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3657-2019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技术规范

DB37/T 3657-2019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技术规范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37/T 3657-201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747.28k
标准类别:环境保护标准
资源ID:200563
下载资源

DB37/T 3657-201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7/T 3657-2019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技术规范

11.3.3.2挡墙尺寸应根据强度和变形计算,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两扶壁之间的距离宜取挡墙高度的1/3~1/2; b)扶壁的厚度宜取扶壁间距的1/8~1/6,不宜小于300mm; c) 立板顶端和底板的厚度不宜小于200mm; d) 立板在扶壁处的外伸长度,宜根据外伸悬臂固端弯矩与中间跨固端弯矩相等的原则确定,可取 两扶壁净距的0.35倍左右。 11.3.3.3挡墙应根据受力特点进行配筋设计,其配筋率、钢筋的搭接和锚固等应符合标准GB50010 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11.3.3.4当挡墙稳定受滑动控制时,应采取提高抗滑能力的构造措施。在墙底下设防滑键,其高度应 保证键前土体不被挤出,防滑键厚度应根据抗剪强度计算确定,且不小于300mm。 11.3.3.5挡墙位于纵向坡度大于5%的斜坡时,基底应做成台阶形。 11.3.3.6软弱地基或填方地基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应进行地基处理或采用桩基础方案。 11.3.3.7挡墙墙后填料质量和回填质量要求应符合现行有关规范规定和要求。 11.3.3.8挡墙纵向伸缩缝间距宜为20m25m,缝宽宜为20mm~30mm,缝内填塞沥青麻筋或沥青 木板,塞入深度不宜小于0.2m。

DB37/T36572019

11.3.3.10挡墙上应设置泄水孔,按梅花型布置,间距宜为2m~3m,折线墙背的易积水处也应设置 世水孔。泄水孔的坡度不宜小于5%,墙背应设置反滤层(包),厚度不宜小于0.5m。在泄水孔的进 口顶部和底部应设置厚度不宜小于300mm粘土隔水层。 11.3.3.11在地下水发育地段,应加密泄水孔或加大泄水孔尺寸。

11. 4. 1 一般规定

1.4.1.2有下列情况的边坡不应单独采用削坡设计,应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 放坡开挖对相邻建(构)筑物有不利影响; b) 地下水发育; c) 采用削方整形不能有效改善边坡稳定性; d) 地质条件复杂的一级边坡; e) 坡体有外倾软弱结构面或夹层。 1.4.1.3削坡设计可与锚杆(索)或锚喷支护等联合运用。 1.4.1.4削坡设计时应进行边坡环境整治,因势利导保持水系畅通。 1. 4. 1. 5 削方区上部坡体较陡时应分析计算削方对坡体稳定性影响,不得因削方造成上部坡体产生滑 移变形。 1.4.1.6 边坡较高时应进行分级放坡,设置马道JGJ/T 423-2018玻璃纤维增强水泥(GRC)建筑应用技术标准,土质边坡每级高度不宜大于8m,岩质边坡每级高 度不宜大于15m。 1.4.1.7高度较大的边坡应分级开挖放坡,分级放坡时应验算边坡整体的和各级的稳定性

11. 4. 2 设计计算

定。当无经验,且土质均匀良好、地下水贫乏、无不良地质现象和地质环境条件简单时可按GB50330 中土质边坡坡率允许值确定

a)有外倾软弱结构面的岩质边坡; b) 土质较软的边坡; c 坡顶边缘附近有较大荷载的边坡; d)土质边坡坡高超过10m、岩质边坡坡高超过25m。 11.4.2.3填土边坡的坡率允许值应根据现行有关标准执行,并结合地区经验确定。 11.4.2.4土质边坡稳定性计算应考虑拟建建(构)筑物和边坡整治对地下水运动等水文地质条件的影 向,以及由此引起的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11.4.2.5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参见GB50330有关规定和要求。

11.4.3.1边坡的整个高度可按同一坡率进行放坡,也可根据边坡岩土的变化情况按不同的坡率放坡 11.4.3.2设置在斜坡上的人工压实填土边坡应验算稳定性。分层填筑前应将斜坡的坡面修成若干台

,4.3.1边坡的整个高度可按同一坡率进行放坡,也可根据边坡岩主的变化情况按不同的坡率 4.3.2设置在斜坡上的人工压实填土边坡应验算稳定性。分层填筑前应将斜坡的坡面修成若 使压实填土与斜坡坡面紧密接触。 4.3.3边坡坡顶、坡面、坡脚和水平台阶应设排水系统,在坡顶外围应设截水沟

