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61/T 127-2017 陕西省绿道规划设计规程

DBJ61/T 127-2017 陕西省绿道规划设计规程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J61/T 127-2017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9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06119
下载资源

DBJ61/T 127-2017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J61/T 127-2017 陕西省绿道规划设计规程

6.3.1应依托废弃的或使用效率较低的国道、省道等交通通廊 并与绿道驿站衔接

6.3.2应优先选择沿途视域内风景优美、游憩价值较高的交通 通廊。

6.3.2应优先选择沿途视域内风景优美、游憩价值较高的交通

7.1.1应根据用地现状条件灵活设置步行道、自行车道和步行 骑行综合道。城镇型绿道以步行道为主,可设置自行车道;郊野 型绿道以自行车道为主,宜设置步行骑行综合道。 7.1.2城镇型绿道游径在满足坡度、宽度、净空等条件下GBT 42272-2022 水泥胶砂氯离子扩散系数检测方法,应采 用无障碍设计。 7.1.3绿道游径最小宽度应符合表7.1.3的规定

7.1.1应根据用地现状条件灵活设置步行道、自行车道利

7.1.4绿道游径坡度应与现状地形相结合,针对不同类型的 道游径,其坡度设计应符合表7.1.4的规定。

表7.1.4绿道游径坡度表

续表7.1.4绿道游径坡度表

7.1.5当绿道游径纵坡大于或等于2.5%时,限制坡长应符合表 7. 1. 5 的规定

表7.1.5绿道游径坡长一览表

7.1.6绿道游径铺装在满足使用强度的基础上,应体现生态性、 安全性、经济性,地域性。现状路面条件较好的区域,不宜重新铺 装。

.6绿道游径铺装在满使用强度的基础工,应体现生态性 安全性、经济性,地域性。现状路面条件较好的区域,不宜重新铺 装。 7.1.7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绿道线路宜网状环通或局部环通 当绿道游径系统无法环通时,可依托绿道连接线加强绿道的连通 性。绿道连接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城镇型绿道单段绿道连接线长度不宜超过1km,郊野型 绿道单段绿道连接线长度不宜超过3km,累计长度不宜超过当地 绿道总长度的10%。 2绿道连接线应保证衔接顺畅,步行道有效宽度不宜小于 1.5m,自行车道宽度单向不宜小于1.5m,双向不宜小于3.5m,最 小净空不宜低于2.5m。 3绿道连接线所在路段应全线禁止路侧停车,并设置全线

禁止停车标志(公交车站除外)。绿道连接线两端应提前30m~ 50m设置机动车限速标志,有条件的路段可设置机动车减速带 车速不宜超过20km/h。在绿道游径弯道、涵洞、陡坡、缺少标志 的交叉路口等可能出现危及生命安全事故的路段,应在危险地段 前方80m处设置警示标志。绿道连接线所在道路沿线有车辆或 行人出入口时,应提前设置警示标识,提醒有车辆或行人出入。 绿道连接线两端应设置绿道连接线指示标识。 4借道城市桥梁、隧道的绿道连接线,自行车道宽度不应小 于2m,目自行车道、步行道与车行道之间应采用护栏进行隔离。 7.1.8绿道游径的安全隔离设施包括隔离绿带、隔离墩、护栏 交通标线。隔离绿带宽度不宜小于1m。当绿道游径与机动车道 隔离宽度小于1m时,应设隔离墩或护栏作安全隔离。在无法设 置硬质隔离的路段,绿道游径与机动车道之间必须采用白色实线 分隔,禁止机动车压行绿道游径。当设计速度为50km/h的机动 车道路不具备隔离绿带、隔离墩、护栏等隔离设施的设置条件时, 绿道游径不得共板设置。在觉度大于3m的绿道游径入口处,应 设置隔离墩,以阻止机动车驶入

7.1.9绿道交通接驳应符合下列规定:

1绿道应尽量避免与高等级交通线路相交。绿道游径与铁 路、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轨道交通交叉时,宜采用立体交 叉形式。 2绿道游径与一级公路、城市主干路交叉时,应采用平面灯 控路口交叉形式。人行横道长度大于16m应设置过街安全岛,安 全岛宽度不小于2m。平面交叉口可考虑设置交通信号灯,无交 通信号灯时,可在停车线前30m~50m设置限速标志、注意行人 标志和人行道预告标识,并设置减速带。 3绿道与河流水系相交时,宜结合现有或新建桥梁跨过河

