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G/TJ08-59-2019 钢锭铣削型钢纤维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

DG/TJ08-59-2019 钢锭铣削型钢纤维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G/TJ08-59-2019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3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14754
下载资源

DG/TJ08-59-2019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G/TJ08-59-2019 钢锭铣削型钢纤维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

7.1.1钢纤维混凝土可用于下列建筑地面: 一般建筑的室内及室外地面 特种机械作业,对抗裂、抗冲击、耐磨有特殊要求的建筑 地面。 3需要在较大范围内不设接缝的建筑地面。 4 用普通混凝土不能满足地面堆载要求的建筑地面。 有特殊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 6其他有特殊设计要求,需要用钢纤维混凝土的建筑地面。 7.1.2 建筑地面可分为: 1按使用位置分类:室内地面和室外地面。 2按重要性分类:一级重要建筑地面、二级普通建筑地面和 三级次要建筑地面。 7.1.3钢纤维混凝土建筑地面设计除应满足本章规定外,尚应 满足现行有关建筑地面和建筑地基规范规定, 7.1.4钢纤维混凝土建筑地面施工与验收应符合《建筑地面工 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的规定

7.2.1建筑地面钢纤维混凝土垫层、面层结构安全等级及重要 性系数应按表7.2.1确定,

7.2.2钢纤维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小于CF30,对于无缝地面, 钢纤维混凝土强度等级宜取CF35或CF40。 7.2.3钢纤维混凝土建筑地面钢纤维体积率不宜小于0.25%。 7.2.4钢纤维混凝土弯拉强度设计值,可按第3.3.3条确定。 7.2.5当地基采用压实填土时,地基土压实系数不应小于0.92通线(2012)8001 线路防护栅栏-2014年修订版, 地基顶面当量变形模量不宜小于30MPa,基层顶面当量变形模量 不宜小于80MPa。对于无缝地坪,地基土压实系数不应小于 0.94,地基顶面当量变形模量不宜小于40MPa,基层顶面当量变 形模量不宜小于100MPa

7.3.1建筑地面钢纤维混凝土垫层、面层结构可采用极限承载 力理论设计,其破坏准则为结构层底和层顶形成环状或弧形破裂 圈。在地面结构不允许出现裂缝时,应采用弹性理论设计。 7.3.2采用极限承载力理论设计的钢纤维混凝土垫层、面层结 构极限状态方程如式(7.3.2)所示:

Y, (G+ Q.Q. )≤I

式中: 持久荷载设计值; Q. 项可变荷载设计值; 一 铺面结构设计重要性系数,按表7.2.1确定; YG 持久荷载分项系数,荷载基本组合取1.2,短期组合 取 1. 0 ;

Q 7项可变向载分项系数,向载基本组合取1.4,短期组 合取1,变温荷载取1.0; SQ 搬运或装卸以及车轮起、刹车的动力系数,宜取1.1~ 1.2; 钢纤维混凝土垫层、面层结构极限承载力,与垫层、面 层结构、板块尺寸,荷载位置和尺寸有关,按附录B.3 确定。 3.3采用弹性理论设计的钢纤维混凝土垫层、面层结构的极 状态方程如式(7.3.3)所示:

7, (afg +ZYoPaia,)≤ Jt

式中: 持久荷载引起的垫层、面层结构荷载应力; Q :项可变荷载Q引起的垫层、面层结构荷载应力; Y 铺面结构设计的重要性系数,按表7.2.1确定; YG 持久荷载分项系数,荷载基本组合取1.2,短期组合 取1.0; 7Q 项可变荷载分项系数,荷载基本组合取1.4,短期组 合取1.0,变温荷载取1.0; ?Q 搬运或装卸以及车轮启动、刹车的动力系数,宜取1.1~ 1.2; m 钢纤维混凝土弯拉强度设计值 7.3.4建筑地面持久荷载有均布面荷载、条形荷载、块状堆货荷 载(货架荷载),可变荷载有车辆、装卸机械的轮轴载和室外太阳 福射引起变温荷载 .3.5按弹性理论计算各种荷载引起的垫层、面层结构荷载应 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1均布面荷载引起的垫层、面层结构应力按附录B.2.9 角定。 条形荷载引起的垫层、面层结构应力按附录B.2.8确定。

