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50/T-254-2017 智能建筑工程检测规程

DBJ50/T-254-2017 智能建筑工程检测规程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J50/T-254-2017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7.2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04318
下载资源

DBJ50/T-254-2017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J50/T-254-2017 智能建筑工程检测规程

程概况、检测依据标准、被检设备清单,检测仪器设备名称及编 号,检测日期,报告日期,检测结果及汇总,检测结论,批准人,审 核人,检测(项目负责)人。 工程概况应包括:所包含子系统、各子系统相关设备数量;被 捡设备清单内容应包括:型号规格、厂家、数量、检测量、抽检率。 5检测报告标明CMA标志和证书编号及建设工程质量检 测资质专用章。同时加盖检测机构检测报告专用章或检测机构 公章。 3.5.1~3.5.3检测人员对现场检测的原始记录数据及检测情 况进行分析,根据各检测项目的技术要求和合格判定依据,对检 测项目的合格与否作出明确的判断与结论;根据检测方案和检测 依据,对工程质量作出明确的结论并出具检测报告,客观反映工 程总体综合效果。

4.2集成系统网络连接检测

GB/T 26332.5-2022 光学和光子学 光学薄膜 第5部分:减反射膜基本要求.pdf4.2.4各子网(虚拟专网)内用户之间的通信应满足通信管

4.2.4各子网(虚拟专网)内用户之间的通信应满足通信管理使 用要求进行网络配置:允许通信的网络节点之间能进行资源共享 与信息交换,不充许通信的网络节点之间无法通信。 4.2.5集成系统是智能化系统运行的核心子系统,为保证其布 线的可靠性,本条规定集成系统使用的综合布线信息点进行 100%检测

4.3系统数据集成检测

4.3.3被集成的各子系统宜包括下列内容: 1来源于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火灾自动 报警与消防联动系统等系统与设备的运行状态、检测数据、设备 管理信息、故障和报警信息等; 建筑设备管理系统数据集成检测应包括下列项目: 1)实时、图形化显示主要部位的温度、相对湿度、流量、压 力、液位、电量、冷(热)量、空气质量、照度等变送器的位置 和测量数据; 2)实时、图形化显示主要设备,包括空调系统、通风系统、 变配电系统、公共照明系统、热源和热交换系统、冷冻和冷 却水系统、给排水系统、电梯和自动扶梯等的运行和故障 报警等状态信息。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数据集成功能检测应包括下列项目:

1)入侵报警系统的分布图和状态,布防和撤防情况; 2)视频监控系统的监控平面图,以及摄像机的位置、状态 与图像等信号; 3)出入口控制(门禁)系统设置平面图、出入人员管理情 况、系统工作状态; 4)停车场(库)管理系统的分布图、工作状态和管理信息: 如车辆的流量、车位资料、引导屏信息等。 用户物业管理、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各类信息; 来自外部网络上的各类信息

4. 4. 1系统集成的整体协调控制

集成系统的整体协调控制检测

发生非法入侵等紧急情况时,安全技术防范系统根据相关信 息做出联动响应,对有关系统和设备(视频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 系统、公共广播系统和公共照明系统等)发出联动控制命令;并向 集成系统发出响应信号

系统集成综合管理和穴余检测

4.5.2系统集成的综合管理检测应包括对基于系统集成中央数 据库基础上的物业管理、设备管理、能源管理等的检测。 系统集成的信息管理和服务功能检测应包括下列内容: 1对系统集成的数据进行必要的分析处理和管理; 2系统集成的视频图像显示应清晰,图像切换应正常,视频 网络传输应稳定、无拥塞; 3检查提供的信息发布、信息查询、信息交流等服务项目。 对被集成系统管理功能的检测应包括下列内容: 1各被集成系统和控制网络、信息网络的运行状态;

4.5.2系统集成的综合管理检测应包括对基于系统集成中央数

4.6系统集成的可维护性和安全性检测

5.1.3考虑到在测试阶段一般不具备接入设备容量20%以上的 用户终端设备或电路的条件,为了满足整个智能建筑工程验收的 进度要求,系统检测合格后,可进入智能建筑工程验收阶段。待 智能化系统通过验收,用户入住,当接入的用户终端设备与电路 容量满足试运转条件后,方可进行系统的试运转。系统试运转时 间不应小于3个月,试运转期间设备运行应满足下列要求: 1试运转期间,因元器件损坏等原因,需要更换印制板的次 数每月不应大于0.04次/100户及0.004次/30路PCM。 2试运转期间,因软件编程错误造成的故障不应大于2件 月。 3呼叫测试 1)局内接通率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 a处理器正常工作时,接通率不应小于99%。 b处理器超负荷20%时,接通率不应小于95%。 2)局间接通率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 a处理器正常工作时,接通率不应小于99.5%。 b处理器超负荷20%时,接通率不应小于97.5%