流水体,在桥面设置自行车道和步行道标志、标线;或结合轮渡码 头,利用水上交通方式通过水体。 4绿道游径出入口宜邻近已有道路、公路与公交站点,方便 交通换乘。不同交通换乘应留出必要的安全集散空间,配套设置 减速带及标识等。 5公共停车场应包括机动车停车场和自行车停车场,宜设 计为生态停车场。停车场出入口的机动车和自行车流线不应交 叉,并应与城市道路顺向衔接

7.2.1绿道绿化应最大限度的保护、合理利用现有自然或 植被。

7.2.2绿道绿化应因地制宜,突出陕北、关中、陕南三大地

体,保证群落的多样性与稳定性,强调绿量,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 效益,兼顾色彩搭配及季相变化

7.2.4绿道绿化宜结合“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加强雨水综合利 用。

7.2.4绿道绿化宜结合“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加强雨水综合禾

绿道单侧绿化带宽度不宜小于8m,郊野型绿道单侧绿化带宽度 不宜小于15m。承担生物迁徙功能的绿道单侧绿化带宽度不宜 小于20m

7.2.6绿道绿化植物配置比例宜符合表7.2.6的规定。

表7.2.6植物配置比例表

7.3.1驿站是服务设施的综合载体,分为三个等级。一级驿站

7.3.1驿站是服务设施的综合载体,分为三个等级。一级驿站 是绿道管理和服务中心,承担管理、综合服务、交通换乘功能,宜 衣托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城市公园等节点或绿道沿线城镇及 较大型村庄进行设置。二级驿站是绿道服务次中心,承担售卖 租赁、休憩和交通换乘功能,宜依托绿道沿线村庄、公园进行设 置。三级驿站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 设置。

7.3.2驿站应优先利用绿道沿线现有建筑,建筑层数以1层~2 层为宜。

7.3.2驿站应优先利用绿道沿线现有建筑,建筑层数以1层~2

表7.3.3驿站布局及规模表

7.3.5郊野型绿道内急救服务半径超过8km或应急反应时间超

过10min的一级驿站应设置医疗急救站,并配备相应级别的医疗 急救设施及专业医护人员。城镇型绿道可充分利用周边现有医 疗设施灵活设置。

7.3.7市政设施规划设计应符合下列规

7.3.8绿道标识分为指示标识、解说标识、警示标识、引导标识

1绿道标识设施应能明显区别于道路交通及其他标识。标 只内容应清晰、简洁,同类标识牌设置间距不应大于500m。同一 地点设置两种以上标识时,可合并安装在一根标志柱上,但不应 超过三种。 2指示标识通过箭头加文字或图形的表现方式来表示目的 地的方向、距离以及自的地与现处位置之间的关系。在靠近绿道 出入口1km范围内,宜以500m为间距提前设置。在靠近绿道驿 站1km范围内的绿道沿线,宜以500m为间距提前设置。在需要 重点指示的自的地1km里范围内,宜以200m~500m为间距提前 设置。绿道交支路口应设置两个绿道指示标识,分别指示两条绿 道。 3解说标识应通过文字、图像进行讲解和说明,在绿道沿线 设置。 4警示标识应明示可能发生危险的地带、已采取的防护措 施、需要使用者注意的事项。 5在绿道出人口或附近、绿道驿站、绿道交叉路口应设置弓 导标识;绿道沿线路段上宜每隔3km~5km设置引导标识。 6命名标识应设置在绿道及驿站出入口

8风景道要素规划设计要求

8.1.1 风景道路径包括车行道及交通接驳点 8.1.23 车行道应保证路面宽度不小于4.5m,且路面状况良好。 8.1.3交通接驳点应结合绿道驿站的公共停车场设置。

8.1.1风景道路径包括车行道及交通接驳点。

8.2.1风景道绿化强调与周边自然资源的结合,充分利用现有 的道路沿线植物,增加乔、灌、草,建立科学稳定的植物群落结构 宽度宜控制在3m~12m。

土植物,并突出陕北、关中、陕南三大地域植物特色

表 8.3. 1 风景道驿站功能设施设置一

续表8.3.1风景道驿站功能设施设置一览表

注:“●”必须设置,“O”可设置,“一”不做要求。

8.3.2综合配置驿站应结合风景道沿线城镇和风景道节点,宜 每30km~50km设置一处,用地规模应控制在1500m²~3000m²。 建筑密度应控制在10%~15%;绿地率不应小于65%;容积率应 控制在0.2~0.3;建筑层数不应超过2层。机动车停车场应提供 30个~50个小汽车停车位。