近似按附录B.2.6中集装箱堆箱荷载计算确定。 4车辆、装卸机械的轮轴载引起的垫层、面层结构应力可近 以按附录B.2.6中流动机械荷载计算确定 5室外太阳辐射引起变温荷载引起的垫层、面层结构应力 可近似按附录B.4中温度应力计算确定

近似按附录B.2.6中集装箱堆箱荷载计算确定。 4车辆、装卸机械的轮轴载引起的垫层、面层结构应力可近 以按附录B.2.6中流动机械荷载计算确定 5室外太阳辐射引起变温荷载引起的垫层、面层结构应力 可近似按附录B.4中温度应力计算确定

7.4建筑地面板构造设计

7.4.1建筑地面构造可分为假缝、施工缝和胀缝。各种构造缝

,4.1建筑地面构造可分为假缝、施 工缝和胀缝。各种构造缝 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假缝可纵向和横向垂直设置在板中,宜为结构的柱网间 距,分缝长宽比不宜大于1.5。室外地坪的假缝间距应适当减小。 2非连续浇筑的钢纤维混凝土建筑地面间应设置施工缝 施工缝间应采用传力杆。传力杆宜为光圆钢筋,最小长度宜为 100mm,最大间距宜为300mm,最小直径宜为16mm。传力杆 端应采用套管或蘸沥青。应保证假缝切割位置与施工缝位置 致,避免出现双缝现象。 3胀缝宽度不得小于10mm。当建筑地面长度大于150m, 宜在板长中间设置胀缝。在墙、柱及其他有单独基础的结构物周 边应设置胀缝。胀缝沿板厚度方向断开设计,缝内可填充弹性 材料。 7.4.2 不规则面板加强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混凝土板角小于90°时,在板角位置应加强配置钢筋或钢 筋网片。可采用斜向上下配置钢筋,长度为1000mm,直径为 8mm,间距为20mm,至少3对。

筋网片。可采用斜向上下配置钢筋,长度为1000mm,直径为 8mm,间距为20mm,至少3对。 2管沟在面板以下横穿地坪时,在面板上层应增配钢筋网 加强,可采用直径为8mm~10mm,纵横向间距为150mm~ 200mm的钢筋网片加强。

3建筑地面中设置雨水口或检查井时,应在雨水口或检查 井四周设置胀缝,使地面板块与其隔离,并在其四周设钢筋或钢 筋网片加强。钢筋或钢筋网片的配置要求同上。

1500m~2000m设置带传力杆的伸缩缝。地坪板块分仓形状宜 内正方形或长方形,长宽比不宜大于1.3,分仓区尺寸不宜大于 15mX45m 7.5.2位于柱边、墙边和其他结构周边的无缝地面板,应设钢筋 或钢筋网片加强。钢筋或钢筋网片的配置要求可按第7.4.2条 执行。 7.5.3应设置墙边分隔缝并保证足够的设置宽度。为保证柱或 则墙不约束混凝土板的变形,分隔缝的宽度宜设置为 5mm~20mm 7.5.4浇筑前,应在地基上层铺设两层聚乙烯防水薄膜,薄膜厚 度不宜小于0.2mm,搭接长度不宜小于200mm。当地基土为碎 石垫层时,可用水泥砂浆抹平后再铺薄膜。 .5.5无缝建筑地面的钢纤维掺量应大于分缝建筑地面,或采 用不同类型钢纤维及合成纤维组成的混合纤维混凝土