网络管理功能及计费功能测试

.3.1网络管理功能测试具体要求: 远程查询、启动、配置功能,从网管系统应能进行远端的查

3.1网络管理功能测试具体要

询,查询能形成1og记录,能从远程终端进行数据配置。 告警功能,网管系统能正常报告设备、端口及各种故障的告 警,告警信息能通过声光等发出告警信号。能根据告警信号定位 到设备或端口。 话务统计,能通过网管进行话务量的统计,能生成话务量报 表。 用户数据和局数据设置功能,能通过网管系统对用户端口进 行属性配置功能、配置、启闭端口、开闭业务;能通过网管系统进 行全局的数据设定、设备调试等

6.2计算机网络系统检测

包等网络性能要求较高,无具公共厂播系统经常通过组播功能发 送数据,因此,智能化设备网应具备组播功能和一定的QoS功能 6.2.2计算机网络系统检测项目说明: 1连通性检测应符合以下要求: 根据网络设备的连接图,按图6.2.2a系统连通性测试方法: 检测网管工作站和任何一台网络设备通信的连通状况;检测各子 网(虚拟专网)内用户之间的通信功能。网络服务器、网卡、路由 器和交换机的连接测试可采用相关测试命令,或采用网络测试仪 进行测试。 将测试工具连接到选定的接入层设备的端口,即测试点; 用测试工具对网络的关键服务器、核心层和汇聚层的关键网 络设备(如交换机和路由器)进行1o次Ping测试,每次间隔1秒: 以测试网络的连通性,测试路径要覆盖所有的子网和VLAN 移动测试工具到其他位置测试点,重复步骤3,直到遍历所有 测试抽样设备

6.2.2计算机网络系统检测项目说明

图 6. 2. 2a 网络传输时延测试结构示意图一

2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传输时延和去包率的检测应符合以下 要求:应检测从发送端口到目的端口的最大延时和丢包率等数 值; 3传输时延的检测方法应符合以下要求: 当被测网络的收发端口位于不同的地理位置,测试结构如图 6.2.2b所示,需要两台测试工具完成,测试工具1产生流量,测试 工具2接收流量,并将测试数据流环回:

图6.2.2b网络传输时延测试结构示意图

被测网络的收发端口位于同一机房,测试结构如图6.2.2c 所示,可由一台具有双端口测试能力的测试工具完成,测试工具 一个端口用于产生流量,另一个端口用于接受流量;

图6.2.2c网络传输时延测试结构示意图

通过测试工具计算发送和接受的时间标记之差,即可得到一 次测试数据,原则上检测往返时延,重复检测20次,取平均值为 网络传输时延测试结果; 测试应在空载网络下分段进行,包括接入层到汇聚层链路 汇聚层到核心层链路、核心层间骨干链路及经过接入层、汇聚层 和核心层的用户到用户链路。 4丢包率的检测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

测试结构示意图如图6.2.2b/c所示,测试工具1产生流量,测试 工具2接收流量。若收发端口位于同一机房,也可由一台具有双 端口测试能力测试工具完成。测试工具1向被测网络加载70% 的流量负荷,测试工具2接收负荷,测试数据顿丢失的比例; 测试链路应分段进行,包括接入层到汇聚层链路、汇聚层到 核心层链路、核心层间骨干链路及经过接入层、汇聚层和核心层 的用户到用户链路。 6.2.5通过QoS,网络系统能够对报警数据、视频流等对实时性 要求较高的数据提供优先服务,从而保证较低的时延。 6.2.7第1款是对无线网络覆盖范围内的接人信号强度作出的 规定。dBm是无线通信领域内的常用单位,表示相对于1毫瓦的 分贝数,中文名称为分贝毫瓦,在各国移动通信技术规范中广泛 使用dBm单位对无线信号强度和设备发射功率进行描述。 第5款无线接人点的抽测比例按照国家标准《基于以太网 技术的局域网系统验收测评规范》GB/T21671中的抽测比例规 定执行。

