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0025-2018_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标准-完整清晰无水印

GB50025-2018_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标准-完整清晰无水印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GB50025-2018_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53.8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07002
下载资源

GB50025-2018_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50025-2018_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标准-完整清晰无水印

8.1.1确定验收检测的检验项自和参数的原则是,对地基安全 有重大影响的项目或参数,即承载力和变形以及对承载力和变形 有重要影响的相关参数,如桩身强度、压实系数、完整性、湿陷 生等。验收检测的项目一般有承载力、桩身强度或压实质量、桩 间土湿陷系数和平均挤密系数、垫层压实系数、桩身完整性等 参数。

有重大影响的项自或参数,即承载力和变形以及对承载力和变形 有重要影响的相关参数,如桩身强度、压实系数、完整性、湿陷 性等。验收检测的项目一般有承载力、桩身强度或压实质量、桩 间王湿陷系数和平均挤密系数、垫层压实系数、桩身完整性等 参数。 8.1.2静载荷试验是检测承载力最可靠的方法,但费时、费工 成本也高,因此检测数量不宜过多。工程实践中,可采用和承载 力有密切相关关系的参数和承载力建立对应关系,如针对特定工 程建立土垫层压实系数和承载力之间的对应关系,可通过压实系 数来间接判断承载力,减少载荷试验数量。 8.1.3挤密桩处理后,不同位置桩间土挤密程度是不同的,对 桩间土的湿陷性检测就存在取样代表性的问题。工程实践中都是 取相邻三桩(三角形布桩)或四桩(矩形布桩)形心位置处的士 样检测其湿陷系数,因形心处是挤密效果最差处,如果此处桩间 土的湿陷性已消除,则其他位置的湿陷性也应消除,结合其他参 数应能判断复合土层湿陷性已消除。但如果此处的湿陷性未消除 或未完全消除,复合主层是否存在湿陷性则不易判断,部分桩间 土存在湿陷性对复合地基湿陷变形的影响也无法定量,可通过浸 水载荷试验进行实测。 强芬地基沿深度方向是不均匀的,由于土质差异或其他因

8.1.2静载荷试验是检测承载力最可靠的方法,但费

成本也高,因此检测数量不宜过多。工程实践中,可采用和承载 力有密切相关关系的参数和承载力建立对应关系,如针对特定工 程建立土垫层压实系数和承载力之间的对应关系,可通过压实系 数来间接判断承载力,减少载荷试验数量

桩间土的湿陷性检测就存在取样代表性的问题。工程实践中都是 取相邻三桩(三角形布桩)或四桩(矩形布桩)形心位置处的土 样检测其湿陷系数,因形心处是挤密效果最差处,如果此处桩间 七的湿陷性已消除,则其他位置的湿陷性也应消除,结合其他参 数应能判断复合土层湿陷性已消除。但如果此处的湿陷性未消除 或未完全消除,复合士层是否存在湿陷性则不易判断,部分桩间 土存在湿陷性对复合地基湿陷变形的影响也无法定量GB 51303-2018 船厂工业地坪设计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可通过浸 水载荷试验进行实测。 强芬地基沿深度方向是不均匀的,由手土质差异或其他因 素,平面范围内也可能出现不均匀情况,即检测到部分土样的湿 陷性未消除,如根据检测结果无法判断加固土层湿陷性是否消除 时,也应通过浸水载荷试验进行实测

8.1.5检测结果或合格率不满足设计或相关规范要求时,宜查 明原因,如果原因明确,例如因原地基土局部异常等导致部分检 则点承载力偏低,可采取局部处理措施,不必扩大检测。如原因 不明,则需扩大检测,最终评价应以全部检测结果为基础。 扩大检测数量可根据抽样原则,按能判定结果的最少数量确 定,或由检测单位会同设计、监理、建设及施工等有关单位共同 确定。

8.2.1本条规定了垫层的质量检验项目和数量

1在工程实践中发现,如果施工中偷工减料,灰比不够, 式验得出的压实系数反而大(按设计灰比试验得出的最大干密度 计算),所以,规定了对灰土配合比有怀疑时检验灰土配合比, 平价应以实际的灰土配合比计算压实系数。 2验收检验是验证性检验,是在施工自检合格的基础上进 了,抽样数量以能真实评定质量状况即可,数量不宜太多,以尽 量减小检测给地基带来的损伤。 3垫层面积较大时,十密度试验工作量大,对地基破坏也 大。如在同一场地建立了压实系数和标准贯入、触探击数的对比 相关关系后,可采用击数确定压实系数:对于不同材料的垫层: 可按有关现行国家及行业标准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压实系数的 检测。 8.2.2本条规定了强夯地基验收检验的项目及数量,采取了分 级降低抽样率的方式,在地基处理面积较大时适当减少了抽样 数量。 1单体承载力检测的荷载试验数量计算举例如下:如强夯 面积为12400m²时,1500m²取3个点,超出的8500m,每

8.2.2本条规定了强夯地基验收检验的项目及数量,采取了分 级降低抽样率的方式,在地基处理面积较大时适当减少了抽样 数量。 1单体承载力检测的荷载试验数量计算举例如下:如强夯 面积为12400m²时,1500m²取3个点,超出的8500m,每 500m²为一个点,取17个点,超出10000m²部分共2400m²按

8.2.2本条规定了强夯地基验收检验的项目及数量,采取了分 级降低抽样率的方式,在地基处理面积较大时适当减少了抽样 数量。

8.2.2本条规定了强夯地基验收检验的项自及数量,采

1单体承载力检测的荷载试验数量计算举例如下:如强劵 面积为12400m²时,1500m²取3个点,超出的8500m,每 500m²为一个点,取17个点,超出10000m²部分共2400m²按 每1000m²一个点,取3个点,共计23个荷载试验点。 2对于以黄土为主的工程,应取土样评价其物理力学指标

