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 2402-2021 工业园区综合能源需求响应系统通用技术规范.pdf

DL/T 2402-2021 工业园区综合能源需求响应系统通用技术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4.3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384780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L/T 2402-2021 工业园区综合能源需求响应系统通用技术规范.pdf

ICS29.020 CCS F 20

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JT/T 1265-2019标准下载DL/T 2402—2021

DL/T2402—2021

工业园区综合能源需求响应系统

General technicalspecificationofintegrated energydemandresponse systeminindustrialparks

DL/T 2402—2021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电力需求侧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75)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国网 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促进中 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华北电力大学、中电联(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 司、国网(天津)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珠海优特电力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雷金勇、熊文、周长城、倪筹帷、肖勇、王宗义、郭平平、郭祚刚、刘念、 王馨艺、曾顺奇、张建海、薛万磊、刘粤海。 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 条一号,100761)。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电力需求侧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75)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国网 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促进中 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华北电力大学、中电联(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 司、国网(天津)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珠海优特电力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雷金勇、熊文、周长城、倪筹帷、肖勇、王宗义、郭平平、郭祚刚、刘念、 王馨艺、曾顺奇、张建海、薛万磊、刘粤海。 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 条一号,100761)。

DL/T 2402—2021

DL/T2402一2021《工业园区综合能源需求响应系统通用技术规范》旨在规范工业园区电、气、冷 热等多类型资源参与综合能源需求响应的总体要求,是工业园区多类型能源需求响应系统设计、研发 和运行的重要依据。 为了深入挖掘工业园区中多类型能源用户的需求响应潜力,规范工业园区综合能源需求响应系统 的系统配置和功能要求,按照《关于下达2019年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及外文版翻译计划的通 知》(国能综通科技(2019)58号)的要求制定本文件

工业园区综合能源需求响应系统通用技术规范

本文件规定了工业园区电、气、冷/热等多类型资源参与综合能源需求响应的总体要求,包括主要 参与者关系、系统接口、系统功能、性能指标、安全防护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工业园区多类型能源需求响应系统设计、研发和运行,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T15148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GB17859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 GB/T2223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22240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 GB/T32127需求响应效果监测与综合效益评价导则 GB/T32672电力需求响应系统通用技术规范 GB/T35681电力需求响应系统功能规范 GB/T36572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防护导则 GB/T37016电力用户需求响应节约电力测量与验证技术要求 GB/T38318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评估指南 DL/T1759电力负荷聚合服务商需求响应系统技术规范 DL/T1867电力需求响应信息交换规范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工业园区industrialpark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保税区、国家级进出口加工区和省 级各类开发区,还包括工业集中区及以大型企业为核心的工业聚集区。 3.2 综合能源需求响应integratedenergydemandresponse 电、气、冷/热等综合能源用户针对实施机构发布的价格信号或激励机制做出响应,并改变用能模 式的一种参与行为

由工业园区(3.1)综合能源需求响应(3.2)主站(必要时可包括子站)、终端和通信网络构成的 功能模块或软硬件系统,与上层需求响应服务系统双向通信,实现综合能源需求响应(3.2)信息处 运行监控、业务管理、计划监管等功能。

工业园区综合能源需求响应主站integratedenergy demandresponsemaster stationof industrial park 协调工业园区(3.1)综合能源需求响应(3.2)子站、终端参与综合能源需求响应(3.2)的计算机 信息系统或功能模块。 3.5 工业园区综合能源需求响应子站integratedenergydemandresponsesubstationofindustrialpark 协调工业园区需求响应终端参与需求响应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或功能模块。 3.6 工业园区综合能源需求响应终端integratedenergydemandresponseterminalofindustrialpark 与工业园区(3.1)综合能源需求响应(3.2)主站或子站交互,实现综合能源需求响应(3.2)资源 的信息采集、数据存储、状态监测及动态控制等功能的现场终端或功能模块。 3.7 综合能源需求响应资源integratedenergydemandresponseresource 能够按照需求响应要求调节对外表现的需求侧负荷、分布式电源、储能以及联供设备等。 3.8 综合能源需求响应能力integratedenergydemandresponsecapability 综合能源用户改变自身用能行为:调节冷、热、电负荷及相关设备运行工况的能力。