站。宜每20km~30km设置一处,用地规模应控制在1000m²~ 2000m²。建筑密度应控制在10%~15%;绿地率不应小于65%

设3个~5个小汽车停车位。

8.3.7风景道标识设施除道路交通标识

1指路标识用于指示风景道出入口、服务驿站、设施、景点 等自的地的方向、位置和距离,可采用箭头加文字的表现方式。 2警示标识包括安全警示、友情提示等,标明可能发生危险 的地带、已采取的防护措施或是需要使用者注意的事项,至少在 危险地段前300m~500m处设置。 3禁止标识用于标明风景道沿线禁止开展的活动;设置在 风景道沿线及主要节点醒目位置,避免与其他交通标识相互影 响。 4限速标识应根据不同路段的通行能力、车型构成比例、车 辆运行速度等分段设置

A.1绿道网规划成果要求

A.1.1绿道网规划文本主要内容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总则。包括规划范围、依据与期限、规划指导思想与原 则。 2规划目标。明确绿道网规划的分期目标。 3总体布局。包括规划结构、规划布局、分级与分类。 4专项规划。包括绿道游径系统、绿道绿化、绿道设施规划 及风景道路径、风景道绿化、风景道设施规划。 5分期建设规划。包括分期建设规划,重点阐明近期建设 项目、投资估算。 6实施措施及建议。包括法规性、行政性、技术性、经济性 和政策性等措施。

则。 2规划自标。明确绿道网规划的分期自标。 3总体布局。包括规划结构、规划布局、分级与分类。 4专项规划。包括绿道游径系统、绿道绿化、绿道设施规划 及风景道路径、风景道绿化、风景道设施规划。 5分期建设规划。包括分期建设规划,重点阐明近期建设 项目、投资估算。 6实施措施及建议。包括法规性、行政性、技术性、经济性 和政策性等措施。 A.1.2绿道网规划主要图纸应符合下列要求: 1现状综合分析图。应标明行政区划、城镇分布、交通网 络、重要自然资源、重点人文资源,可多张图纸表达。 2上位及同级相关规划分析图。应标明本项自与上位及同 级规划的空间关系,可多张表达。 3绿道网规划总平面图。表现规划范围内的绿道线网布局 内容,宜对绿道、风景道统一编号,反映与相邻区域绿道网衔接关 系。 4绿道分级规划图。表现规划范围内每一条绿道的层级: 省级、市(县)级、社区级。

A.1.2绿道网规划主要图纸应符合下列要求:

1现状综合分析图。应标明行政区划、城镇分布、交通网 络、重要自然资源、重点人文资源,可多张图纸表达 2上位及同级相关规划分析图。应标明本项自与上位及同 级规划的空间关系,可多张表达。 3绿道网规划总平面图。表现规划范围内的绿道线网布局 内容,宜对绿道、风景道统一编号,反映与相区域绿道网衔接关 系。 4绿道分级规划图。表现规划范围内每一条绿道的层级: 省级、市(县)级、社区级。

5绿道分类规划图。表现规划范围内每一条绿道的类别 (城镇型、郊野型)。 6绿道游径系统规划图。应明确绿道游径及交通接驳点布 局。 7绿道绿化规划图。应明确绿道绿化特色 8绿道设施规划图。表现规划范围内绿道设施(服务设施 市政设施、标识设施)规划布局,其中,服务设施规划应反映驿站 分级体系与布局。 9风景道路径规划图。应明确风景道路径布局。 10风景道绿化规划图。应明确风景道绿化特色 11风景道设施规划图。表现规划范围内风景道设施(服务 设施、市政设施、标识设施)规划布局。 12分期建设图。表现规划范围内绿道网分期建设内容及 规模。 注:图纸比例与城市总体规划图基本一致。区域范围内一般采用 1:50000~1:200000,城区范围内一般采用1:5000~1:25000

A.1.3绿道网规划说明书主要内容应符合下列要求:

1规划背景。包括项目建设的社会背景、政策背景、经济产 业背景等。 2概况及现状分析。概况包括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环境状 兄和城市基本概况等。上位及同级规划分析包括城镇体系规划 城市(县、镇)总体规划、绿地系统规划等相关规划的衔接内容, 状分析包括现状资源要素分析,绿道建设的优势与动力,存在 的主要问题与制约因素等。 3规划总则。包括规划编制的目的和意义、编制的依据、期 限、范围及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4规划且标。明确绿道网规划的分期且标。

