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J 8-2007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JGJ 8-2007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5.4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13579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JGJ 8-2007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5.1.1对于深基础或高层、超高层建筑,基础的荷载不可漏测, 观测点需从基础底板开始布设并观测。据某设计院提供的资料, 如仅在建筑底层布设观测点,将漏掉5t/m²的荷载(约等于三层 楼),从而将影响变形的整体分析。因此,对这类建筑的沉降观 测,应从基础施工时就开始,以获取基础和上部结构的沉降量。

5.1.2同一测区或同一建筑物随着沉降量和沉降速度的变化

5.1.4本规范第9.1节对建筑变形测量阶段性成果和综合成果 的内容进行了较详细的规定。对于不同类型的变形测量,应提交 的图表可能有所不同。因此本规范对各类变形测量提出了应提交 的主要图表类型AQ/T 3034-2022 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导则.pdf,分别列在有关章节中

5.1.4本规范第9.1节对建筑变形测量阶段性成果和综合成

5.1.4本规范第9.1节对建筑变形测量阶段性成果

5.2建筑场地沉降观测

5.2.1将建筑场地沉降观测分为相邻地基沉降观测与场地地面 沉降观测,是根据建筑设计、施工的实际需要特别是软土地区密 集房屋之间的建筑施工需要来确定的。这两种沉降的定义见本规 范第2.1节术语。 毗邻的高层与低层建筑或新建与已建的建筑,由于荷载的差

注:L为桩基长度(m)。

外,补充说明的是,本规范第4.2.2条中规定的基准点应选设 离开邻近建筑的基础深度2倍之外的稳固位置,也是以上述分 为依据的。

主:1表中L为建筑长度或沉降缝分隔的单元长度(m),H:为自基础底面标高 算起的建筑高度(m); 2当被影响建筑的长高比为1.5

3产生影响建筑的沉降量随其离开距离增大而减小,因 对观测点也规定应从其建筑外墙附近开始向外由密到疏来布置

5.3.4规定回弹观测最弱观测点相对邻近工作基点的高程中误

ms=30/20=±1.5mm; m = ms/ /2 =± 1. 0mm.

元 5.3.7基坑开挖前的回弹观测结束后,为了防止点位被破坏和 便于寻找点位,应在观测孔底充填厚度约为1m左右的白灰。如 果开挖后仍找不到点位,可用本规范第5.3.2条第3款设置的坑 外定位点通过交会来确定。

5.4地基士分层沉降观测

5.4.2分层沉降观测点的布设,限定在地基中心附近约2m见 方范围内,间隔约50cm最好在同一垂直面内,一方面是为了方 便观测和管理,另一方面制图较为准确。因为分层沉降观测从基 础施工开始直到建筑沉降稳定为止,时间较长,且在建筑底面上 加砌窖井与护盖,标志不再取出。

便观测和管理,另一方面制图较为准确。因为分层沉降观测从基 础施工开始直到建筑沉降稳定为止,时间较长,且在建筑底面上 加砌窖井与护盖,标志不再取出。 5.4.4规定分层沉降观测点相对于邻近工作基点或基准点的高 程中误差不应大于士1.0mm,是依据以下考提出的:地基土 的分层及其沉降情况比较复杂,不仅各地区的地质分层不一,而 且同一基础各分层的沉降量相差也比较悬殊,例如最浅层的沉降 量可能和建筑的沉降量相同,而最深层(超过理论压缩层)的沉

5.4.4规定分层沉降观测点相对于邻近工作基点或基

.4.4规定分层沉降观测点相对于邻近工作基点或基准点的高

程中误差不应大于士1.0mm,是依据以下考虑提出的:地基土 的分层及其沉降情况比较复杂,不仅各地区的地质分层不一,而 且同一基础各分层的沉降量相差也比较悬殊,例如最浅层的沉降 量可能和建筑的沉降量相同,而最深层(超过理论压缩层)的沉