4.1 工业园区综合能源需求响应主要参与者包括工业园区外部参与者和园区内部参与者,各参与者交 互关系如图1所示

图1工业园区综合能源需求响应参与者关系图

4.2工业园区外部参与者(参与者1、2和3)的关系与职责应满足GB/T32672的要求。 4.3工业园区综合能源需求响应服务管理者(参与者4)可独立开展园区内部需求响应,也可作为需 求响应聚合商参与园区外部电力需求响应,且在参与工业园区外部电力需求响应时应满足GB/T32672 和DL/T1759的要求。 4.4工业园区综合能源需求响应系统架构示意如图2所示,应按照GB/T35681要求与上级需求响应服 务系统进行交互。 4.5工业园区综合能源需求响应服务管理者应通过工业园区综合能源需求响应主站向子站或终端发布 动态电价、负荷需求、电力缺口、响应目标等信息,并应监视需求响应系统运行状况,评估综合能源 需求响应的效果。

DL/T 2402—2021

图2 业园区综合能源需求响应系统架构示意

工业园区综合能源需求响应系统接口分类示意图

DL/T2402—202

DL/T2402—202

5.21类接口应满足工业园区综合能源需求响应终端实时数据来集以及用户侧接口信息交互的要求。 用户侧接口信息分类应满足GB/T32672的要求,并宜包含以下内容: a)价格类信息,通过发送能源价格信息向综合能源用户传递需求响应需求,由综合能源用户根据 能源价格信息制定决策方案,按照决策方案调控相应的产能/用能系统或设备; b)调整量类信息,通过发送削减负荷量或平移负荷量向综合能源用户传递需求响应需求,由综合 能源用户根据需求响应信息制定决策方案,按照决策方案调控相应的产能/用能系统或设备; c)控制决策类信息,向综合能源用户传递针对产能/用能系统或设备的控制决策信息,由综合能 源用户按照控制决策中的控制时间表等信息调控相应的产能/用能系统或设备; d)直接控制类信息,直接向综合能源用户所属产能/用能系统或设备传递基本的控制信息。 5.3Ⅱ类接口应满足工业园区综合能源需求响应终端与工业园区综合能源需求响应子站或主站信息交 互的要求。 5.4Ⅲ类接口应满足工业园区综合能源需求响应子站与主站信息交互的要求,交互的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以下内容: a)可削减负荷的最大削减功率及对应时段; b)可平移负荷的最大平移功率及平移时段; c)可转换负荷的转换方式和最大转换功率; d)分布式能源的最大可调节功率及对应时段; e)储能设备的最大可调节功率及对应时段。 5.5IV类接口应满足工业园区综合能源需求响应主站与上级需求响应服务系统信息交互的要求,交互 的信息包括外部系统激励或能源价格信号、工业园区综合能源需求响应能力、工业园区综合能源需求 响应结果等。

a)可削减负荷的最大削减功率及对应时段; b)可平移负荷的最大平移功率及平移时段; c)可转换负荷的转换方式和最大转换功率; d)分布式能源的最大可调节功率及对应时段; e)储能设备的最大可调节功率及对应时段。 5.5IV类接口应满足工业园区综合能源需求响应主站与上级需求响应服务系统信息交互的要求,交互 的信息包括外部系统激励或能源价格信号、工业园区综合能源需求响应能力、工业园区综合能源需求 响应结果等

