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J/T 401-2017 锚杆检测与监测技术规程(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JGJ/T 401-2017 锚杆检测与监测技术规程(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4.4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62685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JGJ/T 401-2017 锚杆检测与监测技术规程(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7.1.1锚杆验收试验也称为抗拔承载力检测试验,包括支护锚 杆验收试验、基础锚杆验收试验、土钉验收试验。锚杆验收试验 是一种采用接近于锚杆实际工作条件的试验方法,对锚杆施加大 于设计轴向拉力值的短期荷载,判定锚杆抗拔承载力检测值是否 满足设计要求,或验证工程锚杆是否具有与设计要求相近的抗拨 安全系数,为工程验收提供依据

7.1.3本条是关于锚杆验收荷载取值的规定。

由于现行锚杆设计方面的规范较多,相关规范对锚杆设计体 系和抗拔安全系数有不同的规定;设计参数有采用锚杆轴向拉力 标准值的,也有采用锚杆轴向拉力特征值的;因此,本规程只是 简单地规定锚杆验收荷载应按设计要求确定,包括设计图纸上标 明的验收荷载和按设计所依据的技术标准来确定验收荷载。这里 将部分现行规范的有关规定介绍如下: 1现行规范关于支护锚杆验收荷载的具体规定。 1)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I120 设计的锚杆:对支护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二级、三

(Nk:锚杆轴向拉力标准值); 2)按现行国家标准《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 术规范》GB50086设计的锚杆:永久性锚杆取1.2N (Na:锚杆的轴向拉力设计值),临时性锚杆取 1.1Na;对永久性锚杆N=1.35wNk(:工作条件 系数,一般情况取1.1),临时性锚杆N.=1.25Nk; 3)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 设计的锚杆:永久性锚杆取1.50Nk(Nk:锚杆轴向 拉力标准值)、临时性锚杆取1.20Nak; 4)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设计的锚杆:土层锚杆取0.85fA;岩石锚杆取锚杆 承载力特征值(R)的2倍: 5)按现行行业标准《高压喷射扩大头锚杆技术规程》 JGJ/T282设计的锚杆:永久性锚杆取1.5R,,临时 性锚杆取1.2R,。 对于土钉,若依据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 120规定,验收荷载应取土钉轴向拉力标准值的1.3倍 倍(分别对应安全等级为二级、三级的土钉墙)。 对于基础锚杆,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 GB50007规定,锚杆抗拨安全系数取2.0,验收荷载应 承载力特征值(R,)的2.0倍。 本务具关王错赶和土红验收试验的大试满裁(O

GB/T 21352-2022 地下矿井用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pdf7.1.4本条是关于锚杆和土钉验收试验的最大试验荷

1最大试验荷载不应小于锚杆验收荷载, 本规程针对锚杆验收试验,提出了验收荷载、验收试验的最 大试验荷载和抗拔承载力检测值三个概念。首先,在制定试验方 案时,应确定验收荷载,这是设计对具体工程项目提出的锚杆承 载力要求;然后确定评价规则,本规程第7.3.6~7.3.8条给出 了两种评价规则,依据评价规则来确定验收试验的最大试验荷 载,验收试验的最大试验荷载可以等于验收荷载也可以大于验收

荷载;最后,根据试验结果确定抗拨承载力检测值,将抗拨承载 力检测值(或及其统计值)与验收荷载进行比较,评价工程锚杆 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应确保杆体有足够的强度。 在验收试验的最大试验荷载作用下,对钢绞线锚杆,杆体应 力不应大于杆体设计强度的0.85倍;对钢筋锚杆,杆体应力不 应大于杆体设计强度的0.90倍;见本规程第5.1.3条规定。 3当对检测结果采用统计评价时,规定最大试验荷载宜为 (1.1~1.2)倍锚杆验收荷载,是与本规程第7.3.7、7.3.8条的 规定相协调,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以及可操作性。 4在实际检测工作中,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最大试验荷 载宜尽可能大于验收荷载;如此,当出现个别锚杆不合格时,有 利于进行设计复核和工程处理

7.2.5单循环加卸载法是支护错杆验收试验的主要试验方法

单循环加卸载法的荷载分级与本规程第5.2.8条的规定相同(初 始荷载取最大试验荷载预估值的30%),采用的是按最大试验荷 载进行分级,未采用按设计荷载或标准荷载值进行分级。其一可 与基本试验的荷载分级相统一,其二便于系统锚杆、土钉的荷载

