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5227-2019:建筑幕墙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检测方法(无水印 带书签)

GBT15227-2019:建筑幕墙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检测方法(无水印 带书签)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5.4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12989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15227-2019:建筑幕墙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检测方法(无水印 带书签)

定级检测以未发生严重渗 31433的规定进行定级,可开启部 性能设计指标值△力作为评定依据。

1.1试件安装完毕,经检查符合设计图样要求后才可进行检测。 检测前应将试件可开启部分人 少于5次,最后关紧。 1.2位移计的安装支架在测试过程中应牢固,并保证位移的测量不受试件及其支承设施的变形

GB/T15227—2019

动所影响。位移计宜安装在构件的支承处和较大位移处,测点布置应满足下列要求: a) 简支梁型式的杆件测点布置见图6,两端的位移计应靠近支承点,中间的位移计宜布置在两端 位移计的中间点; b)单元式幕墙采用插接式受力杆件且单元高度为一个层高时,宜同时检测相邻板块的杆件变形, 取变形大者为检测结果;当单元板块较大时其内部的受力杆件也应布置测点; ) 全玻璃幕墙玻璃板块应按照支承于玻璃肋的单向简支板检测跨中变形;玻璃肋按照简支梁检 测变形; d) 点支承幕墙支承结构应分别测试结构支承点和挠度最大节点的位移,多于一个承受荷载的受 力杆件时可分别检测变形取大者为检测结果;支承结构采用双向受力体系时应分别检测两个 方向上的变形,点支承幕墙还应检测面板的变形,测点应布置在支点跨距较长方向上; e) 点支承玻璃幕墙支承结构的结构静力试验应取一个完整跨度的支承单元,支承单元的结构应 与实际工程相同,张拉索杆体系的预张拉力应与设计值相符;在玻璃支承装置位置同步施加与 风荷载方向一致且大小相同的荷载,测试各个玻璃支承点的变形; 双层幕墙内外层分别布置测点; 几种典型幕墙的位移计布置参见附录C:

DBJT 15-169-2019 装配式市政桥梁工程技术规范10.2.11加压程序

能定级检测加压程序见

图6简支梁型式杆件测点分布示意图

注:图中√符号表示将试件的可开启部分启闭不少于

10.2.1.2预备加压

图7抗风压性能检测加压程序示意图

在正负压检测前分别施加三个压力脉冲。压力差绝对值为500Pa,加压速度为100Pa/s,持续日 3S,待压力回零后开始进行检测

10.2.1.3变形检测

定级检测时检测压力分级升降。每级升、降压力不超过250Pa,加压级数不少于4级,每级压力持 续时间不应少于10s。压力的升、降直到任一受力构件的相对面法线挠度值达到f。/2.5或最大检测压 力达到2000Pa时停止检测,记录每级压力差作用下各个测点的面法线位移量,并计算每级压力差面 法线挠度值fmx。受力杆件采用线性方法计算出面法线挠度对应于f。/2.5时的压力值土P1。玻璃面 板采用实测的方法得出土P1。以正负压检测中所检压力差绝对值的较小值作为力,值,

10.2.1.4反复加压检测

变形检测未出现功能障碍或损坏时,应进行反复加压检测。检测前,应将试件可开启部分启闭不少 于5次,最后关紧。以检测压力P2(p2=1.5,)为平均值,以平均值的1/4为波幅,进行波动检测,先后 进行正负压检测。波动压力周期为5s~7s,波动次数不少于10次。记录反复检测压力值土P2,并记 录出现的功能障碍或损坏的状况和部位

10.2.1.5定级检测时的安全检测

10.2.1.5.1产品设计风荷载标准值p3检测

当反复加压检测未出现功能障碍或损坏时,应进行产品设计风荷载标准值力检测。使检测压力 十至p:(p=2.5p),随后降至零,再降到一P3,然后升至零。正压前和负压后将试件可开启部分启闭 少于5次,最后关紧。升、降压速度为300Pa/s~500Pa/s,压力持续时间不少于3S。记录面法线位 多量、功能障碍或损坏的状况和部位、 如试件未出现功能障碍或损坏,但主要构件相对面法线挠度(角位移值)超过允许挠度,则应降低检

GB/T15227—2019

测压力,直至主要构件相对面法线挠度(角位移值)在允许挠度范围内,以此压力差作为土力:值。

10.2.1.5.2产品设计风荷载设计值Pm检测

当P3检测时,试件未出现损坏和功能障碍时,且主要构件相对面法线挠度(角位移值)未超过允许 挠度时,应进行Pmax检测。使检测压力升至Pmx(pmax=1.4p:),随后降至零,再降到一Pmax,然后升至 零。将试件可开启部分启闭5次,最后关紧。升、降压速度为300Pa/s500Pa/s,压力持续时间不少 于3。记录面法线位移量、功能障碍或损坏的状况和部位。

