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 1141-2020 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生态状况监测(试行).pdf

HJ 1141-2020 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生态状况监测(试行).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HJ 1141-2020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6 M
标准类别:环境保护标准
资源ID:220616
下载资源

HJ 1141-2020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HJ 1141-2020 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生态状况监测(试行).pdf

e 比例尺:省级层面基本比例尺原则上为1:5万, 基础数据不满足要求的不低于1:25万 县级层面基本比例尺原则上不小于1:1万,基础数据不满足要求的可采用1:5万

5.2卫星遥感影像选取与预处理

a)遥感影像选取:遥感影像的空间分辨率应优于30m,有条件的区域可优先选取10m及 更高空间分辨率影像。影像的时相应满足监测需求,光学数据单景云雪量一般不应超过 10%(特殊情况不应超过20%),且云雪不能覆盖重点调查区域;成像侧视角一般小于 15°,最大不应超过25°,山区不超过20°;调查区内不出现明显噪声和缺行深层软基地质下PCC桩施工质量控制,灰度范围 呈正态分布,无灰度值突变现象,相邻景影像间的重叠范围不应少于整景的2%。选用 的遥感影像倾角较小,时相一致或接近,图像层次丰富、纹理清晰、色调均匀、反差适 中,无噪声和条带缺失,易于区分植被覆盖、生态系统构成以及变化特征。 b 遥感影像预处理:遥感影像应经过辐射校正、几何校正以及必要的增强、融合以及镶嵌 等预处理。对于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还应进行正射校正。 遥感解译标志建立:根据区域自然地理、地形地貌特征、植被类型及土地利用结构、分 布规律与耕作方式等情况,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典型地类解译标志,

5.3航空影像选取及预处理

a 航空影像处理所需资料:包括原始影像数据、相机鉴定表、控制资料、航线结合表等。 原始数据格式为TIFF格式;相机鉴定表包括相机像主点坐标、相机焦距、像元大小等: 控制资料包括测区控制点点之记、控制点坐标文件(包括平面坐标与高程坐标)或DOM、 DEM等;航线结合表包括航线索引图、飞行方向及飞行架次等。 b 航空影像预处理:格式转换,根据数据后处理需求,可对原始数据进行数据格式转换, 但不应损失几何信息和辐射信息。数据相机畸变差改正,原始影像数据应进行畸变差改 正,可采用专业软件改正相机畸变差,也可在空中三角测量时改正相机畸变差。图像增 强,可对原始数据进行图像增强处理,但应保证增强后的数字正射影像的图面质量。在 对原始航空影像进行畸变差校正的基础上开展空间三角测量加密,制作DOM或DEM。

.4地面监测与核查设备

a 地面监测:利用地面监测仪器设备获取不同地物光谱信息、生态参数信息以及生物多程 性信息等,生物多样性监测准备见《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系列标准。 b 地面核查:现场核查卫星遥感、航空遥感(无人机)发现疑似问题的区域,核实图斑实 际变化情况,修正与实地不一致的图斑界线。 C 仪器设备:底图、GPS、照相机、罗盘、望远镜、夜视仪、便携式植被覆盖度测量仪、 记录调查表、样方表、尺子等。

6.1生态保护红线面积

监测内容包括生态保护红线基期面积以及生态保护红线调增面积、调减面积

6.2自然生态用地面积

监测内容包括生态保护红线内的林地、灌丛、草地、湖库湿地、荒漠等具有自然生态属性的 用地面积以及被人类干扰活动占用面积等,

监测内容包括通用指标生长季植被覆盖度、不同功能区的特征性指标(主壤含水量、申度及 以上土壤侵蚀面积、风蚀量(厚度)、沙化土地面积、重点生物物种种数等)以及各地因地制宜 选择的备选指标等。洪水调蓄功能监测指标为湖库湿地面积,包含在通用指标自然生态用地面积。