DB37/T36572019

排水、钻孔排水,以及在上游沿垂直地下水流向设置地下排水廊道以拦截地下水等导排措施。 1.4.3.5对局部不稳定块体宜清除,也可用锚杆或其他有效措施加固。 11.4.3.6永久性边坡宜采用锚喷、浆砌片石或格构等构造措施护面。在条件许可时,宜采用格构或其 也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美化的护面措施。 11.4.3.7削方区坡顶及侧边界应与稳定的坡体相衔接,不得形成陡坎,边侧坡体应保持稳定。 11.4.3.8削方弃土不得随意就近堆放,应设计专门工程弃渣堆放地。工程弃渣堆放地不应占用耕地和 堵塞河道,不应影响当地地表水排泄;削方弃土优先考虑再利用,用于回填反压及填筑建设土地用地, 奔土边坡应保持稳定。 11.4.3.9削方滚石范围内存在建(构)筑物时,应设计拦挡安全防护。 11.4.3.10岩质边坡削方需 应进行专项爆破设计

11.5.1边坡采用锚喷支护应综合考虑岩土性状、地下水、边坡高度、坡度、周边环境、坡顶建(构) 筑物荷载、地震力及气候等因素。 11.5.2 边坡锚杆的锚固力应由稳定性计算确定,锚杆锚固段应伸入潜在的滑移面以外。 11.5.34 锚杆支护宜采用预应力锚杆或预应力锚杆与非预应力锚杆相结合的支护类型。 11.5.4下列边坡采用锚喷支护时应通过试验后确定: a) 膨胀性岩石的边坡; b) 具有严重腐蚀性的边坡; c) 未胶结的松散岩体; d) 有严重湿陷性的黄土层; e) 大面积淋水地段; f) 能产生冻胀岩体。 11.5.5 岩质边坡采用锚喷支护后,对局部不稳定块体还应采取加强支护的措施。 11.5.6 系统锚杆的设置应满足下列要求 a) 锚杆倾角宜为10°~20°; b) 锚杆布置采用菱形排列,也可采用行列式排列: c) 锚杆间距宜为1.25m~3m,且不应大于锚杆长度的一半;对I、II类岩体边坡最大间距不宜 大于3m,对III类岩体边坡最大间距不宜大于2m; d) 应采用全粘结锚杆。 11.5.7 局部镭杆的布置应满足下列要求: a) 对受拉破坏的不稳定块体,锚杆应按有利于其抗拉的方向布置; b) 对受剪破坏的不稳定块体,锚杆宜逆向不稳定块体滑动方向布置。 1.5.8[ 喷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小于C20;喷射混凝土1d龄期的抗压强度不小于8MPa。喷射混凝 土的物理力学参数可按表6采用

6喷射混凝士的物理力

DB37/T36572019

表6喷射混凝土的物理力学参数(续)

11.5.9喷射混凝土厚度最小不低于50mm,最大不宜超过200mm

11.5.9喷射混凝土厚度最小不低于50mm,最大不宜超过200mm。 11.5.10含水岩层中的喷射混凝土面板厚度最小不低于80mm。 11.5.11钢筋网喷射混凝土抗冲切承载力按下式计算:

式中: K一一安全系数,取2.0; G 不稳定岩面块体重量,N; ft 喷射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MPa; Us 钢筋抗剪强度设计值,MPa; b 喷射混凝土厚度,mm,当h大于100mm时,仍以100mm计算; fy一一不稳定块体出露面的周边长度,mm; Asw一一与冲切破坏锥体斜截面相交的全部钢筋截面面积,mm²。 11.5.12 钢筋网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钢筋网材料宜采用HPR300钢筋,钢筋直径宜为6mm~12mm; b) 钢筋间距宜为150mm~300mm; c) 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20mm d) 当喷射混凝土设计厚度大于150mm,宜设置双层钢筋网。 1.5.13 3岩体风化严重、节理发育的钢筋网喷射混凝土面板厚度不宜小于150mm,必要时可采用双层 配筋,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20mm。 11.5.14坡面喷射混凝土保护层内设置泄水孔。 1.5.15 5宜沿边坡横向每20m~25m分段设置竖向伸缩缝,伸缩缝宽20mm。 11.5.16喷射混凝土混合料配合比参见GB50086有关规定和要求执行。

11. 6. 1± 一般要求

11.6.1.1护坡工程设计应深人调查研究,根据当地气候环境、工程地质和材料等情况,因地制宜,就 地取材,对不同坡段或同一坡面的不同部位选用不同的护坡型式,采取综合措施,保证坡体稳固。 11.6.1.2在不良的气候和水文条件下,对粉砂、细砂与易于风化的岩石边坡,均应在土石方施工完成 后及时防护。 11.6.1.3水库水位变动区的护坡部应满足风浪作用下的稳定性要求。

DB37/T36572019

11.6.2.1框格防护可采用混凝土、浆砌片(块)石、卵(砾)名等做骨架,框格内采用植物防护或其 它辅助防护措施。 11.6.2.2土质或风化岩石边坡进行防护时,可采用预制混凝土砌块或浆砌卵石、干砌片石等做骨架; 对较陡、深挖方边坡,可采用现浇混凝土或浆砌片(块)石做骨架。骨架宽度宜20cm~30cm,嵌入 坡面深度应视边坡土质及当地气候条件确定,一般为15cm20cm。 1.6.2.3框格的大小应视边坡坡度、边坡土质确定,并应考虑与景观的协调。方形框格尺寸值宜为(1 m×1m)~(3m×3m),拱形骨架圆拱直径值宜为2m~3m。 1.6.2.4采用框格防护的边坡边缘及坡脚均应采用与骨架部分相同的材料加固。加固条带的宽度宜为 40cm~50cm。