8.1.1钢纤维混凝土道面可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民用航空运 输机场现浇混凝土道面工程,尤其适用下列场合: 1为提高原有道面承载能力,在原有道面上加铺混凝土面 层工程, 2需局部补强加固之处,如弯道的不规则板、灯座、各种井 的孔口周围板、排水沟盖板等。 3易发生不均勾沉陷的不良地基,地基或基、垫层等必须处 理的特殊部位,如埋设排水、通信沟管的现浇混凝土面层。 8.1.2钢纤维混凝土道面设计除应遵守本章规定外,尚应符合 民航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规范》MH/T5004的规定 8.1.3钢纤维混凝土道面施工与验收应符合《民用机场飞行区 水泥混凝土道面面层施工技术规范》MH5006的规定

6.2.1钢纤维混捞 4.5MPa;飞行区等级指标Ⅱ为C、D、E的机场,弯拉强度设计值 不得低于5.0MPa。 8.2.2钢纤维混凝土道面的钢纤维体积率采用0.50%~ 1.00%,飞行区指标II为A、B时,不低于0.50%;飞行区指标Ⅱ 为C、D、E、F时,不低于0.70% 8.2.3钢纤维混凝土弯拉强度设计值应采用28d龄期实测弯拉 一36

强度85分位值。在缺乏实测条件及初步设计时,可按第3.3.3 条设计, 8.2.4钢纤维混凝土弯拉弹性模量、泊松比可取基体混凝土弯 拉弹性模量、泊松比。

强度85分位值。在缺乏实测条件及初步设计时,可按第3.3.3 条设计, 8.2.4钢纤维混凝土弯拉弹性模量、泊松比可取基体混凝土弯 拉弹性模量、泊松比。

8.3道面结构及分块

8.3道面结构及分块

式中:V 代表机型荷载重复作用次数; V 对应代表机型的钢纤维混凝土铺面结构容许作用次 数,按第8.3.2条确定; 第:种飞机的累计作用次数; Ne.. 对应第:种飞机的钢纤维混凝土铺面结构容许作用 次数,按第8.3.2条确定。

N:=(1 +82,)10 (14 0 +16.1

式中:入 钢纤维含量特征值; 某种(第种)飞机在临界荷位产生的荷载应力,临界 荷位按第8.3.3条确定,荷载应力按第8.3.4条 确定; 钢纤维混凝土弯拉强度设计值 8.3.3飞机在临界荷位或位于道面板的纵边边缘中部,或位于 横边边缘中部,取飞机主起落架位在上述两处时产生的道面板荷

载应力的大者。 3.3.4飞机主起落架在混凝土道面临界荷位处的荷载应力,可 采用文克勒地基上单层薄板力学模型的解析解或有限元方法求 解,也可采用《民航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规范》MH/T5004 中的板边弯矩影响图,用轮印覆盖数格子的方法求解,见附录 B.2。 8.3.5新建道面钢纤维混凝土板的厚度,飞行区指标IⅡI为A、B 时,厚度不宜小于180mm;飞行区指标Ⅱ为C、D、E、F时,厚度不 宜小于220mm,且不宜小于普通混凝土板厚度的80%。 8.3.6旧混凝土道面上补强加铺钢纤维混凝土面板厚度按差额 厚度补足法确定,《民航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规范》MH/T 5004规定按旧混凝土道面结构完好情况,选用部分结合式或隔离 式两种加铺层形式。当选用部分结合式,飞行区指标Ⅱ为C、D、 E、F时,钢纤维混凝土面板厚度不宜小于160mm;选用隔离式,飞 行区指标Ⅱ为C、D时,钢纤维混凝土面板厚度不宜小于180mm; 飞行区指标II为E、F时,钢纤维混凝土面板厚度不宜小 于200mm。 8.3.7钢纤维混凝土道面板平面尺寸宜采用矩形,矩形板板宽 宜取4m~5m,板宽与板长之比宜为1:1~1:1.5,最大板长不 得大于10m。 8.3.8钢纤维混凝土道面板的纵向缩缝、施工缝,横向缩缝、胀 逢、施工缝设置与普通混凝土道面的相同。缩缝的锯切深度宜为 /3小/4。传力杆直径可减小一个等级 8.3.9钢纤维混凝土可代替补强钢筋用于角隅、非规则板、灯座 和各类井孔口周围的补强。不加设局部补强钢筋时,钢纤维体积 率不小于0.60%。

