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51/T 058-2016 四川省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DBJ51/T 058-2016 四川省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J51/T 058-2016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4.7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00902
下载资源

DBJ51/T 058-2016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J51/T 058-2016 四川省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的保温性能有利于提高公共建筑节能的潜力。而在夏热冬冷地 区,加强外窗的遮阳性能是外围护结构节能改造的重点之一。 应针对建筑所处地区进行相应的改造措施选择。 既有公共建筑的门窗节能改造,可采用只换窗扇、换整窗 或加窗的方法。只换窗扇:当既有公共建筑门窗的热工性能经 诊断达不到本规程5.2节的要求时,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只进 行更换窗扇的改造。整窗拆换:当既有公共建筑中门窗的热工 性能经诊断达不到本规程5.2节的要求,且无法继续利用原窗 框时,可实施整窗拆换的改造。加窗改造:当不想改变原外窗 而窗台文有足够宽度时,可以考虑加窗改造方案。 更新外窗可根据设计要求,选择节能铝合金窗、未增塑聚 氯乙烯塑料窗、玻璃钢窗、隔热钢窗和铝木复合窗。 为了提高窗框与墙、窗框与窗扇之间的密封性能,应采用 性能好的橡塑密封条来改善其气密性,对窗框与墙体之间的缝 隙,宜采用高效保温气密材料加弹性密封胶封堵。 室内可安装手动卷帘式白叶外遮阳、电动式百叶外遮阳, 也可安装有热反射和绝热功能的布窗帘。 为了保证建筑节能,要求外窗具有良好的气密性能,以避 免冬季室外空气过多地向室内渗漏

6.2.11由于现代公共建筑透明玻璃窗面积较大,因而相当大

部分的室内冷负荷是由透过玻璃的日射得热引起的。为了减少 进入室内的日射得热GB 51363-2019 干熄焦工程设计标准,采用各种类型的遮阳设施是必要的。从

降低空调冷负荷角度,外遮阳设施的遮阳效果明显。因此,对 外窗的遮阳设施进行改造时,宜采用外遮阳措施。可设置水平 或小幅倾斜简易固定外遮阳,其挑檐宽度按节能设计要求。室 外可使用软质篷布可伸缩外遮阳。东西向外窗宜采用卷帘式百 叶外遮阳。南向外窗若无简易外遮阳,也可安装手动卷帘式百 叶外遮阳。 遮阳设施的安装应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且牢固、安全。 采用外遮阳措施时应对原结构的安全性进行复核、验算;当结 构安全不能满足节能改造要求时,应采取结构加固措施或采取 玻璃贴膜等其他遮阳措施。 遮阳设施的设计和安装宜与外窗或幕墙的改造进行一体 化设计,同步实施

气密性能,以避免冬季室外空气过多地向室内渗漏。严寒地区 若设电子感应式自动门,门外宜增设门斗。

6.2.13提高保温性能可增加中空玻璃的中空层数,对重要或

更换幕墙玻璃可采用充惰性气体中空玻璃、三中空玻璃 真空玻璃、中空玻璃暖边等技术,提高玻璃幕墙的保温性能 提高幕墙玻璃的遮阳性能采用在原有玻璃的表面贴膜工 艺时,可优先选择可见光透射比与遮阳系数之比大于1的高效 节能型窗膜

宜优先采用隔热铝合金型材,对有外露、直接参与传热过 程的铝合金型材应采用隔热铝合金型材或其他隔热措施

6.3. 1冷热源系统

1与新建建筑相比,既有公共建筑更换冷热源设备的难 度和成本相对较高,因此,既有公共建筑冷热源系统节能改造 应以挖掘现有设备的节能潜力为主。压缩机的运行磨损、换热 器表面的污垢、制冷剂的泄漏等都会导致机组运行效率下降, 因此,加强冷热源设备的维修、保养,可以有效提高机组的性 能。例如:定期检查并清除制冷机冷凝器和蒸发器盘管的结垢 时常检查冷水管路、阀门或管件,防止跑冒滴漏等情况的出现 在充分挖掘现有设备节能潜力的基础上,仍不能满足需求 时,再考虑更换设备。更换设备之前,应对冷热源设备在冬、 夏两种工况下的实际性能进行检测。若机组实际能效比较低, 与规程的要求差距较天,可考虑根据负荷重新配置冷热源机 组,更换能效比较高的冷热源设备。更换冷热源设备,应对其 节能性和经济性进行分析。 2运行记录是反映空调系统负荷变化情况、系统运行状 态、设备运行性能和空调实际使用效果的重要数据。冷热源系 统改造节能潜力分析,应以系统的运行记录为依据。设备运行

