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J65-2013 液压滑动模板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JGJ65-2013 液压滑动模板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2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08590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JGJ65-2013 液压滑动模板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9.0.1滑模施工过程中的防雷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1滑模操作平台的最高点应安装临时接闪器,当邻近防雷装 置接闪器的保护范围覆盖滑模操作平台时,可不安装临时接闪器; 2临时接闪器的设置高度,应使整个滑模操作平台在其保 护范围内; 3防雷装置应具有良好的电气通路,并应与接地体相连; 4接闪器的引下线和接地体应设置在隐蔽处,接地电阻应 与所施工的建(构)筑物防雷设计匹配。 9.0.2滑模操作平台上的防雷装置应设专用的引下线。当采用 结构钢筋做引下线时,钢筋连接处应焊接成电气通路,结构钢筋 底部应与接地体连接。 9.0.3防雷装置的引下线,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应保证其电气 通路。 9.0.4安装避雷针的机械设备,所有固定的动力、控制、照明、 信号及通信线路,宜采用钢管敷设。钢管与该机械设备的金属结 构体应电气连接。 9.0.5机械上的电气设备所连接的PE线应同时重复接地,同 一台机械电气设备的重复接地和机械的防雷接地可共用同一接地 体,但接地电阻应符合重复接地电阻值的要求。 9.0.6当遇到雷雨时,所有高处作业人员应撤出作业区,人体 不得接触防雷装置。 9.0.7当因大气等原因停工后,在下次开工前和雷雨李节之前, 应对防雷装置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在施工 期间,应定期对防雷装置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维修,并应 向有关负责人报告。

,0.4安装避雷针的机械设备,所有固定的动力、控制、照电 言号及通信线路,宜采用钢管敷设。钢管与该机械设备的金属 勾体应电气连接。

9.0.5机械上的电气设备所连接的PE线应同时重复接

一台机械电气设备的重复接地和机械的防雷接地可共用同一接地 体,但接地电阻应符合重复接地电阻值的要求。 9.0.6当遇到雷雨时,所有高处作业人员应撤出作业区,人体 不得接触防雷装置。 9.0.7当因天气等原因停工后,在下次开工前和雷雨季节之前, 应对防雷装置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在施工 期间,应定期对防雷装置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维修CJJ/T 292-2018 边坡喷播绿化工程技术标准,并应 向有关负责人报告。

10.0.1滑模施工前,应做好消防设施安全管理交底工作。 10.0.2滑模施工现场和操作平台上应根据消防工作的要求,配 置适当种类和数量的消防器材设备,并应布置在明显和便于取用 的地点;消防器材设备附近,不得堆放其他物品。 10.0.3高层建筑和高箕构筑物的滑模工程,应设计、安装施工 消防供水系统,并应逐层或分段设置施工消防接口和阀门。 10.0.4在操作平台上进行电气焊时应采取可靠的防火措施,并 应经专职安全人员确认安全后再进行作业,作业时现场应设专人 实施监护。 10.0.5施工消防设施及疏散通道的施工应与工程结构施工同步 进行。 10.0.6消防器材设施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并应定期检查维修 寒冷季节应对消防栓、灭火器等采取防冻措施。 10.0.7在建工程结构的保湿养护材料和冬期施工的保温材料不 得采用易燃品。操作平台上严禁存放易燃物品,使用过的油布 棉纱等应妥善处理,

10.0.5施工消防设施及疏散通道的施工应与工程结构施工同步 进行。 10.0.6消防器材设施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并应定期检查维修 寒冷季节应对消防栓、灭火器等采取防冻措施。 10.0.7在建工程结构的保湿养护材料和冬期施工的保温材料不 得采用易燃品。操作平台上严禁存放易燃物品,使用过的油布、 棉纱等应妥善处理