11.6.3喷浆和喷射混激士护坡

11.6.3.1喷浆和喷射混凝土防护适用于边坡易风化、裂隙和节理发育、坡面不平整的岩石挖方边坡。 1.6.3.2喷浆防护采用的砂浆强度不宜低于M10,厚度不宜小于10cm。 1.6.3.3喷射混凝土防护应在混凝土内设置菱形金属网或高强度聚合物土工格栅并通过锚杆或锚固 汀固定于边坡上。混凝土中骨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15mm。混凝土强度不宜低于C15,喷射混凝土厚度 宜10cm15cm 1.6.3.4护坡应间隔2m~3m交错设置泄水孔,孔径宜为0.1m。大面积护坡坡面上应设置伸缩缝, 伸缩缝间距不宜超过20m

11.6. 4干砌片石护坡

11.6.4.1干砌片石护坡适用于易受水流侵蚀的土质边坡、严重剥落的软质岩石边坡。 11.6.4.2干砌片石护坡一般分为单层铺砌和双层铺砌两种。 11.6.4.3铺砌层厚度:单层宜为0.25m~0.35m;双层的上层宜为0.25m0.35m,下层宜为0.15 m0.25m。铺砌层下应设置碎石或砂砾垫层,厚宜为0.10m~0.15m。 11.6.4.4所用石料应是未风化的坚硬岩石,其容重一般不宜小于20kN/m。 11.6.4.5干砌片石护坡坡脚应修筑慢石铺砌式基础,埋置深度一般宜为1.5倍护坡厚度。

11.6.4.1干砌片石护坡适用于易受水流侵蚀的土质边坡、严重剥落的软质岩石边坡, 11.6.4.2干砌片石护坡一般分为单层铺砌和双层铺砌两种。 11.6.4.3铺砌层厚度:单层宜为0.25m~0.35m;双层的上层宜为0.25m~0.35m,下层宜为0.15 m0.25m。铺砌层下应设置碎石或砂砾垫层,厚宜为0.10m~0.15m。 11.6.4.4所用石料应是未风化的坚硬岩石,其容重一般不宜小于20kN/m²。 11.6.4.5干砌片石护坡坡脚应修筑慢石铺砌式基础,埋置深度一般宜为1.5倍护坡厚度,

11. 6.5浆砌片石护坡

11.6.5.1当边坡缓于1:1的质或岩石边坡的坡面防护采用十片石不适宜或效果不好时,可采用 浆砌片石护坡 11.6.5.2当水流流速较大,波浪作用较强,以及可能有漂浮物等冲击作用时,可采用浆砌片石防护并 结合其它防护加固措施。 11.6.5.3地下水丰富的土质边坡,未采取排水措施不应采用浆砌护坡。 11.6.5.4浆砌片石护坡的厚度一般宜为0.2m~0.5m,用于水位变动区的浆砌石防护,应满足波浪 淘刷、水流冲刷、漂浮的冲击要求。 11.6.5.5浆砌片石护坡每长10m~15m,应留伸缩缝,缝宽约2cm,缝内填塞沥青麻筋或沥青木板 等材料。在基底土质有变化处,还应设置沉降缝,可考虑将伸缩缝与沉降缝合并设置。 1.6.5.6护坡的中、下部应设泄水孔。泄水孔的孔径,可用10cm×10cm的矩形或Φ100mm的圆形 孔,间距宜为2m3m。泄水孔后0.5m的范围内应设置反滤层

11.7. 1一般要求

DB37/T36572019

1.7.1.1# 格构锚固护坡可用于防治坡体浅表层变形,保持坡面岩土层稳定,防止坡面冲刷剥蚀。 1.7.1.2 格构锚固由锚杆、格构梁等组成,格构为钢筋混凝土梁,锚杆设置在格构梁节点处。 1.7.1.3 格构锚固护坡前应对坡面削方整形,坡面应大致平顺,格构梁应保持横平竖直。 1.7.1.4 格构锚固护坡区应与周边的稳定坡体相衔接,并保证坡面的排水畅通。 11.7.1.5 格构锚杆分受力锚杆和构造锚杆两种类型,构造锚杆用于固定格构,不承受坡体下滑作用力 1.7.1.6 采用格构锚固进行护坡时,锚杆应穿过潜在滑动面一定深度,锚入稳定的岩土体,并与岩体 结构面呈一定的交角。 1.7.1.7 格构梁与锚杆应锚固可靠,锚杆杆体应弯折在格构梁中,或与格构梁主筋焊接, 1.7.1.84 锚杆的锚固段不应设置在未经处理的下列岩土层中: 有机质土; b) 液限(wL)>50%的土; c) 松散的砂土或碎石土; d) 膨胀性岩土。 11.7.1.9 下列情况下应进行锚杆抗拉基本试验: a) 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或新技术的锚杆; b) 无锚固工程经验的岩土层内的锚杆; c) 重点护坡工程的锚杆; d) 一级边坡工程的锚杆。 1.7.1.10高陡边坡一般采用肋柱梁锚固,肋柱之间可采用喷锚支护,也可设置钢筋混凝土板。 1.7.1.11 格构前缘可设置支墩,支墩材料为混凝土或浆砌石,也可支撑在挡土墙等护坡结构上,格 构与支墩或挡土墙应相接。 1.7.1.12格构锚固护坡的顶底及侧边应设封边梁,封边梁与格构梁采用相同结构。 1.7.1.13采用预制格构梁时,应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工厂制作成型,现场安装后施加锚拉预 应力锁定。 11.7.1.14 不 格构技术应与美化环境相结合,利用框格护坡,并在框格之间种植花草达到美化环境的目 的。

