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T 10044-2018 煤层气井举升工艺设计规范

NB/T 10044-2018 煤层气井举升工艺设计规范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NB/T 10044-2018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1M
标准类别:机械标准
资源ID:206687
下载资源

NB/T 10044-2018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NB/T 10044-2018 煤层气井举升工艺设计规范

举升方式优选原则如下: a)适应产液量和载荷变化范围大,防煤粉等颗粒物沉淀卡堵泵及油管、管杆泵磨损、气体影响 泵效等能力强。 b)同一区宜采用一种举升设备。 c)举升设备选型应进行区域统筹,根据预测的产液量变化、载荷要求和区块开发计划,合理选 择不同型号的举升设备。 d)便于操作管理。 e安全性强。 f)综合费用低,经济性好。

包含基础数据(并别、并型、并深、并斜、套管尺寸、固井质量、完并方式、层位和层段等) 产数据(抽汲参数、日产液、动液面、煤粉和砂面等)和历次作业情况,参见附录A。

4.4.1满足产水量要求且产出液含煤粉等颗粒物较低时,优先选择抽油机有杆泵(以下简称有杆泵) 有杆泵排量范围参见表1。 4.4.2产出液含煤粉等颗粒物较高时,优先选用地面驱动螺杆泵(以下简称螺杆泵)。煤粉质量含量 不大于7%时,宜选用高转速螺杆泵;大于7%时,宜选用中、低转速螺杆泵。 4.4.3煤层埋深小于1200m或产液量大于0.5m/d的直井,可选择螺杆泵。

GB/T 5031-2019 塔式起重机表1排量及泵径选择推荐表

NB/T100442018

5.1.1泵效的选取,一般推荐60%~80%。 5.1.2泵径计算符合SY/T5873一2017中6.3的规定,见表1。 5.1.3泵排量应满足补水洗井时携带煤粉的临界流量,不同粒径煤粉的沉降速度及Φ73mm油管临界 携煤粉速度参见附录B。 5.1.4优先选用Ⅱ级间隙的泵。 5.1.5其余做法符合SY/T58732017中6.1和6.4的规定。

抽油杆的选择原则应符合SY/T5873一2017中7.1的规定

应根据地层流体介质性质、油管下人深度、油管柱受力计算,确定油管的材质和规格。油管最 大允许下深L,计算见公式(1),油管管体和接头轴向拉伸使用性能参见GB/T20657一2011的附录 K.5.

油管的允许下人深(长)度,单位为米(m); P 管柱螺纹的抗拉极限负荷,单位为千牛(kN); m 管柱螺纹的抗拉安全系数,一般取1.3(API油管取1.015); P 锚定或解封拉力,单位为千牛(kN); P 作用在固定阀上的静液柱载荷,单位为千牛(kN); 1 考虑摩擦阻力、动载荷时的系数,一般取1.2~1.6; K 浮力系数; dit 井内液体相对于管柱钢材的相对密度; 油管在空气中每米质量,单位为千克每米(kg/m); S 重力加速度,单位为米每二次方秒(m/s)

5.4.1.1悬点最大载荷和曲柄轴最大扭矩应执行SY/T5873一2017中5.1.1的规定。 5.4.1.2应满足排采举升井的正常举升和补水洗井要求。 5.4.1.3在光杆下冲程载荷Pmin、上冲程载荷P~Pmax之间,应能任意调节平衡,使抽油机平衡率达 到80%~120%。 5.4.1.4优先选用可调速电机。

NB/T 10044=2018

5.4.1.5其余符合SY/T5873—2017中第5章的规定

悬点载荷计算,直井见公式(2),定向井见公式

1790 ×1.06 2g(60 1790 W,=q.L

P一一直井最大泵沉没度下上冲程悬点载荷,单位为牛(N); P*一定向井最大泵沉没度下上冲程悬点载荷,单位为牛(N) L 一动液面,单位为米(m)。 5.4.2.3游梁式抽油机下冲程载荷,见公式(8):

