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1854-2011 山东省化工装置安全试车工作规范

DB37/T 1854-2011 山东省化工装置安全试车工作规范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9M
标准类别:机械标准
资源ID:204938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7/T 1854-2011 山东省化工装置安全试车工作规范

C. 8. 2 系统置换条件

C.8.2.1已标明放空点、分析点和盲板位置的置换流程图

C.8.2.1已标明放空点、分析点和盲板位置的置换流程图。 C.8.2.2取样分析人员已就位DB34/T 2918-2017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工程施工技术规范,分析仪器、药品已备齐。 C.8.2.3情性气体可以满足置换工作的需要。

C.8.3系统置换应遵守下列规定

惰性气体中氧含量不得高于安全标准。 确认盲板的数量、质量、安装部位合格。 置换时应注意系统中死角,需要时可采取反复升压、卸压的方法以稀释置换气体

DB37/T18542011

当管道系统连有气柜时,应将气柜反复起落三次以置换尽环形水封中的气体。 置换工作应按先主管后支管的顺序依次连续进行。 分析人员取样时应注意风向及放空管道的高度和方向,严防中毒。 分析数据以连续三次合格为准,并经生产、技术、安全负责人员签字确认。 置换完毕,惰性气体管线与系统采取有效措施隔离。

C.8.4.1以情性气置换可燃性气体时,置换后气体中可燃性气体成份不得高于0.5% C.8.4.2以可燃性气体置换惰性气体时,置换后的气体中氧含量不得超过0.5%。 C.8.4.3以惰性气体置换空气时,置换后的气体中氧含量不得高于1%,如置换后直接输入可燃可爆介 质,则要求置换后的气体中氧含量不得高于0.5%。 C.8.4.4以空气置换情性气时,置换后的气体中氧含量不得低于20%。

C. 9. 1一般电动机器试车条件

已按合同的要求在供方进行了规定的试验。 二次灌浆已达到了设计强度,基础抹面已经完成。 与机器试车有关的管道及设备已吹扫或清洗合格。 机器入口处按规定设置了滤网(器)。 压力润滑密封油管道及设备经油洗合格,并经过试运转。 电机及机器的保护性联锁、预警、指示、自控装置已调试合格。 安全阀调试合格。 电机转动方向已核查、电机接地合格。 设备保护罩已安装。

C.9.2一般电动机器试车应遵守下列规定

试车介质应执行设计文件的规定,若无特殊规定,泵、搅拌器宜以水为介质,压缩机、风机宜 以空气或氮气为介质。 低温泵不宜以水做为试车介质,否则必须在试车后将水排净,彻底吹干、干燥并经检查确认合 格。 当试车介质的比重大于设计介质的比重时,试车时应注意电机的电流,勿使其超过规定, 试车前必须盘车。 电机试车合格后,机器方可试车。 机器一般应先进行无负荷试车,然后带负荷试车。 试车时应注意检查轴承(瓦)和填料的温度、机器振动情况、电流大小、出口压力及滤网。 仪表指示、报警、自控、联锁应准确、可靠。

C.10汽轮机、泵的试车

DB37/T 18542011

供方已按合同的要求进行了规定的试验,供方的试车人员已到现场(合同如有规定)。 一通往机器的全部蒸汽和工艺管道已吹扫合格。 一压缩机段间管已进行压力试验并清洗或吹扫合格。 一凝汽系统真空试验合格。 一水冷却系统已能稳定运行并预膜合格。 油系统已能正常运行。 蒸汽管网已能正常运行,管网上安全阀、减压阀、放空阀皆已调试合格。 弹簧支吊架已调试合格。 机组的全部电气、仪表系统皆已进行了静态模拟试验。 冷凝系统已能正常运行。 保护罩等安全设施皆已安装。

C.10.2汽轮机、泵试车条件应遵守下列规定

先进行辅助装置试车(油泵、冷凝系统等),再进行汽轮机试车,然后进行整体试车。 汽轮机试车前应首先进行暖管。 暖管工作完成后,进行汽轮机冲转,(转速一般为200r/min)。 经检查如无异状,可按升速曲线加速,同时进行暖机。 一升速时应尽快通过临界转数。 当达到额定转速后,调速器应投入运行。 一当汽轮机运转正常后,升速至脱扣转速进行脱扣试验,如不能自动脱扣应立即手动停车;脱扣 试验应进行三次。 汽轮机试车的全过程,应密切监视油温、油压、轴承温度、振动值、轴位移、转速、进排气温 度、压力以及后汽缸真空度等。 汽轮机试车合格后,应立即与压缩机(泵)进行联动。 机组首先应进行空负荷试车,升速时应尽快通过临界转速,待达到正常转速后即应按升压曲线 逐步升压。在每次升压前都必须对机组进行全面检查,当确信机组运行正常后方可继续升压, 直至达到设计压力。

