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X/T 103-2017 雷电灾害调查技术规范.pdf

QX/T 103-2017 雷电灾害调查技术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QX/T 103-2017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9.6 M
标准类别:环境保护标准
资源ID:360310
下载资源

QX/T 103-2017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QX/T 103-2017 雷电灾害调查技术规范.pdf

ICS 07. 060 A 4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

QX/T103—2017 代替QX/T103—2009

道路工程20#及22#污水井管段及(窨井)专项施工方案QX/T103—2017 代替QX/T103—2009

QX/T103—2017

Technical specificationforlightning disaster investigation

OX/T1032017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基本规定 雷电灾害等级 调查组织 调查流程 调查取证 资料整理与分析判定 10资料上报与归档 附录A(资料性附录) 雷电灾害调查常用表格样式: 附录B(资料性附录) 雷电灾害调查的仪器、设备主要性能和技术指标 附录C(资料性附录) 剩磁检测 附录D(资料性附录) 雷电痕迹和症状 附录E(资料性附录) 雷电灾害损失统计 附录F资料性附录) 雷电灾害调查报告式样 公老定越

QX/T 1032017

上报与归档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雷电灾害调查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1431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4.1雷电灾害调查应及时、科学、公正、完整。 4.2调查记录字迹应清晰、工整,并具有唯一识别性。签名应使用钢笔或签字笔。雷电灾害调查常用 表格格式参见附录A。 4.3用于雷电灾害调查的仪器设备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并应在计量有效期内。主要性能和 技术指标参见附录B的要求。

1雷电灾害调查应及时、科学、公正、完整。 2调查记录字迹应清晰、工整,并具有唯一识别性。签名应使用钢笔或签字笔。雷电灾害调查 格格式参见附录A。 3用于雷电灾害调查的仪器设备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并应在计量有效期内。主要性 支术指标参见附录B的要求。

QX/T103—2017

5.2雷电灾害等级划分

图1雷电灾害调查流程框图

QX/T1032017

8.1.1应参考灾情信息对所描述的灾害程度、受灾对象和行业特点进行初步分析,制定相应的调查计 划,并准备相应的调查资料和设备等。 3.1.2应告知受灾单位或个人准备与受灾设备、系统、设施相关的技术资料,并通知有关人员在约定时 间内到达现场配合调查

B减3.1调查访问对象包

8.4.1现场勘查应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开展。

8.4.3勘查对象可能涉及以下内容,

痕迹和残留物的数量、位置、形状、大小、色泽以及残留物与母体的空间关系; 受灾对象的空间位置、损害表现特征、与之相连或接触的物体或系统; 因灾害直接作用导致物体位置或状态发生变化的情况; 受灾对象附近其他物体及分布情况; 一受灾对象所在场所及周围环境情况; 灾害发生地地理坐标(用经纬度和海拔高度表示); 受灾对象及周围铁磁体的剩磁数据,用于检测剩磁数据的方法参见附录C; 防雷装置设置情况及性能,用于检测防雷装置的方法和要求按照GB/T21431执行; 被访问者描述的需要现场核实的情况; 相关的影像资料;

8.4.4现场勘查笔录应符合下列要求

内容应全面、真实反映灾害现场全貌; 及时做好笔录,笔录顺序应与勘查顺序相同; 描述和记录用词应规范、准确、精炼,并使用国家标准计量单位。 8.4.5拍照或摄像应全方位、多角度、分层次地进行,全景、局部与特写相结合。需要拍摄的对象有: 受灾区域的局部、全景和周围环境; 受灾对象、痕迹、残留物及其所在位置; 受灾对象周围环境及各类相关金属管线的敷设情况; 相关物体移动前后的情况; 询问、现场勘查、提取证物的相关过程; 防雷装置设置情况; 其他需要拍摄的对象。

8.4.6现场搜集到的所有物件(如碎片、残留物等)应保持原样,并进行分类管理。

8.5.1涉及专业性较强的事项,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或能力的专业机构确定其性质或特性。 8.5.2当无法直接确定某种现象的真实性或必然性时.宜进行针对性实验

9.1.1调查组应将询问笔录、现场勘查笔录、现场绘图和影像资料及其他各相关信息等材料,接照雷击 发生、雷电波传导途径和受灾对象进行分类整理。 9.1.2应逐项审查调查资料的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对于明确存在不符合要求的资料不应采用 9.1.3在调查资料之间存在无盾时,应采取措施加以甄别 当无法甄别时,对应资料均不应采用

9.2.1根据灾害发生地的气候、地理、地质、地物等因素,分析雷电发生的可能性。 9.2.2根据灾害发生时间、地点和相关天气背景资料,分析雷电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否与灾害发生 相吻合。 9.2.3分析受灾对象、痕迹、残留物等现场物体的物理化学效应以及关联性。雷电击在某些物体、人体 时遗留的典型雷电痕迹特征和症状参见附录D。 9.2.4根据灾害现场防雷装置状况,结合其他调查结果,分析原有防雷装置与灾害发生之间的关系。

3.1灾害性质的判定结论可分为:雷电灾害、非雷电灾害和不确定三种。当既不能确定为雷电灾 不能确定为非雷电灾害时,则为不确定,

证据之间应能相互印证; 判定过程符合逻辑; 不存在反证。

9.4.1调查报告应用词规范、文字简练、准确、易懂。

调查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 报案和受理的基本情况; 雷电灾害发生地概况; 雷电灾害受灾情况概况; 雷电灾害承灾体概况; 灾害调查过程; 调查资料分析: 雷电灾害灾情统计; 灾害判定和成因分析; 雷电灾害防范和整改措施建议; 相关人员签名和专业技术机构盖章

9.4.3调查报告格式参见附录F。

9.4.3调查报告格式参见附录F。

DB37/T 4165-2020 中小型灌排泵站运行管理规程.pdf雷电灾害调查受理表格样式见表A.1。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雷电灾害调查常用表格样式

表A.1雷电灾害调查受理表

询问笔录表格样式见表A.2。

表A.3现场勘查笔录

灾害调查现场图样式见图A.1。

现场勘查笔录表格样式见表A.4。

图A.1灾害调查现场图

冻土地基强夯处理试验段施工方案表A.4现场测试记录表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