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61-164-2019 西安市居住节能设计标准

DBJ61-164-2019 西安市居住节能设计标准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5.1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12445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J61-164-2019 西安市居住节能设计标准

性一起对阀门的实际工作特性起着决定性作用。当S三1时, △P。全部降落在调节阀上,调节阀的工作特性与理想特性是一致 的;在实际应用场所中,随着S值的减小,理想的直线特性趋向于 快开特性,理想的等自分比特性趋向于直线特性。 对于自动控制的阀门(无论是自力式还是其他执行机构驱动 方式),由于运行过程中开度不断在变化,为了保持阀门的调节特 性,确保其调节品质,自动控制阀的阀权度宜为0.3~0.5。 对于静态水力平衡阀,在系统初调试完成后,阀门开度就已 固定,运行过程中,其开度并不发生变化;因此对阀权度没有严格 要求。 对于以小区供热为主的热力站而言,由于管网作用距离较 长,系统阻力较大,如果采用动态自力式控制阀串联在总管上,由 于阀权度的要求,需要该阀门的全开阻力较大,这样会较大地增 加水泵能耗。因为设计的重点是考虑建筑内末端设备的可调性 如果需要自动控制,我们可以将自动控制阀设置于每个热力入口 (建筑内的水阻力比整个管网小得多,这样在保证同样的阀权度 情况下阀门的水流阻力可以大为降低),同样可以达到基本相同 的使用效果和控制品质。因此,在热力站出口总管上不宜串联设 置自动控制阀。考虑到出口可能为多个环路的情况,为了初调 试,可以根据各环路的水力平衡情况合理设置静态水力平衡阀。 静态水力平衡阀选型原则:静态水力平衡阀是用于消除环路剩余 压头、限定环路水流量的,为了合理地选择平衡阀的型号,在设计 水系统时,一定要进行管网水力计算及环网平衡计算,选取平衡 阀。对于旧系统改造时,由于资料不全且为方便施工安装,可按 管径尺寸配用同样口径的平衡阀,直接以平衡阀取代原有的截止 或闸阀。但需要作压降校核计算,以避免原有管径过于富余使 流经平衡阀时产生的压降过小,导致调试时仪表产生较大的误

差。校核步骤如下:按该平衡阀管辖的供热面积估算出设计流 量,按管径求出设计流量时管内的流速v(m/s),由该型号平衡阀 全开时的值,按公式△P=(U2:p/2)(Pa),求得压降值△P(式 中p=1000kg/m²),如果△P小于2kPa,可改选用小口径型号平衡 阀,重新计算及△P,直到所选平衡阀在流经设计水量时的压降 八P≥2kPa时为止。 尽管自力式恒流量控制阀具有在一定范围内自动稳定环路 流量的特点,但是其水流阻力也比较大,因此即使是针对定流量 系统,对设计人员的要求也首先是通过管路和系统设计来实现各 环路的水力平衡(即“设计平衡”);当由于管径、流速等原因的确 无法做到“设计平衡”时,才应考虑采用静态水力平衡阀通过初调 试来实现水力平衡的方式;只有当设计认为系统可能出现由于运 行管理原因(例如水泵运行台数的变化等等)导致的水量较大波 动时,才宜采用阀权度要求较高、阻力较大的自力式恒流量控制 。但是,对于变流量系统来说,除了某些需要定流量的场所(例 如为了保护特定设备的正常运行或特殊要求)外,不应在系统中 设置自力式流量控制阀

6.2.11供暖系统耗电输热比(EHR)的计算方法

本条来自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 2015。目的是防止采用过大水泵,提高输送效率。 循环水泵的耗电输热比的计算方法考虑到了不同管道长度、 不同供回水温差因素对系统阻力的影响,计算出的EHR限值也 不同。 对集中供暖系统水泵的节能考虑整个供暖季水泵总能耗是 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未来将逐渐向总泵耗的考量过渡。

NB/T 10074-2018 水电工程地质测绘规程.2.12锅炉房自动监测与控制要

全性,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而且还可以取得以下效果: 1全面监测并记录各运行参数,降低运行人员工作量,提高 管理水平。 2对燃烧过程和热水循环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调节,提高 使锅炉在高效率运行,大幅度地节省运行能耗,并减少大气污 3能根据室外气候条件和用户需求变化及时改变供热量, 是高并保证供暖质量,降低供暖能耗和运行成本。 新建锅炉房将以燃气锅炉为主,在锅炉房设计时,应采用计 章机自动监测与控制。 条文中提出的五项要求,是确保安全、实现高效、节能与经济 运行的必要条件。具体监控内容分别为: 1)实时检测:通过计算机自动检测系统,全面、及时地了解 锅炉的运行状况,如运行的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避 免凭经验调节和调节滞后。全面了解锅炉运行工况,是 实施科学调节控制的基础。 2)自动控制:在运行过程中,随室外气候条件和用户需求 的变化,调节锅炉房供热量(如改变出水温度,或改变循 环水量,或改变供汽量)是必不可少的,手动调节无法保 证精度。 计算机自动监测与控制系统,可随时测量室外的温度和整个 热网的需求,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通过调节投入燃料量(如炉排 专速)等手段实现锅炉供热量调节,满足整个热网的热量需求,保 正供暖质量。 3)按需供热:计算机自动监测与控制系统可通过软件开 发,配置锅炉系统热特性识别和工况优化分析程序,根 据前几天的运行参数、室外温度,预测该时段的最佳工