11.0.1滑模施工开始前,应对滑模装置进行技术安全检查,并 应符合下列规定: 1操作平台系统、模板系统及其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 2液压系统调试、检验及支承杆选用、检验应符合现行国 家标准《滑动模板工程技术规范》GB50113中的规定; 3 垂直运输设备及其安全保护装置应试车合格; 4 动力及照明用电线路的检查与设备保护接零装置应合格; 5 通信联络与信号装置应试用合格: 6 安全防护设施应符合施工安全的技术要求; 消防、防雷等设施的配置应符合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 8 应完成员工上岗前的安全教育及有关人员的考核工作 技术交底; 9各项管理制度应健全。 11.0.2操作平台上材料堆放的位置及数量应符合滑模专项施工 方案的限载要求,应在规定位置标明允许荷载值。设备、材料及 人员等荷载应均匀分布。操作平台中部空位应布满平网,其上不 得存放材料和杂物。 11.0.3滑模施工应统一指挥、人员定岗和协作配合。滑模装置 的滑升应在施工指挥人员的统一指挥下进行,施工指挥人员应经 常检查操作平台结构、支承杆的工作状态及混凝土的凝结状态, 在确认无滑升障碍的情况下,方可发布滑升指令。 11.0.4滑模施工过程中,应设专人检查滑模装置,当发现有变 形、松动及滑升障碍等问题时,应及时暂停作业,向施工指挥人 员反映,并采取纠正措施。应定期对安全网、栏杆和滑模装置中 的挑架、吊脚手架、跳板、螺栓等关键部位检查,并应做好检查

11.0.5每个作业班组应设专人负检查混凝土的出模强度,混 凝土的出模强度应控制在0.2MPa~0.4MPa。当出模混凝土发 生流或局部落现象时,应立即停滑处理。当发现混凝土的出 模强度偏高时,应增加中间滑升次数。 11.0.6混凝土施工应均匀布料、分层浇筑、分层振捣,并应根 据气温变化和日照情况,调整每层的浇筑起点、走向和施工速 度,每个区段上下层的混凝土强度宜均衡,每次浇灌的厚度不宜 大于200mm。 11.0.7每个作业班组的施工指挥人员应按滑模专项施工方案的 要求控制滑升速度,液压控制台应由经培训合格的专职人员 操作。 11.0.8滑升过程中操作平台应保持水平,各千斤顶的相对高差 不得大于40mm。相邻两个提升架上千斤顶的相对标高差不得大 于20mm。液压操作人员应对干斤进行编号,建立使用和维修 记录,并应定期对干厅顶进行检查、保养、更换和维修。 11.0.9滑升过程中应控制结构的偏移和扭转。纠偏、纠扭操作 应在当班施工指挥人员的统一指挥下,按滑模专项施工方案预定 的方法并徐缓进行。当高算构筑物等平面面积较小的工程采用倾 斜操作平台纠偏方法时,操作平台的倾斜度不应大于1%。当圆 形筒壁结构发生扭转时,任意3m高度上的相对扭转值不应大于 30mm。高层建筑及平面面积较大的构筑物工程不得采用倾斜操 作平台的纠偏方法。 滑模平台垂直、水平、纠偏、纠扭的相关观测记录应按现行 国家标准《滑动模板工程技术规范》GB50113执行。 11.0.10施工中支承杆的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1结构层同一平面内,相邻支承杆接头的竖向间距应大于 1m;支承杆接头的数量不应大于总数量的25%,其位置应均匀 分布; 2工具式支承杆的螺纹接头应紧到位:

3裤接或作为结构钢筋使用的非工具式支承杆接头,在其 通过干斤顶后,应进行等强度焊接。 11.0.11当支承杆设在结构体外时应有相应的加固措施,支承 杆穿过楼板时应采取传力措施。当支承杆空滑施工时,根据对支 承杆的验算结果,应进行加固处理。滑升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支 承籽工作状态。当个别出现弯曲、倾斜等现象时,应及时查明原 因,并应采取加固措施。 11.0.12滑模施工过程中,操作平台上应保持整洁,混凝土浇 筑完成后应及时清理平台上的碎渣及积灰,铲除模板上口和板面 的结垢,并应根据施工情况及时清除吊脚手架、防护棚等上的坠 落物。 11.0.13滑模施工中,应定期对滑模装置进行检查、保养、维 护,还应经常组织对垂直运输设备、吊具、吊索等进行检查。 11.0.14构筑物工程外爬梯应随筒壁结构的升高及时安装,爬 梯安装后的洞口处应及时采用安全网封严

12.0.1滑模装置拆除前,应确定拆除的内容、方法、程序和使 用的机械设备、采取的安全措施等;当施工中因结构变化需局部 拆除或改装滑模装置时,应采取相关措施,并应重新进行安全技 术检查;当滑模装置采取分段整体拆除时应进行相应计算,并应 满足所使用机械设备的起重能力。

12.0.2滑模装置拆除应指定专人负责统一指挥。拆除作

寸作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交底,不宜中途更换作业人员 2.0.3拆除中使用的垂直运输设备和机具,应经检查,合格 方准使用,

