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 /T 0273-2019 海洋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技术导则 第1部分:风暴潮

HY /T 0273-2019 海洋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技术导则 第1部分:风暴潮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3.6M
标准类别:环境保护标准
资源ID:212127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HY /T 0273-2019 海洋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技术导则 第1部分:风暴潮

依据研究区域内的风暴潮危险 单元风险等级

依据风险评价结果,以沿海社区(村)为基本单元,将风暴潮灾害风险区划分为高风险区(I级)、较 高风险区(IⅡI级)、较低风险区(Ⅲ级)、低风险区(IV级)四级

以受风暴潮灾害影响的沿海乡镇(街道、社区)为单元,结合风暴潮可能引发的淹没范围及水深分 布,分析应急疏散需求GB Z42023.2-2022工业自动化设备和系统可靠性 第2部分:系统可靠性.pdf,对评估区域内避灾点进行适用性评价,提出避灾点改进建议以及确定是否需要 增加或扩建避灾点,规划应急疏散路径,分区域编制应急疏散图,按优先原则推荐可行性疏散路径。应 急疏散图应列表对疏散路径进行详细说明,应急疏散图制作说明见附录G

g)应急疏散图。图面突出避灾点、疏散路径、交通路线等要素

应编制市(县)尺度沿海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技术报告,格式要求见附录B。

应缩制市(县)尺度沿海风塞潮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技术报告,格式要求见附录B。

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成果应通过专家组的技术审查和验收,专家组应由相关领域技术专家 和涉灾部门管理人员组成。

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工作通过技术审查和验收后,全过程中的原始资料、分析结果、技术报 告与风险图等成果资料进行汇总整编,并按照HY/T058的归档

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成果应根据自然 环境变化、社会经济发展、关键技术创新等因素适时进 行更新,更新周期一般不超过5年;当评估区域内环境或经济发生重大变化应及时重新评估。

HY/T0273—2019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潮(水)位站危险性评估方法

级,分别对应 按照标准潮(水)位站风塞潮 级,见夜A.1

表A.1风暴增水等级划分标准

A.2风暴潮超警戒等级

表A2风暴潮超整戒等级划分标准

A.3单站风暴潮灾害危险性指数

综合考虑单站历史风暴潮强度等级和风暴潮超警戒等级计算风暴潮灾害危险性指数。单站风 害危险性指数按式(A.1)计算:

.......( A.l N

N——统计风暴增水和超警戒级别的时间序列年数; 其中: S=S,X20+S,X16+S.X12+S,×8+Ss×4 ..(A.2)

HY/T 0273—2019

封面书写内容应包括: 报告名称; 委托单位名称 承担单位名称(盖章); 报告编制目期,

封二书写内容应包括: 承担单位负责人; 任务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报告编写人员; 主要参与人员; 审核人员。

报告应有目录页,置于前言之前

包括工作来源、工作背景、工作内容和主要成果等

HY/T 02732019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技术报告格式要求

技术报告正文编写内容大纲如下: 第1章“研究区域概况”,内容包括自然环境概述、区域社会经济概况及发展规划、历史灾害概 况等; 第2章“区域历史灾情及灾害防御现状”,内容包括自然因子、工程性和非工程性防御措施、基 础地理、历史潮灾资料、风暴潮灾害承灾体等资料的收集整理情况统计描述; 第3章“风暴潮灾害危险性评价分析”,内容包括潮位、波浪、潮灾等资料的统计分析,以及危险 性评价中指标选取和分析评价; 第4章“风暴潮脆弱性评价分析”,内容包括研究区域脆弱性评价方法及评价结果; 第5章“风基潮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内容包括研究区域风险评估和区划方法及结果

HY/T 0273—2019

第6章“风暴潮灾害应急疏散图编制”,内容包括应急疏散图编制方法、编制流程及疏散路径分 析等; 第7章“对策与建议”,内容包括根据研究区域风暴潮风险评估和区划不同等级结果,以及基于 研究区域目前风暴潮防灾减灾现状,以减轻灾害风险为目的,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注:国家尺度风险评估和区划不包括上述内容中的第4章~第6章,省尺度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不包括上 述内容中的第6章,

第6章“风暴潮灾害应急疏散图编制”,内容包括应急疏散图编制方法、编制流程及疏散路径 析等; 第7章“对策与建议”,内容包括根据研究区域风暴潮风险评估和区划不同等级结果,以及基 研究区域目前风暴潮防灾减灾现状,以减轻灾害风险为目的,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注:国家尺度风险评估和区划不包括上述内容中的第4章~第6章,省尺度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不包括 述内容中的第6章,

报告文本外形尺寸为A4(210mm×297mm)

HY/T0273—2019

表C.1给出了土地利用现状与脆弱性等级范围的对应关系,表C.2给出了重要及易发次生灾 体脆弱性等级。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与脆弱性等级范围对应关系

HY/T 02732019

重要及易发次生灾害承灾体脆弱性等级参考表

D.1海堤越浪量的确定

D.1.1对于斜坡堤无胸墙,堤顶越浪量可按式(D.1)计算:

式中: Q 单位时间单位堤宽的越浪量,单位为立方米每米秒[m"/(m·s)]; A 经验系数,按表D.1确定; KA 护面结构影响系数,按表D.2确定; H1/3 有效波高,单位为米(m); Hc 堤顶在静水面以上的高度,单位为米(m); d 建筑物前水深,单位为米(m); g 重力加速度,单位为米每二次方秒(m/s"); Tp 谱峰周期,单位为秒(s); m 斜坡坡度系数,斜坡坡度为1:m