.11往复式压缩机的试

C. 11. 1 往复式压缩机试车条件

试车人员已到场,包括技术操作、电气仪表人员(当合同中规定供方参加时,供方必须到场), 供水系统已能正常运行。 一循环油系统及注油系统已试车合格。 段间管经压力试验合格,段间管、水冷器、分离器及缓冲器已清洗或吹扫合格。 安全联锁及报警经模拟试验合格,仪表指示正确无误。 安全阀已调校。 重要安装数据如各级缸余隙、十字头与滑道间隙、同步电机转子与定子间隙等已核查。 励磁机、盘车器已试车合格,防护罩已安装。

C.11.2往复式压缩机试车应遵守下列规定

式车所用介质宜为空气,负荷试车时其压力不得

DB37/T 18542011

试车前应先盘车并按同步电机、无负荷、负荷试车顺序进行。 同步电机试车时间应为2~4h,无负荷试车时间应为4~8h,负荷试车时间应为24~48h。 同步电机试车应先开动通风装置并检查电机转动方向。 同步电机试车时应检查轴承温度、振动值、电机温升及电刷、集电环接触情况。 无负荷试车前应拆除各级缸气阀。 联锁报警装置应进行模拟联校。 负荷试车应在各级缸气阀复位后进行。 缸气阀复位后进行负荷试车半小时,然后分3~5次加压至规定的试车压力,在加压前应在该 压力下稳定1小时。 一试车时应检查轴承、滑道、填料函、电机进出口气体及冷却水温度、供油、振动及各处密封情 况。 试车时应注意排油、排水并注意检查各级气缸有无撞击和其它杂音。 停车前应逐步降压,除紧急情况外,不得带压停车。 停车10分钟后才能停油、停水。 在试车中应进行安全阀最终调校。

当使用不定形耐火材料时,应具备配制记录和试验报告。 当使用耐火水泥浇注衬里时,其强度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安装的膨胀指示器已调至零位。 当设备内有加热、冷却管道时,已采取通水、通气等措施以防管道超温。 一具有批准的烘炉曲线。 一设备基础上已采取隔热措施。 一测温仪表已按规定部位安装并调试合格。 冷却水、脱盐水、锅炉供水系统及排污设施已投用。 加热、调温、通风设施已能正常投用。

C.12.2烘炉应遵守下列规定

点火前应分析炉内或设备内可燃气体,分析合格。 严格按烘炉曲线升温、恒温、降温。 炉内或设备内部应受热均匀。 注意观测炉或设备内各种管道和基础的温度,严防超温。 当点火装置自行熄火时,应置换尽可燃气体后,方可重新点火。 烘炉燃烧后的气体排放处应有防中毒措施。

烘炉已合格。 热工仪表已校验合格

烘炉已合格。 热工仪表已校验合格

安全阀已冷调校合格。 锅炉燃料已到位,点火装置已调校合格。 化学药品、分析器已备齐。

C.13.2煮炉应遵守下列规定

DB37/T18542011

按设计文件要求和有关规定,煮炉的溶液介质分析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并已检查确认其它条 件都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点火。 严格按煮炉方案的规定分阶段升压,按阶段煮炉、加水、排污,在低压煮炉阶段(一般为300kPa) 紧固全部人孔、手孔阀门法兰螺栓。 当煮炉接近规定的试验压力时,应采取换水、加水排污等措施直到全面达到工艺条件。 在规定的试验压力下进行安全阀调整,并在工作压力下进行泄漏性试验和检查汽包、集箱的膨 胀。 按煮炉方案的规定降压、停炉、冲洗、检查。

C.14塔、器内件的充填

C.14.1 塔、器内件充填条件

一塔、器系统压力试验合格。 塔、器等内部洁净,无杂物,防腐处理后的设备内部有毒可燃物质浓度符合相关标准 一具有衬里的塔、器,其衬里检查合格。 一人孔、放空管均已打开,塔、器内通风良好。 一填料已清洗干净。 一充填用具已齐备。 已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证。