周围应划出警戒区,拉警戒线,应设置明显的警戒标志,并应设 专人监护。

安全带,服从现场安全管理规定。非拆除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人 拆除危险警戒线内。

安全。当拆除操作平台的电气系统时,应切断电源。

施;滑模装置中的支承杆安装或拆除过程必须采取防坠措施。

12.0.8拆除作业应在白天进行,分段滑模装置应在起重吊索绷紧后

除支承杆或解除与体外支承杆的连接,并应在地面解体。拆除白 件、支承杆和剩余材料等应捆扎牢固、集中吊运,严禁凌空抛掷。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充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 “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 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1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 2 《滑动模板工程技术规范》GB50113 3 《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 4 《施工升降机安全规程》GB10055 5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 6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80 7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T104 8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 9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 10 《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 JGJ 196 11 《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215 12 《安全网》GB 5725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液压滑动模板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总则 26 术语· 27 基本规定··· 28 施工现场 31 滑模装置制作与安装 .. 32 垂直运输设备及装置·· 34 动力及照明用电· 36 通信与信号 38 防雷· 39 消防 41 滑模施工 42 滑模装置拆除 45

工中不仅要遵守本规程,而且还应遵守现行国家标准《滑动模板 工程技术规范》GB50113和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高处作业 安全技术规范》JGJ80、《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 等的有关规定。

本规程给出了10个有关液压滑动模板和施工安全技术与管 理方面的专用术语,并从液压滑动模板工程的角度赋予了其特定 的涵义,所给出的推荐性英文术语,是参考国外某些标准拟 定的。

3.0.1滑模是一项专项技术含量较高的先进施工工艺,滑模装 置既是模板也是脚手架的施工作业平台,其自重、施工荷载和风 奇载都比较大,属独立高处作业,施工安全问题较为突出。 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 院令第393号)第十七条、第二十六条及《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 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的有关规定,滑模 拖工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应编 制滑模专项施工方案。 3.0.2滑模专项施工方案应包括的主要内容是根据现行国家标

准《滑动模板工程技 术规范》GB50113和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 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建质[2009]87号) 第七条的规定综合 编制。 3.0.3、3.0.4是按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 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第十二条、第十五条 的规定编制。 3.0.5滑模装置的形 式可因地制宜,常见的 烟和高层建筑滑模装 置见图1、图2。

图1烟卤滑模装置部面图

图2高层建筑滑模装置剖面图 1一支承杆:2一千斤顶;3一液压油路系统;4一提升架;

3.0.6滑模施工属于高处作业。因此,规定了因恶劣天气原因 必须停止施工,并规定了停工措施和恢复施工的措施。风速 10.8m/s相当于六级风。 3.0.7滑模平台上的操作人员都属于高处作业,因此要求滑模 操作平台上的施工人员应身体健康,能适应高处作业环境,否 则,不得上操作平台工作。 3.0.8冬期气温低天大延缓了混凝土的凝结速度,对模板的滑 升速度有很大的影响,当滑升速度与混凝土凝结速度不匹配时, 就会影响工程质量以致引起安全事故。若采用保温或加热措施提 高混凝土的凝结速度以适应滑升速度的需要,就会大大增加施工

费用,在施工上还带来其他许多困难,增加了很多不安全因素。 因此,当由于各种原因需要进行冬期施工时,应认真对待,采取 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以保证施工安全

任施工上还带来其他地许多闲难,增力 加很多不安全因系。 ,当由于各种原因需要进行冬期施工时,应认真对待,采取 的安全技术措施以保证施工安全。 12施工现场应有临时用电组织设计、审批及验收程序,滑 工安全用电应严格执行临时用电组织设计。施工单位技术负 应组织有关设计、使用和监理单位共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 用

模施工安全用电应严格执行临时用电组织设计。施工单位技术 责人应组织有关设计、使用和监理单位共同验收,合格后方可 入使用。

除比较危险,故本条规定设计时,在烟岗类结构的顶端设置安 行走平台,以使拆除人员在进行滑模装置拆除时有较安全的润 场地。另外也便于投产使用后,避雷装置及航空标志的维修。

4.0.1本条结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 JGJ146的有关规定编制,并按批准的滑模专项施工方案布置 现场。

50113的有关规定编制

点,结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的有 关规定编制

台上完成,平台面积和结构不可能做得无限大,因此应限载 空作业消防安全问题也突出,结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 检查标准》JGJ59的有关规定编制