分级,其三也方便检测技术人员操作。本规程要求每级荷载均进行锚头位移判稳,目的是加强检测方法的严谨性。位移判稳标准采用了锚头位移相对收敛标准,取相邻三次的位移读数s(t)、s(t十5min)、s(t十10min),计算△si=s(t+5min)一s(t)和△s=s(t+10min)一s(t+5min),如果△s2小于△si,则判定位移达到相对收敛标准。因此,要求每级荷载的观测时间均采用不少于10min,测读位移的时间间隔为5min,且应进行第Omin的读数。7.2.6验收试验多循环加卸载法的加载分级与本规程表5.2.7相同(初始荷载取最大试验荷载预估值的30%)。观测时间,在每一循环的非最大荷载作用下,每级荷载持荷1min,不需要判稳,在每一循环的最大荷载作用下,需要判断位移是否收敛。其具体加载分级和锚头位移观测时间见图10。QIQmnx>101.0?100.90.80.70.60.5100.3r(min)图10验收试验多循环加卸载法的加载分级和锚头位移观测时间示意图7.2.8本条第2款为正常完成验收试验的终止加载条件,其余同本规程第5.2.10条的条文说明。130

7.3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

7.3.2、7.3.3本条是关于单根锚杆、土钉的抗拔承载力检测值 的确定方法。见本规程第5.3.2、5.3.3条的条文说明。 7.3.4本条是关于支护锚杆弹性变形验算的具体规定

1关手理论弹性伸长值的计算。对拉力型锚杆:杆体自由 段长度取千斤厅项上方工具锚(也可简单地从锚头或工作锚开始计 算)与隔离套管末端之间的杆体长度,杆体粘结段长度取隔离套 管末端至杆体末端之间的杆体长度。对压力型锚杆:杆体自由段 长度取工具锚(也可简单地从锚头或工作锚开始计算)至杆体未 端之间的杆体长度。对全长粘结型锚杆,杆体自由段长度可取为 0,杆体粘结段长度取工作锚至杆体末端之间的杆体长度。 2本规程规定应对支护锚杆进行弹性变形验算,对基础锚 杆和土钉未规定弹性变形验算的要求。对拉力型预应力支护锚 杆,要求80%△L,

性伸长值,可能锚固段注浆体产生了明显的塑性变形或在相当范 围内锚固段注浆体与杆体间的粘结作用已被破坏,这就意味着部 分锚固段长度位于滑移区或破坏区内,则表明锚杆的承载力将受 到严重削弱,甚至将危及工程安全。 对压力型锚杆,若测得的弹性位移远小于相应荷载下杆体自 由段长度的理论弹性伸长值的80%,则说明锚杆杆体可能承受 较大的摩擦力、注浆隔离效果不好,或锚杆长度不够,未能满足 压力型锚杆的设计要求;若测得的弹性位移大于杆体自由段长度 的理论弹性伸长值的120%,则说明锚杆材质可能存在质量问题 或在相当范围内锚固段注浆体与土体间的粘结作用已被破坏,锚 柱的承载力将受到严重削弱,甚至将危及工程安全

表27部分规范的锚杆抗拔安全系数取值

7.3.5对荷载分散型锚杆,可选择本规程第5.2.5条规定的三 种张拉方法之一,不论采用哪一种张拉方法,均应对每组单元锚 杆进行变形验算。当采用补偿荷载整体张拉方法进行试验时,各

组单元锚杆经差异荷载张拉后,各组单元锚杆的初始荷载是不同 的,详见本规程第A.0.5条及条文说明。 拉压复合型锚杆属于荷载分散型锚杆中的一种,对于拉压复 合型支护锚杆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锚杆变形的验算方法, 并进行锚杆变形验算;当按基础锚杆的规定进行试验时,可不进 行变形验算,

合型支护锚杆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锚杆变形的验算方法 并进行锚杆变形验算;当按基础锚杆的规定进行试验时,可不进 行变形验算。 7.3.6除本规程第7.3.7条要求系统锚杆的抗拔承载力采用统 计评价外,一般来说,对每一根受检锚杆应单独评价其是否满足 设计要求。单根锚杆评价有三点要求:一是锚杆、土钉的抗拔承 载力检测值应满足设计要求;二是支护锚杆的变形验算应满足要 求;三是当设计对锚杆、土钉的位移有要求时,总位移测量值应 满足设计要求。