记录包括冷热源机组编号、启停状态、机组电流、电压、进出 水温度等。运行人员根据设备运行记录和电耗记录,定期(每 周或每月)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做成图表、曲线等。依 靠详细的运行记录一方面可以及时发现运行中的问题,另一方 面,根据负荷变化,可调整冷热源设备的运行策略,保证机组 高效运行。 5目前并不是所有的冷水机组均可通过增设变频装置来 实现机组的变频运行,因此,建议制订增设变频装置方案前, 充分听取机组生产厂家的建议。 7冷却塔直接供冷是指在常规空调水系统基础上适当增 设部分管路及设备,当室外湿球温度低至某个值以下时,关闭 制冷机组,以流经冷却塔的循环冷却水直接或间接向空调系统 供冷。由于减少了冷水机组的运行时间,因此节能效果明显。 冷却塔供冷技术特别适用于需全年供冷或有需常年供冷内区 的建筑如大型办公建筑内区、大型百货商场等。 8当更换生活热水供应系统的锅炉或加热设备时,机组 的供水温度应满足以下要求:生活热水水温低于60°C;间接 加热热媒水水温低于90°℃。 9燃气锅炉和燃油锅炉的排烟温度一般在120°℃~ 250°C,烟气中大量热量未被利用就直接排到大气中,不仅造 成能源浪费,也加剧了环境的热污染。通过增设烟气热回收装 置可降低锅炉的排烟温度,提高锅炉效率

10原有空调系统的冷热源设备,当与地源热泵系统可以 较高的效率联合运行时,可以予以保留,构成复合式系统。在 复合式系统中,地源热泵系统宜承担基础负荷,原有设备作为 调峰或备用措施。另外,原有机房内补水定压设备和管道接口 等能够满足改造后系统使用要求的也宜予以保留和再利用,

2变风量控制是一项有效的节能手段,通过风机变速调 节,可以使空调风系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运行。变风量控 制主要是根据室内外负荷变化或室内要求参数的变化,自动调 节空调系统送风量,从而使室内参数达到全空气空调系统参数 要求。 3水泵的配用功率过大,是目前空调系统中普遍存在的 可题。通过叶轮切削技术或水泵变速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水泵 的实际运行能耗。自前水泵变频调速是水泵节能改造中采用较 多的一种方法。变频器能根据水泵负载变化调整电机转速,从 而改变电机功率。 4定流量系统不具有实时变化设计流量的功能,当整个 建筑处于低负荷时,只能通过冷水机组的自身冷量调节来实现 共冷量的改变,而无法根据不同的未端冷量需求来做到总流量 的按需供应。 变流量控制是一项有效的节能手段,通过水泵变速调节, 可以使空调水系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运行。冷冻水系统可

根据末端负荷变化,调节水泵流量。变流量控制主要是水泵变 频控制。但采用变水量改造方案时,需要考虑冷水机组对变水 量的适应性、冷水机组的容量调节和水泵变速运行之间的关系 以及所采用的控制参数和控制逻辑。 7由于建筑节能改造,建筑物的空调负荷降低。因此, 在进行地源热泵系统设计时,冬李可以适当降低供水温度,夏 李可以适当提高供水温度,以提高地源热泵机组效率,减少主 机电耗。供水温度提高或降低的程度应通过未端设备性能衰减 情况和改造后空调负荷情况综合确定。 当地理管换热器的出水温度、地下水或地表水的温度可以 满足末端需求时,应优先采用上述低位冷(热)源直接供冷(供 热),而不应启动热泵机组,以降低系统的运行费用。当负荷 增大,水温不能满足末端进水温度需求时,再启动热泵机组供 冷(供热)。

1过渡季节和部分冬李气候条件下,室外空气可以作为 共冷需求区域的免费冷源。空调系统采用全新风或增大新风比 的运行方式,既可以节省空气处理所消耗的能量,也可有效改 善空调区域内的空气品质,具有很好的节能效果和经济效益 人员集中且密闭性较好,或过渡季节使用大量新风的空调区, 应设置机械排风设施,排放量应适应新风量的变化。 2当房间人员密度变化较大时,如果一直按设计的较大

