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2496-2015 电梯安全状况评估规范

DB34/T 2496-2015 电梯安全状况评估规范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645K
标准类别:机械标准
资源ID:208890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4/T 2496-2015 电梯安全状况评估规范

5.2.4.1.1层门框架和各个部件应固定可靠,门运行导向装置和滑块不应有严重磨损、变形和锈蚀缺 。 5.2.4.1.2层轿门采用玻璃材质时,应符合GB7588要求。 5.2.4.1.3层门门扇与门套门帽周边间隙、层轿门地坎间隙、门闭合后两门扇之间间隙应符合GB7588 要求。

5. 2. 4. 2层轿门运行

2.4.2.1层轿门运行应平稳JC/T 2448-2018 精制方解石粉,无机械卡阻、碰撞、异响、脱轨和错位等缺陷。由于磨损、锈蚀 灾可能造成层门导向装置失效时,应设置应急导向装置,使层门保持在原有位置。

DB34/T 24962015

5.2.4.2.2平层区域内层轿门应可靠啮合,同步运行,团合与开后速度应适当。 5.2.4.2.3应设置防止门夹人的保护装置,当人员通过层门入口被正在关闭的门扇撞击或者将被撞击 时,该装置应自动使门重新开启。

5.2.4.2.4层轿门的闭合应满足以下要求:

a 正常运行时应不能打开层门,除非轿厢在该层门的开锁区域内停止或停站;当一个层门或者轿 门(或者多扇门中的任何一扇门)开着,在正常操作情况下,应不能启动电梯或者不能保持继 续运行; b 每个层门和轿门的闭合都应由电气安全装置来验证,当滑动门是由数个间接机械连接的门扇组 成,则未被锁住的门扇上也应设置电气安全装置以验证其闭合状态。 5.2.4.2.5轿门门刀与层门地坎、层门锁滚轮与轿厢地坎的间隙应不小于5mm;电梯运行时不得互相 亚擦。 5.2.4.2.6当轿门采用了门锁装置,该装置的锁紧也应符合层门锁紧的相关要求。

5.2.4.3层门安全功能

5. 2. 4. 4层站设施

5.2.4.4.1每个层站的外操纵面板(含基站消防面板)应完好、固定可靠、显示正确,呼梯 效。

5.2.4.4.2每个层站入口厅门地坎应完好。

5.2.4.4.2每个层站入口厅门地坎应完好

5.2.5.1旋转部件防护

电梯电引轮、反绳轮等旋转部件应有可靠的防护。

5.2.5.2超越端站保护

电梯应设有超越端站保护装置,并道上下两端安装的极限开关应在轿厢或对重接触缓冲器前起作 用,并且在缓冲器被压缩期间保持其动作状态

5.2.5.3超载保护

DB34/T24962015

电梯超载保护功能应有效,在轿厢内的载荷超过110%额定载重量(超载量不少于75kg)时,能 够防止电梯正常启动及再平层,并且轿内有音响或者发光信号提示,动力驱动的自动门完全打开,手动 门保持在未锁状态。

5. 2. 5. 4 更引能力

5.2.5.4.1更引电梯的平衡系数应在0.40~0.50之间,或者符合制造(改造)单位的设计值。 5.2.5.4.2当对重压在缓冲器上而曳引机按电梯上行方向旋转时,应不能提升空载轿厢。 5.2.5.4.3轿厢空载以正常运行速度上行时,切断电动机与制动器供电,轿厢应被可靠制停,并且无 明显变形和损坏。 5.2.5.4.4轿相装载1.25倍额定载重量,以正常运行速度下行至行程下部,切断电动机与制动器供 电,电引机应停止运转,轿厢应完全停止,并且无明显变形和损坏。 5.2.5.4.5对于轿厢面积超过相应规定的载货电梯,以轿厢实际面积所对应的1.25倍额定载重量进 亍静态电引试验,对于轿厢面积超过相应规定的非商用汽车电梯,以1.5倍额定载重量做静态曳引试 验,历时10min,电引绳不应出现打滑现象。