和湿陷性;对于粗颗粒土及不能取原状样的,应采用标准 动力触探等方法评价其夯实质量

8.2.3本条规定了挤密地基的验收检验

挤密桩是分层回填夯实起来的,各层夯实质量和施工过程控制有 很大关系,验收检验一般在施工完成后进行,采取全桩段开挖取 样方式检测,取样过程比较困难,对挤密地基也会产生破环,而 黄土场地上挤密桩间距较小(一般在0.9m左右),桩数量较大: 即使按本条第3款规定的0.2%计算探并数量,也达到约不足 20m见方范围就有一个探并,因此抽检比例不宜过高。验收检 则抽检比例可适当减少,但应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自检,如桩 身压实系数是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主要参数,施工中应该经常 抽测,检测时取样难度也不大,抽检比例宜大一些抽检比例在 本标准第7.2.17条中已作规定 桩间土的挤密程度与距桩边的距离密切相关,在平面上各处 桩间土的挤密系数是不同的,因此检测桩间王平均挤密系数时: 取样的位置至关重要,位置不同会得出完全不同的检测结果。本 条第3款规定了取样位置,应该严格执行。 对预钻孔芬扩桩,桩间的挤密完全取决于夯扩程度,即成 桩桩径,必要时宜增加检测成桩桩径,作为评价挤密效果的 参考

8.2.5采用组合法处理的地基第一次处理不管是挤密法

法还是预浸水法,均应先进行湿陷性、均匀性等处理质量的评 介,根据评价结果决定是否调整后续处理方法的设计、施工 参数。

8.3.1混凝土灌注桩的质量检测应较其他桩型严格,这是施工 工艺本身决定的。在黄土地区灌注桩施工过程中随机抽检一定比

工艺本身决定的。在黄土地区灌注桩施工过程中随机抽检一定比

例的桩孔进行成孔质量(含孔径、孔深、垂直度及孔底沉渣厚度 等)检测,或者对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异常的桩孔进行检测,能及 时发现并解决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提高整体桩基施工质量 是有利的。 孔底沉渣厚度应在钢筋笼放入后,混凝土浇筑前测定。成孔 结束后,放钢筋笼和灌注导管都会造成孔壁岩土体的跌落,增加 孔底沉渣厚度,因此沉渣厚度应是清孔后的结果

时发现并解决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提高整体桩基施工质量 是有利的。 孔底沉渣厚度应在钢筋笼放入后,混凝土浇筑前测定。成孔 结束后,放钢筋笼和灌注导管都会造成孔壁岩土体的跌落,增加 孔底沉渣厚度,因此沉渣厚度应是清孔后的结果。 8.3.2低应变法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较为便捷,抽检比例大些 有利于控制桩的质量,也易于操作;而声波透射法或钻芯法操作 较为复杂,抽检比例可适当减小。 低应变法、声波透射法以及钻芯法各有其的适用范围,对桩 径不大的中短桩,宜采用低应变法检测桩身质量;随着桩径的增 天,尺寸效应对低应变法的影响加剧,而声波透射法或钻芯法恰 好适用于天直径的检测(对手嵌岩桩,采用钻芯法可同时检测 桩长、钻取桩端持力层岩芯和检测沉渣厚度),同时对大直径桩 采用联合检测方式,两种或多种方法并用,可以实现上述方法之 间相互补充或验证,提高桩身质量检测的可靠性。 8.3.3基承载力检验不仅是检测施工的质量,而月也能检测 没计是否达到工程的要求。承载力检测常规方法为单桩静载试验 和高应变法。检测点的选择应征求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建设单 立的意见和建议,能代表现场施工的真实情况和普遍情况 桩基工程属于单位工程中的重要分项工程,一般以分项工程 单独验收。工程桩验收时的承载力检测对整个项自至关重要,本 条结合多年来工程实践,规定了工程桩应进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 试验的条件,并规定了抽检数量。其中的设计等级按现行国家标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确定。对有条件或有地 区经验的大直径灌注桩,也可采用自平衡检测技术检测基桩承 载力。 高应变法作为一种以检测承载力为主的试验方法,自前仍处 于发展和完善阶段,还不能完全取代静载试验。本条结合工程实

结束后,放钢筋笼和灌注导管都会造成孔壁岩土体的跌落,增加 孔底沉渣厚度,因此沉渣厚度应是清孔后的结果。 8.3.2低应变法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较为便捷,抽检比例大些 有利于控制桩的质量,也易于操作;而声波透射法或钻芯法操作 较为复杂,抽检比例可适当减小, 低应变法、声波透射法以及钻芯法各有其的适用范围,对桩 经不大的中短桩,宜采用低应变法检测桩身质量;随着桩径的增 天,尺寸效应对低应变法的影响加剧,而声波透射法或钻芯法恰 好适用于大直径桩的检测(对于嵌岩桩,采用钻芯法可同时检测 桩长、钻取桩端持力层岩芯和检测沉渣厚度),同时对大直径桩 采用联合检测方式,两种或多种方法并用,可以实现上述方法之 间相互补充或验证,提高桩身质量检测的可靠性