人员密度供应新风,将浪费较多的新风处理能耗。宜采取变新 风量措施以降低新风处理量及新风处理能耗。其中,采用房间 二氧化碳自动控制空调系统的新风量可以方便地实现自动控 制。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只变新风量,不变排风量,有可能造 成部分时间室内负压,反而增加能耗,因此,排风量应适应新 风量的变化。 4由于空调区域(或房间)排风中所含的能量十分可观, 所以在新风量具有一定规模、技术经济分析合理时,集中加以 回收利用可以取得很好的节能效果和环境效益。当使用热回收 装置的场合过渡季节也需要提供新风时,不需要再回收排风能 量,应设置热回收装置的旁通风管,减少风道阻力。 5餐厅、食堂和会议室等功能性用房,具有冷热负荷指 标高、新风量大、使用时间不连续等特点,而且在过渡季节, 其他区域需要供热时,上述区域可能存在供冷需求,因此,在 进行空调通风系统改造设计时,可采用调节性强、运行灵活 具有排风热回收功能的系统形式。

供配电与照明节能改造设计

6.4.1尤其是配电系统改造,当变压器、配电柜中元器件等

6.4.1尤其是配电系统改造,当变压器、配电柜中元器件等

因用电设备功率变化引起断路器、继电器及保护元件参数的 不匹配。

6.4.3目前建筑供配电设计容量是一个比较矛盾的问题

备的耗电情况,进行准确的分类统计,制定科学的用电管理规 定,从而节电能。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为大型公共建 筑,这类建筑的用电分项计量应采用具有远传功能的监测系 统。合理设置用电分项计量是指采用直接计量和间接计量相结 合的方式,在满足分项计量要求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安装表计的 回路,以最少的投资获取数据。电能分项计量监测系统应包括 下列回路的分项计量: 1变压器进出线回路;

3单独供电的冷热源系统附泵回路; 4 集中供电的分体空调回路; 5 给水排水系统供电回路: 6 照明插座主回路; 7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 8 单独计量的外供电回路; 9 特殊区供电回路; 10 电梯回路; 11 其他需要单独计量的用电回路。 安装表计回路设置应根据常规电气设计而定。需要注意的 是对变压器损耗的计量,但是否能在变压器进线回路上增加计 量需要确定变配电室产权是属于业主还是属于供电部门,并与 当地供电部门协商,是否具有增加表计的可能。需要特别注意 的是在供电局计量柜中只能取其电压互感器的值,不能改动计 量柜内的电流互感器,电流值需要取自变压器进线柜内单独设 置10kV电流互感器,不要与原电流互感器串接。

6.4.5供配电系统改造线路敷设非常重要,一定要进行现场

踏勘,对原有路由需要仔细考虑。一些老建筑的配电线路很多 都经过二次以上的改造,有些图纸与实际情况根本不符,如果 不认真进行现场踏勘会严重影响改造施工的顺利进行。

6.4.6无功补偿是电气系统节能和合理运行的重要因素,有

些建筑虽然设计了无功补偿设备但不投入运行,或运行方式不

合理,若补偿设备确实无法达到要求时,经过投资回收分析后 可更换设备。

明设计标准》GB50034中规定的功率密度值进行负荷计算, 并核查原配电回路的断路器、电线电缆等技术参数

制方式,这种控制方式价格便宜,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 面积且要求较高的公共区可根据需要设置集中监控系统,如已 经具备楼宇自控系统的建筑可将此部分纳入其监控系统

口预留数量不足或不符合监测与控制系统要求,就无法实施对 照明系统的控制。照明配电箱做成后若再增加接口,一是位置 空间可能不合适,二是现场更改会增加很多麻烦。在大型建筑 内,照明控制系统应采用分支配电装置,由楼层配电箱负责分 支配电装置的供电。由此可以使线路敷设简单而且层次分明

6.4.12除对靠近窗户附近的照明灯具单独设置开关外,

以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通过光导管技术,将太阳光直接导入 室内。

6.5监测与控制节能改造设计

6.5.1节能改造时最重要的是根据改造前后的数据对比,判

断节能量,因此涉及节能运行的关键数据必须经过一个供暖 季、供冷季和过渡季,所以至少需要12个月的时间。由于数 据的重要性,本条文规定,无论系统停电与否,与节能相关的 数据应都能至少保存12个月。

6.5.4主要考虑公共区人员复杂,每个人要求的温度不尽和

司,温控器容易被人频繁改动,例如医院就诊等候区等,曾发 现病人频繁改变温度设定值,造成温度较大波动,温控器损坏, 因此在公共区设置联网控制有利于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延长设 备使用寿命