6.4人类于扰活动面积

监测内容包括生态保护红线内新增加的

监测内容包括生态保护红线内新增加的 支规模扩大的人类活动面积总和。

6.5生态修复建设面积

监测内容包括生态保护红线内年度实际完成的各类型人类活动及设施清退面积与生态修 治理面积总和。

遵循科学性、主导因素、因地制宜、相对独立性原则,结合监管业务需求,构建生态保护红 线生态状况监测指标体系(表1),指标类别分为通用指标、特征性指标和备选指标。其中,备 选指标依据各地实际确定,例如植被生产力或生物量等生态功能类指标,大气、水、土壤等环境 质量类指标,降水量、土壤总孔隙度与非毛管孔隙度等水源涵养类指标,生境破碎化指数、外来 人侵物种侵入状况、地方重点保护物种、物种丰度、群落结构稳定性、野生动物和维管束植物丰 富度等生物多样性维护类指标等,监测要求参照相关标准执行

1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状况监测指标及监测频次

7.1.1生态保护红线基期面程

指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勘界后的范围、面积

7.1.2生态保护红线调增面程

指生态保护红线调整增加的面积。

7.1.3生态保护红线调减面移

指生态保护红线调整减少的面积。

1.4自然生态用地面积

指生态保护红线内森林、草地、河流、湖泊、湿地、荒漠等具有自然生态属性的用地面积

7.1.5自然生态用地被占用面积

指生态保护红线内森林、草地、河流、湖泊、湿地、荒漠等具有自然生态属性的用地被人头 干扰活动占用的面积。

7.1.6生长季植被覆盖度

7.1.7新增人类活动面

7.1.8规模扩大人类活动面积

指生态保护红线内规模扩大的各类造成生态破坏或影响生态功能的人类活动及设施用地面 积。

指生态保护红线内生产生活设施减少、消失的面积。

7.1.10生态修复治理面积

生态保护红线内开展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复垦、水土流失治理、森林生态保护与修复、 态保护与修复、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荒漠化石漠化防治等生态修复治理工程面积。

土壤通过吸收降水并加以贮存,对河川水量补给起积极的调节作用。本标准通过测算土壤含 水量,反映生态系统水源涵养能力。土壤含水量一般是指土壤绝对含水量,即100g烘干土中含 有若干克水分,也称土壤含水率。

7.2.2中度及以上土壤侵蚀面积

指土壤侵蚀强度为中度及中度以上的土地面积。

7.2.3风蚀量(厚度)

指在一定时间内被风吹走的地表物质量与堆积量之差,可通过地面高程变化来获取。

7.2.4沙化土地面积

指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的土地沙化面积。

7.2.5重点生物物种种数

重点生物物种种数指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受保护的重点生物物种种数。重点生物物种指国 二级野生动、植物,参照《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a)监测频次分日常监测、年度监测和5年监测,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当年为监测基准年。 b)日常监测指标包括新增人类活动面积、规模扩大人类活动面积。通过开展日常监测,随 时发现重大生态破坏问题疑似线索,落实“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处 理”的监管要求,提高红线监管的实时性、有效性和针对性。 C 年度监测指标包括生态保护红线基期面积、生态保护红线调增面积、生态保护红线调减 面积、自然生态用地面积、自然生态用地被占用面积、生长季植被覆盖度、生产生活设 施减少面积、生态修复治理面积等。 d)5年监测指标主要为不同类型生态保护红线的特征性指标,包括土壤含水量、中度及以 上土壤侵蚀面积、风蚀量(厚度)、沙化土地面积、重点生物物种种数等。有条件的地 方可加大监测频次,每年开展1次监测

采用卫星遥感、近地面航空遥感(无人机)、地面监测相结合,以卫星遥感监测为主的技术 方法,即先利用高时空卫星遥感开展监测因子普查,然后利用无人机对典型地区进行抽查,再到 野外现场开展关键生态因子监测和存疑斑块核查

8.2卫星遥感信息提取

利用中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正射影像,分别提取生态保护红线调增面积、生态保护红线调减面 积、自然生态用地面积、自然生态用地被占用面积、生长季植被覆盖度、新增人类活动面积、规 模扩大人类活动面积、生产生活设施减少面积、生态修复治理面积、中度及以上土壤侵蚀面积、 沙化土地面积等信息。详见附录A。

航空遥感(无人机)用以实现高分辨率地物信息采集,对于卫星遥感发现疑似问题的区域以 及卫星遥感影像不清晰的区域可用无人机进行抽查或补测。航空遥感抽查的启用条件和适用范围 结合生态保护红线监管业务需求开展。

