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207-2022 固体绝缘材料耐电痕化指数和相比电痕化指数的测定方法.pdf

GB/T 4207-2022 固体绝缘材料耐电痕化指数和相比电痕化指数的测定方法.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GB/T 4207-2022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6.4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373428
下载资源

GB/T 4207-2022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 4207-2022 固体绝缘材料耐电痕化指数和相比电痕化指数的测定方法.pdf

GB/T4207—2022/IEC60112:2029 代替 GB/T 42072012

固体绝缘材料耐电痕化指数和相比电痕化

基土工程施工工艺标准(IEC60112:2020,IDT)

固体绝缘材料耐电痕化指数和相比电痕化 指数的测定方法

固体绝缘材料耐电痕化指数和相比电痕化

将试样支撑,使其上表面儿乎为水平面,通过两个电极施加电应力。在电极间连续滴下电解液,直 到过电流装置动作,或直到发生持续燃烧,或直到试验通过。 每组试验持续时间较短(少于1h),在试样的表面上放置间距为4mm的铂电极,在两电极的中心 点以30s的间隔滴下50滴或100滴(每滴约20mg)的电解液。 试验时,电极间施加100V~600V交流电压。 可使用表面非常平整的试样,其面积足够大,确保试验期间过程中,试样可被腐蚀或变软,因此允许 电极陷入试样。若试验时发生该现象,要同时报告通过试样形成的孔以及孔的深度(测量试样厚度),可 选用更厚的试样重新测试,试样最大厚度为10mm。 注:电痕化失效所需液滴数通常随施加电压降低而增加,低于临界值时,不发生电痕化。对于某些材料,高于临界 值时也许不发生电痕化。

GB/T42072022/IEC60112.2020

除非另有规定,试样应在(23士2)℃,相对湿度(50土10)%下保持至少24h。应在试样从条件处理 室中取出的30 min内开始测试(见7.7)。

除非另有规定,对试样表面状态有如下要求: a)试验前,应将试样表面进行清洁; b)应报告清洁步骤,若可能,清洁的具体细节应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灰尘、脏物、指印、油脂、油、脱模剂或其他污染物可能影响试验结果。清洁试样时应避免使材料发 生溶胀、软化、擦伤或其他破坏。

GB/T42072022/IEC60112.2020

应使用纯度至少为99%的金属铂作为电极(见附录C),两个电极矩形横截面应为(5.0士0.1)mm× (2.0士0.1)mm,其端部斜面角度应为(30士2),具体见图1,斜面的刃应近似为平面,约0.01mm~ 0.10mm宽。 注1:经验表明,带有目镜校准的显微镜适用于检验刃的表面尺寸。 注2:通常在每次试验后使用机械方法对电极进行再次加工,以确保电极尺寸保持所要求的公差,特别是其斜面和 端部的角度。 在试验开始前,电极应对称地安放在试样表面上,并垂直于试样表面,电极之间的夹角为(60士5), 电极间距应为(4.0士0.1)mm,电极安放于试样上的示意图见图2。 应使用矩形薄金属滑规检查电极间距,电极应能自由移动,并且在试验时,电极在试样表面上施加 的压力应为(1.00士0.05)N,在试验过程中压力尽可能保持不变。 图3给出了一种典型的电极结构。应在适当的试验间隔期间调整电极在试样表面上施加的压力。 对于一些材料,电极陷人材料表面的深度较小,可通过弹簧产生压力。对于一般材料,宜通过其自 身重量产生压力满足试验需要。 注3:对于大多数但并非全部的装置设计,如果电极在试验过程中因试样软化或腐蚀而移动,则其端部会产生电弧, 且电极间距也会改变。间距改变程度和方向取决于两电极中心点和与试样接触点的相对位置的变化。这些 变化主要取决于材料本身,但不是决定性的。设计上的差异可能会导致试验结果的差异。

应对电极施加正弦波电压,电压范围为100 应显示为有效值,最大误差应不超过1.5%,电源功率应不小于0.6kVA,合适的试验电路示例见图4。 应通过可变电阻器将两电极间的短路电流调节到(1.0士0.1)A,且在此电流下,电压表指示的电压 下降幅度不应超过10%。测量短路电流仪器的读数精确度应为士3%或更高。 注:电源电压足够稳定可获得要求的公差。 当有效值为(0.50士0.05)A的电流持续(2.0士0.2)s时,过电流装置应动作

,则应在CTI和PTI后加字母“C”。溶液B可用

试验溶液应在试样上方(35士5)mm的高度,应以(30士5)s的时间间隔滴落在两电极间中心位置 的试样表面上。 两滴之间的目标时间应为30s,连续50滴液滴的质量应在0.997g~1.147g,连续20滴液滴的质 量应在0.380g~0.480g。 注1:液滴的质量能通过合适的天平称量来确定。 注2:50滴的目标质量为1.07g,20滴的目标质量为0.43g。 应在合适的时间间隔内检查液滴的质量。 注3:对于溶液A,经验表明外径为0.9mm~1.2mm薄壁不锈钢管(如皮下注射针管)适合作为滴定装置的滴液 口,具体采用哪种滴液口取决于滴液系统。对于溶液B和溶液C,经验表明,可使用不同的滴液系统,但宜使 用满滴液口外径为0.90mm~3.45mm。 注4.可使自滋滴检测计或迁新器以确定真秀有连继滴液或未滴液