6.5.5一般供配电系统会单独设置其监测系统,可采用

网关的形式和监测与控制系统相连,此方法已在很多项目上实 施,具有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等优点。以往在监测与控制系统 中再设置低压配电系统传感器采集数据的方式,费时费力,不 可能在所有重要回路设置传感器,造成数据不全,不能满足用 电分项计量的要求

6.5.6此条分别规定了改造时需遵循的原则。当进行节能优

化控制时需要修改其他机电设备运行参数,如进行变冷水量调 节等,尤其需要做好保护措施,避免冷机出现故障

6.5.7此条给出生活热水的基本监控要求,但不限于此种监控

6.5.8照明系统有两种控制方式:一种是照明系统单独

的监控系统,一般用于天型照明调光系统,如体育场等,这种 系统以满足照明功能需求为主要条件,一般不和监测和控制系

统相连;另一种照明系统只是单纯满足照度要求,不进行调光 控制,这种系统一般应用于办公楼、酒店等一般建筑,这类建 筑的公共区照明宜纳入监测与控制系统。

系统。工程场地状况调查及浅层地热能资源勘察的内容应符合

现行国家标准《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的相 关规定。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应对工程场区内岩土体地质条件 进行勘察,并应严格按照《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366(2009年版)进行热响应实验,获取岩土每延米的换热 能力实测值:地下水、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应根据地源热泵系 统对水量、水温和水质的要求,对工程场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进 行勘察,并进行水文地质试验,严格执行水资源论证,特别需 要对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抽水、回水对改造建筑物及其周边建 筑物/构筑物安全性的影响进行评价,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对水 生态环境及对其他用水户的影响进行评价;对已具备水文地质 资料或附近有水井的地区,应通过调查获取水文地质资料。 地源热泵技术可行性主要包括: 1地理管地源热泵系统:当地岩土体温度适宜,热物性 参数适合地理管换热器换热,冬、夏取热量和排热量基本平衡 2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当地政策法规充许抽灌地下水 水温适宜、地下水量丰富、取水稳定充足、水质符合热泵机组 或换热设备使用要求、可实现同层回灌。 3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地表水源水温适宜、水量充足 水质符合热泵机组或换热设备使用要求。 改造的可实施性应综合考虑各类地源热泵系统的性能特 点进行分析: 1地理管地源热泵系统:是否具备足够的地理管换热器

设置空间、项目所在地地质条件是否适合地理管换热器钻孔、 成孔的施工。 2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是否具备进行地下水钻井的条 牛,取排水管道的位置、钻井是否会对建筑基础结构或防水造 成影响,是否会破坏地下管道或构筑物。 3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调查当地水务部门是否允许 建造取水和排水设施,是否具备设置取排水管道和取水泵站 的位置。 4进行改造可实施性分析时,还应同时考虑建筑物现有 系统(如既有空调系统末端是否适应地源热泵系统的改造、供 配电是否可以满足要求、机房面积和高度是否足够房子改造设 备、穿墙孔洞及设备入口是否具备等)能否与改造后的地源热 泵系统相适应。 改造的经济性分析应以全年为周期的动态负荷计算为基 础,以建筑规模和功能适宜采用的常规空调的冷热源方式和当 地能源价格为计算依据,综合考虑改造前后能源、电力、水资 源、占地面积和管理人员的需求变化。

对地源热泵系统的制冷系统能效比、制热系统能效比提出 规定。

6.6.5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的应用对于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而

言,既能实现因地制宜地利用可再生能源,又能减少改造的经

6.6.6由于建筑节能改造,建筑物的空调负荷降低

在进行地源热泵系统设计时,冬季可以适当降低供水温度,夏 季可以适当提高供水温度,以提高地源热泵机组效率,减少主 机电耗。供水温度提高或降低的程度应通过末未端设备性能衰减 情况和改造后空调负荷情况综合确定

6.6.7在有生活热水需求的项目中可将夏李供冷、冬李供暖

和供应生活热水结合起来改造,并积极采用热回收技术在供冷 李利用热泵机组的排热提供或预热生活热水,特别是对于学 校、医院、酒店等具有大量生活热水需求的建筑,能取得较好 的节能效益。对于夏季空调负荷远大于冬季供暖负荷的建筑 物,采用供热、空调、生活热水的地理管地源热泵三联供系统 能较好地解决地下热平衡问题

