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AGHP 052-2018 地质灾害深部位移监测技术规程

T/CAGHP 052-2018 地质灾害深部位移监测技术规程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7.4M
标准类别:环境保护标准
资源ID:207643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CAGHP 052-2018 地质灾害深部位移监测技术规程

7.7分层沉降仪监测技术要求

7.7.1宜采用磁环式分层沉降仪进行深部位移监测,精度不宜低于0.1mm。沉降仪技术参数要求 见附录E。 7.7.2采用分层沉降仪进行深部位移监测,应在预先设计的钻孔中埋设沉降管,沉降管的埋设应符 合本标准附录F第F.4条的规定。 7.7.3深部位移监测前,用一沉降环套住探头从上至下移动,检查探头与仪器是否正常工作。 7.7.4采用分层沉降仪监测时,以孔口(或孔底)为标高,顺孔放人探头,当探头敏感中心与沉降环 相交时,仪器发出“嘟”的响声,并伴有灯光指示,电表指示值同时变大。此时钢尺在参照点上的指示 值即是沉降环所在深度值,记录测试数据。 7.7.5应对磁环距管口深度采用进程和回程两次观测,并取进、回程读数的平均数作为本次测值 读数较差不应大于1.5mm。数据记录格式参见附录G.4。

8.1.1深部位移监测网是由监测剖面、监测孔和监测点组成的三维立体监测体系,监测网应根据地 质灾害的地质特征及其范围大小、形状、地形地貌特征和施测要求布设。 8.1.2监测网的布设应能达到系统监测地质灾害的变形量、变形方向,掌握其时、空动态和发展趋 势,满足地质灾害稳定性评价的要求。监测网可参照附录H选择,可采用其中一种网型,也可同时 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网型,布设成综合网型。 8.1.3监测剖面、监测孔和监测点的布设数量应根据工程监测级别、地质条件及监测方法的要求等 综合确定,并应满足反映监测对象实际状态、位移变化规律及分析监测对象安全状态的要求

GB/T 51357-2019 城市轨道交通通风空气调节与供暖设计标准(完整正版,清晰)8.2.1监测部面布设宜根据表10的规定选择

8.2.1监测剖面布设宜根据表10的规定选择

T/CAGHP 0522018

表10地质灾害深部位移监测部面数量表

8.2.2对于滑坡、崩塌监测

监测剖面应穿过滑坡、朋塌的不同变形地段或块体,应尽可能兼顾滑坡、朋塌的群体性和次 生复活特征,还应兼顾外围小型滑坡、崩塌和次生复活的滑坡、崩。 b 监测面两端应进人稳定的岩土体中。 ) 当滑坡、崩塌有明确的主滑方向和滑动范围时,监测部面可布设成“十”字形和方格形;当变 形具有2个以上方向时,监测面应布设2条以上;当滑动方向和滑动范围不明确的,监测 网宜布设成扇形。 d 监测部面应充分利用勘探副面和稳定性计算部面。 3.2.3对于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监测: a)监测剖面应穿过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的不同塌陷或沉降区域,还应充分考虑地面塌陷、沉降 近期发展扩大的可能范围。 b) 监测剖面两端应进人稳定的岩土体中。 监测剖面在塌陷、沉降范围内可成“十”字形布设,即纵向、横向监测剖面测线构成“十”字 形。当存在2个或2个以上塌陷坑(洞)或沉降中心时,应结合塌陷坑(洞)或沉降中心分布 情况,布设1条纵向测线和若干条横向测线,或1条横向测线和若干条纵向测线,监测网相 应调整为“开”或“丰”字形。 d 监测面应充分利用勘探面和稳定性计算剖面。 3.2.4对于地裂缝监测: a) 监测部面应穿过地裂缝发育带,还应充分考虑地裂缝延伸扩大的可能范围。 b 监测剖面两端应进人稳定的岩土体中。 无特殊情况时,监测部面应垂直穿过地裂缝发育带,且监测剖面测线应近似以与地裂缝交 叉处为中心,当地裂缝发育带为不规则线状时,监测面测线可适当调整穿越角度,尽可能 多地控制地裂缝发育带影响区域。 d)监测剖面应充分利用勘探削面和稳定性计算部面