5总体布局。包括绿道网结构分析、线网总体布局及绿道 分级、分类规划;风景道分级规划。 6专项规划。包括绿道游径系统规划、绿道绿化规划、绿道 设施规划,风景道路径规划及风景道绿化规划、风景道设施规划 等。 7分期建设规划。在安排各期规划目标和重点项目时,应 依区域绿道网自身发展规律与特点而定。近期规划应提出规划 自标与重点,具体建设项自、规模和投资估算;远期建设规划的主 要内容应包括建设项目、规模等。重点阐明近期建设项目、投资 估算。 8实施措施及建议。包括绿道实施推进的组织机构设置以 及法规性、行政性、技术性、经济性和政策性等保障措施

A.2绿道、风景道方案设计成果要求

A.2.1设计说明。应包括工程概述、设计依据、现状概述及分 析、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总体构思和布局、专项设计说明及 投资估算。 A.2.2设计图纸。应包括区位图、现状及绿道网规划分析图、总 平面图、竖向设计图、绿道游径、风景道路径设计图(包含交通组 织分析图及标准段部面图)、绿化植物配置图(标准段植物布局及 典型植物群落种植图)、驿站设计图(包含位置及平立面图)、设施 及小品布局图(包含位置及平立面图)、绿道、风景道标识设计图 市政管线及设施布局图(包含给排水、电气等十线布局方案)、海 绵功能设施布局图(包含雨水渗透、滞蓄、净化、雨污水处理等绿 色设施和灰色设施)、重要节点平面图、效果图及意向图。

说明、设计图纸和投资估算。

A.3绿道、风景道施工图设计成果要求

A.3.1设计说明。应按设计专业分别编写施工图说明,内容包 括设计依据、工程概况及设计条件、工程技术措施等。 A.3.2设计图纸。应包括总平面图(可分图绘制)、索引图、放 线图、竖向设计图、绿道游径铺装及做法详图、风景道路径铺装及 做法详图、种植设计图、设施及小品详图(包含局部放大平面图 故法详图、子项详图等)、驿站设计图、市政各专业设计图。 A.3.3工程预算书。应包括封面、瞩、编制说明、总预算书和

A.3.3工程预算书。应包括封面、瞩、编制说明、总预算书和 或)综合预算书、单位工程预算书、主要材料表以及需要补充的 单位估价表,

表B.0.1陕北地区常用植物列表

表B.0.2关中地区常用植物列表

续表B.0.2关中地区常用植物列表

B.0.3陕南地区绿道常用植物宜参考表B.0.3选取 表B.0.3陕南地区常用植物列表

表B.0.3陕南地区常用植物列表

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 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 “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充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正 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 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陕西省绿道规划设计标准

本标准制定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深人的调查研究,总结了 国内各省市绿道规划、设计、建设方面的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外先 进理念及相关标准,并结合陕西省绿道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的实 示经验制定。 为便于陕西省绿道规划、设计、建设、管理人员在使用本标准 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陕西省绿道规划设计标准》编制 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标准的条文说明,对一些条文规定的 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本条文说 月不具备与标准正文同等的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标 隹规定的参考

总则 38 2 术语 39 D 绿道、风景道规划设计总体要求 · 41 5.2主要内容和成果要求 41 绿道要素规划设计要求 42 7. 1 绿道游径系统 ·. 42 7.3 绿道设施 42 8 风景道要素规划设计要求 43

1.0.1受国外绿道运动蓬勃发展的影响及学者的推崇,2005年 以来,我国对绿道的研究和实践也迁速展开。广东省是国内绿道 研究与建设的先行者,之后,国内其他省、市也以广东绿道规划建 设为范本,相继开展了绿道的研究及实践。 据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6年12月,国内发布的绿道相关标 准及技术导则有:《广东省城市绿道规划设计指弓1》(2011年7 月),《河北省城镇绿道绿廊规划设计指弓(试行)》(2012年2 月),《安徽省城市绿道设计技术导则》(2012年11月),《浙江省 绿道规划设计技术导则》(2012年12月),《福建省绿道规划建设 标准》(2014年9月)。2016年9月,住建部印发了《绿道规划设 计导则》,该导则在借鉴各地绿道相关标准、导则、绿道建设经验 以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统一了绿道涵义、功能认知、绿道构成等 内容。 在本标准制定之前,陕西省尚没有一个针对绿道规划设计的 示准或规范,各地市在自发的绿道规划设计中存在着概念模糊、 标准不统一等诸多问题。因此有必要制定一套全省适用的绿道 规划设计标准。 为充分把握陕西绿道规划设计要点,有效指导绿道规划设计 工作,保障各地市绿道规划设计有效衔接,更好地推动全省绿道 建设。本标准依据住建部《绿道规划设计导则》(建城函2016 211号),并结合陕西省绿道规划建设实际情况编制