8.4现场核查与野外监测

现场核查指对于卫星遥感、航空遥感(无人机)监测发现的疑似问题区域,开展现场核查。 核查指标包括生态保护红线调增面积、生态保护红线调减面积、自然生态用地面积、自然生态用 也被占用面积、新增人类活动面积、规模扩大人类活动面积、生产生活设施减少面积、生态修复 治理面积、中度及以上土壤侵蚀面积、沙化土地面积等,

a)土壤含水量:采用重量法,详见附录B

风蚀量(厚度):根据当地条件、仪器设备等情况,风蚀量(厚度)采用插钎法、风蚀 桥法、三维激光扫描法等,详见附录B。 重点生物物种种数:采用网格法,详见附录B,参见《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系列 标准。 监测样地的确定:依据区域主导生态功能、监测对象的生物学及生态学特征和监测目标 在不同类型的生态保护线内设立样地;样地的数量应符合统计学的要求,并考虑人力、 资金等因素:样地的抽取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系统抽样法或分层随机抽样法进行。

a)矢量数据:生态保护红线分布范围、生态保护红线调增区域、生态保护红线调减区域、 自然生态用地分布、自然生态用地被占用区域、新增人类活动区域、规模扩大人类活动 区域、生产生活设施减少区域、生态修复治理区域、中度及以上土壤侵蚀区域、沙化土 地区域等。 b 栅格数据:卫星遥感影像、航空影像、植被覆盖度。 统计数据:生态保护红线基期面积、生态保护红线调增面积、生态保护红线调减面积、 自然生态用地面积、自然生态用地被占用面积、新增人类活动面积、规模扩大人类活动 面积、生产生活设施减少面积、生态修复治理面积等。详见附录C~F。 d)实测数据:土壤含水量、风蚀量(厚度)、重点生物物种种数等; e 备选指标的监测数据,依据量、栅格、统计、实测等4种数据类型进行归类汇总

9.2.1生态保护红线专题图件

主要包括生态保护红线范围、生态保护红线调增区域、生态保护红线调减区域等分布图。 人类干扰活动图件 主要包括新增人类活动、规模扩大人类活动等分布图。

.2.2人类扰活动图件

9.2.3生态修复治理图件

包括生产生活设施减少区域、生态修复治理区域

9.2.4自然生态用地图件

主要包括生态保护红线内森林、草地、湖库湿地、荒漠等生态系统分布图以及不同类型转 图。

9.2.5植物覆盖状况图件

括生态保护红线内的生长季植被覆盖度分布以

9.2.6生态功能维持图件

主要包括中度及以上土壤侵蚀分布、沙化土地分布、重点物种分布图等

据工作成果编写监测报告,具体的格式要求见险

[L0. 1卫星遥感监测

按GB/T24356的相关要求进行精度验证和质量

现场监测质量控制主要包括现场采样质量控制和实验室质量控制两个方面,要根据相关 准,全过程保证现场监测数据的质量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通用指标信息提取方法

数据获取:地方上报、国家审核。 指标应用:反映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勘界后,省级政府公布的生态保护红线面积。 监测频次:1次/年。

A.2生态保护红线调增面积

数据获取:地方上报、地面核查、国家审核。 指标应用:反映生态保护红线是否符合“面积不减少”的管控要求。 监测频次:1次/年

A.3生态保护红线调减面积

数据获取:地方上报、地面核查、国家审核。 指标应用:反映生态保护红线是否符合“面积不减少”的管控要求。 监测频次:1次/年

A.4自然生态用地面积

数据来源:遥感监测,地面核查。 指标应用:监测生态保护红线内森林、草原、湖库湿地、荒漠等自然生态系统的面积以及生 态系统类型间的相互转化面积。 监测频次:1次/年,

A.5自然生态用地被占用面积

数据来源:遥感监测,地面核查。 指标应用:监测生态保护红线内森林、草地、湖库湿地、荒漠等自然生态系统被人为破坏和 占用情况。 监测频次:1次/年。

A.6生长季植被覆盖度

NDVIv纯植物像元的NDVI值; NDVIs一一完全无植被覆盖像元的NDVI值。 由于大部分植被覆盖类型是不同植被类型的混合体,所以不能采用固定的NDVIv和NDVIs 通常根据NDVI的频率统计表,计算NDVI的频率累计值,累计频率为2%的NDVI值为NDVIs 累计频率为98%的NDVI值为NDVIV。地面监测先根据遥感监测结果找出植被覆盖度变化区域,