量可能等于零,因此就难以预估分层沉降量,也不能按估算的 去确定分层观测精度要求。

实际应用中,稳定指标的具体取值应根据不同地区地基土的 压缩性能来综合考虑确定。

6.2建筑主体倾斜观测

6.2.4在建筑主体倾斜观测精度估算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当以给定的主体倾斜允许值,按本规范第3.0.5条的有 关规定进行估算时,应注意允许值的向量性质,取如下估算 参数: 1)对整体倾斜,令给定的建筑顶部水平位移限值或垂 直度偏差限值为△,则

ms = △/(10 /2),mx ≤ms/ /2 = △/20

2)对分层倾斜,令给定的建筑层间相对位移限值为 △,则

3)对竖直构件倾斜,令给定的构件垂直度偏差限值为 △,则

△/(6 /2),mx ≤ ms/ V2 = 4/1

6.4基坑壁侧向位移观测

6.4.1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高层建筑、大型市政设施及地下

本规范内容侧重于位移观测,由于有关章节已经对有关位移

全等级为一、二级的基坑可选择本规范规定的建筑变形测量级 为二级的精度要求进行观测;三级基坑可选择变形测量二级 三级。

6.4.7位移速率的大小应根据具体工程情况和工程类比经验分 析确定。当无法确定时,可将5~10mm/d作为位移速率大的参 考标准。位移量大,是指与监控值比较的结果。为了保证基坑安 全,当出现异常或特殊情况(如位移速率或位移量突变、出现较 大的裂缝等)时应随时进行观测,并将结果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由于基坑壁侧向位移观测的特殊性,紧急情况下进行观测前,必 须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观测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6.5建筑场地滑坡观测

6.5.1滑坡对工程建设和自然环境危害极大,所以必须重视滑 坡问题。滑坡观测是保证工程:自然环境、·人员和财产安全的重 要手段之一,其主要目的是了解滑坡发生演变过程,及时捕捉临 滑特征信息,为滑坡稳定性分析和预测预报提供准确可靠的数 据,并检验防治工程的效果。为了实现滑坡观测的目的,结合具 体滑坡工程,需要对滑坡的变形场、渗流场、气象水文、波动力 场等进行观测。建筑场地滑坡观测重点应放在变形场和渗流场的 观测,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 13.3.4条规定滑坡观测的内容应包括:滑坡体的位移;滑坡位 置及错动;滑坡裂缝的发生发展;滑坡体内外地下水位、流向、 泉水流量和滑带孔隙水压力;支挡结构及其他工程设施的位移、

变形、裂缝的发生和发展。本规范侧重于变形场的观测。 6.5.3本条对滑坡土体上的观测点的规定埋深不宜小于1m,在 冻土地区则应埋至当地冰冻线以下0.5m。这里取1m的限值, 主要参考了有关实践经验,如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在陕西 甘肃等省多项场地滑坡观测中,对埋深1m左右的观测点标石 经两年多重复观测均未发现标石有异常现象,观测成果比较规 律,反映了场地滑坡的实际情况。深部位移观测孔应进人稳定基 岩才可能保证观测质量,即滑动面上下岩体的相对位移观测的可 靠性;钻孔进入稳定基岩多深才合适,综合考虑其可靠性和经济 性,认为取1m作为限制较为合适,能保证在稳定基岩层起码读 数两次(一般0.5m读数一次)。 海平

6.5.5滑坡观测中,当出现异常时,应立即增加观测

将结果及时报告有关部门。由于滑坡观测的特殊性,紧急情况下 进行观测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观测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7.1.3变形观测的精度,应依据设计部门提出的最

7.1.3变形观测的精度,应依据设计部门提出的最大充许位 量和可变荷载的分布、大小等因素,按本规范第3.0.5条的规 确定观测中误差。

量和可变荷载的分布、大小等因素,按本规范第3.0.5条的规定 确定观测中误差。 7.1.4可变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属于弹性变形,其特点是变形具 有周期性。这类变形观测一般采用实时的连续观测、自动记录、 自动处理数据方法。 观测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变形周期的长短和建筑的外部结构 和观测的精度要求选择适合的方法,条文中所罗列的方法都是比 较常用的方法。作业时,不一定只选一种方法,应根据不同的精 度要求和观测目的,采用多种方法的综合,也可以进行相互的检

确定观测中误差。 7.1.4可变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属于弹性变形,其特点是变形具 有周期性。这类变形观测一般采用实时的连续观测、自动记录、 自动处理数据方法。

7.1.4可变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属于弹性变形,其特点是变形

观测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变形周期的长短和建筑的外部结 和观测的精度要求选择适合的方法,条文中所罗列的方法都是 较常用的方法。作业时,不一定只选一种方法,应根据不同的 度要求和观测目的,采用多种方法的综合,也可以进行相互的不 验以便获得更高的可靠性。