C.14.2 塔、器内件充填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进入塔器人员不得携带与填充工作无关的物件。 进入塔器人员应按规定着装并佩带防护用具,指派专人监护。 不合格的内件和混有杂物的填料不得安装。 安装塔板时,安装人员应站在梁上。 分布器、塔板及其附件等安装和填料的排列皆应按设计文件的规定严格执行,由专业技术人员 复核并记录存档。 塔、器封闭前,应将随身携带的工具、多余物件全部清理于净,封闭后应进行泄漏性试验

C.15催化剂、分子筛等的充填

一催化剂的品种、规格、数量符合设计要求,且保管状态良好。 反应器及有关系统压力试验合格。 具有耐热衬里的反应器经烘炉合格。 反应器内部清洁、干燥。 在深冷装置中充填分子筛、吸附剂前,其容器及相应的换热器和管道业已将微量置换于净,并

干燥合格。 充填用具及各项设施皆已齐备。 已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证。

C.15.2催化剂、分子筛等充填应遵守下列规定

DB37/T18542011

进入反应器的人员不得携带与充填工作无关的物件。 充填催化剂时,必须指定专人监护。 充填人员必须按规定着装、佩带防护面具。 不合格的催化剂(粉碎、破碎等)不得装入器内。 充填时,催化剂的自由落度不得超过0.5米。 一充填人员不得直接站在催化剂上。 一充填工作应严格按照充填方案的规定进行。 应对并联的反应器检查压力降,确保气流分布均匀。 对于预还原催化剂在充填后以惰性气体进行保护,并指派专人监测催化剂的温度变化 反应器复位后应进行泄漏性试验。

C.15.3热交换器的再检查

C.15.3.1热交换器运抵现场后必须重新进行泄漏性试验,当有规定时还应进行抽芯检查。 C.15.3.2试验用水或化学药品应满足试验需要。 C.15.3.3试验时应在管间注水、充压、重点检查涨口或焊口处,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C.15.3.4如管内发现泄漏,应进行抽芯检查。 C.15.3.5如按规定需以氨或其它介质进行检查时,应按特殊规定执行。 C.15.3.6检查后,应排净积水并以空气吹于。

C.16.1仪表系统调试前条件

仪表空气站具备正常运行条件,仪表空气管道系统已吹扫合格。 控制室的空调、不间断电源能正常使用。 变送器、指示记录仪表、联锁及报警的发讯开关、调节阀以及盘装、架装仪表等的单体调校已 完成。 自动控制系统调节器的有关参数已预置,前馈控制参数、比率值及各种校正的比率偏置系统已 按有关数据进行计算和预置。 各类模拟信号发生装置、测试仪器、标准样气、通讯工具等已齐备。 全部现场仪表及调节阀均处于投用状态。

C.16.2仪表系统调试前应遵守下列规定

检测和自动控制系统在与机械联试前,应先进行模拟调试,即在变送器处输入模拟信号,在操 作台或二次仪表上检查调整其输入处理控制手动及自动切换和输出处理的全部功能。 联锁和报警系统在与机械联试前应先进行模拟调试,即在发讯开关处输入模拟信号,检查其逻 辑正确和动作情况,并调整至合格为止。 在与机械联试调校仪表时,仪表、电气、工艺操作人员必须密切配合互相协作。

DB37/T18542011

对首次试车或在负荷下暂时不能投用的联锁装置,经建设(生产)单位同意,可暂时切除,但 应保留报警装置。 一化工投料试车前,应对前馈控制、比率控制以及含有校正器的控制系统,根据负荷量及实际物 料成分,重新整定各项参数。

C. 17电气系统调试

C.17.1电气系统调试前条件

总变电站的全部安装工作和有关调试项目供电部门已检查、确认并办妥受电手续。 隔离开关、负荷开关、高压断路器、绝缘材料、变压器、互感器、硅整流器等已调试合格, 继电保护系统及二次回路的绝缘电阻已经耐压试验和调整。 一具备高压电气绝缘油的试验报告。 具备蓄电池充、放电记录曲线及电解液化验报告。 一具备防雷、保护接地电阻的测试记录。 具备电机、电缆的试验合格记录。 具备连锁保护试验合格记录。

C.17.2电气系统调试前应遵守下列规定

供配电人员必须按制度上岗,严格执行操作制度。 变、配电所在受电前必须按系统对继电保护装置、自动重合闸装置、报警及预相系统进行模拟 试验。 一对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保护装置应逐项模拟联锁及报警参数,应验证其逻辑的正报警值的正确 性。 一应进行事故电源系统的试车和确认。 应按照规定的停送电程序操作。 送电前应进行电气系统验收。

