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017-2017 钢结构设计标准(条文说明)20180307

GB 50017-2017 钢结构设计标准(条文说明)20180307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GB 50017-2017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6.62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199225
下载资源

GB 50017-2017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 50017-2017 钢结构设计标准(条文说明)20180307

断裂危险的构件和连接节点;根据疲劳类别的细节、质量验收要求等,假定构件和连接申口 能存在的初始缺陷的位置、形状和尺寸; 2选取断裂力学参数和断裂判据,如线弹性条件下的应力强度因子K判据,弹塑性 条件下的围道积分J判据、裂纹尖端张开位移CTOD判据等;对含初始缺陷的结构构件或连 接节点进行断裂力学计算,得到设计应力水平下的裂纹尖端断裂参量KI、Ji或CTOD 3确定相应设计条件(温度、板厚、焊接等)下,构件和连接节点材料的断裂韧性 如平面应变断裂韧度Kic、延性断裂韧度Jic和裂纹尖端张开位移CTOD特征值等; 4选取合理的断裂判据,对断裂力学计算得到的设计应力水平下的断裂参量和相应设 计条件下的材料断裂韧性进行比较,从而完成抗脆断验算

17钢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

图47受压支撑卸载系数与支撑正则化长细比的关系

17.2.5强柱弱梁免除验算条款的说明如下:

1多层框架的顶层柱顶不会随着侧移的增加而出现二阶弯矩,弯矩不会增大,而按照 塑性屈服面的规则,弯矩不增大,轴力就无需减小,因此在顶层的柱顶形成塑性铰QB/T 5435-2019 工业用缝纫机 粉末冶金件通用技术条件,没有不 利影响;单层框架柱顶形成塑性铰,只是演变为所谓的排架,结构不丧失稳定性。 2当规则框架层受剪承载力比相邻上一层的受剪承载力高出25%时,表明本层非薄 弱层,因此层间侧移发展有限,无需满足强柱弱梁的要求。 3当柱子提供的受剪承载力之和不超过总受剪承载力的20%时,此类柱子承担的剪 力有限,因此无需满足强柱弱梁的要求。 4非耗能梁端、柱子和斜撑形成了一个几何不变的三角形,梁柱节点不会发生相对的 塑性转动,因此无需满足强柱弱梁的要求。 17.2.6本条为钢构件的延性要求,目的是避免构件在净截面处断裂,

17.2.11交叉支撑的节点竖向不平衡剪力示意贝

图48 交叉支撑节点不平衡力示意

17.2.12外露式柱脚是钢结构的关键节点,也是震害多发部位,其表现形式是锚栓剪断、拉 断或拔出,原因就是锚栓的承载力不足。条文根据一般钢结构的连续性要求,结合抗震钢结 构考虑结构延性采用折减的地震作用(或者小震)分析得到结构内力进行锚栓设计的特征, 规定了柱脚锚栓群的最小截面积(最小抗拉承载力)。另外,虽然本条第2款规定柱脚进行 受剪承载力验算性能系数不宜小于1,但进行基础设计时,无需采用此剪力。

本节各条文的目的是保证节点破坏不先于构件破坏,同时根据不同的结构延性要求相应 的构造来保证设计的经济性

17.3.1由于地震作用为强烈的动力作用,因此节点连接应满足承受动力荷载的构造要求。 另外,由于地震作用的不确定性,而截面板件宽厚比为S5级的构件延性较差,因此对其使 用范围作了一定的限制。 17.3.2本条是为保证塑性耗能区性能所作的规定。 17.3.3在支撑系统之间直接与支撑系统构件相连的刚接钢梁可视为连梁。连梁可设计为塑 性耗能区,此时连梁类似偏心支撑的消能梁段,当构造满足消能梁段的规定时,可按消能梁 段确定承载力,否则按框架梁要求设计。