3.2.4对于地裂缝监测

表11地质灾害深部位移监测孔数量表

监测孔宜在监测剖面测线上或测线两侧10m范围内布设。同时应考虑在地质灾害设计计 多最大部位、位移变化最大部位及反映地质灾害安全状态的关键部位等布设监测孔。 监测孔沿监测剖面测线布设,以下部位宜加密布设监测孔:

a 滑坡体的鼓张裂隙带、拉张裂隙带、剪切裂隙带以及崩塌体顶部拉张裂隙带。 易发生大变形部位[地裂缝边缘、地面塌陷坑(洞)和沉降中心附近]。 8.3.4 监测孔深度应根据地质条件和勘察设计资料综合确定,监测孔应穿越地质灾害发生变形破 坏的潜在范围的岩土体,相应测管或保护套管底部宜埋设于稳定岩土层中。 8.3.5 监测孔应有自已独立的监测、预报功能,宜利用勘探工程中已有的钻孔来布设。 8.3.6 监测孔位置选定后,必须定名、编号,测定坐标与高程,标记在地形图上。 8.3.7 监测孔应设置监测标志,监测标志应稳固、明显、结构合理,监测孔的位置应避开障碍物,便 于施测与观测。

8.4.1监测孔内部监测点设置

利用活动式测斜仪监测深部位移,其监测点沿测斜管轴线方向按0.5m或1.0m间距 布设。 b) 利用滑动测微计或滑动变形计监测深部位移,其监测点沿测管轴线方向按1.0m间距 布设。 C 对于土体分层沉降监测孔,监测孔内监测点宜布设在各层土的中部或界面上,也可等间距 布设,布设间距宜为1.0m~2.0m。当进行自动化监测时,其监测点布设应满足:监测级 别为一级时,宜布设不少于8个监测点;监测级别为二级时,宜布设不少于6个监测点;监 测级别为三级时,宜布设不少于4个监测点。 d)利用钻孔位移计进行深部位移监测,其监测点布设应满足:监测级别为一级时,宜布设不少 于4个监测点;监测级别为二级时,宜布设不少于3个监测点;监测级别为三级时,宜布设 不少于2个监测点。 e) 对于固定式测斜仪,根据勘查结果选定滑面位置布设,也可参考钻孔位移计监测点布设 要求。 深部水平位移、竖向位移监测点宜结合布设。 4.2监测孔内监测点设置,还应遵循监测级别越高、监测点布设越密的原则,宜根据钻孔柱状图 地质资料在地质条件差或岩土体可能发生显著变形破坏的部位加密监测点设置。 4.3当根据前期勘查、勘探资料可初步判定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变形控制部位(滑带、崩塌

9.1.1数据采集的基本要求。在经济、技术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逐步实现监测数据采集自动化和实 时监测。地质灾害应急抢险监测应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在原有监测工作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加密 监测点(孔),提高监测频率或增加监测项目,并宜进行远程自动化实时监测。 9.1.2应使用附录G中的监测记录表格,及时进行监测资料的编录、整理和分析研究及综合评述, 掌握监测数据的变化及发展情况。应尽可能采用计算机进行监测资料的编录、整理和分析研究

T/CAGHP052—2018

9.1.3监测报告的基本要求。及时分析滑坡、崩塌、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的变 形曲线形态。研究稳定判据和确定临界失稳速率,为防灾预报和整治工程设计提供信息。监测报告 主要分为阶段性监测报告和监测总报告。 9.1.4阶段性监测报告应根据实际需要以及监测级别要求,可提供日报、周报、月报、季报和年报等 监测成果。监测成果应真实、准确、完整,宜采用文字与图形相结合的形式表达。 9.1.5监测数据分析人员应具有地质灾害相关专业知识以及较高的综合分析能力,做到正确判断、 准确表达,及时提供高质量的综合分析报告。 9.1.6现场量测人员应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负责,监测分析人员应对监测报告的可靠性负责,监测 单位应对整个项目监测质量负责。 9.1.7手工记录的外业观测值和记事项目应直接记录于记录表格中,电子记录应及时保存。任何 原始记录不得涂改、伪造和转抄

a)收集的相关资料。 b) 监测方案。 C) 测点布设、验收记录。 d) 监测原始数据,包括手工记录表格、电子表格、绘图、计算机数据库和录音录像等。 e) 阶段性监测报告。 f)监测总报告。