11.7.2.1根据边坡岩土体作用力在格构节点设置锚杆,锚杆宜采用Φ25~Φ40的HRB400级及以上钢 筋,并与格构梁钢筋绑扎连接、锚锭板焊接或螺纹连接, 11.7.2.2岩质边坡坡角大于破裂角时,锚杆的锚固段应穿过破裂角进入稳定坡体中,锚杆的抗拔力应 计算沿破裂角产生的下滑力。 11.7.2.3锚杆锚固力根据刚体极限平衡法,按现行相关规范和要求计算确定。 11.7.2.4锚杆轴向拉力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Na一一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锚杆所受轴向拉力,kN; Hu一 锚杆水平拉力标准值,kN; 锚杆倾角,°,宜为10°~35° 11.7.2.54 锚杆(索)钢筋截面面积应满足下式的要求: a)普通钢筋锚杆:

DB37/T36572019

DB37/T36572019

KbNak As ≥ fy

式中: As一一锚杆钢筋或预应力锚索截面面积,m; K 锚杆杆体抗拉安全系数,对永久性锚杆,一级边坡取2.2,二级边坡取2.0,三级边坡取1.8 f,一一普通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kPa; fy一一预应力钢绞线抗拉强度设计值,kPa。 b)预应力锚索锚杆:

A一一锚杆钢筋或预应力锚索截面面积,m; K一一锚杆杆体抗拉安全系数,对永久性锚杆,一级边坡取2.2,二级边坡取2.0,三级边坡取1.8 f,一一普通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kPa; fpy一一预应力钢绞线抗拉强度设计值,kPa。 11.7.2.6锚杆(索)锚固体与岩土层的锚固长度应满足下式要求:

KNak la≥ 元·D. fiahk

Ia一一 锚杆锚固段长度,Ⅱ,尚应满足现行相关规范规定和要求; K一一 锚杆锚固体抗拔安全系数,对永久性锚杆,一级边坡取2.6,二级边坡取2.4,三级边坡取2.2 D一一锚杆锚固段钻孔直径,mm fr一一岩土层与锚固体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kPa。 11.7.2.7锚杆(索)杆体与锚固砂浆间的锚固长度应满足下式要求

式中: 锚筋与砂浆间的锚固长度,m; d 锚杆钢筋直径,m; n 钢筋根数,根; 钢筋与锚固砂浆间的粘结强度设计值,kPa。 7.2.8 锚杆进行抗震验算时,其安全系数应按0.8折减。 .2.94 锚杆总长度应为锚固段、自由段和外锚头的长度之和,并应满足下列要求: a) 锚杆自由段长度按外锚头到潜在滑裂面的长度计算,预应力锚杆自由段长度应不小于5m,且 应超过潜在滑移面1.5m; b) 锚杆锚固段长度应按公式进行计算,并取其中大值。同时,土层锚杆的锚固段长度不应小于4 m,且不宜大于10m;岩石锚杆的锚固段长度不应小于3m,且不宜大于45D和6.5m,预应 力锚索不宜大于55D和8.0m:

DB37/T36572019

11.7.2.20预应力锚杆张拉及锁定应符合下列

设计强度的80%时可进行张拉及锁定: b)锚杆张拉控制应力不宜超过0.65倍的钢筋或钢绞线的强度标准值: c)宜进行锚杆设计预应力值1.05倍~1.10倍的超张拉,预应力保留值应满足设计要求

DB37/T36572019

1)对地层及被锚固结构的位移控制要求较高的工程,预应力锚杆的锁定值宜为锚杆轴向拉力 特征值; 2 对容许地层及被锚固结构产生一定变形的工程,预应力锚杆的锁定值宜为锚杆设计预应力 值的0.75倍0.90倍