能区的塑性耗能能力。 本条第2款与欧洲抗震设计规范EC8第6.6.2条的规定类似但不相同。宝钢在本标准课 题《腹板加肋框架梁柱刚性节点抗震性能研究》中,根据5个框架H形截面子结构试件的 又复加载试验,并通过有限元分析发现,无加劲的平腹板梁,塑性机构转动点会偏离截面中 心轴,而腹板中央的屈服和屈曲由剪应力控制,而且剪应力集中于腹板中央区;而设置纵向 加劲肋可均化塑性铰区腹板中央集中的剪应力,使整个加劲区域的腹板应力场均匀分布。因 此当塑性耗能区位于梁端时,梁端无纵向加劲肋的腹板剪力不大于截面受剪承载力50%的 规定是恰当的,而只要纵向加劲肋设置合理,剪力可由腹板全截面承受。 17.3.5一般情况下,柱长细比越大、轴压比越大,则结构承载能力和塑性变形能力越小 侧向刚度降低,易引起整体失稳。遭遇强烈地震时,框架柱有可能进入塑性,因此有抗震设 防要求的钢结构需要控制的框架柱长细比与轴压比相关。 考虑压弯柱的结构整体弹塑性稳定性和柱塑性铰形成时的变形能力,控制长细比和轴压 比的结构弹塑性失稳限界,可由弹塑性稳定分析求得。日本AIJ《钢结构塑性设计指针》采 用解析并少量试验,提出满足N/Ne≤0.25(Ne一一结构弹性屈曲对应的轴压力)即可避免结 构整体屈曲引起的承载力显著降低。 为方便结构设计,引入轴压比N/N和长细比入表示的控制条件,得:

进一步简化为直线方程,则为:

SN400、SS400:

SN400、SS400:

SN490、SS490:

N ≤1.0 N 100

式中:E一一钢材的弹性模量; f,一一钢材的屈服强度。 轴压比N/N,≤0.15时,轴压力较小,对结构失稳的影响也较小,最大长细比取150,可 不考虑轴压比和长细比耦合。 表17.3.5与上述AIJ的要求基本等价。 17.3.6比较美国、日本及钢结构设计规范EC3:Designofsteelstructures关于H形和箱形 截面柱的节点域计算和宽厚比限值的规定,并总结试验数据提出本条要求。本条为低弹性承 载力一高延性构造,高弹性承载力一低延性构造的具体体现。 17.3.7本条改进型过焊孔及常规型过焊孔具体规定见现行行业标准《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 技术规程》JGJ99。 17.3.9在采用梁端加腋、梁端换厚板、梁翼缘楔形加宽和上下翼缘加盖板等方法,如果能 够做到加强后的柱表面处的梁截面的塑性铰弯矩等于(WpbJ+Vpbs)(Vpb一一梁内塑性铰截 面的剪力;S一一塑性铰至柱面的距离,也即梁开始变截面或开始加强的位置到柱表面的距 离)可以预计梁加强段及其等截面部分长度内均能够产生一定的塑性变形,能够将对梁端塑 性铰的转动需求分散在更长的长度上,从而改善结构的延性,或减小对节点的转动需求。 17.3.10抗弯框架上覆混凝土楼板时,在地震作用下,梁端的塑性铰区受拉,因此钢柱周边 的楼板钢筋应可靠锚固,钢筋可按图49设置

17.3.12中心支撑在各类结构中应用非常广泛,在地震往复荷载作用下,支撑必然经历失稳 一拉直的过程,滞回曲线随长细比的不同变化很大。当长细比小时滞回曲线丰满而对称,当 长细比大时,滞回曲线形状复杂、不对称,受压承载力不断退化,存在一个拉直的不受力的 滑移阶段。因此支撑的长细比与结构构件延性等级相关。 在美国,中心支撑体系分为特殊中心支撑体系(SCB)和普通中心支撑体系(OCB),

