果,采用了经过实践检验的国内外防静电工 程建设中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应用成果和先进经验。 为便于厂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 规范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本规范编制组按章、节、条、 款、项的顺序编制广本规范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自的、依据 以及执行中需要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但是,本条文说明 不具备与规范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 规范规定的参考。

3 基本规定 (59) 4 防静电水泥类地面 (60) 4.3 施工准备 (60) 4.4 施工 (60) 7 防静电树脂涂层地面 (61) 7. 1 一般规定 (61) 7. 2 材料要求 (61) 7. 3 施工准备 (62) 7.4 施工 (62) 防静电陶瓷地板地面 8 (63) 8.2 材料要求 (63) 9 防静电地毯地面 (64) 9. 1 一般规定 (64) 9. 2 材料要求 (64) 9. 3 施工准备 (65) 9.4 施工 (65 10 防静电装饰装修工程 (67) 10.1 一般规定 (67) 10.2 材料要求 67 10.3 施工 (68) 11 防静电工作台 71 11.1 一般规定 71 12静电消除装置 (72) 12.1一般规定 (72)

3 基本规定 (59) 4 防静电水泥类地面 (60) 4.3 施工准备 (60) 4.4 施工 (60) 7 防静电树脂涂层地面 (61) 7. 1 一般规定 (61) 7. 2 材料要求 (61) 7. 3 施工准备 (62) 7.4 施工 (62) 8 防静电陶瓷地板地面 (63) 8.2 材料要求 (63) 9 防静电地毯地面 (64) 9. 1 一般规定 (64) 9. 2 材料要求 (64) 9. 3 施工准备 (65) 9.4 施工 (65) 10 防静电装饰装修工程 (67) 10.1 一般规定 (67) 10.2 材料要求 (67) 10.3 施工 (68) 11 防静电工作台 (71) 11.1 一般规定 (71) 12静电消除装置 (72) 12.1一般规定 (72)

12.3静电消除装置安装

3 防静电工程接地 (73 13. 1 一般规定 (73 13.2 防静电接地要求 (73) 13. 3 防静电接地室内施工 (74) 14 防静电工程性能检测 (75) 14. 1 般规定 (75) 14. 4 接地系统检验 (75 14.5 防静电地坪、墙面和顶棚的防静电性能检验 (75 14.6 防静电工作台的防静电性能检验 (76) 14.7 离子化静电消除设备的防静电性能检验· (76) 14.8 防静电门、窗防静电性能测试· (77 15 工程验收 (78 15

[14防静电工程性能检测

15.1一般规定 78) 15.2工程质量验收程序和组织 (78) 15.3验收不合格处置 (78)

3.0.6隐蔽工程检测验收的项目内容以及工序质量

建工程施工中。防静电工程施工专业性较强,施工单位现场 与施工技术人员大多不配置结构专业人员,因此,为保证建筑 结构安全,严禁在开门、打洞、防静电地坪基层、接地系统连接 工中损害建筑物的结构。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0.8近年来,施工现场发生安全事故、集体性食物中毒、引发 和管理不严加上施工人员知识缺乏而导致乱排、乱扔、乱烧、 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在防静电工程施工中消除上述事故隐患 了本条文的规定,

3.0.9防静电工程专用的材料,被称为建筑室内防静电材

4.3.1水泥类地坪防静电改性效果,与环境湿度和采用导静电材

4.3.1水泥类地坪防静电改性效果,与环境湿度和采用导静电材 料类型密切相关。所以专业施工单位应根据建筑物用途、当地环 境湿度及选用的导静电材料,确定复合导静电粉的添加比例。 4. 4施工

4.4.2补偿装置形式宜根据变形缝的宽度选择。

7.1.1用于防静电地面的树脂涂料的成膜物质包括聚氨酯、环氧 树脂、交联丙烯酸以及乙烯基等树脂,其类型有无溶剂型、溶剂型 以及水性等类别。该类地坪材料为现场涂装施工,可以做成大面 积整体无缝耐重压、耐化学品的长效性防静电地坪,是目前使用最 广泛的防静电地坪类型。

1.2本条所指的防静电树脂涂层地面施工程序是指一个完里 防静电地面结构组成,但并不是每次施工都必须包含这些工序 以根据具体的工程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安排,但完整的防静电 结构应包含本条文所列的部分。

7.1.3本条规定的施工条件是针对一般条件下的材料及工

7.1.4通风的规定源于安全和人员的健康,或采用水性系

后的养护时间是指在常温下(23士2℃)的常规产品,对于低温可 温下以及快速固化系统,养护时间可短可长,但应由现场测试类 来决定。化学反应类涂料形成的涂层,养护时间不应少于7d。