9.2.1监测数据采集后,应对监测数据进行预处理,减小粗大误差、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其他原因 造成的监测数据失真对分析、评价结果的影响。 9.2.2由于计数或记录错误、操作不当、突然冲击振动等原因产生个别的粗差,宜采用统计方法判 别,确定后应予以剔除。 9.2.3系统误差中的恒值系统误差采用标准量代替法或抵消法消除,线性系统误差采用标准量代 替法、平均斜率法或最小二乘法消除。 9.2.4随机误差应确定其分布参数,主要是均值和均方值(标准误差),并设法减小标准误差。减小 标准误差的方法包括平均值法、排队剔除法和数字滤波法。 9.2.5取得现场监测资料后,应及时对监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校对,监测数据出现异常时,应分 析原因,必要时应进行现场校对或复测。 9.2.6对监测资料应及时进行分析处理。一般包括变形量、变形速率等,进行监测曲线拟合、平滑 和滤波,绘制深部位移随深度的变化曲线和关键、典型深度位置处监测点深部位移随时间的变化 曲线。

3.1监测阶段性报告宜以简报形式为主,主要对监测数据进行整理、汇总,绘制变形时程曲 形深度曲线,并对该时段的监测成果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提出下一阶段的监测工作安排及建议 3.2监测报告应简明要、突出重点、反映规律、结论明确,监测报告提纲按附录I的规定编合

9.3.2监测报告应简明拒要、突出重点、反映规律、结论明确,监测报告提纲按附录I的规定编制

A.1滑坡稳定现状可按表A.1确定

滑坡稳定现状可按表A.1确定

T/CAGHP 0522018

表A.1滑坡稳定现状评判表

A.2采空地面塌陷稳定现状按表A.2a、表A.2b确定

A.2采空地面塌陷稳定现状按表A.2a、表A.2b确定

表A.2a采空地面塌陷稳定现状按采深采厚比判断

表A.2b采空地面塌陷稳定现状按地表移动变形值判断

T/CAGHP 0522018

A.3岩溶地面塌陷稳定现状按表A.3确定

表A.3岩溶塌陷稳定现状评判表

T/CAGHP0522018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钻孔现场记录表式

VCAGHP0522018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现场钻孔柱状图式

T/CAGHP 0522018

附录E (规范性附录) 监测仪器技术参数要求

注:对于地质灾害深部位移监测仪器的技术参数要求,仪器精度为不低于表中数值,重复性为不大于表中数值,量程 为不小于表中数值。

地质灾害深部位移监测仪器的技术参数要求,仪器精度为不低于表中数值,重复性为不大于表中数值,量程 表中数值。

L测斜仪监测点埋设技才

T/CAGHP0522018

附录F (规范性附录) 监测点埋设技术要求

a 钻孔测斜仪监测点宜采用埋设测斜管的形式,钻孔终孔孔径宜为110mm~130mm,测斜 管的直径宜为45mm~90mm,测斜管管口部位宜采用钢套管保护,管底应进行封堵。 b 测斜管宜采用PVC、ABS塑料、玻璃纤维或铝合金等材料加工而成,其刚度宜与周围介质 的相当,管内壁须有双向互成90°的导槽。 长期监测宜用铝合金测斜管,临时性监测可用塑料测斜管

F.1.2测斜管埋设技术要求

a)测斜管安装前要检查测斜管是否平直,两端是否平整,内壁应平整圆滑,导槽不得有裂纹结 瘤。按埋设长度要求在现场将测斜管逐根进行标记预接。安装时测斜管的对接处导槽必 须对准,并套上管接头,使用铝合金测斜管时在其周围对称地钻4个孔以便铆接,铆接测斜 管接头应避开导槽,在管接头与测斜管接缝处用胶泥填塞,再用防水胶带缠紧。测斜管底 端加底盖并用胶带缠紧密封,以防止注浆液渗人管内。装配好的测斜管导槽扭转角 ≤0.17°。 b) 测斜管应保证下放到设计孔深。用承重吊绳、绞车、套管夹等装置,起吊对接好的测斜管 缓慢地放人测孔内,确认下放到孔底后,才能松开起吊装置。 钻孔内有地下水时,要在测斜管内注清水,避免测斜管被水浮起而无法下放。 d) 检查记录下放到孔底的每一测斜管接头的深度和测斜管导槽的方向,使其中一对导槽的方 向与预计的位移方向保持一致,并用岁盘或其他测量仪器校对准确。 e 将模拟探头放入测斜管并沿导槽检查确认导槽畅通无阻后,才能固定测斜管。为防止浆液 或其他杂物掉入测斜管内,应在测斜管上端加盖封口。 f 固管水泥浆凝固后的变形性质、弹性模量,应与钻孔周围岩土体相近。为此,应事先进行试 验,确定水灰等物配合比。 g 测斜管与钻孔之间的空隙,应采用底部返浆法注浆(边注边拔),不得从孔口倒浆液。灌注 完成后做好孔口保护装置和测试平台(1.5mX1.5m)。 h 用灌浆法将测斜管牢固地固定在钻孔中,不能出现晃动和转动,并量测测斜管导槽方位、管 口坐标及高程, 1 对安装埋设过程中发生的间题要作详细记录(图F.1)

