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4140-2022 新能源汽车在用车动力电池性能测评服务规范.pdf

DB34/T 4140-2022 新能源汽车在用车动力电池性能测评服务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34/T 4140-2022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7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356498
下载资源

DB34/T 4140-2022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4/T 4140-2022 新能源汽车在用车动力电池性能测评服务规范.pdf

ICS43.120 CCS T 47

DB34/T 41402022

新能源汽车在用车动力电池性能测评服务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某市深水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切割车间辅助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救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徽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提出。 本文件由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安徽绿莲子德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滁州市技术监督 检测中心、安徽菱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安平、张连忠、邓天权、黄梅、潘宗岭、施泽忠、侯明、朱思雨

气车在用车动力电池性能测评服

本文件规定的新能源汽车为纯电动汽车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本文件规定了新能源汽车在用车 动力电池性能及参数变化的测评服务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动力电池系统在整车不拆解、不改变BMS控制策略条件下的检测,其它类型电池系统 可参照执行。

4新能源汽车在用车动力电池鉴定评估程序

DB34/T 41402022

新能源汽车在用车鉴定评估机构开展新能源汽车在用车鉴定评估经营活动按照附录A流程作业, 安照附录B中表B.1填写新能源在用车动力电池性能测评委托书及信息登记表。 新能源汽车在用车经销、拍卖等企业开展业务涉及新能源汽车在用车鉴定评估活动的,参照附录A 有关内容和顺序作业,即受理鉴定评估一一查验可交易车辆一一签订委托书及登记基本信息一一判别 决陷——鉴定电池状况——评估动力电池性能状态——撰写并出具评估报告,并按照附录C中表C.1填 写新能源汽车在用车动力电池性能检测记录表

了解委托方及其车辆的基本情况,明确委托方要求,主要包括委托方要求的评估目的、评估基准 日、期望完成评估的时间等;了解委托方及其车辆的基本情况,明确委托方要求,主要包括委托方要 求的评估目的、评估基准日、期望完成评估的时间等,

4.3查验新能源汽车在用车

查验机动车登记证书、行驶证、有效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合格标志、车船使用税缴付凭证、车辆 呆险单等法定证明、凭证是否齐全。如发现上述法定证明、凭证不全的新能源车辆,应告知委托方, 不需继续进行新能源汽车在用车动力电池性能技术鉴定和价值评估(司法机关委托等特殊要求的除 外

4.4填写签订新能源在用车动力电池性能测评委托书及信息登记表

按照附录B中表B.1的要求,填写签订新能源在用车动力电池性能测评委托书及信息登记 5填写新能源汽车在用车动力电池性能检测记录表

5.1.1气味及外观要求

动力电池系统气味及外观应符合以下要求: a)无刺激性气味及液体残留痕迹; b)铭牌、安全警示标识清晰可见,无破损; c)未见明显变形及锈蚀,螺栓无缺失、无松动、无螺纹露出; d)高/低压线束金属部分无裸露,无明显破损; e)连接器无明显破损、松脱

5. 1. 2 绝缘要求

按5.4.5的方法进行测试,动力电池系统与车壳之间的绝缘电阻应大于500Q/V

5.1.3电池管理系统要求

检测环境条件应满足以下要求: a)环境温度为25℃土10℃; b)相对湿度为45%~95%; c)大气压力范围为86kPa~106kPa。

检测环境条件应满足以下要求: a)环境温度为25℃土10℃; b)相对湿度为45%~95%; c)大气压力范围为 86 kPa ~106 kPa.