供配电入员必须按制度上岗,产格执行操作制度。

C.18大机组等关键设备试车应具备以下条件

机组安装完毕,质量评定合格。 系统管道耐压试验和热交换设备气密试验合格。 工艺和蒸汽管道吹扫或清洗合格。 动设备润滑油、密封油、控制油系统清洗合格。 安全阀调试合格并已铅封。 同试车相关的电气、仪表、计算机等调试联校合格。 一试车所需动力、仪表空气、循环水、脱盐水及其它介质已到位。 试车方案已批准,指挥、操作、保运人员到位。测试仪表、工具、防护用品、记录表格准备齐 全。 试车设备和与其相连系统已完全隔离。 一试车区域已划定,有关人员凭证进入。 一试车需要的工程安装资料,已由施工单位整理完,能提供试车人员借阅。 试车技术指标确定。

DB37/T18542011

化工投料试车应具备的条件

化工投料试车应具备的条件

化工投料试车必须高标准、严要求,按照批准的试车方案和程序进行。在化工投料试车前应严 和确认是否具备以下条件:

D.1依法取得试生产方案备案手续

按照《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8号)的规定,将试生产(使 用)方案报相应的安监部门备案,并取得备案证明文件。

D.2.1工程质量初评合格。 D. 2. 2 “三查四定”的问题整改消缺完毕,遗留尾项已处理。 D.2.3影响投料的设计变更项目已施工完毕。 D.2.4单机试车合格。 D.2.5工程已办理中间交接手续。 .2.6 化工装置区内施工用临时设施已全部拆除;现场无杂物、无障碍。 .2.7 设备位号和管道介质名称、流向标志齐全。 D.2.8系统吹扫、清洗完成,气密试验合格。

D.3.1干燥、置换、三剂装填、计算机仪表联校等已完成并经确认。 D.3.2设备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D.3.3在线分析仪表、仪器经调试具备使用条件、工业空调已投用。 D.3.4化工装置的检测、控制、联锁、报警系统调校完毕,防雷防静电设施准确可靠。 D.3.5现场消防、气防等器材及岗位工器具已配齐。 D.3.6联动试车暴露出的问题已经整改完毕。

D.4.1国内外同类装置培训、实习已结束。 D.4.2已进行岗位练兵、模拟练兵、防事故练兵,达到“三懂六会”(三懂:懂原理、懂结构、懂方案 规程;六会:会识图、会操作、会维护、会计算、会联系、会排除故障),提高“六种能力”(思维能力, 操作、作业能力,协调组织能力,防事故能力,自我保护救护能力,自我约束能力)。 D.4.3各工种人员经考试合格,已取得上岗证。

DB37/T 18542011

D.4.4已汇编国内外同类装置事故案例,并组织学习。对本装置试车以来的事故和事故苗头本着“四不 放过(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 不放过)的原则已进行分析总结,取教训。

D.5各项生产管理制度已建立和落实

D.5.1岗位分工明确,班组生产作业制度已建立。 D.5.2各级试车指挥系统已落实,指挥人员已值班上岗,并建立例会制度。 D.5.3各级生产调度制度已建立。 D.5.4岗位责任、巡回检查、交接班等相关制度已建立。 D.5.5已做到各种指令、信息传递文字化,原始记录数据表格化。 D.5.6 经批准的化工投料试车方案已组织有关人员学习。 D. 5. 7 工艺技术规程、安全技术规程、操作法等已人手一册,化工投料试车方案主操以上人员已人手 一册。 D. 5. 8 每一试车步骤都有书面方案,从指挥到操作人员均已掌握。 D. 5. 9 已实行“看板”或“上墙”管理。 D.5.10已进行试车方案交底、学习、讨论。 D.5.11事故应急预案已经制定并经过演练。

D.5.1岗位分工明确,班组生产作业制度已建立。 D.5.2各级试车指挥系统已落实,指挥人员已值班上岗,并建立例会制度。 D.5.3各级生产调度制度已建立。 D.5.4岗位责任、巡回检查、交接班等相关制度已建立。 D.5.5已做到各种指令、信息传递文字化,原始记录数据表格化。 D.5.6经批准的化工投料试车方案已组织有关人员学习。 D. 5. 7 工艺技术规程、安全技术规程、操作法等已人手一册,化工投料试车方案主操以上人员已人手 一册。 D. 5. 8 每一试车步骤都有书面方案,从指挥到操作人员均已掌握。 D. 5. 9 已实行“看板”或“上墙"管理。 D.5.10已进行试车方案交底、学习、讨论。 D.5.11事故应急预案已经制定并经过演练。