18.1.1钢结构的抗火性能较差,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钢材热传导系数很大,火灾 下钢构件升温快;二是钢材强度随温度升高而迅速降低,致使钢结构不能承受外部荷载、作 用而失效破坏。无防火保护的钢结构的耐火时间通常仅为15min~20min,故极易在火灾下破 环。因此,为了防正和减小建筑钢结构的火灾危害,必须对钢结构进行科学的抗火设计,采 取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防火保护措施。 钢结构工程中常用的防火保护措施有:外包混凝土或砌筑砌体、涂覆防火涂料、包覆防 火板、包覆柔性毡状隔热材料等。这些保护措施各有其特点及适用条件。钢结构抗火设计时 应立足于保护有效的条件下,针对现场的具体条件,考虑构件的具体承载形式、空间位置及 环境因素等,选择施工简便、易于保证施工质量的方法。 18.1.3本条规定了钢结构抗火设计方法以及钢构件的抗火能力不符合规定的要求时的处 理方法。无防火保护的钢结构的耐火时间通常仅为15min~20min,达不到规定的设计耐火极 限要求,因此需要进行防火保护。防火保护的具体措施,如防火涂料类型、涂层厚度等,应 根据相应规范进行抗火设计确定,保证构件的耐火时间达到规定的设计耐火极限要求,并做 到经济合理。 18.1.4本条为新增条文。本条规定了钢结构抗火设计技术文件编制的要求。其中,防火保 护材料的性能要求具体包括:防火保护材料的等效热传导系数或防火保护层的等效热阻、防 火保护层的厚度、防火保护的构造、防火保护材料的使用年限等。 当工程实际使用的防火保护方法有更改时,应由设计单位出具设计修改文件。当工程实 际使用的防火保护材料的等效热传导系数与设计文件不一致时,应按“防火保护层的等效热 阻相等”原则调整防火保护层的厚度,并由设计单位确认。 发发

18.2.1本条及第18.2.5条、第18.2.6条为原规范第8.9.1条、第8.9.2条的修改和补充。本 条规定了钢结构防腐蚀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钢结构腐蚀是一个电化学过程,腐蚀速度与环境腐蚀条件、钢材质量、钢结构构造 等有关,其所处的环境中水气含量和电解质含量越高,腐蚀速度越快。 防腐蚀方案的实施与施工条件有关,因此选择防腐蚀方案的时候应考虑施工条件,避免 选择可能会造成施工困难的防腐蚀方案。 一般钢结构防腐蚀设计年限不宜低于5年;重要结构不宜低于15年,应权衡设计使用 年限中一次投入和维护费用的高低选择合理的防腐蚀设计年限。由于钢结构防腐蚀设计年限

通常低于建筑物设计年限,建筑物寿命期内通常需要对钢结构防腐蚀措施进行维修,因此选 择防腐蚀方案的时候,应考虑维修条件,维修困难的钢结构应加强防腐蚀方案。同一结构不 同部位的钢结构可采用不同的防腐蚀设计年限。 2防腐蚀设计与环保节能相关的内容主要有:防腐蚀材料的挥发性有机物含量,重金 属、有毒溶剂等危害健康的物质含量,防腐蚀材料生产和运输的能耗,防腐蚀施工过程的能 耗等。防腐蚀设计方案本身的设计寿命越长,建筑物生命周期内大修的次数越少,消耗的材 料和能源越少,这本身也是环保节能的有效措施。 3本款将原规范第8.9.1条中的“防锈措施(除锈后涂以油漆或金属镀层等)”改为“防 腐蚀措施”,随着对钢结构腐蚀的进一步深入研究,钢结构腐蚀已经不能仅用“防锈”概括。 删除了原规范第8.9.1条中关于防腐蚀方案和除锈等级等内容的简单规定,作另行规定。 加速腐蚀的不良设计是指容易导致水积聚,或者不能使水正常干燥的凹槽、死角、焊缝 缝隙等。水的存在会加速钢铁腐蚀。这些不良设计的表现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原规范的这些描 述,因此将那些简要的描述删除。 4如前所述,由于钢结构防腐蚀设计年限通常低于建筑物设计年限,为延长钢结构防 窝蚀方案的实际使用年限,应对钢结构防腐蚀方案进行定期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合适 的维修。钢结构防腐蚀方案在正确定期维护下,可有效延长大修间隔期,建筑物生命周期内 大修的次数越少,消耗的人力和物力就越少。因此设计中应考虑全寿命期内的检查、维护和 大修,宜建议工程业主、防腐蚀施工单位、防腐蚀材料供应商等制订维护计划。 18.2.2本条为新增条文。本条列出了常用的防腐蚀方案,其中防腐蚀涂料是最常用的防腐 蚀方案,各种工艺形成的锌、铝等金属保护层包括热喷锌、热喷铝、热喷锌铝合金、热浸锌、 电镀锌、冷喷铝、冷喷锌等。 对于其他内容的解释,请参考本标准第18.2.1条第1款的条文说明。 18.2.3本条为新增条文。本条重点强调了重要构件和难以维护的构件要加强防护。 18.2.4防腐蚀涂料施工方法有喷涂、辊涂、刷涂等,通常刷涂对空隙宽度的要求最小。防 护层质量检查和维护检查采用的反光镜一般配有伸缩杆,能够刷涂到的部位都能检查到。对 于维修情况,这里要求的型钢间的空隙宽度是指安装之后的宽度。 不同金属材料之间存在电位差,直接接触时会发生电偶腐蚀,电位低的金属会被腐蚀 如铁与铜直接接触时,由于铁的电位低于铜,铁会发生电偶腐蚀。 弹簧垫圈由于存在缝隙,水气和电解质易积留,易产生缝隙腐蚀。 本款将原规范第8.9.2条中的“对使用期间不能重新油漆的结构部位应采取特殊的防锈 措施”更改成“对不易维修的结构应加强防护”。 另将原规范第8.9.1条关于构造的要求和第8.9.3条编写在此。本条第6款仅适用于可能 接触水或腐蚀性介质的柱脚,对无水的办公楼、宾馆不适用 18.2.5本条为新增条文。一般来说,钢材表面处理状态是影响防腐性能最重要的因素,本