况,进而实现对系统的运行指导,达到节能的自的。 4)安全保障:计算机自动监测与控制系统的故障分析软 件,可通过对锅炉运行参数的分析,做出及时判断,并采 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以便及时抢修,防止事故进一步扩 大,设备损坏严重,保证安全供热。 5)健全档案:计算机自动监测与控制系统可以建立各种信 息数据库,能够对运行过程中的各种信息数据进行分 析,并根据需要打印各类运行记录,保存历史数据,为量 化管理提供物质基础。

6.2.13锅炉房及热力站的节能控制要求。

设置供热量控制装置(如:气候补偿器)的主要目的是对供热 系统进行总体调节,使锅炉运行参数在保持室内温度的前提下 随室外空气温度的变化随时进行调整,始终保持锅炉房的供热量 与建筑物的需热量基本一致,实现按需供热,达到最佳的运行效 率和最稳定的供热质量。 设置供热量控制装置后,还可以通过在时间控制器上设定不 司时间段的不同室温,节省供热量:合理地匹配供水流量和供水 温度,节省水泵电耗,保证恒温阀等调节设备正常工作;还能够控 制次水回水温度,防止回水温度过低降低锅炉寿命。 由于不同企业生产的气候补偿器的功能和控制方法不完全 相同,但必须具有能根据室外空气温度变化自动改变用户侧供 回)水温度、对热媒进行质调节的基本功能。 气候补偿器正常工作的前提是供热系统已达到水力平衡要 求,各房间散热器均装置了恒温阀,否则,即使采用了供热量控制 装置也很难保持均衡供热

6.3.2供暖系统的制式选择。

室内采用散热器供暖系统时,管道制式宜优先采用双管式。 特别说明的是,实现室温调节和控制,必须在末端设备前设置调 节和控制的装置,这是室内环境的要求,也是“供热体制改革”的 必要措施,双管系统可以设置室温调控装置。如果采用顺流式垂 直单管系统或水平单管系统时,必须设置跨越管,散热器采用低 阻力两通或三通调节阀,以便调控室温。 温控阀的设置应该与散热器采暖系统的形式相适应。当采 用单管式时,应在每组散热器的进出水支管间设置跨越管,且串 联的散热器一般不超过6组;每组散热器的进水支管应安装低阻 力两通或三通恒温控制阀;当采用垂直或水平双管系统时,应在 每组散热器的供水支管上安装高阻恒温控制阀:超过5层的垂直 双管系统宜采用有预设阻力调节功能的恒温控制阀。如果采用 顺流式垂直单管系统,必须设置跨越管,采用顺流式水平单管系 统时,散热器采用低阻力两通或三通调节阀,以便调控室温。 在跨越式单管系统采用两通式自动恒温控制阀且跨越管比 散热器支管小一号管径的情况时,散热器进流系数约为30%,这 时垂直(水平)系统不宜超过6层(组)。单管跨越式系统的水力 计算应该按照散热器的进流系数确定散热器的面积,而不应采取 传统的单管系统的水力计算来确定散热器面积,因为这时每层 (组)散热器的立管温降并不等于散热器进出水的温降。由于散 热器的进流系数也允许有一定范围的变化,所以单管跨越式系统 也可以适当放宽到78层(组)。对于6层(组)左右的单管跨越 式系统,由于散热器的进、出口温差一股在10℃~15℃,比传统的

单管系统散热器进出、水温差要大,然散热器的面积会增加约 10%左右,但散热器的调节性能会更好、更利于室温调控,值得提 倡。三通式自动恒温控制阀的结构与过去使用的手动三通调节 阀的结构是不同的。即使散热器回路全开时,其通过流量也仅为 35%。所以这种系统类似于单管跨越式系统,也应该按照分流系 数进行详细水力计算,不应该采取按照传统单管顺流式进行计算 后再配置三通式自动恒温控制阀的方法进行设计。总的来说,单 管系统无论采用三通式自动恒温控制阀还是带两通式自动恒温 控制阀的跨越式系统,其立管在每组散热器前后的温差和散热器 支管的进出水温差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值得重视的是,在些改造工程中不能将传统的单管式系统 简单的改造为设置两通式自动恒温控制阀的跨越式系统,而不作 任何校核计算。如将一个18层的供回水温差为25℃的传统单管 系统改为跨越管比散热器支管小一号的跨越式单管系统后,为保 证散热器进、出水有易于调节的10℃~15℃温差,这时散热器的 进流系数仅为13%左右,散热器的散热面积会有较大的变化,所 以这种系统是不适宜改造为单管跨越式系统的。改造时系统形 式的选择应进行具体分析,并选择合理的系统和改造措施。 对于双管式散热器供暖系统,由于其散热器温差大,散热器 的散热量随着温差的增大其调节特性趋于线性,在散热器前设置 带预设定功能阀芯的高阻力两通式自动恒温控制阀是易于进行 室温控制的。 散热器的调节特性是由散热器的热特性、自动恒温控制阀的 流量特性及阀权度共同决定的。为了补偿散热器散热量与流量 的快开型的非线性特性,自动恒温控制阀宜选用具有等百分比型 或抛物线型流量特性的阀门;为使单管跨越式系统的自动恒温控 制阀工作流量不发生大的畸变,必须保证散热器供暖系统中的自