5.2.5.5超速保护

5. 2. 5. 6 安全回路

5.3.1使用单位确定

5.3. 3管理制度和技术档案

DB34/T 24962015

5.3.4维护保养管理

5.3.4.1使用单位应委托电梯制造单位或取得相应许可资质的单位对电梯进行维护保养。 5.3.4.2使用单位对电梯维护保养有特殊要求的应通过合同与维护保养单位书面约定。 5.3.4.3使用单位应监督维护保养单位认真履行维护保养工作,并在其维护保养、急修等工作记录上 进行签字确认, 5.3.4.4维护保养单位变更时,使用单位应做好相关衔接工作,确保有相应许可资质单位对电梯提供 不间断的维护保养。

5.3.5日常巡视和自行检查

5.3.5.1使用单位应落实人员对电梯使用状况进行巡视,并做好巡视记录。 5.3.5.2使用单位应每月至少对电梯进行一次自行检查,做好自行检查记录。 5.3.5.3 使用单位应加强对电梯紧急报警装置的检查,确保畅通。 5.3.5.4使用单位应做好电梯故障记录和统计。

5.3. 6 安全标识

5.3. 7电梯运行保障

5.3.7.1使用单位应及时处理电梯运行的投诉 5.3.7.3使用单位应有维持电梯正常运行的经费保障。 5.3.7.4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应急措施,

5.4.1维护保养单位

5.4.1.1单位资质应满足所维护保养电梯的参数要求。 5.4.1.2单位应有完善的电梯维护保养质量管理体系,且能够有效运行。 5.4.1.3应对维护保养的电梯按“一梯一档”要求建立维护保养技术资料档案。

5.4.1.1单位资质应满足所维护保养电梯的参数要求。

DB34/T24962015

5.4.2维护保养人员

5.4.2.1应持有效证件上岗。 5.4.2.2应具备相关电梯的维护保养工作技能和经验。 5.4.2.3进行电梯现场维护保养,应填写维护保养记录,且经使用单位安全管理人员签字确认。

5.4.3维护保养质量

5.4.3.1电梯应至少每15日进行一次维护保养。

5.5.2.1机房(或机器设备间)应专用, 不得用于电梯以外的其他用途 5.5.2.2机房应无雨水、老鼠等不利外界因素侵入的可能,温度、湿度应保持在电梯运行许可的范围 内。 5.5.2.3机房通道、楼梯、爬梯应通畅,高台应设强度符合要求的护栏。 5.5.2.4电梯运动部件和控制柜等设备应便于接近,维修空间应符合GB7588要求

DB34/T 24962015

5.5.2.5机房地面必要的功能性开口应尽可能小,且应采用圈框,圈框应凸出地面至少50mm。 5.5.2.6底坑底部应平整,有防水措施,不得渗水、漏水;当无其他通道,应设安全可靠的固定式爬 梯,便于人员进出底坑。

5. 5. 3 供配电

5.5.3.1电梯供电电压应平稳,最大波动幅度不应大于7%。

3.1电梯供电电压应平稳,最大波动幅度不应大于7%。 3.2机房内设置的固定照明、检修插座等电气装置应固定可靠且安全有效

6.1安全评估组在现场安全检查工作结束后,应召开会议,根据现场安全检查结果,对被评估电梯进 行风险评估。 6.2风险是由危险因素所引起的伤害后果的严重程度(S)与伤害发生概率(P)的函数。因此风险由 伤害后果的严重程度与伤害发生概率两方面决定。风险评估即是对这两方面的评估。 6.3一个危险因素可能发生伤害的严重程度应按表2确定:

评估伤害发生的概率等级时,应考虑人 和持续时间,以及影响、避免或限制 伤害的可能性等因素。对伤害后果严重程度和伤害发生概率的评估主要依靠评估人员经验与实际检查结 果的结合。在进行风险评估时,安全评估组应经过充分讨论,使所有评估人员对评估结果达成一致意见

