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 1272-2022 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技术指南(试行).pdf

HJ 1272-2022 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技术指南(试行).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5 M
标准类别:环境保护标准
资源ID:383212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HJ 1272-2022 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技术指南(试行).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生态环境

HJ1272—2022

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技术指南

Technicalguidelineforperformanceassessmentofecologicalconservation andrestoration (ontrial)

T/CECS 10040-2019 绿色建材评价 防水涂料H1272—2022

前言.. 适用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4 评估原则. 5 评估流程... , 6评估指标体系 7成效评估. ..5 8评估报告.. ..5 附录A(规范性附录) 赋分细则 .6 附录B(资料性附录) 生态保护修复公众满意度调查问卷. .15 附录C(资料性附录) 《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技术报告》编写提纲 18

为履行指导协调和监督生态保护修复工作职责,规范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技术要求,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的原则、评估流程、评估指标、评估方法及评估报告等要求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和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法规与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部卫星环 境应用中心。 本标准生态环境部2022年12月24日批准。 本标准自2022年12月24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解释

H1272—2022

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技术指南(试行)

本标准规定了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的原则、技术流程、指标与方法及报告编写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生态保护修复相关政策、规划、工程等生态环境成效评估,

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凡是未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7 海水水质标准 GB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T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15618 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18668 海洋沉积物质量 HJ 91.1 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HJ91.2 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HJ16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166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664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试行) HJ 710.1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陆生维管植物 HJ 710.3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陆生哺乳动物 HJ 710.4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鸟类 HJ 710.5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爬行动物 HJ 710.6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两栖动物 HJ 710.7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内陆水域鱼类 HJ 710.8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淡水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 HJ 710.9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蝴蝶 HJ 710.10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大中型土壤动物 HJ 710.12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水生维管植物 HJ 710.13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蜜蜂类 HJ915 地表水自动监测技术规范(试行) HJ 1172 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技术规范一一生态系统质量评估 HJ 1173 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技术规范一一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 HY/T215 近岸海域海洋生物多样性评价技术指南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南(试行)》(自然资办函(2020)127号

《区域生态质量评价办法(试行)》(环监测(2021)99号)

3.5 人为胁迫artificialstress 人类对生态系统正常结构和功能的干扰,这些干扰超出了生态系统恢复力,可能导致生态系统发生 不可逆的变化甚至退化或崩溃。 3.6 物种丰富度speciesrichness 区域内已记录的物种种数。 3.7 评估范围evaluationscope 生态保护修复相关政策、规划、工程等实施的行政单元或者自然地理单元。 3.8 评估基期 evaluationbaseperiod 被评估区域生态保护修复相关政策、规划、工程等实施的前一年或基准年,作为与评估期各项评估 指标进行对比的初始时间。 3.9 评估期evaluationperiod 开展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的时间。

以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为目标,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宜林则林、宜草则

H1272—2022

显则湿、宜荒则荒,突出整体性和系统性,科学确定评估内容和指标,客观反映生态保护修复成 保评估结果真实准确

明确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的技术流程和成果产出,对评估指标、评估方法、数据来源、评估结果 等统一标准,确保评估工作的规范性,

根据生态保护修复实施前后生态环境要素变化情况确定评估标准,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开 展评估,确保评估数据与资料可获取、结果可量化,切合实际

根据生态保护修复实施进展情况确定评估基期和评估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成效评估原则上在整体 峻工验收2年后开展,实施后长期成效评估原则上在整体峻工验收5年后开展,实施过程中评估可结合 工作需要适时开展。生态保护修复政策或规划成效评估可根据工作需要适时开展,

针对各项评估指标,通过资料收集、实地调研、调查监测等方式,收集评估所需的基础资料与数据, 建立评估资料数据集,获取指标评估依据和数据。各指标评估依据和数据资料来源见附录A。

根据评估指标计算方法和基础数据资料,对各项指标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估,获取各项指标评估指标 值,计算成效评估结果,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分级,形成评估结论。赋分细则详见附录A。生态保护修复 公众满意度调查问卷参见附录B。

编制《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技术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前言、总则、基本情况、生态环境成效评 估、主要成效与存在问题、相关建议、附录等。评估技术报告编写提纲参见附录C。 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技术流程见图1。

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的具体指标见表1。

图1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技术流程

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

H1272—2022

根据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需求,通过资料收集、数据统计、遥感解译、实地调研、调查监测等 英取所需资料数据。根据指标赋分细则,计算各项指标值,对评估结果进行计算分级,形成评估结

基于各项指标评估得分,按照公式(1)计算生态保护修复成效指数(ER

中:ERI一一生态保护修复成效指数; ERI生态保护修复成效第i项指标得分; i一指标序号; n一指标数量。 根据生态保护修复成效指数评估计算结果,确定成效等级,详见表2。

表2生态保护修复成效分级表

重要生态系统面积10分,根据评估范围内森林、灌丛、草地、湿地、农田(非生态用地转化) 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红树林、盐沼、海草床、海藻场、珊瑚礁、牡蛎礁)等保护修复后的面积增长情况 赋分。

重要生态系统面积评分方法按照表A.1相关要求执行

表A.1重要生态系统面积评分表

重要生态系统面积增长率按照公式(A.1)计算。

式中:S一一重要生态系统面积增长率; S一一森林、灌丛、草地、湿地、农田、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等评估期面积; S'一一森林、灌丛、草地、湿地、农田、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等评估基期面积; i一指标序号; 指标数量。 7

境部门、 、自然资源部门、 实施单位或评估单位监

生态连通度8分,根据评估范围内生态系统整体连通程度提升情况赋分

生态连通度8分,根据评估范围内生态系统整体连通程度提升情况赋分。

生态连通度评分方法按照表A.2相关要求执行

小型预制构件拱形骨架预制块首件工程施工方案H1272—2022

表A.2 生态连通度评分表

生态连通度提升率按照公式(A.2)计算。

式中:EC一一生态连通度提升率; ECI一一评估期生态连通度指数; ECI'一一评估基期生态连通度指数。 陆域生态连通度指数计算方法可参考《区域生态质量评价办法(试行)》中重要生态空间连通度指 数计算方法,生态空间包括森林、灌丛、草地、湿地、农田等空间范围。 海域生态连通度指数为评估范围内海洋水文空间的整体连通度,可通过纳潮量变换率、水体半交换 周期变化率、潮流强度获取。海域生态连通度指数按照公式(A.3)计算。

ECIm=(Om+Tm+TS)/3

式中:ECIm——海域生态连通度指数; Qm纳潮量变换率; T水体半交换周期变化率; TS—潮流强度。 纳潮量变换率按照公式(A.4)计算。

Om 纳潮重变换率; O1 一实施前纳潮量; Q2—实施后纳潮量宝鸡烟厂易地技术改造联合工房施工组织设计(全),对于海湾可选择断面流量法或面积潮差法计算,对于开海域采用面 差法。 水体半交换周期变化率按照公式(A.5)计算。

式中:T一水体半交换周期变化率; T一实施前水体半交换时间; T一实施后水体半交换时间。 潮流强度为评估海域在完整的大、中、小潮周期内的平均流速变化在10%以上的海域面积占评估 海域面积的比率,当流速以增大为主时评价指标为正,当流速以减小为主时评价指标为负。 当区域同时存在陆域和海域时,取二者得分的平均值,

生态环境部门、自然资源部门、实施单位或评估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