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T61-42-2016 智能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DBJ/T61-42-2016 智能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J/T61-42-2016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4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05664
下载资源

DBJ/T61-42-2016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J/T61-42-2016 智能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9.7.4在建筑主体的防雷接地系统、弱电联合接地或单独接地系统尚未做好并投入运行的情况下。 9.7.5室外设备安装时,应掌握气象变化情况,将雨季施工措施列入单位工程施工方案中,以利于 指导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施工。

1子系统之间的硬线连接、串行通讯连接、专用网关接口连接等应符合设计文件、产品标准和 产品技术文件或接口规范的要求,检测时应全部检测,100%合格为检测合格; 2计算机网卡、通用路由器和交换机的连接测试可按照本规范有关内容进行;检查系统数据集 成功能时,应在服务器和客户端分别进行检查,各系统的数据应在服务器同一界面下显示,界面应 汉化和图形化,数据显示应准确,响应时间等性能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对各子系统应全部检测, 100%合格为检测合格; 3系统集成的整体指挥协调能力和管理能力 系统的报警信息及处理、设备连锁控制功能应在服务器和有操作权限的客户端检测。对各子系 统应全部检测,每个子系统检测数量为子系统设备数量的20%,抽检项目100%合格为检测合格。 4系统集成的综合管理功能、信息管理和服务功能的检测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并根据合同技 术文件的有关要求进行。检测的方法,应通过现场时间操作使用,运用案例验证满足功能需求的方 法来进行。 5视频图像接入时,显示应清晰,图像切换应正常,网络系统的视频传输应稳定、无拥塞。 6系统集成的穴余和容错功能、故障自诊断、事故情况下的安全保障措施和检测应符合设计文 件要求。 7系统集成不得影响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的独立运行,应对其系统相关性进行连带测 试。 8 系统集成中文件报表和报警信息记录管理应逐项检测,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9验收文件除了常规的质量控制文件外还应包括:针对项目编写的应用软件文档;接口技术文 件;接口测试文件,做到真实、准确、可追溯。 9.8.2一般项目:智能化集成系统应特别注意机房、电源和接地系统,具体要求如下: 1集成系统所在的计算机机房应作必要的防静电、防雷击(含反击雷)、防火的防护措施,对 于有高等级要求的网络、计算机设备,还应保证其一定的温湿度要求、空气洁净度要求。 2系统集成安全性,包括安全隔离身份认证、访问控制、信息加密和解密、抗病毒攻击能力等 内容的检测符合本规范规定。

2019甬DX-09《宁波市全装修住宅设计技术细则》9.9.1产品保护见本标准《通信网络系统施工工艺》一章中成品

9.10.1安全作业要求

9.10职业健康安全

9.10.1 安全作业要求: 施工前及施工期间应做好安全交底。 2 搬运设备、器材应保证人身及器材安全。 3 使用设备产生的气体、X射线、激光辐射和电磁辐射等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4 采用光功率计测量光缆,严禁用肉眼直接观测。 5设备通电调试前,应检查线路接线是否正确,保护措施是否齐全,确认无误后,方能通电调

10.1.1本标准适用于智能化系统配电电源 10.2引用标准名录

10.2.1本标准主要引用以下国家现行标准

准主要引用以下国家现行

10电源防雷与接地施工工艺标准

《智能建筑设计设计标准》GB/T50314 2 《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GB50606 3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

《智能建筑设计设计标准》GB/T50314 2 《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GB50606 3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

10.3.1电源设备的型号、技术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的规定,并有检验报告和出厂合格证 书及技术说明书。 10.3.2机具设备 1安装器具:电焊机、电锤、电钻、开孔器、压线钳、尖嘴钳、剥线钳、电铬铁等。 2测试器具:线坠、钢板尺、水平尺、盒尺、万用表、兆欧表等。

.3.1电源设备的型号、技术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的规定,并有检验报告和出厂合格 及技术说明书。 .3.2机具设备 1安装器具:电焊机、电锤、电钻、开孔器、压线钳、尖嘴钳、剥线钳、电铬铁等。 2测试器具:线坠、钢板尺、水平尺、盒尺、万用表、兆欧表等

10.4.1电源防雷与接地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0.4.