8.3.2低应变法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较为便捷,抽检比例大些

8.3.3桩基承载力检验不仅是检测施工的质量,而月也

没计是否达到工程的要求。承载力检测常规方法为单桩静载试验 和高应变法。检测点的选择应征求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建设单 立的意见和建议,能代表现场施工的真实情况和普遍情况, 桩基工程属于单位工程中的重要分项工程,一般以分项工程 单独验收。工程桩验收时的承载力检测对整个项自至关重要,本 条结合多年来工程实践,规定了工程桩应进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 式验的条件,并规定了抽检数量。其中的设计等级按现行国家标 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确定。对有条件或有地 区经验的大直径灌注桩,也可采用自平衡检测技术检测基桩承 载力。 高应变法作为一种以检测承载力为主的试验方法,目前仍处 于发展和完善阶段,还不能完全取代静载试验。本条结合工程实

践,规定了其抽检数量。此外高应变法有其自身的应用范围,如 天直径扩底桩和嵌岩灌注桩是不适宜采用高应变法检测其承载 力的。

8.3.4黄土地区部分工程,由于受交通、设备或场

时很难、甚至无法进行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静载检测,本条提供 了另外一种桩基验收方法。钻芯法是检测成桩质量的一种有效手 段,适用于检测灌注桩的桩长、桩身混凝土强度、底沉渣厚度 和桩身完整性,判定或鉴别桩端持力层岩土性状,当其他手段无 法检测桩的承载力时,可通过钻芯法检测结合其他条件综合判断 桩的可靠性。

8.3.5黄土地区部分工程产生较大不均匀沉降,是

使用后基础下土层遇水湿陷造成的。湿陷性黄土场地的桩基承载 力,应充分考虑桩侧湿陷土层遇水承载力降低的情况。自前湿陷 生黄土场地的桩基设计,多数采用挤密法或强劵法等方法先消除 上部土层的湿陷性,再进行桩基的设计与施工,当桩侧土湿陷性 被完全消除后,可不考虑承载力的折减

和推力,因此承载力检测应进行单桩抗拔静载试验和单桩水平静 载试验。

9.1.1、9.1.2某已经建成并投人使用的建筑物和设备基础 甚至有些正在建造中的建筑物,由于地基王的湿陷性及压缩性较 高,雨水、场地水、管网水、施工用水、环境水管理不好等原 因,使地基土发生湿陷变形及压缩变形,造成倾斜和其他形式的 不均匀下沉、建筑物裂缝和构件断裂等,影响建筑物和设备的使 用和安全。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采取地基加固措施,阻止地 基进一步沉陷,使其承载力和变形符合标准规范和使用要求。如 不均匀沉降较大,需要使不均匀变形减小到符合建筑物和设备的 允许值,满足建筑物的使用要求,消除人们的心理和情绪的不 适,可采取消除沉降差的措施,本标准称为纠倾。 9.1.3、9.1.4地基加固或纠倾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某种程度 上决定了加固或纠倾的成败。正确选择加固方案,必须全面掌握 各种资料,包括原设计与施工的情况、场地的岩土工程地质情 况,以及产生事故的原因及建筑物现状、现状下地基的各种指 标、使用上的要求、周围环境等各方面的资料。以上资料,有此 可通过收集获得,收集不到的,应进行专门检测。 9.1.6地基加固或纠倾虽有设计,但因事故本身的复杂性和许 多不确定因素,设计事实上更接近“方案”,施工中需要根据沉 降速率、倾斜值的变化随时调整施工参数,调整后也需要尽快得 到效果反馈,以便决定是否需要再做调整。整个过程需要施工和 设计的及时互动和配合

9.2单液硅化法和碱液加固法

不宜采用;黏粒含量高、渗透性小的黄土地基,硅化液或其他碱 液的渗透扩散范围难达预期效果,应慎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 地,碱液加固法在加固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较大的附加沉降,施 工前应进行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和数据决定加固方案是否可行。 试验结果表明单液硅化法和碱液加固法对渗入沥青、油脂及 石油化合物的地基土士体无法形成有效的加固强度,不宜采用。 9.2.2单液硅化法或碱液法加固地基受拟加固土性质影响较大 由于土的变异性,加固效果也常常有明显差异。不同场地施工的 单液硅化法和碱液加固法注浆参数变化很大,因此渗透范围、深 度、加固体强度等加固效果以及灌注速度、压力等施工参数均需 要通过试验确定。根据注浆理论,假定注浆浆液的黏度是一定 的、土层为均质各向同性体、浆源形状规整沿径向向外扩散、扩 散体为标准的圆柱体、浆液为牛顿体、浆液的渗透符合层流状态 下的达西定律、浆液的渗透速度与浆液的黏度成反比且注浆为孔 式注浆时,注浆时间、注浆压力、浆液扩散半径和土的参数之间 的关系符合下列公式:

式中:t 所需的注浆时间(s); α 灌注系数; β 浆液与水的黏度比; ri 浆液的设计扩散半径(cm); ro 注浆管(孔)半径(cm); Yw 水的重度,取10kN/m; 力 注浆压力(kPa); k 水在砂土中的渗透系数(cm/s);

r 200k·p ro β= μ/ μj α=Vv/Vv

n 土的孔隙率(无量纲量) V、V、一一实际注人的浆体体积、土的孔隙体积。 9.2.3、9.2.4现场试验与测试的自的其一是为了验证单液 法和碱液加固法的加固效果,其二是为了确定加固注浆参数 工过程也是一个动态过程,应结合施工情况变化调整设计参

9.2.3、9.2.4现场试验与测试的自的其一是为了验证单液硅化 法和碱液加固法的加固效果,其二是为了确定加固注浆参数。施 工过程也是一个动态过程,应结合施工情况变化调整设计参数。 9.2.5加固地基的施工记录和检验结果,是验收和评定地基加 固质量好坏的重要依据。通过精心施工,才能确保地基的加固 质量。