动恒温控制阀有足够的阀权度,换而言之,自动恒温控制阀在散 热紧供暖系统中的压降不能太小;同时,阀权度的大小还影响自 动恒温控制阀的可调比,进而影响散热器散热量的调节范围。此 外,自动恒温控制阀的高阻力是由散热器的特性曲线决定的,设 计时必须考虑温控阀的这一特性,避免出现资用压力不足的情 况。

6.3.3室内供暖系统供回水温度

对于以热水锅炉作为直接供暖的热源设备来说,降低供水温 度对于降低锅炉排烟温度、提高传热温差具有较好的影响,使得 锅炉的热效率得以提高。采用换热器作为供暖热源时,降低换热 器二次水供水温度可以在保证同样的换热量的情况下减少换热 面积,节省投资。由于目前的一些建筑存在大流量、小温差运行 的情况,因此本标准规定供暖供回水温差不应小于25℃。在可能 的条件下,设计时应尽量提高设计温差。 随着建筑围护结构性能的不断提高,低温地板辐射供暖保持 较低的供水温度可以满足室内热负荷;室内供暖系统保持较小的 供回水温差,一般指5℃~10℃,不宜大于10℃,有利于保持较大 的热媒流速,方便排除管内空气;有利于保证地面温度的均匀。 另一方面,同时增加流量,有利于解决楼内管网不平衡的问题,也 为有效利用低品位热源提供条件。

3.4低温辐射供暖系统的热媒温

热网供水温度过低,供回水温差过小,必然会导致室外热网 的循环水量、输送管道直径、输送能耗及初投资都大幅度增加,从 而削弱了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节能优势。为了充分保持地面辐 射供暖系统的节能优势,设计中应尽可能提高室外热网的供水温 度,加大供回水的温差。 由于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供水温度不超过45℃,因此,供暖

人口处必须设置带温度自动控制及循环水泵的混水装置,让室内 供暖系统的回水根据需要与热网提供的水混合至设定的供水温 度,再流人室内供暖系统。也可在各户的分集水器前设置微型混 水泵,抽取室内回水混人供水,以降低供水温度,保持其温度不高 于设定值。

6.3.5为便于实施分户热计量的系统设计要求。

户内低温辐射供暖系统为保证水质干净,应在进户水管上设 置水过滤器,从目前使用和安装情况,过滤器安装在户外的管道 井内较普遍也易实现集中管理。

6.3.6室内供暖系统并联环路的水力平衡计算要求。

本条目的是保证供暖系统的运行效果。在供暖季平均水温 下,重力循环作用压力约为设计工况下的最大值的2/3。 6.3.7散热器系统可以对环境温度快速调节,是目前理想的供 暖设备。不建议将散热器暗装,同时散热器温控阀建议安装在可 以代表室内环境温度的位置,并且便于使用人员的操作。对于安 装在装饰罩内的恒温阀,则必须采用外置传感器,传感器应设在 能正确反映房间温度的位置。 散热器恒温控制阀各项性能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散热器恒 温控制阀》GB/T29414的要求。

6.4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

6.4.1自前国内有不少住宅项目采用全年恒温的封闭式空调方 式,过渡季节也不开窗自然通风,不利于节能。本条要求,即使设 计了空调系统,也应尽可能的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故要求建筑设 置的机械通风或空调系统,不应破坏建筑的自然通风性能。强调 设置的机械通风或空调系统不应妨碍建筑的自然通风。

6.4.2采用房间空调器的能效要求

房间空调器能源效率等级指标(W/W

表6单冷式转速可控性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等级 (制冷季节能源消耗效率SEER)指标

表7热泵型转速可控型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等级 (全年能源消耗效率APF)指标

6.4.3集中空调系统的性能要求。本条文为强制性条文。

居住建筑可以采取多种空调供暖方式。本条所指的集中空 调系统,是区别于家用空调器的、采用电力驱动、由空调冷热源集 中处理冷媒供给多个末端的空调系统,包括多套住宅、多栋住宅 楼,甚至居住区共用冷热源的集中空调系统,也包括多未端的户 式多联机空调系统。除共用冷热源等特殊情况外,多户共用冷源 的集中空调系统在寒冷地区其运行能耗远大于分散式家用空调 器,因此按本标准第6.1.8条规定不建议采用。 集中空调供暖系统中,冷热源的能耗是空调供暖系统能耗的 主体。因此,冷热源的能源效率对节省能源至关重要。性能系 数、能效比是反映冷热源能源效率的主要指标之一,为此,将冷热 源的性能系数、能效比作为必须达标的项目。对于设计阶段已完 成集中空调供暖系统的居住区,或者按户式中央空调系统设计的 住宅,其冷源能效的要求应该等同于现阶段公共建筑的规定。