应使用一块或若干块尺寸合适的玻璃板,总厚度不小于4mm,用来在试验期间支撑试样。 注1:为了避免清洁支撑台,通常将一次性玻璃显微镜用的载玻片放在支撑台上紧换着试样的位置。 注2:经验表明,在玻璃板边缘使用薄的金属箱,可以用来检查电解液的损失,

试样和其紧接的电极应放置在箱体内通风好的位置。 注:为保持箱内理想的排烟效果,对于某些材料,能使试样表面和电极间保持细微的空气流动,经验表明试验前和 试验期间0.2m/s空气流动速度是适合的。能提高箱内其他区域的空气流动速度以帮助排气,能使用合适的热 电阻风速计测量空气流动速度。 应安装合适的烟雾排出系统,以确保试验后安全排气

处理室应保持温度为(23士2)℃,相对湿度为(50 C60212中描述了固体绝缘材料测试前和测试期间所使月

当材料为各向异性材质时,试验应沿其特性方向和正交特性方向进行,除非另有规定,应在CTI较 低的特性方向上进行试验。 试验应在环境温度(23士5)℃下进行。 除非另有规定,否则应在未污染的试样上进行试验。 若试样产生孔,则认为试验结果有效,与试样厚度无关。但应同时报告孔形成的原因和孔的深度 (试样或叠层厚度)。

每次试验后,用合适溶剂清洗电极,然后使用去离子水冲洗并干燥。若有需要,重新对电极加工使 其恢复原状,必要时进行抛光并冲洗,在下一次试验前再次进行于燥处理,

试验前,若有需要,对电极进行冷却处理,确保其温度不足以对试样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确保不产生直观的污染,通过标准试验与试验前的测量确保所采用溶液符合电导率要求。 注1:由于以往试验导致滴定设备中的残留物可能会污染溶液,以及溶液蒸发会增加其浓度,两者可使得结果比真 实值偏低。在此情况下,试验前能机械地和/或用溶剂清洗滴定设备,内部也用相同的溶剂清洗,用10滴~20 滴冲洗,通常能去掉浓度较大的液体。 如有争议,电极和滴定装置清洁程序应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将试样水平放置在支撑台上,测试面朝上。调整试样的相对高度和电极装置,使电极置于试样上 方,并定位校准电极间距为(4.0士0.1)mm。确保整个电极横刃与试样表面按要求的压力接触,压力均 匀分布在整个刃宽度上。 注2:为便于目视检查,能在电极后放置一光源。 试样的方向宜确保液满保留在两电极之间。 调节试验电压到要求值,电压值应为25V的整数倍,并调整电路参数,使短路电流在充许的公差范 围内。

启动滴液装置,使液滴滴落在试样表面,保持试验进行,直到发生以下情况之一,则停止试验: a)过电流装置动作; b)发生持续燃烧; c)第50(100)滴液滴滴落后经过至少25s,无a)或b)情况发生。 注:若不要求测定电蚀损,可在任何50滴试验前进行100滴试验。 试验结束后,排出试验箱内有毒气体,取出试样

按要求,50滴液滴试验结束后,应清除掉粘在未失效试样表面的任何碎屑或松散附着的分解物,然 后将试样放在带有深度计的平台上。应使用半球端部直径为1.0mm的探针测量每个试样的最大电蚀 损深度,以毫米表示,精度为0.1mm。测量五次,结果取最大值。 电蚀损深度小于1mm时,应以“<1mm”表示。 按第10章的规定进行试验时,应在规定的电压下对经受50滴液滴试验的试样进行电蚀损深度 则量。 按第11章的规定进行试验时,应在最大电压下对经受50滴液滴试验的五个试样进行电蚀损深度 测量。

10测量耐电痕化指数(PTD)

在材料标准、电气设备规范或其他标准中,如仅需进行耐电痕试验,应按照第8章的规定进行50滴 液滴试验,但试验仅在某个规定电压下进行。 由空气电弧导致的过电流装置动作,不是电痕化失效。 至少测试五个试样。若其中一个在特定的试验电压下失效,除非另有规定北京市某区某路3号信息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否则可对一组新的五个 武样进行试验,如果十个试样中只有一个失效,则结果为“通过”。 试样数量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或按照产品标准确定。 耐电痕试验电压应为25V的整数倍。

11测量相比电痕化指数(CTI)

测定相比电痕化指数,需测量连续五个试样通过50滴试验的最大电压值,然后在低于该电压值 25V的电压下对五个试样进行100滴试验,若试验未通过,则应确定100滴试验的最大电压值。 如果五个试样中有一个在某试验电压下失效,则可重新试验另一组五个试样,如果十个试样中只有 一个失效,则可继续进行下一个更高电压的试验