T/CAGHP 0522018

F.2滑动测微计、滑动变形计监测点埋设技术要求

图F.1钻孔测斜仪监测示意图

E.2.2测管埋设技术要求

a)测管安装前应对套管和测标逐一进行检查,对异常的套管和测标应放弃使用,对内侧有污 垢和灰尘的套管和测标应擦拭干净;测管在埋入被测试体前应进行预连接,预连接长度视 埋设时空间大小决定,且不宜超过3m;套管与测标的连接处应有防水措施;测管埋设时应 保证测标与套管方向一致;测管的底部应有底盖封堵,顶部有顶盖保护,防止杂物进入。 b) 按次序连接测管并送入钻孔中,送进时平稳用力,严禁转动测管;从上至下放置测管时,应 采取防止测管拉脱的措施。当采用在钻孔中注人清水防止测管拉脱的措施时,宜在测管中 注人清水以降低浮力对测管安装工作的影响。 安装时可在钻孔底测管外绑扎绳索,以在测管安装错误时方便取出测管。测管全部送人钻 孔后,应采用测试探头或模型探头试测,检验测管是否连接无误;封闭孔口,浇注孔口混凝 土保护墩等保护装置,保护装置初凝后进行测管浇注。推算各测标所在位置,做好安装 记录。

T/CAGHP 0522018

d)宜采用流动性好,凝固后力学参数和岩体相近的注浆材料将测管浇注在岩体当中。无条件 时,可采用水灰比为1:1~1:2的水泥浆进行浇注,并可根据需要配以适当的早强剂和减 水剂,水泥为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 宜采用直径2cm左右的耐高压厚壁塑料管作为灌浆管。应采用两根注浆管,一根注浆管 深人钻孔长度应超过测管安装深度不小于0.5m,另一根长度深人钻孔长度约1m。灌浆 时按浆液低高程进、高高程出的原则,视钻孔方向和倾角选择上述两根注浆管分别作为进 浆管和排气出浆管。 清洗灌浆泵,连接注浆管,并保持灌浆泵工作状态良好。充分搅拌注浆浆液,滤除其中粗团 块后注浆,注浆压力按能顺利注浆的最小压力确定,灌浆一经开始,中途严禁长时间停顿。 8) 注浆浆液自排气出浆管中排出,目视排出的浆液与揽拌的浆液一致后停止注浆,封堵出浆 管,加压补充部分浆液完成测管浇注;灌浆结束后,立即检查测管内部是否存在漏浆现象, 若有漏浆,必须立即用高压清水清洗干净;浆液凝固产生空洞时,应进行补灌,使填充体饱 满密实(图F.2)

)宜采用流动性好,凝固后力学参数和岩体相近的注浆材料将测管浇注在岩体当中。无条件 时,可采用水灰比为1:1~1:2的水泥浆进行浇注,并可根据需要配以适当的早强剂和减 水剂,水泥为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 宜采用直径2cm左右的耐高压厚壁塑料管作为灌浆管。应采用两根注浆管,一根注浆管 深人钻孔长度应超过测管安装深度不小于0.5m,另一根长度深人钻孔长度约1m。灌浆 时按浆液低高程进、高高程出的原则,视钻孔方向和倾角选择上述两根注浆管分别作为进 浆管和排气出浆管。 清洗灌浆泵,连接注浆管,并保持灌浆泵工作状态良好。充分搅拌注浆浆液,滤除其中粗团 块后注浆,注浆压力按能顺利注浆的最小压力确定,灌浆一经开始,中途严禁长时间停顿。 g)注浆浆液自排气出浆管中排出,目视排出的浆液与搅拌的浆液一致后停止注浆,封堵出浆 管,加压补充部分浆液完成测管浇注;灌浆结束后,立即检查测管内部是否存在漏浆现象, 若有漏浆,必须立即用高压清水清洗干净;浆液凝固产生空洞时,应进行补灌,使填充体饱 满密实(图F.2)。