可以满足末端需求时,应优先采用上述低位冷(热)源直接供 冷(供热),而不应启动热泵机组,以降低系统的运行费用: 当负荷增大,水温不能满足未端进水温度需求时,再启动热泵 机组供冷(供热)。

6.6.10在太阳能资源丰富或较丰富的地区应充分利用太阳

6.6.10在太阳能资源丰富或较丰富的地区应充分利用太阳

能;在太阳能资源一般的地区,宜结合建筑实际情况确定是否 利用太阳能;在太阳能资源贫乏的地区,不推荐利用太阳能 四川省太阳能资源分布极不平衡,天致以龙门山脉、邛崃山脉

和大凉山为界,东部太阳能极少,川西高原是四川省乃至我国 太阳能的主要分布区。四川省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石 渠、色达至理塘、稻城、攀枝花一带,年总辐射量在6000MJ/m 以上,年日照时数在2400~2600h;太阳能丰富地区是川西 高原大部分地区,全区覆盖面较大,年总辐射量基本在 5000MJ/m以上,大部分地区年日照时数在1800h以上;太 阳能较贫乏的地区主要是川西高原向盆地过渡山地区,年总辐 射量在4000~5000MJ/m²,大部分地区年日照数在1700h 以下;盆地区是四川省及我国太阳能最弱区,其总辐射量基本 在4000MJ/m²以下,日照时数也很少,该区太阳能利用价值

表2四川省太阳能资源区划

6.6.11目前,利用太阳能的技术主要包括被动式太阳房、太 阳能热水、太阳能供暖与制冷、太阳能光伏发电、光导管技术 等。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太阳能的节能作用,太阳能应能实现 全年综合利用。

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的规定。依据《民 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评价标准》GB/T50604,对不同资源区 的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太阳能保证率提出规定。 6.6.13太阳能制冷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 筑太阳能空调工程技术规范》GB50787的规定。结合《太阳 能供热供暖工程技术规范》GB50495及《可再生能源建筑应 用工程评价标准》GB/T50801,对不同资源区的太阳能制冷系 统的太阳能保证率提出规定。 6.6.14太阳能光伏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民用建 筑太阳能光伏系统技术规范》JGJ203的规定。依据《可再生 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GB/T5001,对太阳能光伏发电 系统的光电转换效率提出规定。 6.6.15太阳能供热供暖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太 阳能供热供暖工程技术规范》GB50495的规定。依据《太阳 能供热供暖工程技术规范》GB50495,对不同资源区的太阳能 供暖系统的太阳能保证率提出规定。 6.6.18本条对“太阳能系统与建筑集成”提出要求。“太阳 能系统与建筑集成”即将太阳能技术与建筑技术结合,在建筑 规划与建筑设计、建筑结构与系统运行方面进行技术集成,做 到太阳能系统与建筑协调统一,保持建筑统一和谐的外观。“系 统集成”包括外观、结构、管路布置、系统运行等方面的集成 需要将太阳能系统纳入建筑本体改造中,同步改造、合理布局 太阳能系统既有建筑改造要求建筑、规划与室外环境、结构 给水排水、电气、暖通空调、装饰装修等专业协同配合。

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的规定。依据 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评价标准》GB/T50604,对不同资 的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太阳能保证率提出规定。

筑太阳能空调工程技术规范》GB50787的规定。结合《太阳 能供热供暖工程技术规范》GB50495及《可再生能源建筑应 用工程评价标准》GB/T50801,对不同资源区的太阳能制冷系 统的太阳能保证率提出规定

6.6.14太阳能光伏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民用建

筑太阳能光伏系统技术规范》JGJ203的规定。依据《可再生 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GB/T5001,对太阳能光伏发电 系统的光电转换效率提出规定

阳能供热供暖工程技术规范》GB50495的规定。依据《太阳 能供热供暖工程技术规范》GB50495,对不同资源区的太阳能 供暖系统的太阳能保证率提出规定

.6:8本刘太阳能系犹司建巩果成提出安求。太阳 能系统与建筑集成”,即将太阳能技术与建筑技术结合,在建筑 规划与建筑设计、建筑结构与系统运行方面进行技术集成,做 到太阳能系统与建筑协调统一,保持建筑统一和谐的外观。“系 统集成”包括外观、结构、管路布置、系统运行等方面的集成 需要将太阳能系统纳入建筑本体改造中,同步改造、合理布局 太阳能系统既有建筑改造要求建筑、规划与室外环境、结构 给水排水、电气、暖通空调、装饰装修等专业协同配合