9.2.5加固地基的施工记录和检验结果,是验收和评定地基加

硅化加固土的承载力较高,检验时,采用静力触探或开挖取 样有一定难度,以检香施工记录为主,抽样检验为辅

9.2.6单液硅化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的灌注工艺,

9.2.6单液硅化加固湿陷性黄王地基的灌注工艺,分为压力灌 主和溶液自渗两种。 组分相同的黄土其渗透性和湿陷性具有较好的关联性,黄十 的湿陷性越大其渗透性往往越强。 压力灌注溶液的速度快,渗透范围大。试验研究资料表明: 主灌注溶液过程中,溶液与士接触初期:尚未产生化学反应,被 曼湿的士体强度不但未提高,反而有所降低,在自重湿陷严重的 场地,采用此法加固既有建筑物地基时,其附加沉降可达 300mm以上,这对既有建筑物显然是不充许的。故本条规定, 玉力单液硅化宜用于加固非自重湿陷性黄王场地上的地基,用于 加固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上的既有建筑物地基时宜慎重。非自重 显陷性黄土的湿陷起始压力值较天,当基底压力不大于湿陷起始 玉力时,不致出现附加沉降,并已为工程实践和试验研究资料所 证明。 压力灌注需要加压设备(如空压机)和金属灌注管等,加固 费用较高,其优点是水平向的加固范围较大,基础底面以下的部 分土层也能得到加固。

溶液自渗的速度慢,扩散范围小,溶液与土接触初期,被浸 湿的土体小,既有建筑物和设备基础的附加沉降很小(一般约 0mm),对建筑物不良影响较小。 溶液自渗的灌注孔可用钻机或洛阳铲完成,不需要用灌注管 和加压等设备,加固费用比压力灌注的费用低,饱和度不天于 60%的湿陷性黄土,采用溶液自渗,技术上可行,经济上较 合理。

9.2.7湿陷性黄土的天然含水量较小,孔隙中不出

土中,不致被孔隙中的水稀释。 此外,低浓度的硅酸钠溶液,黏滞度小,与水相近,溶液自 渗较畅通。 硅酸钠(也称水玻璃)的模数值是二氧化硅与氧化钠(白分 率)之比,模数值越天,表明SiO2的成分越多。因为硅化加固 主要是由SiO,对土的胶结作用,水玻璃模数值的大小对加固土 SiO2% 的强度有明显关系。试验研究资料表明,模数值为 Na20% 的纯偏硅酸钠溶液,加固土的强度很小,完全不适合加固土的要 求,模数值在2.50~3.30范围内的水玻璃溶液,加固士的强度 可送最天值。当模数值超过3.30时,随看模数值的增天,加固 十的强度反而降低。说明SiO过多,对加固的强度有不良影 响,因此,本条规定采用单液硅化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水玻璃 的模数值宜为2.50~3.30

9.2.8加固湿陷性黄土的溶液用量与土的孔隙率、渗透性、土

颗粒表面等因素有关,计算溶液量可作为采购材料(水玻璃)和 控制工程总预算的主要因素。注入土中的溶液量与计算溶液量相 近,可作为评价加固土质量的指标之

9.2.9设计灌注孔间距应按现场灌注溶液试验确定的扩散距离

加固既有建筑和设备基础的地基,只能在基础侧向(或

边)布置灌注孔:以加固基础侧向王层,防止地基产生侧向挤 出。但对宽度大的基础:仅加固基础侧向土层,有时难以满足工 程要求,此时,可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在基础侧向布置斜向基础底 面中心以下的灌注孔,或在其台阶布置穿透基础的灌注孔,使基 础底面下的土层得到加固

出。但对宽度大的基础,仅加固基础侧向土层,有时难以满足工 程要求,此时,可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在基础侧向布置斜向基础底 面中心以下的灌注孔,或在其台阶布置穿透基础的灌注孔,使基 础底面下的土层得到加固。 9.2.10采用压力灌注,溶液有可能冒出地面。为防止在灌注溶 夜过程中,溶液出现上冒,灌注管打入土中后,在连接胶皮管 时,不得摇动灌注管,以免灌注管外壁与土脱离产生缝隙,灌注 容液前,应将灌注管周围的表层土夯实或采取其他措施进行处 理。灌注压力由小逐渐增大,剩余溶液不多时,可适当提高其压 力,但最大压力不宜超过200kPa 9.2.11溶液自渗,不需要分层打灌注管和分层灌注溶液。设计 布置的灌注孔,可用钻机或洛阳铲一次钻(或打)至设计深度 成孔后,将配好的溶液注满灌注孔,溶液面宜高出基础底面标高 0.50m,借助孔内水头高度使溶液自行渗入土中。 灌注孔数量不多时,钻(或打)孔和灌溶液,可全部一次施 工,否则,可采取分批施工。 9.2.12灌注溶液前,应对拟加固地基的建筑物进行沉降和裂缝 观测,获得初始观测数据。在灌注溶液过程中,自始至终应进行 充降观测,并可同加固结束后的观测情况进行比较。 单液硅化法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引起地基产生附加变形。沉 降观测是指导施工、防正意外安全问题发生的基本保障。有利于 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9.2.10采用压力灌注,溶液有可能冒出地面。为防止在

9.2.12灌注溶液前,应对拟加固地基的建筑物进行沉降和裂缝

9.2.13碱液加固法分为单液和双液两种。当土中可溶性和交换

9.2.13碱液加固法分为单液和双液两种。当土中可溶性和交换 性的钙、镁离子含量大于本条规定值时,以氢氧化钠(NaOH) 种溶液注入土中可获得较好的加固效果。如土中的钙、镁离子 含量较低,采用氢氧化钠和氯化钙(无水氯化钙CaClz和二水氯 化钙CaCl,·2H,O)两种溶液轮流注入土中,也可获得较好的