4.0.5本条规定了对危险警戒区内的重要场所搭设安全或 防护棚的要求。

4.0.6本条给出了防护棚的构造要求,其中第4款考虑到人体 身高和安全防护的要求,将原来的防护高度800mm提高 到1200mm。

全技术规范》JG130的有关规定编制。编制组到儿个典型滑模 施工现场调研中发现,由于滑模施工速度快,施工用楼梯、爬梯 安全栏杆设置不重视,其中独立的施工马道与原结构连接普遍存 在滞后和不完整现象,需要加强。

4.0.10本条规定了现场垂直运输机械的布置要求

5.0.1由于滑模装置是一种使用时间长、所承受的荷载可变性 大的临时结构,应认真设计。所以本条对滑模装置的设计提出了 要求,对其设计的审核作了规定,以防止盲自施工。 5.0.2本条规定滑模装置应按已批准的设计施工图施工,设计 变更应经设计人员同意,并出具设计变更文件,防止施工过程中 不经设计验算,擅自变动随意施工的现象发生,

5.0.1由于滑模装置是一种使用时间长、所承受的荷载可变性 大的临时结构,应认真设计。所以本条对滑模装置的设计提出了 要求,对其设计的审核作了规定,以防止盲目施工。

5.0.2本条规定滑模装置应按已批准的设计施工图施工,设计 变更应经设计人员同意,并出具设计变更文件,防止施工过程中 不经设计验算,擅自变动随意施工的现象发生。 5.0.3本条对制作滑模装置的材质及材料代用作出明确规定, 以保证操作平台的结构安全可靠。同时对使用的机具、器具作出 了规定。 5.0.4滑模是先进的施工工艺,滑模装置的质量关系到工程项 自的施工安全、工程实体质量等,因此本条规定滑模装置各部件 的制作、焊接及安装质量应经检验合格。滑模施工操作平台的骨 架一般为钢结构,其构件连接大部分是采用焊接,所以,焊接质 量是保证操作平台结构安全使用的重要环节。同时,滑模装置安 装完成后要进行载荷试验,其自的是进一步检验制作、焊接及安 装质量,把施工中可能发生的问题解决在滑模施工之前。 5.05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工作荷裁包括,滑模装置白重施

5.0.3本条对制作滑模装置的材质及材料代用作出明

以保证操作平台的结构安全可靠。同时对使用的机具、器具作出 了规定。

5.0.4滑模是先进的施工工艺,滑模装置的质量关系至

自的施工安全、工程实体质量等,因此本条规定滑模装置各部件 的制作、焊接及安装质量应经检验合格。滑模施工操作平台的骨 架一般为钢结构,其构件连接大部分是采用焊接,所以,焊接质 量是保证操作平台结构安全使用的重要环节。同时,滑模装置安 装完成后要进行载荷试验,其目的是进一步检验制作、焊接及安 装质量,把施工中可能发生的问题解决在滑模施工之前

工荷载、垂直运输系统附加荷载及制动力、混凝土与模板之间的 摩阻力和风荷载。在实际施工中,由于于片顶不同步、操作平台 施工荷载不均匀、出模强度增长影响摩阻力变大等原因,会产生 不确定的附加荷载,为保证滑模装置及施工人员的安全,千斤顶 的工作荷载不应大于其额定荷载;同时千片顶应具有可靠的自锁 装置,在工作荷载作用下不下滑。

梁模滑空部位等,应有封闭措施,以保证操作平台上施工人员的 安全。同时对操作平台及吊脚手架的走道宽度作出了规定。

用安全网的质量及固定方法作出规定。在行人较多地段的吊脚手 架外侧应采取全封闭或多层密网等加强防护措施:吊脚手架的吊 杆与横杆采用钢管扣件连接时,为防止扣件松动,对吊杆作出了 防滑落规定;同时对采用滑框倒模工艺施工的内外吊架作出了防 坠落规定。

5.0.9本条针对滑模装置上设有随升并架时,对出人口

户措施及其护栏处的防护作出了要求,规定随升井架的顶部设 位开关的主要目的在于防止吊笼冲顶,以确保施工安全。

莫板的提升,操作平台支承面积减少,应按施工技术设计的要 时改造、拆除超长部分,在尚未拆除前应及时缩小外挑平台 使用宽度,以防止增加施工操作平台的倾覆力矩。

5.0.11滑模托带钢结构施工时,应考虑到钢结构在托带滑升时 产生的应力变化和对滑模装置产生的附加荷载,因此要求千斤顶 和支承杆的承载能力应有较大的安全储备和确保同步上升的 措施。