7.1.3最不利工作点包括工作点位环境复杂、温差变化大、

7.1.3最不利工作点包括工作点位环境复杂、温差变化大、电磁 干扰强、线缆拐弯较多弯曲半径较大等。 重要工作区域包括重要会议室、保密设备区域、数据机房等

7.1.3最不利工作点包括工作点位环境复杂、温差变

7.2.1光纤链路测试应符合图7.2.1的连接模型,在

1光纤链路测试应符合图7.2.1的连接模型,在两端对光 根进行双向(收与发)测试。

图7.2.1光纤链路测试连接图

7.2.2不同类型的光缆在标称波长,每公里最大光纤衰减值、最

7.2.2不同类型的光缆在标称波长,每公里最大光纤衰减值、最 大信道衰减值、光纤链路损耗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综合布线 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的相关规定

7.3.33类、5类布线系统按照基本链路或信道链路进行测试 5e类和6类布线系统按照永久链路或信道链路进行测试。测

链路应符合图7.3.3的的连接模型。

8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接收系统检测

8.1有线电视系统检测

8.1.1为了保证系统的图像和伴音效果,测试点应是典型的系 统输出端口或其等效终端,应包含噪声、互调失真、交调失真、交 流声调制以及本地台直接串人等影响最大的点,其测试结果才具 有代表性和普遍性,因此规定了标准测试点选取的要求。 第1款《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要求终端 输出口数量少于1000点时,测试点不应少于2个,而办公楼宇、 酒店、企事业单位的有线电视系统终端输出口数量一般达不到 1000点,为了保证测试结果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规定系统输出 口数量少于500点时,测试点不应少于5个,超出500点的部分按 6%。的比例进行向上取整作为测试点数量。 第2款双向数字电视系统具有上行传输要求,传输质量要 求高,因此本款做此规定要求。 第3款为了保证测试点选取具有代表性,本款做此规定要 求。

8.1.3根据《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的规定,系

8.1.3根据《智能建巩工 统检测应由建设单位组织检测小组进行。在进行主观评价时,可 由检测机构持有相应的岗位证书的检测人员和检测小组的成员 组成,检测机构的人员占评价人员总数的比例不应少于60% 8.1.4混合器输入电平即是调制器的输出电平,调低调制器输

出电平之后会导致输出信号载噪比降低,影响系统的质量,因此 本条规定测试所有信号源输入混合器的电平。通常应当将调制 器的输出电平调成比厂家规定的输出电平低5dB左右为宜,以留

8.2卫星电视接收系统检测

8.2.1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由天线、室外单元(高频头)、室内

图 8.2. 1测试方框图

9.1.1公共广播系统分为业务广播系统、背景广播系统和紧急 广播系统。 9.1.2功能检测采用现场模拟的方法,根据设计要求逐项检测; 性能检测采用客观检测和主观评价方法进行,可根据实际情况选 择是否采用主观评价

9.3.3根据《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的规定,系 统检测应由建设单位组织检测小组进行。在进行主观评价时,可 由检测机构持有相应的岗位证书的检测人员和检测小组的成员 组成,检测机构的人员占评价人员总数的比例不应少于60%

10.1.1会议系统由扩声系统、讨论系统、表决系统、同声传译系 统、视频显示系统、摄像系统(分为会议摄像和跟踪摄像)、远程视 频会议系统、灯光系统、录播系统、集中控制系统等子系统构成。 会议系统设备对供电质量要求较高,电源干扰容易影响音, 视频的质量,故提出本条要求。供电电源质量包括供电的电压、 谐波和频率等。 会议系统的使用效果与会场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建声环境会 影响会议扩声系统的音响效果。 10.1.3功能检测采用现场模拟的方法,根据设计和合同要求逐 项检测;系统性能检测有两种方法,客观测量和主观评价,可根据 实际情况选择是否采用主观评价。主观评价语言信息靠人耳试 听、图像质量靠视觉感知

11信息导引及发布系统检测

网络播放控制宜检测场景控制、场景备选等的主要功能,其 内容包括: 1提供色彩丰富、动感的方式展示,例如不同季节,时间及 天气的情况下画面作出不同展示; 2固定信息的显示:根据服务的需要,部分信息需要在屏幕 上始终显示,例如会议室名称和时间等。 3按照节目表编排在指定时间、指定位置显示:例如不同屏 幕的不同区域都有单独的播放列表,系统根据列表的编排将各种 类型的信息在指定的时间和指定的屏幕区域进行显示。 4显示版面:支持显示屏幕的任意放置,包括横放、竖放、倒 置等。 系统配置管理检测信息导弓引和发布系统的控制中心,应具有 制作和发布节目、对播放终端和显示设备进行电源和显示管理 进行系统监控、播放日程管理、管理系统权限等功能。 日志信息管理对所有发送的内容具备完整的日志记录,能够详细 记录每次发送的情况。