D.6.1保运的范围、责任已划分。 D. 6. 2 保运队伍已组成。 D.6.3 保运人员已上岗并佩带标志。 D.6.4 保运装备、工器具已落实。 D. 6. 5 保运值班地点已落实并挂牌,实行24小时值班。 D. 6. 6 保运后备人员已落实。 D. 6.7 物资供应服务到现场,实行24小时值班。 D.6.8机、电、仪修人员已上岗。 D.6.9 依托社会的机、电、仪维修力量已签定合同。 D. 6. 10 供排水系统已正常运行。 D. 6. 11 水网压力、流量、水质符合工艺要求,供水稳定。 D.6.12循环水系统预膜已合格、运行稳定。 D.6.13化学水、消防水、冷凝水、排水系统均已投用,运行可

D.7供电系统已平稳运行

D.7.1工艺要求的双电源、双回路供电已实现。 D. 7. 2 仪表电源稳定运行。 D.7.31 保安电源已落实,事故发电机处于良好备用状态。 D. 7.4 电力调度人员已上岗值班。 .7.5 供电线路维护已经落实,人员开始倒班巡线。 D.7. 6 无跑、冒、滴、漏,保温良好。

D.8供氮、供风、供汽系统已运行正常

DB37/T18542011

D.8.1工艺空气、仪表空气、氮气系统运行正常。 D.8.2压力、流量、露点等参数合格。 D.8.3蒸汽系统已平稳供给。 D.8.4蒸汽系统已按压力等级运行正常,参数稳定。 D.9原材料、润滑油(脂)准备齐全 D.9.1原材料、润滑油(脂)已全部到货并检验合格。 D. 9. 2 “三剂装填完毕。 D.9.3润滑油三级过滤制度已落实,设备润滑点已明确。 D.9.4备品配件齐全。 D. 9.5 备品配件可满足试车需要,已上架,帐物相符。 D. 9. 6 库房已建立昼夜值班制度,保管人员熟悉库内物资规格、数量、存入地点,出库满足及时准确 要求。

D.10通讯联络系统运行可靠

D.11物料贮存系统已处于良好待用状态

D.11.1原料、燃料、中间产品、产品贮罐均已吹扫、试压、气密、标定、干燥、氮封完毕。 D.11.2机泵、管线联动试车完成,处于良好待用状态。 D.11.3贮罐防静电、防雷设施完好。 D.11.4贮罐的呼吸阀、安全阀已调试合格。 D.11.5贮罐位号、管线介质名称与流向标识完全,罐区防火有明显标志。

D.12物流运输系统已处于随时备用状态

D.12.1铁路、公路、码头及管道输送系统已建成投用。 D.12.2原料、燃料、中间产品、产品交接的质量、数量、方式等制度已落实。 D.12.3不合格品处理手段已落实。 D.12.4产品包装设施已用实物料调试,包装材料齐全。 D.12.5产品销售和运输手段已落实。 D.12.6产品出厂检验、装车、运输设备及人员已到位。

DB37/T18542011

D.13.1经过风险评估,已制订相应的安全措施和事故预案。 D.13.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规程、台帐齐全,安全管理体系建立,人员经安全教育后取证上岗。 D.13.3动火制度、禁烟制度、车辆管理制度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已建立并公布。 D.13.4设备标志、管道流向标志、道路通行标志、防辐射标志及其他警示标志齐全。 D.13.5消防巡检制度、消防车现场管理制度已制定,消防作战方案已落实,消防道路已畅通,并进行 过消防演习。 D.13.6岗位消防器材、护具已备齐,人人会用。 D.13.7气体防护、救护措施已落实,过滤式防毒面具、空气呼吸器、长管式面具、防酸碱的手套、防 化靴、洗眼器、绝缘工具、绝缘设施、绝缘防护器材等在规定的地点,按规格、数量配置齐全,有明显 标志,完好备用状态,制定气防预案并演习。 D.13.8现场人员劳保用品穿戴符合要求,职工急救常识已经普及。 D.13.9生产装置、罐区的消防水系统、消防泡沫站、汽幕、水幕、喷淋以及烟火报警器、可燃气体和 有毒气体监测器已投用,完好率达到100%。全厂消防设施经过本地主管消防部门检验合格。 D.13.10安全阀、防爆板、阻火器、安全水封、火炬分子封、真空破坏器等,必须经调试合格。安全 阀的调试,不得低于三次,确保启动灵敏,动作压力必须符合设计文件规定的工艺装置的压力。 D.13.11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吊车、电梯等特种设备已经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监督检验、 登记并发证。 D.13.12盲板管理已有专人负责,进行动态管理,设有台帐,现场挂牌。 D.13.13现场急救站已建立,或与医院签订应急协议,并现场备有救护车等,实行24小时值班。 D.13. 14 联锁、报警系统的静态调试不得少于三次,且确保动作无误。 D.13.15 防雷、防静电设施,设备,管架的接地装置必须完善,经过检测并有合格报告。 D. 13. 16 走梯、防拦、机械安全罩及沟坑、阴井、楼板孔等的防护必须配备齐全,坚固可靠。 D. 13. 17 厂区、厂房照明及厂房通风设备按照设计文件施工完毕、验收合格。 D.13.18 厂区内与生产无关的杂物皆应清除干净。易燃、易爆物品、剧毒药品、放射性物品,必须按 安全部门制定的地点存放并设专人管理。 D.13.19其它关内容要求