6.0.1建筑施工使用的垂直运输设备种类繁多,技术性能参数 各异,而滑模施工技术又不同于其他常规施工方法,故本条规定 滑模所用的垂直运输设备应根据滑模施工工艺的特点,建(构) 筑物的形状及施工工况合理地选择,在保证滑模施工安全的前提 下优先选择标准的垂直运输设备通用产品,如:塔式起重机、施 工升降机和物料提升机等标准的通用产品。

筑物的形状及施工工况合理地选择,在保证滑模施工安全的前提 下优先选择标准的垂直运输设备通用产品,如:塔式起重机、施 工升降机和物料提升机等标准的通用产品。 6.0.2滑模施工是一种特殊施工工艺,在构筑物滑模施工中往 住会使用如随升并架等垂直运输装置,它是指利用部分标准产品 设计制作的为滑模专用的垂直运输装置,因此,本条文规定应有 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完整的设计文件(包括签字盖章的图纸、计 算书、工艺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和设备安装使用说明书等。 6.0.3本条文提出滑模垂直运输装置的检测项目、检测指标与 检测条件由设计单位提出,使用前由使用单位组织有关设计、制 作、安装、使用、监理等单位共同检测验收,并规定了安全检测 验收的主要内容,

住会使用如随升并架等垂直运输装置,它是指利用部分标准 设计制作的为滑模专用的垂直运输装置,因此,本条文规定 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完整的设计文件(包括签字盖章的图维 算书、工艺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和设备安装使用说明

6.0.3本条文提出滑模垂直运输装置的检测项目、检

测条件由设计单位提出,使用前由使用单位组织有关设计、制 、安装、使用、监理等单位共同检测验收,并规定了安全检测 收的主要内容。

6.0.4本条文对垂直运输装置的标牌制作内容及固定作了相应

6.0.5使垂直运输设备及装置经常处于完好状态是防止发生事 故的重要技术管理环节,故本条规定了应建立定期检修和保养 制度。

定。该工作是一技术性较高、责任心较强的岗位,司机应熟知所 更用设备的构造、原理、性能、操作方法和安全技术知识,否则 不能胜任本岗位的工作。禁止非司机人员上岗操作。

0.7本条赋予司机有拒绝使用不符合垂直运输设备及装置

6.0.7本条赋予司机有拒绝使用不符合垂直运输设备

转操作茶件的职权 6.0.8本条规定了在滑模施工中使用随升并架等装置时凡 验算的内容,以确保其受力性能满足施工的需要。 6.0.9本条规定了高算构筑物施工中垂直运输装置应做评 安全及防坠落设计,并规定安全卡钳设计和检验时采用的 术参数。

共振而造成安全事故,本条对柔性滑道的张紧力作出了规定。为 防止张紧力过大造成操作平台结构破坏,柔性滑道应设计与安装 测力装置。

7.0.1滑模施工连续性强,又属于高处作业,当发生停电时是 无法连续施工的。为此本条规定了滑模施工现场应设备用电源 当没有备用电源时,应利用在建工程的楼梯或爬梯或随构造物高 度上升搭设的脚手架马道等作安全通道。 台耐由盗翼 管油和漫描

7.0.2本条规定了滑模操作平台上配电箱的设置、管理利 操作平台供电的一般做法,以避免“一闸多用”和“私拉 等违章用电

7.0.3为保证滑模操作平台上施工用电安全或意外紧急

下切断电源的需要,故在本条文中规定垂直操作平台用 有独立的配电装置。而且对附着在操作平台上的垂直运 备应有上、下两套紧急断电装置,以备紧急情况下的 操作。

股都敷设在操作平台的铺板以下的隐蔽处,以防止操作平台的人 员或设备意外损坏而发生触电事故或影响使用。对敷设在操作平 台铺板面上的电气线路应采取保护措施。强调强弱电应分开布 设,电源线应避免随地拖拉敷设