定。投入使用后按照该维护计划进行定期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维护,这些工作通常由 工程业主邀请防腐蚀施工单位、防腐蚀材料供应商等专业人员进行。何时需要进行大修的标 准通常依据ISO4628PaintsandvarnishesEvaluationofdegradationof coatingsDesignation ofquantityand sizeofdefects,andof intensityofuniformchanges inappearance规定的等级划分, 由业主方的专业防腐蚀工程师或其他专业工程师协商确定。一种通行的做法是当检查中发现 锈蚀比例高于1%(ISO4628一3Assessmentofdegreeofrusting)时,有必要进行大修,

端变或松弛对其承载能力或正常使用性能的影响

表24高温环境下钢材的强度设计值、弹性模量

18.3.3本条为强制性条文,为原规范第8.9.5条的修改和补充。对于处于高温环境下的钢 结构,当承载力或变形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通过采取措施降低构件内的应力水平、提高构件 材料在高温下的强度、提高构件的截面刚度或降低构件在高温环境下的温度来使其满足要 求。对于处于长时间高温环境工作的钢结构,不应采用膨胀型防火涂料作为隔热保护措施 本条第1、2款均指钢结构处于特定工作状态时应该采取的防护措施,其中第2款中的 钢结构包括高强度螺栓连接;第3款为高温环境下钢构件承载力不足时可采取的措施,第4 款为针对高强度螺栓连接的隔热要求。 处于高温环境的钢构件,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本身处于热环境的钢构件,另一类为 受热辐射影响的钢构件。对于本身处于热环境的钢构件,当钢构件散热不佳即吸收热量大于 散发热量时,除非采用降温措施,否则钢构件温度最终将等于环境温度,所以必须满足高温 环境下的承载力设计要求,如高温下烟道的设计;对于受热辐射影响的钢构件,一般采用有 效的隔热降温措施,如加耐热隔热层、热辐射屏蔽或水套等,当采取隔热降温措施后钢结构 温度仍然超过100℃时,仍然需要进行高温环境下的承载力验算,不够时还可采取增大构件 截面、采用耐火钢提高承载力或增加隔热降温措施等,当然也可不采用隔热降温措施,直接

采取增大构件截面、采用耐火钢等措施。因此有多种设计途径均能满足本条第3款要求,应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综合考虑采取合适的措施。 由于超过150℃时,高强度螺栓承载力设计缺乏依据,因此采取隔热防护措施后高强度 螺栓温度不应超过150℃。

