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GDW 12087-2021 输变电设备物联网传感器安装及验收规范.pdf

Q/GDW 12087-2021 输变电设备物联网传感器安装及验收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Q/GDW
资源大小:5.4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351140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Q/GDW 12087-2021 输变电设备物联网传感器安装及验收规范.pdf

ICS29.240.99

Q/GDW 12087202

输变电设备物联网传感器安装及验收规范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发布

HJ 471-2020 纺织染整工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Q/GDW12087202]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总体要求.. 安装前准备 5.1现场勘察. 5.2安装方案.. 5.3安装前检查. 安装要求. 6. 1 一般要求 6. 2 电源安装要求.. 6.3典型传感器安装要求.. 安装后检查.. 试运行及验收 8.1试运行.. 8.2验收... 附录A(资料性附录) 传感器现场核对单样例 附录B(资料性附录) 传感器现场验收单样例.. 编制说明,

为规范输变电设备物联网传感器安装及验收,提高传感器安装的规范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制定本 标准。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设备管理部提出并解释。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标准起章单位: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 同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 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信息 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南瑞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电工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旭旭、刘益岑、范松海、贾骏、何伟、彭东、赵习珊、方源、岳骐、邵进、 冯笑、程阳、刘创华、冯军基、赵常威、胡成博、李隆基、秦剑华、钱宇聘、翟亚运、吴天宝、马小敏、 刘小江、罗磊、龚奕宇、王嘉易、马散潇、薛志航、苟杨、甄超、朱太云、师璞、贾晓峰、吕红志、王 鹏。 本标准首次发布。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部。

本标准规定了输变电设备物联网传感器安装及验收的总体要求、安装前准备、安装要求、安装后检 查、试运行及验收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输变电设备物联网传感器的安装工作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16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Q/GDW1799.1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 Q/GDW 1799.2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线路部分) Q/GDW11448 架空输电线路状态监测装置安装调试与验收规范 Q/GDW12021 输变电设备物联网微功率无线网通信协议 Q/GDW12088 输变电设备物联网节点设备安装及验收规范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式接入汇聚节点或接入节点,以下简称传感器。 [来源:Q/GDW12021—2019,3.4] 3 节点设备nodedevice 输变电设备物联网的感知层中的通信中继设备与通信主设备的统称,包括汇聚节点和接入节点。 注1:汇聚节点,部署于输变电设备物理网感知层的通信中继设备,具备自组网和终端接入功能。 注2:接入节点,部署于输变电设备物理网感知层的通信主设备,具备边缘计算、自组网和终端接入功能。 注3:汇聚节点和接入节点是节点设备在逻辑功能上的划分,可以由同一个设备承担,也可以由不同的设备承担

节点设备nodedevice 输变电设备物联网的感知层中的通信中继设备与通信主设备的统称,包括汇聚节点和接入节 注1:汇聚节点,部署于输变电设备物理网感知层的通信中继设备,具备自组网和终端接入功能。 注2:接入节点,部署于输变电设备物理网感知层的通信主设备,具备边缘计算、自组网和终端接入功能, 注3:汇聚节点和接入节点是节点设备在逻辑功能上的划分,可以由同一个设备承担,也可以由不同的设备承

[来源:Q/GDW12088—2020,3.5]

4.1传感器的安装应规范、安全,安装方式和位置不影响输变电主辅设备的安全运行和检修维护。 4.2安装作业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应符合Q/GDW1799.1、Q/GDW1799.2及传感器技术标准的规定。对 重要的安装项目或工序,应事先有针对性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4.3传感器安装前应完成入网检测并验收合格。 4.4传感器安装前应根据现场勘察情况制定安装方案。 4.5现场安装宜结合变电站及杆塔结构特点,减少对构筑物和设备结构的影响。

5.2.1安装方案应包括安装方式、安装位置、安装步骤、电气接线布置及线缆固定要求、安全注意事 项等内容。必要时提供安装图纸。图纸应包括安装示意图、安装定位图等。 5.2.2传感器安装方案可与节点设备安装方案合并编制。安装方案应符合本规范和其他相关国家现行 标准的规定及产品技术标准的要求。 5.2.3安装方案须经施工单位或设备运维管理单位审核、批准后方可执行

5.3.1开箱检查。检查内容包括传感器及其附件的规格、型号、数量,应与到货验收记录一致。 5.3.2传感器现场检查,应符合以下要求: a 传感器及其附件应完好、无破损、无变形。 b) 配套的线缆及电气接口应无损伤。 5.3.3 检查记录。检查结束后应填写现场核对单,参见附录A表A.1。 5.3.4 开工前检查作业环境是否安全,现场施工工具、安全防护用品是否齐全。

