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T 246-2018 城镇供热预制直埋蒸汽保温管及管路附件

CJ/T 246-2018 城镇供热预制直埋蒸汽保温管及管路附件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CJ/T 246-2018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8.94 mb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00188
下载资源

CJ/T 246-2018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CJ/T 246-2018 城镇供热预制直埋蒸汽保温管及管路附件

4.1.1.9保温补偿器基本结构示意见图9

图7保温管外固定支座基本结构示意图

温管内外固定支座基本结

JC/T 2466-2018 水泥窑用镁钙锆质碱性耐火砖4.1.1.10保温疏水节基本结构示意见图10

4.1.1.10保温疏水节基本结构示意见图10

4.1.1.11保温排潮管基本结构示意见图11。

4.1.1.11保温排潮管基本结构示意见图11。

图9保温补偿器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10保温疏水节基本结构示意图

4.1.1.12保温防水端封基本结构示意见图12

4.1.1.13保温隔断基本结构示意见图

4.1.1.13保温隔断基本结构示意见图13

图11保温排潮管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12保温防水端封基本结构示意图

保温隔断基本结构示意

CI/T246—2018

4.1.3保护垫层的材料在使用年限内应满足耐温、耐磨的要求。 4.1.4排潮管应从易排潮的部位引出,且不应破坏保温结构。 4.1.5当使用焊制三通时,应根据内压和主管道轴向荷载的联合作用进行强度验算,当强度不能满足 要求时,应进行补强。 4.1.6固定支座推力传递构件应分别与工作管、外护管焊接连接,承受推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4.1.7补偿弯头(弯管)的结构应符合设计要求。 4.1.8波纹管补偿器应符合GB/T12777的规定

时夏合层。夏合层中 层等。 4.2.2保温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保温层结构应使保温管在设计条件下运行时,其外表面温度不大 于50℃;复合保温层界面温度不应大于外层保温材料允许使用温度的0.8倍;接触工作管的保温材料: 其最高使用温度应大于工作介质温度100℃。 4.2.3管路附件保温层宜采用软质保温材料。 4.2.4当使用包敷的保温材料时,层数应不少于2层,各层材料厚度应不大于100mm,且各单层材料 享度宜相同。包敷时应分层错缝,嵌缝密实包敷。 4.2.5软质保温材料包敷时,应采用不锈钢带(丝)分段捆扎。 4.2.6 当采用外滑动结构,空气层厚度应小于或等于15mm。 4.2.7 当保温层中设置辐射隔热层,可采用铝箔,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铝箔设置应不少于2层,铝箔的反射表面应相互对应,2层铝箔间应有空气间隙; b)3 辐射隔热层宜设置在保温层的高温区域; c) 应选用软质退火铝箱,含铝成分应不小于99.6%,并应符合GB/T3198的规定; d) 铝箔表面应清洁、光滑平整,不应有油污、褶皱、霉斑、起鼓和砂眼等缺陷。 4.2.8补偿器的保温结构应考虑补偿器活动端位移,且不应造成保温结构破坏。预拉伸的波纹管补偿 E

4.3.1外护管的壁厚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其外径与最小壁厚之比应不大于140;对于带 空气层的保温结构的保温管,其钢外护管的外径与最小壁厚之比应不天于100。 4.3.2管路附件外护管的壁厚不应小于保温管外护管壁厚。当管路附件外护管外径大于保温管外护 管外径时,管路附件外护管的壁厚应按设计要求确定。 4.3.3异径管宜采用偏心(底平)异径管,异径管的角度应满足管道轴向力传递的要求。 4.3.4补偿弯管外护管的管径和长度应按设计要求确定。 4.3.5疏水管、排潮管及其外套管应采用焊接连接,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补强。疏水管、排潮管与外套 管之间应填充保温材料。

4.4.1外滑动结构保温管支座的间距应由钢管的强度和刚度计算确定,也可按表1执行。

保温管和管路附件的各种材料与结构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总体使用寿命应不低于25年,

5.1.1材质、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符合GB/T3087或GB/T8163或GB/T9711的规定。 5.1.2尺寸公差应符合GB/T3087或GB/T8163或GB/T9711的规定。 5.1.3公称直径及壁厚应符合设计的要求,最小壁厚应符合CJJ/T104的规定。 .1.4表面锈蚀等级应符合GB/T8923.1一2011中A级或B级的规定,