9.2.14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碱液加固地基

础宽度的2倍~3倍,或根据基底压力和湿陷性黄土层深度等因 素确定。已有工程采用碱液加固地基的深度大都为2m~5m。施 工中可根据条件变化和试验测试效果进行适当调整

9.2.18将碱液加热至(80~100)℃再注入主中,可提高

9.3.2采用旋喷加固法应充分考虑其加固原理及有效性,还应

预估旋喷施工过程中浆液和用水对地基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 要求设计时应有充分的依据。同时设计应当明确对检测和变形监 测的要求。检测要求应包含检测对象、检测位置和数量、检测指 标、检测方法、合格标准等

9.3.3本条旋喷桩加固设计针对的是既有建筑地基还存在湿陷 生的情况。当既有建筑地基具有非自重湿陷性时,一般湿陷起 始压力较高,在浸水条件下桩间土仍有承载力,宜按复合地基设 计。当既有建筑地基十具有自重湿陷性时,浸水条件下桩间士即 便不产生负摩阻力,其承载力和摩阻力也可忽略不计,宜按桩基 础设计。 采用旋喷加固法时:应强调重视概念设计:单桩承载力是通 过试验方法确定还是采用估算方法确定,需要分析加固机理、考 旋喷体发挥的作用并结合现场试验的可行性来确定,设计时 还需要考虑布桩的位置、桩体与上部基础的接触形式、桩体承载 作用的发挥程度等因素综合确定其承载力取值和相关设计参数。 和新建工程不同,加固时桩布置受很多限制,一般沿基础周边布 置,桩距不可能整齐划一。置换率也无法按固定桩距计算,本条 提供了置换率计算公式。对只有部分桩顶位手基础下的桩,如沿 条形基础两侧布置的桩,只有一半面积在基础下,计算置换率时 可只算基础下部分桩截面积,也可计算全部桩面积,计算多少

9.3.3本条旋喷桩加固设计针对的是既有建筑地基还

应根据桩体强度及基础施加在桩顶的应力水平综合确定。

9.3.4、9.3.5水泥水化需要的水数量并不多,旋喷

采用的水灰比要比水泥水化需要的水数量大得多,主要是施工工 来要求。水灰比越大,多余的水分越多,浸人地基十的水量就越 大,对地基加固不利。因此在能保证喷出压力等施工参数情况下 应尽量选择较低的水灰比。 施工过程中,水泥王凝固过程会产生附加沉降,因此施工顺 孕无为重要,不应在一个区域内连续施工,这可能会造成施工中 建筑物局部沉降较天。应均匀对称施工,并应有足够的时间和距 离间隔。

9.4坑式静压桩托换法

9.4.1坑式静压桩托换法是对有建筑物的基础地基

.4.1儿式月 补强的一种方法,通过托换将原有基础的部分荷载传给较好的 下部土层中,阻止该建筑物的沉降、裂缝或倾斜继续发展。本条 主要是坑式静压桩托换法布桩的基本原则,通常沼纵、横墙的基 础交接处、承重墙基础的中间、独立基础的四角等部位、地基受 水浸湿可能性大或较天的承重部位布置,以减小基底压力,阻正 津筑物沉降不再继续发展。门窗洞口等上部结构薄弱部位的基码 下尽量不布置桩,地梁(或圈梁)较弱时,经验算后应加大或加 固地梁(或圈梁)

9.4.2坑式静压桩主要是在基础底面以下进行施工,施 小,预制桩或金属管桩的尺寸过大,沉桩、搬运及操 困难。

陷性黄土层,支承在压缩性低或较低的非湿陷性黄王层中是为有 效保障桩的承载力。计算承载力时,应扣去桩身在自重湿陷性黄 土层中桩侧的负摩擦力,

9.4.4坑式静压桩沉桩完成后,

递,有利于减小沉降。

9.4.5托换管的两端,应分别与基础底面及桩顶

业力刀 寸座仙发 女 当有缝隙时,应用铁片塞严实,基础的上部荷载通过托换管传给 桩及桩端下部土层。为防止托换管腐蚀生锈,宜在托换管外壁涂 刮防锈油漆:托换管安放结束后,宜在其周围浇筑C20混凝士, 并可在混凝土内加适量膨胀剂,也可采用膨胀水泥,使混凝土与 原基础接触紧密,连成整体

9.4.6坑式静压桩属于隐蔽工程,将其压入土中后,不便进行

检验,桩的质量与砂、石、水泥、钢材等原材料以及施工因素有 关,现场制桩时应检验。施工验收,应侧重检验制桩的原材料化 验结果以及钢材、水泥出厂合格证、混凝土试块的试验报告和压 桩记录等内容。

9.5.1、9.5.2在湿陷性黄土场地对既有建筑物进行纠倾时,必 须全面掌握原设计与施工的情况、场地的岩土工程地质情况、事 故的现状、产生事故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地基的变形性质与规 律、下沉的数量与特点、建筑物本身的重要性和使用上的要求 郭近建筑物及地下构筑物的情况、周围环境等各方面的资料,当 某些重要资料缺少时,应先进行必要的补充工作,精心做好纠倾 前的准备。纠倾方案应充分考虑到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利情 况,做到有对策、留余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9. 5. 1、9. 5. 2

9. 5. 1、9. 5. 2

9.5.3湿陷性黄王浸水湿陷,这是湿陷性黄王地区有别于其他 地区的一个特点。由此出发,本条将纠倾法分为湿法和于法 两种。

9.5.3湿陷性黄土浸水湿陷,这是湿陷性黄王地区有别于其他

浸水湿陷是一种有害的特性,但可以变有害为有利,利用湿 陷性黄土浸水湿陷这一特性,对建筑物地基相对下沉较小的部位 进行浸水(包括竖向注水孔注水和横向或斜向辐射冲水等),强 迫其下沉,使既有建筑物的倾斜得以纠正,本法称为湿法纠倾 兰化有机厂生产楼地基下沉停产事故、窑街水泥厂烟肉倾斜事故