18.3.4本条为新增条文。

A.1.1对于厂房结构,排架和门式刚架是常月

附录A常用建筑结构体系

般采用柱间支撑结构,当条件受限时纵向抗侧力体系也可采用框架结构。当采用框架作为 黄向抗侧力体系时,纵向抗侧力体系通常采用框架结构(包括有支撑和无支撑情况)。因此 为简便起见,将单层钢结构归纳为由横向抗侧力体系和纵向抗侧力体系组成的结构体系。 轻型钢结构建筑和普通钢结构建筑没有严格的定义,一般来说,轻型钢结构建筑指采用 薄壁构件、轻型屋盖和轻型围护结构的钢结构建筑。薄壁构件包括:冷弯薄壁型钢、热轧轻 型型钢(工字钢、槽钢、H钢、L钢、T钢等)、焊接和高频焊接轻型型钢、圆管、方管、矩 形管、由薄钢板焊成的构件等;轻型屋盖指压型钢板、瓦楞铁等有標屋盖;轻型围护结构包 括:彩色镀锌压型钢板、夹芯压型复合板、玻璃纤维增强水泥(GRC)外墙板等。一般轻型 钢结构的截面类别为E级,因此构件延性较差,但由于质量较小的原因,很多结构都能满足 大震弹性的要求,所以本标准专门把轻型钢结构的归类从普通钢结构中分离,使设计人员概 念清晰,既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抗震构造,达到节约造价的目的;又能避免一些错误的应用 防止工程事故的发生。 除了轻型钢结构以外的钢结构建筑,统称为普通钢结构建筑, 混合形*是指排架、框架和门*刚架的组合形*,常见的混合形*见图*0所示,

(a)门*刚架和框架

A.2.1本节所列结构类型仅限于纯钢结构。

续布置的支撑,为避免在地震反应最大的底层形成刚度突变,对抗震不利,支撑需延伸到地 下室,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提高地下室抗侧移刚度。

A.3.1大跨度结构的形*和种类繁多,也存在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按照大跨度钢结构的 受力特点分类;也可以按照传力途径,将大跨度钢结构可分为平面结构和空间结构,平面结 构义可细分为桁架、拱及钢索、钢拉杆形成的各种预应力结构,空间结构也可细分为薄壳结 构、网架结构、网壳结构及各种预应力结构;浙江大学董石麟教授提出采用组成结构的基本 构件或基本单元即板壳单元、梁单元、杆单元、索单元和膜单元对空间结构分类。 按照大跨度结构的受力特点进行分类,简单、明确,能够体现结构的受力特性,设计人 员比较熟悉,因此本标准根据结构受力特点对大跨度钢结构进行分类,

1设计人员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大跨结构体系。结构的支承形*要和结 构的受力特点匹配,支承应对以整体受弯为主的结构提供竖向约束和必要的水平约束,对整 本受压为主的结构提供可靠的水平约束,对整体受拉为主的结构提供可靠的锚固,对平面结 沟设置可靠的平面外支撑体系。 2分析网架、双层网壳时可假定节点为铰接,杆件只承受轴向力,采用杆单元模型; 分析单层网壳时节点应假定为刚接,杆件除承受轴向力外,还承受弯矩、剪力,采用梁单元 膜型;分析桁架时,应根据节点的构造形*和杆件的节间长度或杆件长度与截面高度(或直 )的比例,按照现行国家标准《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GB*0936中的相关规定确定。 模型中的钢索和钢拉杆等模拟为柔性构件时,各种杆件的计算模型应能够反应结构的受力状 态。 设计大跨钢结构时,应考虑下部支承结构的影响,特别是在温度和地震荷载作用下,应 考虑下部支承结构刚度的影响。考虑结构影响时,可以采用简化方法模拟下部结构刚度,如 必要时需采用上部大跨钢结构和下部支承结构组成的整体模型进行分析。 3在大跨钢结构分析、设计时,应重视以下因素: 1)当大跨钢结构的跨度较大或者平面尺寸较大且支座水平约束作用较强时,大跨钢 结构的温度作用不可忽视,对结构构件和支座设计都有较大影响;除考虑正常使 用阶段的温度荷载外,建议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必要时考虑施工过程的温度荷 载,与相应的荷载进行组合; 2)当大跨钢结构的屋面恒荷载较小时,风荷载影响较大,可能成为结构的控制荷载, 应重视结构抗风分析; 3)应重视支座变形对结构承载力影响的分析,支座沉降会引起受弯为主的大跨钢结 构的附加弯矩,会释放受压为主的大跨钢结构的水平推力、增大结构应力,支座 变形也会使预应力结构、张拉结构的预应力状态和结构形态发生改变。