9.1.1钢纤维混凝土预制构件制作应依据所属工程类别分别符 合现行有关混凝土构件设计规范规定。 .1.2钢纤维混凝土拌合物落度宜为40mm~90mm。 9.1.3钢纤维混凝土中钢纤维体积率宜为0.50%~0.80%,特 殊构件可大于0.80%

9.2.1原材料、构配件及产品进厂时,应按批次检查原材料质量 证明文件、材料外观、规格(等级)、生产批次(日期)等,并应按相 关标准规定进行抽样检验。 9.2.2钢纤维进场时,应按附录A规定抽取试样做外形、尺寸, 抗拉强度和弯折性能试验

9.3.1预制构件浇筑成型前,应对模具、隔离剂涂刷、钢筋成品 (骨架)质量、保护层控制措施、预留孔道、配件和埋件等逐项进行 检查,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9.3.2预制构件钢纤维混凝土的拌合物工作性能应根据产品类 别和生产工艺要求确定。钢纤维混凝土成型应采用与工艺相适 应的振捣方式:

9.4.1钢纤维混凝土构件养护与普通混凝土构件养护相同。 9.4.2预制构件可根据需要选择酒水、覆盖、喷涂养护剂养护, 或采用蒸汽养护、电加热养护等养护方式。 9.4.3采用蒸汽养护时,在专项工艺方案中应明确预制构件静 停时间、升温速度、恒温时最高温度、恒温时间及降温速度等参 40

9.4.1钢纤维混凝土构件养护与普通混凝土构件养护相同。

数,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混凝土全部浇捣完毕后静停时间不宜少于2h。 2升温速度不得大于15℃/h。 3恒温时最高温度不宜超过55℃,恒温时间不宜少于3h。 4 降温速度不宜大于10℃/h。 9.4.4预制构件采用蒸汽养护时,构件出模时的温度与外界温 度相差不宜超过20℃

9.5.1对钢纤维混凝土构件成品,必须按规定进行抽样检查 检验项目包括构件外观质量、规格尺寸和结构性能。 9.5.2应对拌合物中钢纤维含量进行抽检。对钢纤维混凝土拌 合物中钢纤维含量试验应采用水洗法。

10地铁、隧道和其他地下箱形结构

10.1.1对于地铁、隧道等现浇地下结构顶板和其他现浇地下箱 形结构,采用钢纤维混凝土时可按本章规定设计。 10.1.2采用钢纤维混凝土除应满足本章规定外,尚应符合《混 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地下防水工程质量 验收规范》GB50208、《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 的相关规定

10.2.1地铁车站、隧道等地下箱形结构顶板混凝土容易发生应 力集中部位(如大开孔等),应采用钢纤维作为局部增强材料以提 高顶板混凝土的抗裂、抗弯拉强度等性能指标。 10.2.2处于冻融、氯化物、化学腐蚀环境以及局部应力集中的 也下室、地下游泳池或水池结构混凝土中,宜掺加钢纤维以提高 结构的抗裂、抗渗性能 10.2.3结构顶板开孔或变截面及其他相关结构采用的钢纤维 混凝土,应符合第3章的相关规定。 10.2.4道路隧道等地下箱形结构底板混凝土,尤其邻变形缝位 置底板及铺装层的修补混凝土,宜采用钢纤维混凝土。 10.2.5盾构法隧道混凝土管片可采用钢纤维作为混凝土抗裂 增强材料,部分取代钢筋