11. 2显示功能的检测

11.2.2目前主流设备有液晶监视器、液晶拼接墙、DLP拼接系 统、LED显示屏,随着发展3D显示器、OLED显示器也会逐渐出

L1. 5 LED 显示屏检测

11.5.1LED显示屏光学性能包括:最大亮度、通断比、亮度不均 习性、色度不均匀性、视角、换顿频率、刷新频率及像素失控率等 指标进行检测;LED显示屏电性能包括:清晰度、亮度信噪比、调 幅调相信噪比、视频输出电平、亮度幅频响应、灰度等级、显示图 像信噪比等指标

11.5.2第6款灰度等级测试

11.6触摸屏显示器测试

11.6.1触摸校正测试:打开触摸显示屏测试软件,选择25点进 行屏幕校正,校正时手指对准校正点,待出现下一个点时松开手 指,直到25点校正完毕。校正完成后,会显示校正成功,判定触 模校正合格。 触摸划线测试:将测试软件切换至划线界面,先从屏幕任 边靠近边界,进行直线沿各边正方形划线,直到布满整个小格 划线应连续,不得出现断线,其偏移量不超过一小格的1/4,判定 触摸划线合格

13信息化应用系统检测

13.1.2政务和警务办公建筑、金融建筑、教育建筑、交通建筑等 持殊行业建筑对应的专业业务系统,应依照国家发改委、公安部、 银监会、教育部、交通部等主管部门的行业规范并结合业主单位 要求,由具备专业软件和系统测评资质的第三方测试机构进行测 试,并出具系统合格测试报告

13.3专业业务系统检测

13.3.2物业管理系统是指将现代物业管理思想与计算机功能

13.3.2物业管理系统是指将现代物业管理思想与计算机功能 相结合的信息化应用系统

14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检测

14.1.2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功能检测主要是针对建筑设备监控 系统的监视功能、报警功能及控制功能进行检测。 监视功能主要是指系统设备状态、参数及其变化在中央管理 工作站和操作分站的显示功能。 报警功能主要是指系统设备故障和设备超过参数限定值运 行时在中央管理工作站和操作分站的报警功能 控制功能主要是指水泵、风机等系统动力设备、风阀、水阀等 可调节设备在中央管理工作站和操作分站远程控制功能 14.1.3相关分部工程包括:建筑给水排水及供暖、建筑电气、通 风与空调、电梯等。

14.2.1新风系统监控功能的检测应包括下列内容

.2.1 新风系统监控功能的检测应包括下列内容: 1 送风温度控制; 2 送风相对湿度控制: 3 预定时间表自动启/停功能: 4 防冻保护功能; 5 电气连锁控制; 6 报警功能等。 定风量空调系统监控功能的检测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回风温度(室内温度)控制;

14. 2暖通空调监控系统检测

2 回风相对湿度(房间相对湿度)控制; 3 预定时间表自动启/停功能; 新风阀、排风阀、回风阀比例控制功能; 5 电气联锁控制; 6「 防冻保护功能; 73 报警功能等。 变风量空调系统监控功能的检测应包括下列内容: 送风温度控制; 2 回风相对湿度控制; 送风量控制; 4 回风量控制; 新风量控制; 6 室内(或使用区域)温度控制; 7 预定时间表自动启/停功能; 8 电气联锁控制; 9 防冻保护功能; 10报警功能等。 空调与通风系统的检测应采用下列方法: 1在中央工作站或现场控制器(DDC)检查温度、相对湿度 测量值,核对其数据是否正确。用便携式或其他类型的温湿度仪 器测量温度值,相对湿度值进行比对;检查风压开关、防冻开关工 作状态;检查风机及相应冷/热水调节阀工作状态;检查风阀开关 状态。 2在中央工作站或现场控制器(DDC)改变温度设定值,记 录温度控制过程,检查控制效果、系统稳定性,同时检查系统运行 记录。 3在中央工作站或现场控制器(DDC)改变相对湿度设定 值,进行相对湿度调节,观察运行工况的稳定性、系统响应时间和 控制效果,同时检查系统运行历史记录

4在中央工作站改变预定时间表设定,检测空调系统目动 启/停功能。 5变风量空调系统送风量控制检测(静压法、压差法、总风 量法)检测,改变设定值,使之大于或小于测量值,变频风机转速 应随之升高或降低,测量值应逐步趋于设定值。 6新风量控制检测,通过改变新风量(或风速、空气质量)设 定值,与新风量(或风速、空气质量)测量值比较,进行新风量调 节。 7启动/关闭新风空调系统、定风量空调系统、变风量空调 系统,检查各设备的联锁控制功能。 8防冻保护功能检测可采用改变防冻开关动作设定值的方 法,模拟进行。 9人为设置故障,在中央工作站检测系统故障报警功能,包 括过滤器压差开关报警、风机故障报警、送风温度传感器故障报 警及处理