7.0.6为保证滑模操作平台上用电,本条对操作平台上用电设

0.6为保证滑模操作平台上用电,本条对操作平台上用电 接零提出了要求,防止因用电设备漏电和漏电开关失灵而发 身伤亡事故。

7.0.7本条规定了由地面至滑模操作平台间供电电缆架设的技

固定照明灯具、低压便携灯的使用、触电保护器的设置等做了相

应的规定。条文中所提的照明充足,是要保证照明均匀不留死 角,其照度满足施工操作要求。 7.0.9本条规定了停工应断电,防止意外事故发生的安全措施

8.0.1滑模施工中通信联络与联络信号对保证安全生产至关重 要,在滑模专项施工方案中应根据施工的需要对通信与信号作出 相应的技术设计,以保证施工中联络畅通,信号可靠。本条对通 信联络设备的使用人、应急抢修和正常维修制度、各类信号的专 人管理及其岗位责任制作了具体规定。 8.0.2滑模施工中所采用的联络方式及通信联络装置应认真考

8.0.3本条提出对滑模施工中通信联络装置的安装及试验的 要求。

8.0.3本条提出对滑模施工中通信联络装置的安装及试驶

8.0.6当滑模操作平台最高点超过50m时应根据当地航空部门 的要求来设置航空信号。在机场附近施工时,应根据机场航空管 理的要求来设置航空信号,以保证飞行和安全

8.0.6当滑模操作平台最高点超过50m时应根据当地航空

的要求来设置航空信号。在机场附近施工时,应根据机场航空 理的要求来设置航空信号,以保证飞行和安全。

9.0.1本条规定的防雷措施的技术要求是基于以下情不

1邻近的防雷装置的接闪器对周围地面有一定的保护范围, 详见《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的有关规定。因此,在 施工期间,滑模操作平台的最高点,当在邻近防雷装置接闪器保 护范围内,可不安装临时接闪器,否则,应安装临时接闪器。 2为了有效地保护滑模操作平台,临时接闪器的保护范围, 应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计算确定,其设置高度 应随施工进展而保持最高点,确保不断升高的操作平台始终处于 接闪器的保护范围之内。 3接闪器可将雷电流通过弓下线和接地体传入大地,以防 操作平台遭受雷击。所以防雷装置应构成良好的电气通路。 4为防雷电反击和跨步电压,接闪器的弓引下线和接地体, 应设置在隐蔽的地方。 9.0.2为保证施工安全和便于施工,滑模施工中的防雷装置宜 设专用的引下线。当所施工工程采用结构钢筋做引下线时,施工 用的接闪器可以与此相连。但应按照所施工程批准的设计图,随 时将结构钢筋焊接成电气通路,并与接地体相连。 9.0.3在施工过程中,防雷装置的引下线应始终保持电气通路, 因为接闪器对高空的雷云有“吸引作用”,如果引下线不能保持 电气通路,一旦雷击,雷电流得不到良好的人地通路,反而有 害。因此,防雷装置的引下线应在施工中保证不被折断。由于施 工中需要(如挖沟等)将引下线拆除时,应待另一条引下线安装 好后,方准拆除原引1下线。

因为接闪器对高空的雷云有“吸引作用”,如果引下线不能 电气通路,一旦雷击,雷电流得不到良好的人地通路,反 害。因此,防雷装置的引下线应在施工中保证不被折断。由 工中需要(如挖沟等)将引下线拆除时,应待另一条引下线 好后,方准拆除原引下线

管敷设,并与设备金属结构体做电气连接是基于通过屏蔽和等电

位连接,以防止雷电侧击的危害。 9.0.5本条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和《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有关接地电阻的要求 编制。 9.0.6雷雨时,露天作业应停止。所以高处作业人员应下到地 面,人体应避免接触防雷装置,以防雷电感应和反击。 9.0.7当因天气等原因停工后,在下次开工前和雷雨季节到来 之前,应对防雷装置进行全面检,检查焊点是否牢固,引下线 的断接卡子接触是否良好,接地电阻是否符合要求。检查若发现 问题,应及时进行维修并达到原设计要求,并向有关负责人 报告,

10.0.1滑模施工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应做好 消防安全管理交底工作,并加强日常看护和安全检查。 10.0.2滑模施工场地应配备适当种类的消防器材,以便火灾时 及时扑救,从而减少损失。由于滑模所施工的建(构)筑物不 同,其滑模操作平台的大小也不司,故消防器材的数量由各施工 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确定。