4.1电源防雷与接地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0.4.1

图10.4.1电源防雷与接地施工工艺流程图

0.4.3电源安装 1智能建筑中各智能系统供电宜采用两路独立电源供电,并在末端自动切换主电源和备用电源 艮据各系统不同供电消耗,按总系统额定功率的1.5倍设备主电源容量。电源持续工作时间符合设 十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弱电系统电源应装在专用配电箱内,配电箱的配出回路应留有余量。电源箱安装位置、 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通常安装在楼内竖井或走廊、房间的吊顶上。 竖井内安装高度底边距地宜为1.4m。 2)暗装设备箱时,箱体框架应紧贴建筑物表面。严禁采用电焊或气焊将箱体与预埋管焊在 一起。管入箱应用锁母固定。 3)明装电源箱时,应找准标高,进行钻孔,埋入金属膨胀螺栓进行固定。箱体背板与墙面 平齐。 4)当供电线(供压供电)与控制线合用多芯线时,多芯线与视频线可一起敷设。 5)对于大型智能化系统,若采用落地式配电柜或有其它电源设备如UPS等,则应按相应设 备厂家安装说明进行安装

2电源质量应满足下列要求: 1)稳态频率偏称不大于2%。 2)稳态频率偏移不大于±0.2HZ。 3)电压度形畸变不大于5%。 4)允许断电持续时间为0~4ms。 5)当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采用稳频稳压,不间断电源供电或备用发电等措施。 10.4.4检查接线 1导线截面为6mm²及以下的单股铜芯线可直接连接在接线端子上,多股铜芯线的线芯应焊接 或压接端子并涮锡后,再与接线端子相连接。 2引进电源箱(柜)内的导线压线前应将导线沿接线端子方向整理成束,排列整齐,用尼龙扎 带分段绑扎,做到横平竖直,整齐美观 3导线终端应有清晰的线路编号。导线压接要严实,不能有松脱、虚接现象。 10.4.5电源检查 1系统电源的供电方式、供电质量、备用电源容量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2主、备电源转换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有备用电源的系统,应检查当主电源断电时,能否自动转换为备用电源供电;主电源 恢复时,应能自动转换为主电源供电,在电源转换过程中,系统应能正常工作。 2)对于双路供电的系统,主备电源应能自动切换 3)对于配置UPS电源装置的供电系统,主备电源应能自动切换。 3当主电源电压在额定值时,85%~110%范围内变化时,不调整系统或设备),应仍能正常工 作。 10.4.6智能化系统防雷与接地 1智能化系统接地除设计要求外,应采用建筑物联合接地方式,采用等电位连接与共用接地系 统的设计原则,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2。当接地电阻达不到要求时,应在接地极回填土中加入腐蚀性 长效降阻剂;当仍达不到要求时,应经过设计单位的同意,采取更换接地装置的措施。 2智能化系统接地应采用16mm²以上的铜芯导线作接地干线作等电位连接,直接至建筑物的 统一接地体上。 3不应在建筑物屋顶上敷设电缆,必须敷设时,应穿金属管进行屏蔽并接地。 4架空电缆吊线的两端和架空电缆线路中的金属管道应接地。 5光缆传输系统中,各光端机外壳应接地。光端加强芯,架空光缆接续护套应接地。 6中控室(网络中心)内接地汇集环或汇集排,宜采用裸铜线,其截住面积应不小于35mm²。 7 各智能子系统的室外设计,应按设计文件要求进行防雷与接地施工。

10.4.6智能化系统防雷与接地

.5.5室外设备安装时,应掌握气象变化情况,将雨季施工措施列入单位工程施工方案中,以利 导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施工

[10.6.1 主控项目

1电源箱柜内接地线应直接接地干线上,不应通过其它设备连接接地。检查联合接地与等电位 连接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导体之间和导体对地之间的绝缘电阻应大于10002/V,且其值不应小于0.5MQ2。 3检查备电源切换情况,其容量是否满足总额定功率的1.5倍,切换的可靠性、切换时间、切 换电压值及容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4检查电源稳压特性,电压波纹系数是否符合产品技术条件。 10.6.2一般项目 1导线应排列整齐,用尼龙扎带分段绑扎,做到横平竖直,整齐美观。 2导线终端应有清晰的线路编号。导线压接要严实,不应有松脱、虚接现象

1电源箱柜内接地线应直接接地干线上,不应通过其它设备连接接地。检查联合接地与等电位 连接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导体之间和导体对地之间的绝缘电阻应大于10002/V,且其值不应小于0.5MQ2。 3检查备电源切换情况,其容量是否满足总额定功率的1.5倍,切换的可靠性、切换时间、切 换电压值及容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4检查电源稳压特性,电压波纹系数是否符合产品技术条件。 10.6.2一般项目 1导线应排列整齐,用尼龙扎带分段绑扎,做到横平竖直,整齐美观, 2导线终端应有清晰的线路编号。导线压接要严实,不应有松脱、虚接现象,