7.1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施工

7.1.1外围护结构节能改造的施工组织设计应遵循下列儿方 面原则: 1做好对现状的保护,包括道路、绿化、停车场、通信 电力、照明等设施的现状。 2做好场地规划,安全措施:通道安全及分流,包括施 工人员通道、职工通道、施工车道;施工安装中的安全;室内 工作人员的安全。 3注意材料物品等堆放:材料和施工工具的堆放;拆除 材料的堆放和处理。 4施工组织:原有墙面的处理;宜采用十作业施工,减 少对环境的污染;拆除材料。 7.1.2公共建筑中常见的旧墙面基层一般分为旧涂层表面和 日瓷砖表面等。对于旧涂层表面,常见的问题有墙面污染、涂 层起皮剥落、空鼓、裂缝、钢筋锈蚀等;对于旧瓷砖表面,常 见的问题有渗水、空鼓、脱落等。因此,旧墙面的诊断工作应 按不同旧基层墙面(混凝土墙面、混凝土小砌块墙面、加气混 凝土砌块墙面等)、不同旧基层饰面材料(旧陶瓷锦砖、瓷砖墙

面、旧涂层墙面、旧水刷石墙面、湿贴石材等)、不同“病变 青况(裂缝、脱落、空鼓、发霉等),分门别类进行诊断分析。 既有公共建筑外墙表面满足条件时,方可采用可粘结工艺 的外保温改造方案。可粘结工艺的外保温系统包括:聚苯板薄 抹灰、水泥基复合膨胀玻化微珠保温浆料、胶粉聚苯颗粒保温 浆料、硬质聚氨酯等外墙外保温系统

爱通风空调及生活热水系统节食

7.2.1材料和设备的进场验收包括:对材料和设备的规格、尺

寸、标识等进行检查验收;对材料和设备的质量证明文件,如 产品质量保证书、出厂合格证、性能检测报告等进行核查。

7. 2. 2冷热源系统

3冷却塔安装的位置天都在建筑顶部,一般需要设置专 用的基础或支座。冷却塔属于大型的轻型结构设备,运行时既 有水循环又有风循环,因此设备安装时,强调固定牢固。 4冷却塔经过多年运行,其填料容易发生变形、结垢等 问题,本条对填料的更换方法进行了规定

1既有公共建筑水泵、风机加装变频器是较为普遍的节 能改造方式,本条文对变频器安装的环境以及安装过程中的注 意事项进行了规定。 4调查发现,部分公共建筑空调水系统的输配水管道保

温材料采用玻璃棉。由于输配水管道表面夏李有结露现象,且 管道使用时间较长,玻璃棉吸水情况严重导致保温效果明显下 降,冷量、热量在输送中白白损失。因此,本条提出了管道绝 热层的更换方法。

7.2. 4 末端系统

3排风热回收装置可以安装在室外,也可以在室内进行 吊顶安装。安装在室外时,新排风口应采取防雨措施,如在室 外,新风入口、排风出口应安装止回阀或防雨百叶风口等。安 装在墙壁或吊顶上,应考虑对结构安全的影响。

电照明与监测控制节能改造施,

7.3.1进行改造之前,施工方要提前制订详细的施

方案中包括进展计划、应急方案等。

明灯具的选择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

7.3.4此条规定了改造上施工应满足的质量标准

验收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且这个系统是否能够合理运行并起到 节能作用与其涉及的空调、照明、配电等系统密切相关,因此 必须在这些系统手动运行正常的情况下才能投入自控运行,否 则会使原系统运行更加混乱,反而造成系统振荡。当工艺达到

要求时,方可进行自控调试。

7.4.1可再生能源系统安装完毕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系

7.4.1可再生能源系统安装完毕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系 统调试。系统调试应包括设备单机、部件调试和系统联动调 试。系统联动调试应按照实际运行工况进行,以使工程达到 预期效果。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安全运行除了与太阳能热水系统一致 的防风、防坠落伤人、防结露、防过热、防雷、抗冰苞、抗风 抗震等技术要求外,特别重视“并网光伏系统需保证光伏系统 本身及所并电力电网的安全”向题。安装在建筑各部位的光伏 组件,包括直接构成建筑围护结构的光伏构件,应具有带电警 示标识及相应的电气安全防护措施,并应满足该部位的建筑围 护、建筑节能、结构安全和电气安全要求。在人员有可能接触 或接近光伏系统的位置,应设置防触电警示标识;并网光伏系 统应具有相应的并网保护功能,并网光伏系统与公共电网之间 应设隔离装置,光伏系统在并网处应设置并网专用低压开关箱 (柜),并应设置专用标识和“警告”“双电源”提示性文字和 符号。