7.3.1测定高层、超高层建筑的顶部风速、风向和墙面风压以 及顶部水平位移的目的是获取建筑的风压分布、风压系数及风振 系数等参数。

记录平均风速的目的是与建筑顶部测定的风速进行比较,以观测 风力沿高度的变化。

8.1.1建筑变形测量的计算和分析是决定最终成果可 要环节,必须高度重视。

8.1.1建筑变形测量的计算和分析是决定最终成果可靠性的重 要环节,必须高度重视。 8.1.2建筑变形测量平差计算应利用稳定的基准点作为起算点。 某期平差计算和分析中,如果发现有基准点变动,不得使用该点 作为起算点。当经多次复测或某期观测发现基准点变动,应重新 选择参考系并使用原观测数据重新平差计算以前的各次成果 变形观测数据的平差计算和处理的方法很多,自前已有许多 成熟的平差计算软件实现了严密的平差计算。这些软件一般都具 有粗差探测、系统误差补偿、验后方差估计和精度评定等功能。 平差计算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要确保输人的原始观测数据和起 算数据正确无误。

8.2.2基准点稳定性检验虽提出了许多方法,但都有其局限性。 对于建筑变形测量,一般均按本规范第4章的相关规定设置了稳 定的基准点,且基准点的数量一般不会超过3~4个,所以可以 采用较为简单的方法对其稳定性进行分析判断。 8.2.3一种较为典型的基准点稳定性统计检验方法称之为“平 均间隙法”。该方法由德国Pelzer教授提出。其基本思想是: 1对两期观测成果,按秩亏自由网方法分别进行平差; 2使用F检验法进行两周期图形一致性检验(或称“整体 检验”),如果检验通过,则确认所有基准点是稳定的; 3如果检验不通过,使用“尝试法”,依次去掉每一点,计 算图形不一致性减少的程度,使得图形不致性减少最大的那

8.2.5观测点的变动分析一般可直接通过比较观测点相

的变形量与最大测量误差(取两倍中误差)来进行。要求较 时,可通过比较变形量与该变形测量的测定精度来进行。公 (8.3.5)中的μVQ实际上就是该变形量的测定精度。对多期 形观测成果,还应综合分析多周期的变形特征,尽管相邻周期 形量可能很小,但多期呈现出较明显的变化趋势时,应视为 变动。

8.3.1建筑变形分析与预报的目的是,对多期变形观测成果, 通过分析变形量与变形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建立变形量与变形因 子之间的数学模型,并根据需要对变形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报。这 是建筑变形测量的任务之一,但也是一个较困难的环节。近20 多年来,有关变形分析与预报的研究成果较多,许多方法尚处在 探索中。本节主要吸收和采纳了其中一些相对成熟和便于使用的 方法。

8.3.2由于一个变形体上各观测点的变形状况不可能完

因此对一个变形观测项目,可能需要建立多个反映变形量与变形 因子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具体建多少个模型应根据实际变形状 况及应用的要求来确定。一般可利用平均变形量对整个变形体建 立一个数学模型。如果需要,可选择几个变形量较大的或特殊的 点建立相应于单个点或一组点的模型。当有多个变形数学模型 时,则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技术实现多点变形状态 的可视化和形象化表达。

8.3.3回归分析是建立变形量与变形因子关系数学模型最常用

的方法。该方法简单,使用也较方便。在使用中需要注意: 1回归模型应尽可能简单,包含的变形因子数不宜过多, 对于建筑变形而言,一般没有必要超过2个。 2常用的回归模型是线性回归模型、指数回归模型和多项 式回归模型。后两种非线性回归模型可以通过变量变换的方法转 化成线性回归模型来处理。变量变换方法在各种回归分析教材中 均有详细介绍。 3当有多个变形因子时,有必要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 确定影响最显著的几个关键因子。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可参见有关 教材的介绍。

的方法。该方法只要求有4个以上周期的观测数据即可建模,建 模过程也比较简单。灰色建模方法认为,变形体的变形可看成是 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每一时刻的变形量可以视为变形 体内部状态的过去变化与外部所有因素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基于 这一一思想,可以通过关联分析提取建模所需变量,对离散数据建 立微分方程的动态模型,即灰色模型。 灰色模型有多种,变形分析中最常用的为GM(1,1)模 型,它只包括一个变量(时间)。应用灰色建模方法的前提是: 变形量的取得应皇等时间间隔,即应为时间序列数据(时序数 据)。实际中,当不完全满足这一要求时,可通过插值的方式进 行插补。有关灰色建模的原理、方法及其在变形测量中的应用方 式等,可参见有关文献,如条文说明第8.2.3条给出的两种 文献。

8.3.5动态变形观测获得的是大量的时序数据,对这些数

动态变形分析通常以变形的频率和变形的幅度为主要参数进 行,可采用时域法和频域法两种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当变形周期 很长时,变形值常呈现出密切的相关性,对于这类序列宜采用时 域法分析。该方法是以时间序列的自相关函数作为拟合的基础