再根据区域概况、面积大小等实际情况布设样带,每隔200m设置一个样地,每个样地布设3个 样方,测乔木、灌木、草本样方内的植被覆盖度。 指标应用:监测生态保护红线内森林、草地、湖库湿地、荒漠等自然生态系统的地表覆盖状 况。 监测频次:1次/年。

A.7新增人类活动面积

数据来源:遥感监测,优于2m分辨率的卫星、航空遥感影像;视频监控,照片库和样本库; 地面核查,对新增人类活动进行核查。 指标应用:作为生态保护红线日常监管指标,落实“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 间处理”的监管要求,通过卫星、航空遥感监测以及地面视频监控等手段,快速发现红线内新增 加的疑似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行为和问题线索。 监测频次,日觉

A.8规模扩大人类活动面租

数据来源:遥感监测,优于2m分辨率的卫星、航空遥感影像;视频监控,照片库和样本库; 地面核查,对原有人类活动规模扩大区域进行核查。 指标应用:作为生态保护红线日常监管指标,落实“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 间处理”的监管要求,通过卫星、航空遥感监测以及地面视频监控等手段,快速发现红线内原有 人类活动规模扩大的情况。 监测频次:日常

A.9生产生活设施减少面积

数据来源:地方上报,结合照片库及样本库;遥感核实,优于2m分辨率的卫星、航空遥感 影像,核实地面生产生活设施减少面积。 指标应用:监测生态保护红线内原有生产生活设施退出、减少面积,反映生态保护红线生态 修复工作成效。 监测频次:1次/年。

A.10生态修复治理面积

数据来源:地方上报,结合照片库及样本库;遥感核实,优于2m分辨率的卫星、航空遥感 影像,核实地面已开展和正在开展的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的面积。 指标应用:监测生态保护红线内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复垦、水土流失治理、森林生态保护与 修复、草原生态保护与修复、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荒漠化石漠化防治等重大生态保护修复治理 工程的实施面积,反映生态保护红线生态修复工作成效。 监测频次:1次/年

数据来源:实地监测。 监测方法:采用重量法,参照GB/T36197和LYT1213,综合考虑水源涵养功能保护红线的 面积大小、地形条件、生态系统类型和土壤类型,在具有较高水源涵养能力的林地、灌丛、草地 等生态系统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块作为观测样地;监测点位的数量应符合统计学要求,并考 患人力、资金等因素;监测频次不低于1次/5年,主要在生长旺季进行监测,有条件的地方可在 每年的生长季各月均开展监测。测算结果需考虑降水、温度等气象因素影响,对气候影响进行修 正。 仪器设备:环刀、密封袋、小铲子、尺子、GPS等。 蓝测频次:1次/5年,

B.2中度及以上土壤侵蚀面积

数据来源:遥感影像。 监测方法:模型运算。 采用遥感和土壤侵蚀模型,计算中度及以上土壤侵蚀面积;根据土壤侵蚀强度划分等级,分 为微度、轻度、中度、强度、极强度、剧烈6级,分别赋1~6的值。 监测频次:1次/5年。

SL/Z 347-2006 水利公文主题词表(清晰可编辑)数据来源:地面监测。 监测方法:常用的方法有插针法、风蚀桥法、三维激光扫描法。 仪器设备:钢钎、风蚀桥、三维激光扫描仪以及地形测量仪器、GPS、钢尺等。 监测频次:1次/5年。

B.5重点生物物种种数

数据来源:地方上报、实地观测。 监测方法:参考《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的系列标准。或采用网格法,即在等面积网格 里统计每个网格内出现的重点生物物种种数。条件允许的地方,可采取红外相机技术、无线传感 器网络技术、DNA分子标记技术等先进技术开展监测。 监测频次:1次/5年。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生态保护红线面积统计表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人类干扰活动面积统计表

注:容易产生人类活动干扰(居民区、道路、农田、工矿周边)、生态退化风险较高的红线区 作为监测重点。

附录E (资料性附录) 生态修复治理面积统计表

GB/T50731-2019 建材工程术语标准附录F (资料性附录) 自然生态用地面积统计表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