8.1.1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后的验收和新建建筑一样应满足 国家现行标准《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 及《四川省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DB51/5033的 要求。 8.1.7本条对可再生能源系统的验收资料作出规定。与可再 生能源利用节能改造工程相关的主要材料、设备和构件,如太 阳能热利用系统的太阳能集热器、辅助热源、空调制冷机组、 冷却塔、贮水箱、系统管路、系统保温和电气装置等,太阳能 光伏系统的太阳能电池方阵、蓄电池、充放电控制器和直流 交流变器等,地源热泵系统的热泵机组、未端设备、辅助设 备材料、监测与控制设备以及风系统和水系统管路等关键部件 应能提供质检合格证书和符合要求的检测报告。 可再生能源系统调试合格后,应由具有能效测评资质的第 三方测评机构对可再生能源系统进行测评,并出具系统节能性 能检测报告。

8.1.1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后的验收和新建建筑一术

·I· 国家现行标准《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 及《四川省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DB51/5033的 要求。

8.1.7本条对可再生能源系统的验收资料作出规定。与

9.1.1建筑物室内环境检测的内容包括室内温度、相对湿度

和风速。检测方法参见《公共建筑节能检验标准》JGJ17 《四川省民用建筑节能检测评估标准》DBJ51/T017。

《四川省民用建筑节能检测评估标准》DBJ51/T017。 9.1.2建筑节能改造后,对建筑内相关设备和运行情况进行 检查是便于发现改造前后运行工况或建筑使用等的变化,一且 发生变化,应对改造前或改造后的能耗进行调整。在相同的运 行工况下采取相同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主要是为了保证测试 结果的一致性。定期对节能效果进行评估,是为了保证节能量 的持续性,定期评估的时间一般为1年。节能效果不应该是短 期的,而应至少在回收期内保持同样的节能效果。 9.1.4调整量的产生是因为测量基准能耗和当前能耗时,两 者的外部条件不同。外部条件包括天气、入住率、设备容量或 运行时间等,这些因素的变化跟节能措施无关,但会影响建筑 的能耗。为了公正科学地评价节能措施的节能效果,应把两个 时间段的能耗量放到“同等条件”下考察,而将这些非节能措 施因素造成的影响作为“调整量”。调整量可正可负。 “同等条件”是指一套标准条件或工况,可以是改造前的

检查是便于发现改造前后运行工况或建筑使用等的变化,一且 发生变化,应对改造前或改造后的能耗进行调整。在相同的运 行工况下采取相同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主要是为了保证测试 结果的一致性。定期对节能效果进行评估,是为了保证节能量 的持续性,定期评估的时间一般为1年。节能效果不应该是短 期的,而应至少在回收期内保持同样的节能效果。

者的外部条件不同。外部条件包括天气、入住率、设备容量或 运行时间等,这些因素的变化跟节能措施无关,但会影响建筑 的能耗。为了公正科学地评价节能措施的节能效果,应把两个 时间段的能耗量放到“同等条件”下考察,而将这些非节能措 施因素造成的影响作为“调整量”。调整量可正可负。 “同等条件”是指一套标准条件或工况,可以是改造前的

工况、改造后的工况或典型年的工况。通常把改造后的工况作 为标准工况,这样将改造前的能耗调节至改造后工况下,即为 不采取节能措施时建筑当前状况下的能耗,通过比较该值与改 造后实际能耗即可得到节能量,

9.2节能改造效果评估方法

9.2.1测量法是将被改造的系统或设备的能耗与建筑其他部 分的能耗隔离开,设定一个测量边界,然后用仪表或其他测量 装置分别测量改造前后该系统或设备与能耗相关的参数,以计 算得到改造前后的能耗从而确定节能量。可根据节能项目实际 需要测量部分参数或者对所有的参数进行测量。 一般来说,对运行负荷恒定或变化较小的设备进行节能改 造可以只测量某些关键参数,其他的参数可进行评估,例如: 对定速水泵改造,可以只测量改造前后的功率,而对水泵的运 行时间进行估算,假定改造前后运行时间不变;对运行负荷变 化较天的设备改造,如冷机改造,则要对所有与能耗相关的参 数进行测量。参数的测量方法参见《公共建筑节能检验标准》 JGJ177。 校准化模拟法是对采取节能改造措施的建筑,用能耗模拟 软件建立模型(模型的输入参数应通过现场调研和测量得到), 并对其改造前后的能耗和运行状况进行校准化模拟,对模拟结