7.2.1本条仅指导静电层和面层材料,《防静电地坪涂料通用规

7.2.1本条仅指导静电层和面层材料,《防静电地坪涂料通用规

。1本条仪指导静电层和面层材料,《防静电地坪涂料通用 >SJ/T11294并未列人水性等其他类型的防静电地坪涂料万 因此,在县体工程应用中,底漆和找平层所用材料要参考其

相关标准和防静电设计标准的具体要求来执行。 7.2.2选用无溶剂或高固体含量材料是从环境保护、劳动安全以 及地坪物性等因素决定的无溶剂树脂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日宜

相关标准和防静电设计标准的具体要求来执行。

相关标准和防静电设计标准的具体要求来执行。 7.2.2选用无溶剂或高固体含量材料是从环境保护、劳动安全以 及地坪物性等因素决定的。无溶剂树脂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且宜 于施工较厚的修补层,高固体含量材料亦可使用,但比无溶剂差。 填料选用石英骨料价廉、综合性能好;在做腻子层时,为了打磨方 便可添加少量滑石粉,用量不宜超过填料总量的30%

7.3.1本条对混凝土基面的要求是为保证防静电地面达到设计 要求而提出的。 7.3.4地下水汽对地坪涂层有破坏性的影响,所以首层或地下室 基层应设防水防潮隔离层

7.4.2混凝土基面的处理是保证防静电地坪工程质量至关重要 的一环,处理的方式为无尘抛丸、研磨,以无尘抛丸的处理方式较 好

4.7本条是对导静电层施工要求的规定

1本款规定导静电涂层材料必须按照施工使用指南配制,因 为导静电涂层材料是双组分反应型涂料,所以施工前应将各组分 按比例充分混合,初步混合的材料可以倒人另一洁净桶中,继续搅 拌1min~2min,以达到充分混合的目的。 2本款规定导静电层的施工宜使用短毛辊筒,便于控制涂层 厚度均匀,以达到电阻值不大于1.0×1052的目的。 7.4.8薄涂防静电面层材料的施工宜用滚涂或喷涂,这样便于控 制涂层厚度的均匀性,因为厚度过厚会导致其电阻过高,也可采用 高压无气喷涂。

2.5防静电陶瓷地板地面工程导静电地网采用直径4mm~ m的钢筋制作,因钢筋在水泥中耐腐性好、不会断裂,所以优先 用钢筋制作。

9.1.1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对建筑地 面的面层、结合层、找平层、隔离层、防潮层、填充层、垫层等都有确 定的定义。建筑地面层的定义为“建筑地面直接承受各种物理和 化学作用的表层”,根据此定义防静电地毯地面应属于建筑地面面 层,本章适用于建筑地面面层铺设防静电地毯的规范化施工。

9.1.2本条规定了建筑地面面层铺设防静电地毯施

件,环境温度太低或湿度偏高都不利于胶粘剂的使用

序仍施工,则防静电地毯易于受损,因此本条规定防静电地毯地面 工程施工应在顶棚和墙、柱面装饰以及水暖、电气安装工程完成以 后进行。

9.2.1本条是为防静电地毯进场检验所做的规定。检验导静电 纤维的均匀分布以及用电阻测量的方法抽检制品的防静电性能, 这两项是对防静电地毯进场检验的特殊规定。

9.2.1本条是为防静电地毯进场检验所做的规定。检验

面基层黏接牢固,选择胶粘剂很重要。选用的胶粘剂不仅与防静 电地毯之间应具有相容性,同时应适合地面基层材料使用的相容 性要求。

9.2.3防静电地毯有长效型和短效型两大类,长效型防静电地毯

掺导静电纤维编织的,短效型防静电地毯仅在编织的地毯上 防静电液而成。卷材防静电地毯以短效型防静电地毯居多,

某项目基坑围护坑内外搅拌桩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于临时需防静电的场所。

9.3.1本条规定铺设防静电地毯的基层质量的基本要求,建筑地

9.3.1本条规定铺设防静电地毯的基层质量的基本要求,建筑地 面基层的施工质量是保证面层铺设防静电地毯施工质量的前提条 件,所以施工前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范》GB50209进行检验。