6.1.1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6.1.1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应与节点设备可靠连接。

b)无线传感器应避免信号屏蔽,保证信号可靠传输。 C) 传感器安装位置应设在能正确反映其检测性能的位置。 应便于巡视及维护人员检查、操作和检修 6.1.2 传感器的固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应牢固、平稳。 b 应防止外力破坏,避免因温度、震动等原因造成移位 ) 螺栓、抱箍等紧固件应根据现场环境选配适当材质和规格 d 有防震要求的传感器应增加减震附件,其紧固螺栓应采取防松措施。 e) 成排或集中安装的传感器应排列整齐,便于检查、操作和维护。 f 所有在杆塔和支柱上安装的传感器均不允许打孔或焊接固定,不应降低安装本体的机械特性和 电气性能。 6.1.3 传感器需要外接电源与信号线缆的,电源和信号线缆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a 传感器的外接电源与信号线缆应采用必要的防护措施,应整齐、牢固,并有相应的防护措施, 避免机械损伤。 ) 线缆应沿电缆沟敷设,选择最优路径。对于被监测设备下方无电缆沟的,必须埋设管道到电缆 沟,以保护电缆,并做好防潮措施。 C 线缆标牌应有线号标识,标明线缆起点和终点。 d 电源线缆截面积应符合设计要求,原则上传感器的相关线缆不宜与本体直接接触,必要时需用 衬垫隔离。线缆固定应牢固可靠,每间隔0.5m应有一个固定点。 6.1.4 传感器需要外接电源与信号线缆的,电源和信号线缆接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接线应具有端头标识,并按接线端头标识进行。 b 接线应排列整齐、清晰,导线绝缘应良好、无损伤 C 电源线应按技术要求进行连接,注意接线的顺序 外部接线不得使传感器内部受到额外应力。 6.1.5传感器需要接地的,应有明显的接地点并有效接地。传感器金属外壳或框架的接地,应符合GB/T 50169中的有关规定。

[6. 2. 1一般要求

6.2.1.1电源电缆缆芯截面积应满足系统供电稳定性要求。 6.2.1.2电源电缆敷设应考虑敷设路径地形、环境变化,避免电缆遭受机械外力、过热、腐蚀等危害; 满足安全条件下,应保证电缆路径最优:应便于敷设、维护。

自取电电源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a)自取电装置应采用固定安装方式,做好固定措施及接触面防护措施,避免机械损伤。 线路类感应自取电装置应满足安装线路的抗风等级要求。自取电装置与蓄电池集成的,还应符 合蓄电池安装要求,

6. 2. 3. 1太阳能电池板

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位置,充分利用场地条件,按无遮挡原 则选择安装位置,避免同一设备或架构 上不同位置安装多个独立的太阳能电池板。 b)太阳能电池板在固定时应对安装位置 护措施,避免对安装位置的结构造成破坏 )架空输电线路传感器所用太阳 应符合Q/GDW11448中的要求。

6. 2. 3. 2蓄电池

蓄电池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蓄电池外部应具备必要的防护措施,避免外力破坏。户外安装时,应安装在独立的防护箱中 防护箱应经过防腐处理,具备防振、防潮、防尘功能并加装警示标志。 b 蓄电池模块安装宜选择易观察、易维护的位置。蓄电池箱落地安装时,应避开积水区。 C 架空输电线路传感器所用蓄电池安装应符合Q/GDW11448中的要求

6. 2. 3. 3 站用电

站用电源取用应符合以下要求: a)传感器电源电缆缆芯截面积应不小于1mm。 b)外接的电源电缆应采用必要的防护措施,避免机械损伤

6.3典型传感器安装要求

6.3.1变电类传感器

6.3.1.1气体压力、水分传感器

6.3.1.2变压器(电抗器)铁芯电流传感器

6.3.1.2变压器(电抗器)铁芯电流传感器

亢器)铁芯电流传感器安装时不应改变原有接地

6.3.1.3变压器噪声/振动传感器

变压器噪声/振动传感器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a)安装前,应用清洁绒布,除去安装部位的灰尘及污渍,使传感器与箱体紧密贴合。 b)传感器应吸合在变压器本体外壳侧壁中心点附近非加强筋处。

6.3.1.4避雷器泄漏电流传感器

避雷器泄露电流传感器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a)避雷器接地端与地线母排应可靠连接。 b)接地回路的导体截面积不应小于规程规定截面积。

6.3. 1.5温度传感器

6.3.1.6电容器组形变传感器

6.3.1.7互感器相对介损传感器

Q/GDW 12087202

互感器相对介损传感器安装时不应改变末屏原有回路,应加装必要的取样保护器。

6.3.1.8变压器套管相对介损传感器

变压器套管相对介损传感器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a)套管专用适配器不应改变套管试验抽头的接地回路、密封性能、绝缘性能。 b)适配器的电流信号取样回路宜具有防止开路的保护功能。