10.8职业健康安全

11.1.1本标准适用于建筑智能化环境的施工。

11.2.1本标准主要引用以下国家现行标准

11.3.1施工准备应按照质量控制中的内容准备相关检测设备,编制检测计划。 11.4施工工艺

.3.1施工准备应按照质量控制中的内容准备相关检测设备,编制检测计划 11.4施工工艺

11.4.1环境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1.4.1

11 环境施工工艺标准

图11.4.1环境施工工艺流程图

环境施工应在土建、机电安装、装修、室外等专业工程基本完成后进行,一般无需考虑特殊的 季节性施工防护措施,但需注意下列事项: 11.5.1环境施工在地下层有施工工程的,须进行防水防涝分析,并应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11.5.2冬季施工时,如机房、弱电井等网络设备安装地点的环境温度不在设备允许的运行温度范围 之内,应采取相应的升温保温措施。 11.5.3夏季施工时,如机房空调未安装,应安装临时空调,防止温度过高而损坏设备。 11.5.4在建筑主体的防雷接地系统、弱电联合接地或单独接地系统尚未做好并投入运行的情况下, 遇到雷电天气之前,应暂停施工安装,并将信息网络设备拆下并收回到《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 技术规范》GB50343所规定的LPZ1以上的防护区内。 11.5.5室外设备安装时,应掌握气象变化情况,将雨季施工措施列入单位工程施工方案中,以利于 指导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施工。

11.6.1系统设计应符合其使用环境(如室内外温度、湿度、大气压等)的要求,系统所使用设备、部 件、材料的环境适应性应符合设计和产品环境要求及相应的严酷等级要求。 11.6.2在有腐蚀性气体和易燃易爆环境下工作的系统设备、部件、材料,应采取符合国家现行相关 标准规定的保护措施。

[11.6.3 主控项目

空间环境的检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主要办公区域顶棚净高不小于2.7m。

2)楼板满足预埋地下线槽的条件,架空地板、网络地板的铺设应满足设计要求。 3)为网络布线留有足够的配线间。 2室内空调环境检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实现对室内温度、湿度的自动化控制,并符合设计要求; 2)室内温度,冬季18℃~22℃,夏季24℃~28℃。 3)室内相对湿度,冬季40%~60%,夏季40%~65%; 4)舒适性空调的室内风速,冬季应不大于0.2m/s,夏季应不大于0.3m/s。 3视觉照明环境检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1)工作面水平照度不小于5001x。 2)灯具满足眩光控制要求。 3)灯具布置应模数化,消除频闪。 4环境电磁辐射的检测应执行《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GB9175和《电磁辐射防护规 关规定。

[1.6.4 一般项目

11.7.1注意保护建筑环境的产品。

11.7.1注意保护建筑环境的产品。

11.8.1安全作业要求:

12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施工工艺标准

12.1.1本标准适用于民用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及其集成系统的施工。 12.2引用标准名录

12.2.1本标准主要引用以下国家现行标准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 2 《智能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 3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

12.3.1设备的型号、技术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的规定,并有检验报告、出厂合格证及技 术说明书。消防主机应具有图形显示、中文屏幕显示及中文屏幕莱单等功能,并进行操作试验。 12.3.2对进口设备进行开箱检查。进口设备应有国家商检部门的有关检验证明。一切随机的原始资 料,自制设备的设计计算资料、图纸、测试记录、验收鉴定结论等应全部清点、整理归档。还应提 供原产地证明和商检证明。配套提供的质量合格证明、检测报告及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等文件 资料应为中文文件。

3.3其他准备及进场管理见本规范其他章节的规

图12.4.1住室(小区)智能化系统施工工艺流程图

12.5.1探测器安装要求

装应牢固,其高度离地1.3m~1.5m。 4联网型(可视)对讲机系统的管理机宜安装在园区监控中心内或小区出入口的值班室内,安 牢固、稳定,并不影响其他系统的操作与运行。

4联网型(可视对讲机系统的管理机宜安装在园区监控中心内或小区出人口的值班室内,安装 牢固、稳定,并不影响其他系统的操作与运行。 2.5.6电子巡查设备安装要求 1在线查或离线查的信息采集点(查点)应按设计要求布点到位,其安装高度宜离地 3m~1.5m。 2安装牢固,防破坏。 2.5.7停车场(库)管理设备安装要求 1 读卡机(IC卡机、磁卡机、出票读卡机、验卡票机)与挡车器安装。 1)应安装在平整、坚固的水泥基墩上,保持水平、不能倾斜。 2)读卡机与挡车器的中心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或产品使用要求。 3)宜装在室内,当安装在室外时,应考虑防水及防撞措施。 4)地下停车场(库)出口读卡机应安装在停车场出口坡道下端。 2感应线圈安装: 1)感应线圈埋设位置与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或产品使用要求。 2)感应线圈至机箱处的线缆应采用金属管保护,并固定牢固。 3信号指示器安装: 1)车位状况信号指示器应安装在停车场入口的明显位置,其底部离地面高度应保持2.0m ~2.4m 2)地下停车场(库)车位状况信号指示器应安装在停车场入口坡道上端明显位置,并不影响车 辆通行。 3)车位状况信号指示器宜安装在室内,室外安装时,应考虑防水措施。 4)车位引导显示器应安装在车道中央上方,便于识别引导;其离地面高度不应低于2.4m; 显示器的规格不宜小于长1.0m,宽0.3m。 5)车牌识别系统应重点作好进出口摄像机的安装,应看清车牌、车型及颜色等