5.2.1.1材质、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符合GB/T13401的规定。 5.2.1.2尺寸公差:当采用推制时,应符合GB/T12459的规定;当采用钢板焊制时,应符合 GB/T13401的规定;当弯管采用爆制弯管时,应符合SY/T5257的规定。 5.2.1.3公称直径及壁厚应符合设计的要求,且不应小于工作管的壁厚。 5.2.1.4表面锈蚀等级应符合GB/T8923.1一2011中Λ级或B级的规定,

2.1.1材质、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符合GB/T13401的规定。 2.1.2尺寸公差:当采用推制时,应符合GB/T12459的规定:当采用钢板焊制时,应符 B/T13401的规定;当弯管采用煨制弯管时,应符合SY/T5257的规定。 2.1.3公称直径及壁厚应符合设计的要求,且不应小于工作管的壁厚。 2.1.4表面锈蚀等级应符合GB/T8923.1一2011中Λ级或B级的规定,

管及其外套管的公称直径及壁厚应符合设计要求

5.2.4.1焊接应采用对接焊连接,坡口尺寸及型式应符合GB/T985.1或GB/T985.2的规定。 5.2.4.2焊缝表面不应有裂纹、焊瘤、未焊满和弧坑等缺陷,其对接焊缝错边应不大于0.35倍的壁厚且 应不大于3.0mm。深度大于0.6mm、长度大于0.5倍壁厚的焊缝咬边应进行修磨。 5.2.4.3对接焊缝应进行100%射线检测,焊缝质量应达到NB/T47013.2一2015中ⅡI级的规定 5.2.4.4角焊缝应进行100%磁粉检测,焊缝质量应达到NB/T47013.4一2015中Ⅱ级的规定

5.2.5.1钢制部件的强度应符合CJJ28的

5.1钢制部件的强度应符合CJJ28的规定。

CI/T246—2018

5.2.5.2保温隔断在0.2MPa压力下,不应产生塑性变形和损坏

5.2.6.1钢制部件的严密性应符合CJ28的规定。 5.2.6.2保温隔断在0.2MPa压力下,不应渗漏。

5.2.6.1钢制部件的严密性应符合CJJ28的规定

5.2.6.1钢制部件的严密性应符合CJJ28的规定 5.2.6.2保温隔断在0.2 MPa压力下,不应渗漏。

5.3.2有机材料性能

当采用聚氨酯泡沫塑料有机保温材料时,其泡沫结构、泡沫密度、压缩强度、吸水率 合GB/T29047—2012的规定

聚氨酯泡沫塑料有机保温材料时,其泡沫结构、泡沫密度、压缩强度、吸水率和导热系数应符 49047—2012的规定

5.3.3辐射隔热层反射率

辐射隔热层的反射率应大于50%。

逼射隔热层的反射率应大于50%。

5.3.4隔热材料耐温性能

支座隔热材料的使用温度应大于最高使用介质温

5.3.5热桥隔热性能

保温管及管路附件热桥处应采取隔热措施,在正常运行工况下,保温管及管路附件的外表 不大于60℃

5.4.1.1材质、性能应符合GB/T3091、GB/T9711、SY/T5037的规定。

5.4.1.1材质、性能应符合GB/T3091、GB/T9711、SY/T5037的规定。 5.4.1.2尺寸公差应符合GB/T3091、GB/T9711、SY/T5037的规定。当采用非标准规格的钢制外护 管时,公差应符合以上标准相近规格的要求。 5.4.1.3公称直径及壁厚应符合设计的要求。 5.4.1.4表面锈蚀等级应符合GB/T8923.1一2011中Λ级或B级或C级的规定

1.1材质、性能应符合GB/T3091、GB/T9711、SY/T5037的规定。 1.2尺寸公差应符合GB/T3091、GB/T9711、SY/T5037的规定。当采用非标准规格的钢制外 十,公差应符合以上标准相近规格的要求。 1.3公称直径及壁厚应符合设计的要求。 1.4表面锈蚀等级应符合GB/T8923.1一2011中Λ级或B级或C级的规定