6.4.4集中空调水系统循环泵耗电输冷(热)比计算。

耗电输冷(热)比反映了空调水系统中循环水泵的耗电与建 筑冷热负荷的关系,对此值进行限制是为了保证水泵的选择在合 理的范围内,降低水泵能耗。

6.4.5新风系统设置热回收的建

建筑的整体气密性提高以后,建筑在自然压差下的换气次数 大幅降低。考虑人员健康要求,居住建筑维持必需的换气次数是 必不可少的。对于没有通风装置的居住建筑,只能通过打开窗户 来换气,这样在室外空气质量恶劣时无法达到换气效果,且换气 量无法控制,在室内外温差很大时会造成大量不必要的热损失。 对于设置了双向换气的新风系统,有条件进行新风热回收 寒冷地区冬季室内外温差大,进行新风热回收可以有效降低新风 负荷。这样在进行通风换气的同时减少了新风带来的热损失,是 解决换气与能耗损失间矛盾的重要手段。需要注意的是,实际运 行中当室内外温差(焰差)小于经济阈值时,进行热回收的节能量 小于热回收段多消耗的风机功耗,此时开启热回收是不节能的 因此要求设置新风热回收装置的通风系统具备旁通功能,当室内 外温差(焰差)不满足要求时,新风和排风可不经过热回收段,直 接旁通,避免增加不必要的风机功耗。 由于居住建筑各户使用时间和运行方式不统一,从节能的角 度考虑,不推荐设置集中式的新风系统。

6.4.6新风热回收装置的选择及设计要求。

算值大于等于100%,应设置预热装置。 新风热回收装置的设置是出于节能的目的。在实际工程中, 当室内外温差(熔差)过低,导致新风热回收运行新排风克服阻力 的能耗大于回收的能量,反而会出现运行空气能量热回收装置不 节能的情况。因此,要求系统热回收段设计旁通,并可根据室内 外温差(焰差)进行旁通阀的控制。当室内外温差(炝差)不满足 最小经济温差(恰差)时,新风系统运行时新风排风不经过热回收 段,系统不使用其热回收功能,避免造成能源浪费的情况出现, 夏季工况下,当室外新风的温度(熔值)低于室内设计工况 不启动热回收装置,开启旁通阀;当室外新风的温度(恰值)高于 室内设计工况,并且当室内外温差(炝差)大于最小经济温差(焰 差)时,启动热回收装置,关闭旁通阀。冬季工况下,当室外新风 的温度(焰值)高于室内设计工况,不启动热回收装置,开启旁通 阀;当室外新风的温度(烩值)低于室内设计工况,并且当室内列 温差(焰差)大于最小经济温差(熔差)时,启动热回收装置,关闭 旁通阀。当采用转轮式热回收装置时,只有在热回收装置减少的 新风能耗,足以抵消转轮本身运行能耗及送、排风机增加的能耗 时,运行效果才是节能的。 最小温差烩值的估算

mc,AT. mAH min mir >E =E COP COP COP

7.1.1节水设计应合理选用节水用水定额。在保证供水安全、 卫生的条件下,根据当地政府的要求,合理利用各种水资源。 7.1.2城市管网供水和建筑物的加压供水,都需要消耗电能等 能源,因此广义上讲,节水就是节能。现行国家相关标准已经对 给排水系统设计和节水设计做了相应规定,本标准仅对涉及居住 建筑给排水系统的水泵能耗、生活热水加热能耗、可再生能源利 用等方面做相应规定,其余均应按照相关标准的规定执行。

7.1.3给排水系统节能型设备是指供水设备采用管网叠压供

节水型器具应满足现行标准《节水型卫生洁具》GB/T31436 《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164、《节水型产品通用技术条件》 CB/T18870的要求。计量装置根据居住区内各建筑不同使用性 质及计费标准分类分别设置。 目前,我国已对大部分用水器具的用水效率制定了标准,如: 现行国家标准《水嘴用水效率限定值及用水效率等级》GB25501 《坐便器水效限定值及水效等级》GB25502、《小便器用水效率限 定值及用水效率等级》GB28377、《淋浴器用水效率限定值及用水 效率等级》GB28378、《便器冲洗阀用水效限定值及用水效率等 级》GB28379、《跨便器用水效率限定值及用水效率等级》 GB 30717等。

全装修住宅应采用用水效率等级达到2级的卫生器具。

装修住宅应采用用水效率等级达到2级的卫生器具。

7.2.1设有市政或居住区给水、中水等供水管网的建筑,充分利 用各供水管网的水压直接供水,可以减少二次加压水泵的能耗。 还可以减少居民生活饮用水水质的污染

7.2.2本条包括建筑的各类供水系统,如给水、中水、热水、直饮

给水系统的水压,既要满足卫生器具所需要的最低水压,文 要考虑系统、给水配件可承受的最大水压和使用时的节水节能要 求。 各分区的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指同一立管的每层各户分支 处,其静水压力要求与现行相关国家标准致。但在工程设计 时,为简化系统,常按最高区水压要求设置一套供水加压泵,然后 再将低区的多余水压采用减压或调压设施加以消除。显然,被消 除的多余水压是无效的能耗。对于高层居住建筑,尤其是供洗浴 和饮用的给水系统用水量较大,完全有条件按分区设置加压泵 避免或减少无效能耗。 对于用水点供水压力的限制,是为了节用水,同时降低了 加压水泵的流量和功率,并节省了生活热水的加热能耗,