等工程中,均采用了湿法纠倾,使生产楼恢复生产、烟闵扶正, 灰复了它们的使用功能,节省了大量资金 对某些建筑物,由于邻近范围内有建筑物或有大量的地下构 筑物等,采用湿法纠倾,将会威胁到邻近地上或地下建、构筑物 的安全,在这种情况下,对地基应选择不浸水或少浸水的方法, 对不浸水的方法,称为干法纠倾,如掏土法、加压法、顶升法 等,包括使未下沉或下沉较小部位的迫降下沉,和使下沉较大部 位的拾升。早在20世纪70年代,甘肃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用加压 法处理了当时影响很大的天水军民两用机场跑道下沉全工程停工 的特天事故,使整个工程复工,经过40多年的使用考验,证明 处理效果很好。文如兰化烟窗的纠倾,采用了小切口竖向调整和 高部横向扇形掏土法:西北铁科院对兰州白塔山公园白塔的纠 倾,采用了横向掏土和竖向顶升法,都取得了明显的技术、经济 和社会效益。

在既有建筑物地基的压缩层内,当土的湿陷系数大于0.05、 平均含水量小于16%时:可以采用湿法进行纠倾:当十的平均 含水量大于23%,而湿陷系数小于0.03时,可采用干法进行纠 :当土的含水量或湿陷性介手上述二者之间,或建筑物倾斜率 较天时,采用湿法纠倾难于达到目的时,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 方法因地、因工程制宜地结合使用,或将儿种十法纠倾结合使 用,也可以将十、湿两种方法合用,比如浸水和加压相结合,浸 水和横向掏土法相结合,等等。 采用湿法时,一定要注意控制浸水范围、浸水量和浸水速 率。地基下沉的速率以5mm/d~10mm/d为宜,当达到预估的 侵水滞后沉降量时,应及时停水,防止产生相反方向的新的不均 习变形,并防止建筑物产生新的损坏。 采用浸水法对既有建筑物进行纠倾,必须考虑到对邻近建筑 物的不利影响,应有一定的安全防护距离。一般情况下,浸水点 与邻近建筑物的距离,不宜小手1.5倍湿陷性黄土层的下限深

度,并不宜小于20m;当土层中有碎石类土和砂土夹层时 考虑到这些夹层的水平向串水的不利影响,此时防护距离 值;在土体水平向渗透性小于垂直向和湿陷性黄土层深 (如小于10m)的情况下,防护距离可适当减小。

值;在土体水平向渗透性小于垂直向和湿陷性黄土层深度较小 (如小于10m)的情况下,防护距离可适当减小。 9.5.8本条从安全角度出发,规定了不得采用浸水法的有关情 况。靠近边坡地段,如果采用浸水法,可能会使本来稳定的边坡 成为不稳定的边坡,或使原来不太稳定的边坡进一步恶化。靠近 骨坡地段,如果采用浸水法,可能会使士体含水量增大,滑坡体 的重量加天,土的抗剪强度减小,滑动面的阻滑作用减小,滑坡 体的滑动作用增大,甚至会触发滑坡体的滑动。所以在这些地 段,不得采用浸水法纠。 附近有建筑物和地下管网时,采用浸水法,可能顾此失彼 不但会损害附近地面、地下的建筑物及管网,还可能由于管道断 裂,建筑物本身有可能产生新的次生灾害,所以在这种情况下, 不宜采用浸水法

9.5.8本条从安全角度出发,规定了不得采用浸水

9.5.9如果建筑物的变形在持续发展,则需要同时考虑

固,阻止建筑物的继续沉降。一般情况下,应先进行地基加固: 特别是对由于浸水等原因造成地基软弱而下沉的情况,应先对软 弱地基进行加固后再进行纠倾:再者,对采用湿法进行纠倾的 一 则地基,如果湿法造成地基承载力的不足,也应在纠倾完成后立 即进行地基加固。如山西化肥厂水泥分厂100m烟岗的纠倾,浸 水湿陷使烟窗向北侧倾斜,由于北侧地基土含水量已达28% 敌先采用双灰桩对烟卤北侧地基土进行加固:再对烟岗南侧采用 辐射冲水法纠倾,最后对南侧地基土采用双灰桩进行加固

浸水法,滞后变形还会大一些,一般在注水停止后需要15d~ 30d沉降才会稳定,其滞后变形纳占建筑物的实际沉降量的 10%~20%,在确定停止注水时间时应考虑到这一点。

监控,并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这是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

关键。一且出现异常,应及时处理,不得拖延时间。纠倾过程 中,监测工作一般包括下列内容: 1建筑物沉降、倾斜和裂缝的观测: 2地面沉降和裂缝的观测; 3地下水位的观测; 4附近建筑物、道路和管道的监测 监测频率应根据不同纠倾方法和不同纠倾速率而定,纠倾速 率增天时,监测频率相应增天,一般情况下,每天应进行两次沉 降观测。 纠倾过程中还应采取一定安全措施,除通过上述监测方法 业格控制纠倾速率外,特别是对手高算构筑物,必要时还需设置 钢丝缆绳,以防矫柱过正。缆绳可设置在构筑物顶部或2/3高度 处,与地面成25°~30°夹角,采用花篮螺丝连接,根据纠倾情况 随时调整松紧