评价外,一般来说,对每一根受检锚杆应单独评价其是 计要求。单根锚杆评价有三点要求:一是锚杆、土钉的 力检测值应满足设计要求;二是支护锚杆的变形验算应 三是当设计对锚杆、土钉的位移有要求时,总位移测 足设计要求。

7.3.7系统锚杆指为保证边坡整体稳定,在坡体上

设置的锚杆群。由于系统锚杆是整体受力,故增加了抗拔力算术 平均值不小于设计抗拔力、抗拨力最小值不小于设计抗拨力的 0.9倍的验收要求。

10X675+20X750+20X825 =765kN 50

5×192+5X216+10X240+15X264+15X288 254. 50

则土钉抗拨承载力检测值的平均值为254.4kN,大于土钉 验收荷载240kN,满足本条第1款的规定

2土钉抗拨承载力检测值的最小值为192kN,土钉验收荷 载的0.8倍为192kN,则土钉抗拔承载力检测值的最小值不小于 土钉验收荷载的0.8倍,满足本条第2款的规定。 3土钉变形满足设计要求。 检测结论:该土钉墙支护工程的土钉验收试验结果满足设计 要求。

8.1.1、8.1.2本规程对测试锚固段注浆体与岩土层之间的粘结 强度进行了规定。锚杆粘结强度包括两个概念,一个是锚固段注 浆体与岩土层之间的粘结强度,另一个是锚固段注浆体与杆体之 间的粘结强度。考虑到杆体与锚固段注浆体之间的粘结强度大多 在试验室内进行,因此,本规程未编制这方面的内容,基于本规 程第5.1.3条条文说明的理由,本规程中锚杆粘结强度指锚固段 生浆体与岩士层之间的粘结强度。 目前,测试锚固段注浆体与岩土层之间的粘结强度,有两种 试验方法,一种是埋设测试元件,一种是不理设测试元件。实际 工程中,在钢绞线上较难安装传感器,在钢筋上安设传感器的技 术较为成熟,因此,锚杆粘结强度安设传感器测试法主要适用于 杆体材料为钢筋、高强钢筋的拉力型锚杆,对于难以安设传感器 的拉力型锚索和压力型锚杆,本规程专门编制了短锚固段锚杆测 试法(附录D)进行黏结强度测试

则得锚固段注浆体与岩土层间粘结强度。因此,为了避免出现杆 体破坏或锚固段注浆体与杆体之间的破坏,可采取加大杆体的截 面面积的措施

8.2.2本条是关于传感器埋设断面选择的原则性规定,数据校 核断面的设置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否则传感器数据的校核难以 进行。

工程岩体观测规程》DL/T5006的有关规定。传感器的埋设应 能满足测试的技术要求,并保证测试过程中避免已埋设传感器及 导线的损伤。 8.2.4本条是关于锚杆粘结强度试验步骤的具体规定。由于锚 杆粘结强度试验结果是用来指导设计的,因此,应按第5章基本 试验的规定进行试验,推荐采用单循环加卸载法;试验过程中, 要求同时对锚头位移测量仪表和埋设传感器进行读数和记录,包 活头位移和理设传感器的基准值

程岩体观测规程》DL/T5006的有关规定。传感器的 满足测试的技术要求,并保证测试过程中避免已埋设传 线的损伤。

粘结强度试验结果是用来指导设计的,因此,应按第5 验的规定进行试验,推荐采用单循环加卸载法;试验过 求同时对锚头位移测量仪表和埋设传感器进行读数和记 锚头位移和埋设传感器的基准值

8.3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

式中: P, 第i测试点杆体轴力(kN); k 传感器系数(kN/Hz); f一 第i测试点输出频率(Hz); fo初始频率值(Hz); 传感器的自由状态输出;

传感器温度修正系数(kN/℃); T,一测试点温度(℃); T一基准温度(℃)。 2当采用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测量且未采用六线制长线补偿 寸,锚杆杆体应变的实测值可按下列公式进行修正: 用半桥测量时:

e=e·(1+) =°·(1+袭)

A E=e'.(1+

式中:E; i时刻传感器测量出的应变值(ue) 入, i时刻应变传感器输出波长值(nm); 入一 传感器安装后作为“0”应变位置时的波长(nm); 应变传感器一次项系数(nm/ue); △T 应变传感器环境温度相对于安装时的温度变化