10.2.2工程检测加压程序

10.2.2.1加压程序

抗风压性能工程检测加压程序见图7

抗风压性能工程检测加压程序见图7

10.2.2.2预备加压

在止货压检测前分别施加不压力脉冲 卡力差绝对值为500Pa,加压速度为100Pa/s,持续时日 内3S.待压力回零后开始进行检测

10.2.2.3变形检测

检测压力分级升降。每级升、降压力不超过风荷载标准值的10%,每级压力作用时间不少于10s。 压力的升、降达到检测压力P1(风荷载标准值的40%)时停止检测,记录每级压力差作用下各个测点的 面法线位移量.功能障碍或损坏的状况和部位

10.2.2.4反复加压检测

变形检测未出现功能障碍或损坏时,应进行反复加压检测。检测前,应将试件可开启部分启闭不少 于5次,最后关紧。以检测压力P2(P2=1.5p1)为平均值,以平均值的1/4为波幅,进行波动检测,先 后进行正负压检测。波动压力周期为5s7s,波动次数不少于10次。记录反复检测压力值土2,并 记录出现的功能障碍或损坏的状况和部位

10.2.2.5工程检测时的安全检测

10.2.2.5.1风荷载标准值检测

当反复加压检测未出现功能障碍或损坏时,应进行风荷载标准值P3检测。检测压力升至P3,随 后降至零,再降到一力3,然后升至零。正压前和负压后将试件可开启部分启闭不少于5次,最后关紧。 升、降压速度为300Pa/s~500Pa/s,压力持续时间不少于3s。记录面法线位移量、功能障碍或损坏的 状况和部位

10.2.2.5.2风荷载设计值检测

当P:检测时,试件未出现损坏和功能障碍时,且主要构件相对面法线挠度(角位移值)未超过允许 挠度时,应进行Pmax检测。检测压力升至pmax(取Pmax=1.4p3"),压力持续时间不少于3s,随后降至 零,再降到一Pmax,压力持续时间不少于3s,然后升至零。观察并记录试件的损坏情况或功能障碍 情况。

10.3检测结果的评定

10.3.1.1边支承三角形玻璃面板面法线挠度按式(10)计算:

10.3.1.1边支承三角形玻璃面板面法线挠度按式(10)计算:

fmax 面法线挠度,单位为毫米(mm); ao.bovcovd。— 各测点在预备加压后的稳定初始读数,单位为毫米(mm); a、b、cd 各测点在某级检测压力下的读数,单位为毫米(mm)。 10.3.1.2其他构件面法线度计算按式(11)计算

10.3.2抗风压性能的评定

10.3.2.1定级检测的评定

10.3.2.1定级检测的评定

10.3.2.1.1变形检测的评定

的评定应注明相对面法线挠度达到f./2.5时的压

D.3.2.1.2反复加压检测

反复加压检测试件未出现功能障碍和损坏时,注明土P?值;检测中试件出现功能障碍和损坏时,应 注明出现的功能障碍、损坏情况以及发生部位,并以变形检测得到的P:值作为安全检测压力土P:值进 行评定。

10.3.2.1.3安全检测的评定

产品设计风荷载标准值P:检测时,试件未出现功能障碍和损坏,且主要构件相对面法线挠度(角 立移值)未超过允许挠度,注明土力3值;如试件出现功能障碍或损坏,以试件出现功能障碍或损坏所对 应的压力差值的前一级压力差值作为土力3值,按土力/1.4中绝对值较小者进行定级 产品设计风荷载设计值Pmax检测时,试件未出现功能障碍或损坏时,注明正、负压力差值,按土P 中绝对值较小者定级;如试件出现功能障碍或损坏时,按士力/1.4中绝对值较小者进行定级

10.3.2.2工程检测的评定

10.3.2.2.1变形检测的评定

试件不应出现功能障碍和损坏,否则应判为不满足工程使用要求。 10.3.2.2.2反复加压检测的评定 试件不应出现功能障碍和损坏,否则应判为不满足工程使用要求。

10.3.2.2.2反复加压检测的评定

10.3.2.2.3风荷载标准值检测的评定

于允许相对面法线烧皮 且做测时 功能性障碍和损坏,应判为满足工程使用要求;在风荷载标准值作用下对应的相对面法线挠度大于

GB/T15227—2019

许相对面法线挠度f。或试件出现功能障碍和损坏,应注明出现功能障碍或损坏的情况及其发生部位, 并应判为不满足工程使用要求。

3.2.2.4风荷载设计值

在风荷载设计值作用下,试件不应出现功能障碍和损坏,否则应注明出现功能障碍或损坏的情况及 其发生部位,并判为不满足工程使用要求

检测报告格式参见附录D,检测报告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 a 试件的名称、系列、型号、主要尺寸及图样(包括试件立面、剖面和主要节点,型材和密封条的截 面、排水构造及排水孔的位置、试件的支承体系、主要受力构件的尺寸以及可开启部分的开启 方式和五金件的种类、数量及位置)。 面板的种类、厚度、最大尺寸和安装方法。 密封材料的材质和牌号。 附件的名称、材质和配置。 e) 试件可开启部分与试件总面积的比例。 f) 点支式玻璃幕墙的拉索预拉力设计值。 试件单位面积和单位开启缝长的空气渗透量正负压计算结果及所属级别。 h) 水密检测的加压方法,出现渗漏时的状态及部位。定级检测时应注明所属级别,工程检测时应 注明检测结论。 1) 主要受力构件在变形检测、反复加压检测、安全检测时的挠度和状况。 j 检测用的主要仪器设备。 k) 检测室的空气温度和大气压力。 1 对试件所做的任何修改应注明。 m)检测日期和检测人员