焊接应按5.2.4的规定执行,当焊缝部位不能采用射线检测条件时,应采用100%超声检测,焊缝 达到NB/T47013.3一2015中Ⅱ级的规定

CI/T 2462018

5.4.4.1外护管防腐前,钢管外表面应采用抛(喷)射除锈,除锈质量应达到GB/T8923.1一2011中 Sa2.5级的规定。 5.4.4.2防腐层耐温性能应不低于70℃。 5.4.4.3防腐层抗冲击强度应不小于5J/mm。 5.4.4.4防腐层质量应符合相应防腐材料的要求, 5.5.4.5防腐层厚度应符合设计和防腐等级要求。 5.5.4.6 防腐层的划痕深度不应大于防腐层厚度的20%, 5.5.4.7 防腐层应进行100%的漏点检查,不应有漏点

5.4.4.1外护管防腐前,钢管外表面应采用抛(喷)射除锈,除锈质量应达到GB/T8923.1一2011中 Sa2.5级的规定。 5.4.4.2防腐层耐温性能应不低于70℃。 5.4.4.3防腐层抗冲击强度应不小于5J/mm。 5.4.4.4防腐层质量应符合相应防腐材料的要求, 5.5.4.5防腐层厚度应符合设计和防腐等级要求, 5.5.4.6 防腐层的划痕深度不应大于防腐层厚度的20%, 5.5.4.7防腐层应进行100%的漏点检查,不应有漏点,

5.5保温管及管路附件

5.5.1.1保温管及管路附件外观表面应无明显凹坑、鼓包及裂纹等缺陷。 5.5.1.2保温层端面应有临时性防水密封,保温管及管路附件的工作管口应有防护端帽

5.5.2.1工作管和钢制部件管口应有长度为150mm~250mm的无保温层裸露端,外护管应有 80mm~100mm的无防腐层裸露端。 5.5.2.2疏水管、排潮管伸出外套管的长度应不小于100mm.外套管无防腐层裸您端应不小干80mm

5.5.3.1在保温管及管路附件端口,工作管/钢制部件与外护管的轴线偏心距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工作管/钢制部件与外护管的轴线偏心距

5.5.3.2在管路附件端部的直管段处,钢 管中心线之间的角度偏差应不大于2°

5.5.3.2在管路附件端部的直管段处,钢 管中心线之间的角度偏差应不大于2°

5.5.4.1保温管总体抗压强度应不小于0.08MPa。在0.08MPa荷载下,保温管的结构不应被破坏,工 作管相对于外护管应能轴向移动,不应有卡涩现象。 5.5.4.2保温管无外荷载时的移动推力与加0.08MPa荷载时的移动推力之比应不小于0.8

CI/T246—2018

遗失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保温管允许散热损失

6.1.1材质、性能的检验应按GB/T3087、GB/T8163、GB/T9711的规定执行,出厂检验方法为检 产品合格证。 6.1.2尺寸公差的检验应按GB/T29046的规定执行。 6.1.3公称直径及壁厚的检验应按GB/T29046的规定执行。 6.1.4表面锈蚀等级的检验应按GB/T8923.1一2011的规定执行

6.2.2疏水管、排潮管及其外套管

防水端封的外形尺寸和补偿量的检验应采用量具

6.2.4.1焊缝外观质量应采用焊缝量规测量。

6.2.4.1焊缝外观质量应采用焊缝量规测量

钢制部件的强度检验应按CII28的规定执行

6.3.2 有机材料性解

聚氨酯泡沫塑料的泡沫结构、泡沫密度、压缩强度、吸水率和导热系数的检验应按GB/T29046的 规定执行。

6.3.3辐射隔热层反射率

6.3.4隔热材料耐温性能

6.3.5热桥隔热性能

6.4.1.1材质、性能的型式的检验应按GB/T3091、GB/T9711、SY/T5037的规定执行,出厂检验方法 应检查产品合格证。 6.4.1.2尺寸公差的检验应按GB/T29046的规定执行。 6.4.1.3公称直径及壁厚的检验应按GB/T29046的规定执行。 6.4.1.4表面锈蚀等级的检验应按GB/T8923.1一2011的规定执行