5. 3. 2精度要求

检测设备精度应满足以下要求: 输出电流测量误差不超过土1%FS(满量程); b) 输出电压测量误差不超过土1%FS(满量程); 时间测量误差不超过0.01s; d)绝缘测试设备精度要求:土5%

5.4.1气味及外观检查

5.4.2充电可用容量检测

5.4.2.1常规测试法

在检测环境条件下,使用检测设备按以下步骤检测动力电池系统充电可用容量C: 动力电池系统1C放电或根据电池生产商规定的放电约束条件放电或通过整车(含车载用电 设备)放电至放电截止条件; 打开车辆电源,挂N档驻车,静置30min; 动力电池系统充电至厂商规定的充电截止条件; d)记录充电过程中总电压U,电流I及充电时间t; 计算动力电池系统充电可用容量Ct; f) 获取实际初始充电可用容量Co,根据式(1)计算当前实际充电可用容量保持率

DB34/T 41402022

5. 4. 2. 2快速测试法

g)获取实际初始充电可用容量Co,根据式(5)计算当前实际充电可用容量保持率:

4.3放电可用容量检测

在检测环境条件下,使用检测设备按以下步骤检测动力电池系统放电可用容量C: 动力电池系统充电至厂商规定的充电截止条件; b) 关闭车辆电源,静置30min; c) 动力电池系统进行1C放电(或按厂商规定的放电方式放电)至制造商规定的放电截止条件 d) 记录放电过程中总电压U,电流I及放电时间t; e) 计算动力电池系统放电可用容量C; f) 获取实际初始放电可用容量G,根据式(6)计算当前实际放电可用容量保持率:

5.4.4直流内阻增长率检测

5.4.4.1常规法直流内阻测试

5.4.4.2综合法直流内阻测试

导的初始直流内阻DCRo,根据式(7)计算当前直

在检测环境条件下,使用检测设备按以下步骤检测动力电池系统直流内阻乙CR 通过整车(含车载用电设备)充放电的方式,将动力电动系统S0C调整至50%(或合适的检 测稳定环境条件); 关闭车辆电源,静置30min(或合适的检测稳定环境条件); 恒流输出0.1I(A),持续10s,记录动力电池系统第10s的总电压值U和电流值I; d)恒流输出I(A),持续10s,记录动力电池系统第10s的总电压值U和电流值I; 主:I为此时车辆向检测设备请求的充电电流需求值,单位为安培(A)。 e)根据式(8)计算当前直流内阻DCR.:

)获取新车下线首次测得的初始直 (9)计算当前直流内阻增长率4DCR

g)此综合法有助于未来积累了大数据分析后的内阻测试系统误差消除。

5.4.4.3工况法直流内阻测试

在检测环境条件下,通过整车全踏板加速来检测动力电池系统直流内阻4DCR:; a)通过整车(含车载用电设备)充放电的方式,将动力电动系统S0C调整至50%(或合适的 检测稳定环境条件); b 关闭车辆电源,静置30min(或合适的检测稳定环境条件); 全踏板加速至100km/h,记录电池系统加速前总压,加速完成时刻电压,结束时刻输出功率 P2, d) 根据式(10)计算当前直流内阻:

ADCR,= DCRy 1×100%... DCR

此工况法直欢评价内阻增加后X

在检测环境条件下,按以下步骤检测绝缘电阻值: a)检测设备与电动汽车建立通信; b)暂时中止车辆BMS绝缘监测模块功能; c)通过检测设备进行绝缘测试,绝缘电阻值应大于500Q/V

DB34/T 41402022

绝缘检测结束后,恢复车辆BMS绝缘监测模块功

5.4.6电流电压检测

5.4.6.1电流测量误差

按以下步骤进行电流测量误差检测: a)记录BMS电流读数I及检测设备电流读数I2; b)根据式(12)计量电流测量误差:

杭州西湖环湖景区景观环境工程施工组织设计5. 4. 6. 2总电压测量误差

可在测试过程中按以下步骤进行总电压测量误差检测: a)记录BMS电压读数UI及检测设备总电压读数Uz; b)根据式(13)计量电压测量误差:

新能源汽车在用车动力电池性能检测结果记录可参考按附录C。

新能源汽车在用车动力电池评估作业流程见图A.1。

深基坑围护工程施工方案新能源汽车在用车动力电池评估作业流程见图A.1

附录A (规范性) 新能源汽车在用车动力电池评估作业流程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