安全评估组在对被评估电梯各危险因素进行风险评估后,根据对每一危险因素的风险评估结果, 4和表5,评定每一危险因素的风险等级和风险类别。

DB34/T24962015

10电梯安全状况评估报告

10.1电梯安全状况评估报告主要内容至少包括评估情况简介、安全评估组组成、电梯概况、风险评估、 安全评估意见、安全评估结论等。 0.2电梯安全状况评估报告主要内容见附录B。电梯安全状况评估报告须有编制、审核、批准人员的 签字和安全评估机构专用章或公章

DB34/T 24962015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电梯多层次模糊评价 采用多层次模糊评价对电梯进行安全状况评估,需要分析影响电梯运行安全的所有因素,去除其中 的偶然因素和不可抗力因素,选择其中具有必然联系的因素,依据它们与评价目标联系的紧密程度,建 立起电梯安全状况评估多层次结构模型,如图A.1所示。

A.1建立评价集和比较矩阵

图A.1电梯安全状况评估多层次结构模型

分别设立电梯安全状况评价集积二级子及以下层次评集。基:畜金状况评价集设为四

表A.1电梯安全状况评价集评语含义

DB34/T24962015

二级子因素及以下层次的各个评价集,也分成四个等级(I,II,I,IV),相应的评语含义如表A.2。

表A.2二级及以下子因素评价集评语含义

A. 1. 2 构造比较矩阵

A.1.2.1一级比较矩阵的确定

依据电梯安全多层次结构模型,对电梯安全状况的四个子因素(设备本体、使用管理、维护保养和 使用环境)进行相对重要性的两两比较,从而构造4×4比较矩阵。 比较矩阵取1~9为比较标度,具体含义如表A.3:

表A.3比较矩阵标度及其含义

A. 1. 2. 2 二级、三级比较矩阵确定

与A.1.2.1同理,可以构造二级比较矩阵A1,A12,A13,A,以及Ali的三级比较矩阵A1, 13,A114,A115 0

A.1.2.3一致性检验

以上矩阵能否作为比较矩阵应用于模糊评价,应进行一致性检验。由一致性检验原理可知,比 特征值amax连续依赖于ai,如果amax比n大得越多,比较矩阵的非一致性程度也就越严

DB34/T 24962015

DB34/T 24962015

A.3.1风险信息采集

评估人员依据电梯安全状况的现场评价情况,按多层次模型中设定的的风险因素及风险等级,给出 相应的评估结果,

A.3.2构造隶属度矩阵和评价矩阵

依据评估人员给出的评价结果,按评估人员人数取平均值,得到评价矩阵的向量,形成相应的评价 矩阵。对于一级风险因素V而言,还有子因素的风险因素信息需要收集,因此将其三级风险评价矩阵 与对应的三级权重合成,得到风险因素V,的5个隶属度矩阵向量,即隶属度R,详见表A.7。

上表中,mik为各 ,n,且每一行mik值的和应 )中各个向量是m与n值的平均值。

A.3.3构造评价矩阵

DB34/T 24962015

mu11 m12 m113 m114 m121 m122 m123 m124 m131 m132 m133 m134 m/41 m142 m143 m144 mi51 mi52 m153 m154,

将上述隶属度矩阵与对应的权重合成,即可得到一级风险因素VI的评价矩阵,如公式(A.4

将上述A.3.3中所得隶属度矩阵R1和评价矩阵(R2、R3、R4)、 一级因素权重集Mi、二级因素权 重集M2:(i=1,2,3,4)和备择集N=[0,30,70,100]"进行相乘计算,即可得出电梯安全状况分值。如 公式(A.5)所示。

算得到的安全状况分值与表A.1中的分值范围进行比较,即可得出该电梯具有的安全状况等

DB34/T 24962015

GB/T 37783-2019 金属材料 高应变速率高温拉伸试验方法附录B (资料性附录) 电梯安全状况评估报告 电梯安全状况评估报告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电梯安全状况评估报告 电梯安全状况评估报告

DB34/T24962015

DB34/T 24962015

DB34/T 24962015

DB34/T 24962015

1、主要风险因素 (设备本体、使用管理、维护保养、使用环境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风险因素) 2、降低风险的措施

学习交流使用YD/T 3409-2018 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B-TrnnC )系统终端设备技术要求(第一阶段).pdf,请勿传播或其他

DB34/T 24962015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