2.0.2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广义的风景道是指兼具交通运输 和景观欣赏双重功能的通道;狭义的则专指路旁或视域之内拥有 审美风景的、自然的、文化的、历史的、考古学上的和(或)值得保 存、修复、保护和增进的具游憩价值的景观道路。 风景道在国外已有一定的发展历史,尤其在北美,已形成 个独立的、逢勃发展的研究领域,并取得广丰富的研究成果。以 公园道和绿道为代表的绿带式景观道路是风景道早期的表现形 式,国内风景道是绿道的升级版。2000年起,国内也逐步开展了 风景道规划设计的一系列实践探索,如黑龙江伊春小兴安岭风景 道、福建宁德滨海风景道、温州柑橘花滨海风景道、鄂尔多斯风景 道等。 绿道主要依托相对平坦的地区,以步行、自行车骑行方式为 主:而风景道主要依托公路走廊建设,以自驾车游赏为主。两者 虽然在通行空间上要求不同,但在保护历史遗迹和优美的自然风 景、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同样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陕西省自然地形条件较为复杂,山地总面积占全省土地总面 积的36%,高原占总面积的45%,平原占总面积的19%,地貌主 要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原面积较小,适于建设绿道的条件有限, 为了实现陕西绿道网络的通达性,因地制宜地提出陕西省风景 道。

论文查阅中,《融入城乡的绿道网选线思路与规划方法》一文结合 国外文献(Ecological Networks and Greenways: Concept,Design

Implementation)中关于绿道网的相关概念,将绿道网定义为:经过 规划、设计和管理的多功能士地网络,是促进区域生态稳定、突出 地方自然人文特色和改善城乡环境景观,兼具生态保护、游想健 身、历史保护和交通运输等多种功能,涵盖生态区、郊区和城区: 具有重大自然、人文价值和区域性影响的绿色开敬空间网络。该 定义强调了绿道网的功能性和空间网络形态。本术语的含义解 释参照了城市道路网概念解释中对空间形态的描述,同时结合陕 西实际,强调了“不同等级的绿道”或“绿道+风景道”的内容组 成。

5绿道、风景道规划设计总体要求

5.2主要内容和成果要求

5.2.1~5.2.6为统一规范陕西省绿道网规划成果,使之更易实 施,本标准在住建部《绿道规划设计导则》(建城函|2016|211号) 的基础上,参考城乡规划编制相关规范、规定,对绿道网规划的文 本、图纸、说明书作了比较具体的规定。同时结合《市政公用工程 没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及陕西省绿道的实际需要 对绿道、风景道设计的说明、图纸、编排顺序、工程预算书等内容 作了详细规定

GB/T13749-2022 冲击式打桩机 安全操作规程.pdf7. 1 绿道游径系统

7.3.3城镇型绿道以自行车出行速度8km/h15km/h计算,骑行 约20min~40min处考虑设二级驿站,骑行约60min~90min处考虑 设一级驿站;郊野型绿道以自行车出行速度10km/h~30km/h计 算,骑行约20min~40min处考虑设二级驿站,骑行约60min~90min 处考虑设一级驿站。

8风景道要素规划设计要求

8.2.1为保护风景道两侧既有的生态资源,需对风景道两侧绿 化带宽度予以控制。由于生态廊道结构与功能的复杂性,其宽度 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根据不同学者提出的生态廊道适宜宽度 值(详见表1),以及相关研究成果归纳的生物保护廊道适宜宽度 值(详见表2),结合陕北、关中、陕南地区实际情况,确定本标准 风景道两侧绿化带最小宽度为3m~12m。

8.2.1为保护风景道两侧既有的生态资源,需对风景道

相关研究成果归纳的生物保护廊道

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工程典型设计10kV电缆分册续表2相关研究成果归纳的生物保护廊道适宜宽度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