Prin = q, gl

式中: Pmin—抽油杆下冲程载荷,单位为牛(N); q—平均每米抽油杆杆柱在液体中的重力,单位为牛每米(N/m)。 .4.2.4减速箱最大扭矩计算,见公式(9):

NB/T100442018

5.5.1.1抽油泵下泵深度(以下简称泵挂)要求如下: a) 宜介于生产煤层顶界至底界以下40m之间。 b) 间抽井,泵挂宜在生产煤层底界10m以下。 C 泵挂处全角变化率小于1°/25m,且不应处于拐点位置。 产出液煤粉质量含量大于7%的井,泵挂宜在煤层顶界以上。 e) 套损、落鱼、砂面无法清理等的井,可根据实际情况上调泵挂。 有油管锚定装置,可根据实际情况上调泵挂。 5.5.1.2出煤粉或砂严重井,宜选用防煤粉(砂)泵

5.5.2.1全角变化率大于1°/25m井段,单根抽油杆上加装扶正器不少于1个;大于3°/25m 井段,单根抽油杆上加装不少于2个扶正器或直接使用注塑杆,扶正器应固定在抽油杆本体上。 5.5.2.2扶正器加入位置优先选择距接箍0.4m处,使用内衬油管的并不宜安装抽油杆扶正器 5.5.2.3可通过加入加重杆调整抽油杆柱中和点位置,具体加入方法应符合SY/T5873一2017中7.2 的规定。 5.5.2.4中和点以下安装抽油杆扶正器密度宜多于中和点以上,且加装密度自上而下增加。 5.5.2.5柱塞以上第一根抽油杆本体应加装抽油杆扶正器,加装位置不应影响柱塞行程

5.5.3.1进液口及油管柱底端位置要求如下:

a) 进液口宜下至煤层底界以下。 b) 油管柱底端距人工井底宜大于20m,间抽井宜大于10m。 5.5.3.2 下入Φ70mm泵及以上的井,应使用Φ89mm油管或脱接器。 5.5.3.3 全角变化率大于3°/25m的井段超过全井的30%,或腐蚀严重井,宜选内衬油管。 5.5.3.4 油管柱进液口在煤层以上,应下防气装置/工具。 5.5.3.5下入压力计电缆的井,在井斜角不大于20°的井段,每根油管宜安装1个油管电缆扶正器 井斜角20°~30°的井段,每根油管宜安装2个油管电缆扶正器,

NB/T 100442018

表2泵排量选择推荐表

6.1.3扬程应达到泵挂垂深的1.2倍。

6.1.3扬程应达到泵挂垂深的1.2倍。 6.1.4在相同排量下,优先采用单头螺杆泵。 5.1.5定子橡胶能长期在水介质下稳定运行,不发生反应、变形

抽油杆选择和强度的校核计算方法见附录C

抽油杆选择和强度的校核计算方法见附录

油管材质和规格的选择应执行5.3

6.4地面驱动设备选择

6.4.1电机选型执行C.4。 .4.2优先选用可调速电机, 5.4.3额定扭矩应不低于抽油杆柱运行总扭矩的1.5倍。 .4.4应具备高扭矩自动停机功能,该扭矩应低于抽油杆上扣扭矩和抽油杆许用应力下最高扭矩(抽 油杆许用应力与扭矩的计算方法见C.1和C.3)

.2优先选用可调速电机 .3额定扭矩应不低于抽油杆柱运行总扭矩的1.5倍。 .4应具备高扭矩自动停机功能,该扭矩应低于抽油杆上扣扭矩和抽油杆许用应力下最高扭矩(扣 杆许用应力与扭矩的计算方法见C.1和C.3)

泵配套工艺设计执行5.5.1.1

6.5.2.1全角变化率不大于2°/25m的井段,每根抽油杆安装不少于1个扶正器;全角变化率大于 2°/25m的井段,每根抽油杆安装不少于2个扶正器;全角变化率大于4°/25m的井段,每根抽油杆安 装不少于3个扶正器。 6.5.2.2扶正器加入位置优先选择距接箍0.4m处,使用内衬油管的井不宜安装抽油杆扶正器 6.5.2.3优先使用螺旋式结构扶正器,