7.2.3在确定加压站数量、规模、压力和供水方式时,还应结合 居住区规模、建筑物的分布,综合考虑节约能耗、维护管理等因 素。符合西安市地方标准《二次供水技术规范》DB6101/T3011 中的相关规定。 常用的加压供水方式包括高位水箱供水、气压供水、变频调 速供水、管网叠压供水等,从节能节水的角度比较,这四种常用的

供水方式中,高位水箱和管网叠压供水占有优势。但在工程设计 中,在考虑节能节水的同时,还需兼顾其他因素,例如顶层用户的 水压要求、市政水压等供水条件、供水的安全性、用水的二次污染 等问题。并应考虑以下情况: 1当供水管网符合叠压供水设备使用条件、充许水泵从供 水管网吸水时,宜优先采用叠压供水系统。 叠压供水系统有充分利用室外给水管的水压,减少水泵扬 程,节省电耗,节约用地,节省投资,简化系统的优点。从管网直 接吸水,便于水泵自动控制,安装维护方便。可防止水在储水池 等构筑物中的污染可能和溢水损失。但同时,也存在有可能因回 流而污染城市生活用水管网,造成室外管网水压局部下降,影响 附近用户用水的缺点。 2当采用变频调速供水时,可优先考虑采用全数字变频供 水系统。全数字变频供水系统具有安全可靠,水泵始终在高效区 运行,能耗低,功能强大,智能化程度高,操作便捷的优点。 7.2.4给水泵的能耗在给排水系统的能耗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因此水泵的选择应在管网水力计算的基础上进行,从而保证水泵 选型正确,工作在高效区。选泵时应选择效率高的泵型。管网特 性曲线所要求的工作点,对于工频泵应位于水泵效率曲线的高效 区内,对于变频泵应位于水泵效率曲线的高效区的末端(右侧) 使水泵大部分时间均在高效区运行。 选择具有随流量增大,扬程逐渐下降特性的供水加压泵,能 够保证水泵工作稳定、并联使用可靠,有利于节水、节能。水泵是 给排水系统最主要的耗能设备,规定水泵的能效等级是非常必要 的。应该通过计算确定水泵的流量和扬程,合理选择通过节能认 证的水泵产品,减少能耗。给水泵节能评价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 《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CB19762的规定进行

供水方式中,高位水箱和管网叠压供水占有优势。但在工程设计 中,在考虑节能节水的同时,还需兼顾其他因素,例如顶层用户的 水压要求、市政水压等供水条件、供水的安全性、用水的二次污染 等问题。并应考虑以下情况: 1当供水管网符合叠压供水设备使用条件、充许水泵从供 水管网吸水时,宜优先采用叠压供水系统。 叠压供水系统有充分利用室外给水管的水压,减少水泵扬 程,节省电耗,节约用地,节省投资,简化系统的优点。从管网直 接吸水,便于水泵自动控制,安装维护方便。可防止水在储水池 等构筑物中的污染可能和溢水损失。但同时,也存在有可能因回 流而污染城市生活用水管网,造成室外管网水压局部下降,影响 附近用户用水的缺点。 2当采用变频调速供水时,可优先考虑采用全数字变频供

7.2.4给水泵的能耗在给排水系统的能耗中占有很大

因此水泵的选择应在管网水力计算的基础上进行,从而保证水泵 选型正确,工作在高效区。选泵时应选择效率高的泵型。管网特 性曲线所要求的工作点,对于工频泵应位于水泵效率曲线的高效 区内,对于变频泵应位于水泵效率曲线的高效区的末端(右侧)。 使水泵大部分时间均在高效区运行。 选择具有随流量增大,扬程逐渐下降特性的供水加压泵,能 够保证水泵工作稳定、并联使用可靠,有利于节水、节能。水泵是 给排水系统最主要的耗能设备,规定水泵的能效等级是非常必要 的。应该通过计算确定水泵的流量和扬程,合理选择通过节能认 证的水泵产品,减少能耗。给水泵节能评价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 《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762的规定进行计

置等情况集中或相对集中布置供水泵站。

供水泵站宜在供水范围内居中或靠近用水量大的用户布置 应避免室外供水管线过长。造成水泵扬程增大,离水泵近的建筑 供水压力大,压力波动大,耗能耗材,噪声大,使用效果差等弊病。 当水泵和吸水池设置在建筑物地下室时,吸水池(箱)宜设在 最接近地面上用水点的地下室上部位置,尽量减少水泵的提升高 度;但要注意给水泵房位置还必须满足隔声和隔振等要求,避免 在贴邻居室的正下方设置水泵;必要时可将吸水池尽量设在地下 室上部,水泵设置在远离居室的地下室下部