果进行分析从而计算得到改造措施的节能量。 测量法主要测量建筑中受节能措施影响部分的能耗量, 因此该法侧重于评估具体节能措施的节能效果;校准化模拟 法既可以用来评估具体系统或设备的改造效果,也可以用来 评估建筑综合改造的节能效果,一般在另两种方法不适用的 情况下使用。

或定速水泵改造),可只测量影响能耗的关键参数,对其他参 数进行估算,估算值可以基于历史数据、厂家样本或工程实际 情况来判定。应确保估算值符合实际情况,估算的参数值及其 对节能效果的影响程度应包含在节能效果评估报告中。如果参 数估算导致误差较大,则应根据项目需要对其进行测量或采用 账单分析法和标准化模拟法。对被改造的设备进行抽样测量 时,抽样应能够代表总体情况,且测量结果具备统计意义的精 确度。

交准化模拟方案应包括:采用的模拟软件的名称及版

9.2.6校准化模拟方案应包括:采用的模拟软件的名称及版

本、模拟结果与实际能耗数据的比对方法、比对误差。 “相同的输入条件”主要指改造前后的建筑模型、气象参 数、运行时间、人员密度等参数应一致,这些数据应通过调研 收集。此外,还应对主要用能系统和设备进行调研和测试。 校准化模拟法的模拟过程和节能量的计算过程应进行记 录并以文件的形式保存。文件应详细记录建模和标准化的过

程,包括输入数据和气象数据,以便其他人可以核查模拟过程 和结果。

9.2.7部分公共建筑的改造是为了提升建筑功能或建筑存在

结构或防火安全性而进行的改造,该类改造往往由于资金等原 因,以提升建筑功能为主,节能改造为辅。因此改造后的建筑 可能建筑的入住率、设备容量或用能习惯存在较大变化。在这 种情况下,采用测量评估建筑的节能改造效果会导致误差很 大,因此宜采用校准化模拟法以评估建筑本身的节能效果为 主,计算改造后的节能率,评估节能改造效果。

某些参数进行估算、抽样测量等会给计算结果引入误差。标准 化模拟法的误差主要来源于模拟软件、输入数据与实际情况不 一致的因素。因此,对节能量进行和评估时,必须考虑到计算 过程存在的不确定性并建立正确、合理的不确定性控制目标。

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效果评估

9.3.1当公共建筑进行了透明幕墙改造,可通过对改造后的 透光材料、玻璃光学性能进行测试,按国家行业标准《建筑门 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151的相关规定计算透明幕 墙的传热系数、遮阳系数、可见光透射比。建筑门窗玻璃幕墙 热工性能通过计算也是较为准确的一种方法

9.3.1当公共建筑进行了透明幕墙改造,可通过对

《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151的相关规定计 算遮阳装置的遮阳系数。

CJJ/T 273-2019 橡胶沥青路面技术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的规定性指标限值 的要求。

难通过测量法进行评估,只有在改造前后建筑的入住率、人员 的用能习惯、设备的运行时间等都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才可通 过测量改造前后整栋楼的能耗来评估节能改造效果。通常情况 下,应采用校准化模拟法计算改造后的节能率,评估节能改造 效果。

9.4设备与系统节能改造效果评估

9.4.1设备与系统的改造目的主要是提高设备的能效,因此 改造后应测试供暖通风空调系统及其他耗能设备的实际性能 系数。

法或校准化模拟法评估节能改造效果。由于测量相对简单,也 比较准确,因此可优先采用测量法,只有在改造时采取了多项 节能措施且存在显著的相互影响,很难采用测量法进行测量或

测量费用很高的情况下,方可采用校准化模拟法计算设备与系 统改造后的节能率,评估节能改造效果

GB/T 12085.8-2022 光学和光子学 环境试验方法 第8部分:高内压、低内压、浸没.pdf9.5节能改造效果综合评估

9.5.1当对公共建筑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暖通风

·. 准带 活热水供应系统、供配电与照明系统以及监测与控制系统进行 厂一项以上改造时,我们称之为综合改造,通常情况下应采用 校准化模拟法计算改造后的节能率,进行节能改造效果评估。 只有在改造前后建筑的入住率、人员的用能习惯、设备的运行 时间等都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才可通过测量改造前后整栋楼的 能耗来评估节能改造效果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