预应力结构的计算应包括初始预应力状态的确定及荷载状态的计算,初始预应力状态确 定和荷载状态分析应考虑儿何非线性影响。 *单层网壳或者跨度较大的双层网壳、拱桁架的受力特征以受压为主,存在整体失稳 的可能性。结构的稳定性甚至有可能成为结构设计的控制因素,因此应该对这类结构进行几 何非线性稳定分析,重要的结构还应当考虑几何和材料双非线性对结构进行承载力分析。 *大跨度钢结构的地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组合时,同时计算竖向地震和水平地 震作用,应包括竖向地震为主的组合。大跨钢结构的关键杆件和关键节点的地震组合内力设 计值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0011的规定调整。 6大跨钢结构用于楼盖时,除应满足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要求外,还应根据使用功 能的不同,满足相应舒适度的要求。可以采用提高结构刚度或采取耗能减振技术满足结构舒 适度要求。 7结构形态和结构状态随施工过程发生改变,施工过程不同阶段的结构内力同最终状 态的数值不同,应通过施工过程分析,对结构的承裁力、稳定性进行验算。

H.0.2本条为新增条文。

■X形节点平面外弯曲刚度公*计算值与试验结果的比

H.0.3本条为新增条文。空腹桁架的主管与支管以90°夹角相互连接,因此支管与主管 连接节点不能作为铰接处理,需承担弯矩,否则体系几何可变。 采用若干子结构模型来近似表达图*1中的多跨空腹“桁架”的不同节点位置。这些子 结构的选取原则是能够反映空腹“桁架”不同节点部位如图*2所示的变形模*。所采用的 子结构模型见图*3。

图*2空腹格构梁的变形模*

节点刚度对格构梁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行为有较大的影响。因此采用以下通过位移定 义的标准来区分节点的刚性与半刚性:

其中,.为具有半刚性连接的格构梁的位移;为具有刚性连接的格构梁的位移。 用于计算位移的荷载条件如图*3所示。下文基于格构梁的变形行为推导节点刚度介于 刚性与半刚性之间的分界线。在位移和的计算中由于基于格构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所以采用小位移理论,且半刚性连接的刚度假定为线弹性, 对于具有半刚性连接的子结构A,竖向位移.经理论推导得

Vi? VI? Vi? (K + K.)+ (KMK, +KmK。+3K,K,) 12K,K, *KM12K,K,KM

同理,对于具有刚性连接的子结构A,竖向位移3经理论推导得:

Vie (K, +K。 12K,K, KM Kh. (1 + G) · △ G=K K.

对于子结构B,格构梁的竖向位移与节点弯曲刚度无关,所以无需进行分界值的推导 对于具有半刚性连接的子结构C,竖向位移经理论推导得:

同理,于具有刚性连接的子结构C,竖向位移3经理论推导得

△=0.0*,则得到本标准条文中所述的节点弯曲

附录丁钢与混凝土组合梁的疲劳验算

J.0.1对于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组合梁,除按照第16章的相关要求同纯钢结构一样进行 疲劳验算外,还需特别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需专门对承受剪力的焊钉连接件进行疲劳验算; 2若焊钉连接件焊于承受拉应力的钢梁翼缘时,应对焊有焊钉的受拉钢板进行疲劳验 算,同时应考虑焊钉受剪和钢板受拉两者共同作用对组合梁疲劳寿命的不利影响。本附录的 相关规定主要针对上述两个问题,

QGDW 11332-201* 输电线路掏挖基础机械化施工工艺导则凝土组合梁设计规范草案》规定焊钉的容许剪应

pgN+8.**log△t=23.*2

*中:N一一失效的循环次数,即疲劳寿命; △T一一焊钉连接件焊接处平均剪应力幅(N/mm²)。 英国规范BS**00对67个焊钉的疲劳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了单个焊钉设计疲 劳寿命的计算公*:

Nr8 =19.**

*中:r一一单个焊钉的剪力幅(kN)和名义静力极限受剪承载力(kN)的比值; N一一失效的循环次数,即疲劳寿命。 美国《公路桥梁设计规范》AASHTO中所采用的焊钉疲劳寿命计算公*为1966年Sluttel 和Fisher等人拟合的公*:

QX/T *83-2020 夏玉米涝渍等级No** =1.76* ×10lg

*中:r一 一焊钉焊接处的平均剪应力幅(N/mm²)。 在上*的基础上,AASHTO规范发展了单个焊钉的疲劳受剪承载力计算公*。规范规定! 单个焊钉的疲劳受剪承载力按下*计算:

(△t)" N=(A.)" N.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