如果材料性能未知,应至少对三个试样在最大电压300V下进行50滴试验的筛选试验,如果材料 能承受初始试验而未发生电痕化失效,也未持续燃烧,则始终使用三个试样,每次增加100V电压继续 进行试验,直到发生电痕化失效或持续燃烧,然后将试验电压降低50V进行试验,最后将试验电压升高 或降低25V,以确定用于相比电痕化指数的最大试验电压。 如果材料在初始试验电压下失效,则将试验电压降低100V,以上述相同的程序确定相比电痕化指 数,且始终使用三个试样。 按照一般程序和11.1、11.3及11.4测量相比耐电痕化指数。 注:筛选试验的任何结果均能用于完成确定CTI值的一般程序。 由于某些材料可以承受较高的试验电压,但在较低的试验电压下会失效,因此需要进行筛选试验

[11.3测量经受 50 滴液滴的最大电压

按照筛选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试验电压对新的试样或在不同位置进行试验,在第50滴液滴后至 少25s内确定试样是否经受住该试验电压强度。 如果试样上发生空气电弧而导致过电流装置动作,则试验无效。在清洗装置后,接第8章程序,用 新的试样或在不同位置以相同电压重复进行试验,如同样情况发生,在更低的电压下再次重复试验,直 到产生有效的电痕化失效或通过。报告试验的详细信息见11.5。 注1:因为某些材料可能无法实现有效的电痕化失效,所以不可能确定材料的CTI值,较为典型的现象是试验直接 从某一可耐受的电压下提升到下一步的最高电压时会出现空气电弧。 如果试样表面产生大电流而使过电流装置动作或发生持续燃烧,则该试样在此电压下失效。清洁 装置后,按照第8章规定的程序,使用较低的试验电压在新的试样或位置上重复进行试验。 如果上述情况均未发生,且在第50滴液滴后经过至少25s仍未发生过电流装置动作,则表明该试 验有效,可以认为试验通过。 如果试验过程中试样上没有形成孔,在较高的电压下对新的试样或在不同位置重复进行试验,直到 确定最大电压为止。此电压下的前五次试验中,每次试验在第50滴液滴后经过至少25s未发生任何 失效。清洁装置后,按照第8章程序进行试验。可使用五个单独的试样或在同一试样上五个不同的位 置重复进行试验。 如果试验过程中试样上形成孔,记录此结果,同时注意孔的深度(试样或叠层厚度),然后按上述程 序继续进行试验。 注2:若试验过程中有形成孔,能在清洁装置后,对较厚的试样(最大厚度10mm)进行进一步试验以获得更多信息, 例如,参照第8章的规定。 不考虑试样厚度,试验结果有形成孔,认为有效。但应报告孔的形成和孔的深度(试样堆叠厚度)。 记录五个试样经受50滴液滴试验而不发生失效的最大电压,作为50滴液滴试验的结果。 继续确定最大100滴液滴试验的耐受电压。

东风襄阳旋压技术有限公司扩建项目联合厂房模板施工方案11.4100滴液滴测量

接照第8章程序,将电压设置为选定等级进行试验,直到在第100滴液滴后经过至少25S或失效 为正。 如果试样上发生空气电弧而导致过电流装置动作,则试验无效。在清洁装置后,按第8章程序,用 新的试样或在不同位置以相同电压重复进行试验。如同样情况发生,在更低的电压下再次重复试验,直 到产生有效的电痕化失效或通过。报告试验的详细信息见11.5。 注1:因为某些材料不可能实现有效的电痕化失效,所以不可能确定材料的CTI值,较为典型的现象是试验直接从 某一可耐受的电压下提升到下一步的最高电压时会出现空气电弧。 如果试样表面产生大电流而导致过电流装置动作或发生持续燃烧,则该试样在此电压下失效。在 清洗装置后,按照第8章程序,使用较低的试验电压在新的试样或在不同位置上重复进行试验。 如果上述情况均未发生,在第100滴液滴后至少经过25S,过电流装置未动作,表明试验有效且试 样合格。在新的试样或不同位置上,逐渐升高的电压重复进行试验,此电压下的前五次试验中,每次试 验在第100滴液滴下后经过至少25s未发生任何失效。在清洁装置后,按照第8章程序,可使用五个 单独的试样或在同一试样上五个不同的位置重复进行试验。 如果试验过程中试样上有形成孔,记录此结果,同时注意孔的深度(试样或叠层厚度),然后按上述 程序继续进行试验。 注2:若试验过程中有形成孔,能在清洁装置后,对较厚的试样(最大厚度10mm)进行进一步试验以获得更多信息, 例如,参照第8章的规。 将记录五个试样经受100滴液滴试验而不失效的最大电压作为100滴液滴试验的结果

GB/T4207—2022/IEC60112.2020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