6.3.1.9机械特性传感

机械特性传感器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a)电流传感器安装位置应远离电磁元件,宜选择仪表室、机构箱或汇控柜内,安装完毕后应将解 列的信号线恢复到原来位置。 b)行程传感器安装应牢固、可靠。 C)角位移传感器安装应确保轴心对正。

6.3.1.10外置式特高频局部放电传感器

外置式特高频局部放电传感器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a)必须保证传感器和高压设备的安全距离,不得缩短原有一次设备的最小安全距离。 6 GIS特高频局放传感器应安装于GIS盆式绝缘子的环氧树脂层外。传感器应固定于两根禁盆 式绝缘子螺栓的中间,且与盆式绝缘子紧密接触。 开关柜特高频局放传感器宜安装于开关柜柜壁中间位置。多面柜的特高频局放传感器应安装在 司侧,且位置一致。当被测间隔有高压电缆,必须将传感器接地端接到电缆接头的铜屏蔽层接 地线上。若被测间隔无高压电缆,可将传感器接地端接到开关柜接地铜排上中间位置处。 d)变压器特高频局放传感器宜安装于变压器底部的排油阀、手孔盖板或出厂预留的介质窗处

5.3.1.11高频电流传感

高频电流传感器安装方向要保持一致,各传感器需做好相线标记

6. 3. 2 输电类传感器

3.2.1导线电流传感器

6.3.2.2导线/金具温度传感器

则流互感器开口处螺钉应拧紧,使互感器与导线

导线/金具温度传感器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a 传感器的测温传感元件应避免太阳直接照射。 b 应保证测温传感元件与导线/金具充分接触,其余部分应避免与导线/金具直接接触,必要时 可采用导电硅橡胶衬垫将其隔离,以保护被测本体不受磨损。 导线温度传感器一般应安装在线夹外1米处,并错开防振锤等附件

6.3.2.3微风振动传感器

头、接续金具端部等。具体安装位置应结合室内试验结果选择。微风振动传感器安装导线选择迎) 导线选择迎风侧的上侧子导线。

6.3.2.4绝缘子串拉力(含角度)传感器

绝缘子串拉力(含角度)传感器一般采用球头挂环替代方式,特殊情况下也可采用替代绝缘子串中 其它部件的方式,但所选择的位置应尽量靠近铁塔端。分体式倾角传感器应安装在绝缘子串拉力传感器 的上半部分。拉力传感器安装数量一般应与绝缘子串挂点数量相一致,也可与绝缘子串数相一致。安装 完成后倾角传感器应与导线垂直,并记录拉力和倾角原始值

6.3.2.5导线舞动传感器

导线舞动传感器一般全档分布,大跨越线路半档分布。安装位置应由传感器供应商技术人员现场确 定,安装数量至少5个。

6.3.2.6导线弧垂传感器

导线弧垂传感器一般安装在交跨处或其它需监测位置的下相导线。测距器安装时应采取防松措旅 器的测距探头应垂直对地。

某公路大桥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6.3.2.7风偏传感器

益测复合绝缘子串风偏时,传感器一般安装在绝缘子串的上端。监测盘形绝缘子串风偏时,传感 安装在绝缘子串的底端。监测跳线风偏时,传感器一般安装在跳线最低点,且尽可能保证水平。

6.3.2.8杆塔倾斜传感器

倾角传感器一般应安装在杆塔顶部位置。传感器应以顺线路天号侧方向为X轴止方向,横线路左手 方向为Y轴正方向。倾角传感器安装完毕后应设置初始值,初始值为传感器安装时杆塔实际倾斜角度。 倾角传感器应尽可能水平。

6.3.2.9电缆高频电流传感器

电缆高频电流传感器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a)传感器及传感器接头安装要进行防水、防潮处理。 D 传感器宜安装在电缆接头处引出的地线上山重建机检查整备车间钢结构施工组织设计,且距离接头10cm处(最远不超过1米) C 传感器应紧密贴合电缆,中间不留缝隙。 d) 传感器安装方向要保持一致。 各传感器需做好相线标记。

6.3.2.10电缆接地环流传感器

电缆接地环流传感器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a 传感器及传感器接头安装应进行防水、防潮处理。 6) 传感器宜安装在电缆接头、终端接地线上,且距离电缆头10cm处(最远不超过1米) ) 需在电缆头A、B、C三相及总接地处分别安装1个传感器。 d) 传感器应安装在接地线同一方向羊角处。 e)各传感器需做好相线标记。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