10.1.1本条规定的自的是确保防水措施发挥有效作用,防正建 筑物和附属设施地基浸水湿陷。根据调香,建筑物使用期间发生 地基湿陷事敌的原因有管道漏水、地面水(雨水、绿化浇水、集 水明沟渗漏等)局部大量下渗、地下水上升等。其中管道漏水占 绝大多数,且多为长期渗漏。管道大多理设于地下,不主动检香 限难发现初期渗漏,一般是由于已出现建筑物沉降或裂缝,或地 面沉陷等明显现象时才发现,但此时为时已晚。由手建筑物使用 期间环境的变化、管道材料的老化、腐蚀、堵塞等因素,渗漏很 难避免,只有通过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才是避 免湿陷事故的最佳办法。

进行的改建和扩建资料缺失,这给分析事故原因带来不便,增加 了许多调查工作量,延长了处理时间。因此管理单位应存留完整 的建设档案,以备需要时使用

10.1.4建筑物使用期间,如需在防护范围内增加用水设施,如 水房、淋浴室、锅炉房等,应根据原设计检查防水设施是否符合 本标准相关要求,如不符合应按本标准要求采取地基处理或防水 借施等。并对新建用水设施可能的渗漏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进行 评估,有影响时应采取防范措施

10.1.5建筑物建成后,周边如有新建的水库、人工湖、

等设施,均可能引起水环境变化。管理单位应及时收集相关 信息,会同原设计,勘察等单位,共同对可能的影响作出 采取相应对策,防止对建筑物产生危害

10.2.1~10.2.6本节各条都是维护和检修的一些要求和做法: 其规定比较具体,故未作逐条说明,管理单位只要认真按本标准 现定执行,建筑物的湿陷事故就有可能杜绝或减少到最少。 理地管道未设检漏设施,其渗漏水无法检查和发现。尽管理 也管道大都是设在防护范围外,但如果长期漏水,不仅使大量水 浪费,而且还可能引起场地地下水位上升,甚至影响建筑物安 全,为此,本标准第10.2.1条规定,每隔(3~5)年,对理地 玉力管道进行工作压力下的泄漏检查,以便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 施进行检修

10.3.3、10.3.4在使用期间,对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和地下水 立观测的目的是: 1通过沉降观测可及时发现建筑物地基的湿陷变形。因为 地基浸水湿陷往在需要一定的时间,只要按标准规定坚持经常对 建筑物和地下水位进行观测,即可为发现建筑物的不正常沉降情 况提供信息,从而可以采取措施,切断水源,制止湿陷变形的 发展。 2根据沉降观测和地下水位观测的资料,可以分析判断地 基变形的原因和发展趋势,为是否需要加固地基提供依据。

附录B中国湿陷性黄土工程地质分区

本次修订对附录B(原“规范”附录A)内容做了补充。近 年随着城市建设(特别是高层建筑)的迅速发展,岩十工程勘探 的广度及深度也在不断加深,人们对黄土的认识进一步深入,因 此,本次修订过程中,主要收集和整理了山西、青海、陕西、宁 夏、甘肃和新疆等地区有关单位近年来的勘察资料。对原图中的 湿陷性黄土层厚度、湿陷系数等数据进行了部分修改和补充,共 修改了29个城镇点,新增代表性城镇点14个,涉及陕西、甘 肃、山西、青海、宁夏等省市。另外本次修订根据地形地貌将陕 西的永寿、白水及韩城由原“规范”北山以北的①区调整为北山 以南的区。受现有收集到的资料所限,略图中未涉及的地区还 有待于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湿陷性黄土在我国分布很厂,主要分布在山西、陕西、宁夏 甘肃大部分地区以及河南的西部。此外,新疆、山东、辽宁、青 海、河北以及内蒙古的部分地区也有分布,但不连续。《中国湿陷 黄士工程地质分区略图》可使人们对全国范围内的湿陷性黄士 性质和分布有一个概括的认识和了解,图中所标明的湿陷性黄王 层厚度和高、低阶地湿陷系数平均值,大多数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源于建筑物集中的城镇区(一级~三级阶地),而对于该区的黄土 台源、大的冲积扇、河漫滩等地貌单元的湿陷性黄王层厚度与湿 陷系数值,则应查阅当地的工程地质资料或分区详图。 鉴于我国湿陷性黄土分布区自南向北及从东往西黄土湿陷性 质的复杂性及差异性较天的特点,分区略图中不能完全反映各地 区所有细部湿陷性黄土的分布特性,因此本标准第4.4.3条规 定,因王质而异的修正系数β值,可按现场试坑浸水试验实测 直与室内试验计算值之比取值

黄土地层的划分,国内外很多学者如刘东生、王永焱、闫永 定、张宗、孙建中等都提出了划分方案,各位学者提出的划分 方案存在一定差别。早期黄土地层的划分,地层名称代表地质年 代,如Q、Q黄王分别和离石、牛城黄土对应,离石黄土的范 围为L2~S14(或L5),其下为牛午城黄土。后来随看国际上对Q 与Q分界地质年代的认识逐渐明确,结合古地磁测年成果,地 层的划分更加精细,把Q2与Q,的界限确定到S层底附近,离 石黄土被划分为上部、下部,也有分为上、中、下三部,L2~S 确定为Q黄土,其下为Q黄王,因此在地层学中Q2、Q黄王 已不分别和离石、午城黄土对应。本次修订考虑到黄土地层的划 分自前尚未送成较高的共识和工程人员的使用习惯,另从工程角 度考虑,地层划分的精细化对工程使用影响不大,故对地层划分 未做调整,仅将原“规范”表的注解内容细化到表格中。 近十年,高层建筑发展很快。在离石黄土大然地基上建高层 建筑不断出现,对离右黄士在400kPa~600kPa压力下的地基承 截力和湿陷性评价问题,甘肃省士木建筑学会和甘肃众联建设工 程科技有限公司,结合兰州恒大工程等高层建筑群做了规模较 大、较系统的载荷试验和浸水试验,并取得了湿陷起始压力 600kPa的试验结果。 从实践中发现了上覆压力较大部位的离石黄土湿陷起始压力 校大、接近临空面或上覆压力较小部位的离石黄王湿陷起始压力 校小等规律:为高层建筑根据高度、层数的不同等调整具体建筑 物的布置、合理利用不同地段离石黄土天然地基承载力、节省高 层建筑地基基础费用提供了借鉴