采用固定规格的标准试件安装在压力箱开口部位,利用空气流量测量系统测量不同开孔数量的空 气流量.对不同开孔数量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

标准试件采用厚度为3.0mm士0.3mm,规格为500mmX500mm的不锈钢板,见图A.1。不锈钢 反表面加工应平整,不能有划痕及毛刺等。透气孔中心与标准试件边部、透气孔中心之间的间距为 00mm士1mm。透气孔直径为20mm士0.02mm,均布排列,透气孔内应清洁。

图A.1标准试件及安装

1.3.1安装框应采用不透气的材料,本身具有足够刚度 1.3.2安装框四周与压力箱相交部分应平整,以保证接缝的高度气密性。 A.3.3安装框上标准试件的镶嵌口应平整,标准试件采用机械连接后用密封胶密封。

GB/T15227—2019

A.4.1校验应在实验室内进行,实验室环境温度应为20℃土5℃,校验前仪器通电预热时间不应少于 1h。 A.4.2空气流量测量系统所用差压计、流量计应在正常检定周期内

A.5.1将全部开孔用胶带密封,按第8章气密性能检测要求顺序加压,记录相应压力下的风速值并换 算为标准状态下的空气渗透量值作为附加空气渗透量。 1.5.2依次打开密封胶带,按照1、2、4、8、16孔的顺序,分别按第8章气密性能检测要求顺序加压,记 录相应压力下的风速值并换算为标准状态下的总空气渗透量值。 A.5.3重复上述A.5.1、A.5.2步骤2次,得到3次校准结果

A.6.1按式(1)、式(3)换算为标准空气渗透量,然后按式(4)计算各开孔下的标准空气渗透量。3次测 直取算术平均值。正负压分别计算。 1.6.2以检测装置第一次的校验记录为初始值。分别计算不同开孔数量时的空气流量差值。当误差 超过5%时应进行修正。

A.7不同开孔数量标准状态下空气流量参考值

表A.1不同开孔数量标准状态下空气流量参者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淋水系统校验方法

采用固定规格的集水箱安装在压力箱开口不同部位,收集淋水系统的喷水量,校准不同区域的淋水 量及均匀性

如图B.1所示。集水箱应只接收喷到样品表面的水而将试件上部流下的水排除。集水箱应为边长 为610mm的正方形,内部分成四个边长为305mm的正方形。每个区域设置导向排水管,将收集到的 水排人可以测量体积的容器

B.3.1集水箱的开口面放置于试件外表面所处位置土50mm范围内,平行于喷淋系统。用边长为 760mm的方形盖子盖在集水箱开口部位,开启喷淋系统,按照压力箱全部开口范围设定总流量为 3L/(m²·min),流入每个区域(含4个分区)的水分开收集。4个喷淋区域总淋水量最少为1.12L/ min,对任一个分区,淋水量应在0.22L/min~0.56L/min范围内, B.3.2喷淋系统应在压力箱开口部位的高度方向上的顶部、中部、底部都进行校验。 B.3.3不符合要求时应对喷淋装置进行调整后再次进行校验

GB/T15227—2019

D)集水箱与喷淋系统位置示意

图B.1校验喷淋系统的集水箱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典型幕墙的位移计布置示例

支承三角形幕墙玻璃面板位移计的布置见图C.1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典型幕墙的位移计布置示例

图中户表示安装的位移计。

注2:图中位移计安装位置分别为三角形的内心及三个角。 注3:/为三角形长边对应的高

全玻璃幕墙玻璃面板位移计的布置见图C.2。

LC.1边支承三角形幕墙玻璃面板位移计布置示

GB/T15227—2019

.3点支承幕墙玻璃面板位移计的布置见图C.3

注1:图中表示安装的位移计。 注2:四点支承,取玻璃面板的长边为1

注1:图中表示安装的位移计。

2:四点支承,取玻璃面板的

C.4点支承幕墙支承体系位移计的布置见图C.4

C.4点支承幕墙支承体系位移计的布置见图C.4。

点支承幕墙支承体系位移计的布置见图C.4。

C.3点支承幕墙玻璃面板位移计布置示意图

注:图中表示安装的位移计。

JG/T 118-2018 建筑隔震橡胶支座图C.4点支承幕墙支承体系位移计布置示意

图C.5自平衡索杆结构加载及测点分布示意图

GB/T15227—2019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建筑幕墙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检测报告

GBT 5031-2008-T塔式起重机标准图D.1检测报告首页示意

图D.2检测报告第2页示意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