10.2.1地铁车站、隧道等地下箱形结构顶板混凝土容易发生应 力集中部位(如大开孔等),应采用钢纤维作为局部增强材料以提 高顶板混凝土的抗裂、抗弯拉强度等性能指标。 10.2.2处于冻融、氯化物、化学腐蚀环境以及局部应力集中的 也下室、地下游泳池或水池结构混凝土中,宜掺加钢纤维以提高 结构的抗裂、抗渗性能 10.2.3结构顶板开孔或变截面及其他相关结构采用的钢纤维 混凝土,应符合第3章的相关规定。 10.2.4道路隧道等地下箱形结构底板混凝土,尤其邻变形缝位 置底板及铺装层的修补混凝土,宜采用钢纤维混凝土。 10.2.5盾构法隧道混凝土管片可采用钢纤维作为混凝土抗裂 增强材料,部分取代钢筋

10.3.1 钢纤维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F30,并按设计要求取 值,且胶凝材料用量不少于320kg/m。 10.3.2当结构顶板变截面或开设方孔(面积≥5m×5m的正方 形孔或面积≥24m²长方形孔)、圆孔(面积≥26m²)时,在变截面 或开孔周围的顶板应采用钢纤维混凝土 10.3.3地下箱形结构顶板开孔段的钢纤维掺加量宜通过钢纤 维水泥砂浆快速抗裂试验,比较不同掺量的抗裂效果(裂缝总长 变、宽度、深度等),并根据对钢纤维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的检测, 比较不同掺量条件下,抗弯折等指标的提高,从而对相应的钢纤 维掺量予以选定。 10.3.4地下结构顶板开孔段的钢纤维添加范围,宜接缝间现浇混 疑土区段,钢纤维体积率宜为0.6%~1.0%。其中在同一区段间可 以采用单位体积等量的纤维,也可采用由近及远掺量递减方式。 10.3.5处于冻融、氯化物、化学腐蚀环境以及局部应力集中的 地下室、地下游泳池或水池结构混凝土的钢纤维体积率宜为 0.6%,有特殊要求部位钢纤维体积率可增至0.8%。 10.3.6在结构顶板靠近路面(间距小于300mm)时,应根据钢纤 维混凝土相关的疲劳方程计算掺量与疲劳强度提高的关系,设计 顶板钢纤维混凝土。

10.4.1当盾构隧道采用钢纤维混凝土管片,钢纤维作为抗裂增 韧材料时,通过混凝土冲击韧性试验及混凝土抗裂试验确认钢纤 维掺量。 0.4.2当盾构隧道采用钢纤维混凝土管片,钢纤维部分取代钢

筋时,除应按《纤维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38执行外,尚应 通过管片结构受力计算和试验确定钢纤维掺量。 10.4.3钢纤维混凝土管片的制作除应符合第9章的相关要求 外,尚应符合《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GB/T22082的规定。

10.5.1对于允许大型货车、集装箱车通过的城市公路隧道及其他 地下通道,尤其在设计纵向坡度大于3%的过江隧道时,其道路混 疑土路面宜采用钢纤维混凝土,钢纤维掺量参照第5章相应条文。 10.5.2当地下结构位于河道下方且地下结构的顶板直接为河 道结构硬河床时,地下结构顶板混凝土及顶板防水层上的CF3C 昆凝土保护罩面应采用钢纤维混凝土。其中地下结构顶板(即河 末)混凝土钢纤维体积率为0.4%,CF30混凝土保护罩面钢纤维 体积率为0.6%

L0.6施工及质量检验

10.6.1钢纤维混凝土采用的水泥、水、骨料、掺合料、外加剂以 及其他相关材料,应满足现行规范中钢筋混凝土所适用的原材料 规范要求。 10.6.2拌制钢纤维混凝土所掺加的各类提高混凝土性能的外 加剂应满足《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地铁设 计规范》GB50157、《混凝土外加剂》GB50119、《轨道交通及隧道 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施工技术规范》DG/TJ08一2128中 的有关规定。 10.6.3钢纤维混凝土管片的质量检验除应满足《预制混凝土衬 砌管片》GB/T22082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盾构隧道管片质量检 则技术标准》CJJ/T164的规定

