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T 1791-2015 自然保护区主要生态因子监测技术规范.pdf

DB44/T 1791-2015 自然保护区主要生态因子监测技术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3 M
标准类别:环境保护标准
资源ID:217938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44/T 1791-2015 自然保护区主要生态因子监测技术规范.pdf

DB44/T 17912015

自然保护区主要生态因子监测技术规

DB35/T 1834-2019 水利风景区标识建设技术指南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n monitoring main ecologica

factors in nature reserve

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及定义 4气候因子监测··· 4.1内容·. 4.2方法· 4.3指标和频度. 5水文因子监测· 5.1内容·. 5.2方法· 5.3频度和技术要求 6土壤因子监测 6.1 内容·. 6.2方法· 6.3频度和技术要求 7其他因子监测 7.1 内容·.. 7.2方法··· 7.3频度和技术要求 8监测数据与档案管理· 附录A(规范性附录)主要生态因子监测要求 附录B(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按GB/T1.1一2009的规定编写 本标准由广东省自然保护区管理办公室提出。 本标准由广东省林业厅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广东省自然保护区管理办公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意德、何克军、陈德祥、骆土寿、毕肖峰、黄少锋、廖广社、吴华荣、许涵、 周璋、林明献。

DB44/T1791—2015

呆护区主要生态因子监测技术规

本标准规定了自然保护区内气象因子、水文因子、土壤因子、其他因子的监测方法及监测数据与 档案管理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自然保护区主要生态因子监测

DB44/T1791—2015 3术语及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生态因子ecologicalfactor 指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分为非生物性生态因子 和生物性生态因子两大类。非生物性生态因子包括气候因子、水文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等;生 物性生态因子包括同种和异种的生物个体及其集合体。 3.2 气候因子climaticfactor 作用于生物群体的各种气象要素,包括热(温度、辐射、日照等)、水(降雨、湿度、蒸发等)、大气 (风速、风向)等;在植被不同高度层次中的气候因子,称为“群落梯度气候因子”或“小气候因子”。 3.3 辐射solarradiation 又称太阳辐射。指太阳向宇宙空间发射的电磁波和粒子流,其中以平行光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 的部分为直接辐射:光经过大气层时被大气中的分子、微尘、水汽等吸收、散射和反射,其中一部分 返回宇宙空间,另一部分到达地面,这部分为散射辐射;到达地面的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之和为总辐 射。辐射还有净辐射、有效辐射、反射辐射和紫外辐射之分。 3.4 水文因子hydrologicalfactor 影响生物生态系统的水要素在水分循环过程中的总量和分量,包括总降水量、总径流量、穿透水、 地表径流、土壤渗透水、基流、地下水、茎流、蒸发散等。 3.5 总径流量runoff 单位时间、单位面积所产生的且流出到某一个生态系统之外的水量。 3.6 穿透水throughfall 大气降水通过植被冠层后垂直降落到地面的水。 3.7 基流basicflow 又称基本径流,指枯水季节河川、溪流的最小径流量。

大阳辐射。指太阳向宇宙空间发射的电磁波和粒子流,其中以平行光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 直接辐射:光经过大气层时被大气中的分子、微尘、水汽等吸收、散射和反射,其中一部分 间,另一部分到达地面,这部分为散射辐射;到达地面的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之和为总辐 有净辐射、有效辐射、反射辐射和紫外辐射之分。

DB44/T1791—2015

茎流stemflow 又称树干流,指大气降水通过森林植被冠层时,一部分沿树干流至地面和土壤中的水。 3.9 蒸发散evapotranspiration 通过林地蒸发和植被蒸腾到大气中的水,含蒸发量和蒸腾量两部分。 3.10 土壤因子soilfactor 能影响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土壤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包括土壤结构、土壤质地、土壤含水量、土 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酸碱度、土壤养分和土壤污染物等。在本标准中,将能分解为土壤有机质 和矿物质的凋落物层监测归并到土壤因子中。

粗木质残余物CoarseWoodyDebris 指直径≥5cm的枯枝、倒木、枯立木、根桩等不易分解的大型植物残体,简称CWD。

4.2.1常规地面气象因子

采用标准地面气象站及其全自动记录仪器系统进行监测,数据直接下载,或通过无线传输至电脑 数据库中。少量不能自动记录的天气现象等观测指标需人工记录。标准地面气象站按照QX/T61和LY/T 1626规定进行建设:所需设备可参照LY/T1952执行

4.2.2垂直梯度气象因子

采用小气候观测塔配置不同植被(森林、灌术、草地、红树林等)高度垂直层次的气象仪器设备 进行监测。小气候监测塔按照LY/T1626规定进行建设;所需设备可参照LY/T1952进行配置。监测分 层及其设备配置按附录A表1规定热行。

监测指标和频度详见附录A表2,其中,常规天气现象记录于附录B表1,极端天气现象记录于 附录B表2。

DB44/T1791—2015

SL/T 802-2020 水工建筑物水泥化学复合灌浆施工规范(清晰无水印,附条文说明)植被生态系统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水质的量。

集水区测流堰法或水量平衡场法。坡度10°以上且 明显封闭沟谷的山地应采用集水区测流堰的监 测方法;坡度10°以下的平缓地、或虽然坡度10°以上但无明显的封闭沟谷山地宜采用水量平衡场的监 则方法,两种监测方法可参照LY/T1952的相应规定执行。湿地类型生态系统不需要建设监测水量的集 水区测流堰或水量平衡场,仅需监测水质

集水区内或水平平衡场内外可配套森林水文分量的监测。各监测指标的频度及技术要求详见 3。

土壤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背景值及其动态变化

选择监测区(或植被/植物群落样地)内或周边典型地段GB 50336-2018 建筑中水设计标准-原版,从地面向下挖掘出宽度1m、深度1m 或以上的土壤垂直切面,由下至上分层次逐步获取土壤样品,一般用于土壤背景值调查并描述土壤物 理性质及土壤发育层次特征。每个监测区至少挖取3个部面。

6. 2. 2 土钻法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