锚杆处于严重的超张拉状态,或者说处于非正常工作状态,设计 应提出工程处理意见。

9.1.3为了方便采用持有荷载试验的方法测定锚杆锁定力,本 规程规定锚杆锁定力可取张拉锁定完成后12h内测得的自由段杆 体拉力值

9.2.2本条规定初始荷载宜为锚杆设计锁定力值的30%,目的 是避免锚杆的实际持有荷载偏低,而难以测出其持有荷载:分级 荷载宜为锚杆设计锁定值的5%,目的是保证测得的持有荷载有 较高的准确性。 根据本规程第9.1.2条和9.2.2条的规定,当试验荷载加载 至验收荷载时,不论是否出现锚头位移突变或锚具松动,均应终 止试验。

9.2.3本条给出了锚杆持有荷载测试的具体步骤。当采用自动

9.2.3本条给出了锚杆持有荷载测试的具体步骤。当采用自动 测量方式时,可将其30s~60s内的连续读数的平均值取为1次 读数。

10. 1 一般规定

10.1.1锚杆施加预应力后,随着时间的变化,由于锚固工程周边 条件发生变化、岩土的蠕变特性或锁定力损失等因素,锚杆拉力会 发生变化。一般情况下,自由段拉力小于锁定力,这就是常说的预 应力损失:也有可能出现自由段拉力大于锁定力的情况。通过预应 力锚杆自由段拉力监测可对其锚杆锚固工程的安全运行情况做出评 价,防惠于未然。通过对铺杆锚固段拉力监测的监测结果可掌握锚 杆的内力与变形状态,分析锚杆拉力变化规律和机理,为验证及优 化设计、调整施工程序、评估工程安全状态提供依据 锚杆拉力监测对象既包括预应力锚杆也包括非预应力锚杆, 监测时间既包括施工期间的监测也包括峻工验收后的监测(又称 营运监测)。在施工过程中的监测,可进行动态设计:调整施工 程序,进一步加强施工过程的安全控制。在工验收后实施监 测,可评价锚固结构的长期安全状态。积累监测资料还可为类似 的工程项目提供设计和施工经验。 10.1.2、10.1.3目前,拉力监测的手段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预 应力杆自由段拉力监测,可在工作锚和锚固结构之间安装锚杆 测力计。对杆体拉力进行监测:是自前应用较多的一种监测手 段:也可通过重复性的持有荷载试验获得杆体拉力,达到对杆体 拉力的监测目的。严格说,这类测试结果代表锚头附近的杆体拉 力。另一种是锚杆锚固段拉力监测,可在锚固段注浆体范围内的 杆体上安装传感器,对锚杆锚固段杆体拉力进行监测。当在多个 测点埋设安装传感器时,还可掌握锚杆拉力的空间分布变化 规律。 对于锚杆锚固段拉力监测,传感器可按以下原则来选取

1当杆体材料为普通钢筋时,传感器的选用比较灵活,可 选用振炫式钢筋应力计、粘贴式电阻应变计、封装式光纤光栅应 变计或粘贴式光纤光栅应变计。 2当杆体材料为预应力螺纹钢筋、钢管时,由于高强钢筋 难以焊接、变形大等特点,宜选用粘贴式电阻应变计、粘贴式光 纤光栅应变计进行测试。 3当杆体材料为钢绞线时,由于锚索杆体变形测量元件的 量程同题:高强钢绞线的强度一般采用1860MPa,如试验荷载 采用其强度标准值的80%~90%,则其应变量达7000ue~ 8000ue(微应变),目前应变测试元件的量程通常在3000u以 下,且应变片对锚索杆体的适用性不强,振弦式钢索计对锚索杆 体的安装因受锚杆孔径的限制也不易实现。因此,对钢绞线锚 杆,电阻应变计、振弦钢筋应力计、光纤光栅传感器均难以适 用,应通过有效试验的方法选用合适可行的传感器, 4压力型锚杆,由于杆体与注浆锚固体不粘结,一般不进 行锚杆锚固段拉力监测

10.2.2本条对镭杆自由段杆体拉力监测方法作出了相应的规 定,采用锚杆测力计监测非预应力锚杆铺头附近的杆体拉力时 应执行本条规定。 为实现数据共享和操作方便,锚杆自由段拉力监测的第一次 测读数据取锚杆锁定力值。 10.2.3采用锚杆测力计监测非预应力锚杆锚头附近的杆体拉力 时:宜按本条规定执行。实际监测工作中,监测频率尚应结合下 列因素进行相应的调整: 1锚杆拉力监测频率应根据设计要求、工程施工进程、气 象条件及周边环境变化情况综合确定: 2临时性锚杆拉力监测应覆盖锚杆的整个寿命周期。在锚 汗施工后的一定时间段内,监测频率应密些,并根据监测结果的