6.5.3.1进液口及油管柱底端位置要求应执行5.5.3.1。

NB/T100442018

6.5.3.2泵排量大于300mL/r,泵上宜连接Φ89mm油管,且长度大于转子长度;泵排量大于800mL/ 应全井配Φ89mm油管。 6.5.3.3全角变化率大于3°/25m的井段超过全并的30%,或腐蚀严重井,宜选内衬油管。 6.5.3.4抽油杆柱总扭矩不大于735N·m的井,井下油管柱可不使用油管锚定装置;排量不小于 800mL/r或抽油杆柱总扭矩大于735N·m的井,宜采用锚定装置,位置在排采目标层射孔段以上, 且距螺杆泵定子以下10m以内。 6.5.3.5油管上扣扭矩应符合GB/T17745一2011中5.3的规定,且应大于抽油杆承受最大扭矩的2倍。 6.5.3.6油管柱进液口在煤层以上,应下防气装置/工具。 6.5.3.7泵挂位于造斜点以下,应使用油管扶正装置。 6.5.3.8有井下压力计电缆的井,油管电缆扶正器的加装方式执行5.5.3.5

煤层气举升工艺设计格式参见附录D

一般要求按GB/T33000的规定执行,煤层气特有要求按SY/T6922的规定执行;环境含有毒 客气体时,应执行SY/T5727一2014中4.6的规定

NB/T 100442018

基础数据见表A.1.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煤层气井举升工艺设计所需数据

生产数据见表A.2。

历次检泵情况见表A.3

表A.3历次检泵简况表

NB/T100442018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不同粒径煤粉沉降速度及临界携煤粉日产水量表

表B.1不同粒径煤粉沉隆速度及临界携煤粉日产水量表

NB/T 100442018

进出口压差引起的阻扭矩计算方法如下,

C.1.1进出口压差引起的阻扭矩计算方法如下

2元 式中: M进出口压差引起的阻扭矩,单位为牛米(N·m); L一一泵挂深度,单位为米(m); Pwr井底流压,单位为兆帕(MPa): q—转子转一周的理论排量,单位为立方米每转(m/r)。 C.1.2克服泵内摩擦所需的阻扭矩(初始扭矩)计算方法如下

式中: M2一定子与转子初始过盈所产生的阻扭矩,单位为牛米(N·m); %一一定子与转子间的初始过盈值,单位为毫米(mm); n—抽油杆柱的转速,单位为转每分(r/min); 47一一衬套、螺杆间由于溶胀产生的摩擦扭矩经验值。 C.1.3抽油杆柱与井液的摩擦扭矩计算方法如下:

式中: M3抽油杆柱与井液的摩擦扭矩,单位为牛米(N·m); 井液的黏度,单位为毫帕斯卡秒(mPa·s); 油管内径,单位为米(m); dgw——抽油杆外径,单位为米(m); 一泵挂深度,单位为米(m)。 C.1.4抽油杆柱与扶正器间的摩擦扭矩计算方法如下

式中: M4抽油杆与扶正器的摩擦扭矩,单位为牛米(N·m) Ps—抽油杆材料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螺杆泵抽油杆受力计算与强度校核

M.=913S.n,0.45 +47

NB/T100442018

C.2.1液体压力作用在转子上的轴向力计算方法如下

式中: F一一液体压力作用在转子上的轴向力,单位为牛(N); R一泵转子截面圆半径,单位为米(m); 泵转子偏心距,单位为米(m)。 C.2.2抽油杆柱自重的轴向分力计算方法如下

F2——抽油杆柱自重的轴向分力,单位为牛(N); mr—第i段每米抽油杆在空气中质量,单位为千克(kg); le一第i段抽油杆长度,单位为米(m)。 C.2.3抽油杆柱在水中浮力的轴向分力计算方法如下:

F3一一抽油杆所受的浮力的轴向分力,单位为牛(N); mwi—第i段每米抽油杆同体积的井液的质量,单位为千克(kg)。 C.2.4抽油杆整体轴向力计算方法如下:

C.3抽油杆柱强度校核计算方法

C.3.1抽油杆柱横截面正应力按以下公式

3.1抽油杆柱横截面正应力按以下公式计算

F=(元R²+16eR)(L/100Pwr)×10%

NB/T 100442018

α一一抽油杆柱横截面正应力,单位为兆帕(MPa); dgw,dgn抽油杆的外径和内径,单位为毫米(mm),当抽油杆为实心杆时,dgw=Omm C.3.2抽油杆柱横截面剪应力按以下公式计算:

一杆柱横截面剪应力,单位为兆帕(MPa) C.3.3抽油杆柱安全系数按以下公式计算:

V=/oa= Oc Vo*+3r?

一一抽油杆柱安全系数; 。一材料许用应力,单位为兆帕(MPa); O。一杆柱应受复合应力,单位为兆帕(MPa)。 C.3.4抽油杆柱强度校核:抽油杆柱安全系数应大于1.3。 C.3.5根据静力强度设计原则,抽油杆的工作应力应控制在材料许用应用(即届服极限应力除以安 全系数)以下,抽油杆、光杆和屈服极限应力(屈服点)见表C.1。

表C.1抽油杆、光杆机械性能

C.4螺杆泵地面驱动电机功率计算与选择

C.4.1驱动功率计算

驱动功率计算方法如下!

电机功率,单位为干瓦(kw): P 驱动光杆功率,单位为千瓦(kW); K 电机安全系数,取值范围1.5~2。

NB/T100442018

电机安全系数取值跟驱动杆柱所需功率大小成反比,一般驱动光杆功率P小于5kW,则电机 系数k宜取值2:驱动光杆功率P大于20kW、则电机安全系数k宜取值1.5

驱动扭矩计算方法如下:

Ma=k,naM=k,naM(na/n) A=na / n

式中: Ma一电机额定转矩,单位为牛米(N·m); 元一一螺杆泵地面驱动装置减速比; na一电机额定转速,单位为转每分(r/min); k,一一电机扭矩比例系数,一般取1.3~2。 电机安全系数取值跟驱动杆柱所需功率大小成反比,一般抽油杆柱光杆所受总扭矩M小于400N·m, 则k宜取值2:M大于1200N·m,则k宜取值1.3。

只 Ma一电机额定转矩,单位为牛米(N·m); 元一一螺杆泵地面驱动装置减速比; na一电机额定转速,单位为转每分(r/min); k一一电机扭矩比例系数,一般取1.3~2。 电机安全系数取值跟驱动杆柱所需功率大小成反比,一般抽油杆柱光杆所受总扭矩M小于 则k宜取值2:M大于1200N·m,则k宜取值1.3。

C.4.3螺杆泵驱动电机选择

螺杆泵驱动电机选择功率应执行C.4.1中电机功率P的计算要求,同时驱动电机转矩也执 .4.2中电机额定转矩M。的计算要求

NB/T 10044=2018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煤层气举升工艺设计格式

D.1.1幅面尺寸:选用A4开本,210mm×297mm。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煤层气举升工艺设计格式

NB/T100442018

NB/T 100442018

D.3抽油机有杆泵井举升工艺

D.3.1煤层气井数据参见附录A。

表D.1施工目的及要求

DB34/T 3059-2017 信息化项目验收规范D.3.3举升工艺参数设计见表D.2

表D.2举升设备选型

D.3.4管柱结构图如图D.2所示

NB/T100442018

NB/T 100442018

GTCC-060-2019 铁路车站计算机联锁设备(硬件)-铁路专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检验实施细则[1]SY/T5587.5一2004常规修井作业规程第5部分:井下作业井筒准备 [2] SY/T5587.9—2007 常规修井作业规程第9部分:换井口装置 [3]SY/T6084—2014 地面驱动螺杆泵使用与维护 [4]SY/T6570—2017 油井举升工艺设计编写规范 [5]Q/SY1142—2008井下作业设计规范 [6]Q/SYCBM0014—2015 煤层气井补水洗井技术规范 [71 Q/SY HB 00372001 有杆泵抽油井管柱设计及施工方法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