11.7.3格构锚固构造

11.7.3.1浆砌块石格构

11.7.3.1.1浆砌块石格构可分为方形、菱形、人字型、弧型四类,方形格构水平间距应小于3.0m, 菱形格构间距应小于3.0m,人字形格构横向间距应小于3.0m,弧形格构横向间距应小于3.0m。 1.7.3.1.2浆砌块石格构设计以类比法为主,断面高×宽不宜小于300mm×200mm,最大不宜超过 450mm×350mm。水泥砂浆强度级别不宜低于M7.5,格构框条宜采用里肋式或柱肋式,每隔10m~20m 设一变形缝。 11.7.3.1.3浆砌块石格构边坡坡面应平整,坡度不宜大于35°。边坡高于30m时,应设置马道。 11.7.3.1.4根据岩土体结构和强度在格构节点设置锚杆,长度大于4m,全粘结灌浆。岩土体较破碎 和易溜滑时,可采用锚管加固,全粘结灌浆,注浆压力0.5MPa~1.0MPa。锚杆(管)埋置在浆砌块 石格构中。 11.7.3.1.5格构锚管结构宜根据DZ/T0219有关规定和要求执行。 11.7.3.1.6在格构间应培土和植草,美化环境和防护表层边坡。

11.7.3.2现浇钢筋混凝土格构

11.7.3.2.1现浇钢筋混凝土格构形式可分为方形、菱形、人字型、弧型四类,方形格构水平间距应小 于5.0m,菱形格构间距应小于5m,人字形格构横向间距应小于4.5m,弧形格构横向间距应小于4.5 11.7.3.2.2钢筋混凝土断面设计应采用简支梁法进行弯矩计算,采用类比法校核。断面高×宽不宜小 于300mm×250mm,最大不宜超过500mm×400mm, 11.7.3.2.3纵向钢筋应采用Φ14的HRB335级以上的热轧钢筋,箍筋应采用Φ8以上的钢筋加工。若 配筋率过小,可按少筋梁结构处理。 11.7.3.2.4混凝土宜采用C25以上强度等级

11.7.3.3格构通用要求

11.7.3.3.1现浇钢筋格构边坡坡面应平整,坡度不宜大于70°。边坡高于30m时,应设置马道。 11.7.3.3.2根据岩土体结构和强度在格构节点设置锚杆。锚杆应采用Φ25~Φ40的HRB400螺纹钢加 工,长度宜为4Ⅲ以上,全粘结灌浆,并与钢筋笼点焊连接。若岩土体较为破碎和易溜滑,可采用锚管 加固,锚管用Φ50钢管加工,全粘结灌浆,注浆压力0.5MPa~1.0MPa,并与钢筋笼点焊连接。锚杆(管) 埋置于浆砌块石格构中。锚杆(管)均应穿过潜在滑动面。Φ50钢管设计拉拔力可根据计算确定。 11.7.3.3.3格构间宜培土和植草

.1.1应在设计阶段制定监测计划,由业主委托有资质的监测单位编制监测方案,并在施工阶段 阶段对治理工程进行定期监测

DB37/T36572019

12.1.2监测设计应包括施工安全监测和治理效果监测。监测设计所提出的监测方法、精度、观测频数 及资料整理等,应能满足动态设计的要求。 12.1.3监测结果应作为判断地质灾害稳定状态、指导施工、反馈设计和治理效果检验的依据。 12.1.4大型的、复杂的地质灾害的治理工程监测网点应可供长期监测使用。 12.1.5 治理工程监测仪器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a) 仪器的可靠性和长期稳定性好; b) 仪器有能与灾害体变形相适应的足够的量程、精度和灵敏度: c) 仪器具有防风、防雨、防潮、防震、防雷、防腐等与环境相适应的性能; d) 仪器应具有仪器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合格。 2. 1.6 监测系统包括仪器安装,数据采集、传输和存储,数据处理,预测预报等。 12.1.7 不得采用GPS方法进行高程引测, 12. 1. 8 监测工程应与宏观地质灾害巡视监测相结合。

2.2.1平面坐标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12.2.2涉水工程高程控制系统可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高程基准的引测等级不低于(含)三等水 准,非涉水工程高程控制系统基准的引测不低于(含)四等水准。 12.2.3平面系统和高程系统的引测图形自身应有可检核条件,引测数据独立平差,不宜和监测基准网 混合平差。

2. 3变形观测控制网建

12.3.1变形观测控制网应建立在变形体外稳定基岩上,基准点应建成带强制对中装置的观测墩。 12.3.2变形观测控制网的等级一般为二级,应进行严格平差,以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不低于1:10 万为控制指标,平均边长控制在300m,每半年检测一次。 12.3.3不宜采用精密导线和GPS方法建立控制网。 12.3.4采用二等水准建立高程变形控制网,应有检核条件并经过严格平差,每周期应复测

2.4.1地质灾害体及相邻建构筑物监测内容如下: 滑坡监测内容主要包括大地形变、裂缝、深部位移、表面倾斜、深部倾斜、地下水位、孔隙水 压力、地表水位、降雨量及人类工程活动等: b) 崩塌(危岩)监测内容主要包括裂缝、表面倾斜、应力应变、冲击力、人类工程活动等; c) 泥石流监测内容主要包括裂缝、冲击力、水量、地表水位、降雨量和人类工程活动等: d) 地面塌陷监测内容主要包括大地形变、裂缝、深部位移、表面倾斜、应力应变、地下水位、水 量、降雨量和人类工程活动等; e) 建构筑物监测内容主要为建筑变形; f) 人类工程活动; g) 其它。 2. 4. 2 按治理工程结构监测内容如下: a) 抗滑桩工程监测内容包括大地变形、表面倾斜、应力应变等; b) 挡墙类工程监测内容包括大地变形、裂缝、表面倾斜、应力应变等: c) 格构锚固及锚喷类工程监测内容包括大地变形、应力应变等; d)i 预应力锚杆(索)工程监测内容包括大地变形、应力应变等:

DB37/T 36572019

e) 回填类工程监测内容包括大地变形、裂缝、深部位移、表面倾斜、深部倾斜、应力应变、地下 水位、孔隙水压力、地表水位、雨量及人类工程活动等; f 坡面防护类工程监测内容包括裂缝、地表水位、降雨量及人类工程活动等; g) 排水工程类工程监测内容包括大地变形、裂缝、水量、降雨量等: h) 人类工程活动等; i)其它。

12.5.1监测工程由监测网和监测点构成。 12.5.2监测网为变形测量网,分为高程网和平面网。监测点分为基准点和监测点。高程测量应采用 1985国家高程基准,平面测量应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统 12.5.3监测网型视现场条件,可选择十字型、放射型、方格型、任意型网等网型。 12.5.4监测点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基准点设置在灾害体及治理区外围稳定岩土层上; 监测点的设置应能满足变形测量网建设要求,每条监测剖面监测点不宜少于3个; 监测点的布置要按治理工程的措施、地质条件、结构特点和观测项目来确定,选择有代表性的 部位布置; d)在设计初期,应进行仪器埋设观察,以便获得连续完整的记录。 12.5.5监测剖面应控制主要变形方向,原则上应与治理工程垂直和平行。安全等级为一级的治理工程, 监测纵剖面不宜少于3条;二级治理工程,监测纵剖面不宜少于2条。单个灾害体上的纵、横剖面不宜 少于1条,并尽可能与地质勘查剖面和治理设计剖面一致。 2.5.6对地表变形剧烈地段、治理工程部位应重点控制,适当增加监测点和监测手段。监测数量视防 治对象的多少而确定,但每条面上的监测点,不应少于3个。 2.5.7变形观测应以地表位移监测为主。在部面所经过的裂缝、支挡工程结构、以及其它治理工程结 构上,布置位移监测点及其它监测点。监测剖面两端要进入稳定岩(土)体并设置永久性水泥标桩,作 为该剖面的基准点和照准点。 12.5.8应可能利用钻孔或平洞、竖井进行深部变形监测,并测定监测剖面上不同点的位移变化量、方 向和速率。 12.5.9挡土墙、拦挡坝每条部面监测点数目不应少于2个监测点,监测点宜设置在坝肩顶上。 12.5.10排水工程、排导槽每条剖面监测点数目不应少于2个监测点。宜考虑在起始段或者转角较大 处布置。 12.5.11 降雨量监测点宜布设于在灾害体附近、泥石流宜设在清水区及物源区范围内,不宜少于1处 12.5.12冲击力监测点:每条剖面监测点数目不应少于1处冲击力监测点,在竖向布置上,特别重要 的构筑物(拦挡坝)不应少于2个冲击力监测点。 12.5.13地表水动态监测每条监测断面布置不宜少于1个监测点,施工期宜布置于上游清水区。 12.5.14泥石流流量监测每条监测断面布置不应少于1个监测点,宜考虑在排导槽起始段或者转角较 大处布置。 12.5.15裂缝变形监测点应布设在重要裂缝中伸缩缝中点、两端、转折部位等关键部位,当裂缝变形 曾大或出现新裂缝时,应视情况增设监测点。 12.5.16巡视监测点应针对地质环境变化、工程构筑物的变化、区内各类裂缝、河、沟谷淤积、沟道 整治、坡面治理、植被工程、人类工程活动进行重点巡视。 2.5.17施工期监测点,应布置在灾害体稳定性差的部位,力求形成完整的剖面,采用多种手段,互 相验证和补充。监测点要尽量靠近监测剖面。

DB37/T 36572019

地质条件复杂处、地形突变处。 12.5.19应对地表排水工程各沟段排水流量进行监测。观测点应在修建排水渠道时同时建立。主要布 置在各段沟渠交接点之上游10m处。 2.5.20抗滑桩应力、应变监测点,宜沿桩身内力分布特征选择有代表性的不同位置选取3~5处布置, 12.5.21锚杆(索)预应力监测点宜布置于自由段

12.6.1平面位移监测精度为观测点坐标中误差不低于土3mm。 12.6.2沉降监测精度为相对于基准点的高差中误差不低于0.5mm,也可按四等水准要求实施。 12.6.3水位监测精度为0.01m。 12.6.4岩质边坡地表裂缝、位移变化监测精度不低于0.5mm,土质边坡不低于1.0mm。 12.6.5土压力传感器精度应小于满量程的0.5%,孔隙水压力传感器灵敏度不应大于1Hz。 12.6.6锚杆(索)预应力监测根数不宜少于总数的5%,且不应小于3根。