附录A补偿荷载整体张拉方法

A.0.1、A.0.2补偿荷载整体张拉方法是荷载分散型锚杆为实 现在最大试验荷载状态下,各组单元镭杆的理论荷载相等的一利 张拉方法。 A.0.3对由n组单元锚杆组成的压力分散型锚杆(拉力分散型 锚杆类同),假设最大试验荷载为Qmx,各组单元锚杆的杆体自 由段长度分别为Lm、L、、L、、Lf,且Lm>L2>.… >Li>>Lf,则第i组单元锚杆相对于第n组单元锚杆的差 异张拉荷载△Q一,的计算公式推导如下: 对由n组单元锚杆同步张拉时,有:

ALm = N2 = .. = ALh, ZQ, = Qmx (18) =! Ao; = EA, = EA

为确保在最大试验荷载作用下,各组单元锚杆的荷载(Q:) 相等,即:Q=Q2=…=Q,=…=Q,=Qmux/n=Q,则需 对各组单元锚杆进行差异荷载张拉,其第组单元锚杆的差异张 拉荷载可推导为:

经差异张拉后,再整体张拉有:

Q.+ i Ltfn Q, = Q, =Q,i = 1 ~ n Li

对压力分散型锚杆:参与变形的杆体长度采用杆体自由段长 度,即镭杆长度。对拉力分散型锚杆:参与变形的杆体长度采用 汗体自由段长度加1/2杆体粘结段长度。 对由"组单元锚杆组成的压力分散型锚杆(拉力分散型锚杆 类同),差异张拉试验中,当从第1组(最长)单元锚杆开始 采用逐组递增的顺序进行差异张拉时,对第1~(尺一)组单元 锚杆施加的第k级补偿荷载值(△Q)可推导如下(k三1,2: :,n,且当k=1时,取Q=0kN): 第1组单元锚杆相对于第1组单元镭杆的差异张拉荷载 (入Q)为

第1组单元锚杆相对于第2组单元锚杆的差异张拉 )为:

第1~2组单元锚杆相对于第3组单元镭杆的差异张拉荷载 (公Q)为:

第1~尺一1单元锚杆相对于第单元锚杆的差异张拉荷载 (公Q)为:

第k级补偿荷载值(△Q)计算实例: 1算例1:3组单元铺杆组成的压力分散型镭杆基本试验 3组单元锚杆组成的压力分散型锚杆,采用6束915.24mm, 每组单元锚杆采用2×7$5,强度1860MPa的高强低松弛无粘结 钢绞线制作。锚杆锚固段长度9m,单元锚杆锚固长度均为3m, 第一单元长30m,第二单元长27m,第三单元长24m。

1)确定最大试验荷载 假定按本规程第5.1.3条的规定确定的锚杆基本试验最大试 验荷载预估值为:Qmmx=1350kN 2)确定最大试验荷载状态下各单元锚杆的理论荷载 则最大试验荷载状态下各单元锚杆的理论荷载为,

2)确定最大试验荷载状态下各单元锚杆的理论荷载 则最大试验荷载状态下各单元锚杆的理论荷载为:

3)第k级补偿荷载值(△Q)计算 第1组单元锚杆安装工具锚夹片前,对第 的第1级补偿荷载值(kN):

Q=Qmx/m=1350/3=450kl

AQ; = Z(L)Q = 0kN

第2组单元锚杆安装工具锚夹片前,对第1组单元锚杆施加 的第2级补偿荷载值(kN):

Q = Z Lifi L 30 451N

第3组单元锚杆安装工具锚夹片前,对第1~2组单元 的第3级补偿荷载值(kN):

QQ:=> Lrll Lf2 30 27

2算例2:3组单元锚杆组成的压力分散型锚杆验收试验 3组单元锚杆组成的压力分散型锚杆,采用6束15.24mm 每组单元锚杆采用2×7$5,强度1860MPa的高强低松弛无粘结 钢绞线制作,锚杆轴向拉力标准值为750kN。锚固段9m,单元 锚杆锚固长度均为3m,第一单元长30m,第二单元长27m,第 三单元长24m。 1)确定最大试验荷载 按本规程第7.1.3条的规定,确定锚杆验收试验的最大试验 荷载取1.5Nk,则:Qmx=1125kN

2)确定最大试验荷载状态下各单元锚杆的理论荷载 则最大试验荷载状态下各单元锚杆的理论荷载为:

Q=Qmx/n=1125/3=375kN

3)第k级补偿荷载值(△Q)计算

3)第级补偿荷载值(公Q)计算 第1组单元锚杆安装工具锚夹片前,对第1组单元锚杆施加 的第1级补偿荷载值(kN):

AQ: = ()Q= 0kN Lti

组单元锚杆安装工具锚夹片前,对第1组单元锚杆施加 补偿荷载值(kN):

第3组单元锚杆安装工具锚夹片前,对第1~2组单元锚 施加的第3级补偿荷载值(kN):

QQ: Ln Lf2 4×375=116.7kN 30 27

A.0.4本条规定的自的是为「实现本规程第A.0.3条规定的差 异荷载,以单元锚杆数为4组的荷载分散型锚杆为例,对张拉步 骤简单说明如下:①安装第一组单元锚杆工具锚夹片,对第1组 单元锚杆张拉至△Q,②安装第二组单元锚杆工具锚夹片,对第 1组和第2组单元锚杆共同张拉至△Q:③安装第三组单元锚杆 工具夹片,对前三组单元锚杆共同张拉至△Q,④安装第四组单 元锚杆工具夹片,对全部四组单元锚杆共同张拉至初始荷载 △Qo。在初始荷载作用下,完成锚头位移基准值读数,即可进行 后续试验了。

第2组单元锚杆的初始荷载:

第3组单元锚杆的初始荷载:

2算例2:3组单元锚杆组成的压力分散型锚杆验收试验 算例同本规程第A.0.3条条文说明的算例2,经各组单元锚 杆差异荷载张拉后,3组单元锚杆整体张拉至初始荷载(取最大

试验荷载的30%)Q=337.5kN。 则第1组单元锚杆的初始荷载

Ltfl 1 Lin Lif2 Lf3 140.76kN 30 30 30 30 30 27 24

第2组单元锚杆的初始荷载

DB14/T 2133-2020标准下载第3组单元锚杆的初始荷载

A.0.6本附录中补偿荷载值与单元锚杆初始荷载

A.0.6本附录中补偿荷载值与单元锚杆初始荷载值的计算公式 活用于由铺固段长度相同、设计荷载相同、杆体面积相同的"组 单元镭杆组成的荷载分散型锚杆。当各组单镭杆的锚固段长 度、设计承载力、杆体钢筋面积不同时,其补偿荷载值与单元锚 杆初始荷载值的计算更加复杂,可按本附录第A.0.1条的原则 确定补偿荷载值和单元锚杆初始荷载值的计算方法

D.0.1鉴于压力型锚杆、拉力型锚索的特点,难以埋设内力与 变形测试元件,专门设置短锚固段锚杆基本试验用以确定锚杆罐 固段注浆体与岩土层之间的粘结强度。 D.0.2本条给出了短锚固段锚杆的锚固段长度设置原则,对锚 杆锚固段注浆体与岩土层之间的粘结强度较小的情况,锚固段长 度取大值;反之,取小值。 对多个特定的岩土层的测试,可采用多个单元锚杆,单元锚 杆的锚固段注浆体之间应有足够的间隔,一般单元锚杆的间隔应 大于锚固段长度,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D.0.3粘结强度短锚固段测试的现场操作、试验结果处理、锚 杆极限承载力确定等应执行本规程第5章基本试验的规定。对于 在同一钻孔中设置多个单元锚杆,应分别对各单元锚杆进行张拉 试验,并从最短单元锚杆开始。 D.0.5采用本附录测得的粘结强度参数进行锚杆设计时,应注 意测试条件与工程锚杆工作条件的差别,如测试锚杆锚固段长度 小于甚至远小于工程锚杆锚固段长度,或者测试时加大了杆体截 面面积等,并据之作出相应的调整。 对于单元锚杆,式(D.0.5)中Q为单元锚杆极限抗拔承载 力。

极限承载力确定等应执行本规程第5章基本试验的规定 司一钻孔中设置多个单元锚杆DB11/ 1134-2014标准下载,应分别对各单元锚杆进 验,并从最短单元锚杆开始

D.0.5采用本附录测得的粘结强度参数进行锚杆设

意测试条件与工程锚杆工作条件的差别,如测试锚杆锚固段长度 小于甚至远小于工程锚杆锚固段长度,或者测试时加大了杆体截 面面积等,并据之作出相应的调整。 对于单元锚杆,式(D.0.5)中Q.为单元锚杆极限抗拔承载 力。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