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9420-2020 海洋观测术语.pdf

GB/T 39420-2020 海洋观测术语.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2 M
标准类别:环境保护标准
资源ID:221250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 39420-2020 海洋观测术语.pdf

GB/T 39420—2020

Marine observation terminology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排查治理导则(试行)(应急管理部2019年版)GB/T39420—2020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河海大学、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国家 海洋局东海预报中心、自然资源部北海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袁玲玲、武双全、宋翔洲、姜民、王祎、李延刚、张博、王颖、陈方芳、司玉洁、 王炜阳范文静

GB/T39420—2020

本标准界定了海洋水文观测、海洋气象观测涉及的术语。 本标准适用于海洋观测预报、海洋防灾减灾、海洋环境保障、海洋科学研究等相关工作和学术交流 2 一般术语 2.1 世界时universal time coordinated;UTC 格林尼治所在地的标准时间。 2.2 北京时Beijingtime 北京所在时区的标准时间。 2.3 日界dayboundary 为海洋水文、海洋气象观测划定一日开始和结束的时间界线,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内海洋水文项目中的潮汐、海浪、表层海水温度、表层海水盐度、海冰以北京时24时 (不含24时)为日界,海发光以日出为日界;海洋气象项目以北京时20时(含20时)为日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 辖海域外海洋水文、气象观测以当地时区为日界 2.4 校时 timecalibration 将观测系统时钟与标准时间进行校准。 2.5 走时误差 travel timeerror 观测完成后观测系统时钟与标准时间的差值。 2.6 观测时间 observationtime 按观测要求确定的时间。 2.7 补测 Jsupplementarymeasurement 观测时间内某项目或某要素因故未能观测或观测失败时,在该时次后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测量的 活动。 2.8 缺测missingmeasurement 在规定时间内未进行观测或补测。 2.9 标准观测层 standard observation layer 根据不同观测水深范围而划分的海水观测层次。 注:一般可划分为表层、多个中间层和底层。 2.10 表层 sea surfacelayer 海洋表面的水层

本标准界定了海洋水文观测、海洋气象观测涉及的术语。 本标准适用于海洋观测预报、海洋防灾减灾、海洋环境保障、海洋科学研究等相关工作和学术交流。 2一般术语 2.1 世界时universal time coordinated;UTC 格林尼治所在地的标准时间。 2.2 北京时Beijingtime 北京所在时区的标准时间。 2.3 日界dayboundary 为海洋水文、海洋气象观测划定一日开始和结束的时间界线,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内海洋水文项目中的潮汐、海浪、表层海水温度、表层海水盐度、海冰以北京时24时 (不含24时)为日界,海发光以日出为日界;海洋气象项目以北京时20时(含20时)为日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 辖海域外海洋水文、气象观测以当地时区为日界 2.4 校时timecalibration 将观测系统时钟与标准时间进行校准。 2.5 走时误差traveltimeerror 观测完成后观测系统时钟与标准时间的差值。 2.6 观测时间observationtime 按观测要求确定的时间。 2.7 补测 Jsupplementarymeasurement 观测时间内某项目或某要素因故未能观测或观测失败时,在该时次后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测量的 活动。 2.8 缺测missingmeasurement 在规定时间内未进行观测或补测。 2.9 标准观测层 standard observation layer 根据不同观测水深范围而划分的海水观测层次。 注:一般可划分为表层、多个中间层和底层。 2.10 表层 sea surfacelayer 海洋表面的水层。

注:表层的厚度与观测要素、观测区域和观测目的相关,如海滨观测中温度观测的表层为0m~0.5m,海流观测的 表层为om~3m。 2.11 底层seabottomlayer 临近海底的水层, 注:水深<50m时,底层为离底2m的水层;水深在50m~200m范围内底层离底的距离为水深的4%;水深> 200m时,底层与相邻标准层的距不小于25m

海水温度seawatertemperature 表征海水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1.1.2 表层水温 sea surfacetemperature 海洋表层水的温度。 .1.1.3 底层水温 seabottom temperature 海洋底层水的温度。 .1.1.4 表皮水温 sea skintemperature 皮温 海水表面温度 .1.1.5 盐度salinity 表征海水中溶解盐类多少的量。 注:盐度有绝对盐度和实用盐度之分。如无特别说明,盐度一般指实用盐度, [GB/T15920—2010,定义2.1.9] .1.1.6 表层海水盐度 sea surfacesalinity 海洋表层水的盐度。 .1.1.7 观测水深observationaldepth 海面距观测点的垂直距离

海流current 海水的宏观运动,以流速和流向表征。 [GB/T15920—2010,定义2.3.3] .2.2 流速 current speed 海水在单位时间内流过的距离。 注:单位为厘米每秒(cm/s),或以米每秒(m/s)为计量单位

GB/T39420—2020

由风引起的海面波动现象。 注:主要包括风浪和涌浪。 [GB/T15920—2010,定义 2.4.1] 3.1.3.2 风浪windwave 风直接作用于水面上产生的表面重力波。 [GB/T15920—2010,定义2.4.24] 3.1.3.3 涌浪 swell 由其他海区传来的或由于当地的风速迅速减小、平息,或者风向改变后,海面上遗留下来的波浪, [GB/T15920—2010,定义2.4.25] 3.1.3.4 波向wavedirection 波浪传播的方向。 [GB/T15920—2010,定义2.4.13] 3.1.3.5 风浪向windwavedirection 风浪传播的方向。