需求响应系统功能由主站、子站、终端等各组成部分共同实现,需求响应系统整体功能架构如 系统各组成部分功能配置应满足附录A的要求

6.2基础信息管理功能

图4需求响应系统功能架构

6.2.1基础信息管理功能应包括用户管理、设备管理、资源管理和项目管理等子功能。

6.2.2用户管理指系统应具备对工业园区内部需求响应参与方的注册、审核、档案、权限、注销等业 务进行管理的功能。 6.2.3设备管理指系统应具备对工业园区内部需求响应参与方的综合能源负荷、分布式能源、储能等 设备的名称、可调容量、可参与项目类型、可响应时段等进行管理的功能。 6.2.4资源管理指系统应具备分析综合能源需求响应资源和挖掘工业园区综合能源需求响应能力的功 能,包括但不限于管理园区整体、园区内电力用户、负荷聚集商、园区内部能源供应商的能耗数据、 生产工艺、负荷容量等信息。 6.2.5项目管理指系统应具备对需求响应项目发布单位、项目名称、项目类型、项目发布时间、响应 时段等进行管理的功能

建设厅办公楼维修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6.4.1 实施效果管理功能应包括基线负荷计算、节约电力计算、综合效益评价等子功能。 6.4.2 基线负荷计算指系统应具备按GB/T32127要求自动计算并保存基线负荷的功能。 6.4.3节约电力计算指系统应具备按GB/T37016自动计算节约电力。 6.4.4综合效益评价指系统应具备按GB/T32127要求自动计算并保存需求响应直接、间接效益的 功能。

6.5.1系统在线监控功能应包括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在线监测、系统控制策略和终端控制等子功能。 6.5.2系统数据采集子功能应支持需求响应终端或用户能源管理系统数据等方式采集监测点的电压 电流、功率因数、功率和电量等数据。 6.5.3系统在线监测子功能应支持需求响应主站根据采集的存储数据,分析需求响应资源电力负荷特 性、发电出力特性、用户用电行为等,对园区总负荷、企业、楼宇等不同维度负荷需求以及发电出力 进行预测。 6.5.4系统控制策略子功能应支持需求响应主站根据数据分析,电价、激励等信号,以及相关供用电 法律法规要求等,自动生成或人工选取控制策略。 6.5.5终端控制子功能应具备执行需求响应指令或将需求响应指今传达给执行方的能力

6.6系统数据分析功能

6.6.1系统数据分析功能应包括综合能源负荷预测、分布式能源出力预测、需求响应能力计算等子

新世界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功能。 6.6.2综合能源负荷预测指系统应具备对各综合能源用户以及工业园区整体开展中长期、短期、超短 期负荷预测的功能。 6.6.3分布式能源出力预测指系统应具备对分布式能源开展中长期、短期、超短期功率预测的功能。 6.6.4需求响应能力计算指系统应具备根据综合能源负荷预测、分布式能源出力预测以及各能源设备 的运行特性以及耦合转换关系计算工业园区内部需求响应聚合商、综合能源用户以及工业园区整体综 合能源需求响应能力的功能。

6.7其他(扩展)功能

6.7.1其他(扩展)功能可包括需求响应模拟仿真、能源规划辅助、管理决策支持、交易与竞价等子 功能。 6.7.2需求响应模拟仿真指系统宜对工业园区负荷、企业、楼宇等需求响应潜力进行分析,并可对响 应时长在分钟级、半小时级或小时级等不同长度需求响应预案和效果进行模拟仿真。 6.7.3能源规划辅助指系统宜为园区能源系统规划、电力综合资源规划等相关业务预留开放的数据接 口,接口可支持通过互联网发布可公开的数据。 6.7.4管理决策支持指系统宜根据存储的海量用电数据,分析园区企业经营情况,为园区管委会企业 管理服务提供决策支持;并宜根据响应效果,建立需求响应指标体系并分析计算,辅助相关方对园区 以及园区间电力需求响应、能效、节能等电力需求侧管理活动开展评价。工业园区综合能源需求响应 评价流程可参考附录C。 6.7.5交易与竞价指系统宜具备根据能源价格机制和有关政策参与配用电侧电力市场的竞价和交易的 功能。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