6.4.4.1除锈质量的检验应按GB/T8923.1一2011的规定执行。 6.4.4.2 防腐层耐温性能的检验应按GB/T29046的规定执行。 6.4.4.3 防腐层的抗冲击强度的检验应按GB/T29046的规定执行。 6.4.4.4 防腐层质量的检验应按GB/T29046的规定执行。 6.4.4.5 防腐层厚度的检验应采用精度为1mm量尺测量。 6.4.4.6 防腐层的划痕深度的检验应按GB/T29046的规定执行。 6.4.4.7 防腐层漏点的检验应采用电火花检漏仪进行检漏,不打火花为合格。检漏电压应根据防腐材 料和防腐等级按CII/T104的规定确定

CI/T246—2018

6.5保温管及管路附件

课露端尺寸的检验应采用精度为1mm量尺温

保温管和管路附件尺寸偏差的检验应按GB/T29046的规定执行。

保温管和管路附件的保温性能的检验应按照GB/T28638一2012中4.5的规定执行。

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检验项且应符合表4的

厂应遂件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并应附检验合格报告, 验合格的为合格品,当出现不合格项时,在应进行返修,返修后对原不合格项目应重新进行检

CI/T246—2018

验,重新返修检验仍不合格的产品判定为不合格品。

7.3.1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

a)新产品的试制定型鉴定; b) 常年生产,每满2年时; c) 停产满1年再次生产时; d)产品在设计、材料、工艺等有较大改变,影响产品性能时; e)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7.3.2型式检验抽样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对于7.3.1中规定的a)、b)、c)、d)四种情况,型式检验取样范围仅代表a)、b)、c)、d)四种状况 下所生产的规格,每一选定规格仅代表向下0.5倍直径,向上2倍直径的范围; b) 对于7.3.1中规定的e),型式检验取样范围应代表生产厂区的所有规格,每一选定规格仅代表 向下0.5倍直径,向上2倍直径的范围; ) 每种选定的规格抽取1件。 7.3.3型式检验任何1项指标不合格时,应在同批产品中加倍抽样,复检其不合格项目,若仍不合格, 则该批产品为不合格

8.1.1标志方法不应损伤外护管,标识在正常运输和储存时不应被损坏 8.1.2标志内容应至少包括下列内容

3.1.1标志方法不应损伤外护管,标识在正常运输和储存时不应被损坏

a)适用介质温度、压力; b)工作管材质、外径及壁厚; c) 保温管外径与管长; d) 对有安装方向要求的管路附件DB11/T 1610-2018 民用建筑信息模型深化设计建模细度标准,应在外表面做出安装方向标识; e) 生产日期和生产批号; )生产厂商标或名称。

8.2.1保温管和管路附件应采用吊带等不损伤外护管和防腐层的方法吊装,不应使用钢丝绳直接吊钩 工作管及外护管。在装卸过程中,保温管和管路附件不应碰撞、抛摔和在地面上拖拉滚动 8.2.2保温管和管路附件在长途运输过程中应固定牢靠,固定时不应损伤保温结构和外护管防腐 结构。 8.2.3保温管和管路附件应设置轴向和径向临时定位装置。 8.2.4对有防水、防腐特殊要求的管路附件,运输过程应采取防水和防腐措施

3.2.1保温管和管路附件应采用吊带等不损伤 的方法吊装,不应使用钢丝绳直接吊钩 工作管及外护管。在装卸过程中,保温管和管路附件不应碰撞、抛摔和在地面上拖拉滚动 8.2.2保温管和管路附件在长途运输过程中应固定牢靠,固定时不应损伤保温结构和外护管防 洁构。 3.2.3保温管和管路附件应设置轴向和径向临时定位装置, 8.2.4对有防水、防腐特殊要求的管路附件,运输过程应采敢防水和防腐措施

8.3.1保温管和管路附件堆放场地应符合下列

8.3.1保温管和管路附件堆放场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1保温管和管路附件堆放场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a)地面应平整、无碎石等坚硬杂物; b)地面应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堆放后不应发生塌陷和倾倒; c)场地应设置沟排水,不应积水:

GB/T 50378-2019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CI/T 2462018

d)堆放处应远离火源和腐蚀性物质; e)场地应设置管托,保温管和管路附件应放置在管托上,不应直接接触地面, 8.3.2保温管和管路附件堆放应固定牢靠,保温管堆放高度应不大于3.0m。 8.3.3保温管和管路附件保温层的临时性防水密封和管口防护端帽应完整。 8.3.4保温管和管路附件不应曝晒、雨淋和浸泡, 8.3.5对有防水、防腐特殊要求的管路附件,存放环境应采取防水和防腐措施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