由风引起的海面波动现象。 注:主要包括风浪和涌浪。 [GB/T15920—2010,定义2.4.1] 3.1.3.2 风浪windwave 风直接作用于水面上产生的表面重力波。 [GB/T15920—2010,定义2.4.24] 3.1.3.3 涌浪 swell 由其他海区传来的或由于当地的风速迅速减小、平息,或者风向改变后,海面上遗留下来的波浪 [GB/T15920—2010,定义2.4.25] 3.1.3.4 波向wavedirection 波浪传播的方向。 [GB/T15920—2010,定义2.4.13] 3.1.3.5 风浪向windwavedirection 风浪传播的方向

GB/T39420—2020

3.1.4.8 低潮时lowwaterhour 停潮的中间时刻。 [GB/T15920—2010,定义2.5.8] 3.1.4.9 潮差 tidal range 相邻高、低潮位之差。 [GB/T15920—2010,定义2.5.9] 3.1.4.10 大潮 springtide 朔(初一)、望(十五)后一至三天,由月球和太阳引起的潮汐相加而引起的潮差大的潮。 3.1.4.11 小潮 neaptide 上弦(初七、初八)、下弦(二十二、二十三)日期前后,月球与太阳引起的潮汐相减而形成的潮差小 的潮。 3.1.4.12 假潮seiche 封闭或半封闭水域有外力惯性作用造成的以主波形式出现的海面自由振动。 [GB/T15920—2010,定义2.5.54] 3.1.4.13 潮高基准面tidaldatumlevel 测量海面潮位高度的起算面。 注:一般取为当地理论最低潮面。 3.1.4.14 基本水准点fundamentalbenchmark 验潮站永久性的高程控制点。 3.1.4.15 水尺零点 zeropoint of staff gauge 当地验潮站零点。 3.1.4.16 校核水准点checkbenchmark 用于检查水尺零点、读数指针高程的水准点。 3.1.4.17 水尺校核staffgaugecheck 定期对井内外水尺进行高度的校核。 3.1.4.18 海面 sealevel

HG/T 2479-2020 机械密封用波形弹簧技术条件.pdf由海水冻结而成的冰。 「GB/T15920—2010.定义2.6.1

GB/T39420—2020

3.1.5.2 固定冰fastice 沿着海岸形成并于海岸牢固地冻结在一起的冰 注:海面变化时能随之发生升降现象。 3.1.5.3 浮冰floatingice 漂浮在海面上的冰。 [GB/T19520—2010,定义2.6.5 3.1.5.4 海冰温度 temperatureofseaice 固定冰冰层内部的温度。 [GB/T15920—2010,定义2.6.42] 3.1.5.5 海冰盐度 salinity of sea ice 海冰自然融化成液体后的海水盐度 『GB/T15920—2010.定义2.6.41 3.1.5.6 海冰密度 seaicedensity 单位体积海冰所包含的纯水、卤水和固体盐的总质量, LGB/T159202010,定义2.6.40 3.1.5.7 冰量 icecover 海冰覆盖面积占整个能见海面的比值。 3.1.5.8 冰型 iceform 根据海冰的生成原因和发展过程而划分的海冰类型。 注:冰型分为浮冰型和固定冰型两种类型。浮冰型可划分为初生冰、冰皮、尼罗冰、莲叶冰、灰冰、灰白冰、白冰七 种。固定冰型可划分为沿岸冰、冰脚和搁浅冰三种。 3.1.5.9 冰表面特征 icefeature 浮冰在动力或热力作用下所呈现的外貌特征。 注:可分为平整冰、重叠冰、冰丘、覆雪冰四种。 3.1.5.10 冰状 icevolume 浮冰冰块最大水平尺度的表征。 注:分为巨冰盘、大冰盘、中冰盘、小冰盘、冰块和碎冰六种。 3.1.5.11 初冰日initial iceday 每年初冬第一次出现海冰的日期。 3.1.5.12 终冰日final iceday 翌年初春海冰最后消失的日期。 3.1.5.13 盛冰期glacialmaximum 海冰形成、发展和消亡过程中,浮冰发育最盛的一个阶段。 3.1.5.14 最大浮冰块水平尺度 maximumhorizontal size offloatingice 最大浮冰块上两个相距最远点间的水平距离

GB/T39420—2020

3.1.6其他水文要素

水色watercolor 由海水、水中溶解物、水中悬浮物的光学特性决定的水体颜色JG/T 143-2018 铝制柱翼型散热器, 注1:水色与天空状况和海面状况无关。 注2:改写GB/T15920—2010,定义2.2.1 3.1.6.2 海发光 sealuminescence 夜间海面上出现的生物发光现象。 [GB/T12763.2—2007,定义3.12 3.1.6.3 海水透明度seawatertransparency 表征海洋水体透明程度的物理量,表征光在海水中的衰减程度 注:计量单位为米(m)。 「GB/T12763.2—2007,定义3.10

3.1.6.4 叶绿素achlorophylla 浮游植物细胞内的主要光合色素,可作为浮游植物生物量的表征 3.1.6.5 悬浮物suspendedmatter 水体中的有机和无机颗粒态物质。 3.1.6.6 黄色物质yellowsubstance 溶解在水中的有色有机物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