及时扑救,从而减少损失。由于滑模所施工的建(构)筑物不 司,其滑模操作平台的大小也不司,故消防器材的数量由各施工 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确定。 10.0.3高层建筑和高构筑物滑模施工安装临时消防供水系 统,不仅是为了施工时混凝士养护用水,更重要的是发生火灾时 可以立即进行消防扑救,由于滑模在不断地升高,因此高层建筑 应逐层、高笃构筑物应分段设置施工消防接口和阀门,发生火灾 时随时连接消防水管并打升阀门。施工消防供水系统应根据建筑 物或构筑物的高度、面积、结构形式按有关标准进行设计。 10.0.4控制火源是防止火灾最根本的途径,滑模施工属高处作 业,一旦发生火灾危险性更大,也不易扑救。我国有过这种火灾 的教训,所以应严格执行电(气)焊动火审批制度,在采取如设 置接火斗、灭火器等防火措施基础上,经专职安全人员确认后再 进行工作,作业时现场应设专人实施监护。 10.0.5本条施工消防设施指消防用水管,疏散通道指在建工程 的楼梯、爬梯和脚手架马道等,这些设施施工应保持同步,以供 消防及施工人员紧急疏散使用。 10.0.6消防器材设备专人管理是保证能进行定期检查维修、保持完 好的先决条件。消防栓冬季要防冻,水溶型泡沫火火器也应防冻,消防 器材的及时补充等都需有专人负责,才能使以“预防为主”的措施有效。 10.0.7施工现场,特别是高空的操作平台上不使用、不存放易 燃材料有利王减少施工现场水发生的几率

10.0.3高层建筑和高箕构筑物滑模施工安装临时消防供

11.0.1滑模施工前应对滑模装置进行全面的安全大检查。本条 规定了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及应达到的要求。其中液压系统调 试、检验及支承杆选用、检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滑动模板工 程技术规范》GB50113中的有关规定。 11.0.2为防止滑模施工操作平台超载,要严格管理操作平台上 施工材料的堆放。操作平台上所堆放的材料应在保证施工需要的 情况下,随用随吊,严格控制在滑模专项施工方案所规定的充许 荷载值内,暂时不用的材料、物件应及时清理运至地面,以减小 噪作平台的荷载,保证操作安全。 11.0.3滑模施工时,模板的滑升应在施工指挥人员的统一指挥 下进行,按滑升制度操作,不充许随意提升。要加强施工管理人 员的责任心,经常检查操作平台结构、支承杆的工作状态及混凝 土的凝结状态,在确认无滑升障碍、具备滑升条件的情况下方可 发布滑升指令,否则易发生质量和安全事故。 11.0.4滑模施工过程中,设专人对滑模装置进行检查,是确保 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滑模施工是在动态中进行的, 由于混凝土浇筑方向、混凝土振捣、操作平台荷载的不均匀性等 原因,滑模装置会产生变形、松动,而变形大小是与检查、维护 相关的。因此要对关键部位按照《滑动模板工程技术规范》GB 50113滑模装置组装的允许偏差表的规定定期检查,做好检查记 录。每次滑升要认真检查和总结滑升障碍问题,及时向施工指挥 人员反映,迅速采取纠正措施。 11.0.5混凝土的出模强度检查,首先是工程开始进行初次提升 (即初滑阶段)的混凝土外露部分;其次是每次正常滑升开始的 浪辉士外额部分主西应注音西点

(即初滑阶段)的混凝土外露部分;其次是每次正常滑升开 混凝土外露部分,主要应注意两点:

11.0.10本条是对支承杆接头的有关规定,由于支承杆是滑模 装置的承载体,支承杆的接头处理一定要拧紧到位、稳固可靠。 11.0.11滑模的支承杆般设在混凝土体内,为广节省支承杆 的用量,采用Φ48×3.5钢管支承杆可设在结构体外,此时应有 相应的加固措施。钢管支承杆穿过楼板时应采取传力措施,将支 承杆所承担的荷载分散到更多面积的楼板共同承担。当支承杆设 在结构体外和支承杆空滑施工时,都应对支承杆进行验算,并采 取可靠的加固措施。 11.0.12实践证明,滑模施工管理不到位,滑模操作平台上会 出现脏、乱、差现象,不伯安全难以保证,工程质量也很难达 标。因此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始终保持平台整洁,及时清理平台 上及其以下各部位散落的碎渣及积灰,铲除模板上口和板面的 结垢。 11.0.13滑模施工过程中,除对滑模装置进行常规安全检查外, 还应定期对垂直运输机械、吊具、吊索进行检查,自的是防止出 现机械事故、撞击事故、坠落事故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11.0.14本条规定的目的是当停电或发生机械故障时垂直运输 设备停运,人员上下通行的应急措施