12.5.6电子巡查设备安装要求

12.5.8控制设备安装要求

5.9监视器的安装要求

1监视器安装在固定的机架和机柜上,小屏幕监视器也可安装在控制台操作柜上。当安装在柜 内时,应有通风散热措施,注意电磁屏蔽。 2监视器、显示器(屏幕)应避免外来光直射,当不可避免时应采取避光措施;仰视角度不宜大 于45°。 12.5.10电缆的敷设和保护方式

12.5.12家居智能化施工

1家居智能化包括:家居布线系统、家居安防系统、远程计量系统、家电自动化系统以及家居 信息服务等。

图12.5.12家庭控制器与外部设备的关系图

12.6.1调试前准备

维安标准网 ( w Vanebz. C

试,应运行正常,功能符合设计要求。

1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检测: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功能检测除符合本规范第 章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1)可燃气体泄漏报警系统的可靠性检测。 2)可燃气体泄漏报警时自动切断气源及打开排气装置的功能检测。 3)已纳入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的探测器不得重复接入家庭控制器。 2安全防范系统检测: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巡查管理系统和 亨车场管理系统的检测应按本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并检查与110联网的报整功能和通信功能 3访客对讲系统的检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室内机门铃提示、访客通话及与管理员通话应清晰,通话保密功能与室内开启单元的开 锁功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2)门口机呼叫住户和管理员机的功能、CCD红外夜视功能、电控锁密码开锁功能、在火警 等紧急情况下电控锁的自动释放功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3)管理员机与门口机的通信及联网管理功能,管理员机与门口机、室内机互相呼叫和通话 的功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市电掉电后,备用电源应能保护系统正常工作8小时以上。 4监控与管理系统检测:表具数据自动抄收及远传系统的检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1)水、电、气、热(冷)能等表具应采用现场计量、数据远传,选用的表具应符合国家产 品标准,表具应具有产品合格证书和计量检定证书。 2)水、电、气、热(冷)能等表具远程传输的各种数据,通过系统可进行查询、统计、打 印、费用计算等。 3)电源断电时,系统不应出现误读数并有数据保存措施,数据保存至少四个月以上;电源 恢复后,保存数据不应丢失。 4)系统应具有时钟、故障报警、防破环报警功能 5建筑设备监控系统除参照规范有关规定外,还应具备蓄水池过滤设备、消毒设备的故障报警 的功能。 6公共广播与紧急广播系统的检测应符合规范要求。

访客对讲系统室内机应具有自动定时关机功能,可视访客图像应清晰,管理员机对门口机的图 可进行监视。 2监控与管理系统检测 表具现场采集的数据与远传数据应一致,每类表具总数达到100个及以上的按10%抽检,少于 00个的抽检10个。 3建筑设备监控系统除执行规范有关规定外,还应进行以下内容的检测: 1)室外园区艺术照明的开启、关闭时间设定、控制回路的开启设定和灯光场景的设定及照 度调整。 2)园林绿化浇灌水泵的控制、监视功能和储水设备的控制、监视功能。 3)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系统房产出租、房产二次装修管理、住户投诉处理、数据资料的 记录、保存、查询等功能检测可按规范有关内容进行。 4家庭紧急求助报警装置的检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1)每户宜安装一处以上的紧急求助报警装置。 2)紧急求助报警装置应有一种以上的报警方式。

3)报警信号应区别内容。 4)紧急求助报警装置宜加夜间显示。 12.9产品保护 12.9.1设备安装时GTCC-097-2018 铁道货车车轮-铁路专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检验实施细则,施工中各工种之间要互相配合、协调作业,保持设备不受意外损伤。 12.9.2设备安装接线后应注意设备的保护:进入家庭的设备,控制器、计量表具防人为破坏 12.10职业健康安全

3)报警信号应区别内容。 4)紧急求助报警装置宜加夜间显示。 12.9产品保护 .1设备安装时,施工中各工种之间要互相配合、协调作业,保持设备不受意外损伤。 .2设备安装接线后应注意设备的保护;进入家庭的设备,控制器、计量表具防人为破坏。 12.10职业健康安全

12.10.1安全作业要求

[2.10.2 环保要求

为了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用“可”。 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

为了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Q/GDW 11810.1-2018 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建模规范.第1部分:变电站(换流站),采用“可”。 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