图F.2滑动测微计、滑动变形计监测示意图

1.被测体;2.测标;3.测试探头;4.线性位移传感器;5.上球形头;6.下球形头;7.探头 方向槽;8.套管;9.导向链;10.操作杆;11.测量电缆;12.绞缆盘;13.电缆绞车;14.绞 车操作手柄/制动:15.数据采集仪

1.被测体;2.测标;3.测试探头;4.线性位移传感器;5.上球形头;6.下球形头;7.探头 方向槽;8.套管;9.导向链;10.操作杆;11.测量电缆;12.绞缆盘;13.电缆绞车;14.绞 车操作手柄/制动:15.数据采集仪

T/CAGHP 0522018

E.3钻孔位移计监测点埋设技术要求

a)多点位移计监测点宜采用在钻孔不同深度处埋设测点(锚头)的形式,当各个锚固点的岩土 体产生位移时,经传递杆传至钻孔的基准端,各点位移量宜在基准端进行量测。 b) 孔内测点(锚头)应紧密锚固,并与周围岩土体一起发生位移;孔内最深的测点应位于不动 层中。 表筒孔开孔直径宜为110mm~150mm,深度宜为500mm~600mm;锚头孔开孔直径宜为 90mm~110mm,表筒孔直径应比错头孔直径最少大20mm

F.3.2位移计埋设技术要求

组装后的位移计经检测合格后,整体送入孔内(注意要使用安全绳,以便必要时可将位移计 测杆拉回),入孔速度应缓慢,安装运输时,支撑点间距应不小于2m,曲率半径不得小于 5m,如遇长测杆(>6m),可分段置入孔口连接。 b) 全部测杆完全送入孔中,测杆束上端面尽量处于同一平面内,并距扩孔底面以下约5cm, 测杆保护管比测杆短约15cm。 C 位移计人孔后,固定安装基座,并使其与孔口平齐,在固定基座与保护管的连接处涂抹PVC 胶粘剂,然后把它嵌入与套管管口平齐,直到胶粘剂固化为止。 d)在固定安装基座时,排气管从基座旁边引出,排气管应伸进钻孔内0.5m~1m,孔外预留 长度2m~3m。 e) 将孔口部位的测头组件与钻孔之间的间隙用速凝水泥回填并尽可能使其密实,待封孔水泥 初凝后以0.1MPa0.2MPa的灌浆压力进行灌浆。 灌浆前,要将管路用泵打入水以降低摩擦,灌浆速度不可过快,直到排气孔回浆为止;注浆 材料其弹性模量接近或小于其周围介质,一般情况下,砂浆的灰砂比为1:2,水灰比为 0.38:1~0.5:1,加人水泥重5%的膨胀剂、1%的减水剂,适当掺人早强剂。 g)灌浆结束24h后,打开基座保护罩,将传感器安装固定到基座传感器固定杆上,同时记录 下每支传感器的出厂编号以及对应的测杆编号和测深位置。 h)用配套频率读数仪逐一测读各支传感器并做好记录,若全部测读正常,将保护罩的电缆出 口处安装好橡胶保护套,将全部测点传感器的信号电缆集成一束从橡胶护套中沿保护罩由 内外传出,最后安装上保护罩(图F.3)。

图F.3钻孔位移计监测示意图

E.4分层沉降仪监测点埋设技术要求

F. 4. 1一般要求

T/CAGHP 0522018

主体分层沉降监测点宜采用理设分层沉降管、管外套磁环的形式;分层沉降管材质宜采用 PVC工程塑料管,沉降管的刚度宜与周围介质的相当。 b 钻孔孔径宜为110mm~130mm,沉降管直径宜为45mm~90mm;管径宜根据磁环内径 确定,应比磁环内径略小。