12.0.1滑模装置拆除是滑模施工最后一道工序,也是安全风险 较大的一个坏节。为确保拆除工作安全完成,本条规定了滑模装 置拆除方案中对拆除的具体内容、拆除方法、拆除程序、所使用 的机械设备、安全措施等都要有详细计划和具体要求;施工中改 变滑模装置结构,如平面变化、截面变化所涉及的拆除或改装也 包括在其中。滑模装置分段整体拆除时,应进行相应的计算,所 使用机械设备的起重能力应能满足分段整体拆除时的起重要求。 12.0.2滑模装置的拆除作业应按照批准后的专项施工方案有序 的进行,根据滑模施工的经验教训,在拆除工作中应加强组织管 理,拆除全过程应指定专人负责统一指挥,有效组织拆除工作 防止事故发生;所有参加拆除作业的人员应经过技术交底、技术 培训,了解拆除内容、拆除方法和拆除顺序,大家协同配合,共 同遵守安全规定,对发现的不安全因素及时向总指挥反映。正因 为拆除队伍是一个有机整体,因此,在拆除的全过程中,不宜随 意更换作业人员,防止工作系乱

12.0.3本条规定用于滑模装置拆除的垂直运输机械和机具,都

12.0.3本条规定用于滑模装置拆除的垂直运输机械和机具,都 要进行安全检查,以确保备种机械和机具在拆除作业中安全 运行。

其至发生明显的废损,装置上的混凝土残渣时有存在,因此在拆 除滑模装置时,应加倍注意安全,在建(构)筑物周围和塔吊运 行范围周围应划出警戒区。警戒线应设置明显的警戒标志,应设 专人监护和管理。

体,因此参加拆除作业的人员在进入警戒线内GB/T 51380-2019 宽带光纤接入工程技术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 ,应佩戴安全帽

高处作业时系好安全带,服从现场安全管理规定。非拆除人员未 经允许不得进人拆除警戒线内。 12.0.7本条为强制性条文。滑模装置通常采用分段安装或拆 除,在实施过程中,由于体系不完整,各分段甚至整个滑模装置 存在倾倒或坠落的潜在安全风险,因此,应对滑模装置采取搭脚 手架、设斜支撑、钢丝绳拉结等固定措施,保证其稳固性。而支 承杆由于自重或拆除时割断,存在从千斤中滑脱的危险,因 此,对支承杆也应采取在干斤顶以上用限位卡或脚手架的扣件卡 紧或焊接短钢筋头或支承杆割断后从于斤顶下部及时抽出等主要 防丛落措施

紧或焊接短钢筋头或支承杆割断后从于片顶下部及时抽出等主要 防坠落措施。 12.0.8拆除作业应在白天光线充足、能见度良好、天气正常情 况下进行,以确保安全操作,夜间施工人员的视力及现场照明条 件都不如白天,遇有技术上的问题白天也较易处理,所以,夜间 不应进行拆除作业。 滑模装置在平台上采用分段整体拆除、然后到地面解体的目 的是为了减少高处作业,防止人和物的坠落事故发生。拆除的 切物品应捆扎牢固、集中吊运,防止坠落伤人,严禁高空抛物

况下进行,以确保安全操作,夜间施工人员的视力及现场照 件都不如白天,遇有技术上的问题白天也较易处理,所以, 不应进行拆除作业。

件都不如白天,遇有技术上的问题白天也较易处理,所以,夜间 不应进行拆除作业。 滑模装置在平台上采用分段整体拆除、然后到地面解体的目 的是为了减少高处作业,防止人和物的坠落事故发生。拆除的 切物品应捆扎牢固、集中吊运,防止坠落伤人,严禁高空抛物。 12.0.9滑模拆除工作系高处作业,施工人员的工作环境相对较 差,所以本条规定在气候条件不好时,不充许进行拆除作业。风 速8.0m/s相当王五级风

12.0.9滑模拆除工作系高处作业,施工人员的工作环境相对较 差GB 55006-2021 钢结构通用规范(完整清晰正版).pdf,所以本条规定在气候条件不好时,不充许进行拆除作业。风 速8.0m/s相当于五级风

差,所以本条规定在气候条件不好时,不允许进行拆除作业 速8.0m/s相当于五级风

统一书号:15112·23752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