7.2.6本条是针对有些工程将部分或全部地面以上的污废水先

6本条是针对有些工程将部分或全部地面以上的污废水先

排人地下污水泵房再用污水提升泵排人室外管网而提出

7.3.1生活热水系统形式和热源的选择应在建筑设计阶

7.3.1生活热水系统形式和热源的选择应在建筑设计阶段统一 考虑,从建筑类别、高度、使用标准、使用特征、能源结构及价格 节能环保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从节能角度出发要尽 量避免集中设置,当不得不采用电加热作为生活热水系统的主体 热源时,也应分散设置系统。 1首选热源 相对于太阳能,利用工业余热和废热,因不需根据天气阴晴 消耗大量其他辅助热源的能量,无疑是最节能的,如果有条件应 优先采用。 太阳能是取值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好太阳能

对于缓解用能紧张的现状是大有作用的。如果能够合理采用太 阳能热水系统,采用高效率辅助热源,太阳能的加热量即为节省 的能量,应为首选热源。 没有条件利用工业余热、废热的,水文地质条件许可时,可以 有条件的采用地源、水源热泵。

蒸汽的能量品位比热水要高得多,采用燃气或燃油锅炉将水 由低温状态加热至蒸汽,再通过热交换转化为生活热水是能量的 高质低用,能源浪费很大,除非有其他用汽要求,应避免采用。 采用电加热是对高品质二次能源的降级使用,相同热值的电 能换算成耗费的标煤量是燃气相当标煤量的3.3倍,因此限制 使用电能作为生活热水系统的主体热源。 3其他热源 不得不用电驱动热源时,应先考虑空气源热泵等热源形式 空气源热泵热水机是运用热泵工作原理,以电能为动力,吸收空 气中的低位热量,经过中间介质,对水加热的产品。该产品的优 点是热效率高于直接电加热:因不需要电加热元件与水接触,没 有电热水器漏电的危险:无燃气热水器的安全隐患,也没有燃油 热水器排放废气造成的空气污染,因此在一定条件下,是一种可 供选择采用的安全、节能产品。 7.3.2供水压力平衡的设计要求。用水点尤其是淋浴设施处 冷、热水供水压力平衡和稳定,能够减少水温初调节时间,避免洗 浴过程中的忽冷忽热,对节能节水有利。其保证措施包括冷水 热水供应系统分区一致,减少热水管网和加热设备的系统阻力 淋浴器处设置能自动调节水温功能的混合器、混合阀等。

冷、热水供水压力平衡和稳定,能够减少水温初调节时间,避免洗 浴过程中的忽冷忽热,对节能节水有利。其保证措施包括冷水, 热水供应系统分区一致,减少热水管网和加热设备的系统阻力, 淋浴器处设置能自动调节水温功能的混合器、混合阀等。

7.3.3本条文为强制性条文。

7.3.4本条文为强制性条文。

燃气作为生活热水热源的效率规

7.3.5本条文为强制性条文

为了有效地规范国内热泵热水机(器)市场,以及加快设备制 造厂家的技术进步,现行国家标准《热泵热水机(器)能效限定值 及能效等级》GB29541将热泵热水机能源效率分为1、2、3、4、5五 个等级,1级标识能源效率最高,2级表示达到节能认证的最小 值,3、4级代表了平均能效水平,5级为标准实施后市场准人值。 表7.3.5中能效等级数据是依据现行国家标准《热泵热水机(器) 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9541中能效等级2级编制的,在设 计和选用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时,推荐采用达到节能认证的产 品。 使用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时需要考感机组的经济性与可靠 性,在室外温度较低的工况下运行,致使机组制热性能系数 COP)太低,失去热泵机组节能优势时就不宜采用。 选用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制备生活热水时应注意热水出水 温度,在节能设计的同时还要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对生活热水的卫 生要求。一般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热水出水温度低于60℃,为避 免热水管网中滋生军团菌,需要采取其他安全有效的消毒杀菌措 施。

3.6集中热水系统的监测和控制

自前工程设计对热水系统计量和监测要求较低,而生活热水 系统是给排水系统中节能潜力最大的,是给排水节能的重要手 段,应该予以重视。 控制的基本原则是:(1)设备尽可能高效运行;(2)相同型号 的设备的运行时间尽量接近以保持其同样的运行寿命(通常优先 启动累计运行小时数最少的设备):(3)满足用户侧低负荷运行的

需求。 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测及故障报警是系统监控的一个基本内 容。 集中热水系统采用风冷或水源热泵作为热源,当装机数量多 于3台时采用机组群控方式,可以有一定的优化运行效果,提高 系统的综合能效。 由于工程的情况不同,本条内容可能无法完全包含一个具体 工程中的监控内容,因此设计人员还需要根据项目具体情况确定 些应监控的参数和设备

7.3.7生活热水供水温度的要求。

过高的供水温度不利于节能。集中生活热水的供水温度越 高,管内外温差和热损失越大。同时为防止结垢,给出设计温度 的上限。在保证配水点水温的前提下,可根据热水供水管线长 度、管道保温等情况确定合适的供水温度,以缩小管内外温差,减 少热损失.节约能源。

7.3.8本条包括太阳能热水系统辅助热源的加热设备。选择低

阻力的加热设备,是为了保证冷热水用水点的压力平衡。安全可 靠、构造简单、操作维修方便是为了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和保持较 高的换热效率。设置自动温控装置是为了保证水温恒定,提高热 水供水品质并有利于节能节水。