F.4.2沉降管埋设技术要求

a)沉降管用外接头和胶水连接,接头处密封不透水;管底用闷盖和胶水密封,外面用土工布 绑扎。 b) 按照设计要求在预定位置套上磁环,磁环用定位环固定在沉降管上,并用螺丝固定定位环。 C 将装配好的沉降管放人钻孔中,需用力将沉降管压到孔底,也可一边下管子一边向管子内 注人清水(管子浮力太大时);然后再把管子插人外接头内连接下一段管子,拧紧螺钉,这样 边接边向下放到设计深度为止。 d) 确认到孔底后,管口盖上盖子就可以进行回填。回填料应与钻孔周围地层一致,回填过程 中可适当加水,回填速度宜缓慢,回填应密实、不留空隙。宜隔1d~2d后再进行检查,若 填料下沉,需再次填满。 e) 填满后在管子周围应加上保护措施,且孔口必须严格密封,防止进水(图F.4)

图F.4分层沉降仪监测示意图

1.分层沉降管保护盖;2.保护井;3.分层沉降管;4.磁环;5.分层沉降管底封堵 端;6.地表:K:保护并盖直径;K2:保护并并壁厚度;K3.并底垫圈宽度

T/CAGHP0522018

附录G (资料性附录) 地质灾害深部位移监测记录数据格式

附录G (资料性附录) 地质灾害深部位移监测记录数据格式

表G.1a钻孔测斜仪原始数据表格

表G.1b钻孔测斜仪结果数据表格

G.2滑动测微计、滑动变形计监测数据表术

表G.2滑动测微计、滑动变形计结果数据表格

T/CAGHP052—2018G. 3多点位移计监测数据表格表G.3a多点位移计原始数据表格监测工程地点、名称:监测孔号:仪器编号:监测时间:锚固点1锚固点2锚固点n...测值测值测值表 G.3b多点位移计结果数据表格监测工程地点、名称:监测孔号:仪器编号:监测时间:传感器锚固点锚固点锚固点号测值初始值位移G.4分层沉降仪监测数据表格表G.4a分层沉降仪原始数据表格监测工程地点、名称:监测孔号:仪器编号:监测时间:沉降磁环1沉降磁环2沉降磁环3沉降磁环4测值测值测值测值表G.4b分层沉降仪结果数据表格监测工程地点、名称:监测孔号:仪器编号:监测时间:孔口初始高程:孔口本次高程:沉降磁环磁环初始磁环本次磁环本次磁环编号高程测值高程位移25

T/CAGHP0522018

附录H (资料性附录) 地质灾害深部位移监测网布设

到面布设如图H.1所示,监测孔布置如图H.2

滑坡、崩塌监测部面布

图H.2滑坡、崩塌监测孔布置示意图

H.2地面沉降、地面塌陷深部位移监测网布设

T/CAGHP0522018

c)“并”字形监测网点

图H.3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监测剖面布设示意图

缝监测部面布设如图H.5所示DB11/T 1582-2018 高危行业企业应急装备配备规范,监测孔布置如

图H.4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监测孔布置示意

VCAGHP0522018

地裂缝监测部面布设示

图H.6地裂缝监测孔布置示意图

T/CAGHP 0522018

(资料性附录) 地质灾害深部位移监测成果报告提纲

一、工程概况 应说明监测工作区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任务来源、自然条件、水文气象、地质条件、地质灾害 类型及特征、地质灾害成因及稳定状态等。 二、监测方案 应说明监测的目的、任务、分级和对象;监测网点布设的原则、监测坐标系与大地坐标系的关系, 测点布设和优化调整情况;实际监测采取的方法和频率,使用的监测仪器设备的名称、型号、相关参 数;监测人员的构成情况。 1.监测目的和任务。 2.监测范围和监测级别。 3.地质灾害体及变形特性。 4.监测剖面及监测点布置。 5.监测方法和频率。 6.监测仪器设备与监测人员。 三、监测数据处理与成果分析 应说明监测数据采集的流程、遇到的问题和误差消除的方法,编制相关表格,建立相关数据库, 说明资料处理的方法,绘制相应的曲线并进行时序和相关分析。 1.监测数据采集整理。 2.监测数据处理分析。 四、结论与建议 应明确给出监测对象深部位移监测的评价及预测结果,根据灾害体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建议。 五、监测成果附件 1.地质灾害工程地质平面图及面图。 2.监测平面和剖面布置图。 3.监测点建标记录表(包括建标施工、仪器安装、环境照片)。 4.监测数据分析成果图。 5.人工巡视等相关记录、照片或视频资料。 6.委托方或主管部门要求的其他图件等

XJJ 136-2021 村镇装配式承重复合墙结构居住建筑技术标准.pdf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印剧厂联系调换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