D.14生产调度系统已正常运行

0.14.1调度体系已建立,各专业调度人员已配齐并经考核上岗。 D.14.2试车调度工作的正常秩序已形成,调度例会制度已建立。 D.14.3调度人员已熟悉各种物料输送方案,厂际、装置间互供物料关系明确且管线已开通。

D.15环保工作达到三同时”

D.15.1生产装置“三废"处理设施已建成投用。 D.15.2环境监测所需的仪器、化学药品已备齐,分析规程及报表已准备完。 D.15.3环保管理制度、各装置环保控制指标、采样点及分析频次等经批准公布执行。

D.16化验分析准备工作已就绪

D.16.1中间化验室、分析室已建立正常分析检验制度。

D.16.1中间化验室、分析室已建立正常分析检验制度。

DB37/T18542011

D.16.2化验分析项目、频率、方法已确定,仪器调试完毕,试剂已备齐,分析人员已持证上岗。 D.16.3采样点已确定,采样器具、采样责任已落实。 D.16.4模拟采样、模拟分析已进行。

D.17现场保卫已落实

D.17.1现场保卫的组织、人员、交通工具已落实。 D.17.2入厂制度、控制室等要害部门保卫制度已制定。 D.17.3与地方联防的措施已落实并发布公告。

D.18生活后勤服务已落实

D.18.1职工通勤车满足试车倒班和节假日加班需要,安全正点。 D.18.2食堂实行24小时值班,并做到送饭到现场。 D.18.3倒班宿舍管理已正常化。 D.18.4清洁卫生责任制已落实。 D.18.5相关文件、档案、保密管理等行政事务工作到位。 D.18.6气象信息定期发布,便于各项工作及时应对和调整。 D.18.7职工防暑降温或防寒防冻的措施落实到位。

D.19开车队和专家组人员已到现场

D.19.1开车队伍和专家组人员已按计划到齐。 D.19.2开车队伍和专家组人员的办公地点、交通、食宿等已安排就绪。 D.19.3有外国专家时,现场翻译已配好。 D.19.4化工投料试车方案已得到专家组的确认,开车队伍人员的建议已充分发表。

DB37/T18542011

SL 230-2015 混凝土坝养护修理规程(附条文说明)聘请技术顾问和开车人员管理办法

装置的投料试车,技术含量高,风险程度高,开车难度大。为充分吸取相同或类似装置的经验, 投料试车一次成功,在试车期间可根据不同情况,聘请国内外专家(或组织专家组)担任技术 车人员(队伍)协助开车。具体办法如下:

E.2.1技术顾问一般为本专业的高水平专家,可点名聘请。 E.2.2开车人员应选择技术过硬、有丰富生产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组成,并指定一名精通技术、有 定组织能力的人员带队。

.4.2受聘人员待遇由双方共同协商确定。 .4.3聘用单位应加强对受聘人员的管理,保证受聘人员的安全;受聘人员应遵守受聘单位的管理制 度,严格技术保密。 对合资企业或引进装置按照合同规定执行,特殊问题由中外双方协商决定。

度,严格技术保密。 对合资企业或引进装置按照合同规定执行,特殊问题由中外双方协商决定。

DB/T60-2015 地震台站建设规范 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台站DB37/T18542011

附录F (规范性附录) 化工装置安全试车流程图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