7.3.9为降低热水系统的热损失,减少热水能耗,需要对系统中

的主要部件进行保温。供回水管、加热器、储水箱是热水系统的 主要部件,做好保温可以降低热水系统的能耗。保温层厚度应按 现行国家标准《设备及管道绝热设计导则》GB/T8175确定。将 直埋管道埋设在冻土层以下,以避免冬季管道破裂,保障供水安 全。

7.3.10太阳能生活热水系统是一项比较成熟的技术,目

7.3.1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对辅助热源的讠

7.3.1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对辅助热源的设计 作了详细的要求,设计时应根据建筑类别、高度、使用标准、使用 持征、能源结构、价格及环境保护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 定。 在建筑安全允许的情况下,相比直接电加热,可采用燃气作 为集中辅助热源。当采用电能作为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辅助加热 时,与燃气热源相比,前者几乎没有节能减排优势,有时甚至为负 值。因此限制直接采用电能作为生活热水的主体热源和大阳能

在建筑安全允许的情况下,相比直接电加热,可采用燃气作 为集中辅助热源。当采用电能作为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辅助加热 时,与燃气热源相比,前者几乎没有节能减排优势,有时甚至为负 值。因此限制直接采用电能作为生活热水的主体热源和太阳能

生活热水系统的辅助热源。层数较多,用水规模较大的建筑宜采 用集中集热、分户储热和辅助加热(集中一分散式)系统;层数较 少的建筑也可采用分户集热、储热、辅助加热(分散式)系统,以减 少电能消耗。 宿舍类建筑从用电安全及维护管理等角度出发,可采用集中 电能辅助热源形式。

的浪费,集中生活热水系统应设循环加热系统。为保证无循环的 供水支管长度不超过8m,宜就近在用水点处设置供回水立管,热 水表宜采用在户内安装的远传电子计量等方式。当热水用水点 距水表或热水器较远时,需采取其他措施,例如:集中热水供水系 统在用水点附近增加热水和回水立管并设置热水表;户内采用设 在厨房的燃气热水器时,设户内热水循环系统,循环水泵控制可 以采用用水前手动开闭或定时关闭的方式。

7.3.13热水计量的要求。

安装热媒或热媒计量表以便控制热媒或热源的消耗,落实到 节约用能。 水加热、换热站的热媒水仅需要计量用量时,在热媒管道上 安装热水表,计量热媒水的使用量。水加热、换热站的热媒水需 要计量热媒水耗热量时,在热媒管道上需要安装热量表。 热媒为蒸汽时,在蒸汽管道上需要安装蒸汽流量计进行计 量。水加热的热源为燃气或燃油时,需要设燃气计量表或燃油计 量表进行计量。

8.1.2应根据电力负荷性

8.1.2应根据电力负荷性质选用适当的无功补偿方式和容量, 可采用分散就地补偿和变电所集中补偿相结合、电网补偿与用户 补偿相结合的方式,在变压器低压侧设置集中无功补偿装置,在 低压配电系统宜结合无功产生的地点设置就地补偿装置。

外偿相结合的方式,在变压器低压侧设置集中无功补偿装置,在 氏压配电系统宜结合无功产生的地点设置就地补偿装置。 .1.3电气设备应采用符合国家现行相关能效标准的节能型设 备,照明设备宜优先选用LED等高效节能产品,油浸式配电变压 器、于式配电变压器的空载损耗和负载损耗值均应满足《三相配 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0052节能评价值的要求。 其他国家现行相关规范主要包括: 《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8613; 《小功率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5958: 《交流接触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1518; 《单端荧光灯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415; 《普通照明用双端荧光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9043; 《管形荧光灯镇流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7896:

8.2.1居住建筑中的大功率用电设备通常指电梯、水泵、风机 等,电梯的节电控制措施包括群控、变频调速、能量反馈等,水泵、 风机可采用变频控制等节电控制措施。

8.2.2本条为强制性条文。

全装修居住建筑每户在设计、施工时应选用节能型照明 具,优先选用高光效产品,照明功率密度值不得高于《建筑照明 计标准》GB50034中现行值的规定。

8.2.4本条针对全装修居住建筑,对于建设单位配置家用电器

于用户自行配直家用电器的项目,也指导推存选用节能型 相关规范列举如下: 《家用电冰箱耗电量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2021.2; 《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2021.3; 《电动洗衣机能效水效限定值及等级》GB12021.4; 《电饭锅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2021.6; 《家用电磁灶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1456; 《储水式电热水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1519: 《家用和类似用途微波炉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4849: 《平板电视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4850; 《微型计算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8380: 《计算机显示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1520; 《复印机、打印机和传真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1521;

8.2.5本条针对全装修居住建筑,宜设置智能照明控制

可以方便地对各照明支路上的灯具编程预设多种照明场景、设置 定时和延时、联动控制窗帘、采用遥控或感应控制方式,在满足使 用要求的同时,也可实现节能控制

照明设备和家用电器的谐波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

兼容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GB 17625.1规定的A类、C类和D类设备的谐波电流限值要求。