12.7监测周期和期限

12.7.1设计工作期间监测频率宜为1次/5天,施工初期监测频率宜为1次/天,且应根据地质环境复 杂程度、周边建(构)筑物、管线等变形敏感程度、气候条件和监测数据调整监测时间和频率,出现险 情时应加密观测。 12.7.2工程竣工后,大、中型治理工程的监测期限不少于两个水文年,其它等级的防治工程项目,监 测期限不短于一个水文年。

12.8监测与资料整理

12.8.1变形明显、施工扰动大的灾害体,监测数据的采集应尽可能采用自动化方式。 12.8.2监测设计应提供灾害体险情预警判据,并在施工过程中逐步加以完善。施工期间监测单位应定 期向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提交监测报告,必要时应提交实时监测数据。 12.8.3每次监测应作原始记录并及时进行监测数据整理。监测网数据观测、预处理、平差计算应符合 TGJ8、GB50026等有关规定和要求。 12.8.4及时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相关分析。 12.8.5监测过程中发现变形加剧,应加密监测,并立即上报主管部门。开展长期监测的治理工程,每 个阶段工作结束时应提交阶段监测报告,每年应有年度监测报告,整个监测工作结束时应提交监测总结 报告。 12.8.6 监测报告应包含下列内容: a) 治理工程概况; b) 监测设计依据; c) 监测目的和要求; d) 监测仪器的型号、规格和标定资料; e) 测点布置图、监测指标、时程曲线图; 监测数据整理、分析和监测结果评述。

13材料试验与质量检测

DB37/T 36572019

3.1.1对材料试验和质量检验应提出明确要求,作为后续工程施工质量检测合格判定标准。 3.1.2材料试验与质量检测应根据现行标准和规范要求进行

13.2.1检查工程所用原材料的合格证。 13.2.2工程用砂、石应满足JGJ52有关规定和要求。 13.2.3工程用水泥满足GB175有关规定和要求。 13.2.4工程用钢筋满足GB/T1499有关规定和要求。 13.2.5锚杆杆体用钢绞线应符合GB/T5224有关规定和要求,钢绞线用锚具应符合GB/T14370有关 规定和要求。 3.2.6柔性防护网系统用锚绳、减压环、钢柱、钢丝绳网、钢丝网、锚杆等应符合JT/T528和TB/ 3089有关规定和要求。 3.2.7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要求不同配合比,应符合JGJ55有关规定和要求,分别制取试件。 13.2.8不同强度等级水泥砂浆要求不同配合比,应符合JGI98有关标准和要求,应分别制取试件。

13.3.1各种类型非预应力锚杆的性能试验取锚杆总数的3%,且不应少于3根。 13.3.2预应力锚杆(索)锚固性能试验数量不应少于锚索(杆)总数的3%,且不应少于3根。 13.3.3所有抗滑桩均应进行桩身结构完整性检测,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或预埋管声波透射法,检测应 符合JGJ106有关规定和要求。 13.3.4对低应变检测结果有疑问的抗滑桩,应采用钻芯法进行补充检测,强度等级评定应符合JGJ106 有关规定和要求。 13.3.5钻芯孔应进行单孔或跨孔声波检测,混凝土质量评定应符合JGJ106有关规定和要求。 13.3.6桩质量检验应符合GB50204和JGJ94有关规定和要求。 13.3.7钢筋位置、直径、数量和保护层厚度可采用钢筋探测仪复检,或直接凿开检查。 13.3.8混凝土格构可采用回弹法进行检测,也可采用钻芯法进行补充检测,混凝土质量与强度评定按 国家现行有关标准执行。 13.3.9砌体护坡应检测砌石或砌块的强度、尺寸、厚度及砂浆强度等。 13.3.10喷射混凝土面板厚可采用凿孔法或钻孔法检测,每100m抽检一组;芯样直径为100mm时 每组不应少于3个点;厚度平均值应大于设计厚度,最小值不应小于设计厚度的80%;混凝土抗压强 度的检测和评定应符合GB/T50344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13.3.11防护网钢丝绳、钢丝、钢柱构件、卡扣等规格及质量应满足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并按规定对 钢丝绳锚杆进行拉拔试验检测。 13.3.12植被绿化应要求植被覆盖率达到70%以上,植被成活率达到95%以上。 13.3.13护坡挡墙要求进行墙体质量检测和对墙背填料进行压实度检测。对挡墙地基或经处理后挡土 简地基承载力可设计采用标贯试验或动力触探试验进行检验

成果由地质灾害治理设计方案、设计施工图纸两

DB37/T36572019

14.1.2设计成果要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论据充分、结论明确、图纸规范,时空信息量大,实用易 谨,图面布置合理,美观清晰,便于使用单位阅读