附录D新近堆积黄土的判别

D.0.1新近堆积黄土的鉴别方法,可分为现场鉴别和按室内试 验的指标鉴别。现场鉴别是根据场地所处地貌部位、主的外观特 正进行。通过现场鉴别可以知道哪些地段和地层,有可能属于新 匠堆积黄,在现场鉴别把握性不大时:可以根据土的物理力学 生质指标作出判别分析,也可按两者综合分析判定。 新近堆积黄土的主要特点是,土的固结成岩作用差,在小压 力下变形较大,其所反映的压缩曲线与晚更新世(Q)黄士有明 显差别。新近堆积黄土是在小压力下(0~100kPa或50kPa~ 150kPa)呈现高压缩性,而晚更新世(Q3)黄土是在100kPa~ 200kPa压力段压缩性的变化增天,在小压力下变形不天。 D.0.2为对新近堆积黄土进行定量判别,并利用土的物理力学 生质指标进行了判别函数计算分析,将新近堆积黄土和晚更新世 (Q3)黄土的两组样品作判别分析,可以得到以下四组判别式:

E.0.1、E.0.2为了使土样不受扰动,要注意的因素很多,但 主要有钻进方法,取样方法和取样器三个方面。 采用适合的钻进方法和清孔器是保证取得不扰动土样的第 个前提。钻进方法与清孔器的选用,首先看眼于防止或减少孔底 取土样的扰动,这对结构敏感的黄土显得更为重要。选择适当 的取样器,是保证采取不扰动样的关键。经过多年来的工程实 践,以及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中国电力工程顾向集团西北 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信息产业部电子综合勘察院等单位,通过 对探井与钻孔取样的直接对比,其结果表7证明:按附录E中 的操作要点,使用回转钻进、薄壁清孔器清孔、压入法取样,能 够保证取得不扰动土样。对坚硬黄土,有成熟经验时可采用冲击 钻进和清孔取样。 自前使用的黄土薄壁取样器中,内衬大多使用镀锌薄钢板 由于薄钢板重复使用容易变形,有内外壁易黏附残留的蜡和士 等弊病,影响土样的质量,因此将逐步予以淘,并以塑料或酚 醛层压纸管代替。 E.0.3近年来,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勘察中,使用的黄土薄壁取样 器的类型有:无内衬和有内衬两种。为了说明按操作要点以及使 用两种取样器的取样效果:在同一探点处:对探并与两种类型 三种不同规格、尺寸的取样器(表6)的取土质量进行对比,其结 果(表8)说明:应根据土质结构、当地经验选择合适的取样器。 当采用有内衬的黄土薄壁取样器取样时,内衬必须是完好 十净、无变形,且与取样器的内壁紧贴。当采用无内衬的取样器 取样时,内壁必须均习涂抹润滑油,取土样时,应使用专门的工 具将取样器中的土样缓缓推出。但在结构松散的黄土层中,不宜

使用无内衬的取样器。以免土样从取样器另装入盛土筒过程中, 受到扰动。 西安咸阳机场试验点,在探井内与钻孔内的取样质量对比 见表8。

表6黄土薄壁取土器的尺寸、规

JGJ/T 451-2018 内置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剪力墙技术标准勘探点在探井内与钻孔内的取样同

附录F未消除全部湿陷量的地基

F.0.1未消除全部湿陷量的地基,残留有湿陷性的主层均在下 部,地下水位上升至其中时,会产生湿陷,湿陷量的大小和土的 湿陷性质及应力状态有关。为尽量减小湿陷对建筑物的影响,应 根据可能产生的湿陷量大小和深度、地基处理情况、上部建筑的 特点等采取有针对性的设计措施,自的是尽量减小不均匀沉降。

附录G单桩竖向静载荷浸水试验要点

有孔隙水压力,土中的有效应力在浸水过程中往往并不是最大 的,因而桩侧最大负摩阻力以及自重湿陷沉降往往也并不是发生 在浸水期末,而是在停水后一定时间。 4单桩竖向承载力静载荷浸水试验中,负摩阻力和中性点 都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一般下拉荷载最大时对应的桩侧负摩 阻力和中性点深度均为最大。

.0.1荷载的影响深度和荷载的作用面积密切相关。压板的直 经越大,影响深度越深。所以本条对垫层地基和强芬地基上的载 奇试验压板的最小尺寸作了规定,但当地基处理厚度大或较大 时,宜分层进行试验。 对于大桩距的挤密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宜采用单桩或多 逛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如因故不能采用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 且在当地有经验时,也可在桩顶和桩间上分别进行试验。主要 是因为桩距太大要求的承压板直径大,压板刚度难以满足要求, 如陕西地区采用的大直径冲扩桩,桩径在1.8m以上,桩距在 3.0m左右,检测过程中承压板刚度不易满足刚性要求,检测结 果易失真。

J.0.5处理后的地基土密实度较高,水不易下渗,可预

1为地基处理设计(或方案)提供参数,宜加至极限荷载

CJJ/T 134-2019 建筑垃圾处理技术标准统一书号:15112·33412 定价:50.00元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