9.4.1防静电方块地毯是用胶粘剂铺设的。本条是对铺设防静 电方块地毯工艺操作顺序和工艺技术要求的规定。 1本款是对防静电方块地毯下布设导静电地网网格的规定。 由于防静电方块地毯各自材料组成和性能不同,制品各自的耗散 静电性能有差异;又由于防静电方块地毯各自的构造不同,有的制 品配有导静电性底垫,有的制品并不配有导静电性底垫,因此配设 导静电地网网格尺寸和分布密度应根据制品不同的情况确定。制 品耗散静电性能良好的,或者制品配有导静电性底垫的,配设导静 电地网网格平面尺寸可以放大一些,反之应该缩小网格平面尺寸, 这都应通过试验确定。 9.4.2本条是对铺设防静电卷材地毯工艺操作顺序和工艺技术 要求的规定。 2由于防静电卷材地毯的耗散静电性能较差,防静电卷材 地毯又不宜用胶粘剂黏接,因此防静电卷材地毯地面不配设防 静电接地网格,宜在防静电卷材地毯铺设前,先在地面基层的表 面涂覆一层防静电树脂地面涂料,作为防静电卷材地毯地面的 导静电层。 3本款规定是为了使地毯铺设平坦伏贴,通常都是采用专用 工具设备来铺设,而且操作时张拉适宜才能达到要求。 9.4.3本条是对防静电方块地毯覆贴在高架活动地板地面的施

9.4.1防静电方块地毯是用胶粘剂铺设的。本条是对铺设防静 电方块地毯工艺操作顺序和工艺技术要求的规定。 1本款是对防静电方块地毯下布设导静电地网网格的规定, 由于防静电方块地毯各自材料组成和性能不同,制品各自的耗散 静电性能有差异;又由于防静电方块地毯各自的构造不同,有的制 品配有导静电性底垫,有的制品并不配有导静电性底垫,因此配设 导静电地网网格尺寸和分布密度应根据制品不同的情况确定。制 品耗散静电性能良好的,或者制品配有导静电性底垫的,配设导静 电地网网格平面尺寸可以放大一些,反之应该缩小网格平面尺寸 这都尚痛过法於确绘

9.4.2本条是对铺设防静电卷材地毯工艺操作顺序和工艺技术 要求的规定。 2由于防静电卷材地毯的耗散静电性能较差,防静电卷材 地毯又不宜用胶粘剂黏接,因此防静电卷材地毯地面不配设防 静电接地网格,宜在防静电卷材地毯铺设前,先在地面基层的表 面涂覆一层防静电树脂地面涂料,作为防静电卷材地毯地面的 导静电层。 3本款规定是为了使地毯铺设平坦伏贴,通常都是采用专用 工具设备来铺设,而且操作时张拉适宜才能达到要求。

工规定。这一类高架活动地板通常不是在工厂制成以后到现场一 次安装就位的,现场施工是分割成两部分进行的中房世纪广场冲孔桩施工方案,前一部分是高架 活动地板的基板安装就位,后一部分才是面层防静电方块地毯的 铺设。高架活动地板的基板实际上是没有面层的高架活动地板, 由于高架活动地板的基板相当于防静电方块地毯地面的导静电 层,因此高架活动地板的基板在安装就位并按规定接地以后,其整 体构造应具有静电泄放的功能。本条规定要进行隐蔽工程项目的 检测和验收,检测验收合格后方可铺设防静电方块地毯。这样才 能保证防静电性能达到要求。由于防静电方块地毯铺设在已经系 统接地的高架活动地板的导静电基板上面,无须再单独接地,因此 本条第2款规定防静电方块地毯应采用导静电胶粘剂铺设。由于 防静电地毯地面应用于智能化建筑的重要经济活动场所以及演示 电子信息类产品的展览场所比较普遍,而这种场所的地板架空高 度相对比较低,因此当架空高度大于120mm时,应采用四边支承 的活动地板支架,

10.1.2本章规定的内容是室内防静电环境条件下顶棚、墙柱面、 门窗及其他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及其质量检验的专项技术要求,然 而,常规环境条件下顶棚、墙柱面、门窗及其他装饰装修工程施工 及其质量检验的一般要求同样适用,因此本条规定除了执行本规 范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0的相关规定。 10.1.4本条是关于装饰工程施工与土建阶段施工的施工界面 进行交接检验的规定。由于防静电的饰面装饰要求表面平整和 光洁,也就首先要求装饰基层面的平整;还由于土建施工阶段在 顶棚或墙面要安装电气、供气、通风、消防控制等管道,防静电环 境条件下管道应良好搭接和接地,因此本条规定防静电装饰装 修工程施工应在土建基体或基层施工完成并通过质量检验合格 后进行。

10.2.1本条是关于防静电顶棚和墙柱面装饰工程中轻钢龙骨和 骨架构配件用料选择的规定。在防静电工程中,轻钢骨架构配件 质量的重要性除了体现在保证整体骨架结构的牢固和安全以外: 还需要强调整体骨架结构的电气连续性。防静电工程中选用的轻 钢骨架多数情况是非通用标准规定的定型产品,或者是通用标准 规定的定型产品进行改制,前者应该要求产品制造工广提供该产 品的应用技术标准,后者应该要求专项设计提供对该定型产品改 制的技术要求。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