附录A钢锭铣削型钢纤维技术要求

A.1原料材质、化学成分

1.1原料材质、化学成分

表面自然发蓝,外弧面光滑,内弧面粗糙,径向扭曲,两端有 锚固端。 A.2.2尺寸及允许偏差 1长度:32.0mm±2.0mm;宽度:2.6mm±1.2mm;每个验 收批次随机抽取10根外形合格的钢纤维,用精度不小于0.02mm 的卡尺测量其长度和宽度,其合格率不应低于90%。 2长径比35~45。 3径向扭曲角度不小于20° 4形状合格率不低于85%。每个验收批随机取样100g,逐 根检查其形状,不符合出厂形状规定的,视为不合格,其重量不大

1长度:32.0mm±2.0mm;宽度:2.6mm±1.2mm;每个验 收批次随机抽取10根外形合格的钢纤维,用精度不小于0.02mm 的卡尺测量其长度和宽度,其合格率不应低于90%。 2长径比35~45。 3径向扭曲角度不小于20° 4形状合格率不低于85%。每个验收批随机取样100g,逐 根检查其形状,不符合出厂形状规定的,视为不合格,其重量不大

于受检样品重量的15%

于受检样品重量的15%

每个验收批次随机抽取步 形和尺寸合格的10根钢纤维,按《钢纤维混凝土》JG/T472进行 抗拉强度试验。抗拉强度按式(A.2.3)计算,受检样本抗拉强度 平均值不得低于规定值,最小值不得低于规定值的90%。 m=Timax/A (A. 2. 3)

平均值不得低于规定值,最小值不得低于规定值的90%。 /st=Fimax/ Asf (A.2.3) 式中: 钢纤维抗拉强度; Fmax 单根钢纤维抗拉试验的最大拉伸荷载(N); Asf一 钢纤维截面公称面积(mm²)

式中:sft 下 mx 单根钢纤维抗拉试验的最大拉伸荷载(N); 钢纤维截面公称面积(mm)

应能承受一次弯折不断裂。每批产品应随机抽取外形和尺 寸合格的10根钢纤维,将其围绕直径3mm的圆钢棒用手向纤维 粗糙面方向弯折90°10根试样中至少应有9根不折断。

应能承受一次弯折不断裂。每批产品应随机抽取外形和

A.3.1钢纤维表面不得粘混有油污和其他妨碍钢纤维与水泥砂 浆粘结的杂质。 4.3.2钢纤维内含有的粘连片、铁屑及杂质的总重量不应超过 钢纤维重量的1%。每批随机取样5kg,用人工挑栋并称重计算。

A.4.1每5t或少于5t的同规格钢纤维为一个验收批,按附录 A.1~A.3的规定检验验收, A.4.2在检验中某项或多项要求不合格时,可加倍取样进行重 检并按附录A.1要求做化学成分检验。如复核合格,可确定该产 品合格;复核不合格,则确定该产品不合格

附录B钢纤维混凝土铺面结构 荷载和温度应力计算

等的荷载根据其流动性分为流动荷载和静态或拟静态荷载两类 车辆、装卸机械、飞机的轮轴载属前者;装卸机械的支腿、支板,集 装箱、货架的箱脚荷载等属后者 B.1.2流动荷载的临界荷位,对于钢纤维混凝土铺面结构弹性 开裂破坏位于纵缝边缘中部,或横缝边缘中部,对于刚塑性或弹 性极限承载力位于角隅或板边缘。静态荷载的作用状况分两种, 种是作用位置随机任意且重复率难统计,如装卸机械的支腿、 支板荷载,取最不利位置的纵缝边缘中部为其临界荷位;另一种 定点作用的,如集装箱、货架的箱脚荷载。 B.1.3现行各类混凝土铺面设计规范或标准中,混凝土铺面结 均的力学模型有三种:一是文克勒地基上单层薄板;二是文克勒 地基上双层板,双层板层间竖向受压连接,受拉脱开,水平向无摩 且;三是基于刚塑性或弹塑性理论的地基板极限承载力分析法 它主要适用于定点荷载场合