当变形周期较短时,宜采用频域法。该方法是对时间序列的谱分 布进行统计分析作为主要的诊断工具。当预报精度要求高时,还 应对拟合后的残差序列进行分析计算或进一步拟合。 有关时序分析及其在变形测量中应用的详细介绍可参见条文 说明笔8.2.3条给出的两种文献

有关时序分析及其在变形测量中应用的详细介绍可参见条文 说明第8.2.3条给出的两种文献。 8.3.6模型的有效性检验对于不同类型的数学模型方法不同 对于一元线性回归,主要是通过计算相关系数来判定。对于灰色 模型GM(1,1),则是通过计算后验差比值和小误差概率来判 定。具体方法可参阅介绍这些建模方法的文献。需要注意的是 只有有效的数字模型,才能用于进一步的分析,如变形预报等。 8。3。7当利用变形量与变形因子模型进行变形趋势预报时,为 了提高预报精度,应尽可能对该模型生成的残差序列作进一步的 时序分析,以精化预报模型。具体方法可参见介绍这些建模方法 的文献。为了全面、合理地掌握预报结果,变形预报除给出某 时刻变形量的预报值外,还应同时给出预报值的误差范围和该预 报值有效的边界条件。

8.3.6模型的有效性检验对于不同类型的数学模型方法

9成果整理与质量检查验收

9.1.1每次变形观测结束后,均应及时进行测量资料的整理,保 证各项资料完整性。整个项目完成后,应对资料分类合并,整理装 订。自动记录器记录的数据应注意观测时间和变形点号等的正确性。 9.1.2为了保证变形测量成果的质量和可靠性,有关观测记录、 计算资料和技术成果必须有有关责任人签字,并加盖成果章。这 里的技术成果包括本规范第9.1.3条和第9.1.4条中的阶段性成 果和综合成果。 9.1.3~9.1.4建筑变形测量周期一般较长,很多情况下需要向 委托方提交阶段性成果。变形测量任务全部完成后,或委托方需 要时,则应提交综合成果。需要说明的是,变形测量过程中提交 的阶段性成果实际上是综合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切实保证 阶段性成果的质量以及与综合成果之间的一致性。 9.1.5建筑变形测量技术报告书是变形测量的主要成果,编写 时可参考现行行业标准《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CH/T1001 的相关要求,其内容应涵盖本条所列的各个方面。 9.1.6建筑变形测量的各项记录、计算资料以及阶段性成果和 综合成果应按照档案管理的规定及时进行完整的归档。 9.1.7建筑变形测量手段和处理方法的自动化程度正在不断提 高。在条件充允许的情况下,建立变形测量数据处理和信息管理系 统,实现变形观测、记录、处理、分析和管理的一体化,方便资 源共享,是非常必要的。

9.1.5建筑变形测量技术报告书是变形测量的主要成果

时可参考现行行业标准《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CH/T 的相关要求,其内容应涵盖本条所列的各个方面。 9.1.6建筑变形测量的各项记录、计算资料以及阶段性成 综合成果应按照档案管理的规定及时进行完整的归档。

9.2.1建筑变形测量成果资料的正确无误(JTJ052-2000)[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溷合料试验规程》,要依靠完善的质量

9.2.1建筑变形测量成果资料的正确无误,要依靠完善的质量

保证体系来实现,两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是多年来形成的行 有效的质量保证制度,检查验收人员应具备建筑变形测量的有 知识和经验,具有必要的数据处理分析能力。需要特别强调 是,变形测量的阶段性成果和综合成果一样重要,都需要经过 格的检查验收才能提交给委托方。

书等进行,因一般建筑变形测量周期较长,且对成果的时效性 求高,观测条件变化不可预计,对于成果的录用标准可能发生 化,所以对在作业中形成的文字记录可能变成成果录用的标准 从而成为检查验收的依据。

检查验收过程中某项内容可能不宜进行事后验证,要依靠作业 的诚信素质在作业过程中严格掌握。阶段性成果的检查应根据 际情况进行,以保证提交成果的正确无误,

9.2.4 变形测量时效性决定了测量过程的不可完全重复性的特

点,因此,应保证现场检验的及时性和正确性JGJ/T463-2019 古建筑工职业技能标准及条文说明,后续检查验收的 时间要缩短。当质量检查不合格时,反馈渠道要畅通,应在分析 造成不合格的原因后,立即进行必要的现场复测和纠正。纠正后 的成果应重新进行质量检查验收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