《管形荧光灯镇流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7896; 《单端荧光灯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415; 《高压钠灯用镇流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574; 《金属卤化物灯用镇流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0053: 《金属卤化物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0054: 关于照明的节能控制措施,人体移动感应加光控延时自熄开 关被误触发的可能性较小,光源启动次数较少、开灯时间占空比 限低,利于节能,且人体移动感应通常采用红外探测方式时的灵 敦度、可靠性也满足工程应用。而对于一般的声、光控延时自熄 开关,则会经常被多种声响误触发,实际光源启动次数较多、开灯 时间占空比增加,如果使用,须配合能承受较频繁开关的节能光 源,例如:高频预热型荧光灯、LED光源,避免因为局部场所的狭 义节能而增加社会成本。

可采用建材型光伏构件。室外道路及庭院照明灯具,宜优先选用 光伏产品。

8.2.10根据《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厂

交氏数 大版你十出 应用的实施方案》(市政办发2017」21号)的要求,“新建住宅配 建停车位应100%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电动汽 车分散充电设施工程技术标准》GB/T51313也作出了相关技术 规定。居住区电动汽车多采用交流充电方式,充电时段较多处于 夜间,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使用可充分利用低谷电,实现节约能 源的目的。

建停车位应100%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茶件,《电动汽 车分散充电设施工程技术标准》GB/T51313也作出了相关技术 规定。居住区电动汽车多采用交流充电方式,充电时段较多处于 夜间,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使用可充分利用低谷电,实现节约能 源的目的。 8.2.11居住区的地下车库应设置与排风系统联动的一氧化碳 浓度监测装置,当一氧化碳浓度超过一定量值时即报警并启动排 风系统,保证地下车库空气流通,避免有害气体聚集对人体造成 伤害,同时排风设备的自动控制运行模式是一种有效的节能措 施。所设定的量值可参考现行国家标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 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等相关标准的规定。

浓度监测装置,当一氧化碳浓度超过一定量值时即报警并启动排 风系统,保证地下车库空气流通,避免有害气体聚集对人体造成 伤害,同时排风设备的自动控制运行模式是一种有效的节能措 施。所设定的量值可参考现行国家标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 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等相关标准的规定。

8.3.4鼓励居住区设置能耗监测系统,对水、电、气、冷热源等能 耗进行分类、分项计量。同时对已设置能耗监测系统的小区,将 系统接入社区服务中心的综合管理平台,可以更好地实现社区能 耗管理。社区内可以按楼栋进行能耗分析、对比,不同社区也可 以通过对比互相学习节能管理方法。社区服务中心的数据也可 以上传至市级能耗监测管理平台,为科学决策提供数据依据,并 可及时发现、监测社区中的异常情况或潜在风险,为供电抢修、电 力系统规划等提供数据支持。 同时,当居住区设置有建筑设备管理系统时,应对电梯、冷热 源设备、水泵、风机等运行状态进行自动监控管理,有利于降低居 住区能耗。

A.0.1外墙主断面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值?受到保温类型、墙 主断面传热系数、以及结构性热桥节点构造等因素的影响。表 A.0.1中给出了外保温常用的保温做法中,对应不同的外墙平均 传热系数值时,墙体主断面传热系数的g值。 采用普通窗或凸窗时,其?值也不同。设计中,若凸窗所占 外窗总面积的比例达到30%,墙体平均传热系数值则应按照凸窗 一栏选用。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相同的保温类型、墙主断面传热系数,当 选用的结构性热桥节点构造不同时甘肃省市政工程预算定额2018 第八册 路灯工程,?值的变化非常大。由于结 构性热桥节点的构造做法多种多样,墙体中又包含多个结构性热 桥,组合后的类型更是数量巨大,难以一一列举。表A.0.1的主 要目的是方便计算,表中给出的只能是针对一般性的建筑,在选 定的节点构造下计算出的$值。 实际工程中,当需要修正的单元墙体的热桥类型、构造均与 图A.0.1计算时的选定一致或近似时,可以直接采用表中给出的 p值计算墙体的平均传热系数;当两者差异较大时,需要另行计 算。 图A.0.1给出表A.0.1计算时选定的结构性热桥的类型及 构造。

图A.0.1计算时选定的结构性热桥的类型及构造

.0.1计算时选定的结构性热桥的类型

续图A.0.1计算时选定的结构性热桥的类型及构造

续图A.0.1计算时选定的结构性热桥的类型及构造

附录 D外遮阳系数简化计算

D.0.2各种组合形式的外遮阳系数GB/T 13747.10-2022 锆及锆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10部分:钨含量的测定 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pdf,可由参加组合的各种形式

D.0.2各种组合形式的外遮阳系数,可由参加组合的各种形式 遮阳的外遮阳系数的乘积来近似确定。 例如:水平式+垂直式组合的外遮阳系数=水平式遮阳系数 X垂直式遮阳系数 水平式+挡板式组合的外遮阳系数=水平式遮阳系数×挡 板式遮阳系数

D.0.2各种组合形式的外遮阳系数,可由参加组合的各种形式 阳的外遮阳系数的乘积来近似确定。 例如:水平式+垂直式组合的外遮阳系数=水平式遮阳系数 X垂直式遮阳系数 水平式+挡板式组合的外遮阳系数=水平式遮阳系数×挡 板式遮阳系数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