4.2.1设计方案应在野外调查和综合分析基础上编写而成。 4.2.2设计方案主要由前言、地质环境条件概况、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治理工程设计、监测工程设计、 台理概算、施工条件分析、进度、安全及环保等建议、预期成果和效益分析等部分组成。 4.2.3工程量计算书、设计工程稳定性计算书和费用预算书作为设计方案附件一并提交,要求如下: a) 对工程量进行说明,包括各项工程量计算选择公式、参数、参考标准及计算过程等; O 说明设计工程稳定性计算依据的规范、标准和地质参数,根据不同工程构筑物受力模式,建立 的地质模型(或受力模式),选择的计算公式,计算参数,对构筑物的设计尺寸、结构的安全 性进行检算,列表反映计算参数及结果,附计算模式图、受力构件的弯矩、剪力、位移等图; C) 工程预算书包括工程施工条件概况、工程量,预算编制依据、方法、采用定额和标准、预算结 果及相关计算表格。

14.3.1设计施工图是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实施过程中最重要的依据,图纸应比例合理、信息量大、线条 和尺寸标注规范、色泽搭配合理、可读性强。 14.3.2设计施工图采用平面图、纵横剖面图,工程构筑物结构图及大样图等图件来表达治理工程所在 位置、各部位的基础型式、地质岩土、材质结构、尺寸、高程、连接安装方法等,并满足计算工程量的 需要。 14.3.3设计施工图应淡化基础图层,新布置的工程应重点突出或对不同的工程区用线条区分示意,应 标明坐标网、控制点坐标、工程点坐标、工程数量表及各分项工程设计说明;统一平面和部面图中地层 时代、防治工程代号等图例,

a) 图纸封面、目录、说明; b) 原始测量图; c) 地质环境条件图,比例尺1:5001:2000; d) 治理工程总平面布置图(或立面图),比例尺1:500~1:1000; e) 分部分项工程平面布置图(或立面图),比例尺1:100~1:500; f) 地质面图,比例尺1:200~1:1000; g) 工程设计剖面图,比例尺1:100~1:200; h) 治理工程绿化平面布置图,比例尺1:100~1:500; 监测工程平面布置图,比例尺1:5001:2000; j) 重点部位,分部分项工程细部结构大样图,比例尺1:50~1:100; k) 新工艺、新方法实施说明及大样图; 1) 其它。

工程设计涉及相关专业(园林、水电、结构、建筑等)设计,应设置会签栏,会签栏一般放在图纸的左 上角,注明会签者的专业,姓名,日期等。标题栏和会签栏均应由相关人员个人签字、确认。 14.3.6宜采用蓝晒出图方式出版。

工程设计涉及相关专业(园林、水电、结构、建筑等)设计,应设置会签栏SJG 41-2017 深圳市既有房屋结构安全隐患排查技术标准,会签栏一般放在图纸的左

3.6宜采用蓝晒出图方

DB37/T36572019

14.3.7设计施工图纸应单独成册,装订顺序为封面、目录、说明书、原始测量图、总平面布置图、单 项平面布置图等,随后按照各分项工程排序;同一分项工程为一组图纸,按照分项工程平面布置图、纵 横部面布置图、结构图及细部大样图的顺序排列。 4.3.8图纸折叠前应按裁图线裁剪整齐,图面应折向内,成手风琴风箱式。折叠后幅面尺寸应以图纸 基本尺寸为标准。图纸及竣工图章应露在外面,其它图纸应在装订边折一三角或剪一缺口,折进装订边。

(资料性附录 设计方案提 0前言 0.1任务由来 0.2目的任务 0.3工作依据 0.4工作方法及质量评述 1地质环境条件概况 1.1自然地理 1.2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1.3工程地质条件 1.4人类工程活动 2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概述 2.1地质灾害现状 2.2地质灾害形成机理 2.3地质灾害影响因素及稳定性 2.4危害程度 3治理工程设计 3.1治理设计目标 3.2治理设计原则 3.3设计指标 3.4治理设计方案 3.5分部分项工程技术要求 3.6设计工程量 4监测工程设计 4.1监测工程的目的与任务 4.2设计原则与依据 4.3监测工程布置 4.4监测工程设计(方法、手段等) 4.5监测工程量 5治理预算 5.1编制依据 5.2编制说明 5.3预算结果(设计、施工、监理、监测等) 6施工条件分析 7进度、安全及环保等建议 8预期成果 9效益分析 附件:

DB37/T 36572019

1.工程地质勘查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初步设计报告、专家审查意见及批复(其中,地质灾害防 治项目地质勘查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初步设计报告另册); 2.业主委托书; 3.承担单位资质证书(复印件)、营业执照等; 4.设计计算书; 5.工程量计算书; 6.基础资料统计表(含单项工程材料等表格); 7.工程预算及相关表格; 8.水、土、岩试验报告; 9.治理工程特征表; 10.电子版设计文件; 11.现场调查影像资料; 12.其它。

[1]GB5002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2]GB50286—1998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3]GB50287—1999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4]DZ/T0219—2006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5]JTGD30—200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6]SL274—2001碾压式土坝设计规范 7]TB10025—2001铁路路基支档结构设计规范 8]YSJ21192注浆技术规程 [9]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 10]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技术要求 [11]广西岩溶地区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

DB35/T 1829-2019 海上风电 基础与船舶靠泊接口要求DB37/T36572019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