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AOE 40-2021 海底多金属结核采矿系统技术指南.pdf

TCAOE 40-2021 海底多金属结核采矿系统技术指南.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6.3 M
标准类别:地质矿产标准
资源ID:334878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CAOE 40-2021 海底多金属结核采矿系统技术指南.pdf

ICS73.100.0 D10

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发布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基本准则, 绿色准则... 5.1总体要求. 5.2海底集矿系统要求.. 5.3水下提升系统要求.. 5.4水面支持平台/船要求. 5.5转运系统要求.. 5.6海上矿物加工系统要求.. 经济准则... 6.1总体要求 6.2海底多金属结核采矿系统采集率 6.3海底多金属结核采矿系统回采率... 6.4海底多金属结核采矿系统单位能耗. 6.5海底多金属结核采矿系统成本. 可靠性准则. 7.1总体要求.. 7.2海底集矿系统可靠性, 7.3水下提升系统可靠性. 7.4水面支持平台/船的可靠性. 7.5转运系统可靠性.... 7.6海上矿物加工系统可靠性.. 智能准则. 8.1总体要求 8.2海底多金属结核采矿系统的智 8.3海底集矿系统智能要求 8.4水下提升系统智能要求 8.5水面支持平台/船智能要求. 8.6转运系统智能要习 安全准贝 9.1总体要求 9.2安全应急计划. 9.3海底多金属结核采矿系统及设备安全. 9.4海底多金属结核采矿过程作业安全. 9.5海底多金属结核采矿过程环境安全 9.6海底多金属结核采矿作业工程人员应急撤离 参考文献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北京先驱高技术开发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先驱高技术开发公司、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交通大学、自然 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清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湘潭大学、矿治 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波、肖丽娜、金星、夏建新、王旭阳、罗阳、牟长青、高宇清、宋士吉、邓 旭辉、蒋训雄、韩录维、杜亮、王洋、王弘毅。

Q/GDW 11694-2017 抽水蓄能电站受电前应具备条件导则.pdf每底多金属结核采矿系统技术指

本文件提供了海底多金属结核采矿系统绿色、经济、可靠、智能、安全的技术准则、以及需考虑的 因素,并给出相关技术指南。 本文件适用于“区域”及其他海域海底多金属结核采矿系统及相关关键设备的设计、建造、应用、 管理等。

区域area 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床、洋底和底土。 【来源:《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在海底或(和)海面平台通过选矿或冶炼,生产精矿、中间富集物或产品的过程。 3.12 羽流plume 含有大量沉积物颗粒的海水的弥漫。 【来源:国际海底管理局法律和技术委员会《指导承包者评估“区域”内海洋矿物勘探活动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 的建议》,有修改] 3.13 水下穿梭器underwatershuttle 在海底与水面支持平台/船之间运行,具有收集和运送海底多金属结核功能的水下运行器具。 3.14 软管flexiblepipe 水力提升系统中连接集矿机和中继舱的柔性输送管道。 3.15 中继舱bufferstation 上端通过输送立管等和水面船连接,下端通过输送软管等和海底集矿系统连接,定量连续地向提升 立管给料的装置

任母底低议(和) 3.12 羽流plume 含有大量沉积物颗粒的海水的弥漫。 【来源:国际海底管理局法律和技术委员会《指导承包者评估“区域”内海洋矿物勘探活动可能对环境造成 的建议》,有修改] 3.13 水下穿梭器underwatershuttle 在海底与水面支持平台/船之间运行,具有收集和运送海底多金属结核功能的水下运行器具, 3.14 软管flexiblepipe 水力提升系统中连接集矿机和中继舱的柔性输送管道。 3.15 中继舱bufferstation 上端通过输送立管等和水面船连接,下端通过输送软管等和海底集矿系统连接,定量连续地向 立管给料的装置

海底多金属结核采矿系统的全过程生产链条和全系统生命周期中须满足绿色(Green) Economy)、可靠(Reliability)、智能(Intelligence)和安全(Safety)五项基本准则(简称GE

海底多金属结核采矿系统绿色准则总体要求如下: 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相关规定; 设计时从采矿全生命周期进行技术比选,宜采用对环境影响小的材料、技术、工艺; 开发系统宜采用国际海底管理局认可、稳定、可靠、先进的环保技术与措施; 海底集矿系统、水下提升系统、水面支持平台/船、转运系统等物流流程环节宜采取降耗技术 与措施; 宜满足IS0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 宜选择降低噪声、光、磁、热、机械扰动、油污等技术; 宜选择耐腐蚀、无污染的环保材料与涂层,避免产生新的污染物

能源模块宜优先考虑能量密度高、输出稳定、无需频繁补给的清洁能源或可再生能源,采用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技术工艺;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推进实现碳中和进程

5.2海底集矿系统要求

海底集矿系统宜选择对深海底质环境影响最小方式。具体如下: 选择采矿羽流扩散范围最小的采集工作方式,考虑的指标宜包括采矿引起的羽流初始速度、 持续时间、悬浮物含量、近底层水文条件、底质破坏厚度等; 宜选择非接触式移动和浅接触采集技术; 采用接触式移动采集技术,宜采取尽量减少矿车与海底接触面积和接触压力的设计

5.3水下提升系统要求

水下提升系统满足以下要求: 一宜减少从底层提升到海面的海水量,避免尾水的环境影响; 尽可能减少海底多金属结核的破碎和粉化,以降低水面不可分离排入尾水中的细颗粒含量; 尾水排放宜选择羽流影响小的尾水排放方式: 尾水宜选择海底排放,禁止采用表层排放

塑料排水板施工工艺流程图5.4水面支持平台/船要求

海底多金属结核采矿系统水面支持平台/船宜满足《经1978年议定书修订的1973年国际防止 成污染公约》和《防止倾倒废物及其他物质污染海洋的公约》等要求

5. 5 转运系统要求

转运系统宜实现零排放或无污染排放。 主尾水泄漏,海底多金属结核资源暂有 支持平台/船转运时,宜实现无污染与零排放

GA/T 50-2019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勘查照相.pdf5.6海上矿物加工系统要求

海上矿物加工系统宜满足以下要求: 宜采用环保达标的选治加工与综合利用技术,采用清洁能源和绿色药剂,采用海水作为工艺 水; 尾水零排放,尾矿需经处理达标后选择底层排放; 在排放点周围设置环境监测点。

以海底多金属结核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和保护保全深海环境为约束条件,提高采矿效率,减小全生产 链条各环节成本。具体如下: 一一通过提高采集覆盖率和集矿机的采集效率,减少资源流失、降低单位能耗等方式提高采矿效 率;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