B.2混凝土铺面荷载应力计算

0.90~0.80,接缝设拉杆和传力杆时取0.75~0.65 粒料基层时取高值,刚性基层时取低值,半刚性基层 寸取中值;当缝边缘两侧,对角角隅均有荷载时,不计 返间传荷和基层超宽效应,该值取1.0(图B.2.1)。

90~0.80,接缝设拉杆和传力杆时取0.75~0.65 料基层时取高值,刚性基层时取低值,半刚性基层 取中值;当缝边缘两侧,对角角隅均有荷载时,不计 间传荷和基层超宽效应,该值取1.0(图B.2.1)。

图B.2.1荷载作用位置示意

1.=1. 21(D/E)/3

图B.2.3单轴荷载位于纵缝边缘示意

式中:。——混凝土面层临界荷位处面层板最大弯拉应力 (MPa)。 , 考虑板间传荷和基层超宽效应系数,板边受荷时, 纵缝不设拉杆的道路可取0.95,纵缝设拉杆的道 路可取0.85~0.90,纵、横缝设拉杆、传力杆的堆 场可取0.75~0.80;粒料基层时取高值,刚性基层 时取低值,半刚性基层时取中值;当纵、横缝边缘 两侧均有荷载时,不计板间传荷和基层超宽效应, 该值取1.0。 一—板长修正系数。 F 一与荷载类型及荷位有关的回归系数,可按表B.2.6 取值。 i12*t3 与荷载类型及荷位有关的回归系数,可按表B.2.6 取值。

表 B. 2.6 荷载应力的回归系数

图B.2.6港区荷载及作用位置示意 荷载的分布集度(MPa); 一 接缝传荷系数,设拉杆假缝、企口缝,设传力杆的平 缝:3=0.25,其他:3=0。

2.6港区荷载及作用位置示

31.Ag J212 合

式中:p 一混凝土面板荷载应力(MPa); —均布面荷载的分布集度(MPa) 1。混凝土面层板厚度(m);

图B.2.8条形荷线示意

基层与板的层间摩阻系数,基层为水泥、石灰、沥青稳 定类时取1.8,基层为粒料类时取1.5,设薄膜夹层时 取0.4; 板接缝间距,即板长或板宽,

B.3混凝土铺面极限承载力计算

图 B.3.1不同微位及板破裂图示意

B.3.2当混凝土铺面板长、宽小于10/。(板中受荷),或板长小于 102、宽小于61。(板边受荷),或板长、宽小于5.4%(板角受荷)时,板 难以形成完备环或弧形破裂圈,板极限承载力有所下降,可保守 也按第B.3.1条中的无限大混凝土铺面极限承载力的0.7倍计。

B.3.2当混凝土铺面板长、宽小于10/。(板中受荷),或板长小于 10、宽小于61。(板边受荷),或板长、宽小于5.42(板角受荷)时,板 顶难以形成完备环或弧形破裂圈,板极限承载力有所下降,可保守 地按第B.3.1条中的无限大混凝土铺面极限承载力的0.7倍计。

M.e* Qsm 52△ =1+0.584a 2=1—0.133

3.3条形荷载下的板承载力

公路自然区划 II . V IV V 1 最大温度梯度(℃/m) 83~88 90~ 95 86 ~ 92 93 ~ 98

B.4混凝土铺面最大温度应力计算

注:海拔高时,取高值;湿度大时,取低值

, 基层厚度(m)、弹性模量(MPa)。 铺面板的横缝间距,即板长。 B.4.3在普通混凝土结构层上加铺钢纤维混凝土的复合板结构 的最大温度应力计算与单层板的相同