14.3变配电监测系统检测

14.3.3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对变配电系统一般只监不控

4.3.3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对变配电系统一般只监不控,因此对 变配电系统的检测,重点是核对条文要求的各项参数在中央管理 工作站显示与现场实际数值的一致性

4.6.3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对电梯和自动扶梯监测系统一般只 监不控,一般只要求对电梯和自动扶梯的各项参数在中央管理工 作站显示与现场实际数值的一致性

15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和应急响应系统检测

15.2入侵报警系统检测

GB/T 3323.2-2019 焊缝无损检测 射线检测 第2部分:使用数字化探测器的X和伽玛射线技术15.2.2第1款常用探测器工程检测方法:

对室内用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室内用超声波多普勒探测 器、室内用微波多普勒探测器、微波和被动红外符合入侵探测器、 超声和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等,宜采用步行测试方法进行现 场测试,作为参考目标的人双臂交义在胸前,在设计探测范围边 界上分别以0.3、1.3m/s的三种速度移动,在3m或最大探测距 离30%以内(二者取其小值),产生报警状态。本项检测应在设计 最大探测范围内至少选3点进行; 对主动红外、微波入侵探测器,用一直径200mm圆柱形物 体,其长度应能充分遮断光束,以大于10m/s的速度垂直于射束 轴线方向通过射束,探测器不应产生报警,当物体以小于5m/s的 速度通过射束时,探测器立即产生报警状态。本项检测应在设计 最大探测范围内至少选3点进行; 对振动入侵探测器,在设计探测范围边界上,采用人为模拟 步行、用钢锤敲击建筑物或保险箱等,应产生报警状态。本项检 测应在设计最大探测范围内至少选3点进行; 对磁开关探测器,采用人为开、关门和窗等方法现场测试。 逐渐打开装有磁开关入侵探测器的门、窗,开启门隙最大为 60mm,磁开关入侵探测器应产生报警状态。本项检测应以不同 速度进行,至少重复3次; 对室内用被动式玻璃破碎探测器采用模拟的方法检测。在 玻璃破碎探测器的探测范围(根据产品技术指标确定)内,用信号

发生器模拟玻璃破碎的声音频率(4~5kHz)信号,检测探测器是 否有报警信号输出; 对可燃气体泄漏探测器可用打火机进行检测:在报警器进入 工作状态后,用打火机持续向探测器气孔喷入可燃气体(打火机 不点火方式)5s左右,探测器正常时间应在5s~8s左右发出报警 信号; 其他特殊探测器检测:遇有特殊探测器时,可采用相应的模 拟器,探测器应产生相应报警信号。 第4款报警后的恢复功能检测要求:报警发生后,手动复 位。但需要对设防、撤防状态是否正常进行确认。 15.2.3在很多工程检测中发现,入侵探测器的防拆报警信号线 与报警信号线是并接的,在撤防状态下,系统对探测器的防拆信 号不响应,这种设计或安装是不符合探测器防拆保护要求的。因 此,本规程规定在检测系统的入侵探测器防拆报警功能时,应能 在任意状态下进行。 15.2.4当报警控制设备使用多媒体进行信息接收、存储、控制、 处理信息时,报警信息显示界面应为中文界面,文应简洁、明 确报散管自与其仙直应有服息反制

与报警信号线是并接的,在撤防状态下,系统对探测器的防 号不响应,这种设计或安装是不符合探测器防拆保护要求的 此,本规程规定在检测系统的入侵探测器防拆报警功能时, 在任意状态下进行。

15.2.4当报警控制设备使用多媒体进行信息接收、存储、控

15.7监控中心管理软件中电子地图显示的设备位置和

15.7对于不同防护级别、不同使用环境的工程,其安全性和电 磁环境要求不尽相同,因此,安全性和电磁兼容性检测应根据相 关标准和技术文件的要求进行,重点对监控中心的设备进行检 测,

GB 12319-2022 中国海图图式17防雷与接地系统检测

17防雷与接地系统宜包括智能化系统的接地装置、接地线、等 电位联结、屏蔽设施和电涌保护器,检测范围应根据设计要求确 定。智能化系统防雷与接地检测的重点部位是:监控中心、程控 交换机房、网络中心(计算机房)、通信基站、其他专用机房、楼层 弱电间等处,尤其应重点检测的是智能建筑的等电位联接,电源 系统、天线馈线系统和信号系统的电涌保护,机房、设备和管线槽 等的接地,以及接地电阻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