表D.1经验系数A、B

表D.2护面结构影响系数K

HY/T 02732019

如不具备试验条件情况时,溃堤越浪量阈值可根 据海堤原设计标准、实际结构状况和保护区重要程度综合考虑取值

溃堤不考虑过程,一判断溃堤,假设瞬间完成。溃堤后高程根据实际地形条件,一般取镇压平台 高程或堤内地面高程,

E.1.1台风中心气压

附录E (规范性附录) 可能最大风暴潮关键参数设定

可能最大台风中的参数P。采用概率论法计算,获得1000年一遇的可能最大台风中心气压值, GB/T50663—2011中7.1.2的要求,

E.1.2台风最大风速半径

可能最大台风的最大风 则资料和P。值确定,选取与1000年。 值相近的台风中心气压所对应的大

E.1.3台风移速和移向

料统计确定,计算的台风登陆路径密度其夹角不应大 ,取最有利于增水的方向

E.1.4外围海平面气压

区域内(或邻近区域)气象观测站台风季节5月~

选取研究区域内的代表性潮(水)位站连续21年的月最大天文潮10%超越高潮位数作为天文潮 位,叠加于最大风暴增水时刻。

E.2.1最严重温带天气系统

基于历史最严重温带天气过程构建最严重温带天气系统,选取最严重的历史天气过程的天气形卖 最严重天气形势的风向和气压场,计算最严重天气过程的风场,以此风场和气压场作为最严重温 系统的风场和气压场。

选取研究区域内的代表性潮(水)位站连续21年的月最大天文潮10%超越高潮位作为天文潮位 于最大风暴增水时刻。

F.1.1不同等级台风强度划分

附录F (规范性附录) 不同等级强度风暴潮没范围及水深计算方法

取评估区域300km~400km范围内历年路经本海区的台风最小P。值作样本,如果当年没有热带 气旋进人该区域,则该年台风P。取为进人该区域的热带气旋P。系列中的最大值。采用极值I型分布 计算200年一遇的P。,逐级升高台风中心最低气压进行风暴潮模拟至不发生淹没为止,原则上每级气 压差不超过10hPa或分级数不少于5级

F.1.2台风最大风速半径确定

基于区域历史台风观测资料,分析近中心最大风速或中心气压差与最大风速半径经验统计关务 最大风速半径

E.1.3台风路径选取

选择历史上影响评估区域最严重的、风暴增水最显著的、典型的1次或数次台风过程。鉴于登陆台 风对沿海的影响最大,为最终确定最有利增水的台风路径,将选取的台风路径平移到研究区域中间位 置,并分别以一定距离(不大于0.25倍最大风速半径)向两侧平移,在原路径基础上生成数条相互平行 的台风路径,覆盖整个评估区域。利用生成的数条台风路径进行风暴潮淹没风险计算,获取评估区域内 不同等级淹没范围,

选取评估区域内的代表性潮(水)位站连续21年的月最大关文潮10%超越高潮位数作为 用位。

F.2不同等级强度温带风暴潮

F.2.1温带天气系统确定

模拟评估区域历史典型温带风暴潮关气过程,选择评估区域最不利影响的关气过程作为不同等级 强度温带风暴潮淹没模拟的天气系统形势

E.2.2温带天气过程强度等级划分

以F.2.1确定的温带关气系统过程为基础,按表F.1逐级增强风速,构建不同等级温带风暴潮天气 系统形势的风场

HY/T 0273—2019

表F.1温带天气过程强度等级划分表

选取研究区域内的代表性潮(水)位站连续21年的月最大天文潮10%超越高潮位数作为天文潮 位,叠加于最大风暴增水时刻。

HY/T0273—2019

附录G (规范性附录) 应急疏散图制作说明

市(县)尺度风险评估和区划中主要针对受影响的乡镇,制作大比例尺的应急疏散图HG/T 3124-2020 焊接金属波纹管釜用机械密封技术条件.pdf,比例尺不低于 :10000

G.2应急疏散需求分析

基于风暴潮淹没范围及水液 用影响区域内人口、居民点、不同等级道路分 的人口数量

G.3避灾点适用性评价

结合不同等级风暴潮可能引发的淹没范围和水深,提出区域级和社区级避灾点选取原则及方案 可用的避灾点数量以及容量,对避灾点进行适用性评估,提出对策建议是否需要增加、搬迁、扩 家点。

考避灾点的位置分布、交通可达性、疏散成本等,筛选合适的避灾点,确定必要的避灾点改进方式 以及需要增加或扩建避灾点的位置、容量等。

基于疏散需求分析和避 等级道路,选择合适交通方式,确定应急疏散 的最短时间、最近距离

应急疏散图的制作应避繁就简,以实用性为主,能满足风暴潮灾害期间紧急疏散需求即可。依据表 达信息量的精度、比例尺、使用者偏好等因素,突出交通道路、避灾点位置等关键信息,制作风暴潮居民 疏散图件或图册

[1]于福江,董剑希,李涛著.风暴潮对我国沿海影响评价[M].北京:海洋出版社CECS 427:2016 接地装置放热焊接技术规程,2015. [2J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 and HeritageProtection.Coastal hazard technical guide:Deter miningcoastal hazardareas[R],2013. [3JUnitedStatesNuclearRegulatoryCommission.GuidanceforPerformingaTsunami,Surge, r.SeicheHazardAssessmentER7.2012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