录C铺面结构钢纤维混凝土强度和 试验方法及弯拉强度影响系数

C.1钢纤维混凝土试件制作与养护

C.1.1立方体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试件应采用边长为 150mm立方体,轴心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试件宜采用直径为 150mm、高度为300mm的圆柱体。每组3个试件。试件成型应 将钢纤维混凝土拌合物一次装人试模,并略高出其上口,采用平 板振捣器压在试模上振动至钢纤维混凝土拌合物表面出浆为止, 最后刮去多余的拌合物,并用抹刀抹平 C.1.2弯曲韧性试件应采用尺寸为150mm×150mm、长度为 550mm的梁式试件,每组3个试件。试件成型应采用长度为 550mm、宽度为550mm、厚度为150mm的平板钢模,将钢纤维混 凝土拌合物一次装人试模,并略高出其上口,采用平板振动尺沿 试模边沿从一侧平滑到另一侧,滑动速率以振动尺下钢纤维混凝 土拌合物表面出浆为宜,并以振动尺刮去多余的拌合物而形成平 整表面。 C.1.3试件成型后应覆盖表面,在温度为20℃土5℃的条件下静 置1~2个叠夜,然后编号拆模。试件拆模后应立即放在温度为 20℃土2℃、相对湿度不低于95%的标准养护室中进行标准养护。 弯曲韧性试件宜在成型7d后,采用切割方法,由平板切割成 3个梁式试件,平板两侧各切除宽度为50mm的钢纤维混凝土。

C.2钢纤维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试验

C.2.1 钢纤维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试验的试件上承压面 应为试件成型时的顶面。当成型面不平整时,应采用平行面磨平 机进行磨平处理。 C.2.2钢纤维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试验仪器设备、加载 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应符合《钢纤维混凝土》GB/T472的有关 规定。

C.2.1 钢纤维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试验的试件上承压面 应为试件成型时的顶面。当成型面不平整时,应采用平行面磨平 机进行磨平处理。 C.2.2钢纤维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试验仪器设备、加载 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应符合《钢纤维混凝土》GB/T472的有关 规定,

GB/T 51345-2018 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标准C.3钢纤维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试验

C.3.1钢纤维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试验试件劈裂承压面和劈裂 面应与试件成型时的顶面垂直, C.3.2钢纤维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试验仪器设备、加载方法和 数据处理方法应符合《钢纤维混凝土》GB/T472的有关规定。 C.4钢纤维混凝土弯曲性能试验 C.4.1钢纤维混凝土弯曲强度和弯曲韧性试验的试件承载面应 为试件成型时的顶面。在试件纯弯段选取3个截面实测截面尺 寸,取平均值作为实际截面尺寸值 C.4.2钢纤维混凝土弯曲强度和弯曲试验仪器设备、加载方法 和数据处理方法,应符合《钢纤维混凝土》GB/T472的有关规定。 C.5钢纤维弯拉强度影响系数 C.5.1钢纤维对混凝土弯拉强度的影响系数αtm应通过C.4节 中的试验方法确定,数据处理时取85%分位值。

C.5.1钢纤维对混凝土弯拉强度的影响系数αtm应通过C.4节 中的试验方法确定,数据处理时取85%分位值。

.5.2在无试验条件情况下,泵送高块落度钢纤维混凝土的弯 拉强度影响系数α可根据钢纤维体积率和基体混凝土强度等 级,可参照表C.5.2估计;干硬性钢纤维混凝土的弯拉强度影响 系数m可取表C.5.2值乘上折减系数0.8估计

SL 314-2018 碾压混凝土坝设计规范表C.5.2钢纤维弯拉强度影响系数m估计值

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 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用 “可”。 2条文中指定应按照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 规定”或“应按照执行”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 《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 《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GB/T2208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混凝土外加剂》GB8076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 10《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 11《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 12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I55 13 《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 14《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JGJ/T193 15 《钢纤维混凝土》JG/T472 16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 17《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F30 18《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 19 《公路钢筋混凝土梁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3362 20《港口道路与堆场设计规范》JTS168 21 《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 2 《盾构隧道管片质量检测技术标准》CJJ/T164 3 《民用航空运输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规范》MH/T5004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